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活动课:主题小报设计活动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干吃不胖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语文活动课:主题小报设计活动(共含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干吃不胖”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语文活动课:主题小报设计活动

篇1:语文活动课教案:主题小报设计活动

语文活动课教案:主题小报设计活动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创新。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将全班同学分成九个小组。

2、让每个小组自定主题收集材料。

3、每个学生均要准备一些备用资料。

4、各组同学要做好人员分工。

活动步骤:

一、教师导入:

阅读报刊杂志是我们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我们在阅读报刊时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有意识的收集整理,我们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也能从中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项活动,由我们每个小组同学共同来设计完成一份知识小报。将同学们阅读所得知识汇集在一张白纸上,让这张白纸变得美丽而有意义。

二、宣布活动步骤:

1、各小组讨论确定小报主题。

2、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3、各小组同学一齐动手动脑制作小报,要求:体现主题、设计美观、内容充实

4、评选优胜;教师将各小组完成的小报交给评委们评审打分,在评审前,各组组长简要阐述本组小报的特色。

5、公布评选结果,给最佳小组颁奖。

篇2: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活动课《以鲜活的形式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文采训练之广告口号 》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活动课《以鲜活的形式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文采训练之广告口号 》教学设计

为训练学生的文采,我从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到钟荣赞张协的诗:“词采葱倩,又巧构形似之言,音韵铿锵”。再到唐滔《作家要铸炼语言》中专门指出“丰富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却可以通过贫乏而苍白的语言来表达。”继而到考试中一类卷的要求是中心突出正确,内容具体丰富,层次清晰明了,语言流畅自然,无病句错别字等。若再加上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那就像丰富的矿场中闪烁的颗颗耀眼珍珠,光彩夺目,让人爱看,更有把握评为一类卷。然后是列出的一、积累丰富的词汇量,优化选择使用。二、加强韵律的锤炼。三、学会选择句式。四、巧用辞格等方法,举出的不少事例。再然后希望交上来的文章里多发现“珍珠”。

学生大概听过一二三的方法太多,投下去的石头却没有产生多大的涟漪。转而思考,自己读书时不也对老师所讲的方法感到乏味无趣吗?怎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呢?思考与准备后,我决定用另一种形式来训练文采。

[板书训练题目] 文采训练与广告口号

[导入 ] 大家都喜欢看电视,里面的广告更是缤纷多彩,请问:要想牙齿好,洁银帮你忙,说的是什么产品?

大家的兴趣来了,“当然是洁银牙膏啦”,接着教师用幻灯显示一系列广告口号,让学生猜猜看分别是哪些商品或劳务。

1.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2.肚子越来越来越小,感觉越来越好。

3.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

4.不打不相识。

5.非常小器。

6.孔府家酒,让人想家。

7.随心所“浴”。

学生的兴趣更浓了,议论纷纷,有的脱口而出是某某商品或劳务,以显示自己见多记多。

[知识插入] 这就是广告口号,它又叫广告标语,它是广告者从长远的销售利益出发,在一定时期内反复使用的特定宣传语句。它的作用在于使消费者对企业经营特点及商品、劳务的独特优良个性的`理解和记忆,以形成深刻的印象,而这个印象,往往在无形中成为人们购买商品或选择劳务时的依据。

[点拨一] 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纷纷交头接耳,有的说好记,读起来顺口,小孩子都记得,有的说生动有趣呗。

[点拨二] 它与我们语文中的文采有什么关系?

学生开始思考,有的说其中用了对偶,有的说用了俗语……发言的积极性很高。

[点拨三] 好的广告口号能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有的甚至成了该商品或劳务的代名词,这与广告者的精心策划是分不开的,更与我们的语文密切相关,与我们的文采有关。刚才大家分析得很好,我们来总结一下:

广告口号的语言特点:简洁、整齐、有韵、上口,让人容易记住。

一般通过以下方面表现:

(1)巧用修辞,如2、3用了对偶。

(2)巧用成语或俗语,如5、7。

(3)以情动人 ,如7。

(4)概括出商品或劳务的特点,如1、4。

[点拨四] 同学们想不想做一个广告策划者,给我们的商品或劳务写一写广告口号?(同学们的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神色)

