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特征分析(共含9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雪涞”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特征分析
热带气旋是影响我国沿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它产生的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给沿岸地区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而严重的'台风灾害,往往是台风登陆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登陆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总结了20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特点,结果表明: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具有登陆季节短、登陆地点分布异常、台风比例异常偏高、灾害损失极为严重的特点.同时,还讨论了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异常的气候原因,并指出未来几年登陆热带气旋和台风的年频数处在上升趋势中.
作 者:曹祥村 袁群哲 杨继W 易海祁 Cao Xiangcun Yuan Qunzhe Yang Jili Yi Haiqi 作者单位:曹祥村,杨继W,易海祁,Cao Xiangcun,Yang Jili,Yi Haiqi(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研究生2队,大连,116018)袁群哲,Yuan Qunzhe(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军事海洋系,大连,116018)
刊 名:应用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18(3) 分类号:P4 关键词:登陆热带气旋 时空分布 登陆路径 强度 年频数56年来登陆东南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特征分析
本文通过对1949~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登陆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的年际、月际变化、强度、路径特征及与副高、厄尔尼诺、拉尼娜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 者:郭婷婷 李培 作者单位:海军海洋水文气象中心,北京,100161 刊 名:海洋预报 ISTIC英文刊名:MARINE FORECASTS 年,卷(期): 25(2) 分类号:P731 关键词:热带气旋 登陆 东南沿海地区 特征分析利用AMSU分析热带气旋结构特征
搭载在美国新一代极轨业务系列气象卫星上的先进的微波探测器(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 Unit,AMSU)提供了对于大气中温度、湿度以及云雨分布特征的探测能力.研究选择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的`多个热带气旋个例,利用NOAA16/17卫星的AMSU数据分析热带气旋热力及云雨结构特征,结果显示:热带气旋中心的增暖在AMSU-A微波温度观测表现显著,特别是在对流层上层通道尤其明显;AMSU观测热带气旋中心增暖与强度相关性统计分析显示,两者相关性达0.778;AMSU-B高频通道可以揭示热带气旋的云雨结构分布和对流发展旺盛情况,分析显示热带气旋云雨结构变化与气旋强度密切相关,气旋强度滞后于系统对流过程的发展.
作 者:邱红 方翔 谷松岩 张文建 朱元竞 Qiu Hong Fang Xiang Gu Songyan Zhang Wenjian Zhu Yuanjing 作者单位:邱红,方翔,Qiu Hong,Fang Xiang(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北京,100871;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谷松岩,Gu Songyan(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张文建,Zhang Wenjian(中国气象局,北京,100081)
朱元竞,Zhu Yuanjing(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北京,100871)
刊 名:应用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18(6) 分类号:P4 关键词:AMSU 热带气旋 热力结构 深对流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活动特征分析
本文综述了20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的活动特征,并对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量及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进行分析,同时对2006年的El Ni(n)o、南方涛动现象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并用500hPa月或候平均环流形势解释了2006年的`台风登陆早、登陆时间集中的原因,说明500hPa月或候平均环流形势对台风登陆预报有一定的意义.
作 者:王艳萍 田志光 作者单位:王艳萍(宁波海洋环境监测站海洋预报台,宁波,315200)田志光(92899部队,宁波,315200)
刊 名:海洋预报 ISTIC英文刊名:MARINE FORECASTS 年,卷(期): 25(1) 分类号:P731 关键词:热带气旋 特征 副热带高压 海温 El Ni(n)o 500hPa平均环流形势近58年来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气候变化特征
利用1949-2006年<台风年鉴>和<热带气旋年鉴>资料,主要分析了1949-2006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频数、登陆位置、登陆季节延续期和登陆强度等要素及其概率分布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来,登陆中国热带气旋年频数有减少趋势,但登陆时达台风强度的年频数变化不明显;按登陆地点分区统计发现,登陆华南地区的热带低压及(强)热带风暴年频数以减少为主,而登陆东部地区的热带气旋年频数变化不明显.登陆点历年最北位置(最南位置)有南移(弱的`北移)趋势,导致登陆点历年南北最大纬度差逐渐减小,这表明热带气旋登陆区域更为集中,在23°-35°N增多,而在35°N以北和23°N以南以减少为主.登陆中国热带气旋季节延续期缩短了近1个月.热带气旋年平均登陆强度及其概率分布偏度有增加趋势,表明登陆的强台风有增加;登陆中国华南和东部地区的台风强度都有增强趋势,前者比后者趋势更明显.另外,热带气旋年最大登陆强度差长期呈现减小的趋势.
