方程解应用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石鱼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方程解应用题(共含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石鱼”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方程解应用题

篇1:方程解应用题

1、小于身高160厘米,比小李高15厘米。小李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小李的身高是()厘米。

2、班级买来数学练习册250本,相当于英语练习册的5倍,买来科技书多少本?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买来科技书()本。

3、某村有粮食作物84公顷,比经济作物的4倍多2公顷,经济作物有多少公顷?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经济作物有()公顷。

4、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共卖245元,已知桌子的价格是椅子的4倍。一张桌子多少元?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张桌子()元。

5、木木和果果两人年龄的和为29岁,已知木木比果果小3岁,木木、果果两人各多少岁?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答:木木()岁,果果()岁。

6、甲乙两人购买篮球,甲购买了12只,乙购买8只,甲比乙多花了144元钱。每只篮球多少元钱?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每只篮球()元。

7、一长方形的周长是240米,长是宽的1.4倍,求长方形的'面积。(用两种方法解答)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8、某工厂运来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210千克,可以烧24天。改进炉灶后这批煤可烧28天。问:改进炉灶后平均每天比原计划节约多少千克?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改进炉灶后平均每天比原计划节约()千克。

9、三角形ABC中,角A是角B的2倍,角A与角B的和比角C小18°。求三个角的度数。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这是一个()。

10、某会场原有座位32排,平均每排坐38人;扩建后增加到40排,可比原来多坐584人。扩建后平均每排可以坐多少人?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扩建后平均每排可以坐()人。

11、甲乙两人共同加工940个零件,甲每小时加工100个零件,乙每小时加工88个零件。几小时能加工完这些零件?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小时能加工完这些零件。

12、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一头蓝鲸重165吨,比一头大象重量的6倍少15吨。一头大象重多少吨?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头大象重()吨。

篇2:方程解应用题

(1)某学校有男生有25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学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校看科技书150本,故事书比科技书的本数少1/5,两种书共有多少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一条10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还剩多少米没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打一份稿件共有50页,第一天打这份稿件的1/5,第二天打的和第一天同样多,还剩多少页没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校园里一共有60棵树,其中杨树占1/3,柳树占1/4,槐树占1/5,其余的是苹果树,苹果树有多少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4米的红色、绿色塑料绳各一根,从红色塑料绳上截去3/4米,从绿色塑料绳截去3/4,哪一条绳剩的多?多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已经完成了1/3,再做16个完成了总数的2/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118页例6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九1~5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已知有两个数的和与差,和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系,正确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2.指导学生设末知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训练学生分析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会解答所列方程形如ax bx=c的应用题。

2.会正确找出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3.会进行检验。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2.渗透不同事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使学生感受到人民的卓越智慧,体会到源于生活。

二、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2.指导学生试算,利用已有经验进行体验。

三、教学重点

用方程解答“和倍”“差倍”应用题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分析应用题等量关系,设末知数。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x的5倍与x的3倍的和是40;

(2)某数的4倍比它的6倍少24。

2.根据下面的条件,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大米与面粉重量的`和是1000千克;(大米的重量+面粉的重量=重量和。)

(2)每支钢笔比每支圆珠笔贵3.8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每支圆珠笔的价钱=贵的价钱。)

(3)已看的页数比剩下的页数少76页。(剩下的页数-已看的页数=少的页数。)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学校科技组有女生x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倍,男生有人,男生女生一共有()人,男生比女生多()人;

(2)果园里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梨树有x棵,苹果树有()棵,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棵,梨树比苹果树少()棵。

4.解答:果园里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1)学生审题画图,独立解答。

(2)学生解答后讲解:

解法1:

列式:45+45×3=45+135=180(棵)

解法2:

列式:45×(3+1)=45×4=180(棵)

答:两种树一共有180棵。

(二)学习新课

1.改变上题的条件和问题,使之成为例6。

果园里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8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1)学生审题,将复习题的图改为例6。

(2)思考:

①这道题求什么?与以前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不同?(有两个未知数。)

②怎样设未知数呢?

