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语文活动课课堂实录(共含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极光守护者”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苏教版语文活动课课堂实录
霍老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从成书译介到中国,一直盛传不衰,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路标和精神补品,现在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在我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实乃罕见。
三周前,我们布置阅读这部名著,并作好圈点批注。大家或多或少有一些心得吧。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阅读这部名著的感想和体会。
杨亚 这部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牺牲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这些完美的精神操守永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向美向善的原动力。
李晶晶 这部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小说的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考验,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钢铁是在旺火和骤冷中炼成的”,意思是坚强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敌人与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作者用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书名。
袁凯泉 卧病在床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希望通过文学创作回归到战斗队伍中来。为了顺应时代对文学的需求,以及社会对理想人物的呼唤,作者塑造了革命和建设中产生出来的青年英雄形象,把同时代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涯和富有激情的建设蓝图描绘了出来。
霍老师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受启发和感染。读名著,谈体会,重在联系实际、联系自己。下面我谈谈读这部名著的体会。
再读保尔,走近保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成书,四十年代介绍到中国(1942年上海新知书店出版,梅益译),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成为千千万万中国人的良师益友。今天,重温这部世界经典,意义深远。时势变迁,观念更新,读者对名著不断有新的认识,但这部世界经典表现出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是跨越时空的永恒理念。
最早是在连环画中认识保尔的。那是中苏关系最为紧张的时候,花了三分钱,我在小书摊上看到了由画家毅进配画、王素改编的小人书,保尔 柯察金这个勇敢的名字跳入我那童稚的心田,拳打舒拉,勇救朱赫来,让我激动不已。
时光流逝,我从兄长的书包里,翻过这部大部头原著,可惜小说残缺不全,前无封面,后无结尾。好歹插页还在,让我大饱眼福。后来才知道,白底红画,封面是那么美,红军战士身着布琼尼戎装,高举红旗,挥动刺刀,正向敌人冲去。
正是全国上下大学中国保尔张海迪的年代,我考入了师范院校。带着对英雄的崇拜,我首次捧起完整的名著,保尔,他那坚强的意志也激荡我那青春的心。可惜在那浮躁的年代,风华雪月成为时尚,深迷朦胧诗的我,名著并没有深入下去,倒悄悄剪下书中作者画像和几幅插页。独感兴趣的是激动人心的独白和曲折生动的情节,特别是保尔和冬妮亚的浪漫爱情记忆犹新,令人神往。
走上工作岗位,意气风发,不甘寂寞,参加自修考试,一口气拿下几门单科,《外文选》却挡住了在望的烫金证书。那是意识形态大震荡、苏联面临解体的年代,为应付考试,我撇开原著,看起少儿版故事梗概,断章取义,记下小说分析:保尔,一个贫苦的工人子弟,经过革命熔炉的冶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他正直、坚强、自强不息;小说弘扬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可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那一段,怎么也理解不透。走上讲台,讲解《生命的意义》,也只好照本宣科,甚至安排学生自学。
不觉步入而立之年,工作不顺,生活磨砺,曾使我一度消沉,甚至想到保尔在海边痛苦思考的那一幕。也许是受保尔影响,我直面人生,挺起腰杆,工作大有长进;提起笔杆,多篇文章见诸报端。此刻,我对保尔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到“钢铁是烈火和冷却中炼成”的真正涵义。
世纪之初,“钢铁”热播。我再捧名著,再读保尔,走近保尔,深感名著所包含的人性美和人道主义精神,跨越时空。现在我正努力工作,钻研业务,我想《生命的意义》那一课,我会讲得更精彩。
杨雪莹 摘下眼镜看保尔
我是在荧屏上与这部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见面的。当时年幼,只关心片中的打斗场景,道理是一条也没悟出来。但保尔的模样却深印心中:一头蓬乱的头发,手插口袋,深陷下去的大眼睛,总是闪着倔强的光芒。
今天,我再次认识了保尔。可是,要问他到底坚强在哪里,仍一片茫然。因为我们是带着眼镜来看他,只是听他人叙述而在头脑中形成的草图。有人认为他傻,甘愿过穷日子,为了革命放弃了事业、恋人、金钱与地位。
当你站在保尔面前,就感到心灵的震撼。对于保尔精神,我不想再用形容词来修饰,因为那是一两个词句难以能表述的。
不禁想起中国保尔吴运铎、张海迪,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挫折和打击,取得了肢体健全的人都难以取得的成绩。霍金也是这样的强者,面对病魔不低头,成为响誉世界的科学家,值得世人学习。这也让我们懂得了真理:钢铁是在坚强与信念中炼成的。
沙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台永不停息的机器,吸引了上千万的读者,也激励了上千万的青少年。
“钢铁是在烈火和急剧的冷却中炼成的”。保尔成长在极度艰苦的战争环境中,面对困难与挫折,他没有退缩;面对凶恶的病魔,他没有屈服。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甚至在双目几乎失明和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他毅然拿起笔,写起了小说。稿件丢了,再写。顽强、执着,终于完成了作品。与他相比,我是多么渺小啊。