作 者:杨玉华 应明 陈葆德 YANG Yuhua YING Ming BAODE Chen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30;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30 刊 名: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67(5) 分类号:P467 关键词:登陆热带气旋 登陆位置 陆强度 偏度 Landfall TC Landfall location Landfall intensity Skew1951~登陆我国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的变化
通过分析1951~20登陆我国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登陆热带气旋频数呈减少趋势,50~60年代登陆热带气旋频数较多,1991~年是热带气旋登陆我国的最少时期,1951~2004年间登陆强度为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的热带气旋频数呈显著减少趋势.最大登陆强度在50~70年代,近几年是偏弱气候阶段.平均登陆强度没有明显变化.登陆热带气旋的破坏潜力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50~70年代初明显偏强.登陆热带气旋平均强度的减弱和具有较强强度登陆热带气旋频次的减少引起破坏潜力的减弱.
作 者:王小玲 任福民 WANG Xiao-ling REN Fu-min 作者单位: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刊 名:海洋预报 ISTIC英文刊名:MARINE FORECASTS 年,卷(期): 25(1) 分类号:P731 关键词:登陆 频数 强度ENSO与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关系研究
利用1951-登陆我国热带气旋信息化资料、ENSO事件以及海温指数资料,讨论ENSO事件与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关系.结果表明,7-9月热带海洋持续维持ENSO事件状态,对当年登陆热带气旋有明显影响,暖(冷)事件年,登陆热带气旋频数易偏少(多)、初旋日期偏晚(早)、终旋日期偏早(晚),活动期偏短(长),平均登陆强度偏强(弱),登陆TY频数偏少(多),即ENSO事件对登陆热带气旋有明显的预报信号.当年有ENSO事件的结束或开始,但7-9月热带海洋维持正常偏暖(偏冷)状态,对当年的登陆热带气旋也有一定的`影响.暖事件对登陆热带气旋的影响比冷事件更明显.
作 者:王小玲 宋文玲 作者单位: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刊 名:热带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年,卷(期): 25(5) 分类号:P732.6 关键词:ENSO 登陆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信息化资料 海温指数资料近58a来影响和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统计特征分析
本文利用1949~热带气旋资料,对58a来影响和登陆浙江热带气旋的登陆位置、登陆时间的年际、月际和日变化、登陆后的移速及路径变化与降水中心分布的关系、登陆后维持和衰减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影响和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有较明显的`年际、月际和日变化特征;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陆上维持时间与登陆时的强度正相关,登陆后12h内热带气旋衰减较快;登陆后移向偏北分量大的或移速加快的热带气旋,主要降水区出现在路径右侧的可能性大.
作 者:俞燎霓 雷媛 曹美兰 陈春晓 YU Liao-ni LEI Yuan CAO Mei-lan CHEN Chun-xiao 作者单位:俞燎霓,雷媛,陈春晓,YU Liao-ni,LEI Yuan,CHEN Chun-xiao(浙江省气象台,浙江,杭州,310017)曹美兰,CAO Mei-lan(舟山市气象台,浙江,舟山,316000)
刊 名:台湾海峡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OCEANOGRAPHY IN TAIWAN STRAIT 年,卷(期): 26(2) 分类号:P736.2 关键词:热带气旋 维持时间 衰减情况 移动路径 移动速度 雨量中心分布我国热带气旋研究十年进展
90年代初,国内外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热带气旋现场试验,取得了许多宝贵的`加 密观测资料。利用这些资料,对热带气旋尤其是异常热带气旋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我国科学家在国家科技攻关85-906项目中的“台风科学、业务试验和天气动力学理论的研究”等与热带气旋有关的课题和国际热带气旋研究合作项目“SPECTRUM (Special Experiment Concerning Typhoon Recurvature and Unusual Movement)”中对台风的突变现象和预报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从而在过去10年中,在台风运动突变、结构和强度突变、台风暴雨的突然增幅、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方法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作者将对这些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 者:陈联寿 孟智勇 Chen Lianshou Meng Zhiyong Meng Zhiyong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刊 名:大气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年,卷(期):2001 25(3) 分类号:P4 关键词:热带气旋 台风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