首先感谢四位提供材料的同学,这四个材料均为同学家里或亲戚朋友的经营项目,现在四个小组来抽签,我们看看哪一个小组写得又快又好。

材料(一)喝彩运动饮料。

特点:1.内含葡萄糖、碳水化合物、纳、钾等物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维他命A、B、D、E等十几种物质。

2.本产品最适宜体力消耗者饮用。

材料(二)中山市长恒装修公司

特点:1.服务周到,价格合理,拥有优秀的设计师,高超技术的员工。

2.工作效率高,市场范围广,拥有国内外优秀材料。

材料(三)四海鱼肠

特点:爽口弹牙,营养丰富,价廉物美,容易消化,适合各年龄人士食用。

材料

(四)汉文电脑

特点:包罗各种著名的电脑品牌。

学生开始动笔写,有的写完本组的,还写了其他组的。

[反馈] 教师巡视的时候,及时将各组写得好的广告口号公布出来,由此学生不停递上自己的“作品”,各组踊跃,不甘落后。

学生堂上习作:

(一)产品名称:喝彩运动饮料

广告口号:

1.饮口喝彩,世界为你喝彩。

——胡照强

2.你喝彩,我喝彩,大家一起饮喝彩。

——胡照强

3.你有你精彩,我有我喝彩。

——胡照强

4.喝彩喝彩,越喝越精彩。

——李荣杰

5.饮喝彩有风采,饮喝彩更精彩。

——李冠辉

6.每天喝喝彩,生活更精彩。

——樊恒光

7.要喝彩请选喝彩,喝喝彩永远为你喝彩。

——卢国强

8.精彩每天,由喝彩开始。

——胡建林

(二)公司名称:中山市长恒装修公司

广告口号:

1.天苍苍,野茫茫,长恒装修帮你忙。

——张焱英

2.“长”远耐用,“恒”久坚固——长恒装修。

——卢沛坚

3.除了古迹,我们诚接所有装修。

——陈林昌

(三)产品名称:四海鱼肠

广告口号:

1.拿得起,放不下——四海鱼肠。

—李泽焯

2.民以食为天,四海鱼肠味道鲜。

——李志辉

3.忍一时风平浪静,吃一口停不了手。

——黎华新

(四)公司名称:汉文电脑公司

广告口号:

1.质量三包有保证,随时来电必接应。

包罗各国品牌多,汉文电脑做得到。

————崔建文

2.带领潮流,创造优势,汉文电脑。

——陈汝强

3.时尚电脑,尽在汉文。

——谭锦浩

4.领导世界潮流,唯我汉文独有。

——李杰帮

5.人人用汉文,个个变网神。

——肖润坚

[课后情况] 此形式激发了学生参与写作的热情,明白到文采所带来的良好效果,知道好马还需配好鞍,好文章需要好文采。在以后的作文里,同学们都会积极用好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内容,在他们的文章里还真的发现不少的“珍珠”。

篇3:谈语文活动课的设计

谈语文活动课的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学会学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实践性的体现,也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为此,小学语文活动课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更受到了小学生的欢迎,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何使语文活动课的设计更科学、更合理、更受学生青睐呢?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目标全面化

语文活动课是活动课的一种,但又不仅仅是活动课,而是“语文+活动”的.课程。它突出表现为语文学习在活动中进行,让活动贯穿始终。为此,在设计语文活动课的目标时,既要将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目标有机整合,又要重视学生收集、运用、创造信息能力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发挥活动的多重功能,使每项活动都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学习了苏教版第十一册课文《长江之歌》后,我班开展了《我爱你,长江》的系列活动。活动分为四步:(一)学生搜集描写长江的词语、诗、词、歌、文、图、音像等信息,并汇总下发,让学生读、背;(二)组织学生到长江边活动,并拍摄录象;(三)上语文活动课,展示前两个活动成果。活动课通过“走近长江(展示信息)――畅游长江(初步运用信息)――依恋长江(综合运用下系信息)――赞美长江(创造信息)”这几步进行;(四)总结拓展,小组合作展示研究成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丰富了有关长江的语言积累,培养了搜集、处理、运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并进一步了解了长江的博大和壮美,激发了学生爱长江、爱家乡、爱中华的情感。活动中,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也得到进一步培养。

二、设计主题化

语文活动课虽然没有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教学模式,但绝不等于可以放任自由,随心所欲,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课程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并在一个确定的主题统率下,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课精彩纷呈,富有成效。

