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级阅读准备中常见的四大误区(共含5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夏天该死的”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四级阅读准备中常见的四大误区
四级阅读的学习进行到目前这个阶段--离考试还有大概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正是学习的攻坚阶段。经过新东方的培训,很多同学感到受益匪浅、正在建立起一个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同时,同学们在阅读学习中也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对我们的学习构成很大的危害,甚至会将大家引入歧途,最终导致四级考试前功尽弃。【误区一】:只要上课听好课就行了,下课以后的事情不用太重视。
【分析】:这样的思想是要不得的,上课认真听讲,记号笔记,与老师形成良好互动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下来以后同学们对上课学到方法的一个复习、熟悉、记忆、最终为自己所用的这么一个过程。上课老师讲的东西马上当堂就能理解并且记住最好,但是学习是一个遗忘--记忆--再遗忘--再记忆的一个不断循环提高的过程,只有下来以后进行大量艰苦的案头工作:诸如整理笔记、背单词、背长难句型等,才是真正将四级阅读学好的关键方法。
【误区二】:老师的一些阅读方法似乎用不上,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做下去。
【分析】:老师建议同学使用的一些阅读方法和规律,一般都是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已经得到了历届新东方学员的使用和检验。教给同学们使用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但是大家从初中开始已经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多多少少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习惯,要马上适应新东方老师的授课习惯和思维方式当然有一个过程,甚至会有一个痛苦的转型期,但是这个过程一定要坚持住。这个过程越是痛苦,越是说明同学们正在发生正确的转变。相信风雨过后总有彩虹,坚持就是胜利!
【误区三】:我报的是新四级,新四级已经取消了词汇题的考查,从此不用背单词啦!
【分析】:这可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想法,必须马上转变过来。虽然说不考词汇题了,但是决不是说词汇不重要了。且不说四级的听力、阅读理解和写作都离不开单词的参与,就是新增加的仔细阅读当中的blanked cloze这个题型,几乎也就是对词汇以及基本语法结构的一个变相考查。一个英语学得好的人,几乎没有几个词汇量是很小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拥有一个超强的'英语词汇量,还愁自己的英语学不好吗?所以说,下来以后认认真真地进行单词的记忆与练习,仍然相当重要。可以这么说:没有词汇,就没有一切。
【误区四】:勤能补拙,所以要进行大量阅读训练,真题不够做,还要做很多模拟题。
【分析】: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同学,在市面上买了很多水平参差不齐的模拟题进行训练,这简直是既费时间又费金钱啊!如果说十几块钱同学们可以接受,那么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就太不划算,而且模拟题可能会把同学们的做题思路变得和真题相距甚远!有时候模拟题做得越好,真题反而做的越差就是这个道理。甚至会引起同学们的逆反情绪--“反正我什么办法都用了,题也做了那么多,不管了!破罐子破摔了!”这可不行啊!
其实,把教材23套真题做完已经足够,但是做一遍是不够的,还要反复揣摩和思考,为什么这样出题?为什么这是正确答案?最后一个月,再把近两年的真题进行训练,发现最近的真题和以前的真题在思路上有哪些是一脉相承的,有哪些是进一步发展的,出题上有什么新变化?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弄明白,四级的阅读也就算真正获得提高啦!
误区1
自己已经定型看书缺乏热情
-现象:
有些考生认为,就剩一个月了,自己的成绩已经定型了,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目前就是被动等待中考,心静不下来,也不认真看书。甚至有考生感到茫然,内心缺乏学习热情,被时间牵着走。
-专家观点:
现在正是激发斗志的时候。最后一个月,应该将中考重新梳理一遍,时间足够。每个学科最重要的考点再看一遍的时间刚好。
“现在最关键的是,让自己澎湃起来。”王浩建议,考生要做好迎战准备,让自己每天都在练习,都有小有收获,这样逐渐让自己兴奋起来。
误区2
心情时有焦躁中考肯定会受影响
-现象:
有些考生现在会有一点焦虑,甚至焦躁,会出现看不进去书,一道题看很久,复习效率下降等现象,这让他们很害怕,觉得中考肯定受影响。
-专家观点:
“轻度焦虑很正常,不用过度担心。其实,与好的心理状态相比,更重要的是:答题状态!”