如果设桃树有x棵,那么杏树就有3x棵;

比较哪种设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易解。

将线段图中的问号改为x或3x。

(3)根据哪个条件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根据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80棵,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解方程,

解:设桃树有x棵。或:

(5)检验,答题。

教师:检验时,可以把得数代入题目,看是否符合已知条件。

学生进行检验。

①看桃树和杏树一共的棵数是否是180棵,

45+135=180(棵)

②看杏树棵数是否是桃树的3倍,

135÷45=3

答:桃树有45棵,杏树有135棵。

2.试做:

果园里杏树比桃树多9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1)思考:

此题与例6相比,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倍数关系相同,不同点是把两种树的和改成了两种树的差。)

数量关系为:

(2)试做:

检验:

①135-45=90;

②135÷45=3。

答:桃树有45棵,杏树有135棵。

3.小结:

思考讨论:

(1)我们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今天学习的应用题,都是已知两种数量的倍数关系以及它们的和或差,求这两种数量各是多少。)

(2)这样的应用题,我们是怎样解答的?(一般根据倍数关系,设一倍数为x,另一个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再根据这两种量的和或差,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就可列出方程,并解方程,求出得数;最后还要把得数代入题目中去,看是否符合已知条件。)

(三)巩固反馈

1.根据条件,设未知数。

(1)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2倍。

设()为x千米,那么()为2x千米;

(2)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2倍。

设()为x人,那么( )为1.2x人;

(3)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3.5倍。

设()为x千克,那么()为3.5x千克;

(4)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设女儿的年龄为x岁,那么父亲的年龄为()岁;

(5)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的1.5倍,设乙桶油的重量为()千克,那么甲桶油的重量为()千克。

2.独立解答P118“做一做”,P119:4。

解答后讲解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做一做:

根据“四年级、五年级共有学生330人”,得:

四年级人数+五年级人数=四、五年级人数和

↓ ↓ ↓

1.2x x 330

P119:4。

根据“如果再往乙袋里装5千克大米,两袋就一样重了。”可知乙袋比甲袋少5千克,得:

甲袋重量-乙袋重量=乙袋比甲袋少的重量

↓ ↓ ↓

1.2x x 5

3.将上题中的“如果再往乙袋里装5千克大米”改为“甲袋给乙袋5千克”应怎样解答?

画图理解:甲袋比乙袋多多少?

从图上看出甲袋比乙袋多5×2=10(千克)

根据:甲袋重量-乙袋重量=甲袋比乙袋多的重量

↓ ↓ ↓

1.2x x 10

列方程:1.2x-x=10。

4.课后作业 :P119:1,2,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设哪个未知数为x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分散这一难点,在复习中采取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根据倍数关系设未知数。在新授中,通过对两种设法的比较、分析,得出设一倍数为x比较简便。在练习中又设计了专项练习,学生在思考、讨论中,透彻地理解并掌握了这一规律。

例6 学习了列方程解和倍应用题,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变成差倍应用题,着重引导学生比较两题的异同。讨论解答方法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既可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比较两题的异同上面来,有助于形成两种解法的逻辑关系。

在学习了和倍、差倍应用题之后,及时引导学生找出这两类应用题的特点,并根据题目的特点总结出解题规律。既使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又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篇4: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大全

方程(equation)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解”或“根”。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下面是列方程解应用题大全,请参考!

列方程解应用题大全

类型一(简单的一步方程)

1、学校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六年级各班之间比赛收集易拉罐。六一班收集了60个,六二班比六一班多收集15个,六二班收集了几个?

2、学校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六年级各班之间比赛收集易拉罐。六二班收集了60个,六二班比六一班多收集15个,六一班收集了几个?

3、学校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六年级各班之间比赛收集易拉罐。六二班收集了60个,六二班收集的是六一班的2倍,六一班收集了几个?

