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职场英语:7个实际可行的提高情商的方法(共含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YM”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 or EQ) describes a person's ability to recognize emotions, to understand their effect, and to use that information to guide thinking and behavior ― helping you make better decisions and reach goals more quickly.
情绪智商指的是一个人能够辨别情绪变化,理解它们的影响,并使用这些信息来指导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可以帮助您做出更好的决策,更快地达到目标。
Here are 7 practical ways to sharpen your EQ.
下面有7个实际可行的方法来提高你的情商。
1. Reflect on your own emotions
1.反思自己的情绪
For example, think about how you typically respond when you read an email that makes you angry. By identifying your own emotions and reactions, you become more mindful and can start to build control.
例如,想想您在读让您生气的电子邮件时,通常会作何反应。你会变得越来越谨醒,并开始注意自我控制。
2. Ask others for perspective
2.征询别人的观点
We see ourselves differently than others see us. Ask a friend or close colleague how you react when they're emotional. The answers will help you achieve a more accurate view of yourself.
我们看自己不同于别人看我们。问你的朋友或者关系好的同事,他们情绪化时,你的反应如何。他们的答案将帮助您对自己有个更准确的定位。
3. Be observant
3.要细心些
Armed with this newly acquired knowledge, you can be more observant of your current emotions. Self-reflection and thinking about what others have shared will help you to be more in tune with what you're feeling.
有了这些新获得的知识,你可以对自己当下的情绪表现地更细心。自我反省和思考别人所分享的观点将会帮你跟自己的感觉更加地一致。
4. The pause
4.三思而后行
“The pause” is as simple as taking a moment to stop and think before we act or speak ― an ability that's hindered by factors like added stress. Practice pausing before responding to an upsetting email, or before posting comments on social media.
“三思而后行”简单如:停一停,欲说话或行为前停下来先作思考,就是一种因外加压力而受阻的能力。学会在回复让人情绪不安的邮件或发布社交媒体评论前先停下来好好思考的习惯。
5.Focus on feelings, not events
5.关注个人感受而不是事件
Showing empathy means trying our best to see a situation through another person's eyes. We may not understand why they feel uncomfortable, angry, or hurt. But we can all relate to those feelings, and that helps us relate to the person.
换位思考意味着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事情本身。我们可能不理解为什么他们感觉不舒服,生气,或者受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联系那些情感来帮助自己联系那些人。
6. Don't take offense
6.别动怒
Criticism is never easy to take: But when you receive it, there are two choices: You can let emotion get the best of you, or you can learn from it. Don't let emotion close your mind to negative feedback. Use it to make you better.
批评不容易接受,但在受到批评时,你有两个选择:可以让情绪打败你或者可以从中学习。不要让情绪蒙蔽自己,让自己消极以对。而是要利用它使自己变得更好。
7. 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7.练习,练习,再练习
Like any other skill or ability, practice makes ... better. Of course, it's impossible to have perfect control over your emotions. But keep practicing these steps and you'll start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emotions ― and use them to work for you, instead of against you.
