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机械式立体车库产品组成及特点(共含10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海边的Herme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产品组成
由于机械车库类型较多,以下仅介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升降横移式车库”组成:
1.通行架:其可允许车辆正常通行;
2.固设于通行架上的车库群:其为多层结构,每层至少包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存放车辆的单元车库; 3.纵向升降机:其设于车库群及通行架中;
4.横向移动架:其可在升降机与单元车库之间移动;
5.推举式交换装置:其可将横向移动架上的车辆放置于单元车库上或可将单元车库上的车辆取回于横向移动架上;
6.控制系统PLC:其控制存放或取出车辆。
这是大型机械车库的核心组成,主要又分为以下五个子系统,包括:自动收费管理系统、自动存取车系统、远程诊断系统、自动闸道系统、监控保安系统。以上系统均由中央控制室统一控制,可为客户规划停车库管理形式,发布车库库存容量,控制车流方案。
产品特点及优势
1.节省占地面积,充分利用空间。一般情况下,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占地面积约为平面停车场的1/2-1/25,空间利用率比建筑自走式停车库提高75%以上。传统停车场停50辆车需要空间1650平方米,而采用塔式立体停车只需50平方米,也就是说,可以达到每1平方米即停放一辆小车。
2.相对造价低。机械式停车设备每个泊位投资约2万-8万元,而建筑自走式停车库每个泊位的.造价约为15万元以上。据一份资料显示,同样是停50辆车,传统的停车场需1650平方米的空间,造价约750万元,而采用塔式立体停车库却只需50平方米,其造价只需400万元(含20万元土建费),可节约47%的投资。
3.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存取快捷。一般一次存(取)车时间不超过120秒。此外,由于存取车、收费等实现全自动化,因而汽车进入车库后的所有过程均由电脑控制,可减少废气排放,有利环保。
4.便于实现城市停车库一卡通管理。以上海为例,现在每年都会新建大量地铁站,而在其附近往往也会建造一些停车场,并可以使用公交一卡通享受“停车+轨道交通”的换乘优惠,这是目前政府大力推广的“P+R”模式,通过建造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车库,将大大方便停车管理,甚至可以做到无人值守。
5.提升建筑智能化程度及档次。在房地产进入品牌化竞争的同时,采用机械立体停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整个小区、主体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和楼盘档次,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群。成为楼盘的一个卖点。机械停车库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均高于其他方式停车库,尤其是特大城市繁华商业用地,意义更为显著。
(更新至)
产品标准
JB/T 8910-《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10215-《垂直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10475-《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10474-2004《巷道堆垛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10545-《平面移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 8909-2013《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GB/T27545-《水平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 11455-2013《多层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 10546-《汽车专用升降机》
JB/T8713-《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别、型式与基本参数》
GB/T 26476-2011《机械式停车设备术语》
GB/T 26559-2011《机械式停车设备分类》
GB17907-《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
国质检[]174号《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
国务院第3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设计标准
JGJ100-19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GB50067-20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2015.8.1施行) GB/T 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 25295-2010《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DBJ08-60-97《机械式停车库设计规范(上海市标准)》 工程标准
TJ213(四)《机械式停车场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机械式立体车库设计
论文题目
摘 要
车库结构部分、传动机构部LC)作为控制系统简单易立体车库是专门实可靠、快速、性价比高的特点使得控制系统非常完美。为了使停车设备满足使用难问题己经成为大中型城市的一个普遍现象。机械式立体车库可充分利用上地资源,发挥空间优势,最大限度对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力学分析,包括升降横移式立体车系统的程序,并经调试地停放车辆,分和控制系统部分。本文简单介绍了车库的主体结构和特点,对车库的控制系统也作了简单的说明,依据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运行原理,运用力学理论、运行,证明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成为解决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本课题以较为典型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立体车库制造成本和运要求,根据国家关于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的标准、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实际,的强的不断增加,停车行效率的双重因素。
本文在对国内外车库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度和升降传在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中使用了一些必要的安全技术,这样保证了车辆的绝对安全,使得整个车库可以安全平稳的库的框架结构的强度、横移传动系统中轴动系现各种车辆的自动停放及科学寄存的仓储设施。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三层三列式车库结构为研究模型。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就其组成部分而言,可分为三大部分:行。其稳定、统中轴的强度等。在对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PLC控制,运用欧姆龙公司的编程软件编制了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控制运行。
关键词: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钢结构。
Abstract:
Stereo ga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garage in domestic and abroad, we choose three-layer and three-formulistic garage structure as the research model. According to the form of the dragging-forms of multi player up-down and translation ear-base, it is made of three parts: part of ear-base structure、part of driving-framework and part of controrage is the storage which is used for automatic parking and scientific storage of kinds of automobile. As the quantity of urban automobile has increased continuousarage can use land resource sufficiently and bring space advantage into play, and maximize the number of parking cars.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static traffic problely in nowadays, the hard-to-Park Problem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Mechanical stereo gm o garage, and regards of the two factors of cost of manufacture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synthetically.
l system. The paper sif cities. The issue studies the type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which named up-down and translation stereomply garage. Including intension of the framework structure and axes, etc. The paper adopted PLC ay was used to weave the program of control system, through debugging running. The result p its control system. The finite element reliability checking of steel strroved introduces main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arage and also give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ucturasy to realize. The characteristic of stabilization, credibility, speediness and high capability made the contrple and eown and translation stereo garage. This can ensure absolute safety for Car and make the whole stereo garage safety and running smooth.
ol system very perfection. In order to satisfy using demand in design stereo garage, according to criterion of mecgarage the Paper introduced some safety technique which was used in the up-de of garage
Keywords:Stereo garage, Control system, PLC, Steel structure .