4、学校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六年级各班之间比赛收集易拉罐。其中六二班收集了60个,六二班共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收集多少个?(用除法)

类型二(几倍多多少/少多少):

1、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2、吉阳村有粮食作物84公顷,比经济作物的4倍多2公顷,经济作物有多少公顷?

3、农场一共收获了1200棵大白菜,每22棵装一筐,装完后还剩12棵,共装了几框?

类型三(买东西和卖东西):

1、小明有面值2角和5角的共9元,其中2角的有10张,5角的有多少张?

2、我买了两套丛书,单价分别是:<<科学家>>2.5元/本,<<发明家>>3元/本,两套丛共花了28元。其中《科学家》这本书买了4本,《发明家》买了多少本?

3、王奶奶拿了孙子们帮她收集的`易拉罐和饮料瓶去废品收购站卖,共得到7元,易拉罐和饮料瓶每个都是0.15元,已知易拉罐有20个,那么饮料瓶有几个?

类型四(和倍问题 / 差倍问题):

1、粮店运来大米和面粉480包,大米的包数是面粉的3倍,运来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包?

2、小强妈妈的年龄是小强的4倍,小强比妈妈小27岁,他们两人的年龄各是多少?

3、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驶10千米,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2倍,求乙车的速度是多少?

类型五(相遇问题、追及问题、鸡兔同笼)

1、甲乙两辆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走5km,乙车每小时走6km,已知A、B两地相距110千米,问甲车和乙车几小时后相遇?

2、小明和小东比赛骑自行车,他们约好同时从学校出发,看谁先到达终点的邮局,谁就赢。4分钟后,小明到达终点,取得了胜利,这时小东落后了他400米。经过计算发现,小明每分钟骑300m,那么小东每分钟骑多少米?

3、笼子里关了一些鸡和兔子,已知它们的腿加起来共有48条,并且鸡的只数和兔子的只数相同,那么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类型六(和差问题):

1、甲乙两人年龄的和为29岁,已知甲比乙小3岁,甲、乙两人各多少岁?

2、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是97,这两个自然分别是多少?

3、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53,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篇5:列方程解应用题

(1)山坡上有羊80只,其中白羊是黑羊的4倍,山坡上黑羊、白羊各多少只?

(2)商店里卖出两筐柑橘,第一筐重26千克,第二筐重29千克,第二筐比第一筐多卖了9元钱,平均每千克柑橘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

(3)一块梯形麦田,面积是540平方米,高18米,上底是20米,下底是多少米?

(4)甲乙两车从相距750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两辆汽车同时从同地开出,行驶4.5小时后,甲车落在乙车的后面13.5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x=12        x=28       x=0.5

x=2.2       x=8        x=5

2.(1)付出的钱、用去的钱 5-3x=0.5

(2)艺术类书的2倍、4本 2x+4=50

(3)底×高÷2 80x÷2=280

(4)(上底+下底)×高÷2 (15+x)×30÷2=450

(5)①买乒乓球拍用的钱.

②买羽毛球拍用的钱.

③买一副乒乓球拍和一副羽毛球拍用的钱.

④买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共用的钱.

(6)20-1.25x

20-1.25x=20-1.25×10=105

3.(1)设黑羊x只.

x+4x=80

x=16

4x=4×16=64

(2)(29-26)x=9

x=3

(3)(20+x)×18÷2=540       x=40

(4)(80+x)×5=750       x=70

(5)(x-35)×4.5=13.5       x=38

篇6:列方程解应用题

1.解方程.

4x-31=17      2x-6×4=32

7x+2x=4.5      5.6-2x=1.2

15x÷4=30      4(3x-7)=32

2.根据题意填空.

(1)妈妈买回3千克菜花,她付出5元,找回了0.5元,每千克菜花多少元?

等量关系:( )-( )=找回的钱

设每千克菜花X元.列方程是:( )

(2)五一班图书有故事书50本,是艺术类书的2倍还多4本,艺术类的书有多少本?

等量关系:( )+( )=故事书50本.

设艺术类的书有x本,列方程是( ).

(3)一块三角形地,面积是280平方米,底是80米,高是多少米?