读完名著,我认为,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的在大风大浪中磨练意志,在与各种困难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真金不怕火炼。百炼才能成钢。保尔永远成为我们的榜样。
刘卉 善待生命
幼时嬉耍,我捉到了一只蜻蜓,握在手中。手心的温度急剧上升:蜻蜓那扇动翅膀的力量令我震惊,一种生命的渴望、追求,小东西一直在作挣扎、抗争。我的心中燃起了一把生命之火,愈烧愈旺,直烧的我松开了手。小蜻蜓“嗖”的一下飞向了天空。顽强的生命力让我深思遐想。
是的,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善待生命,把握命运,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我们的生命就会有更高的质量。
霍老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理想和激情的追求更加迫切。中华民族的青少年也面临着严峻的精神挑战和重塑理想的机遇,只有重新评价和反思理想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并以健康的人格、奋发向上的努力、奉献的精神要求自己,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保尔精神应成为我们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掌声响起来
――语文活动课研究偶得
安徽省马鞍山市 安工大附中 霍光武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语文设计了许多语文活动课,有综合实践活动:我爱语文、走进图书馆、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有口语交际:用语文明得体、说话有针对性、婉转拒绝,有诵读欣赏,还有名著推荐与阅读即读书报告会。
三周前,我安排同学们阅读苏联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了相应布置。
一、动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从成书译介到中国,一直盛传不衰,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路标和精神补品,现在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在我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实乃罕见。你一定会喜欢这本名著,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阅读,去感悟,去汲取营养。
二、阅读方法指导
1、浏览全书,弄清小说主要内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等,精读精彩片段,如《筑路》、《生命的意义》等,评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品味作品的语言特点。
2、阅读出版说明和后记,了解出版意图,掌握阅读线索。
3、参阅附录资料和课外及网上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要内容。
4、结合观看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将剧中人物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
5、圈点批注,制作读书摘卡,撰写读书心得。
三、思考、交流、采访
1、读完名著,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书名?
2、保尔身上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和同学们作交流。
3、精读《筑路》、《生命的意义》,思考、讨论:
(1)筑路者面临哪些困难?他们面对困难采取什么态度?表现了什么精神?
(2)保尔在什么情况下思考生命的意义?他为什么想得那么深刻?
4、采访周围像保尔一样的人,看看他(她)如何经受种种考验,克服重重困难,顽强的生活、学习、工作的。
四、读书报告会
第一轮,回答问题
必答、抢答,回答关于名著的有关知识。
第二轮,读名著,谈体会,读书报告
首先,每组由小组长指定一名同学代表本组谈心得。其次,老师说说自己多年来几读名著的体会。然后,同学们自由登台谈体会。最后,老师作总结。
五、整理、办报
整理心得体会,办一期手抄报《读名著,谈体会,见行动》。
就这堂语文活动课,谈谈体会和感受。
一、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新课标强调,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这堂语文活动课,改变原有单一、被动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孔子云: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特别是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依托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标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学不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广大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践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积极研究教材,充分利用,并深入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引进生活活水,精心设计语文活动,语文课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
四、课堂和学生生活出现新变化。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可以说,没有笑声的课堂是不成功的课堂,没有掌声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语文活动课,一改传统语文教学教师一言谈,教学的一堂死水,课堂现波澜。师生互动、平等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成了课堂上一道亮丽风景。学习方式多样化,活动课让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得到充分展示和体现。
学生需要个性,活动张扬个性;语文课需要活力,活动课放飞活力。让语文走向生活,让语文魅力四射。掌声响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语文。