is utilized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up-s control system in designing the up-down and translation stereo garage, PLC software of OMRON compandown and translation stereo garage, the hanical parking systems-general safety requirement and the facts of the up-down and translation stereo mechanics was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up-down and translation stereothat adopted PLC as control system is sim
目录
2.2.2 载车板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安全防护机构第三章 立体车库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8 -
3.1 电气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 - 8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提升机构及轴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电气系统关键部分设计 .................... - 10 -
3.3 PLC控制程序设计第一章 绪论 ............. - 1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 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 2 -
1.2 课题的关键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 3 -- 4 -
第二章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机械部分设计 ........ - 5 -
2.1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基本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横移机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 11 -
3.4 电气安全装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感谢2.1.2 立体车库钢结构设计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7 -
4.1 结论 .................................... - 17 -
4.2 展望 ....................................................... - 17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立体车库升降横移机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 18 -
第一章 绪论
市车流,停车设施建设的落后也就不足为奇。据建设部停车技术开发推广中心介绍,北京市停车设施的“欠账”最保守估计应为20-30%。
停车问题是城态)而存在的一种交通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城市停车状无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静态交通(车辆停放状态)问题,静态交通是相对于动态交通(车辆行驶状法乐观,仅有的227个地下车库使用面积不足60万平方米,只能满足1.3万辆机动车停放的要求,路边停车渐呈泛滥之势,比例高达64%,而且还有继续上升之势。据况的尴尬。以北京市为例,截止底,市区仅有公共停车场827处,共计车位5.6万个,仅占市区机动车拥有量的8.5%,停车环境与城市规划的矛盾十分突出。上海的情况也让人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对全国15个大城市停车现状的调查,城车辆平均增长速度在15%-20%,而同时期城市停车基础设施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3%,特别是大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停车基年代初期,北京市权市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位之比平均为4.84:1,这一比值对于渴望“车者有其位”的车主来说,形式不容乐观。停车难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建设规划上的准备不足。上世纪80我国城市机动威部门对北京汽车发展数的预测仅仅是70万-80万辆,,如果两者之间失去平衡,城市里就会出现停车难的一系列问题。数而事实上到新世纪钟声敲响之前,北京市汽车总量则足足比预期多了100万辆,其中私人小客车的数量就高达45万辆。面对迅速发展的城形态,二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停车设施是城市静态交通的主要内容,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种车辆的不断增加,对停车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于局限内弥补不足,政府和管理部车,提高停车场利用效率,使部分车主更愿意改乘公共交通工具,以减少机动车对停车场的需求。而门所需投入得精力和资金都加据显示,最近几年础设施的增长速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增建停车场,建设地下及立体停车场、利用其它空间满足停车需求。而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在规划后再收拾残局不小。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趋于集中,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在城市里的生存空并积极探求解决的措施。
专家们指出,解决城市静态交通问题交通干道、立交桥和地下铁路,编织出城市立体交通网,汽车的住宅--停车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大体分为软硬两种措施。所谓软措施,就是通过政策法规,限制路面停硬措施,主要包括间却越来越小,于是出现了要利
用空间的理念,城市中开始建设立体建筑、停车演变,成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观赏性和适合城市环境的建筑高,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正在加快,停车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机械式立体车库既可以大面积使用,也可以见缝插针设置,还能与地面停车场、地下车库和停车楼组合实施,是解决城市停车难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停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都开始力发展机械式立体停车产业。机械车库与传统的自然地下车库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优越性。首先,机械车库具有突出的节地优势。以往运转。应该说,机械车库从管理上可以做到彻底的人车分流。
在地下车库中采用机械存车,还可以免除采暖通风设施,因此,运行中的耗电量比工人管理的地下车库低得多。机械车的地下车库由于要留出足够的行车通道,平均一辆车就要占据40平方米的面积,而如果采用双层机械车库,可使地面的使用率提高80%―90%,如果采用地上多层(21层)立体式车库的话,50平方米的土地面积上便可存放40辆车,这可以大大地节省有限的土地资源,并节省土建开发成本。
机械车库与地下车库相比可更加有效地保证人身和车辆的安全,人在车库内或车不停准位置,由电子控制的整个设备便不会库一般不做成套系统,而是以单台集装而成。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用地少、可化整为零的优势,在住宅区的每个组团中或每栋楼下都可以随机设立机械停0增加1462441辆,增长率为42.7%,但与此同时,汽车停车场地的增长却不能与之同步,汽车泊位与汽车数量的比例严重失调,由此带来停车难、违章停车、停车管理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加。截至底,缓解停车难的一个有效手段。国家计委已明确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及城市立体停车场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当以往的路边、人行道上停车、地下或地面停车场均解决不了上述我国个人汽车保有量为12427672辆。其中,个人轿车4890387辆,比2车数量的不断增械式立体停车设备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机 械 式立 体停车设备又名立体车库,它占地空间小,并且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安全方便,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时,采用机车楼。这对眼下车库短缺的小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提供了方便条件。
近年来 ,1月1日起执行的《国家计委6号令》把机械式停车序和立体停车场列入“国家重点鼓究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50多物下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日录”,国家海关总署对机械式停车产品规定“国内投资项目给予免征进口税,先后出现了针对家庭使用的双层停车设备;利用住宅空地建起2-4层升降横移停车设备;适合城市中心商住区使用的停车楼和停车塔;利用广场、建筑
1.2 课题的关键技术及其国内外研面的空间建设地下车库。自70年代末起,世界经济
高速发展,汽车逐渐普及,保有量车技术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韩国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的停车业也通过引进--移植制造,不断增加,迫使地少人多、车多的国家、地区和一些发达国家积极开展了机械式停车技术的”、上述措施为我国立体车库产业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我国解决城市停车间题提供了机会。可以预见立体车库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年前,立体停车就在国外有所发展研究开发和制造应用。以日本、美国、德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停得到了蓬勃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本地区的停车难,并开始向外输出技术和出口产品。
国外高容量的立体车库
