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求职须提防三大招聘陷阱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柠初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毕业生求职须提防三大招聘陷阱(共含7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柠初”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毕业生求职须提防三大招聘陷阱

篇1:毕业生求职须提防三大招聘陷阱

毕业生求职须提防三大招聘陷阱

一、谨防陷入 组织

就业难形势下, 组织看准大学生求职、求高薪心切的`心理,打着“高收入”“升职快”等幌子,将大学生骗入 陷阱,

二、警惕以招聘之名、诈骗钱财

一些不法单位或个人招聘信息、人员看似完整可靠,通知学生被录用后,紧接着就要求其缴纳体检费、培训费等费用,待费用到位就“人去楼空”,

三、防止合同陷阱或的口头哄骗

利用学生不了解《合同法》和急于就业的心理,一些用人单位在合同里模糊用工时间,实际工作时延长其工作时长。还有些招聘单位因担心招不来业务员、推销员、代理员等,就把职位美化成“某部经理”或助理等,以此来诱惑求职者。

篇2:开学后招聘活动多 毕业生须警惕求职三大陷阱

。记者昨从南京各高校就业办了解到,被骗参加培训、被骗去 、被骗当苦力是目前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三大陷阱。

陷阱一:工资很高,培训费也很高

去年11月底,在一场大型招聘会上,南京某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刘健康应聘一家教育科技公司。半个月后,刘健康接到该公司的面试通知。“公司规模不小,装修看上去很舒服,感觉很正规。他们承诺程序员月薪5000元以上!”

一个星期后,刘健康接到了公司“面试通过,来参加培训,并缴500元设备使用费”的通知。“这个钱缴得并不多,听上去也合理。”刘健康觉得机会难得,很爽快地缴了钱。一个星期的培训很快结束,刘健康以为该签合同了,谁知道公司说,还要培训,设备使用费和上次一样。“已经缴过500元了,不缴的话,前面缴的等于白费。”刘健康又缴了钱。

两次培训后,他得到了“编程员”的职位,见习期月薪只有800元。公司告诉他,想成为月薪5000元以上的程序员,培训费至少9000元。

应对河海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黄林楠说,目前借招聘名义推销培训的公司不在少数。按照国家规定,企业进行培训是不准收费的。遇到要求交钱培训的公司,毕业生应及时和学校联系,请老师帮助鉴别。

陷阱二:好机会主动送上门

寒假前,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吴杰出接到广东一家名气很响的'啤酒公司的电话,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说,今年公司要开拓新市场,需要一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吴杰出是学校就业办老师推荐的,请他去面试。

“一般业务员底薪就有3000元,完成基本业务量还有提成。”吴杰出怦然心动。“来回路费还报销。这么有名的大公司,怎么会骗人?我想都没想,就去了广东。到了后发现,这家所谓的大公司藏在一栋不起眼的居民楼里,条件简陋,很像传说中的 。没等他们带我去总部,我就找了个借口出来了!”

应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业办主任刘宇雷说,毕业生的个人信息现在几乎不是秘密。因为很多毕业生在网上、招聘会上广投简历,而不负责任的单位和网站随手就将资料丢弃、泄露了。这为骗子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就业办如果推荐学生就业,辅导员一定会通知学生。

毕业生如果要去外地应聘,一定要告诉同学或者辅导员,以防意外。

陷阱三:轻松面试获得“高”职位

“本科学历,能力突出的非名牌大学学生也有机会进入国际大公司。“市场主管”正式录用后,底薪4000元以上,并有高额奖金和优厚福利待遇……”去年12月初,看到这样的招聘广告时,就读南京一所本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李成几乎有点“激动”,众多大公司“只招211院校毕业生”的要求让他几乎失去了自信。

李成介绍,面试当天,有近百位应聘者。但几轮面试却出人意料地简单。经过层层“筛选”,李成被录用为公司的市场主管。报到后李成被告知,暂时只能签订3个月试用合同。试用期间,“市场主管”必须参加“基层锻炼”——推销公司研发的旅行卡,没有底薪。李成这才明白,所谓的“国际大公司”就是一家在全国“卖卡”的公司。

应对河海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黄林楠说,这样的公司就是想使用廉价劳动力,通常不会和学生签定正规的用工合同,所谓的“高”职位也就是个诱饵,虚的。学生们在选择时应该看看,这样的工作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没有帮助。(谈洁)

篇3:求职者提防招聘“陷阱”

求职者提防招聘“陷阱”

求职者提防招聘“陷阱”

本报讯 (记者姜艳秋)春节假期结束后,企业招工进入高峰期,火车站、汽车站附近街头出现大量招工人员,各种招聘广告随处可见,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招工广告上的招聘信息并不完全真实,求职者应提防其中“陷阱”。

本市劳动 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月十五一过就进入招聘的高峰期,真假招聘信息混杂,求职者一时很难分清真假。所以提醒求职者一定警惕那些虚假中介骗人的伎俩,谨防上当。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应注意以下“陷阱”:

一、收取额外费用

如果有公司上来就让先交报名费,那一定是趁火打劫的 。求职者在应聘时遇到收取报名费、面试费、培训费、管理费等额外费用的企业,最好不要相信。不少皮包公司就是看中求职者求职心急,借着招聘骗钱。

二、试用期有猫腻

试用期人员一般工资较低,一些用人单位为降低人力资本,大量招募短期员工,且不签订劳动合同,待三个月试用期满,就以各种各样的借口予以解雇,

求职者辛辛苦苦给用人单位低薪干了几个月,然后被扫地出门。此外,实习期过长,以有问题为名予以辞退,这是大学生以往找工作的普遍遭遇。

三、剽窃求职者作品

企业以选人为名,在笔试、业务考察等环节中让求职者撰写策划案、翻译文章,而这些都应是公司员工的'本职工作。除了把求职学生当免费劳力外,学生在简历中把自己的毕业设计和研究理念写得一清二楚,也让不少企业坐享其成。

四、先 再骗钱

一家保险公司招聘,考试后一名男子站在十几名求职者面前开始演讲,一番煽动性的演讲加培训后,各位求职者基本已被 ,心甘情愿地交出集资款。

五、多出力少拿钱

一些私人企业在招聘时打出一份职务,上岗工作时一个人却要干几份活,而工资只开一份。一家杂志社在招聘时写着文字总监,用人时文字总监既要采访写稿,又要编辑版面,既要拉广告业务,又要送杂志搞发行,却只有一份工资。

劳动监察人员提醒求职者,在应聘过程中,要和用人单位就某些关键事宜,诸如工作性质、薪资、相关福利待遇等一一核实,并在签订合同时要求用人单位一一列明。对于用人单位在招聘信息中出现不诚信行为的,可拨打劳动保障服务热线12333进行举报。

篇4:毕业生求职如何防范招聘陷阱?

毕业生求职如何防范招聘陷阱?

近年来,随着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再加上毕业生缺乏经验,在求职过程中上当受骗、损失钱财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在求职时如何防范招聘陷阱呢?昨日,记者在市人才市场采访时,有关负责人认为求职者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不要到 求职

求职者应到政府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和政府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所或经政府人事、劳动部门审批的职业介绍中介机构求职应聘。这些机构对招聘单位进场招聘有一套严格的管理手续,登记前要对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和经办人的身份证原件进行审查,并要留复印件存查。对于要招聘大批人员的外地企业,除审查招聘单位营业执照和经办人的身份证外,一般还要上门调查,确保招聘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特别提醒:社会上也有一些无单位、无证照、无场地的 打着招聘的旗号,随意设点、四处游说、散发假资料,招摇撞骗,骗取钱财,因此,在求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不要随意向招聘单位交各种证件和费用

正规职业介绍机构有招聘场所,审查所有原件随即退还。收费标准不高,而且都是经过物价部门审批的,并张贴在收费处。国家《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所以,用人单位不能直接或委托无证中介在社会上开展各种有偿招聘活动,更不得直接或委托中介收取求职人员各种证件和各项费用。

特别提醒:毕业生求职时不要随意将各种证件交给招聘单位和非法中介,更不要随意交报名费、中介费、服装费、押金、租金、保证金和岗前培训费等,

否则,就会上当受骗,证件、费用难以要回。

招聘方只有手机联系方式的要警惕

求职面试最好要求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经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批准的中介服务机构。如果招聘单位要另选地址,毕业生一定要事先明确具体的面试时间和地点,接到面试通知时,要问清对方的办公地址和固定联系电话。

特别提醒:若招聘单位只有手机单一联系方式,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千万不要到不是工作场所的偏僻地方、存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去面试。

注意个人信息的保密

签订《劳动合同》前,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密,最好要求招聘单位经办工作人员给张名片,或者请对方提供姓名、详细地址、电话和手机号码。不要随意将个人所有的信息提供给招聘单位,确实需要投递个人简历或提供个人信息,一般只要提供姓名、性别、学历、专业、主要经历、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即可。

特别提醒:对于各种渠道特别是互联网上的招聘信息,一定要慎重核实,不要给不规范、不可信的招聘单位投递个人简历或泄露个人详细信息,否则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为了防止上岗后出现劳动纠纷,求职人员在工作前要主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合同期限、工作内容、上班地点、工资标准、奖惩办法、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工作时间、工作条件等。如出现劳动纠纷,双方可以依照签订的《劳动合同》条款协商解决,协商达不成一致意见的,可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到人事、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现在有的求职人员,碍于情面,马虎了事,到一个单位上班,不按规定签《劳动合同》,一旦出现劳动纠纷,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特别提醒:在签订《劳动合同》前,毕业生要到应聘单位看看工作地点、生产车间、营业执照等,详细了解企业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岗位、社会保险、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吃住安排等,以便判断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招聘的真实性,防止上当受骗。

篇5:求职招聘陷阱

最新求职招聘陷阱大全

案例1:

今年上半年,在招聘会上投完简历并且过五关斩六将之后,韩丽终于顺利通过了一家公司的面试,并参观了公司,觉得很正规,很快公司通知韩丽去参加培训,并要缴纳500元的培训费。韩丽觉得机会难得,交了钱并参加了培训。培训后公司又组织进行体检,体检费300元,但最后这家公司以韩丽视力太低为由拒绝录用。

“后来,一个有着类似经历的同学告诉我,每次招聘会这家公司都会招人,但从没听说有人和这家公司签约,根本是在骗我们这些求职者的培训费和体检费!