[苏教版语文活动课课堂实录]
苏教版语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活动课课堂实录
活动课记录
霍老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从成书译介到中国,一直盛传不衰,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路标和精神补品,现在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在我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实乃罕见。
三周前,我们布置阅读这部名著,并作好圈点批注。大家或多或少有一些心得吧。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阅读这部名著的感想和体会。
杨亚 这部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牺牲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这些完美的精神操守永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向美向善的原动力。
李晶晶 这部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小说的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考验,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钢铁是在旺火和骤冷中炼成的”,意思是坚强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敌人与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作者用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书名。
袁凯泉 卧病在床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希望通过文学创作回归到战斗队伍中来。为了顺应时代对文学的需求,以及社会对理想人物的呼唤,作者塑造了革命和建设中产生出来的青年英雄形象,把同时代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涯和富有激情的建设蓝图描绘了出来。
霍老师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受启发和感染。读名著,谈体会,重在联系实际、联系自己。下面我谈谈读这部名著的体会。
再读保尔,走近保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成书,四十年代介绍到中国(1942年上海新知书店出版,梅益译),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成为千千万万中国人的良师益友。今天,重温这部世界经典,意义深远。时势变迁,观念更新,读者对名著不断有新的认识,但这部世界经典表现出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是跨越时空的永恒理念。
最早是在连环画中认识保尔的。那是中苏关系最为紧张的时候,花了三分钱,我在小书摊上看到了由画家毅进配画、王素改编的小人书,保尔 柯察金这个勇敢的名字跳入我那童稚的心田,拳打舒拉,勇救朱赫来,让我激动不已。
时光流逝,我从兄长的书包里,翻过这部大部头原著,可惜小说残缺不全,前无封面,后无结尾。好歹插页还在,让我大饱眼福。后来才知道,白底红画,封面是那么美,红军战士身着布琼尼戎装,高举红旗,挥动刺刀,正向敌人冲去。
正是全国上下大学中国保尔张海迪的年代,我考入了师范院校。带着对英雄的崇拜,我首次捧起完整的名著,保尔,他那坚强的意志也激荡我那青春的心。可惜在那浮躁的年代,风华雪月成为时尚,深迷朦胧诗的我,名著并没有深入下去,倒悄悄剪下书中作者画像和几幅插页。独感兴趣的是激动人心的独白和曲折生动的情节,特别是保尔和冬妮亚的浪漫爱情记忆犹新,令人神往。
走上工作岗位,意气风发,不甘寂寞,参加自修考试,一口气拿下几门单科,《外文选》却挡住了在望的烫金证书。那是意识形态大震荡、苏联面临解体的年代,为应付考试,我撇开原著,看起少儿版故事梗概,断章取义,记下小说分析:保尔,一个贫苦的工人子弟,经过革命熔炉的冶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他正直、坚强、自强不息;小说弘扬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可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那一段,怎么也理解不透。走上讲台,讲解《生命的意义》,也只好照本宣科,甚至安排学生自学。
不觉步入而立之年,工作不顺,生活磨砺,曾使我一度消沉,甚至想到保尔在海边痛苦思考的那一幕。也许是受保尔影响,我直面人生,挺起腰杆,工作大有长进;提起笔杆,多篇文章见诸报端。此刻,我对保尔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到“钢铁是烈火和冷却中炼成”的真正涵义。
世纪之初,“钢铁”热播。我再捧名著,再读保尔,走近保尔,深感名著所包含的人性美和人道主义精神,跨越时空。现在我正努力工作,钻研业务,我想《生命的意义》那一课,我会讲得更精彩。
杨雪莹 摘下眼镜看保尔
我是在荧屏上与这部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见面的。当时年幼,只关心片中的打斗场景,道理是一条也没悟出来。但保尔的模样却深印心中:一头蓬乱的`头发,手插口袋,深陷下去的大眼睛,总是闪着倔强的光芒。
今天,我再次认识了保尔。可是,要问他到底坚强在哪里,仍一片茫然。因为我们是带着眼镜来看他,只是听他人叙述而在头脑中形成的草图。有人认为他傻,甘愿过穷日子,为了革命放弃了事业、恋人、金钱与地位。
当你站在保尔面前,就感到心灵的震撼。对于保尔精神,我不想再用形容词来修饰,因为那是一两个词句难以能表述的。
不禁想起中国保尔吴运铎、张海迪,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挫折和打击,取得了肢体健全的人都难以取得的成绩。霍金也是这样的强者,面对病魔不低头,成为响誉世界的科学家,值得世人学习。这也让我们懂得了真理:钢铁是在坚强与信念中炼成的。
沙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台永不停息的机器,吸引了上千万的读者,也激励了上千万的青少年。
“钢铁是在烈火和急剧的冷却中炼成的”。保尔成长在极度艰苦的战争环境中,面对困难与挫折,他没有退缩;面对凶恶的病魔,他没有屈服。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甚至在双目几乎失明和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他毅然拿起笔,写起了小说。稿件丢了,再写。顽强、执着,终于完成了作品。与他相比,我是多么渺小啊。
