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长必看:高考期间一日三餐怎么吃(共含5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如果可以的话”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早餐
早餐建议考生们适量吃些补脑的食物,比如牛奶、鱼类、核桃、新鲜蔬菜等,至于肉类、油条等油炸食品尽量不要吃。但还需要注意的是,营养全面不代表暴饮暴食,否则会增加肠胃的负担,使大脑灵敏度降低从而影响考试成绩。
推荐食物:面包、包子、豆包、大(小)米粥、馄饨、鸡蛋、黄瓜、西红柿、各种水果等
午餐
午餐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补充多种营养素与热能。维生素和蛋白质是迅速恢复脑力的物质,所以午餐要加一定量的瘦肉和鱼肉,这样不仅为考生提供了优质的蛋白质,还提供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等物质,这些都是构成神经组织和脑代谢的物质。同时也要进食一些蔬菜水果,因为多吃蔬果能缓解大脑过度紧张,还能将脑机能调整到最佳状态。
推荐食物:米、面制品、各种肉类、鱼类、蛋类、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晚餐
晚餐的目的是补充全天消耗的体力和脑力,并为第二天积蓄能量,所以要以易消化的食物为标准,不能吃得过多和吃得油腻。如果天气热考生胃口不好,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开胃菜,或者绿豆汤等饭后辅食,以此来增加食欲。还要注意晚餐过后不要吃过多的巧克力和冰淇淋等零食,奶茶、冷饮等冰制品容易造成肠胃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应当不要碰这些食物。
推荐食物:各种米、面制品、豆粥、面条、肉类、鱼类、蛋类、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最后要提醒考生吃饭时吃七八分饱就可以了,吃得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抑制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影响大脑信息的传递,会影响到高考的状态。
高考营养食谱
高考营养食谱推荐:清新四色小炒
主料:玉米(鲜)100克,腰果50克,芹菜8根
辅料:枸杞20粒
调料:食盐1/2茶匙,鸡精1/2茶匙,姜粉1/2茶匙,白糖1/4茶匙,植物油1.5汤匙
做法:
1.芹菜梗洗净、斜切成段,玉米粒用水煮熟,枸杞子用清水泡软
2.锅烧热,不加油,放入腰果
3.小火煸炒至腰果微微发黄,炒出香味,盛出待用
4.另起锅,加入少许油,烧热后放入姜粉
5.放入芹菜段,炒约1分钟
6.放入熟玉米粒
7.加入适量白糖和盐
8.再加入鸡精,继续炒1分钟
9.放入事先炒好的腰果
10.最后加入枸杞,炒匀即可
高三考生如何改善营养饮食
高三学生持续用脑,大脑容易疲劳,因此在饮食起居上要注重营养饮食,做到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脑神经的灵活敏锐程度;维生素A能够提高智力;维生素E可以减轻脑疲劳。少喝饮料多喝开水,充足的水分可确保血液循环顺畅,这样大脑工作所需的氧才能得到及时供应。同时,需要提醒孩子不要因为学习任务重而放弃身体锻炼,而是要注意锻炼计划、方式、节奏和安全。此外,保持充足睡眠,调节好自己的“生物钟”,切莫牺牲睡眠时间去学习。打疲劳战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不明智的。
在高考2-3天期间,饮食上要特别注意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磷脂的摄入。因为高考期间大脑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脑细胞代谢更新加速,故应多补充瘦肉、鸡蛋、牛奶,适当吃一些核桃等富含脂类的坚果,有助于脑细胞结构和功能蛋白的合成。另外,大家在平时备考期间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其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也对大脑有益。
总的来说,有益大脑的食品主要有以下几类:蔬菜类应该吃菠菜、胡萝卜、金针菇;水果类应吃橙子和香蕉(考试当天早上可以吃一个香蕉,香蕉有助于提高人的兴奋度,使人变得心情愉快);果仁如核桃、芝麻、杏仁、榛子、松子、葵花籽等;海产品如鱼、虾等;牛奶和豆制品等。
高考马上进入冲刺阶段,在剩下的几个月时间里家长们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情绪:迷茫、困惑、焦虑、纠结、忐忑、期待、快乐,然而这样变化多端的情绪反应完全是正常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几乎人人都是如此,临近高考要做“心静如水”是十分困难的,但是通过上述四大方面的自我调整、他人帮助、积极应对,家长们依然能够做到从容自如面对孩子高三这一年所带来的痛与快乐!