大学网提醒:基本上需要缴纳费用才可以入职的工作,大家可要考虑清楚啊!被骗得概率很大!

案例2:

小周是西北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他在招聘会上看到一家外贸企业提供的职位挺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向该企业投递了简历。但该公司声称要 “考验”求职者的水平,要求每位求职者为他们翻译一些文件。小周按该公司的要求把自己辛辛苦苦翻译出来的文件寄到了该公司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给该公司打电话咨询,他们却说已经招到合适的人。小周无奈的说,我成了该公司免费的劳动力了。

大学网提醒:为考验求职者的水平,招聘企业要求求职者展示一些作品或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一些作品是合理的,

但是如果量特别大的话,求职者就需要擦亮眼睛了。必要的时候通过各类渠道了解一下该公司。

案例3:

“妹儿,想不想做兼职模特?”记者在成都市春熙路、太升路等繁华地段看到,年轻女孩总会被一些中年妇女或男子热情地“邀请”,殊不知其中暗藏玄机。成都一所大学在校学生谢娇告诉记者,她在逛春熙路时就被一名中年妇女叫住,请她到礼仪公司做彩妆秀模特,并许以高额报酬。在礼仪公司,谢娇付了30元报名费后,公司业务员以服装押金、推广费等为由,又收取了580元的押金,并开了一张报到函。“按报到函指示,我来到一家礼仪公司的营销策划中心。

工作人员以岗位责任金、包装费为由,让我再交300元。当我感到不妥要求拿回自己所交的钱时,工作人员说,费用不可能退还,除非再交300元,这样不但可以拿到高额薪金,公司还会退还所有押金。无奈之下,我又交了300元。最终公司安排给我的工作也并非彩妆模特,而是市场调查员。至于押金,到现在也没退给我。”谢娇说。

大学网提醒:对于收费招聘的.公司,求职者请止步!

案例4:

小马从外地到东莞找工作,由于条件不合适,在东莞的劳务市场里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正以为找工无望时,突然一个人在劳务市场的门口前拽住他,称自己是劳务市场的工作人员,并拿出自己的工作证表明身份,之后告诉小马,能够帮他找到一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同时将自己的电话号码以及雇主的号码留给了他。小马信以为真,拿出50元酬谢。结果雇主家电话打不通,打介绍人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小马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

大学网提醒:找工作千万不要相信陌生人!

篇6:求职招聘陷阱

求职招聘陷阱

陷阱一:招聘单位收费

正规情况下,面试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例如所谓的报名费,面试费,培训费等等,这些都属于额外的费用,需要警惕,因为不少骗子就是看重了学生求职心急,就假借招聘之名,骗取钱财。所以遇到有收取费用的企业,一定要多加警惕。

陷阱二:招聘单位“无限期试用”

如果试用期比较长的话,然后以有问题等原因为由将其辞退。大学生毕业后需警惕这样的情况,

陷阱三:通过招聘剽窃求职者作品

有些企业以招人为名,在笔试和考察业务时让求职者展示才能,因而让求职者写一些,例如翻译文章,撰写策划案等。而这些或许并不是公司员工的本职工作。这样不仅把求职学生当成了免费得劳力之外,而且在学生得简历中的一些毕业设计或者研究理念等因为都写得非常清楚,也让很多企业有了趁机窃取的.机会。

陷阱四:“三金”协商放弃,假高薪陷阱

一些用人单位以名声高位诱饵进行招聘,但是却不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一般一些公司会以给员工的工资都很高,里面就包含了三金的部分。其实实质上是已经剥脱了求职者的权利。所以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才审阅内容,如果合同有异议,应该及时与用人单位进行谈判,争取获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篇7:求职须注意陷阱

“有些招聘单位,名为招聘,实为骗钱、骗人,毕业生应注意以下事项”,赵晓华的话,引起了台下数百学子的高度关注。

他提醒毕业生,在求职时,遇到“高薪”要留心,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签约服务期限不要太长;协议书上项目尽量填全;一般不要同意将交保险的钱发给个人;求职过程不要向用人单位缴纳费用或证件;要求与对方签订劳动合同。

求职者提防招聘“陷阱”

求职陷阱须注意

三大求职诈骗陷阱

毕业生求职要警惕 陷阱

贵阳:部分招聘企业有陷阱 找工作须擦亮眼睛

招聘面试技巧陷阱

断送职场生涯的三大陷阱

招聘面试技巧陷阱指导

如何应对求职陷阱

各种求职收费陷阱

毕业生求职须提防三大招聘陷阱(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毕业生求职须提防三大招聘陷阱,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