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案-总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共含9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蘇瑞”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执教:陈光登
教学目的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及发现生活中的等量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分析以及综合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
4. 通过调查数据和利用数据,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调查表的各项内容,学生需提前一天认真调查,填写。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我也是洋里中心校毕业的,我很愿意与同学们交朋友,交朋友应相互了解,比如,我知道班长林端13岁,体育委员江莹莹14岁,你们猜猜,陈老师今年有多少岁?
二、 沟通整理,复习。
1、理一理,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关键。
(1)让我用应用题的方式告诉你们:班长林端13岁,体育委员江莹莹14岁,他们岁数之和是陈老师的
执教:陈光登
教学目的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及发现生活中的等量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分析以及综合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
4. 通过调查数据和利用数据,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调查表的各项内容,学生需提前一天认真调查,填写。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我也是洋里中心校毕业的,我很愿意与同学们交朋友,交朋友应相互了解,比如,我知道班长林端13岁,体育委员江莹莹14岁,你们猜猜,陈老师今年有多少岁?
二、 沟通整理,复习。
1、理一理,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关键。
(1)让我用应用题的方式告诉你们:班长林端13岁,体育委员江莹莹14岁,他们岁数之和是陈老师的 ,陈老师今年多少岁?(板书)
(2)你能用方程方法解答这一题吗?(反馈)今天,我们将通过了解陈老师,一起交朋友的办法来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板书课题:总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3)过渡:结合解的过程,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应用题有哪几个步骤,并写在笔记中。
(4)反馈:谁来说说?(师简单板书各步。)哪一步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划出第二步)
(5)过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数量间相等关系,等量关系找到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陈老师有多个找等量关系的绝招,这些绝招就隐藏在陈老师的“自我介绍”中。
2、了解找等量关系的途径,优选方程方法。
(1) 找等量关系,并写出来。
“自我介绍”
副班长体重35千克,比陈老师体重的 多5千克,陈老师体重多少千克?
陈老师爱好种花,去年种了一批,大旱后死了三分之一,过冬时又死了6棵,最后还剩10棵,求去年种了多少棵?
陈老师家门口有一长方形的鱼塘,周长24米,长7米,那宽多少米?
陈老师节约用钱,去年还存了5000元,存期一年,利率2 ,今年取款时银行应多付我多少元?
(2)生逐题回答等量关系,师生共同小结:找等量关系可以根据什么去找?(根据关键句或重点词句找等量关系;按照事理以及根据事情发展感变化的情况找等量关系;利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找等量关系。)
板书:1,关键字词。 “比”“是” “多” “少”
2,事情发展。
3,计算公式。
4,常见的数量关系。
(3)学生利用调查表举例说等量关系。
(4)利用等量关系解答各题。(提醒学生注意第四题的要求)---想想用方程解容易还是算术解容易,拣容易的方法做。
(5)生独立回答各题。
(6)比较等量关系中的未知数位置,自主发现最后一题的未知数单独在等号的另一端,所以用算术解容易,而其余各题的未知数与已知数混在一起,用方程解较容易。
(7)第一题你还可以列出什么方程?等量关系是什么?
(8)你认为哪种方程最容易想?(小结:对了,一道题可以列出多种方程,我们要选择最容易想的方程。)
(9)过渡:其实,找到等量关系后,这些应用题都可以用算术方法解,比如就第一题算术方法怎样解?谁会分析?(领会等量关系中未知数与已知数混在一起的,通过进一步分析后,也可找到算术解,即逆向思考,较困难,看来,遇到需逆向思考的问题时,用方程解比用算术方法解更容易想一些)
3、比较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的不同及其本质。
(1)先观察这一题的.方程解法和算术方法解法,然后回忆一下,再四人小组讨论并合作填写下表:
应用题方程解法与算术解法异同点
方程解法
算术解法
相同点
都要找准
不
同
点
1未知数
未知数
2根据_______,直接列出
对______进行再分析,列出
4、小结过渡:
(1)小结:今天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刚刚通过了解老师复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下面要进行练习与提高了,陈老师很想通过了解同学们的方式进行,行吗?