高考营养菜谱
一、土豆蒸肉
食材准备:土豆500克、瘦肉240克、生姜10克、蚝油6ml、海鲜酱5ml、料酒5ml、老抽8ml、米粉、食盐、胡椒粉适量。
制作方法:
1.先将土豆洗净削皮,瘦肉切成片,然后将食盐、胡椒粉、生姜、蚝油、海鲜酱、料酒、老抽、米粉全部放入到瘦肉中,搅拌均匀后,淋适量热油即可备用。
2.土豆中放入食盐、胡椒粉搅拌均匀,然后将码上味的瘦肉放入到土豆中,接着将蒸盘放入到蒸锅中蒸35分钟,最后撒上适量的葱花即可食用。
二、五香牛肉
食材准备:八角2克、香叶2克、小茴香1克、白芷1克、草果3克、桂皮1.5克、陈皮2克、牛肉1000克、料酒10ml、老抽10ml、糖色30ml,食盐、胡椒粉、味精、食用油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牛肉浸泡12小时,然后放入料酒、食盐腌制6小时。接着将所有的香料洗净,放入到2500ml的水中,同时加入老抽、糖色、食盐、胡椒粉煮20分钟,最后放入牛肉小火煮40分钟,即可食用。
三、凉拌海带丝
食材准备:干海带100克、辣椒油5ml、蒜末5克、红椒丝5克、食盐、食用油、生抽、胡椒粉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干海带浸泡2小时,然后切成丝,接着将海带放到锅中煮1分钟即可捞出,最后放入上述所有的调料,淋上热油,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四、炒空心菜
食材准备:空心菜500克、蒜末8克、姜末8克,食盐、胡椒粉、食用油适量。
制作方法:
1.先将空心菜洗净,然后放入柠檬水中浸泡10分钟,接着再冲洗干就,沥干水分即可备用。
2.锅中给适量的油,油温8成热,放入蒜末、姜末大火爆香,然后放入空心菜大火爆炒30秒,最后放入适量的食盐、胡椒粉炒匀即可食用。
五、鸡蛋丝瓜汤
食材准备:丝瓜300克、鸡蛋2个、姜末5克,食盐、胡椒粉、食用油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丝瓜削皮洗净,然后切成滚刀块备用。锅中放入适量油,油温7成热,放入姜末爆香,接着适量的水,等水煮开后,放入丝瓜煮30秒,接着放入蛋液煮10秒,最后放入食盐、胡椒粉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六、番茄鱼丸汤
食材准备:番茄300克、鱼丸10颗,食用油、食盐、胡椒粉、白醋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番茄洗净,切成片备用。然后锅中给适量的油,油温6成热,放入番茄稍微炒1分钟,然后放入适量的水、鱼丸、胡椒粉搅拌均匀,煮开后即可备用。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6道菜,都是含钙量极高的菜,而且每一种菜都非常开胃,每个菜的做法也不是特别难。在高清期间,不要给孩子吃特别多的虾、鱼、海鲜等等食物,因为很多孩子消化不好,容易导致孩子拉肚子呢!