四月的第一个星期,我班举办了“安徒生童话周”。活动设计如下:(一)向全班学生征集本次主题活动的会标和吉祥物,由学生从候选作品中投票决定。(二)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了解安徒生生平、创作经历和作品。(三)邀请童话作家到班级举行讲座,接受小记者采访。(四)教师公开上童话赏析课。(五)在班内举办“故事会”“朗诵会”“表演赛”等。评选“故事大王”“朗诵能手”;开展“安徒生童话续编大奖赛”,评选出“童话大王”。(六)汇报表彰会。各小组将前阶段的活动成果作一个展示。可以以故事、表演剧、朗诵、歌舞等形式汇报,也可以以小报、班级童话集、读书心得等形式展示,最后老师表彰先进。这样的主题活动,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极受欢迎。

三、形式多样化

语文活动课的操作形式不能一成不变,一定要多种多样,让孩子们有新鲜感、好奇感,对语文活动课充满向往,欲罢不能。

1、竞赛型 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如:谁是儿歌王、成语大串联、歇后语大奖赛、格言警句大家背、古诗中找春天、小小朗诵会、寓言故事新编、名句接龙、小小辩论会、课本剧表演赛、长文速读赛等等。语文竞赛活动要面向大多数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爱上语文。

2、表演型 小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式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

[1] [2] [3]

篇4:“话说姓名”语文活动课设计

“话说姓名”语文活动课设计

徐华军

--------------------------------------------------------------------------------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语文和儿童生活的沟通,强调的是语文和社会的联系,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参与、自主调查研究。本活动的设计从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实际出发,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向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活动目的:

1.通过采访、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能力、自主创造能力、想像能力及群体合作能力。

2.创设情境,分块活动,人人参与,促进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尊敬长辈的意识,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活动准备:

1.每位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向父母采访自己姓名的由来、意义及父母寄予的期望等,并将采访所得写成采访稿。看谁提问巧妙,获得的信息多。同时注意言语礼貌,做个文明小记者。

2.每位学生准备1―3张贺卡。

3.学唱歌曲《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

活动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 关于姓名的采访

引言:克琴曾说:“父母给你姓名,自己打造品牌。”当初父母为了给我们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可谓煞费苦心。是啊,每个人的姓名中都包含了父母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教师用幽默或感人的语言向学生讲述自己姓名的有关故事,激起学生活动的兴趣。)

主体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采访稿,而后集体交流。

例:王添同学的采访记录

2002年6月11日,我就我的名字的有关问题采访了我的母亲胡波。

子:妈妈,请问你们为什么要取“王添”作我的.名字呢?

母:在生你之前,我们就想过许多名字,可是没一个好听的。后来,你外公在厚厚的《康熙字典》里找了个还算满意的名字,其中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乇”字,它读作zhè,可是,由于很少有人读得出它,并且可能还会误以为“王毛”,那你岂不成了“黄毛小子”了?所以,这个字也不行。再后来,你出世了,但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名字。你第一次生病住院,登记时我们只好把“王乇”作为你的名字。后来,我们带你去首都北京游玩,参观了天安门城楼及天安门广场,雄伟的建筑使你异常兴奋,我们就给你取名“天王”了。再后来,又由于你多病,我们怀疑是你的名字太大了(因为倒过来成了“天王”),所以让你的“天”变小,成了现在的“添”。

子:你们给我取这个名字有什么希望呢?

母:我们是希望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锦上添花”。

子:哦!谢谢妈妈接受我的采访。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指出“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习成果。此板块设计旨在通过课内外的实践活动,达到上述目标。)

第二板块 根据对方姓名写毕业赠言

引言:在小学里同学们共同学习、生活了6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十分珍贵的。现在离毕业不远了,大家有什么勉励的话、祝愿的话要说吗?