等量关系:( )=三角形面积

设高是X米,列方程是( ).

(4)一块梯形的面积是450平方米,高30米,上底是15米,下底是多少米?

等量关系:( )=梯形面积

设下底是x米,列方程是:( )

(5)学校买回8副乒乓球拍,每副a元,买回b副羽毛球拍,每副25.8元.

①8a表示( ).

②25.8b表示( ).

③a+25.8表示( ).

④8a+25.8b表示( ).

(6)小红付出20元,买了x本练习本,每本12.5元,应找回( )元.当x=10时,应找回( )元.

篇7: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

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4题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两个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能正确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来检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和检验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果园里有梨树42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板演)

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杨树和柳树一共120棵杨树比柳树多120棵杨树比柳树少120棵

3、出示线段图:梨树:

如果梨树的棵树用x表示桃树的棵数怎样表示

4、出示条件: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5倍

根据这个条件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公鸡的只数用x表示那么母鸡的只数可以怎样来表示

5、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练习二十一第1题)6、交流:板演你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解答的

7、导入:在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果园里梨树和桃树一共有168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1)齐读

(2)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边问边画出线段图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把个数量看做一份用线段图来表示我们先画梨树桃树的棵数有这样的几份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这道题的问题

(3)“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意思

这道题要求的数量有两个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做比较简便

(4)下面我们就以小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道题用方程来做学生讨论

(5)交流

(6)通过讨论和同学们的交流你们会解这道题了请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

(7)方程解好了下面要做什么了你准备怎样检验(把问题作为已知数进行检验)生说师板书齐答

2、教学想一想

现在我们把第一个条件改一下变成“果园里的桃树比梨树多84棵”你能列方程解答(出示改编题)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集体订正提问:设未知数时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列方程的

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因此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4、小结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看出如果两个数量有倍数关系就可以把1份的数看做x几份的数就是几x;把两部分相加就是它们的和两部分相减就是它们的差我们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校对:你是根据个条件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

2、只列式不计算 一个自然保护区天鹅的只数是丹顶鹤的2.2倍

(1)已知天鹅和丹顶鹤一共有9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2)已知天鹅的只数比丹顶鹤多3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3、选择正确的解法

明明家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鸡和鸭一共56只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1)解:设鸡和鸭各有x只x+3x=56

(2)解:设鸡有x只鸭有3x只x+3x=56(3)解:设鸭有x只鸡有3x只x+3x=56

商店里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6倍苹果比梨多26千克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1)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3.6xx=26

(2)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3.6x+x=26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感觉到今天学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那你有些收获呢还有什么疑问

老师有个疑问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为什么今天学的应用题用方程来做比较好而复习题用算术方法做比较好呢说明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2—5

篇8:列方程解应用题及答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及答案

1、甲有书的本数是乙有书的本数的3倍,甲、乙两人平均每人有82本书,求甲、乙两人各有书多少本。

解:设乙有书x本,则甲有书3x本

X+3X=82×2

2、一只两层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3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60本到下层,那么两层的书一样多,求上、下层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解:设下层有书X本,则上层有书3X本

3X-60=X+60

3、有甲、乙两缸金鱼,甲缸的金鱼条数是乙缸的一半,如从乙缸里取出9条金鱼放人甲缸,这样两缸鱼的条数相等,求甲缸原有金鱼多少条.

解:设乙缸有X条,则甲缸有1/2X条

X-9=1/2X+9

4、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比计划时间早到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40千米,比计划时间迟到1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解:设计划时间为X小时

60×(X-1)=40×(X+1)

5、新河口小学的同学去种向日葵,五年级种的棵数比四年级种的.3倍少10棵,五年级比四年级多种62棵,两个年级各种多少棵?

解:设四年级种树X棵,则五年级种(3X-10)棵

(3X-10)-X=62

6、熊猫电视机厂生产一批电视机,如果每天生产40台,要比原计划多生产6天,如果每天生产60台,可以比原计划提前4天完成,求原计划生产时间和这批电视机的总台数.

