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日三餐与中西文化(共含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土肥圆闲二”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国人的饭食一般固定为一日三餐,所以汉语的“一日三餐”可以成为一个固定的词组。中国人用英语表达这三餐时也固定使用三个词,即早餐=breakfast,午餐=lunch,晚餐=supper。
然而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却不像中国人那样固定,既可能是一日三餐,也可能是一日四餐,四餐的情况远比三餐多。叫法也很不固定,甚至同一家庭平时和特殊情况(如临时来客)对饭食的安排和称呼都会有所改变。所以不能用中国人的概念来理解英语有关饭食的词语,只有breakfast可以等于“早餐”,lunch 和supper却不一定就是“午餐”和“晚餐”。
主要的不同在于:中国人既然固定为一日三餐,其午餐和晚餐都是重要餐食,尤其是晚餐,因全家团聚往往成为最重要的一餐。尽管中国是茶的故乡,但喝茶却不成为独立的餐食。英国人不然,tea不像中国人这种喝法,往往成为独立的一餐,配有点心,相当于小吃。于是英国人便有了一日四餐。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同是英国人一日以一顿为主餐或正餐,称为dinner,其余各餐都是辅餐,他们称之为light meal,即吃得不多,甚至用不着主食。麻烦的是英国人的dinner究竟是中午还是傍晚却不固定,甚至因人因情况而异,这就使得lunch不一定就是午餐,supper往往并非晚餐。
英国出的两本词书对此都有明确的说明。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1994),在dinner条下附有用法说明:餐食词语因社会阶级乃至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用法。如果午餐称lunch,晚餐便是dinner或 supper,在这种情况下tea便是下午喝一杯饮料吃点蛋糕或饼干。如果午餐称为dinner,晚餐便是tea 或supper。在这种情况下supper很可能是临睡前随便吃点东西。Longman Lexicon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1981)认为上述第一种情况往往见之于英国中产阶级及上层阶级,他们的tea成为午茶,约在下午4~5点钟,晚餐为下午7点钟至8点30分;第二种情况多见之于英国工人阶级及苏格兰地区,tea(也称high tea)在下午5~6点钟,实际上相当于晚餐,有主食。如果他们睡觉前不再吃,就不称之为tea而称supper。如果傍晚时的这餐称tea,必然临睡前会再吃些东西,那一顿就叫supper。所以英语的supper精确的译法应是一日中最后的一餐,如果这餐的时间是傍晚,那就是cooked meal,如果是晚上9~10点钟睡觉前,那就是a small meal。
英国小说《简爱》中关于餐食的叙述正好反映了上述种种灵活性,可是我所见到的国内四种译本(1982年,1990年及1995年的两种)却都用固定对应词去套,不顾实际情况。下面就lunch, supper和dinner三词举例说明。
Lunch: “You had this morning a breakfast which you could not eat: you must be hungry: I have ordered that a lunch of bread and cheese shall be served to all.”这是简爱到劳渥德学校的次日,因早餐的粥烧糊了没法吃而由学监谭波尔小姐做主补加的一餐,这里lunch就不是“午餐”,该校的午餐称之为dinner,下午1点钟开饭,上面讲话的时间是正午12点钟课刚刚结束时。
Supper:此词问题最多,书中所述餐食也是此词灵活性最大。先举劳渥德学校为例,它是四餐制,下午5时左右是tea,晚自习后上床前是supper,所以这里的supper只相当于“宵夜”或“夜餐”,可是四个译本全译成“晚饭”。再举该书第28章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府后身无分文,流浪寻找食物时的情景:
1. A little before dark I passed a farm house, at the open door of which the farmer was sitting, eating his supper of bread and cheese...
一个农民在傍晚时吃他的supper,显然他睡前不再吃了,这才是真正的“晚饭”。
2. The clock struck ten.
“Ye'll want your supper, I'm sure,”observed Hannah...
这是牧师家,又是晚上10点,这就不是“晚饭”而是“宵夜”了。同一章里不同的场合和时间,supper的意思也不一样,岂能固定翻译?