主体活动:根据对方姓名的特点写毕业赠言,可以写在贺卡上,注意书写工整美观,然后互赠贺卡。

例:

文学骏:

愿你像一匹骏马,在知识的道路上飞奔向前!不管道路怎样坎坷,旅途如何漫长,你都要无所畏惧地奔跑、再奔跑,直至抵达胜利的终点。

同学 诸科璇

梅璐:

没路?谁说没路?书山有路勤为径,只要你成为一只永不知疲倦的梅花鹿,你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璀璨。

朋友 姜邹鑫

金航:

愿你是远航者,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满载着“金子”凯旋而归。

同学 张少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活动,在活动中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通过互赠贺卡,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第三板块 齐唱爱国歌

引言:你走来,我走来,大家走到一起来。虽然我们各自拥有不同的姓名,但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最后让我们高歌一曲《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用歌声祝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主体活动:多媒体放录像,齐唱歌曲,在歌声中宣布活动结束。

(设计意图:发挥语文活动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篇5:“话说姓名”语文活动课设计

“话说姓名”语文活动课设计

“话说姓名”语文活动课设计

徐华军

--------------------------------------------------------------------------------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语文和儿童生活的沟通,强调的是语文和社会的联系,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参与、自主调查研究。本活动的设计从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实际出发,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向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活动目的:

1.通过采访、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能力、自主创造能力、想像能力及群体合作能力。

2.创设情境,分块活动,人人参与,促进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尊敬长辈的意识,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活动准备:

1.每位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向父母采访自己姓名的由来、意义及父母寄予的期望等,并将采访所得写成采访稿。看谁提问巧妙,获得的信息多。同时注意言语礼貌,做个文明小记者。

2.每位学生准备1―3张贺卡。

3.学唱歌曲《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

活动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 关于姓名的采访

引言:克琴曾说:“父母给你姓名,自己打造品牌。”当初父母为了给我们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可谓煞费苦心。是啊,每个人的姓名中都包含了父母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教师用幽默或感人的语言向学生讲述自己姓名的有关故事,激起学生活动的兴趣。)

主体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采访稿,而后集体交流。

例:王添同学的采访记录

2002年6月11日,我就我的名字的有关问题采访了我的母亲胡波。

子:妈妈,请问你们为什么要取“王添”作我的名字呢?

母:在生你之前,我们就想过许多名字,可是没一个好听的。后来,你外公在厚厚的'《康熙字典》里找了个还算满意的名字,其中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乇”字,它读作zhè,可是,由于很少有人读得出它,并且可能还会误以为“王毛”,那你岂不成了“黄毛小子”了?所以,这个字也不行。再后来,你出世了,但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名字。你第一次生病住院,登记时我们只好把“王乇”作为你的名字。后来,我们带你去首都北京游玩,参观了天安门城楼及天安门广场,雄伟的建筑使你异常兴奋,我们就给你取名“天王”了。再后来,又由于你多病,我们怀疑是你的名字太大了(因为倒过来成了“天王”),所以让你的“天”变小,成了现在的“添”。

子:你们给我取这个名字有什么希望呢?

母:我们是希望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锦上添花”。

子:哦!谢谢妈妈接受我的采访。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指出“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习成果。此板块设计旨在通过课内外的实践活动,达到上述目标。)

第二板块 根据对方姓名写毕业赠言

引言:在小学里同学们共同学习、生活了6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十分珍贵的。现在离毕业不远了,大家有什么勉励的话、祝愿的话要说吗?

主体活动:根据对方姓名的特点写毕业赠言,可以写在贺卡上,注意书写工整美观,然后互赠贺卡。

例:

文学骏:

愿你像一匹骏马,在知识的道路上飞奔向前!不管道路怎样坎坷,旅途如何漫长,你都要无所畏惧地奔跑、再奔跑,直至抵达胜利的终点。

同学 诸科璇

梅璐:

没路?谁说没路?书山有路勤为径,只要你成为一只永不知疲倦的梅花鹿,你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璀璨。

朋友 姜邹鑫

金航:

愿你是远航者,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满载着“金子”凯旋而归。

同学 张少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活动,在活动中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通过互赠贺卡,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第三板块 齐唱爱国歌

引言:你走来,我走来,大家走到一起来。虽然我们各自拥有不同的姓名,但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最后让我们高歌一曲《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用歌声祝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主体活动:多媒体放录像,齐唱歌曲,在歌声中宣布活动结束。

(设计意图:发挥语文活动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话说姓名”语文活动课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6: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设计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主题:在寻访中感受美的魅力

金华四中  何俊英

活动实施对象:七年级学生

活动实施者:何俊英

活动时间:2004年12月——2005年1月

一、问题的提出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进行着多种多样的创造之外,还要通过美育,实现自身的美化。席勒把美称为“我们的第二造物主”,肯定审美教育对人的塑造的积极意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过上美的生活,度过美的一生。然而因为两点一线的生活,因为繁重的学业,学生的眼睛很少能看到美,学生的心灵很少能感受到美!美,对于学生来说,成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对美的理解,过于简单狭隘。七年级第三单元中的《春》、《济南的冬天》等几篇美文学习后,我忽然想,何不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自己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呢?在寻访中感受美的魅力!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大自然,感悟社会生活,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从而获得对美的认识与理解。

