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ACCA考试难度、特点及考试规则(共含9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鳄梨梨梨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acca考试难度和特点
1、知识面比较广,不局限于会计、审计,还涉及经济、管理、税务、信息系统、金融和贸易等多方面知识,对学员综合能力和知识的储备要求比较高。
2、以主观题为主,考观点、考思路,不需要死记硬背,需要发散性思维。
3、考试题量比较大,需要考生熟悉基本理论,掌握运算规则。
4、英语表达要求清楚、准确、有逻辑,但不会苛求语法和用词。
二、考试规则
1、所有课程满分为100分,50分及格。每年6月及12月为全球统考时间,每门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2、单科成绩(除第三阶段核心课程的特殊要求外)有效期为十年,从学员注册成功年度开始算起。
3、课程考试应按顺序进行,一次考试最多可以考四门。若第一阶段有不及格的课程,该课程可与第二阶段的课程一起考,但不得与第三阶段的课程同考。
4、第三阶段3.5,3.6和3.7三门为核心课程,必须在同一次考试中进行,要求这三门课程同时通过。如果有两门课成绩合格,一门课成绩在30-49分之间,允许单独补考该课程两次,若不能通过,三门课需要重新考试。如果有两门不及格,或一门低于30分,三门课均须补考。
学员注册后,在二月份和八月份会收到acca的考试报名通知,学员根据下列考试规则和个人准备情况选择报考科目和考试地点。
1. 学员按三个阶段a至f单元的先后次序报考。除免试与已通过的课程外,同一单元内课程必须同一次报考,每次最多报考四门。但f单元的考试必须在考完了证书阶段后才能报考。
2. 基础阶段和证书阶段每科成绩合格后可予以保留(acca考试50分为及格)。专业阶段同一个单元的三门课程须同时报考、同时通过。若三门中只有一门通过,则通过的这门成绩也不能保留,三门课均需重考;若三门中有两门通过,且另一门在30分至49分之间,则没通过的那门有两次补考机会,在随后的两次考试中通过,三门课亦可视为全部通过;不然,三门课均须重考。
3. 所有十四门考试必须在学员报名注册后十年内考完。
acca考试的难度是以英国大学学位考试的难度为标准,具体而言,第一、第二部分的难度分别相当于学士学位高年级课程的考试难度,第三部分的考试相当于硕士学位最后阶段的考试。第一部分的每门考试只是测试本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着重于为后两个部分中实务性的课程所要运用的理论和技能打下基础。第二部分的考试除了本门课程的内容之外,还会考到第一部分的一些知识,着重培养学员的分析能力。第三部分的考试要求学员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决断力。不仅会考到以前的课程内容,还会考到邻近科目的内容。
全球单科通过率基本在30-40%左右,中国学员通过率为50——60%.
(一)知识面比较广,不局限于会计审计,涉及经济、管理、税务、信息系统、金融和贸易等多方面,对学员平时能力和知识的储备要求比较高。
(二)以主观题为主,考观点、考思路,不需要死记硬背,需要发散性思维。
(三)考试题量比较大,需要考生熟悉基本理论,掌握运算规则。
(四)对英语表达要求清楚、逻辑和准确,但不会苛求语法和用词。
1、所有课程满分为100分,50分及格。
单科合格成绩有效期为,从学员注册成功年度开始算起。
2、所有课程的考试按顺序进行;不能跳跃报考或先报考高级阶段再考初级阶段。一次考试最多考4门。学员提交报考表就 计算一次考试费用;缺考、作弊或自动放弃成绩,均须进行补考,交纳补考费用。
3.acca分三个阶段一共14门课,其中第三阶段3.1-3.4四门课程中任选2门。建议学员选考3.1和3.3两门。
4、第三阶段3.5,3.6和3.7三门为核心课程,必须在同一次考试中进行,一般要求这三门课程同时通过。如果有两门课成 绩合格,一门课成绩在30-49分之间,允许单独补考该门课程2次,若不能通过,三门课需要重新考试。如果有两门不及 格,或一门不及格,且分数低于30分,三门课均须补考。
5、为便于学员真正了解国家惯例,acca14门课程中,涉及会计审计的课程,建议学员选考国际会计准则(ias)。 对于课 程2.3,建议学员选考英国税法。
6、中国大陆acca考点有北京、上海(2个)、天津、南京、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福州、成都、大连和西安。
7、acca考试每年6月和12月各举行一次,每个考试期间都同时举行所有课程的考试。学员可以在全球范
围内选择适当的考点。每门课程考试时间为3小时,中国大陆考试时间一般为下午3-6时。部分课程(主要是第一阶段课程)的考试将逐步实现计算机化。
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六月初和十二月初)。学员注册后,在二、三月份/八、九月份会收到acca的考试报名通知,学员根据下列考试规则和个人准备情况选择报考科目和考试地点。 学员按科目的先后次序报考,每次最多报考四门。每门考试时间为三小时,及格成绩为50分(百分制)。 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选择课程每科成绩在合格后可予以保留。第三部分最后三门核心课程须同时报考、同时通过。三门中若只有一门通过,则通过的这门成绩也不能保留,三门课均需重考;若三门中有两门通过,且另一门在30分至49分之间,则没通过的那门有两次补考机会,在随后的两次考试中通过,三门课亦可视为全部通过;不然,三门课均须重考。 所有十四门考试必须在学员报名注册后十年内考完。
有数据显示初、中级财会人员一般月薪在1500元~1800元,而高级财务人员一般底薪是每月一万多元。acca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姚志君表示,有了acca证书,在与竞争对手同等条件下,能使就业成功机会增加一半以上。并且在一些大的企业比较认可。
尽管如此,acca考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姚女士表示,因为是全英文考试,所以对于语言水平要求比较高。每门课3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即便是对于母语是英语的人来说,也比较紧张。更主要的还有对个人毅力的考验,因为acca一共有14门课的考试,通常都得用两三年的时间来完成,加上在职人员平时得工作,所以,acca会员多是得利用假期、业余时间学习,曾经有学员打趣道,在acca备考的时候,必须得放弃所有休假时间并且经得起“任何的诱惑”。而且有学员回忆,在当时学acca的班上,从开始100多人,到最后全部考完14门不到20人了。同时,考试内容方式跟中国传统的不同,都是案例分析,背书是背不出答案的。最后,在费用上,也得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注册费+考(免)试费+年费+学位申请费,一共大致为856英镑。(1英镑约为13元人民币)教材的费用为440元(人民币)/门。面授培训费为1200元~1400元(人民币)/门,网上培训为560元~860元(人民币)/门。姚志君表示,acca和所有证书一样,并不是万能钥匙,仅仅是个敲门砖。
acca考试揭密
国际知名的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因为其全球的权威性让许多人望而生畏,很多考生因为处理不好考试中思维方式、法律制度和答题技巧等方面的与国内考试的差异,使考试成了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其实,国际职业资格考试并不象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可望而不可及,再难也是有规律可循的。acca考试的规律和秘密在哪里呢?
