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共含10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虚空悟道”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浅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监理措施
文章从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准备、原材料、配合比、施工机械、施工工艺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监理措施.
作 者:孙丽刚 SUN Li-gang 作者单位:乌兰察布市公路工程局,内蒙古,乌兰察布,01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 “”(3) 分类号:U415.1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 施工监理 措施浅谈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论述了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运用自行驱动滚轴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整平机施工的全过程,包括配套机具、配合比和材料试验、施工工艺、施工措施等.
作 者:何波 作者单位:贵州省桥梁总公司 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 英文刊名: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年,卷(期):2009 32(3) 分类号:U416.216 关键词:高速公路 水泥混凝土面 施工工艺浅谈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本文系统阐速了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所需原材料选择、施工前的准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流程和主要技术环节以及检验内容.
作 者:杨廷德 作者单位:湟中县交通局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4) 分类号:U4 关键词:农村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 施工技术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高级路面结构形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因其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少等优点,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
作 者:侯军霞 张春明 作者单位:侯军霞(舞钢市地方道路管理所,河南舞钢,462500)张春明(舞钢市公路管理局,河南舞钢,462500)
刊 名: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TREND 年,卷(期):2009 “”(13) 分类号:U4 关键词:水水泥混凝土 路面施工 注意问题我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都非常重视,对路面的修筑施工技术进行了不断研究,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等级交通道路上,水泥混凝土路面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1水泥混凝土路面特点分析
1.1水泥混凝土路面概念
(1)常规混凝土路面。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而且抗冲击、抗冻、抗裂等性能也大大提高,有利于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小路面截面厚度。
(2)碾压混凝土路面。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收效较大,目前主要用于低速和重荷载道路、重型汽车停放场等的铺筑。
(3)钢纤维混凝土路面。钢纤维能提高路面强度和韧性,而且抗冲击、抗冻、抗裂等性能也大大提高,有利于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小路面截面厚度。
(4)接缝钢筋混凝土路面。该种路面的横向接缝的间距较常规混凝土路面大,可大大减少接缝数量,但造价较高。
2.2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特征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特性,具体说明如下:
(1)刚度大。水泥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抗拉和抗磨等力学强度。混凝土路面的抗弯强度达4.0MPa~5.5MPa,抗压力强度达30MPa~40MPa,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扩散荷载能力。
(2)稳定性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特别是其强度能随时间而增长,因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用于气倏条件急剧变化地区时,不易出现沥青路面的某些稳定性不足的损坏。
(3)耐久性好。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好,无需很多的养护和维修,使用耐久。
(4)抗侵蚀能力强。水泥混凝土对油和大多化学物质不敏感,具有较强的抗侵蚀能力。
