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工陷阱多 学生求职需谨慎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默尔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暑期工陷阱多 学生求职需谨慎(共含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默尔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暑期工陷阱多 学生求职需谨慎

篇1:暑期工陷阱多 学生求职需谨慎

暑期工陷阱多 学生求职需谨慎

高考结束后,相信不少学生哥都会选择打暑期工来充实他们三个月的超长假期,不过如今劳务市场和网络上的招聘信息五花八门,各位学生哥在求职时要多个心眼,以免上当受骗。

记者来到我镇一家职介所了解到,以往每年到暑假期间,像一些工厂都会招聘大量的暑期工,不过今年企业对暑期工的需求数量则大幅下降,加上目前高考才刚结束,所以前来求职的学生并不是很多。

某职介所经理:“这企业的需求量不是太大,整个的效益暂时的行情来讲也不是太景气了。现在有些网站发布的那些这样那样(企业需求大量员工)的信息,都很多水分的`。”

职介所人员指出,一些“黑职介”往往会抓住学生缺少社会历练、求职心切的心理,以帮助他们找暑期工为名,收取所谓的“保证金”、“押金”之后,却让他们长期等待或无法介绍满意的单位,甚至到人去楼空时学生才意识到上当受骗,

因此学生找暑期工除了要对网上五花八门的招聘信息“多个心眼”外,选择职介所时也要多加警惕,以免上当受骗,造成钱财损失。

某职介所经理:“学生来我们公司的话一般都有签合同、协议,我们有专门的驻厂管理人员进行跟踪,像学生去了的话,一直到他们返校之前,我们在工厂都会跟踪他们(的情况)。”

这个劳务市场怎么讲,外面叫做遍地开花。这些学生高考完刚步入社会,要谨慎一点,多考虑一下吧。

市人力资源部门提醒广大学生,在打暑期工过程中如自身利益受到侵犯,可以携带相关票据资料到当地人力资源分局投诉,或拨打热线12333咨询。

篇2:暑期工暗藏玄机 四个陷阱需谨慎

暑期工暗藏玄机 四个陷阱需谨慎

“免费”招暑期工不免费!暑期临近,不少大学生选择打份暑期工,挣点学费,也积累些社会经验,于是各种“免费”招暑期工的信息“遍地开花”。说是“免费”招,其实背后暗藏玄机,大学生每打一份工将会遭到5层抽利。

暑期即将到来,暑期工招聘炙手可热,许多高校大学生都选择暑期不回家而干起暑期工。然而每年都有暑期工“扣工资”、“要钱难”、“被放逐”等情况发生。在暑期工这个利益链条上,工厂代工、劳务公司、中介公司、校园总代理、校园小代理,这些招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哪些猫腻?

6月10日至17日,东方今报记者以在校大学生的身份,通过网络、校园招聘广告、学生来求职,揭秘“免费”背后的玄机,其实是层层加码收费的招工利益之链。

现象

暑期招工线上线下“遍地开花”

随着暑期的临近,“暑期工”市场也热了起来。6月14日下午,东方今报记者来到位于新郑双湖经济开发区附近的中原工学院附近,十几名暑期工校园代理摆开摊位。其中两个摊位前围满了学生,纷纷咨询暑期工事宜。半个小时的时间,报名人数已达60人。

据一名做了两年校园代理的大四学生宋磊介绍,一个月前就有学生询问暑假招工的事情了。随后,记者在浏览QQ、微博、微信及本地各大招聘网站和论坛社区时,注意到近段时间各种暑期工求职信息大量增多。

记者通过宋磊加进了“长三角寒暑假用工”QQ群,发现里面的招工信息每分钟更新20条。

记者在电子厂暑期工的论坛里,发现“想进电子厂”的信息每天都有数百条。在与这些网友交流中,记者注意到,他们大多数都是在校学生,甚至还有一些已经毕业的大学生。网友“在路上的'爱”告诉记者,自己是河南农大的一名大二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所以只能靠进电子厂多赚点学费和生活费。

利润

代招百名暑期工 一个暑假挣4万

在中原工学院附近的招工摊位前,记者以求职的身份向校园代理咨询暑期工事宜。

“我们代理的都是可靠的电子厂,直接包车去上海,每天工作8小时,轻松月赚3500元。”校园代理闫姗姗拿着宣传页介绍,“如果每天加班两小时,一个月下来可拿到5000元。”

她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在校大二学生,做的是校园小代理,而他们的校园总代理是一名大四的学长。她每招一个人,有150元的“人头费”,而总代理却有300元的“人头费”。她透露说,校园总代理都是中介公司的“亲信”,需要有往年的招工记录和经验。