目前世界停车产业正向多元化发展,其停车技术几乎包含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组合使用,易于安装拆卸。钢结构选用新型优质钢材,既提高了设备的强面,广泛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和矢量变频变压调速闭环控制技术,使运行高速平稳,节省电力,振动和噪音也趋于最小。控制形式有,按钮式、锁匙式、IC卡式、键盘式、触摸屏式、遥控式等。安全元件采用各种光栅显示屏、光电管、机0年代初就开发并使用可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的机械式停车设备。当时日本全国汽车保有量大约为500万辆,大多采用的是垂直循环式停车设备80引进日本技术,经过消化生产和本土化,90年代开始为供应使用阶段。由于这几个阶段得到政府的高械式行程开关、磁性接近开关、光敏感应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日臻完善,如汽车出入声光引导和定度和刚度,式车库的国家之一,其在上世纪6度重视,各种机械停车设备得到年又使设备轻巧美观,载车板采用一次成型的镀锌板或彩涂板组装,美观、强韧、耐用。控制技术方位、汽车尺寸和重量自动识别、限速保护与多重机构互锁、停车泊位自动跟踪、链条和钢丝绳长度了当今机械、电子、液压、光学、磁控和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所有成熟先进技术。机械方面,应用了许多新材料、新工艺。设备结构采超范围报警和弹性变形自动补偿、汽车图象摄影对比安全检测、自动消防灭火系统等。。从8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向亚洲地区的韩国、中国及台湾地区出口产品及技术。韩国机械车库技术是日本机械停车技术的派生。其机械停车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
日本是最早应用机械代开始普遍开发和利用,韩国近几年增长速度都在30%左右。目前韩国停车设备行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机械式车库的早期研究开发工作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90年代开始引进和生产停车设备,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有使用。参照日本等国标准制定的我国行业标准也于近几年出台,目前停车设备生产厂已发展到几百家,生产各种类型的停车
设备,有些停车设备已开始出口。机械式立体车库是一种具有综合性能的建筑,不仅包含了机械停车设备,其规划建设涉及到区域整体景观、交通疏导、建筑结构、供电照明、通讯监视、通风排水、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构的发展已形成了停车设备独有的技术特征,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参与,把国外停车技术和各领域的成熟技术移植到我国停车产业,开发出安全、经济、高效、节能、省地的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在我国的停车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多数产品是仿效或引进国外技术制造,技术水平低;缺少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生产能力不足;市场 竞争无序,个别企业为抢占市场,采取低价竞争;缺少科研设计单位的参与,技术
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政策不配套,对停车产业发展和管理严重滞后等。解决上述问题, 需要我们在政策市场、管理和技术多方面做出努力。政策方面应参照发达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规划确定出专用和公督和政策调控,使停车产业良性发展。
共停车位的合理数量,实现投资主体多、收费管理等各学科领域,就停车设备本身而言,其机械结元化,确定车库的管理属性和停车收费标准,给予投资和经营者相应的优惠政,使其有利可图。市场方面应建立车库市场运行机制,利用价格杠杆调高占路停车收费标准,逐步消除“路策满库空”现象。鼓励按市场规则经营车库,并实施政府监
在我国广泛使用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第二章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机械部分设计
2.1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基本结构
2.1.1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简介
1、立体车库的工作原理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是指利用载车板的升降或横向平移存取停放车辆的机械式停车设备。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每个车位均有载车板,所需存取车辆的载车板通过升、降、横移运动到达地面层,驾驶员进入车库,存取车辆,完成存取过程。停泊在这类车库地面的车只作横移,不必升降,上层车位或下层车位需通过中间层横移出空位,将载车板升或降到地面层,驾驶员才可进入车库内将汽车开进或开出车库。图2.0 为一个地上7车位的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其工作原理是:三层三个车位可以升降,二层两个车位可以升降和平移,一层的两个车位只能横向横移,空车位供三层和二层的车位下降时借用。1 、2号车位可以直接存放车辆;7 号车位需下降后再存放车辆;3 号车位,则需先将1 号和2号载车板右移,再将3号载车板下降; 4 号车位,则需先将2 号载车板右移,再将4号存车板下降;5号车位需要先将1、2、3、4号四个载车板右移,再将5号载车板下
降;6号车位则需要先将2、4号载车板右移,再将6号载车板降下。由于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对场地的适应性强,介绍系统各机械部分部件结构和功能 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和空间进行任意的组合、排列,规模可大可小,对土建的要求比较低,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七车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工作原理图
2、立体车库机械部分部件结构和功能
以三层三列式立体车库为模型建立研究对象。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主要由结构框架部分、载车板部分、横移系统、提升系统、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六大部分组成。下面我们重点对车库的主要组成(图2.1所示)进行分析。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主要组成
①结构框架
立体车库一般主要以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为主,在升降横移式车库中我们选用钢架结构(如图2.0所示)。钢架结构与其它建筑结构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a.可靠性高
钢材在生产时,整个过程可严格控制,质量比较稳定,性能可靠。钢材组织均匀,接近于各向同性匀质体;钢材的物理力学特性与工程力学对材料性能所作的基本假定符合较好;钢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比较符合目前采用的理论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可靠,所以说钢结构的可靠性高
b.材料的强度高,钢结构自重小
与混凝土等材料相比,虽然钢材的重力密度大,但它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较高,而且强度与重力密度之比也高得多。钢结构自重小,从而便于运输与安装,可减轻基础的负荷,降低地基和基础部分的造价。
c.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好
钢材的塑性好,钢结构在一般条件不会因超载等而突然断裂。破坏前一般都会产生显著的变形,易于被发现,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重大事故发生。钢材的韧性好,钢结构对动力荷载的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吸能能力,抗震性能优越。
d.钢结构制造简便,施工工期短
钢结构一般在专业工厂制造,易实现机械化,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高,质量易于保证,是工程结构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结构。构件制造完成后,运至施工现场拼装成结构。拼装可采用安装方便的螺栓连接,有时还可在地面拼装成较大的单元,再进行吊装。施工工期短,可尽快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由于钢结构具有连接的特性,故易于加固、改建和拆迁。
e.钢结构密闭性好
钢结构采用焊接连接可制成水密性和气密性较好的常压和高压结构、管道等。 f.钢材的耐锈蚀性差
在没有腐蚀介质的一般环境中,普通钢材制成的钢结构经除锈后再涂上合格的防锈涂料,锈蚀问题并不严重。立体车库多在没有腐蚀介质的环境中,所以对钢结构本身的维护费用低。
结构主体采用热制H 型钢、槽钢、角钢和钢板等型材制造,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轻巧、美观,并可二次拆卸安装,运输方便。
②上载车板及其提升系统
每块上载车板都配有一套独立的电机减速机与链传动组合的传动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2.0 ,电机顺时针旋转时,载车板上升,电机逆时针旋转时,载车板下降。根据载车板及车重确定链条所需的传动力。根据传动力及载车板的移动速度确定电机功率。根据车身高度确定上下载车板间的距离,根据这个距离确定链条的长度,最后根据传动力确定链轮大小,链节形状及大小。
③下载车板及其横移系统
由于下载车板不需悬挂链条,所以为了节省材料,下载车板比上载车板要短。每块下载车板后部都配有一套独立的电机减速机传动系统,藏于载车板内。在下载车板底部装有四只钢轮,可以在导轨上行走,其中两只为主动轮,装于长传动轴两端,另两只为独立安装的从动轮。电机减速机驱动长传动轴运转,长传动轴上的主动钢轮在导轨上滚动行走从而使下载车板作横向平移运动。根据载车板及车辆的重量、行走速度、滚轮与导轨间的摩擦系数确定横移电机的驱动功率。
④安全装置
上载车板上装有上下行程极限开关和防坠落安全装置。防坠落安全装置装在纵梁与上载车板上停位之间,在纵梁两测各装两只挂钩,上载车板两侧相应位置处各装两只耳环,当上载车板上升到位后,纵梁下面的四只挂钩便自动套入四只耳环内,以防止升降电机常闭制动器慢释放后,上载车板在汽车和载车板本身的重力作用下慢慢下滑,压坏下层汽车。另外也防止制动器一旦失灵,上载车板从上停车位坠落,砸坏下层汽车。下载车板的安全装置主要是行程极限开关和防碰撞板。行程极限开关的作用是使载车板横移到位后自动停止。防碰撞板的作用是:下载车板横移时,如果碰撞到人、遗留行李或车主宠物时,切断横移电机电源,横移停止。
⑤控制系统
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设备的控制系统采用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主要有手动、自动、复位、急停四种控制方法。自动控制应用于平时的正常工作状态,手动控制应用于调试、维修状态,复位应用于排除故障场合,急停应用于发现异常的紧急场合。对于本文中所列的7车位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设备,PLC 主要要控制二、三层五个升降电机的正反转和一、二层四个横移电机的正反转。此外要控制上层车位上安全钩的电磁铁和系统报警显示装置等。
