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招聘单位门槛高 自考成考生求职碰壁(共含2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loysiu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招聘单位门槛高 自考成考生求职碰壁
内容提要: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和标准日益水涨船高,部分岗位的求职门槛已经提高到必须是统招本科或统招硕士,还对应聘者的外语水平提出硬性要求,这使得一些有真才实学的自考生、成考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尴尬。“求职学历需为统招本科或统招硕士、该岗位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大学英语四、六级分数……”近日,记者走访哈市部分人才市场了解到,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和标准日益水涨船高,部分岗位的求职门槛已经提高到必须是统招本科或统招硕士,还对应聘者的外语水平提出硬性要求,这使得一些有真才实学的自考生、成考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尴尬。
据了解,小王是一名通过自学考试毕业的本科学生,他所学习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小王说,自学考试非常不容易,完全要凭借自己的能力通过十几门国家统考课程。有的比较难考的科目甚至要连考好几年才能通过。这样取得的'学历含金量应该是很高的,国外许多国家都承认自考学历。可是最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他却遇到了尴尬的事情,一些单位明确表示只招统招生,对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的文凭不太认可。这种有些歧视性的用人政策令他感到不解。小王的话代表了部分自考和成考生的心声。记者在与哈市部分高校的自考和成考生交谈时了解到,其中很多人都有过因达不到用人单位的用人硬性标准而被拒之门外的经历。
小李是通过参加成人高考进入高校学习英语专业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希望成为一名教师一直以来是她的最大心愿。但是在求职过程中,很多学校招聘的条件苛刻,至今让小李只能“望职兴叹”。小李无奈地说,自己在学校学习的几年里特别努力,她已经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专业能力并不比统招生差,但是部分用人学校却连报名考试的机会都不给像她这样的成考生。现在,她想通过考研来转变身份,以求在就业方面获得优势。
针对一些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将成考、自考生拒之门外的情况,部分用人单位解释说,现在的统招本科生、硕士生越来越多,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我们首先会通过求职人员的学历筛选出部分求职者,然后再优中选优。现在的招聘标准也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的,面对人才拥堵的现状我们只能采取措施设定一些学历上的要求逐层筛选,然后再考查每个求职者的实际能力。
面对部分成考生和自考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限制的情况,一些教育界的业内人士认为,求职者要想被社会所承认,用人单位是人才的最直接的检验者。现在无论是普通高考、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还是其他教育形式,都处于质量不断提高、各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求职者顺利通过用人单位的考核和试用,人才的质量得到验证,社会自然会对人才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而成考、自考毕业生欲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希望能在求职过程中获得一席之地,首先还是要通过勤奋的努力从自身下工夫以获得真才实学并应用于社会,这样才能够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承认。同时也希望用人单位能从不拘一格,本着以人为本、认才为用的原则,为成考、自考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生活报核心提示
网络招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求职者所接受,其凭借海量信息、低成本以及便捷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对于职位信息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大量虚假信息、商业广告泛滥的存在也困扰着网络招聘模式的发展,网络招聘的发展需要一个门槛。
“网络招聘”是第二选择
校外的第二场社会招聘对于已经大四的小陈而言只是作为求职模式的“替补”。
“这里面的企业不是很多,来找工作的人也没有想象中的火爆,对于社会上的现场招聘,我的很多同学基本不抱太大的希望。”小陈说,“主要是大家缺乏对于主办方的信任,因为如果是学校里的招聘会,学校对企业会有一定的资格审查,而社会上的招聘会,大家相互都缺乏了解。”
记者通过对几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采访了解到,几种不同的招聘模式在他们看来,学校组织的招聘会居于首位,其次为专业招聘网站的网络招聘,最后为社会上的现场招聘会。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排列,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不同招聘模式的信任度以及最终能够找到心仪工作的成功率而言的。
“在大学期间曾经通过网络招聘模式找兼职,但结果是只交了“报名费”,最终也没有找到工作。”小陈说,“现在找工作肯定离不开网络,很多企业的招聘信息和招聘会都是从一些专业招聘网站上获得,但是在打电话咨询的时候,我首先会先问要不要交钱,毕竟现在网络上的信息也有很多并不可信。”
网络求职成概率性事件?
“有的企业会在不同的网站上挂出自己的招聘信息,有的职位即便已经过期了,还是会存在于招聘网页上,这很容易形成误导。”来自山东财经大学(筹)的小宋告诉记者,“当然,由于很多优势职位面向的是全国的毕业生,加上网络招聘的便捷性以及受时间和空间的干扰较小的特点,因此也不可否认有的同学在投简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
一名求职者告诉记者,自己在不同的专业求职网站上投了100多份简历,但是大多都石沉大海,能有回音的仅限个位数,而最终没有一个能够应聘成功。
“不可否认,网络招聘中有很多东西是存在一定的夸大或者虚假,有时候参加面试,会感觉网络上的描述和现实的感受有很大差别。”这位求职者告诉记者,“但最让自己不能忍受是,在简历提交以后,尽管已经表明自己的求职意向,但还是会有很多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企业打来近似“海量”的电话。”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很多单位不管是否招聘员工,都挂着招聘某个职位,因为单位有时会存在扩岗的情况,这样做也是为了多收集简历,搜集更多的人才;但另一方面,求职者在海投简历之后,由于缺乏回应,把通过网络求职看成是一个概率性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盲目性。在大量求职信息涌向某个岗位的同时,进而造成了增加用人单位挑选简历的难度,影响到了招聘效果。
需要设置一个门槛
作为网络招聘面对的主要群体,几位正在求职的大四学生告诉记者,在经历了“海投”之后,他们觉得经由“熟人网络”(如人人网、开心网)衍生出来的社交招聘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网络中“匿名化”的特点,增加了网络上招聘信息的可信度,同时也为真正想招人的用人单位提供了精确的信息。
“如果招聘网站对于信息能够有一定筛选机制,并且这个机制要有一定的权威性,网络招聘将比现场招聘会还具有一定的优势。”一位受访者表示,“显然,众多专业招聘网站都是趋利的,他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扩展他的信息量,这种情况下,招聘网站在快速的发展中如何保证信用就成为很多人关注的一个方面。”
济南市中正荣凯法律服务所主任李荣凯认为,对于当前网络招聘中存在的信用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信息的监管,并将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同时求职者也应注意鉴别网络招聘信息的真假。“但对于网络招聘中,部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信用缺失问题,未来可以尝试用信用评级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否会出现一种两极分化?”百度旗下招聘网站百伯网济南销售总监李涵告诉记者,“网络招聘在将来一定是招聘行业的发展趋势,但现在的专业招聘网站,还处于成长阶段。”
★ 招聘 单位介绍信
★ 单位招聘介绍信
★ 招聘单位介绍信
★ 求职招聘简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