(5)养护费用少。在正常设计和施工养护的条件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工作量和养护费用仅约为沥青路面的1/3~1/4。当然,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说明如下:
①筑初期投资大;
②水泥和水的用量大;
③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点,一方面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在施工和养护不当时易于导致错台和断裂等操作的出现,影响路面平整度;
④修筑时养生时间长(14~21天);
⑤修补困难。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不足之处需要通过良好的施工工艺、合理的管理措施以及高效的资金利用率来逐步解决,而其具有的显著特点,能适应现代汽车运输载重量大、速度高且密度大的要求,决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2.1施工前准备
(1)材料准备。
在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分批备好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并按规范要求进行送样试验,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2)基层检验。
检查基层的宽度、路拱与标高、表面平整度、厚度和压实度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有不符之处,应予整修。
2.2测量放样和安设模板
测量放样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应根据设计图纸放出中心线及边线,设置胀缝、缩缝、曲线起讫点和纵坡转折点等桩位;其次,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线,在现场核对施工图纸的混凝土分块线,放样时为了保证曲线地段中线内外侧车道混凝土块有较合理的划分,必须保持横向分块线与路中心线垂直;最后,对测量放样必须经常进行复核,包括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要做到勤测、勤核、勤纠偏。基层检验合格后,即可安设模板。模板可采用木模或钢模,尽量采用钢模,钢模多采用型钢或槽钢,长度3m~4m,高度与混凝土面层板厚度相等。
安装模板时,按放线位置在基层两侧打入铁钎固定,在弯道和交叉路口边缘处应适当加密。模板安装完毕后,宜再检查一次模板相接处的高差和模板内侧是否有错位和不平整等情况,高差大于3mm或有错位和不平整的模板应拆去重新安装。满足要求后在内侧面均匀涂刷一薄层油或沥青,以便拆模木模或钢模,尽量采用钢模,钢模多采用型钢或槽钢,长度3m~4m,高度与混凝土面层板厚度相等。安装模板时,按放线位置在基层两侧打入铁钎固定,在弯道和交叉路口边缘处应适当加密。模板安装完毕后,宜再检查一次模板相接处的高差和模板内侧是否有错位和不平整等情况,高差大于3mm或有错位和不平整的模板应拆去重新安装。满足要求后在内侧面均匀涂刷一薄层油或沥青,以便拆模。
2.3混凝土摊铺机的合理使用
(1)振捣器间隔距离会对混凝土的密实度产生直接影响。振捣不足,易使混凝土中出现气孔、蜂窝,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裂缝;振捣过量,则粗骨料下沉,混凝土离析,影响其强度。振捣器的间隔应根据不同混凝土的级配、和易性、塌落度以及摊铺后的密实度要求,予以适当调整,尤其是两边的振捣器距侧模板的距离更应该常调整,以防止塌边。
(2)许多摊铺机边模板的升降是通过液压缸来调整的。在实际使用中,边模板不能与基层间距太大,以防止严重漏浆。摊铺行走过程中随着基层变化,边模板会直接与基层接触,使边模板形成支承点,严重影响成型模对混凝土的挤压成型,因此也要随时调整。
(3)在施工中宜将摊铺速度控制在1m/min~2m/min,可会使摊铺机运行平稳,路面平整度好并便于连续摊铺。
2.4接缝施工
纵缝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拉杆在立模后浇筑混凝土之前安设,纵向施工缝的拉杆则穿过模板的拉杆孔安设,纵缝槽宜在混凝土硬化后用锯缝机锯切;也可以在浇筑过程中埋人接缝板,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即形成缝槽。锯缝时,混凝土应达到5MPa~10MPa强度后方可进行,也可由现场试锯确定。横缩缝宜在混凝土硬结后锯成,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可在新浇混凝土中压缝而成锯缝必须及时,在夏季施工时,宜每隔3~4块板先锯一条,然后补齐;也允许每隔3~4块板先压一条缩缝,以防止混凝土板未锯先裂。横胀缝应与路中心线成90°,缝壁必须竖直,缝隙宽度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封缝料。胀缝板应事先预制,常用的有油浸纤维板(或软木板)、海绵橡胶泡沫板等。预制胀缝板嵌大前,应使缝壁洁净干燥,胀缝板与经壁紧密结合。
2.5摊铺后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早期强度增长和防止收缩裂缝极为重要,因此一定要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表面收浆后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同时保证养护的时间,实际养护天数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一般宜为14d~21d。
浅论如何优化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抗压性强、抗磨性久、稳定性高等优势,使用广泛,广西的自然环境更适合水泥路面,河池有着耐磨性很好的石英砂和用来加工碎石的石灰石.这些材料不但经济,而且性能良好.如何科学化地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是摆在许多施工单位面前的一大问题.文章对如何优化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提高混凝土本身的性能、做好试验路段、混凝土的搅拌生产和混凝土的摊铺技术进行了探讨.