第三章 立体车库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3.1 电气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整个车库设计由一台PLC对车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通过PLC控制载车板纵横传动装置以完成对车辆的存取操作。各车位内车辆的调入调出由PLC根据当前各车位的车辆存放情况,按照相应的调度策略调度车辆进出。
立体车库的自动存取车控制系统包括弱电与强电两套系统。弱电系统主要包括各种信号的.采集、报警与控制输出。PLC输出信号给接触器线圈,控制接触器的接通与关断。强电系统包括载车板电机控制线路、控制电机正反转接触器、到位限位及载车板的
上下行程限位。车库采用车位检测装置代替人工找位,用升降装置输送汽车到位。系统在面板处设有急停开关,当发生意外时,按下急停开关。
车库系统控制原理框图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系统控制原理:操作者(人)要通过控制系统信息交流的平台(界面)把操作信息传送给控制系统,经系统处理后,系统把可识别的控制信息通过辅助设备驱动执行结构,来完成车库现场的运作。其系统控制原理框图。
由于PLC的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国内外现有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它们的系统控制形式大都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特别是应用在智能化要求程度高、多车尾、大容量的现代化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中。PLC的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
PLC的硬件系统结构框图
在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中,控制系统中主控单元的主要控制对象首先是车库内的横移电机和升降电机,控制系统就是使它们在不同的时间内实现正反转;其次是车库内的各种辅助装置,如指示灯及其各种安全设施等。为了保证载车板能横移到预定位置以及载车板能上升或下降到指定位置,采用了行程开关。为了判断载车板上有无车辆,采用 了光电开关。一般小型车库选用按钮操作,界面清楚,易于操作,但对于大型车库来说要用上位机来进行对其控制。同时在车库中还采用了一些传感器如烟温传感器以及安全
预警装置,因本系统只有开关量输入而无模拟量输入,凭可编程序控制器本身的抗干扰能力和隔离变压器就能满足要求,因此可不必再另外增加其它抗干扰措施。
3.2 电气系统关键部分设计
PLC接线设计:在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中,控制系统中主控单元的主要控制对象首先是车库内的横移电机和升降电机,控制系统就是使它们在不同的时间内实现正反转,其次是车库内的各种辅助装置,如指示灯及其各种安全设施等。为了保证载车板能横移到预定位置以及载车板能上升或下降到指定位置,采用了行程开关。为了判断载车板上有无车辆,采用了光电开关。同时在车库中还采用了一些传感器如烟温传感器以及安全预警装置,其简化接线图。
简化PLC接线图
电机控制及接线设计:在存取车时车位的升降不能同时进行,车位的升降和横移也
不能同时进行,这两个动作必须是互锁的,即当上层车位在升降时,地面层车位不能移动,反之亦然,并且上层车位每次只能有一个车位进行上下升降运动。这些在程序中可采用联锁和互锁的方法来解决。
电机控制原理图
3.3 PLC控制程序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PLC存取车控制系统只针对上2层和3层的车位, 而对于1层车位, 存取车直接开进开出即可。控制软件采用梯形图语言编写。程序流程见图。需要说明的是, 载车板用链条依靠载车板上的吊点悬吊在托架上, 在静止状态时, 防坠(安全)挂钩挂住载车板。在设计不同层进出车程序时运用了“ 并行分支与汇合” 的技巧, 所谓并行分支指的是各分支流程可同时执行, 待各流程动作全部结束后, 根据相应执行条件, 汇合状态动作。即如果选择第3层载车板进出车, 可以使一层二层同时平移左移或右移,这样, 控制系统能自动处理设备动作顺序之间的联锁或双重输出, 而且控制系统的试运行及故障检查非常方便, 可节约大量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存取车程序流程图
根据车库的运行控制要求,用户应用程序采用模块化结构, 由主循环程序和若干子程序构成。用编程软件支持的梯形图逻辑语言编写,系统应用的程序框图如图3.5 所示。程序设计方案如下:
(1)初始化程序提出系统的控制信息,扫描各到位开关信号;
(2)主控制程序按照进车优先的原则,将最多的车位保持在进车位置。每个载车板运动之前,需要先判断目的地是否有空位,有空位才可以动作,前后动作互锁。判断是否有空位是根据横移电机所对应的到位行程开关动作信息来确定的。液压升降系统启、停动作也是根据相应的到位行程开关来确定;
(3)故障报警程序故障报警程序能够实时地采集设备异常信息,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司机和管理人员进行处理。若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有人、物侵入车库空间
或车辆超长,PLC将按照闭锁关系停止设备运行,同时发出故障报警。该程序完整而高效的完成了二层升降平移式车库全部动作,具有安全可靠性。完全达到了作为民用机电一体化设备所应具备的条件,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
控制程序采用模块化编程形式, 车位运行过程中只需调用子程序模块, 这样大大降低了程序的复杂程度, 方便了程序的修改, 而且为车位的拓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整个程序包括主程序模块、手动按键子程序模块、紧急停车按键子程序模块、初始化程序模块、存取车位号赋值程序模块、空车位号与移动车位号赋值程序模块、载车板平移运动程序模块、光电开关子程序模块、载车板升降运动程序模块和故障报警子程序模块。
程序所用状态元件、定时器及数据存储器均选用具有掉电保护功能的元件, 当系统掉电时元件保持掉电前的状态, 以保存现场信息, 待上电后继续完成被中断的动作当发生意外情况时, 按下急停按钮中止系统的运行并保存现场断点信息当出现电气或机械故障时, 如电机过载、过热时自动中止系统运行, 并发出声光报警, 同时系统转人手动方式进行故障处理。
所谓输入输出点定义是指整体输入输出点的分布和每个输入输出点的名称定义,它们会给程序的编制、系统的调试和文本的打印等带来很多方便。因为本系统是对开关量控制的应用系统,并对控制速度要求不高,选用一般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其具有的自诊断功能和采用的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完全能满足要求。本系统输入端有自动/手动选择开关,自动工作时有总开、总停按钮,有上、下、左、右移动按钮,车位号信号输入若干。输出端需要控制9台电机(4台横移小电机和5台升降大电机),加上一些用于人机交流及安全检测的数字量输入输出,如数字键盘输入、LED数码显示、安全检测、及各种操作按钮等。再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选用OMRON公司的CZOOH系列的160点可编程序控制器(96个信号输入点,64个继电器输出点)完全满足容量的要求。我们在分配输入输出点时按照控制功能分段,相同功能的输入板和输出板组成一组。一般情况下输入点与输入信号,输出点与输出控制一对应。分配好后,按系统配置的通道与接点号分配给每一个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在本系统中报警器是几个信号共用一个输出点,各报警因素逻辑关系并联后接到报警输出点。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的输入点、输出点的具体分布可按表3.1和表3.2进行,该表按照输入、输出部分不可重叠来排列的。
根据实际控制所需要的输入输出点数,选用欧姆龙公司CZOOH系列160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存储容量完全能满足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控制系统的要求。
本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控制系统分为两种工作方式:手动方式和全自动方式,可用开关来进行选择。其中手动方式主要用于调试维修或应急情况,也就是通过PLC实现“点动”,即当选择了车位号后,再按下“上”、“下”、“左”、“右”键,就可以把载车板调整到预定的位置。全自动方式是立体停车库的正常工作方式,当键入某载车板进出命令后,系统可自动判断路径并移动载车板,自动完成进出载车板动作,记忆各载车板新的车位状态,并刷新载车板有无车信息。在立体停车库的控制系统中,最主要的是要解决载车板的问题,如当车辆要从某一载车板取下时,我们要移开它下面的所有载车板,这样就涉及到怎样移开的问题,怎样移动才能使得所花的时间最少,移动的方式最简单,同时车位的移动引起的车位变化也需要我们用计算机进行记忆,等下一次存取车的时候我们才能重新进行车位的移动,不至于引起混乱。
程序设计中,采用了模块化的编程形式,车位运行过程中只需调用子程序模块,这样大大降低了程序的复杂程度,方便了程序的修改,而且对于车位的拓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当车位从层数或排数上增加时,只需就其中的一个子程序和主程序进行相应的改动,而其它的子程序基本不必改动,大大减轻了以后重新编程的任务。在全自动方式下由于载车板的位置是随机的,即使对于二、三层的同一载车板进出车时,它下层载车板的位置也可能不同,我们不可能把每一种情况都编制一个程序,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同一层载车板的进出动作是相似的,可以把载车板进行分层处理,同一层的使用同一类处理程序,就样就使得程序大大减化了。为了减少进出车的时间,软件在设计不同层处理程序时采用“并行分支与汇合”的技巧,即如果选择三层载车板的进出,可以使一层和二层同时平移,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提高效率。
我们把该程序分为两大部分来编制,第一部分为主程序块,第二部分为子程序块,该程序的运行原理如图所示:
程序运行原理图
主程序控制整个车库的运行情况,调用子程序处理各种请求,当开机后,车库控制系统处于待命状态,当进行车辆存取时,先存下层车位,然后再存上层车位,一层车位的存取直接进行,一层以上车位的存取要进行车位的横移和升降才能完成。在主程序中有自动程序和手动程序的转换开关;有出现紧急情况时的总停开关;有正常运行时的运行指示灯,当有人进入车库时,由于人挡住了光电开关,运行灯停止,车库自动停止运行;还有每个车位和立柱两侧的光电开关用它们来检测车辆,当检测到不符合规定的项目时,车库不能运行。
主程序如下所示:
0001 0000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2 0006 0007 0003 0008 0009 0010 0011 0012 0013 0014 0015 0016 0017 0018 0019 0020 0021 0022 0023 0024 0025 0026 0027 0028 0029 0030 ?? 0033 0158 0159 0160 0034 0161 0162 0035 0163 0164 0165 0166 0036 0167 0168 0169 0170 0171 0172 0173 0174 0175 0037 0176
0177 0178
LD OR
AND NOT AND NOT OUT OUT LD
SBS(91) LD
MOV(21) HROO MOV(21) HR01 MOV(21) HR03 LDNOT AND NOT AND NOT AND NOT AND NOT AND NOT AND NOT AND NOT AND NOT AND NOT AND NOT AND NOT AND NOT AND NOT AND NOT AND NOT AND NOT OUT OUT ??