解:设原计划生产时间为X天

40×(X+6)=60×(X-4)

7、甲仓存粮32吨,乙仓存粮57吨,以后甲仓每天存人4吨,乙仓每天存人9吨.几天后,乙仓存粮是甲仓的2倍?

解:设X天后,乙仓存粮是甲仓的2倍

(32+4X)×2=57+9X

8、一把直尺和一把小刀共1.9元,4把直尺和6把小刀共9元,每把直尺和每把小刀各多少元?

解:设直尺每把x元,小刀每把就是(1.9—x)元

4X+6×(1.9—X)=9

9、甲、乙两个粮仓存粮数相等,从甲仓运出130吨、从乙仓运出230吨后,甲粮仓剩粮是乙粮仓剩粮的3倍,原来每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

解:设原来每个粮仓各存粮X吨

X-130=(X-230)×3

10、师徒俩要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50个,比徒弟每小时多加工10个.工作中师傅停工5小时,因此徒弟比师傅提前1小时完成任务.求两人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解:设两人各加工X个零件

X/(50-40)=X/50+5-1

11、买2.5千克苹果和2千克橘子共用去13.6元,已知每千克苹果比每千克橘子贵2.2元,这两种水果的单价各是每千克多少元?

解:设橘子每千克X元,则苹果每千克(X+2.2)元

2.5×(X+2.2)+2X=13.6

12、买4支钢笔和9支圆珠笔共付24元,已知买2支钢笔的钱可买3支圆珠笔,两种笔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参考答案:设钢笔每支X元,则圆珠笔每支2X/3

4X+9×2X/3=24

1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2倍,如果把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对调,那么得到的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36.求原两位数.

参考答案:设十位上数字为X,则个位上的数字为2X,这个原两位数为(10X+2X)

10×2X+X=(10X+2X)+36

14、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1,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的和是这个两位数的0.2倍.求这个两位数.

参考答案:设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X-1)

X+(X-1)=[X+10×(X-1)] ×0.2

15、有四只盒子,共装了45个小球.如变动一下,第一盒减少2个;第二盒增加2个;第三盒增加一倍;第四盒减少一半,那么这四只盒子里的球就一样多了.原来每只盒子中各有几个球?

参考答案:设现在每只盒子中各有x个球,原来各盒中球的个数分别为(x—2)个、(x+2)个、(x÷2)个、2x个

(x—2)+ (x+2)+ (x÷2)+ 2x=45

16、25除以一个数的2倍,商是3余1,求这个数.

参考答案:设这个数为X

(25-1)÷2X=3

17、甲、乙分别从相距18千米的A、B两地同时同向而行,乙在前甲在后.当甲追上乙时行了1.5小时.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求甲车速度.

参考答案:设甲车速度为X小时/小时

(X-48)×1.5=18

18、甲、乙两车同时由A地到B地,甲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甲车先出发2小时后乙车才出发,两车同时到达B地.求A、B两地的距离.

参考答案:设A、B两地的距离为X千米

(X-30×2)/30=X/45

19、师徒俩加工同一种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12个,工作了3小时后,师傅开始工作,6小时后,两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参考答案:设师傅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

6X=12×(3+6)

20、有甲、乙两桶油,甲桶油再注入15升后,两桶油质量相等;如乙桶油再注人145升,则乙桶油的质量是甲桶油的3倍,求原来两桶油各有多少升.

参考答案:设甲桶原来有X升油,则乙桶原来有(X-15)升油

X+15+145=3X

21、一个工程队由6个粗木工和1个细木工组成.完成某项任务后,粗木工每人得200元,细木工每人工资比全队的平均工资多30元.求细木工每人得多少元.

参考答案:设细木工每人得X元

(200×6+X)/(6+1)=X-30

列方程解加减计算应用题

数学教案-总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第三册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人教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设计

《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优秀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设计及评析

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训练的试题

连乘应用题

应用题一年级

方程解应用题(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方程解应用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