情感目标:

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在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魅力,使学生内心自然产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学习《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后让学生谈谈什么是美?学生的回答可能较简单狭隘,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疑问,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师可问学生《巴黎圣母院》中的卡席莫多美不美?一个长相一般的人,当他在花样滑冰时动作优美自然舒展,这时你觉得他美不美?一个残疾的人美不美?为什么断臂的维纳斯让人不能不惊叹她的美丽和端庄?梦娜丽莎的微笑又美在哪里,让人那么着迷?学生的眼界打开后,求知欲被激发后,再让学生搜集资料,谈谈对美的新的认识;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人生天地之间,大致说来,主要有三种不同形态的美,那就是自然美、社会美和文学艺术美。让学生按照研究兴趣寻找合作伙伴,确定研究方向,制定计划方案,部署好各自的任务。

第三阶段:实践寻访阶段——通过搜集、观察、采访等方式,用眼睛发现美,用心灵感受美,用画笔描绘美,用文字描述美,还可借助相机等工具,将美的瞬间定格。拥有大量的图片资料后,小组再进行资料的整理加工,进行独具特色的成果设计(采用制作幻灯片、录象带或编杂志、画册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发展自己。

第四阶段:成果汇报:让学生代表主持班会,分组展示作品,交流在寻访“美”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五阶段:评价总结:请学生写下对自己的评价(自己有哪些收获,有待改进的地方在哪里),对小组成员的评价。

(二)、活动操作流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

目的:美的形态,大致说来,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这样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

时间: 1周

过程:

一、学习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后,引出“寻访感受美”这个主题。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美”的认识。教师只需作简单的引导,目的只在于开阔学生眼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介绍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

二、学生带着疑问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请教有关方面的专家后再请学生谈谈对美的新的认识。

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寻找合作伙伴。

四、小组确定研究方向,制定计划方案,部署好各自的任务。如寻访感受的是文学艺术的美的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可分为美的散文,美的诗歌,美的戏剧,美的小说;美的绘画作品,美的音乐作品等。可以整体把握,也可以专攻一个小主题,例如专门查找一些美的绘画作品进行分类研究。由学生自己定向,自己制定,自己把握。教师只是适当时候给予指导。

第二阶段:实践寻访阶段

目的:通过亲身实践发现美、欣赏美,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在寻访美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不美的现象,这会引起他们深深的思索。美与丑的对比,更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时间: 3~4周

过程:

一、小组成员按照制定的方案或单独行动,或集体行动,开展实践活动。

二、拥有大量的图片资料后,小组再进行资料的整理加工,进行独具特色的成果设计(可采用制作幻灯片、录象带或编杂志、画册等形式)。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感受到的美,用画笔描绘自己眼中看到的美,将各种美的图片进行剪辑,配上说明文字,装订成册,用FLASH或PPT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这不也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阶段

目的:让学生通过成果的展示,互相欣赏。相互交流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也有利于学生经验的积累。

时间:两节课

过程:

一、      选出班会小主持人四名,到各组了解情况后,将班会的流程设计好。准备好几盒优美的古典曲子磁带在班会时播放,营造良好的艺术欣赏氛围。

二、邀请部分家长、任课教师参与班会活动。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大学里教美学的教授参加,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三、班会上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展示成果。

四、请学生自由上台发言,谈自己参加此次活动后的感受。

五、家长自由发言。

六、师小结寄语。

第四阶段  评价总结阶段

1、个人评价。

2、小组评价。

四、活动结束后教师的自我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活动前的准备重要,某种意义上说,活动后的反思更为重要。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 中的得失记载下来,教师的组织能力也就能在认真的总结反思中得到提高。

 

语文活动课总结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活动课《芝麻开门》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活动课教案

苏教版语文活动课课堂实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优秀的教学设计

活动课《您好,亲爱的老师》设计

幼儿园活动课设计通用方案

语文活动课的本质试论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报范文

《动物过冬》活动课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活动课:主题小报设计活动(合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语文活动课:主题小报设计活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