LD 23010 MOV(21) HR03 MOV(21) HR04 SBS(91) OUT 23009 LD 23009 SBS(91) LD 00012 OR 23008 AND 23113 AND 23115 AND NOT SBS(91) OUT 23008 LD 23008 MOV(21) HR03 MOV(21) HR04 SBS(91) OUT 23007 LD 23007 SBS(91)
00000 启动按钮 23115 00001 总停按钮
00409 手动与自动转换开关 01711 运行指示灯 23115 00409
#0005 手动与自动转换开关 00408 手动与自动切换
001 赋值按钮自动运行程序 001 005
00308
00309 光电开关 00310 00311 00312 00313 00314 00315 00400 00401 00402 00403 00404 00405 00406 00407 00408
23114 赋值按钮自动运行程序 23113 ?? 车停好否指示灯
001 005
#0003
#0002
00013 #0001 001 006
#0003
#0002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城市化进程加快,汽车越来越快的走进工薪阶层家庭,而土地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为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立体车库是必然出路。我国立体车库发展虽经历了十来年的发展,但仍处于初级的停车功能,是最原始的使用阶段,它的设计水平、经济价值还有待于完善和开发。为此对立体车库设计方案优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潜在的市场经济效益。本文在参阅了国内外有关立体停车库的大量资料的前提下,对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设计机构装置和控制系统进行细致研究,得出了以下重要的结论:
1.通过大量的调研工作,对自动化立体车库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对比国内外立体车库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智能立体车库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趋势。
2.为提高车库生产的经济效益,对车库构架的钢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节省了钢材,降低了建造成本。
3.在分析目前立体车库常用的传动系统基础上,确定了本车库的机械系统传动方案。分析各种载车板的提升方案,最终确定了最稳定、可靠且经济的方案。
4.针对智能立体车库的功能要求,提出了控制系统的详细方案。为达到车库中的检测要求,确定了经济而适用的传感器。在车库自动控制系统中,选用了欧姆龙公司的CZOOH型PLC可编程控制器,并对PLC功能和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给出了接线图和控制程序。
4.2 展望
虽然立体车库目前在我国应用还较少,但我国城市人口密度较稠,随着家庭轿车的增加,立体车库未来市场必将是巨大的,但对产品的需求,将会向两个极端发展:一个极端就是价格的极端,市场大量需要低价格的机械停车设备,它只要能够达到增加停车位的目的,能够保证最基本的使用性能,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这一部分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50%-70%;另一个极端就是技术与性能的极端,要求停车设备具有优越的使用性能、方便的操作方式、快捷的存取速度。通过国内外机械停车设备使用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人们在利用机械停车设备存取车时,比较追求的是存取车速度、等待时间以及方便的程度。此外,未来的机械停车设备市场,也会更加注重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远
程监控系统、远程故障导处理系统。
机械立体停车库的种类繁多,我们必须通过详尽的技术分析才可以有明智的 决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建造出经济技术合理和适应市场要求的机械立 体停车库。总之,在我们面临着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重任和土地资源异常奇缺的 情况下,使用机械立体停车库是可行、明智的选择,它的前景将是无限美好的。
参考文献
[1] 张启君.立体车库的主要型式及技术特点 [M].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 付翠玉,关景泰.立体车库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M].机械设计与制造,; [3]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管理委员会编. 机械式立体车库 [M].海洋出版社, ;
[4]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管理委员会编. 机械式立体车库 [M].海洋出版社, 2001;
[5] 任伯森等,机械式立体车库.海洋出版社,2001;
[6] 国家机械工业局,机械行业标准《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199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机械行业标准《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别、型式与基本参数》.1998;
[8] 国家机械工业局,机械行业标准《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1999; [9] 李正吾等编著.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 [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10] 卢金鼎,山静民主编. 机电一体化技术 [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1] 张启君.立体车库的主要型式及技术特点.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1999;
[12] 徐颧.机械设计手册(第3,4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13] 任伯森.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海洋出版社,2001;
[14] 皮壮行,宫振鸣,李雪华等.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5] 王芳卿.立体停车库及其控制.电器传动,1998;
[16] 宋曼华等编.钢结构设计与计算.北京:机械与电子,2001;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北京: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2000;
[18] 朱善君,翁樟,邓丽曼等.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原理・应用・维护.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19] 郝艳芳,赵武,毕建中.自动化立体停车设备的安全技术.山西太原华北工学[20] 孟荣光.旋转车蓝式自动控制立体车库.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
[20] 徐世许等.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应用・网络.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21] 王卫兵,高俊山等编著・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2] 顾战松等编.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3] 王也平等编.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24] 林小峰编.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5] OMRON SYSMACC200H可编程序控制器操作手册,1995;
[26] OMRON SYSMACCPMIA可编程序控制器操作手册,;
[27] 杜桂荣,彭斌,邵兵,刘振全.多层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的结构和控制系统.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3;
[28] 刘豪.高强度螺栓连接钢结构的制作与安装.北京:化工施工技术,2002;
[29] 王也仿等编.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0] 资料集编写组(薄占秀等).高层钢结构建筑设计资料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1] 龙驭球,包世华等编.结构力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2] 万舟,刘龙,许晓平.实现立体车库智能化的构想.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8;
[33] 蒋圣平等.PLC在立体停车库系统控制中的应用.华北工学院测试技术学报,2000.
[34] Miasaki T, Hotta Y, Lee WS, Fujiwara T, Koizumi E, Fukunaga H, Kawawa T. Constructio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Mechanical Steric Park .Automation & Instrumentation, 2002;
[35] K.P.Karunakaran, ,P.V.Shanmuganathan, ,S.J. Jadhav, ,P.Bhadauria. Study on Computer Monitoring System of Multi-storey Up-down and Translation Stereo Garage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0;
[36] Saeid M. Optimum Design of Stowed Stereoscopic Garage .Approaches Computers Industry Engineering, 2003;
[37] R.Marschallinger. Intelligent parking equipment based on configu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Computers & Geosciences, 2003.
产品标准
JB/T8910-1999《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10215-《垂直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10475-《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10474-2004《巷道堆垛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10545-《平面移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8909-1999《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国质检[]174号《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 国务院第3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JB/T8713-《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别、型式与基本参数》 GB17907-1999《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 设计标准[1]
JGJ100-19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GB50067-19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DBJ08-60-97《机械式停车库设计规范(上海市标准)》 GB3811-1983《起重机设计规范》
GB4046-1993《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工程标准
TJ213(四)《机械式停车场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5106-1998《机械式停车场安全规范总则》
机械式立体车库基础施工方案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立体车库基础
施
工
方
案
江苏广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二O一六年四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1
二、设计依据…………………………………………………………1
三、设计参数…………………………………………………………1
四、基础地质条件……………………………………………………2
五、车库基础平面布置图……………………………………………4
六、车库基础梁板详图………………………………………………5
七、车库基础主要工程数量…………………………………………6
八、设计工艺…………………………………………………………7
一、 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地上六层升降横移机械式停车设备、钢构的基础;
2.停车数量:机械停车位总计74个;
3.作业区约为500O;
4.承重区为324.15O
5.车库全部承重量通过六层钢构梁、板,由29根钢立柱传到柱基上;再由柱基、梁基以及薄壳板承力到地基上。