随后,记者又来到郑州市轻工业学院民族职业学院的学校附近,该校园总代理陈伟赫称,由于中介公司扣费项目多,他专门跑了一趟上海电子厂,直接和电子厂洽谈,做了该电子厂的直接代理。“省去招工中间的中介公司,我每个人可以多赚500元,而且学生们扣的钱也少了。”他介绍,为了安全,他已经事先安排好了车辆,每一批学生都亲自带队护送,

当记者询问报名暑期工需要交什么费用时,“150元车费,50元体检费,其他的不需要。”陈伟赫说着便拿着报名表让记者填写,并要求先交50元报名费,称这是“诚信费”,将来可抵用车费。

“放心,我们是不会糊弄你的。前几天已经送过去一批了,这是第二批,我都招120人了。”他说,去年一个暑假的招工,不到100人,他净挣了4万元。

暗访

800元到100元 “人头费”层层抽

为何当校园总代理这么赚钱?到底中介公司和代理之间的利益如何?记者带着这些疑问,经人推荐,以应聘校园总代理的身份,来到郑州市紫荆山路与商城路交会处的华林新时代广场12楼的一家中介公司。

“当校园总代理‘人头费’怎么算?”记者问。

“代理费是根据你招的人进厂时间来确定的,一般每人给你300元。”工作人员姜先生回答,“以招女生为主,男生事儿多,不好管。”

“工厂给劳务公司的‘人头费’是每人600元到800元,劳务公司给中介公司每人500元,然后老板会把这钱全都给我们。”姜先生称,老板要想盈利,只能从学生的工资里扣,少则300元,多则1000元。

“你也可以在你们学校再招小代理,每人给他们100元或者150元,这规矩历来都是这么定的。”姜先生解释道。

“那我用进厂不?”记者又问道。

“最好进厂,到时可以帮忙管着他们。毕竟‘人头费’是等学生工作结束才给的,如果中途有学生不干了,那就没有了。”姜先生称,暑期学生的工资都是分三次发,当月工资下月结,学生发工资了,代理的“人头费”才能给。

“去年我招工了100人,挣了3万多。你要是真想做校园总代理,只要能招到50人,我保证你可以赚到1万元。”姜先生胸有成竹地向记者说道。

揭秘

“免费”是幌子 暗藏四个陷阱

陷阱1

50元体检费打水漂

陷阱2

150元车费说退并不退

陷阱3

承诺8小时工作制,实为早8点上到晚8点

陷阱4

协议背后有玄机,结算工资被扣钱

据一位长期做暑期工的校园总代理许先生介绍,以“免费”当诱饵的招工方式,往往暗藏陷阱。每年学生的工资都会被工厂、劳务公司、中介公司、代理等层层剥削,连扣四番。学生打一次工,却深陷五回陷阱。

许先生解释:“学生报名时交的50元体检费,中介公司会在学生办理进厂手续时交给工厂,而工厂所安排的体检成本不到10元,有的甚至不体检。”

招工时以“报销车费”为由,让学生先交150元车费,打工结束后退还。“这个钱不会退。”许先生举例说,从郑州包车去上海,以包车3辆为准,市场价总计8600元,而内部价仅需4950元,每辆车可坐45人,而学生共交20250元,剩下的5400元都被中介公司扣下。

在学生上车后,中介公司会和每位学生签订“进厂协议”,协议上明文规定“如若干不到两个月,将扣取10%所得。”而这一事项却很少有学生注意到。

许先生还透露,在招聘时承诺的“8小时工作,轻松赚得3500元”,实际工作时间是早8点到晚8点,每天都需要加班。

“但工厂里都会有规定,一般不会扣学生工资。”许先生坦言,当学生暑期工作结束后,工厂会将所有的学生工资打款给当地劳务公司,由劳务公司给学生发工资。而此时中介公司就会拿着当初与学生签订的“进厂协议”,由劳务公司代扣学生工资,每人少则300元,多则1000元。同时劳务公司还会另付给中介公司每人500元到800元不等的“人头费”。

篇3:毕业季求职陷阱多,需谨慎

毕业季求职陷阱多,需谨慎

每年春季,返城打工的人们多了,大学生也面临毕业,心情急切的求职者们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因此每年春季也是各类求职诈骗的高发期,收取保证金、提供虚假职位信息、假借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动力……求职陷阱无处不在,招数也层出不穷。最近一段时间来,由于许多求职者急于求职,同时抱有侥幸心理,觉得求职骗局不会落到自己头上,结果一时疏忽大意,却让自己上当受骗。

根据分析,求职路上,要防范如下五类骗局。

陷阱一:以招聘之名盗取信息

有些企业和中介,会推出一些待遇诱人的招聘信息,要求求职者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复印件、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这在求职者看来也许再正常不过,于是按照表格要求认真填写。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却发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受到了侵害,甚至是其它骗局骗到家里,求职者这才恍然大悟,上了不法分子的当。