作 者:韦松林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金城江公路局,广西,河池,547000 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 “”(1) 分类号:U416.2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 路面施工 工程质量 混合比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第一文库网》第25期
摘 要: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主要基于上世纪的研究成果和使用经验,随着时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无法反映近年来取得的建设经验以及科技项目的最新成果。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即应运而出,其在原计算理论、荷载分析等一些重要方面做出了修改完善。
关键词:公路;水泥;混凝土
前言
新规范以局部完善为主,未进行整体性修订,修改也更多的是来自于近年来的实际经验。针对新版规范对于水泥厂道路设计产生的影响,本文对其进行了新的解读与分析。 1 新版规范修改要点
主要涉及未能反映出公路车辆超载、超限的情况;力学模型和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旧水泥砼路面评级标准和处治措施;路面材料的试验方法及设计参数。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可靠度设计系数的调整;(2)设计标准的增加,以考虑基层和重载交通的影响;
(3)强化了极重交通等级及相关设计轴载的规定;(4)完善了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
(5)强化结构组合和材料组成设计;(6)改进了力学模型和结构应力计算方法;(7)修改了旧混凝土路面损坏评定标准,增加了加铺方案的选用原则;(8)改进了连续配筋混凝土纵向配筋率的设计标准。
2 具体介绍修改要点及新规范要点在实际中的运用理解
2.1 可靠度设计标准
原规范《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标准》中规定的公路工程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共为三个等级,路面工程的安全等级仅考虑高速、一级和二级公路的路面,其相应的安全等级要求规定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修订后的新版规范不再改变《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分级,而是将道路的安全等级适当提高。安全等级是为使结构具有合理的安全性根据工程结构破坏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划分的设计等级。提高了安全等级即提高了结构重要性系数。
本次修订还规定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国道、省道等)可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如具有政治、经济、国防或抢险救灾等重要作用)提高一级设计安全等级,以提高其抗灾
能力,保障“生命线”功能的发挥;三级、四级公路交通量相对较小,根据实际调研,调整了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基准期。同时针对四级公路的目标可靠度指标也有所调整。详见下表
可靠度设计基准期的调整比较
2011版规范可靠度设计标准调整表
目标可靠度指标γr在道路计算中直接影响到最终计算结果,当荷载疲劳应力与温度疲劳应力之和与可靠度系数的乘积,小于且接近于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同时,最大荷载应力与最大温度应力之和与可靠度系数的乘积,小于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即同时满足式γr *(σpr+σtr)≤fr和式γr(σp.max+σt.max)≤fr时,所选水泥混凝土厚度可作为混凝土板的计算厚度。由上式可看出目标可靠度指标的取值对水泥混凝土厚度影响非常大。
2.2 增加设计标准
公路车辆超载、超限是导致混凝土路面过早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原规范没有反映这一状况,本次修订增加了超重载设计标准和交通等级,以适应结构分析中考虑超重载影响的需要,避免出现少数超重轴载对面层板产生断裂破坏。
设计标准的增加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增加极限断裂破坏验算,一方面增加刚性基层疲劳断裂设计标准。设计标准调整后新规范要求:
半刚性基层上的水泥路面需同时满足下列两式:
γr*(σpr+σtr)≤fr-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的综合疲劳作用,路面结构满足的前提条件
γr(σp.max+σt.max)≤fr-应根据交通调研情况,选定路面结构可能出现的特重轴载,按本式进行验算。
刚性基层上的水泥路面需同时满足下列三式:
γr*(σpr+σtr)≤fr
γr(σp.max+σt.max)≤fr