三、练习拓展:
1、拓展、开放性练习
(3)同学们已经搜集了很多自己的数据,要求同学们也得学着老师,用应用题的方式介绍自己。
(4)请每组选择本组的数据编一道应用题,要力争让同学们选自已的题目去做,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具体请看要求。
1、每前后4人一小组,由小组组长负责;
2、要充分发挥本组集体的力量,合作完成;
3、看看哪一小组的题目具有现实性、挑战性、新颖性,完成速度快。
(1)小组合作完成后,小组互评,订正,展示,适当评讲。
(2) 四种情况分别请同学汇报。随机评讲。
2、了解学校和社会,应用性、提高性练习:
找等量关系
我校学生610人,其中女生约占48 ,我乡最高峰是莲花峰,海拔1200米,比泰山矮 ,我乡总人口 ,约占全县人口的 ,
练习:(间接设x)我县的东南汽车厂去年上半年完成了全年计划产量的 ,下半年又生产了43000辆,实际全年超产了 ,求东南汽车厂去年生产了几辆汽车?
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作者:佚名 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27 更新时间:-8-15 文章录入:青铜时代 ]
教学内容:用字母代表未知数,列出符合题中条件的等式,解方程(例3,课本第159―160页,练习二十四)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教熟练地用字母代表未知数,列出符合题中条件的等式;列方程解应用题。从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
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
2、 找出等量关系:
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根据什么来列方程?(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根据下面的条件,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1) 篮球比足球多5个
(2)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3) 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
(4) 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5) 两根一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一根围成正方形。
小结:找等量关系,可以依据常见的数量关系,也可以依据线段图和计算公式,要认真审题,找出关键句。
二、教学例3
1、 让学生独立解答例3的三道题目
2、 讨论:(1)这三道应用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①审题;(弄清题意)
②设未知数;
③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④解方程;
⑤检验、写答案;
(3)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有什么不同?
方程解:A、用字母代表未知数参加列式与运算;
B、列出符合题中条件的等式;
算术解:A、算式中应全是已知数;
B、算式必须表示所求的`未知数;
3、 练习:
① 114页“做一做”;
② 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三、巩固练习:(补充练习)
1、①男生50人,女生比男生的2被多10人,女生多少人?
②男生50人,比女生2被多10人,女生多少人?
③全班50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多10人,男、女生各多少人?
2、①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5。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②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杏树的棵数比桃树少50棵。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四、作业:联系二十四3、4、5、6题
一、 教学目标
1、能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找出等量关系.
2、能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应用题.
3、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间的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 :例2涉及比例、平均增长率与多年的增长量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设问: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倍少3,它们的积是135,求这两个数.
(由学生自己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问:所列方程是几元几次方程?由此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对于上述问题,设其中一个数为x,则另一个数是2x-3,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知道列方程解应 用题的步骤,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找出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
1.口头解下列方程(小黑板出示)
x-35=40 x-5×7=40
15x-35=40 20-4x=10
2.出示复习题
商店原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饺子粉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答
(3)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
(4)集体订正:
解法一:35+40=75(千克)
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5)针对解法二说明: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通过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知道: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题中涉及到“原有饺子粉、卖出饺子粉和剩下饺子粉;原有饺子粉重量去掉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等于剩下的饺子粉重量。根据理解题意的过程教师板书:
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教师启发: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等号左边表示剩下的重量,等号右边也表示剩下的重量,所以相等。)
(5)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直接给了吗?应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回答:卖出的饺子粉重量没有直接给,应该用每袋的重量乘以卖出的袋数)把上面的等式改为:
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
(6)启发学生把已知条件在关系式下面注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要求的问题用x表示即设未知数,教师说明怎样设未知数。
(7)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8)让学生分组解答,集体订正时板书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x-5×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9)引导学生自己看118页例2上面一段话,提出问题:你能用书上讲的检验方法检验例题1吗?引导学生自己检验。之后请几位学生汇报结果。都认为正确了再板书答语。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出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2.教学例2
小青买2节五号电池,付出6元,找回0.4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
(1) 读题,理解题意。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付出”、
“找回”等词的含义。
(2)提问:要解答这道题关键是什么?(找出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汇报解答过程。汇报中引导学生讲解题思路,注意照顾中差生。
(6)教师总结订正。如果发现有列:2x=6-0.4和2x+0.4=6两种
方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那种方法简单,并强调用较简单的
方法解答。
3.学生自己学26页上面一段话,回顾上边的解题过程,总结列
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总结后投影出示: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4.完成26页的“做一做”
小黑板出示:商店原来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
40千克,每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强化解题思路。
三、巩固发展