防范要领:求职者要通过正当求职渠道找工作,如到正规招聘网站注册投递简历,或到有规模招聘会现场求职。不要轻易相信手机短信、微博、社区网站的招聘信息,一定核实清楚再去求职。

陷阱二:“假招聘”,真敛财

打着招聘的'幌子,向求职者收取服务费、体检费、培训费等,可一旦当求职者付了费后,却是泥牛入海无消息,要么是单位不需要招人,要么就是对口职位刚刚招聘完毕,总让求职者不得所愿。一部分人自认倒霉,一部分求职者虽然较真,但最多也只能追讨回部分损失。每次招聘会都会有这样的 ,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在招人,但从没听说有人和这家公司签约,说到底,就是专门在骗求职者的培训费、体检费!

防范要领:对于先让交报名费、培训费、押金、服装费等费用的招工单位,求职者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陷阱三:中介和民营诊所勾结,骗取体检费

一些中介,和不法民营诊所相勾结,以各种公司名义招聘员工,在收取一定的报名费后,再安排员工到指定的诊所去体检。求职者不仅要交体检费,而在接下来的体检过程中,更是暗藏许多猫腻,甚至查出种种不能入职的疾病。如果体检者要想修改体检报告,则需要在诊所里进一步治疗或者购买一定价位的药品,方可更改体检报告。

防范要领:正规企业入职体检,往往都选择大型医院,如果发现将求职者送到民营诊所体检,求职者得格外小心了。

陷阱四:“高薪”之名下暗藏诈骗

没有学历本领要求,只需做KTV场所的服务员、领班,便可底薪四五千元,甚至月薪近万。这样的招聘广告在公交站台、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对于一些屡屡碰壁的求职者来说,面对这样的轻松且高薪的工作,自然是病急乱投医。然而,当求职者按照联系电话取得联系时,电话那头,所谓的公关经理会表示,他们提供的工作岗位特殊,首先要面试,要收取押金、诚意金等,并让求职者先打款。求职者一旦打款,那么便一步步落入骗子设好的陷阱。

防范要领:求职者不要被诱人的薪资待遇所迷惑,远高于行业平均薪资水平的招聘本身就存在陷阱。

陷阱五:以招聘“试用期”之名节约成本

这样的陷阱主要存在于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新员工通过招聘,虽然得到了求职机会,然而入职后,却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试用期。试用期内的工资很低,招聘方会向求职者承诺,等转正后薪水会有大幅度提高。可当员工卖力地工作,终于等到试用期结束,结果却因为试用期没有通过而被一脚踢开。对于企业来说,极大地节约了成本,然而对于求职者来说,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防范要领:在入职前,可以多了解一下用人单位信息,如果发现用人单位老是频繁招人,可要小心警惕了。

篇4:网上招聘陷阱多 求职需谨慎

网上招聘陷阱多 求职需谨慎

时下,春节过后大学生们又开始进入了找工作的关键时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查询招聘信息、注册、投简历,乃至网络面试,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求职方式。但是,尽管网上求职具有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优点,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那就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甚至可能蕴藏不少陷阱,求职者应提高警惕谨慎对待网上应聘。

网上求职难摆脱信息泄露困扰

网上求职,一不当心,求职者简历中的种种个人信息就可能成为他人牟利的法宝。一些别有用心者盗取求职者的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家庭详细地址等个人信息后,转卖牟利,求职者受到无端骚扰的情形屡见不鲜。

自从前不久在网上求职时留下一份个人简历后,顾小姐的生活就再也没有安静过。一会儿是莫名其妙的短信,一会儿是没头没脑的电话,一会儿又是一大堆职业培训的广告邮件。后来才知道,全是网上简历惹的祸。

郑州某院校面临就业的小敏,也遇到了相同的`困扰,近一个星期以来,不断接到外地或本地的陌生来电,这些人操着不同口音,问小敏的问题大同小异:是否愿意从事“特殊服务”?更让小敏吃惊的是,对方对小敏的年龄、籍贯和爱好等了如指掌。

因信息泄露险被诈骗钱财的案件也屡屡发生。据《南充日报》报道,何飞飞是西华师大学生,面临毕业的她在各大求职网站上投放了个人简历。不久,何飞飞接到一个自称是学校档案室老师打来的电话,并准确叫出了她的名字。随后,那位“老师”开始询问她家的电话、住址以及她现在是否在学校。何飞飞当时没有多想就一一作了回答。

后来,何飞飞查了一下号码的所在地,一查是重庆,何飞飞就警觉起来,马上给父亲打了电话,告知事情经过。何飞飞说,第二天父亲就打来电话说,有一个自称是某地交警的告诉他,自己女儿出了车祸,让家里人赶紧寄钱到该地第三人民医院。幸亏及时防范,骗子的伎俩才没得逞。

