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名扬体育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名扬体育”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篇1: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应致力于研究采用改性沥青强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通过选用聚合物等改性剂对重变通道路沥青进行改性,并对相关工程实践进行指导,才能达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其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

作 者:李海涛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0 刊 名: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WIND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改性沥青   路面施工   施工工艺  

篇2: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简要介绍了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分类及SBS改性沥青技术标准,结合亳阜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监理情况,探讨了SBS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并阐述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特点,以促进SBS改性沥青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

作 者:扈其勇 张世雄 HU Qi-yong ZHANG Shi-xiong  作者单位:扈其勇,HU Qi-yong(安徽省高等级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601)

张世雄,ZHANG Shi-xiong(山东万泰监理咨询公司,山东潍坊,261041)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10 36(10) 分类号:U416.217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   沥青路面   配合比   施工  

篇3:沥青及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沥青及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以襄荆、漳诏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为例阐述沥青及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作 者:王红军 WANG Hong-jun  作者单位: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002 刊 名:工程建设与设计 英文刊名:CONSTRUCTION & DESIGN FOR PROJECT 年,卷(期): “”(5) 分类号:U416.217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   碎石分级   优化配合比   施工组织   质量管理  

篇4:浅述市政道路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浅述市政道路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本文就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简单论述.

作 者:邱德武  作者单位:淮安市市政工程总公司,223001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 年,卷(期): “”(3) 分类号:U445.4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   市政道路   配合比   施工  

篇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我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都非常重视,对路面的修筑施工技术进行了不断研究,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等级交通道路上,水泥混凝土路面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1水泥混凝土路面特点分析

1.1水泥混凝土路面概念

(1)常规混凝土路面。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而且抗冲击、抗冻、抗裂等性能也大大提高,有利于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小路面截面厚度。

(2)碾压混凝土路面。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收效较大,目前主要用于低速和重荷载道路、重型汽车停放场等的铺筑。

(3)钢纤维混凝土路面。钢纤维能提高路面强度和韧性,而且抗冲击、抗冻、抗裂等性能也大大提高,有利于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小路面截面厚度。

(4)接缝钢筋混凝土路面。该种路面的横向接缝的间距较常规混凝土路面大,可大大减少接缝数量,但造价较高。

2.2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特征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特性,具体说明如下:

(1)刚度大。水泥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抗拉和抗磨等力学强度。混凝土路面的抗弯强度达4.0MPa~5.5MPa,抗压力强度达30MPa~40MPa,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扩散荷载能力。

(2)稳定性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特别是其强度能随时间而增长,因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用于气倏条件急剧变化地区时,不易出现沥青路面的某些稳定性不足的损坏。

(3)耐久性好。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好,无需很多的养护和维修,使用耐久。

(4)抗侵蚀能力强。水泥混凝土对油和大多化学物质不敏感,具有较强的抗侵蚀能力。

(5)养护费用少。在正常设计和施工养护的条件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工作量和养护费用仅约为沥青路面的1/3~1/4。当然,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说明如下:

①筑初期投资大;

②水泥和水的用量大;

③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点,一方面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在施工和养护不当时易于导致错台和断裂等操作的出现,影响路面平整度;

④修筑时养生时间长(14~21天);

⑤修补困难。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不足之处需要通过良好的施工工艺、合理的管理措施以及高效的资金利用率来逐步解决,而其具有的显著特点,能适应现代汽车运输载重量大、速度高且密度大的要求,决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2.1施工前准备

(1)材料准备。

在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分批备好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并按规范要求进行送样试验,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2)基层检验。

检查基层的宽度、路拱与标高、表面平整度、厚度和压实度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有不符之处,应予整修。

2.2测量放样和安设模板

测量放样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应根据设计图纸放出中心线及边线,设置胀缝、缩缝、曲线起讫点和纵坡转折点等桩位;其次,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线,在现场核对施工图纸的混凝土分块线,放样时为了保证曲线地段中线内外侧车道混凝土块有较合理的划分,必须保持横向分块线与路中心线垂直;最后,对测量放样必须经常进行复核,包括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要做到勤测、勤核、勤纠偏。基层检验合格后,即可安设模板。模板可采用木模或钢模,尽量采用钢模,钢模多采用型钢或槽钢,长度3m~4m,高度与混凝土面层板厚度相等。

安装模板时,按放线位置在基层两侧打入铁钎固定,在弯道和交叉路口边缘处应适当加密。模板安装完毕后,宜再检查一次模板相接处的高差和模板内侧是否有错位和不平整等情况,高差大于3mm或有错位和不平整的模板应拆去重新安装。满足要求后在内侧面均匀涂刷一薄层油或沥青,以便拆模木模或钢模,尽量采用钢模,钢模多采用型钢或槽钢,长度3m~4m,高度与混凝土面层板厚度相等。安装模板时,按放线位置在基层两侧打入铁钎固定,在弯道和交叉路口边缘处应适当加密。模板安装完毕后,宜再检查一次模板相接处的高差和模板内侧是否有错位和不平整等情况,高差大于3mm或有错位和不平整的模板应拆去重新安装。满足要求后在内侧面均匀涂刷一薄层油或沥青,以便拆模。