二、设计依据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
4、《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JGJ18-2003);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
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4、《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三、设计参数
1.车库基础设计垂直荷载:712.8t;
2.车库主受力区为18.56m×36.85m;
3.地基平均承载力为153KPa;
4.本设计抗震等级为7级抗震设防烈度;
5.本基础设计主受力钢筋采用三级螺纹钢筋,箍筋采用二级圆钢;
6.本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四、基础地质条件
1.地基岩土评价
第①1层素填土:稍湿,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夹粉土及碎石,个
别地段顶部为杂填土,为近期填土,欠固结。该层填土孔隙比大,力学强度低且不均匀,不宜作基础持力层。
第②1层粘土:可~硬塑,属中等压缩性土,为该场地的硬壳层,
厚度一般较均匀,力学强度较高,可作低层建筑物(小于3层)基础持力层。
第②2层粉质粘土:可塑,属中等压缩性土,夹薄层稍密~中密
粉土及粉砂,厚度变化较大(0.6~9.2m),分布不连续,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不宜作基础持力层。
第②3层粉土:稍密~中密,为不液化土。厚度变化较大(1.0~
23.3m),分布连续性略差,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埋深较大(平均值11.51米),可做桩端持力层。
第③1层粘土:可塑,属中等压缩性土,夹薄层稍密~中密粉土
及粉质粘土,厚度变化较大(0.6~20.50m),分布不连续,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可做桩端持力层。
第③2层粉质粘土:可塑,属中等压缩性土,夹薄层稍密~中密
粉土及粉砂,个别钻孔揭露,埋深多大于26.6米,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可做桩端持力层。
2.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场地内第四系地层基本为中等压缩性土,成层分布,上硬下软,主要为粘性土与粉土交替出现,厚度变化不大,可判定为均匀地基。
3.结论
(1)场地地势较开阔,地形平坦,场地及其附近无危害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地质坏境未遭破坏,属稳定场地,适宜建筑。
(2)场地地基土具有上硬下软的特性,上部硬壳层较薄,下部中软土较厚的高原平坝沉积相特征。根据50米深的钻孔揭露, 中软土厚度大于50米.波速测试结果为等效剪切波速分别为178.8m/s、177.9m/s,平均Vse=178.35m/s,,介于250m/s≥Vse>140m/s之间,
该建筑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场地土,Ⅲ类建筑场地。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
(3)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属第三组。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设计特征周期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20011-2001(版)P221页4.1.6条文说明图,4.1.6内插方法使用。
(4)场地控制深度内,在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饱和粉土(②3层粉土)判为不液化土,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
(5)场地不考虑软土震陷影响。
(6)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埋藏较浅(1.0~2.56m),含水层富水性中等~弱,对基础施工有一定影响;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对裸露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
五、车库基础平面布置图
详见附图。
六、车库基础梁板详图。
详见附图。
七、车库基础主要工程数量
1.基础钢筋制安25吨;
2.模板安装拆卸600O;
3.C30混凝土浇筑、养护180m3;
4.土方开挖200 m3;
5.土方回填50 m3;
6.弃运土方150 m3;
八、设计工艺
(一)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基坑周边超载不得超过设计荷载限制条件;
2.因支护结构变形开挖及地下水条件引起的基坑内外土体变形应按以下条件控制:
(1)不得 影响地下结构尺寸形状和正常施工;
(2)对周边已有建(构)物引起的沉降不得超过有关规定的要求;
(3)不得影响周边管线的正常使用。
(二)土方压实:
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的压实系数不得低于规定;对碎石土干密度不得低于2.0t/m3。
(三)锚杆安装:
锚杆孔直径宜取锚杆直径的3倍但不应小于一倍锚杆直径加50mm。
(四)模板工艺
1.模板安装
(1)模板应具有相应承受载荷能力;
(2)接缝严密,不漏浆,浇注前浇水湿润;
(3)浇注前模板内杂物清净;
(4)对跨度不小于4米的现浇钢筋混泥土梁板,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2.模板拆除
(1)拆模时混泥土强度应符合《混泥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002中表4.3.1规定;
(2)拆模保证混泥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3)拆除的模板及支架应分散堆放,不影响结构安全,并及时清运。
(五)混凝土
1.混凝土强度: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 盘且不超过100m3 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子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子一次;
(4)同一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混凝土施工缝设置:
(1)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 混凝土施工缝不应随意留置,其位置应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确定施工缝位置的原则为 尽可能留置在受剪力较小的部位;留置部位应便于施工。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原则上不应留置施工缝;当必须留置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 混凝土后浇带对避免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收缩裂缝等有较大作用。混凝土后浇带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处理方法等也应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
3.混凝土运输、浇筑: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4.混凝土养护: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
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3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 1. 2N/mm2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C 时,不得浇水;
(6)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六)钢筋制安:
1.当柱纵向钢筋在柱脚内的竖向锚固长度不满足锚固要求时可沿水平方向弯折弯折后的水平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0d也不应大于20d。
2.当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长边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
3.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布置,另一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1/4处;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
4.受拉钢筋搭接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符合《混泥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002中附表B.0.1要求及下列相关要求:
(1)当带肋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 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 1 取用;
(2)当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 1 取用;
(3)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 15。在任何情况下,受N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 300mm。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在任何情况下 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200mm ;
5.钢筋混凝土柱纵向受力钢筋在基础内的锚固长度la应根据钢筋在基础内的最小保护层厚度按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规定确定;有抗震设防要求时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E应按下式计算
LaE=1.5Ia
式中 la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
6.现浇柱的基础其插筋的数量直径以及钢筋种类应与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相同,插筋与柱的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法应符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插筋的下端宜作成直钩放在基础底板钢筋网上,可仅将四角的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其余插筋锚固在基础顶面下la。
7.条形基础梁顶部和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顶
部钢筋按计算配筋全部贯通底部通长钢筋不应少于底部受力钢筋截面总面积的1/3。
8.梁板式基础梁连接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柱的边缘至基础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2)当交叉基础梁的宽度小于柱截面的边长时交叉基础梁连接处应设置八字角柱角与八字角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9.平板式筏基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钢筋应有1/2~1/3贯通全跨;
(七)基础回填:
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工作回填基坑时应先清除基坑中的杂物并应在相对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回填并分层夯实。
潘广陆(大连先锋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摘 要] 汽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汽车的拥有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一种便利的交通工具也因为它成产成本的降低逐步进入了普通百姓的家庭,给人们带来出行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交通拥挤和停车困难等诸多问题。白天在城市的CBD 以及商业中心,晚上在各个居住区,交通拥堵和停车难往往是令驾驶员非常头痛的一件事情,落后的市政设施已很难跟上这种快速的步伐,尽显疲态。所以高效智能的交通及停车方案,是眼下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立体车库;技术指标;设计要点
现在所知的最早的立体车库建于19,位于美国伊利诺的停车库,设计师是Holabird和Roche。由于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在国外,尤其在日本已有近30~40年的历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已获得了成功。我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有的历程。很多城市新建小区和商业中心,为了解决地面停车位占地面积大与有限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纷纷发展立体机械停车设备,立体车库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逐渐被广大用户接受。
1、立体车库种类与主要技术指标