γr*σtpr≤fbr-贫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基层的疲劳断裂设计标准,由于基层经受的温度梯度小,相应的温度翘曲应力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以上新规范内容对某工程中遇到的情况进行计算比较:以安徽盘景2X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为例,在无超载的正常情况下,以设计轴载Ps=100KN计算出Ne=1.15*107,考虑偶尔出现个极端重荷载Pm=150kn,180kn,200kn
安徽盘景项目道路结构受力分析
由上表可看出,按原规范仅对γr*(σpr+σtr)≤fr进行验算,通过计算可得γr*(σpr+σtr)=4.98
2.3 极重交通等级及相关的设计轴载的规定
新规范内交通荷载等级按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临界荷位处所承受的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分为5级,增加了极重交通荷载以适应结构分析中考虑超重载影响的需要。
交通荷载分级
新规范中首次提出设计轴载可替代原有的标准轴载。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疲劳损伤量对轴重很敏感(与轴重比成16次方的关系),对于特重轴载采用100kN设计轴载进行设计时,基准期内的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往往会达到天文数字,很容易超过1010次,也难以反映全国不同地区、不同交通状况下面板的实际受力响应。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极重交通负担的公路,新规范建议选取货车中占主导的特重车型的轴载(占主要份额)作为设计轴载,以计算其疲劳效应。路面结构设计时,疲劳性能的验算同样采用式Ns=?撞niNl*(■)16进行计算,但式中应力的计算应按设计荷载进行。
另外新规范对双联轴以及三联轴也进行了简化计算,双联轴按2 次单轴计,三联轴按3次单轴计,从而解决了多联轴轴重不均匀的问题,并可直接利用称重站的轴载数据。双联轴驶过混凝土面层板时,临界荷位处会出现二次应力峰值;三联轴驶过时,则会出现三次应力峰值。由于相邻轴产生负弯矩,应力峰值要比单轴作用时小(降低10%~14%)。同时,根据轴载调查发现,多联轴各根轴之间的轴重差异较大,双联轴的前轴重与平均轴重之比平均为1.03;三联轴的前轴重与平均轴重之比平均为1.05,综合这两方面因素,对多联轴的轴载换算作偏保守的处理,忽略邻轴的影响。
通过安徽盘景2X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中的车辆参数进行计算对比。
轴载当量换算
由上表计算结果可得出,新规范在计算轴载当量次数时较原规范更加谨慎,计算结果偏大,尤其三联轴当量次数的计算结果是原规范的数倍。其计算出的荷载应力偏大,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偏厚且更加安全。通过表中后两列比较,当特重车型的轴载(占主要份额)作为设计轴载计算时,更能体现交通状况下面板的实际受力响应,计算也更加简单。最终计算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受力情况基本相同。
2.4 完善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
新规范对材料设计参数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其主要是考虑材料的环境影响因素,考虑材料试验方法的发展趋势。如可靠度系数因为安全等级的调整,使得相应等级的公路可靠度系数都有所提高。有关路床的参数都有所改变,根据今年来运行经验,对材料参数的数值给出更加准确的范围,也提出相应的代表值给予设计人员参考。并且提出“路基因弹模量及湿度调整系数经验参考值”,而不是简单的给出中湿状态下的材料参数,对于参数取值更加准确,也更具代表性。
有关无机结合料类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弹性模量经验参考值给出更详细的数值,分为四种情况下的取值:7d 浸水抗压强度、试件模量、收缩开裂后模量、疲劳破坏后模量。这对于实际中的道路设计更具指导意义。
水泥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经验参考值也同样根据近年实际运行中的经验进行调整,得出更加准确数据。
2.5 强化结构组合和材料组成设计
依据公路等级、交通荷载、路基条件、当地温度和湿度状况以及使用性能要求,选择及组合与之相适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首先提到路基,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在新规范内对于路基的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类、潮湿类和过湿类路基,当冰冻线深度达到路基的易冻胀土层时,在易冻胀土层上应设置防冻垫层或用不易冻胀土置换冰冻线深度范围内的易冻胀土;而在正常路床顶面的综合回弹模量值,轻交通荷载等级时不得低于40MPa,中等或重交通荷载等级时不得低于60MPa,特重或极重交通荷载等级时不得低于80MPa。
作为基层和底基层有相应的要求。基层和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适当的刚度。基层和底基层的材料可依据交通荷载等级、结构层组合要求和材料供应条件。参照如下两表数据。
各交通荷载等级的基层材料类型