读完名著,我认为,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的在大风大浪中磨练意志,在与各种困难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真金不怕火炼。百炼才能成钢。保尔永远成为我们的榜样。
刘卉 善待生命
幼时嬉耍,我捉到了一只蜻蜓,握在手中。手心的温度急剧上升:蜻蜓那扇动翅膀的力量令我震惊,一种生命的渴望、追求,小东西一直在作挣扎、抗争。我的心中燃起了一把生命之火,愈烧愈旺,直烧的我松开了手。小蜻蜓“嗖”的一下飞向了天空。顽强的生命力让我深思遐想。
是的,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善待生命,把握命运,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我们的生命就会有更高的质量。
霍老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理想和激情的追求更加迫切。中华民族的青少年也面临着严峻的精神挑战和重塑理想的机遇,只有重新评价和反思理想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并以健康的人格、奋发向上的努力、奉献的精神要求自己,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保尔精神应成为我们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掌声响起来
——语文活动课研究偶得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语文设计了许多语文活动课,有综合实践活动:我爱语文、走进图书馆、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有口语交际:用语文明得体、说话有针对性、婉转拒绝,有诵读欣赏,还有名著推荐与阅读即读书报告会。
三周前,我安排同学们阅读苏联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了相应布置。
一、动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从成书译介到中国,一直盛传不衰,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路标和精神补品,现在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在我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实乃罕见。你一定会喜欢这本名著,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阅读,去感悟,去汲取营养。
二、阅读方法指导
1、浏览全书,弄清小说主要内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等,精读精彩片段,如《筑路》、《生命的意义》等,评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品味作品的语言特点。
2、阅读出版说明和后记,了解出版意图,掌握阅读线索。
3、参阅附录资料和课外及网上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要内容。
4、结合观看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将剧中人物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
5、圈点批注,制作读书摘卡,撰写读书心得。
三、思考、交流、采访
1、读完名著,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书名?
2、保尔身上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和同学们作交流。
3、精读《筑路》、《生命的意义》,思考、讨论:
(1)筑路者面临哪些困难?他们面对困难采取什么态度?表现了什么精神?
(2)保尔在什么情况下思考生命的意义?他为什么想得那么深刻?
4、采访周围像保尔一样的人,看看他(她)如何经受种种考验,克服重重困难,顽强的生活、学习、工作的。
四、读书报告会
第一轮,回答问题
必答、抢答,回答关于名著的有关知识。
第二轮,读名著,谈体会,读书报告
首先,每组由小组长指定一名同学代表本组谈心得。其次,老师说说自己多年来几读名著的体会。然后,同学们自由登台谈体会。最后,老师作总结。
五、整理、办报
整理心得体会,办一期手抄报《读名著,谈体会,见行动》。
就这堂语文活动课,谈谈体会和感受。
一、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新课标强调,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这堂语文活动课,改变原有单一、被动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孔子云: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特别是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依托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标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学不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广大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践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积极研究教材,充分利用,并深入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引进生活活水,精心设计语文活动,语文课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
四、课堂和学生生活出现新变化。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可以说,没有笑声的课堂是不成功的课堂,没有掌声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语文活动课,一改传统语文教学教师一言谈,教学的一堂死水,课堂现波澜。师生互动、平等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成了课堂上一道亮丽风景。学习方式多样化,活动课让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得到充分展示和体现。
学生需要个性,活动张扬个性;语文课需要活力,活动课放飞活力。让语文走向生活,让语文魅力四射。掌声响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语文。
学习单韵母ü
1.观察 “ü”的图:
师:图上画的是谁?哦,小金鱼在干什么?你知道吗?你真聪明!(金鱼吐泡泡)小作者呀在小金鱼的身上又发现
了拼音王国里的一个字母宝宝,你知道是谁吗?(板书:ü)(你观察得可真仔细!)