1.1立体车库种类。停车库就其结构特征来分类,可分为平面式及立体式,平面式又分为地下平面式停车库、地上平面式停车库;立体停车库又可分为自行式立体停车库、半自动立体停车库和全自动立体停车库。立体停车库是指各种非平面停放监控操作台、输送车、升降电梯及辅助设备(消防、配电、防盗机构)六大部分联合组成。立体停车库就其结构性能大致可以分:机械式、自走式及半机械式3种。主要类型有:
1.1.1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PHS)。该类的形式比较多,对场地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建要求较低,可建在露天,也可建在建筑的地上、地下,规模可大可小,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和空间进行任意组合、排列,空间利用率高,存取车快捷,使用、维护简便,费用较低。根据经验,一个控制单元15~25辆车较为合适。适用于复式汽车库。
工作原理为:每个车位均有载车板,所需存取车辆的载车板通过升、降、横移运动到地面层,驾驶员进入车库、存取车辆,完成存取过程。
1.1.2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PJS)。该类是借助升降机构或载车板的仰俯(摆动)实现存取车的停车设备。该类车库一般是准无人方式,即人将车开到载车板后离开,然后移动汽车的.方式。结构简单,操作容易。适于地上室外广场、地下室、小别墅住宅。
1.1.3垂直升降类汽车库(PCS)。亦可称为塔式立体停车库,它是通过提升机的升降和装在提升机上的横移机构将车辆或载车板横移,实现存取车辆的机械式停车库。工作原理是:用提升机构将车辆或载车板升降到指定层,然后用安装在提升机构上的横移机构将车辆或载车板送入存车位;或是相反,通过横移机构将指定存车位上的车辆或载车板送入提升机构,提升机构降到车辆出入口处,打开库门,驾驶员将车辆开走。一般以二辆车为一个层面,整个存车库可多达20~25层,即可停放40~50辆车,占地面积小于等于50平方米。因此在各类车库中其空间利用率最高。适合于高层办公楼、住宅、医院、综合商业建筑等用地紧张的工程、新建独
1.1.4巷道堆垛类汽车库。根据场地的不同可设置在室外(一般采取全封闭式)、室内、地上或地下。存车容积率高,安全可靠。一部巷道堆垛机和搬运器所负责的车辆在50~100辆之间较为合适,每一层的停车数量一般在20辆以上,层数一般为二至六层,选择四层左右较为合适。
巷道堆垛机械式停车设备包括堆垛机和起重小车式,车位结构可为独立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1.1.5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该类型可以减少车道面积,增加停车密度,提高空间利用率。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又分为单层平面横移、单层(或多层)平面移动。其停车设备可建在地上、地下,设备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存取车效率高、空间利用率高。
主要用于大型车库,室外停车场、尤其是对既要求解决停车位又要求地面可做绿地等,可设计成独立式车库建筑和室内
1.2停车车位空间。车库最大适用车型的外形尺寸决定了停车车位的有效空间,应根据存取设备的运动精度在各方向上加大一定的安全裕量,一般取200~300mm。停车车位实际空间是由停车有效空间和其他结构(如托盘、提升设备等)所占的空间组成,由此可以计算出停车车位空间。若停车车位空间尺寸分别为总长L、总宽W和总高H,则停车车位空间容积V=L×W×H。
1.3库容与库容利用率。立体车库可同时容纳的汽车总数称为立体车库的容量(简称库容N)。利用有限的占地面积停放更多的车辆即库容最大是立体车库最根本的设计目标。通常用车库的面积利用率(RS)及空间容积利用率(RV)来表示:RS=(N×L×W)/S总,RV=(N’×V)/V总其中,S总、V总分别为主体车库总面积和总容积,N’为车容。因为车库内总要留些辅助空RS>1,RS越大说明立体车库土地利用率越高。 间,所以RV<1,
1.4车辆存取时间。车辆存取时间反映了车库的工作效率。对于具有单一提升装置的立体车库,如电梯提升式塔形立体车库来说,车辆存取时间t包括驶入时间tl、提升时间t2、存入车位时间t3、提升装置回位时间t4、提升装置到位时间t5、取车
斯州芝加哥市华盛顿西大街215号的一家宾馆(Hotel La Salle)立式车库及老城改造。
车辆的设施。立体停车库一般由钢构架、回转台(采用埋入式)、复式车库。
―273―
时间t6、提升装置下降时间t7及车辆驶出时间t8。以某车库为例,车辆存取各阶段时间合计为110s。对于不同的车位来说,车辆的存取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整个车库应该用平均车辆存取时间来反映车库的工作效率。对于具有多提升并行动作装置的立体车库来说,车辆存取时间取决于顺序完成的各个动作的最长时间。对于存取车辆时间相对集中的场所,平均车辆存取时间应取得小一些(一般取70~90s);对于存取车时间相对分散的场所,平均车辆存取时间可以取大一些。
2、立体车库设计选型与优点
2.1立体车库库址选择。使用停车场(库)的车辆主要有两种情况:在娱乐场所和商业区旁的暂时停放;在工矿企业内部和社会小区停车场的夜间存放。前者往往不固定,而后者相对固定。建造停车场时,首先应摸清停车场过往车辆的车型与数量分布情况,然后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交通状况、地形地貌、政策法规及地价等方面因素,决定立体车库库址。
2.2 优点及选型原则。立体停车系统越来越受青睐是因为比传统停车库有许多优点:
2.2.1土地利用率高。自动立体停车库停车容量大。占地面积小,也可停放各种类型的车辆,特别是轿车。
2.2.2外观同建筑协调,管理方便。自动立体停车库最适合用于商场、宾馆、办公楼前、旅游区。在可以建设的与周围建筑物风格一致。并且自动化程度可以很高,许多装置基本无须专门的操作人员,一个值班人员就可单独完成。
2.3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自动立体车库具有完整的安全系统,如障碍物确认装置、紧急制动装置、防止突然落下装置、过载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车辆超长及超高检测装置等等,
如果应用于公共场合,还可以配有计时装置,满足收费要求。存取过程可由人工完成,也可以配备计算机设备全自动完成,这也给今后的开发设计留有大的空间。
如上所述,立体车库的种类和形式很多,具体如何进行选择要根据车库的使用环境,服务对象,建设成本等方面的内容。一般考虑如下一些原则,一是与建设空间和周围环境相适应;二是以人为本;三是安全可靠;四是适量够用。
3、结语
立体车库虽然对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停车困难的问题有很多优点,但要想为公众所广泛接受还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推广应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完善立体车库的车辆存取,做到安全、方便、快捷。二是要加强宣传,改变人们随意违规停车的习惯,单靠交警贴罚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三是要改变计费机制,使得立体车库与地面车库能在价格上竞争。
我国轿车的生产量和保有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对停车位的需求也会快速增长。而城市土地供应日益紧张,这必将导致立体车库大行其道。因此从现有的停车位的缺口情况和今后市场的需求可以看出,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国际、国内市场前景十分良好。其在制造费用、建造周期等方面都存在广泛的优越性,引入机械式立体车库是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机械式汽车库建筑构造》统一编号GJBT-1069 实行日期2008.9. [2]刘丽娜.浅谈立体车库的特点和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12.
[3]李祥启.立体车库的选型与应用[J].建筑科技,2008.9. (作者简介:潘广陆,大连先锋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上接第264页)设计师使用简洁明快的色调作为建筑的主体色调,既衬托建筑形态的生动,又获得统一和谐的建筑整体效果。局部鲜艳跳动的色彩增强了建筑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3.3材料选择。空间的趣味性也可以体现在对新材料的运用和把握上。新材料的拓展,新工艺的运用赋予空间设计更丰富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者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质地特征对空间进行设计,可以获得千变万化不同风格的趣味艺术效果。
空,让它看上去仿佛是一个来自外太空的小生命体。让历史、自然以及未来并存于一个梦幻的世界里。
设计师通过材料的对比给建筑赋予趣味与游戏的元素,试图营造一种特殊空间,让大人们也在建筑和城市中获得快乐。设计将趣味与游戏的元素实现在建筑中,这种趣味的体验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4、小结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中,经过趣味性营造的建筑能让人获得精神、心理等非物质方面的满足。不仅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视觉享受,还能用设计自身的趣味化方式与人交流,用趣味化的诙谐和幽默达到一种设计与人的友善,让设计的空间和感受的人之间产生一种极为微妙的生命情感。从而达到设计这一创造活动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小燕. 营造趣味空间的幼儿园建筑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
[2]高品,曲阳. 中国当代建筑的审美内化[J].美术研究 2007. [3]陶明君编著. 中国书论辞典[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4]崔瑞. 休闲会所空间情感体验设计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
[5]林阳,高婧. 幼儿园建筑空间趣味研究[J].四川建筑 .5. (作者简介:明廷竹,浙江龙山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老胡同建造的“泡泡”建筑物
光滑的金属曲面折射着院子里古老的建筑以及树木和天
―274―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潘广陆
大连先锋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世界家苑
Shijie jiayuan(3)
本文链接: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jjy201303267.aspx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停车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合理的解决停车矛盾成为现在的关键问题,机械式立体车库凭借其节约占地面积,相对造价低,操作简便,安全环保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而一些投资者因缺乏对立体车库的认识,选择设备不当,造成了不少已建成的立体车库使用率不高,甚至常年闲置的.现象。
建立体车库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停车问题,如何有效的对立体车库的利用,关系到停车问题的解决。立体车库网提醒,投资者应从停车设备的技术类型,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合理价格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第一,选择技术类型、要坚持适用原则。 机械式立体车库是否好用是优先考虑的问题。设计车库必须充分考虑周边的交通流量及流向,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设备形式和数量。全自动的设备(仓储式)不一定适用,低价位的设备也不一定经济。投资方要多倾听停车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意见,并对多个厂家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综合考虑使用效率、楼面地价、建安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避免选型决策的失误。 第二,选择产品质量、要坚持稳定原则。 选择质量上乘、性能稳定的立体车库产品,首先要看该生产厂家是否拥有相应的生产资质;其次要看该生产厂家是否有相同类型产品的业绩;再次要看该厂家产品在全国或本地区的认知程度。
第三,选择售后服务、要坚持可靠原则。
任何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故障,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是对停车设备生产厂家最基本的要求。首先,负责售后服务的单位必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其次,维保人员必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赶到现场解决问题;再次,制造商应提供常用备品备件和及时供应所需设备;最后,建立完备的客户技术档案。停车设备制造商除保留每个立体车库项目制造档案外,还应向客户提供一套完整的工程设计和技术档案,以便为售后服务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第四,选择合理价格、要坚持有据原则。
各类立体车库由于自身科技含量以及制造工艺的不同,造价相差悬殊,选择立体车库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性价比分析。
综合分析,选择立体车库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投资方只有根据自身需求,对立体车库综合因素进行比较,认真的考察,才能选择合理的立体车库,进一步缓解停车场问题。
欢迎访问立体车库专业网
吣啊 立体车库投资www.03518858888.com
浅谈SMA混合料的组成特点
简要介绍了SMA混合料的组成特点和SMA混合料的.技术性能.