像其他任何一种技能或者能力一样,熟能生巧。当然,人不可能完美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坚持练习这些步骤,你就会开始管理情绪,让它们为你工作,而不是攻击、阻碍你。
思维方式修炼
对工作中消极的情绪要学会掌控。掌控情绪就是掌握情绪和控制情绪两个层次的含义,而不是单纯的自我控制。要驾驭自己的情绪,还必须要从改变思维方式入手改变对事物的情绪,以积极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使消极的情绪自动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从而实现自我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工作方式上要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就是以开放的心态去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事情,包括多向思维、反向思维、横向思维、超前思维等。
心态修炼
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绪是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职场情商对职业情绪的要求就是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什么样的工作心态算是积极心态呢?积极的工作心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状态要积极。每天精神饱满地来上班,与同事见面主动打招呼并且展现出愉快的心情。
2、工作表现要积极。积极就意味着主动,称职的员工应该在工作表现上做到以下“五个主动:
①主动发现问题;
②主动思考问题;
③主动解决问题;
④主动承担责任;
⑤主动承担份外之事。可以毫不夸张的 说,做到五个主动是职场员工获得高职高薪的五大法宝。
3、工作态度要积极,积极的工作态度就意味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千方百计找借口。
4、工作信念要积极。对工作要有强烈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肯定自己。
习惯修炼
通过心态、思维方式、行为的修炼培养出良好的职业习惯,是提升职场情商和实现职业突破发展的唯一途径。要想成功,就必须有成功者的习惯。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是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一个人形成的习惯就是他的舒适区,要改变不好的习惯就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要有意识为自己找点别扭,要敢于为自己主动施加点压力,努力突破自己以往的心理舒适区,培养出积极的职业化习惯。
行为修炼
良好的工作心态和思维方式都要体现在工作行为上。同时,对于自己的工作行为,必须要把握以下两条基本的行动准则:
1、工作行为要以目标为导向。一是要了解公司的目标,二是要制定明确清晰的个人目标,并且使公司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才可以形成职业发展的合力,相互推进,通过配合完成公司目标而实现个人
目标,通过达成个人目标而推进公司事业的发展,这是在职场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捷径。
在有些情况下,个人的长期目标并不一定总是和你眼下服务的公司目标相一致的,但是既然你在这个公司工作,你就要把一切经历变为有助于你个人职业发展的财富,你的个人阶段目标必须服从你的工作目标。
2、工作行为要以结果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就是要站在实现结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站在完成成果的角度去衡量自己的工作。以结果为导向既是一种思维方法,又是一种行为习惯。只有以结果为导向就
是要追求积极的结果,积极想办法去实现。如果面对一项工作,如果你还没有去做就首先认为自己“办不成”,你的思维妨碍了自己能力的发挥,那么你就有可能真的办不成。看完这篇文章,是不是想好了从哪些方面入手打造职场情商呢?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不妨分享出来,大家共同学习哦!
7个提高职场情商的生存法则
1反思自己的情绪
例如,想想您在读让您生气的电子邮件时,通常会作何反应。你会变得越来越谨醒,并开始注意自我控制。
2征询别人的观点
我们看自己不同于别人看我们。问你的朋友或者关系好的同事,他们情绪化时,你的反应如何。他们的答案将帮助您对自己有个更准确的定位。
3要细心些
有了这些新获得的'知识,你可以对自己当下的情绪表现地更细心。自我反省和思考别人所分享的观点将会帮你跟自己的感觉更加地一致。
4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简单如:停一停,欲说话或行为前停下来先作思考,就是一种因外加压力而受阻的能力,
学会在回复让人情绪不安的邮件或发布社交媒体评论前先停下来好好思考的习惯。
5关注个人感受而不是事件
换位思考意味着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事情本身。我们可能不理解为什么他们感觉不舒服,生气,或者受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联系那些情感来帮助自己联系那些人。
6别动怒
批评不容易接受,但在受到批评时,你有两个选择:可以让情绪打败你或者可以从中学习。不要让情绪蒙蔽自己,让自己消极以对。而是要利用它使自己变得更好。
7练习,练习,再练习
像其他任何一种技能或者能力一样,熟能生巧。当然,人不可能完美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坚持练习这些步骤,你就会开始管理情绪,让它们为你工作,而不是攻击、阻碍你。
如何提高职场情商呢?总结了以下几点:
1.重视时间管理与人际关系的平衡发展:人际关系是需用时间投资的,有投资才有回报。
2.先学会听话才会说出动人的话:了解对方的心才能有助于沟通谈判。
3.用深呼吸缓解工作压力:每天安静地深呼吸3次,缓解工作情绪。
4.人人皆为我师:对周围的人保持高度兴趣,制造对方互动有益的话题。
5.把愤怒写在纸上撕破它:工作难免遇到小人或不可理喻的事,把愤怒写在纸上撕成碎片发泄一下。
6.不要讲否定的话:多讲肯定的话,控制自己少批评别人。
7.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将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及无法解决的问题分别列出,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全力以赴去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寻找大家支持。
8.扩大自己的工作舞台:有空时到自己不熟悉的部门看看,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
9.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件事:列出每天工作的顺序,依轻重缓急,一件一件处理,避免工作压力的产生。
10.不断思考如何激励自己:工作有低潮、失意的时候,思考如何缩短低潮,不靠他人来提升斗志,才是胜利的关键。
最棒的成功就是快快乐乐去成功,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放在合适的地方就表现为优点,而用在不合适的地方就表现为缺点,身在职场,一定要把情绪和事情本身区分出来,不要带着情绪处理事情;当你发现彼此双方都有情绪的时候,不妨先找出双方共同的关注点,当两人的观点达成统一,情绪会自然平和许多。
现代社会大多数的都市人都身处于职场,但他们的职场情商有多高呢?有多少人是能够在职场中春风得意、八面玲珑呢?多少人的工作成绩是被老板知道的?又有多少人会主动把自己的成绩告诉老板,避免自己的努力不付诸东流呢?