高考考试有哪些细节
先要把我们的卷子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破损,会不会影响我们的考试,如果一切正常考试答题,答题之前,也要把我们的姓名和学校都写上,不要忘记,有些同学看到高考的卷子,就答题,然后在最后的时候,忘记把名字写上了,那么这科我们就没有成绩了。
看好每道题的要求,也看好卷子上有没有什么对答题的要求。还有就是图答题卡的时间不要过长,可以做一个题,就把答题卡写上,也可以在答完试卷之后,再图答题看,不忘记就可以了,有的同学在最后的时候,可能图答题卡的时间比较少,所以还是答完一道题,图一个比较好。
家长必看高考注意事项
1、创造安静的复习环境
安静的复习环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静气、情绪稳定地进行复习。吵闹的复习环境将使孩子心情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复习效果。在这里小编特别提示家长,在孩子高考备考阶段尽量少会客,最好不会客,如果实在不得不会客,则最好在家庭以外进行,不要在家里进行。在这个时间家长尽量不要与外界通电话,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非打不可,也要简明一点,说起话来简单扼要,不要无边无际地拉家常、聊闲天。
2、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
高考前夕孩子在家复习大都是非常用功的,一做题就是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或是一个晚上,有时搞得精疲力竭,头昏脑涨,不仅影响心情,也影响复习效率。
在这种时候,家长就要适当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轻度运动,例如,做俯卧撑,跳跳绳,打打羽毛球等,有助于孩子消除疲劳,焕发精力。也可以提醒孩子 听听轻音乐,看看电视里轻松的节目,也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消除疲劳。在高考前夕提示孩子不要看武打片,不要看那些电视连续剧,分散孩子的精力。
3、防止对孩子的过分关注
高考前,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孩子在那复习功课时一会儿过去给孩子冲杯热牛奶,再一会儿过去给孩子送块西瓜,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旁边陪读。这种过度关怀孩子的做法使孩子产生压力,心想,一旦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对我的关心。
家长必看:高考前十大注意事项
4、寻找最佳线路
高考考场附近一定是交通很拥堵的,所以家长们应该多在考场周围转转,看看走哪条路线最佳。
5、健康饮食
但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该给孩子加强营养,给孩子吃大鱼大肉。小编觉得,其实没有必要,孩子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一般情况下营养都会得到满足,关键是要做到营养平衡,合理。不在于说给孩子增加什么蛋白质就能提高什么记忆能力,这种增加蛋白质和提高记忆力的关系暂且不说,就算真的吃了富含蛋白质的东西短期内也不可能提高记忆力。
6、不要话太多
小编调查了很多成绩优秀的朋友,问他们的父母在高考前是如何要求他们的,他们很多人告诉我,父母只说了一句话:只要尽力就行了。
父母说了这句话使得孩子感觉自己有定心丸,肯定会尽力的,从而减小心理压力,就会从容地应对高考。
但也有些家长高考前唠唠叨叨,反复嘱咐孩子,考试要认真,不要马虎,一分之差,千人之后,你一定要改变马虎的习惯,现在可不能丢分了,你可要注意呀。
其实,这样的话家长已经讲了多少遍,在高考前再讲、反复地讲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而且高考前,孩子和父母发生口角对情绪的稳定会起很大的破坏作用,这对考试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是考前家里气氛要和平时一样。家长应该同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尽量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他们本身压力就不轻,作为家长应该淡化高考气氛,让孩子自己去复习,如果过分地关心,会让孩子产生要是考不好对不起父母的想法,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不利于孩子考试的发挥
7、是家长的心情一定要愉快
家长心情好,家里气氛才能好,也才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考前氛围。“考试焦虑”在有些家长身上,体现得比孩子还明显,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而家长的“不安”,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因此,高考前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要为孩子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坚决避免家庭纠纷,父母之间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不要发生口角,确实有什么问题要解决也要等到高考后再说。父母少一分争论就会给孩子多一分温馨。