Dinner: 同是桑菲尔德府,dinner一词确有不同的意义,请看:
1. I then proposed to occupy myself till dinner-time in drawing some little sketches for her.(第11章)这是初到该府第一天上午给学生上完课后简爱的打算,显然该府的dinner指的是“午饭”。
2.The party was expected to arrive on Thursday afternoon, in time for dinner at six. (第17章)这是罗切斯特先生邀请了大批贵客来府的那天,这一特殊情况使dinner从中午改到下午6时,就不是“午饭”而是“晚饭”了。
有趣的是,在第29章圣约翰家,简爱被收留之初尚卧病在床时Hannah had brought me some gruel and dry toast, about, as I supposed, the dinner hour.这个dinner有两个译本,一个译本译为“午饭”,另一个译本译为“晚饭”,可见如拿不准时间,此词的意思就不清楚。正确的译法应是“午饭”。
由上可见,要正确理解一个国家的语言光拥有正确的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只有这样,英语学习者在学习或交流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提高外语水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文/谭念
中西文化比较与中国特色现代化
论述了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三次冲撞,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较来寻找两种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作 者:周彬 ZHOU Bin 作者单位:鞍山科技大学,后勤管理处,辽宁,鞍山,114044 刊 名: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S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9(2) 分类号:G04 关键词: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中国现代化中西文化比较与理解现代科学
传统的中华文化注重作为系统整体的事物关系,关注神秘抽象而无形的内容,传统的'西方文化则注重作为单纯个体的事物本身,关注易于实证分析而可见的内容,由此形成中西文化在对自然和社会研究方面各自特色的发展系列及系统.
作 者:倪祥保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刊 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 分类号:G04 关键词:中西文化 比较 现代科学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内容。社会文化影响并制约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则蕴含或反映社会文化。语言是民族的语言,广告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一个民族的哲学观念、思维模式、文化心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等都必然会对广告语言产生作用。所以,任何一个社会的广告语言不可避免地反映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事实上,反映社会文化的广告语言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可大大促进广告的功能。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探讨出社会文化与广告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理解和赏析广告语言,对于指导创作、设计既符合广告表达基本原则,又适合特定民族文化特征的广告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笔者所知,我国学者对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的研究甚少,尤其缺乏比较研究。本文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尝试。一、哲学观念与广告语言
曹志耘(1992:130)认为,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有自己的哲学观念。哲学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有关语言的结构和运用,当然也影响着广告语言的应用。例如,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最基本的哲学观念。在我国的一些广告中,天人合一观念对语言表达和接受的影响显而易见。如长虹牌电视机广告词“天上彩虹,人间长虹”,通过天上彩虹对人间“长虹”的映衬、比喻,给人一种天上人间一体,彩虹“长虹”一物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广告宣传,“长虹”彩电的美好形象栩栩如生地长驻于人们的脑际。“长虹”彩电驰名全国,颇受青睐,销售量跃居国产彩电之首,这固然与其质量息息相关,但无疑也与其广告词所创造的美好形象不无联系。
扬子电气的电视广告则由人群在大地上组合成多姿多彩的扬子电气商标图案和“扬子电气”四个大字,在此场景里,人和文字融为一体。同时,该广告仅有的两句话“扬子天地,扬子电气”将商品与天地相提并论。这样,整个广告形成了一种十分强烈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气氛,非常引人入胜。再举数例:
①与书为友,天地长久。(某丛书广告)
②皮革天地,迷人世界。(皮货商场)
③得之于莺飞草长的天时,得之于土厚天高的地利!(房地产)
以上广告词都含有天地一体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深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自然流露,都能引起我国受众特有的感受和共鸣,容易激发人们的消费欲。
强调群体、贬抑个体是中国哲学观念的另一重要特征。如汉语包括广告语言从大到小的表达顺序正是这一哲学观念的体现。又如我国的大多广告词十分精辟,往往以寥寥数语勾画商品或服务的特征、特点和优势,注重创造其总体形象,一般不很注重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优点的重墨细腻的描述。我国广告存在不突出个性的现象,这似乎也与中华文化中追求群体一致性,反对个体特殊性的传统思想有所联系。
与此相反,突出个体和个性是西方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包括广告英语从小到大的表达顺序则是这一哲学观念的具体反映。如,英语广告特别注重对产品或服务的特性、特征进行缜密入微的重墨描述,特别突出其个性与众的不同之处。广告语篇,与形象优美的插图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把商品的个性和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巧妙而自然地将商品的价值转移到商品购买者身上,着力创造美满理想的生活氛围,把受众诱入引人入胜的境界,让消费的念头油然而生。这样的广告在西方处处可见,在我国则较为罕见。这种差异同中西各自的哲学观念和物质文明程度紧密相联。
整齐、对称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形成的一个哲学观念。我们知道,许多客观事物都具有整齐对称特征。人类各门学科包括建筑、美术都反映出这一特征。语言,包括广告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当然也表现出这个特征。中文广告中应用频繁的对偶式四字句就是整齐、对称的范例。如“质量第一,信誉至上”这样的四字句构成的对偶句非常整齐对称,符合中国人的表达和欣赏习惯。此外,中文广告中的许多广告词都是文字工整、结构匀称、琅琅上口的广告金句。如:
④甜甜大白兔,宝宝心爱物!(白兔糖);
[1] [2] [3] [4] [5] [6]
一日三餐与安全行车
现代营养学家研究成果表明,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比例应是:早餐占30%~35%,中餐占40%,晚餐不超过30%.然而汽车驾驶员受职业影响,一日三餐经常食无定所,更别谈定时、定量了,因而易引起多种疾病,严重时危害行车安全.因此,驾驶员应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保持营养平衡,维护身体健康,确保行车安全.