把成绩告诉老板
谦虚是好的,可过分的谦虚却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埋没自己,使你的工作激情永远沉寂。
一个管理体制完善的企业,员工根本不用担心上司不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事情。因为公司对职员职能分工细化,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工作与职责。按照不同的企业文化,定期由经理、主管组织小会(或以邮件方式),让职员各自汇报工作进程。
而如果你进入的是一家管理体制不健全的企业,那你就只得调整自己不断努力,做一个职场多面人。但你必须要估量自己,看自己究竟有多大的工作能力,能创造出多少工作业绩来,否则只会招来同事的厌恶,且上司的宠爱也会随着对你的认识而日渐愈下(除非他不是个智者,那还是趁早走的比较好)。
你是否想过,当你刚踏入社会这条溪流的时候,你只是一个四面锋利、楞角分明的石头。渐渐地,你被各式各样的“遭遇”冲刷,研磨平整,最后变成了一块极其圆滑的鹅卵石。其实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们不能去改变这个社会,那就只有去努力适应这个社会。
让上司知道自己的成绩,这就需要我们把公司性质划一分二,一个是企业管理很完善,另一个便是管理不佳的企业,对于两种不同的企业当然是需要不同的方式、方法。
上司眼中的“明星”员工
也许每一位职场中人都会猜上司会看中怎样的员工,这是一个无解的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世界上不是只有一个上司,每个上司的性格也是大不相同。不同的上司有不同的用人准则,完全是因人而异。
在大部分组织中,都有一些“明星员工”。她们可能是在外界声名远扬的“超级明星”,也可能是那些有希望进入核心管理层的年轻管理者,或者是那些优秀的业务能手,一般来说,他们是那些对业绩贡献最大的人,公司的未来也常常掌握在他们手中。
所以大家只要做自己就行了,不用去刻意揣测上司的想法,你只要真诚对待同事、工作、公司,不要为了别人的喜好去阿谀奉承,脚踏实地、以自己的真才实学为公司出力,总有一天会成为一名“明星”员工的!