2.3混凝土摊铺机的合理使用

(1)振捣器间隔距离会对混凝土的密实度产生直接影响。振捣不足,易使混凝土中出现气孔、蜂窝,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裂缝;振捣过量,则粗骨料下沉,混凝土离析,影响其强度。振捣器的间隔应根据不同混凝土的级配、和易性、塌落度以及摊铺后的密实度要求,予以适当调整,尤其是两边的振捣器距侧模板的距离更应该常调整,以防止塌边。

(2)许多摊铺机边模板的升降是通过液压缸来调整的。在实际使用中,边模板不能与基层间距太大,以防止严重漏浆。摊铺行走过程中随着基层变化,边模板会直接与基层接触,使边模板形成支承点,严重影响成型模对混凝土的挤压成型,因此也要随时调整。

(3)在施工中宜将摊铺速度控制在1m/min~2m/min,可会使摊铺机运行平稳,路面平整度好并便于连续摊铺。

2.4接缝施工

纵缝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拉杆在立模后浇筑混凝土之前安设,纵向施工缝的拉杆则穿过模板的拉杆孔安设,纵缝槽宜在混凝土硬化后用锯缝机锯切;也可以在浇筑过程中埋人接缝板,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即形成缝槽。锯缝时,混凝土应达到5MPa~10MPa强度后方可进行,也可由现场试锯确定。横缩缝宜在混凝土硬结后锯成,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可在新浇混凝土中压缝而成锯缝必须及时,在夏季施工时,宜每隔3~4块板先锯一条,然后补齐;也允许每隔3~4块板先压一条缩缝,以防止混凝土板未锯先裂。横胀缝应与路中心线成90°,缝壁必须竖直,缝隙宽度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封缝料。胀缝板应事先预制,常用的有油浸纤维板(或软木板)、海绵橡胶泡沫板等。预制胀缝板嵌大前,应使缝壁洁净干燥,胀缝板与经壁紧密结合。

2.5摊铺后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早期强度增长和防止收缩裂缝极为重要,因此一定要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表面收浆后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同时保证养护的时间,实际养护天数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一般宜为14d~21d。

篇6: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材料都得到了实际应用,各种规范、标准比较齐全,但从实际施工来看,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着重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过程技术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作 者:胡国晖 李丽红  作者单位:黑龙江伊哈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刊 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英文刊名: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年,卷(期): “”(7) 分类号:U4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   施工工艺   技术   处理措施  

篇7:AF-16Ⅰ型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AF-16Ⅰ型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以大连至庄河高速公路路面工程AF-16Ⅰ型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为例,详细说明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重点,保证了路面平整度,提高了路面施工质量.

作 者:李乾 石德文 张丹 Li Qian Shi Dewen Zhang Dan  作者单位:大连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100 刊 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年,卷(期):2009 11(2) 分类号:U416.217 关键词:AC-16   Ⅰ型改性沥青混凝土   试验数据   施工控制重点  

篇8:分析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分析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摘要: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过程中,由于基质沥青性能受原油属性制约,其技术性能不能满足交通增长的需要。沥青改性剂种类多,寻找优异的改性材料和改性方法,是提高沥青路面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其他传统沥青路面和其他改性沥青路面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目前已得到了公路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其具有耐高温、抗低温和抗车辙能力,在国内高等级公路、城市干道和机场跑道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文章就对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要求;施工技术

通过把聚合物掺入道路沥青中改善SBS改性沥青使用性能,能显著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降低噪声、延长路面寿命。SBS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普遍使用的道路沥青改性剂,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的自恢复性及裂缝的自愈性)。在良好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条件下,通过精心组织施工,SBS沥青能使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本文对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从配合比设计、材料要求、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提出了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要求。

1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要求

1.1 原材料要求。(1)集料: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所用粗集料宜采用碎石或破碎砾石,并至少应有两个以上破碎面。应对粗集料与改性沥青的粘附性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抗剥离措施。此外,粗细集料必须满足粒径规格、压碎值、含泥量等相应指标要求。(2)填料:填料必须采用强基性岩石(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矿粉,矿粉中不应含有泥土,矿粉也必须满足粒径要求。(3)改性沥青:改性沥青所采用沥青应为基质沥青,且为道路石油沥青,SBS改性沥青的改性剂为热塑性橡胶类(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外购的成品改性沥青,使用前应取样融化检验是否有明显的离析、凝聚现象,并对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粘度、闪点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达到要求方可使用。

1.2 配合比要求。(1)目标配合比为0~3mm石屑:3~5mm碎石:5~10mm碎石:10~18mm碎石:石灰岩矿粉:SBS沥青=21:8:30:36:5:4.6。(2)生产配合比为12~22mm碎石(4#仓):7~12mm碎石(3#仓):4~7mm碎石(2#仓):0~4mm石屑(1#仓):矿粉=26:30:12:27:5,集料合成级配符合设计要求;沥青面层混合料最佳油石比为4.6%,标准密度为2.418g/cm3。