1.口答: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2.完成练习七第1题,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
3.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学生独立做练习七4题,集体订正结果。
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2题、3题。
六、课后记事:
七、板书设计
《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一节复习课,课题是《列方程解应用题》。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很明确的,就是找准应用题中所反应的数量关系式,并以此来列出相应的方程来解答。
因为是整数和小数的应用题,学生在理解找数量关系的时候并不太难,所以从我巡视中所看到的以及学生的练习中所反应的,学生的错误并不是太多。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觉得有几点在这节课中被我忽略了。
1、复习的重点在于找准数量关系式。课堂上大量提问了学生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并进行了专项训练,但在进行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只满足了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应该让中下学生再说说关键句是什么,是根据哪句话找出来的,要让他们知道怎样去找。
2、列方程解应用题与算术解法的不同在于,算术解法要考虑的是怎么解决问题,而方程解法只要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式就可以了,这个等量关系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的,因此方法比较多,解答起来比较容易,这也是其与算术解法相比而言的优势。而在本节课上因为写的字比较多,做题比较费时,并且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因此课堂上我忽略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从而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而仅满足于学生用方程做出了这道题就可以了,没有做到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用方程解题的优势。
3、在开始复习利用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的时候,应该加强一点板书。这样数量关系式和列的方程对比起来看,有助于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依托关系。
教学内容:用字母代表未知数,列出符合题中条件的等式,解方程(例3,课本第159—160页,练习二十四)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教熟练地用字母代表未知数,列出符合题中条件的等式;列方程解应用题,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从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
2、找出等量关系:
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根据什么来列方程?(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根据下面的条件,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1) 篮球比足球多5个
(2)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3) 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
(4) 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5) 两根一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一根围成正方形,小学数学教案《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结:找等量关系,可以依据常见的数量关系,也可以依据线段图和计算公式,要认真审题,找出关键句。
二、教学例3
1、让学生独立解答例3的.三道题目
2、讨论:(1)这三道应用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①审题;(弄清题意)
②设未知数;
③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④解方程;
⑤检验、写答案;
(3)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有什么不同?
方程解:A、用字母代表未知数参加列式与运算;
B、列出符合题中条件的等式;
算术解:A、算式中应全是已知数;
B、算式必须表示所求的未知数;
3、练习:
① 114页“做一做”;
② 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三、巩固练习:(补充练习)
1、①男生50人,女生比男生的2被多10人,女生多少人?
②男生50人,比女生2被多10人,女生多少人?
③全班50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多10人,男、女生各多少人?
2、①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5。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②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杏树的棵数比桃树少50棵。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四、作业:联系二十四3、4、5、6题
复习课: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62复习课: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反思天河区银河小学数学科 王柳萍
在家长开放日上向家长展示了一节有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复习课。居于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困惑及此知识块对以后初中学习的重要性及平时家长的反
映,选取了本课时,主要是展示孩子们利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对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整理及复习,我在教学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找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列方程之前先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数量关系,一来是铺垫,二来是让学生更体会到数学中文字蕴含的等量关系其实都来源于我们生活的一些常识,没什么特别和难明白的,多结合生活实例想想就很容易理解了。而只要找准等量关系,方程就能列出来了。
二、引导学生想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方程,就是教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一个等式可以变形成一个等式,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的等式,从而方程是不唯一的,但是都是代表文字中蕴含等量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些方法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是十分必要的。并强调解出之后进行检验。虽不要求写在本子上或卷子上,但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长期要求下去,就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
三、采用变式训练。采取一题多变的形式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的容量大,覆盖较多的知识面,囊括各种不同类型,难易程度得当,留给学生思维空间比较广阔,从整体着眼,兼顾学生的大多数,使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复习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一定的提高。采取一题多变的列式能突显方程解法的'优越性及其与算术解法的区别,体现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从整体上领悟两种解法的特点、区别及弄清怎样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选择解法。这样教学中采取选编习题、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变式练习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较好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整体得益的教学思想,提高复习的效果。
四、此次并引进了随机抽号软件及插入flash动画,分解了难点,使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也更有效。
五、另外本课对于学生实际操作的空间度仍需加强,时间的把握也要更紧凑。就家长开放课例而言,仍需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 方程解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