职场做人要放宽度量
俗话说:“人在江湖中,怎能不挨刀”。无论是作为刚进公司的新人,还是职场中的老手,都痛恨被人抢功。
小雅是一家公司的行政助理,在一次工作中就发生了一件被自己的顶头上司抢功的事情,但身在职场,她又无法越级向上面解释。作为一个外地打工者,能在一家大企业立足也决非易事,更何况小雅毫无社会经验,就算跳槽还是去做一个助理,同样的事也许还会发生,而且她所在这家大公司的福利以及今后发展都十分好,在再三考虑之后,小雅决定先忍下这口气,留下来继续努力工作。因为小雅平时人缘比较好,大家都为她抱不平,建议她把事实告诉老板。但是作为一个初进社会的新人,老板会相信你吗?越级汇报不一定是明智之举。一次开会的时候(刚好小雅的顶头上司出差去了),老板当着大家的面称赞小雅在这次项目中的表现极佳,其实也是暗示:他知道这个项目的主要功臣是谁,这让小雅很是激动―――作为一名新员工能得到老板的肯定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在工作中,职业女性如果发生被抢功之事,要冷静处之,首先要评定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在自己的顶头上司之下且顶头上司与老板没什么“亲密”关系,可向老板说明并坦诚自己不会跳槽,也不失为明智之举,然后看老板是如何处理决定自己的去留。反之老板与顶头上司是“世交”,那就只好为自己另找“婆家”了。
抢功的人是会始终存在的,但他们也是聪明的,明眼人的做法则会将别人之法学以致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其斗气不如自己的度量放宽些。
如何提升职场沟通能力
不同类型的人处理社交关系、提升社交技能的切入点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类是怀疑他人又没有自信的职场人,这类人会害怕亲密关系,在职场里会发现这样的人会刻意躲避与同事相处,采取回避的态度来应对工作和与同事的关系,这类人学习职场社交技巧之前,更需要先修炼内心,突破自我,学会转换视角,发展正性的能量,毕竟在职场里的交往更需要正性的去看待人与事物。接纳是交流的前提,无论是接纳他人,还是接纳自己。这类人需要注意几点:
1. 与同事多沟通,可以从日常感兴趣的生活话题开始,扩大职场交流面;
2. 在交往中多与同事和上下级进行主动沟通,冲破内心的阻碍;
3. 学会正确判断事物,倾听多方意见,仔细的体味自己对事物是否存在负性偏见,并加以改善。
第二类是习惯怀疑他人,但有自信的职场人,这类人容易比较偏执,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易产生与人不一致的想法,特别是与合作伙伴或者是与同事之间,沟通不好容易引发客户冲突与同事矛盾。这类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切忌经常以不悦、不耐烦并且对立的语气说话;
2. 切忌在应该保持沉默的时候打断别人的话;
3. 多用“您”而少用“我”,增强沟通的亲近度和接纳度。
第三类是职场中相信他人却没有自信的人,这类人容易与人产生过度的亲密关系,特别容易与人建立关系。在职场中,他们会寻求别人的关注,但是会担忧受到他人的批评或遭受到拒绝,容易犹疑社交对象对自己的看法而丧失沟通良机,这类人需要关注的是:
1. 多倾听别人口中对自己的客观评估,列出自身的优势,多肯定自己;
2. 职场社交可以从训练语音和仪态开始,大方并清晰的与人进行言语交流很重要;
3. 更加开放的去表达自己,说出自己的疑惑与不解,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寻找事物的正确处理方式。
第四类是相信他人且有自信的职场人,这类人容易建立良好的职场社交关系,无论是书籍还是社交课程的信息也更容易被接纳。并不会因自身问题而停下成为职场社交高手的脚步。这类人一旦找到了职场的归属感,并积极学习、努力发展的话,假以时日,一定能成为职场社交高手。
如何提升职场沟通能力
人生来就喜爱追逐名利,渴望成功。而生处于一个被政治、权利、控制、傲慢、自我意识的冲突等因素营造的不利环境中,是无法提高自身和集体的沟通能力的,而且还不利于个人的良好个性发展。
高质量的沟通
在谈话过程中总会有一方是冲击力较大的,如果我们在交流中自我感觉不佳,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个人的沟通能力的提高。高质量的沟通需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支持创意、促进合作,提高信任以及改良关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下面我们说说表达能力。在表达上人们通常有5个问题。
问题1:不知所云
你大概有这样的经历,好像对方一直嘴皮在动,但是你就是不知道到底他说了什么。这里有几个原因:
1)肚中没货
本来就不知道该说什么,没话找话。这就像小时候写日记,两三行都很困难。对于商务会谈,这属于典型的准备工作没做。
2)思路不清
你还是有些东西要表达的,但对于这些事情,自己都没想透,那么你怎么可能表达清楚呢。这个问题非常普遍。通常你应该问问自己:“到底你是表达不清楚,还是自己没想清楚”。
3)让潜意识主导沟通
一件事情即使本人想清楚了,可能你表达出来依然让人不知所云。这通常是让潜意识主导的结果。
人类潜意识的运行方式,是基于关联的,例如我在谈到“吃饭”时,可能潜意识立即跳出“明晚有饭局”,然后又想到“要打电话确认”,可能就直接跟对方说“对不起我要先打个电话”。你的思维很可能一直这样跳到很远的地方。但对方看不到这个过程,自然没法理解。
在正式的沟通环境中,通常你需要让自己的意识去控制沟通,保持逻辑性。顺便说一下,一个人很难持续的保持着意识的控制,通常说着说着就会进入自动驾驶(潜意识控制)模式,这是很正常的。但你可以做的是设定一个大的框架(例如讲话的逻辑),在多数的时间,让潜意识运转。但是过一段时间,就有意识的检查“我现在进度怎么样,是不是跑题了?”这样可以把自己拉回来。这就像你开了自动驾驶系统,但是定期会人工检查当前的状况,如果有问题立马切换到人工操作。
我们的沟通由潜意识主导,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例如聊天的时候,大家东拉西扯就是这么出来的。有些人在重要场合或者见到重要人物时,本来是需要闲聊的,反而变得不善言辞。有时候就是因为过于紧张,意识主导了沟通,反而压制了潜意识的活动。
4)表达缺乏逻辑性
即使你自己想的比较清楚,而且也是有意识的在进行沟通。但你没有用清晰的逻辑来组织语言,导致对方难于理解。
5)面面俱到
表达者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都倒给你了,需要你自己去理头绪。例如销售演讲,把产品的每个功能都给你看一遍,客户死的心都有了,还不好意思让你走人。
问题2:缺失关键信息
例如“3月25日下午在大会议室开会”。你都不知道到底几点,还要去问。
问题3:难于理解
前面谈的第一类表达问题,显然是难于理解的。但这里,我们指的是即使表达者逻辑清晰,对方依然难于理解的情况。而这种问题的产生,常常是因为受众缺乏相关经验或者基础知识。有的行业,专业性很强,有些问题即使讲的条理清楚逻辑严谨,对方还是不一定能听懂,或者似懂非懂。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手段是要让自己的表达生动起来,让对方可以“产生经验”。这里有几个基本的途径:打比喻、讲故事(案例)、让客户亲自体验。所以沟通有个基本原则,一定要有案例。
如果问题足够复杂,有些时候简单手段(例如比喻、故事、让客户体验)都可能失效。那么这时候,你就需要设计一条认知路径了。先让客户理解一些基础的东西,再一步步走向最终的目标。
问题4:关我屁事
听众找不到你讲的东西,到底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例如你给我讲了这么多产品知识,到底又怎么呢?
关于这一点,在任何正式的表达之前,建议你问自己一个问题:“通过这次沟通,对方得到的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例如你正在读的这篇文章,我想它带你的好处是“能够在沟通中有的放矢”。很多人喜欢问“沟通中我要说什么”,但这个问题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你要给听者什么好处”。
问题5:不会表达情感
中国人很不善于表达正面的情感,最典型的就是不会夸奖他人。所有的赞美之词都留到追悼会上使用,搞得一看悼词所有人都是高大上。
上面几类表达方面的问题,根源多数在于你的思维,而不是表达技巧。下面再来分享两个提升表达力的基本法则。
法则1:1句话法则
基本版:你需要能够在1句话内,概括你要讲述的中心内容。例如“9成新iPad2售价1800限虹口当面交易”。
说服版:你需要能够在1句话内,打动你的目标群体(书面或者口头),让他们愿意继续下去。例如某广告“求职者,3分钟测试你的面试误区”。
这是一个基本的训练,建议你在日常工作中不停的练习。它能帮助你发现问题的关键。要是给你无限的时间,通常你就絮絮叨叨无重点。现在让你只能说1句话,这会逼迫你找到核心的内容。
法则2:白居易法则
据说白居易写完诗后,总是要念给老奶奶、挑夫之类文化水准低的人听。因为这样,才能验证他真正做到了通俗易懂。所以,要让你的方案,能够让客户里文化最低的人听懂,例如前台、操作员、清洁大妈、保安师傅。如果你总是觉得“我的想法需要智商160才能懂”,在现实社会里恐怕很难有用武之地。
如何提高职场情商
★ 如何提高职场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