2 沥青拌合场储存的技术要求

对于SBS沥青储存的合理温度来说则是应该控制在150℃左右的,一旦温度低于所要求的储存温度就会产生沥青罐的油管路堵塞,这样就会使SBS 沥青的`黏度过大最终只能是停产修理。沥青热拌厂要基本做到不用时少存用时多存,尽可能少储存SBS沥青随进随用储存时间是最好不超过2小时。在完成一天的施工任务之后把剩余的少量沥青抽到其它储存罐内或给沥青罐加满沥青或者要尽可能用完罐中的沥青,用这种方法避免沥青老化来减少沥青和空气的接触表面积,原因是沥青拌合厂储存罐大部分都是卧式的。用贮存罐中自带搅拌器每3个小时用搅拌器搅拌一次同时还要在贮存罐顶部安装搅拌器搅拌时间每次20min这样做则是为确保SBS改性沥青的均匀性。

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是保证路面平整度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混合料的摊铺采用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并运行良好的高密度沥青砼摊铺机进行摊铺。在铺筑混合料之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时,不准摊铺。在摊铺前应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摊铺前保证熨平板具有足够的预热时间,还要大于或等于100℃,则是为了防止摊铺机熨平板温度不够。调整好夯锤和熨平板初始压实装置,从而来达到适宜的振幅和振动频率,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要大于或等于160℃。摊铺机应均匀行驶,行走速度和拌和站产量相匹配,以确保所摊铺路面的均匀不间断地摊铺。在摊铺过程中不准随意变换速度,尽量避免中途停顿。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并作好记录。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摊铺质量,出现离析、边角缺料等现象时人工及时补洒料,换补料。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并及时通知操作手。应尽量采用全幅路面摊铺,以避免纵向施工接缝。如单机摊铺宽度不够而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时,应以梯形交错排列方式连续进行摊铺,前后两台摊铺机的轨道应重叠3~5cm。在雨天表面存有积水及气温低于10℃时,都不得摊铺混合料。

4 碾压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最后的平整度和密实度都是通过压路机的碾压来实现的,因此,碾压工艺的好坏对平整度的高低和密实度的大小起着重大作用。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碾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初压、复压和终压。

4.1 初压。由于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机的熨平板前已经初步夯击压实,而且刚摊铺成的混合料的温度较高,因此只要用较小的压实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稳定压实效果,面层初压期间的温度不应低于150℃。本标段沥青混合料压实选用钢筒式压路机,压路机的数量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压路机驱动轮在前静压匀速前进,后退时沿前进碾压时的轮迹行驶进行振动碾压。

4.2 复压。第二阶段复压是主要压实阶段。在此阶段至少要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因此,复压应该在较高温度下并紧跟在初压后面进行。面层复压期间的温度不应低于130℃拟采用13T双轮振动压路机(用振动压实)和25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组合,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一起进行碾压。

4.3 终压。第三阶段终压是消除缺陷和保证面层有较好平整度的最后一步。由于终压要消除复压过程中表面遗留的不平整,因此,沥青混合料也需要有较高的温度。终压拟采用静态双轮压路机并紧接在复压后进行。上面层终压结束时的温度不应低于90℃,沥青混合料碾压应尽可能在较高温度下结束终压。

5 接缝处理

两条相邻的摊铺带,其接缝处必须有一部分搭接,才能保证该处与其它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搭接的宽度应前后一致,搭接处理有冷接缝处理与热接缝处理两种。

冷接缝处理:是指新铺层与经过压实后的已铺层进行拼接,搭接宽度应为3~5cm,过宽会使接缝处压实不足,产生热裂纹。第二条摊铺带的厚度必须与前一摊铺带未压实前同厚。对于新铺层的碾压,第一次只碾压到离前一条摊铺带边缘约20~30cm处。搭接处的大粒径碎石在碾压前要拣出,以增加接缝强度,防止裂纹。在摊铺新铺层时,对已铺的摊铺带接缝外边缘应铲修垂直。碾压新摊铺带时,也应事先将其接缝边缘铲齐。

热接缝处理:在碾压第一条摊铺带时,距接缝边缘约30cm处暂不碾压,留待碾压第二条摊铺带时一起碾压,以使接缝更紧密地连接而不致产生裂缝。

纵向接缝应该采用一种自动控制接缝机装置,以控制相邻行程间的标高,并做到相邻行程间可靠的结合。纵向接缝应该是热接缝,并应是连续和平行的,缝边应垂直并形成直线。

6 结语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一定要建立质量岗位责任制,科学化的施工机械,成熟的施工工艺、高素质的人员对于保证质量是必要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从原材料开始,进行对工艺上的沥青混合料摊铺、运输、拌和、压实等层层把关,要尽可能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这样才可铺筑出极佳的路面工程。所以说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范围比较大的一个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 温俊涛,罗文涛.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J].西部交通科技,2007(04).

[2] 赖先春,伍忠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商品与质量, 2009(S7).

沥青及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检测技术

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浅谈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反思论文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动态质量控制方法探析

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论述

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论文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通用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