各交通荷载等级的底基层材料类型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根据今年经验提出新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
2.6 改进了力学模型和结构应力计算方法
本次规范修改就是改进了力学模型,给出温度应力系数的数值解。
计算模型的改变主要基于两点考虑:(1)文克勒(Winkler)地基板模型所得荷载应力与实测结果符合很好,结构的本构关系明晰(基层顶面当量模量无需因数据的拟合而修正);
(2)避免荷载作用位置不同而反算获得的地基模量相差很大的难题。设计轴载Ps在四边自由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σps 的计算考虑计算模型,分单层板模型、双层板模型和复合板模型三种。
弹性地基单层板荷载应力:
弹性地基双层板荷载应力
面层复合板荷载应力
对于温度应力的计算,本次修订给出了温度应力系数的数值解,物理概念清楚,计算精确。
弹性地基单层板温度应力
弹性地基双层板温度应力
通过以上公式,实现了水泥混凝土道路结构计算的软件程序化,便于计算和修改,也方便多方案设计的修改。
2.7 修改了旧混凝土路面损坏评定标准,增加了加铺方案的选用原则
路面损坏状况调查评定仍然采用和两项指标评定。综合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损坏情况,本次修订提高了混凝土板错台量评级标准:平均错台量对优良、中、次、差四个等级平均下调2~4mm。
路面损坏状况分级标准
接缝传荷能力的评定,接缝传荷能力是加铺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本次修订为利于控制旧路加铺层设计后的性能,对接缝传荷能力分级标准中的中、次、差三个等级进行了调整,使评级标准稍有提高。
接缝传荷能力分级标准
2.8 改进了连续配筋混凝土纵向配筋率的设计标准
按照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的工作特性及国内外的使用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参照美国力学经验法路面设计指南,制定了连续配筋混凝土的3项要求和相应的技术指标
(1)纵向钢筋埋置深度处的裂缝缝隙平均宽度不大于0.5mm;(2)横向裂缝的平均间距不大于1.8m;(3)钢筋所承受的拉应力不超过其屈服强度。
3 结束语
由以上阐述新老规范的差别可看出,新规范以局部完善为主,未进行整体性修订;新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成熟的、可靠的。新规范的修改也更多的是来自于近年来的实际经验,适应于社会的发展。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养护应用研究
结合清连高速公路水泥路面施工项目,提出了采用蜡制养护剂及节水保湿养护膜养护的施工控制要求,进行了节水保湿养护膜养护混凝土的温湿度及平板开裂试验研究,试验与实践表明当早期采用蜡制养护剂养护与切缝后采用节水保湿养护膜养护时,能够减少夏季施工时微裂缝的'产生,有利于消除施工期间混凝土的断板.
作 者:晁德志 姚佳良 作者单位:晁德志(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26)姚佳良(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410076)
刊 名:湖南交通科技 英文刊名:HUN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5(3) 分类号:U416.216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 施工养护 蜡制养护剂 节水保湿养护膜 温湿度 开裂试验如何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作 者:刘跃德 洪波 作者单位:刘跃德(玉环县交通工程管理所,浙江玉环,317600)洪波(浙江公路水运工程咨询公司,浙江杭州,310004)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 “”(11) 分类号:U416.216 关键词:公路 水泥混凝上路面 质量控制 配合比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技术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泥混凝土的搅拌生产和混凝土的摊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核心环节.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是施工中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工序.从设备选型、摊铺前的准备、滑模摊铺机的合理使用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
作 者:梁密森 马燕玲 作者单位:梁密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局直城镇建设管理局,黑龙江,密山,158308)马燕玲(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勘测设计院,黑龙江,密山,158305)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25) 分类号: 关键词:摊铺机选型 摊铺机合理使用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