师:这个字母怎么读呢?小作者请我们借助金鱼的的“鱼”平读第一声就是“ü”。发“ü”的音时,双唇成扁圆形
,舌头向前接触下齿背,口形象吹笛子。
师:请同学们自己练习读。
师:谁愿意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
(教师注意要多叫几位学生单独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ü”的形
师:“ü”的音同学们读得挺准的,怎么记“ü”的形呀?
师:看图,它与“ü”哪一部分相似?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跟我读儿歌:像吹笛子“ü ü ü”。
3.学习“ü”的四声
师:如果给“ü”带上小帽子,你会吗?可以先看看书。
师:单韵母“ü”标四声调时小点不能去掉,要带点写成“ǖ ǘ ǚ ǜ”。
师:自己试着读一读“ü”的四声。
师范读,生随读(顺读)
指名读(顺读)
指名读。(打乱顺序读)
师: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哪些字的读音读“ü”的四声呀!(小黑板:ǖ ǘ 愉快ǚ 下雨ǜ 玉米)
3.指导书写
师:请大家看书上“ü”的笔顺,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儿”的位置。
师范写,强调:“ü”占中上格,先写竖右弯,再写竖,最后写两点,写在上格靠近第二条线的地方。
学生练习书写“ü”,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时纠正学生写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
学进行个别辅导。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3个单韵母“a o e”,这节课我们你又认识了谁?现在我们一共学习了6个单韵母,分别是“a o
e i、u、ü”。你们能试着背一背吗?同学们学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要想把拼音字母学扎实,回家要多读读书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周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3个字母朋友,还记得吗?(a o e)今天,我们还要认识3个新朋友,那就是
i u ü。(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一)学习单韵母i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三张漂亮的图片,想不想看看?
1、观察“i”的图
师:图上画的是谁?哦,小蚂蚁在干什么?你知道吗?你真聪明!(蚂蚁搬家)小作者呀也和你一样聪明,他在小
蚂蚁的身上发现了拼音王国里的一个字母宝宝,你知道是谁吗?(板书:i)(你观察得可真仔细!)
师:这个字母怎么读呢?小作者请我们借助蚂蚁的“蚁”平读第一声就是“i”。发“i”的音时,口开得很小,上
下牙齿对齐,舌面前部抬高,嘴角稍往两侧咧。跟老师读。
师:请同学们自己练习读。
师:谁愿意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
(教师注意要多叫几位学生单独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i”的形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找一找小蚂蚁身体的哪一部分像“i”的形状。(小蚂蚁的头就是“i”上边的点
,身体就是“丨”)。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跟我读儿歌:牙齿对齐“i i i”
3.学习“i”的四声
师:如果给“i”带上小帽子,你会吗?可以先看看书。谁愿意说一说?
师:给韵母“i”标声调时,要去掉“i”头上的小点。教师板书:“īíǐì”。
师:自己试着读一读i的四声。
师范读,生随读(顺读)
指名读(顺读)
指名读。(打乱顺序读)
师: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哪些字的读音读“i”的四声呀!(小黑板:ī医院;í怀疑;ǐ可以;ì艺术)
4.指导书写
师:看看书中“i”写在四线格的什么位置?(中上格)
师:先写小竖在中格,上下顶格,再写点,写在上格靠近第二线的地方。
师范写。生练写。
(二)学习单韵母u
师:同学们,我们看第二张图片。
1、观察“u”的图
师:图上画的是谁?哦,小乌龟在干什么?你知道吗?你真聪明!(乌龟慢慢爬)小作者呀在小乌龟的身上又发现
了拼音王国里的一个字母宝宝,你知道是谁吗?(板书:u)(你观察得可真仔细!)