8、要满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
家长要多表扬、鼓励孩子,多倾听、多鼓励、多疏导、学会欣赏孩子,用孩子优势去激励他们弥补劣势。切忌临阵前过多的叮嘱和唠叨,考前家长在言辞上应该适度地“冷淡”高考话题。家长如果能用放松的心情陪孩子做做简单的运动,散散步,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会有很好的效果。
9、高考前多做一些亲子沟通,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
心力压力来源于对结果的过多关注,家长的正确关心会使孩子有更大的安全感,不可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提醒自己的孩子,少说负面的泄气话。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减压,就说考啥样就啥样,其实,这就是一种泄气的话。还没有考,那知道好坏呢,一定要传达给我们的孩子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只要努力了,就问心无愧,考好了是爸妈的好孩子,考不好爸妈也一样爱你,这样的话会无形当中给孩子很大的放松。我们要求孩子放松心态,首先家长要学会放松,我们的语言、心态、情绪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孩子高考的状态。不太会用语言沟通的家长,可以少说话,换用一些行动来表达,比如可以自然地递给孩子一杯水或一个拥抱,一个赞许的眼神或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力量。
10、合理安排孩子考前活动
不要参与一些过于剧烈的活动,如打球等,以免意外受伤,可以陪孩子散散步等,做一些轻松的活动。也不能长时间玩游戏,消耗过多的体力与精力。
高考填报志愿方法
掌握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的报考技巧;其次在院校志愿分数级差不适用,以及许多院校没有规定院校志愿分数级差的时候,牢记采用梯度报考非第一志愿的前提条件,即所报院校必须在前3年的第一志愿投档不足或严重不足;至少是该院校在前一年的第一志愿投档不足或严重不足,或者是考生能判定其当年的第一志愿投档不足或严重不足;再做到使志愿之间保持一定的梯度。
高、中、低分考生如何填报志愿?高分考生近几年一般指高考成绩在630分以上的考生,这些考生原则上可以填报任何一所高校。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考生若要填报名校的热门专业,成绩大概要在650分左右甚至更高。此类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充分利用同批志愿中可填学校的个数,避免选择面过窄;同批志愿学校之间及同一学校专业志愿之间梯度要合理;选择专业时一定要冷热搭配,如果只填热门专业,很可能会造成高分落榜。要将志愿有意识地分散,选一至二所保底的学校。
对于分数在重点线之上但超出重点线不多的考生来讲,第一批志愿填报较为冷门的重点院校或者本地区的重点院校;对于分数在一般本科线和重点本科线之间的考生,最重要的是填好一般本科的志愿。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应当优先考虑专业。因为一般本科院校的实力往往相差不大,专业选得好,既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又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创造条件。
对于低分考生来讲,报考志愿的最高原则是避免落榜,因此应当避开热门。一般来讲,农、林、水、地、矿、油类的院校以及专业,分数相对较低,可作为报考的重点。低分考生填报志愿时,也要认真填写,不要轻易放弃。
综合兼顾,统筹考虑。报志愿要综合考虑和研究很多因素:一是升学:重点考虑这一因素的考生或家长,一般是高考成绩不理想又希望尽快升学的考生,把保证被录取作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考生报志愿在保证能被录取的情况下,还应该考虑如下因素:一方面,在有限的选择中,去选择更适合潜能发展的专业,这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虽然不能进入符合自我潜能发展的最佳专业,但如进入相近专业,同样为今后的最佳专业方向的发展打下基础,再通过考研、读博得到修正。二是就业:这往往是一类很有把握上线被录取的考生,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方便放在第一位。这几年我国的职业需求情况变换很快,甚至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孩子苦恼,家长痛心。有些家长过于把这个因素放在首位,而忽略个人的潜能发展,将会得不偿失。因为职业特点变换很快,难以把握。三是省钱: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一般要考虑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金、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而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如果自己的潜能发展的确可以在这样的院校找到相应的专业,那是最好不过了。但如果和自己的潜能发展太背离,也许需要慎重考虑。