作 者:陈伯康 作者单位: 刊 名:交通与运输 英文刊名:TRAFFIC & TRANSPORTA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一日三餐吃什么?
专家:你的膳食平衡吗?一日三餐吃什么?本报记者 赵雪
合理营养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惟一途径。 什么是平衡膳食?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一日三餐应该吃什么、吃多少? 翟凤英教授是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参加过多项国家有关营养膳食和营养发展的课题研究。记者就以上有关问题,对翟凤英教授进行了采访。 记者:人体提高抵抗力的基础是补充营养,人体所需的营养从哪儿来呢? 翟凤英:人体是从食物摄取营养物质,食物为我们提供了维持健康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记者: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是不是吃很多食物就是平衡膳食? 翟凤英:上个世纪末,中国营养学会与中国预防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组成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针对我国人民的膳食需要,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并正式公布。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定义,平衡膳食是指人们每天所吃的食物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多种食物有五大类,每一类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记者:五大类食物指哪五大类?为人体提供了什么营养? 翟凤英: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同,只有各种食物搭配吃,才能保证各种营养素来源充足。 第一类是谷类和薯类,包括米、面、杂粮、土豆、红薯、山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第二类是动物性食物,包括肉、鱼、鸡、鸭、蛋、奶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第三类是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黄豆)、蚕豆、芸豆、绿豆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第四类是蔬菜和水果,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第五类是纯热能食品,包括炒菜油、肥肉、糖果、奶油等,主要提供能量。 记者:各类食物每人每天吃多少合适? 翟凤英:这是膳食模式和膳食定位的问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了食物定量指导方案,称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直观地告诉人们每天应吃食物的种类及相应的数量。 记者:每一个人怎么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食物需要量呢? 翟凤英:宝塔建议的每人每日各类食物适宜摄入量范围适用于一般健康成人,应用时要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季节等情况适当调整。年轻人、劳动强度大的人需要能量高,应适当多吃主食,老年人、活动少的人需要能量少,可少吃些主食。 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摄入量是一个平均值和比例,每日膳食中应当包括宝塔中的各类食物,各类食物的比例也应基本同膳食宝塔一致。日常生活中没有必要样样照着宝塔推荐量吃,例如不必每天吃50克鱼,可以每周吃2―3次,重要的是一定要遵循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合理分配三餐食量,养成习惯,长期坚持。 记者:小孩、成年人、老年人每天的膳食有区别吗? 翟凤英:《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不同人群的膳食有不同的要求。 一是婴儿膳食,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喂养4个月后逐步添加辅助食品。对患先天疾病或因病不能授乳的乳母,要为婴儿选择合适的、各种营养素齐全的、经卫生部门许可出售的配方奶制品或其他奶类制品。 二是幼儿与学龄前儿童膳食,幼儿与学龄前儿童要每日饮奶,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幼儿每日饮奶或相应的奶制品不少于350毫升,还要注意吃蛋和蛋制品、半肥瘦的禽畜肉、肝类、加工好的豆类以及切细的蔬菜类,每周可吃一些动物和海产品类食物。