作 者:王瑞龙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呼玛县县级公路管理站 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 英文刊名: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年,卷(期): 32(2) 分类号:U416.217 关键词:SMA混合料 组成 技术性能浅议智能大楼的组成及特点论文
摘要:智能建筑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中智能大楼是类重要也是常见的智能建筑,本文主要针对智能大楼进行讨论。
关键词:智能建筑 智能大楼 基本模型
1 智能大楼的基本模型
智能大楼代表着对物业自动化的需求,最基本的实现楼宇控制的自动化BA、楼宇通讯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0A。但更重要的是应以信息集成为核心,能够连接所有与之相关的对象,并根据需要综合地相互作用,以实现整体的目标。
最新的技术是将智能大楼信息集成建立在建筑物内部网的基础上,通过web服务器和浏览器技术来实现整个网络上的信息交互,综合与共享,实现统一的人机界面和跨平台的数据库访问,因此能够做到局域和远程信息的实时监控,综合共享数据资源,对全局事件做出快速处理和一体化的科学管理。智能大楼虽然独领风骚,给人们的办公与居家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在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发展强劲,并正在与通信企业和消费类电子产业相结合,迈入数字会聚及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电信网络三网合一的时代,信息产业正带领各种自动化系统进行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
2 智能大楼的组成结构和特点
智能大楼是以大楼形式出现的智能型建筑,故也被称为智能化大楼。智能大楼有助于大楼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达到节省费用、舒适方便、安全、有长期发展灵活性和市场价值的目标。智能大楼的基本特点是实现了下列三个方面的自动化功能。
2.1 楼宇自动化功能 楼宇自动化功能指建筑物本身应具备的自动化控制功能,包括感知、判断、决策、反应、执行的自动化过程,能够保证大楼运行办公必备的配电、照明、空调、供热制冷、通风、电梯、以及消防系统、保安监控系统、提供有效安全的物业管理,达到最大限度的节能和对各类报警信号的快速反应。从管理体制和安全性等方面因素考虑,楼宇自动化系统又可细分为多个系统,如机电设备自动化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也有人称为综合保安系统(SPS)。
2.2 通信系统的自动化 通信系统的自动化是指建筑物本身应具备的通讯能力。为在该大楼工作的用户提供易于连接方便、快速的各类通信服务,畅通的音频电话、数字信号、视频图像、卫星通信等各类传输渠道。它包括建筑物内的局域网和对外联络的广域网及远程网。通信网络正在向着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
2.3 办公业务的自动化 办公业务的自动化是为最终使用者所具体应用的自动化功能。它提供包括各类网络应用在内的饱含创意的工作场所和富于思维性的创造空间,创造出高效有序及安逸舒适的工作条件,为大楼内用户的信息检索与分析、智能化决策、电子商务等业务工作提供方便。实现建筑物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龙骨是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它破除了以往存在于语音传输和数据传输的界限,使这两类不同的.信号能通过技术上的进步与飞跃,而共同在同一条线路中传输,这既为智慧大楼提供了物理基础,也与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综合业务数据网络工SDN的传输需求相结合。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通信网络则是实现智能化大楼的桥梁。智能化大楼的中心是以计算机为主的控制管理中心,它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与各种终端,如通信终端(电话、电脑、传真和数据采集等)和传感终端(如烟雾、压力、温度、湿度传感等)相连接,“感知”建筑物内各个空间的“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处理给出相应的对策,再通过通信终端或控制终端(如步进电机、阀门、电子锁或开关等)给出相应的反应,使得该建筑好像具有“智能”,这样建筑物内的所有设施都实行按需控制,提高了建筑物的管理和使用效率,降低了耗能。
3 智能大楼的优越性
智能大楼是理想的办公场所,它能提供更舒适的工作环境,节省更多的能源,更及时全面的实施商贸电子交易,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智能大楼带来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供安全、舒适、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办公环境 智能大楼中有消防报警自动化系统和保安自动化系统,其所具备的智能化可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空调系统能检测出空气中有害污染物的含量并能自动消毒,使之成为安全健康的大楼;智能大楼对温度、湿度、照度及空气中的含氧量均能自动调节,甚至控制音响和色彩,使楼内工作人员心情舒畅,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此即从安全保障上带来效益和节约。
3.2 节省耗能 节能是智能大楼高效和高回报率的具体体现。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中,建筑物的耗能占全国总耗能的30%~4既左右。而在建筑物的耗能中,采暖、空调、通风设备的耗能占65%左右,是耗能大户;生活热水占15%;照明、电梯、电视占14%,厨房占6%。智能大楼可通过其智能化,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和大气热量来调节室内环境,’最大限度减少耗能,并按事先编好的程序,区分工作和非工作时间,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不同标准的自动控制。同时由于系统属高度集成,系统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这样人员安排可更合理,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这是人员利用动态适合需求而带来的经济效益。
3.3 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通信服务 信息时代,时间就是金钱。在智能大楼中,用户可通过国际直拔电话、电子邮件、电视会议、卫星接收、信息检索与统计分析等多种手段,及时获得全球性金融信息、商业情报、科技情况等最新动态,并可借助国际互联网和企业网,及时发布信息以及随时与世界各地的企业进行电子商贸等活动。这是使信息的收集、传播、更及时更准确而创造的效益。 3.4 建立先进与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 智能大楼内各类系统同时运行,其管理具有相当的难度。“智能大楼综合管理系统”为整个大楼提供了高度集中的实时监控以及全方位的物业管理,是先进与科学的大楼综合管理机制,从而将方便用户。此是更易于采用新技术而带来的节约和效益提高。
4 智能大楼的经济效益分析
4.1 节能节能是建设智能化大楼特殊重要的目标之一,这是因为人类对建筑的需求,经历了掩蔽所~舒适建筑一健康建筑一绿色建筑这样4个阶段,在经历高耗能的第二、三阶段后,人们认识到绿色建筑必须是大量利用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亲近自然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同时应有高效率。为此可采取的节能措施有:①对空调、照明、电梯系统的情况实时进行监测,由计算机智能管理建筑的能源;②楼宇外及楼顶采用“恒温”概念技术和遮阳设备,使之有低热转移值合理设计楼宇暖通设备的设计容量,做到物尽其用,有条件时采用太阳能吸热和高效低耗能灯具;③提高楼内温度的控制精度,避免夏季室温过冷与冬季室温过热的能源浪费。据统计,夏季温度下调1℃,将增加能耗9%;冬季设定温度上调1℃,将增加能耗12%;④合理划分送风系统,控制建筑物的新风量。新风量的大小主要应保证大楼内C02浓度低于10O0ppm,同时,有回风的空调系统可将新风量减少到33%;⑤空调设备采用高效率设备,以变频调速控制电动机及合理的启停操作;此外在楼宇空调设备预冷和预热时,关闭室外新风阀,以减少加速新风的能量消耗,对热力和排气热量进行回收。
4.2 管理与经济效益据统计,智能建筑中智能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为3年左右,远远低于建筑的其它部分;智能建筑的运行费用和能耗比常规建筑低30%-45%,而售房率和出租率比常规建筑高出15%。
4.3 智能建筑发展到今天,己经不是高新技术产品的简单合成,而是采用高科技来实现解决人的需求,改善和提高人工环境的品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4.4 智能建筑具有“软空间”的特性,在设计和建筑智能建筑时,需要将应变的“弹性”包括在内,使智能建筑具有伸缩性、适应性、扩充性。
参考文献:
[1]李林.21世纪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0.(01).
[2]刘叶冰.园区与大厦智能化系统特点与不同[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0.(01).
[3]吴达金.综合布线系统相关产品的选用[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02).
[4]孔建国.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要求探讨[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1.(06).
[5]马鸿雁,陈志新,何伟良.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发展综述[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01).
[6]宋光兴,杨德礼.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及一致性改进方法[J]系统工程.2003.(01).
★ 贺信结构组成及
★ 简历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