拉开梯度,横纵兼顾。安排设计好第二三志愿,会达到拾遗补缺的目的。一般说来,一志愿报考名牌院校,二三志愿可选择非名牌;一志愿选择京内或大城市院校,二三志愿可填报外地或偏远地区院校。如果缺少梯度,二三志愿就会形同虚设。经验证明:志愿间以拉开20至50分的间隔为宜,志愿间梯度越大,保险系数越高。在填报第二、第三志愿时,还要认真阅读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详细了解院校是否接收第二志愿考生、接收条件有哪些,如名额、比例、分数级差、各专业录取的办法等,再进行填报。
家长必看:关注孩子的“后高考心理”
高考过后的几个月如何度过,已经成为许多考生尤其是家长关心的问题。有关专家提醒,考生心理危机发生率考后多于考前,家长应关注考生的“后高考心理”,引导考生考后“放松莫放纵”。考生心理将遭受两极考验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录取通知书的陆续发放,考生们的心理状态会出现两极分化。成绩优秀的考生为了放松而开始疯玩,成绩不大理想的考生则陷入悲观失望的情绪中。这是考生心理出现两极分化的鲜明写照。
大考之后,不少考生都会通过上网聊天、网络游戏、同学聚会、外出旅游等方式让自己“尽情释放”一下大考紧张情绪,有的甚至夜深方归,令家长十分担忧。有的考生一下子不知该做什么,对考后生活无所适从。也有个别考生,因为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整日忧心忡忡,闭门不出。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陷入痛苦中,等待录取结果的他们,总担心难以出现理想的结果,期望值过高又总是落空,就会受到较大的心理刺激,容易导致情绪压抑。一些性格内向的考生,还可能由于过分焦虑、恐慌、烦躁等而“走极端”做出傻事。
家长关注考生心理重在引导专家分析,考生在经历几个月紧张迎考之后,各种心理需求在高考后一段时间会出现“井喷”现象,很多潜伏的心理危机就很容易出现。有研究资料显示,从高考结束到发榜后一段时间,考生出现心理问题较之考前与考中有增无减。专家就此呼吁,全社会追求“人文高考”的理念应贯穿复习、考试和招生始终,家长尤其要引导考生以“平常心”度过高考后的“等待期”。
专家建议,家长要合理安排考生的考后生活,多为孩子安排一些音乐欣赏、图书阅读等有利于“积极休息”的活动。考生还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比如前往人才市场了解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减少日后工作学习的盲目性。
对这些受消极情绪困扰的考生,家长要及时进行心理调节,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高考观念,认识到上大学并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在此基础上,家长不妨为孩子们制定几个落榜的设想,如复读、参加其他形式的学历教育或找工作等,使考生认识到人生还有许多道路可走。文/新华
家长必看:孩子高考失利了怎么办
成材之路千千万,家长要根据孩子失利的事实情况,分析孩子是暂时性的意外失利、不适合走高考这条路,还是不适合继续求学,从而有选择地为孩子的下一步成长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一是继续复读。
对于文化知识基础扎实,因为考场发挥失利等原因造成的落榜生,可以走复读的道路。
二是可以结合实际,选择其他学习途径。
现在社会为高考落榜考生提供的学习机会很多,如民办高校、网络大学、电视大学、出国留学等。家庭条件殷实的考生适合报考民办高校或选择出国留学.民办学校一般宽进严出,机制灵活,适合高考分数不太低。出国留学对于家庭条件殷实,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考生尤为适合。当然,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参加自学考试也不错。自学考试为落榜生提供了方式灵活的学习空间,特别适合有坚定成才目标和学习毅力的考生。
三是如果孩子不愿选择继续上学深造,家长就要及早从就业的角度考虑孩子的'其他成长途径了。
可以指导孩子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目前,职业资格证已成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绿卡”,成为极具“含金量”的就业“通行证”。对于落榜生,在选择其他门路继续求学之外,可以为进入就业市场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考失利,家长的引导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考生要懂得自我调节,缓解焦虑情绪。考生要明白考试结果是不可改变的,过度的担心只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此时最关键的并不是高考的分数或结果,应该是我们对待高考的正确认知。
高考只能给之前12年的学习画上一个休止符,而人生并不会定格于此。正所谓落榜不落志,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学只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其中一个平台,勇敢的走出去,前方明媚的天空无数机遇在招摇!
前一页 [1] [2]★ 高考必看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