网上求职陷阱重重

网上求职火爆,不过,由于网络世界的复杂,网上求职升也是危机四伏,陷阱重重,

一家网络招聘机构吴经理介绍,他们曾接到过求职者投诉,有的求职者网上发出求职申请后,招聘公司立即回复“录用”,当求职者希望上班时,对方随即要求求职者缴纳300元的培训费,最后求职者一打听才发现,这家公司竟然不存在。

令人吃惊的是,一些 组织也通过网络招聘设下 陷阱,频频将 黑手伸向了求职者。网友“虎父牛子”在网上诉说了自己的遭遇。作为大三学生,网友“虎父牛子”在一个人才网站发布了找工作的信息,不久就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在某地开有一大型超市,需要人手,100元一天,管吃管住。“虎父牛子”信以为真,当晚便乘火车到达该地,两个人接待了他,并将他送到宿舍。第二天,他被带到一个房间里,一个30多岁的人在讲课,先是介绍他们的产品,接着就介绍“拉人”入伙的经验……“虎父牛子”这才恍然大悟,自己掉进 黑窝了。他想立即逃脱,却遭到挡驾。次日凌晨,趁人不备,他从窗台跳下,才脱险逃出。

网络诈骗,也是无奇不有。英语专业毕业的李小姐在某知名招聘网站发现一家外资企业正在招总经理助理,条件是英语口熟练,能翻译,待遇不错。于是,她便向该公司发了份求职简历。第二天,该公司回复称,为考察她的英语翻译能力,要求她在两天内翻译一份公司的材料(大约3万字)。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李小姐花费一天一夜时间把该材料翻译成中文交给对方。正当李小姐满怀信心,充满期待地准备上班时,该公司却回复称该职位已经招到合适人选。但是,李小姐随后却发现,该公司又以另一名称在该网站招同样的职位,联系邮箱没有变,李小姐这时才恍然大悟自己上当,自己网上求职竟被当成免费劳力。

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识

网上求职,诈骗方式形形色色,求职者务必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首先,尽量选择与正规的专业网站进行合作。网络招聘在中国大陆出现仅仅只有几年时间,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市场比较成熟的地区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求职者来说,选择规模大、知名度较高、门户型的招聘网站是明智之举。

其次,对于网上招聘信息要仔细甄别,不要因为求职心切就盲目相信网上的招聘信息,在投递简历和去面试前,都要仔细查看招聘公司网站内容,并通过当地工商部门查询有无此单位,多方了解,核实情况,以免上当受骗。

再次,对于一些单位的招聘,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信息泄露给陌生人,通过网络发送简历时最好不要透露过多的个人信息。

最后,实地应聘过程中要善于随机应变,善于从蛛丝马迹中捕捉可疑情况,往往能够及时收住脚,免遭进一步侵害。

篇5:大学生暑期求职陷阱多

商丘新闻网讯:暑期是大学生的求职高峰期,不少大学生想利用两个月的暑假来找份工作,一来锻炼自己,积累一些实践经验,二来也勤工俭学,也增加些收入,但记者近来看到,不断有大学生打工被骗的报道见诸报端,也有一些大学生打来电话,反映自己打工被骗。

大学生生长在“与世隔绝”的象牙塔里,社会经验不足,在求职时偏听偏信,容易受骗上当。大学生暑期求职时易遭遇的'陷阱很多,如招聘单位收费、无限期试用、不给签订劳动合同等,

大学生暑期求职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才能做到防止打工受骗。昨日上午,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人才交流中心的张心潮主任。据张主任介绍,大学生暑期打工要做到“三个注意”。一是要选好企业,要到有法人资格的正规的企业去打工,不能盲目听取招工企业的所谓高工资、高福利的诱惑和影响,到一些小厂或一些不正规的单位去打工。二是要选个好中介,大学生要到正规中介机构去找工作,到人才市场上去找,因为人才市场对招聘企业都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以确保求职者的利益。三是无论打工时间长短,大学生一定要和用工方签订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用以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有利于大学生维权。张主任特别强调,用工方不能以任何形式向求职者收取押金、保证金等,不能以任何理由扣取求职者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毕业证、身份证等。

张心潮介绍,我市人才交流中心的人才市场每周六、周日都有招聘会,大学生可到市人才市场上去免费求职。“大中专学生只要递张求职表就可以了,如果这次找不到工作,下次我们还会为他们进行免费推介。” 张心潮说。

警惕!求职路上陷阱多

暑期工求职简历

暑期大学生需警惕求职陷阱

求职陷阱多又多!找工作要小心

学生暑期工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兼职陷阱多 看证件辨“黑职介”

第一份暑期工

暑期工招聘启事

打暑期工

求职陷阱须注意

暑期工陷阱多 学生求职需谨慎(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暑期工陷阱多 学生求职需谨慎,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