学龄前儿童食物的分量要增加,并且逐步进食一些粗粮类食物。 三是学龄儿童膳食,要保证吃好早餐,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学龄儿童可以接受成人的大部分饮食,男孩子的食量不低于父亲,女孩子不低于母亲,尤其要吃好早餐,食量相应于全日量的1/3,食物要粗细搭配,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鱼、禽、蛋、肉、奶类及豆类,不要挑食。 四是青少年膳食,青少年要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体能,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避免盲目节食。谷类是我国膳食中主要的`能量和蛋白质的来源,青少年能量需要量大,蛋白质又是组织器官增长及调节生长发育和性成熟的各种激素的原料,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青少年每日摄入的蛋白质应有一半以上优质蛋白质,因此,膳食中应含有充足的动物性和大豆类食物。青少年每日摄入一定量奶类和豆类食品,能补充生长发育所需的钙,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能促进铁的吸收,青春发育期的女孩,要常吃海产品增加碘的摄入。 五是孕妇膳食,孕妇从第4个月起必须增加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满足代谢的需要。我国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规定,孕妇中期每日的能量、蛋白质、钙、铁和其他营养素如碘、锌、维生素A、D、E、B1、B2、C等都要相应增加,膳食中要增加鱼、肉、蛋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含钙丰富的奶类食物、含无机盐和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等。 六是乳母膳食,我国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建议乳母每日要增加蛋白质、钙和能量的摄入,因此乳母每日要饮牛奶、多吃动物食物和大豆制品、水产品。 七是老年人膳食,老年人必须从膳食中获得足够的微量营养素,食物不宜过精,主食要粗细搭配,保证纤维和各种微量元素等的需要。 记者:平衡膳食要注意什么? 翟凤英:三餐分配要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30%、40%和30%。要清淡少盐,限量饮酒,吃清洁卫生的食物。
来源:《科技日报》(责任编辑:徐冬梅)
感受中西文化
文化感受是很慎重的,对文化的感受要考虑它的形态,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的民族自尊心.文化不能在意识形态上来进行,要学会用事实的角度去考量,文化感受是重事实的,感受文化的思路还受到文化自身特点的制约,文化是在血缘和地缘这两种天然关系的基础上累积而成的,它的基本职能就在于维持和发展一个民族的.生活.现在我们将以这样的情绪,向大家展示部分中西方文化的画卷,从中领悟到仁者文化和智者文化的中西特点.
作 者:刘友龙 何青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攀枝花学院学报编辑部,四川,攀枝花,617000 刊 名:攀枝花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年,卷(期): 21(6) 分类号:G0 关键词:中西文化 仁者文化 智者文化一日三餐散文
一日三餐,清清淡淡,健康快乐,平平安安。这是我向往的平常日子,也是自己目前的生活新常态。
凌晨四点左右,生物钟提醒起夜,然后便不再入睡。打开电脑,浏览一下最新新闻,到几个论坛贴吧签个到,就开始在WPS上写写划划,回忆回忆往事,记录记录心情。要写的东西很多,但又不想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所以就是随意发挥。想写的时候,或者写得顺手的时候,就不管不顾,除了吃饭,上午下午都写,一直到写完为止。不想写或者写得不顺的时候,就随时丢下笔,去干别的事情。刚退下来那几天不太习惯,整天像没头苍蝇一样,东看一下西戳一下,静不下心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便逐渐适应了变化,一切都平复下来。初步计划做四件事,一是写写儿时对老家烔炀河的印象;二是走访家族老人记录家庭历史,把家谱重新建立起来延续下去;三是整理整理自己以前的文稿,形成电子文集,丰富个人的博客内容;四是把过去的照片收集起来,做成电子相册,留作永久纪念。就这四件事,做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如果意志不坚定,怕也很难完成。
