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桂林市低温冰冻过程特征分析(共含7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滴滴滴吹重生版”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桂林市低温冰冻过程特征分析
利用常规资料,欧洲资料分析了桂林冰冻日和冰冻过程的时空分布和长(≥6d)冰冻过程、短(<6d)冰冻过程在51a平均场和距平场上的特征.
作 者:唐熠 Tang Yi 作者单位:桂林市气象局,广西,桂林,541001 刊 名:气象研究与应用 英文刊名: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年,卷(期): 30(2) 分类号:P45 关键词:冰冻 冰冻过程 时空分布 特征运城市低温大雪冰冻过程成因分析
针对1月中下旬运城市出现近50a来罕见的低温大雪冰冻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旬平均场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高纬度环流经向度大,南支槽活跃,副高偏北、偏强是造成持续低温冰冻的主要原因;而高空回暖、地面回流以及西南急流加强是造成运城强降雪的重要因素.
作 者:魏海茹 盖晓东 李冬梅 陈雪珍 刘婉莉 谢纪民 WEI Hai-ru GAI Xiao-dong LI Dong-mei CHEN Xue-zhen LIU Wan-li XIE Ji-min 作者单位:魏海茹,李冬梅,陈雪珍,刘婉莉,谢纪民,WEI Hai-ru,LI Dong-mei,CHEN Xue-zhen,LIU Wan-li,XIE Ji-min(运城市气象局,山西运城,044000)盖晓东,GAI Xiao-dong(黑龙江省气象台,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刊 名:沙漠与绿洲气象 英文刊名:DESERT AND OASIS METEOROLOGY 年,卷(期):2009 3(3) 分类号:P458.121 关键词:低温冰冻 旬平均场 强降雪 成因分析江西省抚州市20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分析
年江西省抚州市出现的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其发生的形势背景是拉尼娜现象和大气环流异常,影响系统是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和地面强冷空气;降水性质可通过物理量场的温度层结进行判别;降水强度可通过物理量场的水汽通量散度.散度和涡度进行判别.
作 者:徐继延 蔡小琴 邹忠旺 全根元 作者单位:徐继延,蔡小琴,邹忠旺(江西省抚州市气象局,江西,抚州,344000)全根元(江西省南城县气象局,江西,南城,344700)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5) 分类号:P4B 关键词:低温雨雪冰冻 拉尼娜 大气环流异常 物理量场初江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成因探讨
利用T213资料以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初江西省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高压脊稳定维持,副高持续偏北、偏强,地面冷空气不断南下,850 hPa层气温始终维持在0℃以下,是造成江西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直接原因.副高和乌拉尔山高压的强度均在不断增强,控制范围不断扩大,导致江西出现三种性质截然不同的降水.700 hPa层气温的变化与江西降水性质关系密切,气温为0℃以上时,水汽呈液相态,主要为雨或雨夹雪天气;气温为0℃以下时,水汽呈固相态,以降雪天气为主.中层和低层的水汽输送均可产生冻雨和大雪天气,江西1月25-26日冻雨天气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低层输送,28日晚-29日大雪天气的'水汽来源于中层和低层的输送,31日晚-2月2日大雪天气的水汽则来源于中层的输送.
作 者:龙余良 魏虹 简海燕 Long Yuliang Wei Hong Jian Haiyan 作者单位:龙余良,魏虹,Long Yuliang,Wei Hong(江西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江西,南昌,330046)简海燕,Jian Haiyan(宜春市气象局,江西,宜春,336000)
刊 名:气象与减灾研究 英文刊名:METEOROLOGY AND DISASTER REDUC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09 32(3) 分类号:P458.1+22 关键词:低温雨雪冰冻 环流形势 水汽通量散度.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自动气象站数据处理
针对-01-12-02-02江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自动气象站数据处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自动气象站数据中降水、地面温度、雪深、天气现象、风记录的正确处理方法.
作 者:刘冬梅 黄少平周晓香 作者单位:江西省气象信息中心,江西,南昌,330046 刊 名:贵州气象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METEOROLOGY 年,卷(期): 33(3) 分类号:P416 关键词:冰雪天气 自动站 数据处理益阳市低温冻害特征分析及评估
普查益阳近50年的低温天气过程,根据低温范围、持续时间、强度和冰冻日数等反映低温危害的指标,设置低温异常指数,分析其年代际变化特征,从气象角度综合评估一次低温过程的灾害影响程度.发现20世纪60、70年代益阳市强低温冻害较多,其灾害程度为“5年一遇”至“25年一遇”,1977年之后的`近30年里仅有小于“5年一遇”的低温冻害,的低温冻害为“50年一遇”,该分析方法可为低温过程灾害评估及决策服务提供参考.
作 者:刘电英 钟荣华 彭杰彪 LIU Dianying ZHONG Ronghua PENG Jiebiao 作者单位:益阳市气象局,湖南,413000 刊 名: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英文刊名:PLATEAU AND MOUNTAIN METEOROLOGY RESEARCH 年,卷(期):2009 “”(z1) 分类号:P423.3 关键词:低温冻害 异常指数 特征分析 评估2008年初宜昌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因分析
利用大气环流、海洋、天文以及宜昌单站气象资料,对2008年初宜昌市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1月欧亚地区出现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是导致2008年初宜昌市乃至我国南方大范嗣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直接原因.南海夏季风的'季节转换偏迟与这次灾害天气的出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拉尼娜事件对这次过程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太阳黑子的异常活动对这次灾害天气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 者:宋春远 熊传辉 罗剑琴 祁东平李芳 作者单位:宜昌市气象局,湖北,443000 刊 名: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英文刊名:PLATEAU AND MOUNTAIN METEOROLOGY RESEARCH 年,卷(期):2009 “”(z1) 分类号:P492 关键词:大气环流 拉尼娜事件 南海季风 太阳黑子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