师:这个字母怎么读呢?小作者请我们借助乌龟的的“乌”来读“u”。发“u”的音时,嘴唇收成圆形,使中间留
一个小孔。跟老师读。
师:请同学们自己练习读。
师:谁愿意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
(教师注意要多叫几位学生单独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u”的形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找一找小乌龟身体的哪一部分像“u”的形状。(侧面看,小乌龟的硬壳的边和尾
巴构成“u”的形状)。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跟我读儿歌:嘴唇小笼“u u u”。
3.学习“u”的四声
师:如果给“u”带上小帽子,你会吗?可以先看看书。
师:给韵母“u”标声调时,直接加上就可以。板书:“ūúǔù”
师:自己试着读一读“u”的四声。
师范读,生随读(顺读)
指名读(顺读)
指名读。(打乱顺序读)
师: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哪些字的读音读“u”的四声呀!(小黑板:ū 乌鸦 ú 无中生有 ǔ 跳舞 ù 物理
)
4.指导书写
师:看看书中“u”写在四线格的什么位置?(中格)
师:先写竖右弯,再写竖,写在中格。
师范写。生练写。
师:好,上课!
生:起立!
师:小朋友好!
生:老师好!
师:小朋友,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开火车,好不好?
生:好!
师:我的火车谁来开?
生:你的火车我来开?
师:好,你来开!
生:a
生:o
生:e
生:i
生:u
生:ǘ
师:我们这列火车开呀开呀,快要开到桂林了,桂林那里有两个站。一个是单韵母站,一个是复韵母站,我们这列火车进哪个站呀?
生:单韵母站。
师:好,我们开始进站了,老师贴一个,你们读一个,火车就进站了。
生:u
生:i
生:e
生:o
生:a
生:ǘ
师:好了。我们这列火车终于顺利进站了。咦!听,笛,笛,什么来了?
生:汽车!
师:汽车来了!你们知道汽车上坐了些什么人吗?
生:复韵母!
师:对,请读。
生:ai、ei、ui
师:哪这辆汽车要进哪个站了?
生:复韵母站。
师:好,我们开始进站吧!
(老师贴一个,学生读一个)
生:ui、ai、ei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复韵母是不是有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啊?
生:是啊!
师:单韵母的本领可真大呀!这节课,我们再用它们组成另外的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跟他们交朋友啊?(板书课题)
生:想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1课,我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画有那些人?他们在干什么?画的什么季节?你们从哪里看出来
师:他们真勇敢。难怪海鸥也赶来夸他们呢!我们一起念首儿歌:
身穿鸭绒袄,拍着小手笑。游泳健儿不怕冷,海鸥边飞边叫好。
师:①孩子们身上穿着什么衣服?(鸭绒袄)
“袄”是第几声?谁回把第三声改为第一声?
(出示ao。)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复韵母,谁来读读?生:”读。开火车读。
师:ao是由哪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呢?
生一:a和o。
师:再请一行同学“开火车”念。注意口形,由a到o。看老师口形。(示范。) (教师讲述ao的发音要领:先张大嘴巴发ɑ的音,接着口形收拢、变圆,收o音听老师发音:做好口形跟老师发音。自由练习发音,互读互检。开火车读,) 师:你们读的那么棒。Ao 可高兴了,它有几顶帽子,但是不知道戴在哪个韵母的头上才好看,它想你们帮帮它。好吗?
生:好!带在a上面
师:你看他带上了四声帽子,可漂亮啦!快跟他们打打招呼。(自由读--齐读--同桌互读)
(打乱顺序读,)调皮的四声宝宝像考考你,他们的队伍乱了,你还能读出来吗?齐读--指名读--开火车。
过渡语:小朋友读得真棒,你瞧,把大海上勇敢的水手都吸引来了,(出示图,看图说话)
师:哦!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二位朋友,请你仔细看老师的口型,仔细听老师的发音,看谁最先学会。(范读+指名读+起读)
生:读
师:ou也带上帽子,你还能读好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
生:读
师:认识了ao ou,第三位朋友也迫不及待要出来了,谁能跟他打招呼?自己尝试读,你读的对吗?看看图。
过渡语:小朋友真了不起,会用复韵母的发音方法,自己正确地读好iu,真棒!
师:考考你,带了帽子你还能读正确吗?
生:(齐读,指名读,开火车)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3位新朋友,ao ou iu ,这里有两个车站,一个是单韵母站,一个是复韵母站,ao ou iu应该进哪个呢?
生:复韵母站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一起来看看ao ou iu在四线格的哪一行?
生:中间这行。
师: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师:练习描红。
[aoouiu(苏教版一年级课堂实录)]
★ 苏教补充答案语文
★ 苏教《错过》
★ 语文活动课总结
★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