涂鸦了两个多小时过后,穿衣起床,喝水吃药,如厕洗漱,忙完了也就差不多早上七点。伸手将燃气灶打开,坐上小半铁锅水,从冰箱里把鸡蛋、萝卜干、酱生姜等取出来,放到餐桌上回温待用,同时快速地清洗好两棵黄心乌菜。这时候锅里的水正好沸腾,打鸡蛋,下面条,放入青菜,盖上锅盖养一养,出锅盛碗,十五分钟不到,两碗热气腾腾的青菜鸡蛋面条,就放在了餐桌上。老伴早上也醒得早,我们老俩口坐在餐桌旁,一边吃饭,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叙着话,面条吃完了,一人再吃二十粒新疆葡萄干、两颗薄皮核桃,一顿早餐就算圆满结束。
我一直坚信,这青菜鸡蛋面是最好的早餐,维生素蛋白质钙磷锌都有,营养全面,做食两便,四季皆宜。小时候母亲早上只给父亲做青菜鸡蛋面条,她自己和我们孩子一起都只喝山芋粥,或者就干脆只吃烀山芋。那时候我就想,要是天天早上都能吃上一碗青菜鸡蛋面条就好了。我成家后,就把青菜鸡蛋面当作了全家的祖传早餐,并且从儿子上小学二年级起,就让他自己早起做青菜鸡蛋面早餐,吃完后热呼呼地自己去上学。面条早餐的方便,让我们早上不那么手忙脚乱,也让儿子从小就培养了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可惜现在儿媳妇不喜欢吃家里做的面条,小俩口的早餐就变得五花八门。好在他们早已自立门户,我们也就乐得眼不见心不烦了。
早餐过后,卧室客厅之间转悠几圈,就开始看电视。主要是回看头天晚上的综艺节目,以娱乐为主,中华好诗词、开讲啦、今晚80后、星光大道、非诚勿扰等等。年纪大的人,如果不了解年轻人在看什么想什么干什么,就会快速地孤老下去,离这个世界越来越远。因为年轻总是跟时尚和新潮同步,跟创新与发展共存。综艺节目是年轻人的盛宴,一般也反映出时代潮流。比如,中华好诗词的热播,反映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开讲啦是鲜活的名人传记,既是对年轻人的励志,也反映了年轻人对理想前途的追求;今晚80后脱口秀跟时代贴得最紧,是时尚和潮流的风向标;星光大道发掘民间才子,推出百姓能人,为普通人提供梦想舞台,有很强的时代娱乐性;非诚勿扰是一个开放的生活平台,直接反映年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电视节目,是我了解社会辨别潮流的重要窗口,也是自己保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的特别途径。而且回看没有广告,更加过瘾,所以我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上午十点半和下午三点半左右,我要分别出去走路锻炼,每次不超过二个小时。刚开始的时候有点乱,先是转安庆路北区域,西起长丰路,东至蒙城路,因为快走惯了,总是不到一个小时就转完了。觉得不过瘾,又改转长江路南区域,却一不小心走过头了,搞得痛风发作,在家一窝就是好几天。现在慢慢形成了固定路线和区域,时间和运动量都比较有规律,感觉就好多了。出门右拐进入公安厅大院,从后门穿过淮河路,由南门进入杏花公园,沿着公园里面的环园大道转几圈,然后再原路返回家中。从家里到公园是十分钟左右,来回就是二十来分钟;绕环园大道走一圈大约二十分钟。锻炼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绕环园大道的圈数,这样就很好把握,不至于忽长忽短,难以适应。这个路线和区域的好处主要是安全和雅致。路线全程只要穿行淮河路一条有车道路,其他地方都没有车辆通行,极其安全,非常适合老人和儿童活动。环园大道是园内道路,经过杏花公园所有的游乐项目和景点场所,空气清新,景色别致,环境优雅,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杏花公园以水见长,过去叫筝笛浦,历史记载曹操曾在此乘舟游乐,现在是闹市中的静谧之处,我能天天在这里徜徉,也是福分不浅的了。
一般情况下,我锻炼回去,老伴的午饭或者晚饭就做好了。我俩从2004年我患高血压开始,就以素食为主,孩子回来才跟着沾点荤菜,所以我们的'饭菜都很简单。午饭是二三两米加上一些南瓜杂粮什么的,一人一小碗;菜通常是秋冬天煮一小盆青菜豆腐萝卜汤,春夏炒一二个绿色素菜。不过老伴总是想方设法,把一盘菜弄得五颜六色,葱蒜菇耳花样繁多,而且老伴做全职太太已经十几年,菜的味道也练出来了,连嘴巴特别刁的儿媳妇都时常回来噌吃噌喝,吃了还想吃。晚饭以稀饭为主,老伴一般下午三点出门参加公安厅大院的广场舞活动,一个小时左右回来,把稀饭烧开,放到电焐锅里焐炖。这稀饭也是五谷杂粮,银耳红枣,成分繁多,好喝那是必须的,但分量严格控制,一人一小碗,再炒一小盘素菜,一顿晚餐就解决了。时间一长,人习惯了晚餐少吃,偶而出去上一次场子,肚子反而不适应,夜里肯定是睡不好的。
电视仍然占据我一天的不少时间。中午午休后,一般看最新或者最热的电影电视剧,但我一不看古装戏,二不看历史剧,专找反映最近的现代生活的影视剧看,原因和目的跟我上午看综艺节目完全一样。晚上的时间,基本上都交给了中央台新闻频道,新闻联播过后看焦点访谈,然后是东方时空。在焦点访谈播出之前,到厨房把电动洗脚桶放好热水加上药粉,端到电视前,边泡脚边看电视,焦点访谈看完了,脚也泡好了,然后换人。在看东方时空的时候,老伴会让我喝一盒酸奶,这是睡前进的最后一样食品。
晚九点前后,我上床,带上呼吸机,虽然达不到秒睡,但也很快就会进入梦乡,直到凌晨四点左右再醒来。一天又一天,循环往复,平常平淡但却平安的日子,就这样慢慢延续下去。刚刚接到电话,说是儿媳妇已经住进医院待产,说不定接下来的生活,要被孙子或者孙女搅乱了。
★ 中西文化对比探析
★ 与分担
★ 与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