1、acca鼓励人们从战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乐观态度看待未来,提倡考生自己对问题独到的见解。由于其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才,面对的许多问题并不仅局限于会计的领域,因此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拓展自己的思路。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发散性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另一方面要从最基本的要义和逻辑分析入手,培养自己在复杂环境下的决策、判断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可通过对其提供的大量案例的反复研究、分析和体会,逐渐使自己形成灵活、独立、辨正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一段学习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这些能力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十分有益的。
2、acca考题规律性比较强,重点的内容会反复出现在历年的考题中,尽管教材提供的内容很多,信息量大,而每次实际考试不会超过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更不会出偏题和怪题。考生不妨尝试分析历年考试内容,找出考官的出题规律,针对这些重点反复练习,这样有利于把握考试要点,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对考过关会有极大的帮助。但这种分析是须建立在对书本内容全面理解的基础上的。
3、除了充分利用课本和习题上提供的知识外,还要充分利用学员简讯,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最新信息和接受不同的观点。有条件的同学不妨浏览 acca的网站,上面提供了许多专家甚至主考官的文章和历年考试分析,从中可以了解最新考试信息,不至于盲人摸象。在最后几门难度较大的管理策划和财务策划等课程中,我感觉课本似乎只提供了一个知识框架,应不断地补充知识面。例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培育、竞争优势、绩效评价体系、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企业的影响等均可以和当前我国的一些知名企业相联系, 这些理念在跨国公司的实际运作中有许多贴切的运用,俯拾皆是,从而有助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注意学习和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收获和体会后,要不断地与同学和同事交流和沟通,以加深印象。acca 主要靠自学,但有时老师或同学的几句点拨,会使一个自己反复看不懂的问题迎刃而解。而知识一旦被理解后,是不易被忘掉的。
5、合理安排时间。学习中每个人的复习方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需花费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把握。对在职人员来说,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考场上,时间都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所以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在时间短缺的情况下,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是唯一的办法。有人说困难象弹簧,其实时间也一样象弹簧,只要你想学习,每天是能够挤出一些时间来的。
其实,acca并不难,真正的困难和对手是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很大潜力的,关键看是否去挖掘;acca也并不是高不可攀,它需要的不是天才,而是毅力和勤奋。学多学员都说acca不仅仅给了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不断挑战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acca课程设置灵活,并对中国的会计专业考生有5门课程的减免,英语和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又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我考acca的几点体会今年六月的acca考试成绩已经放榜,全国又有149位学生完成了全部14门考试,获得acca毕业生资格,已经有三年或以上相关经验的毕业生可以即刻申请成为acca会员。这149位新科毕业生中,北京地区和上海地区各有41位,广东有34位,其他地区33位。acca广州代表处采访了其中一些毕业生,分享他们的acca考试心得。以下是一位acca毕业生的体会。
在我考acca的时候,离开大学校门已经八年了,当年大学成绩平平,英语由于长期不用,也早忘个差不多。考前曾听说过acca作为全英文学习和考试的难度,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一是因为经过几年的审计实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wto, 越来越多企业趋于国际化,我感觉自己的会计、审计、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已经有些老化,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想利用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学习和了解国际最新的会计、审计及管理知识,接受国际上最先进的教育,使自己开阔眼界,提高素质,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
acca的课程涵盖了会计、审计、税务、管理、决策等14门课,课程设计比较科学,由一般的基础知识直到高级管理知识,循序渐进,这些教材除了有较深和全面的理论知识外,又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从开始学习起,我就针对自己的特点,制定了以下策略:在前几门理论知识较简单的课程中先过语言关,侧重于英语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以至于在最后几门理论较深的课程中,使英语不至于成为最大的障碍;针对课程内容非常多,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我对自己提出注重“全面理解,重点把握”的要求;同时针对精力有限,仅靠考前突击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就做到把问题和难点在平时来消化和吸收。事实证明,这些策略是十分有效的。
第一部分:基本会计原理,财会信息作用等
第二部分:财会核心专业技能、相关法律、财会技能
第三部分:企业财务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