最后一个月,考生千万不能过紧,这样容易导致对题生厌、麻木,题拿过来看半天,反应不过来;也不能过松,不能让神经彻底松下来。要保持适度紧张。“最佳状态是,正常生活、学习的节奏,用正常心态,正常答题。”
误区3
知识点复习差不多了
应该多做题
-现象:
临到中考前,一模、二模都已经结束了,部分考生会感觉知识点复习差不多了,应该多做题了,每天都做很多习题。甚至认为,做更多的题目,也许就会碰到中考试题,自己押题。
-专家观点:
“中考题原创居多,将来中考遇到的一定是新题。所以,你现在做的题,很难碰到中考题目。”现在考生最重要的能力,是知识迁移的能力,就是当你碰到新题目的时候,能从新题中分析出与你以往做过的哪些题目相近,从而把相关知识迁移出来。所以,现在做题的反思与回顾更为重要,否则做再多的题也没有用。
误区4
最后一个月家长带孩子盲目补课
-现象:
最后一个月,有些家长不惜重金,不惜时间,给孩子找名师、专家补课,甚至请假参加一对一辅导等,希望可以为孩子提分。
-专家观点:
“不建议补课,尤其不建议盲目补课。如果明确知道孩子的弱项,比如哪一科的哪一部分知识点有不足,可以非常有针对性地进行补习,请老师帮忙解决实际问题。否则很容易起反作用。”
王浩分析,补习过多课程,尤其最后一个月找新老师补习,容易打乱考生原有的答题思路。另外,许多考生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想凭几堂课给孩子大面积提分是不现实的。“最后30天,应该是找准自己的问题所在,老师就可以帮你解决问题。”
攒机最常见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主板篇
大部分JS都说华硕主板好,大品牌的话能差吗?(能说出这话的人就可以证明他没有能耐,只能信品牌,)我可以告诉你们,如果大品牌真的全部都这么好,为什么其他品牌还能有活路?难道消费者全部都是xx吗?
主板的好坏在于主板的布局设计,用料,散热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主板的寿命。再好的大厂也有垃圾板,再弱的小厂也会有好板,500元在大厂买低端板和在小厂买高端板,这大厂的板能比得上吗?有些人还说“大厂的主板就是稳定”难道二三线厂的主板就不稳定吗?开几个QQ就死机?品牌观啊!难道布局有点不同就非要说这是大厂增加稳定性的设计?简直开玩笑,要是立场对调,不知道那种人还怎么看。
现时很多人说什么主板是全固态电容的,全固就一定好吗?那只是一个卖点。日常使用,无论固态还是电解电容都是一样的用,不要被所谓的全固蒙蔽了眼睛,一个固态电容能值几个钱?难道打仗的时候,金铸的大炮就会比铜铸的大炮要好?高性能主板能提升性能?性能取决于CPU,内存,显卡,硬盘这些,主板起作支架作用。平台的主板就像一个人的身体那样,一个身体很壮的人,但手脚不灵活,脑筋也不发达,能多干活吗?主板需求的是稳定,耐用,有些人还强调需要超频。至于高性能,我说:“什么叫高性能的主板?能让CPU和显卡发挥超越设定的性能吗?一派胡言!”
最近很多人喜欢做SLI,说双显卡性能高,但必须主板支持。我想问问,是否真的有做SLI的必要?首先SLI就是加大电源和CPU的负荷,退一步说让你8600GT做SLI,还不如买张8800GT或者HD3850,2张8800GT做SLI还不如直接买8800Ultra。假如你做SLI的话,那需要什么用的CPU?这个价位组建的平台还得用那普通的SLI主板吗?早就用那些多块的主板了,什么时候才轮得到它?我帮人配机极少用太高端主板,基本是做工用料设计布局都行的就没问题,最紧要的就是稳定耐用。太高端的板也不见得稳定性能高到哪,还不如用多出来的预算在电源,CPU,显卡,内存方面加强,这样才配出同等价位更高性能的配置。
误区二、CPU篇
很多人认为CPU主频越高越强,这条件只存在于同等架构的CPU下对比才能成立。例如3G的奔腾D915能比2.6G的5000+强吗?2.6G的5000+能比2.33G的E6550强吗?不可能,因为架构根本不同,没得比,只能从实测性能去评估。某些人说“Intel的CPU稳定,AMD的玩游戏快,不过就是不稳定,而且兼容性也不够”,真的是那样吗?
首先是否稳定是取决于电源供电率是否能保持稳定,还有主板滤波,系统也优化占有很大程度。至于兼容,有人敢说CPU也有兼容性问题的就可以无视了,明显不是小白就是忽悠人,只要没有硬伤,主板芯片和供电也是支持的话兼容是绝对没问题的,
而且当时说AMD玩游戏好并不是指AMD的CPU游戏性能就是比Intel高,只是达到同等游戏性能的话用AMD平台花费得更少。
整机性能是否强悍并不是只取决于CPU,还要考虑内存,512M内存+E6550也不见得比PE2180+1G内存流畅,玩游戏的更要把显卡也考虑进去。玩高配置游戏游戏的时候,如果你用QX6600+8600GT,效果比E6550+8800GT差也更加正常,希望大家购机时不要只看CPU,还得根据自己的实际用途和整体性能均衡去考虑。
我帮人配机的时候就遇到N个人说什么CPU要强点的,有限预算内把CPU加强就等于要降低其它的性能,根本是破坏整体均衡性能,反而得不偿失。你跑个系统看得出酷睿E6550和奔腾E2180这相差700元的CPU的性能差别吗?你玩玩大型游戏的话,差距700元的显卡就足以让你体验什么是游戏性能。
误区三、内存篇
内存容量当然越多越好,现在1G内存已经普及了。只要你不是超频发烧友,基本都没必要专门挑选特别好的内存,个人习惯是用宇瞻,金士顿(正货),不过现在在市场上面很难找到原装正货的,威刚(红色威红),千万别要万紫千红的实在是不好,金邦(白金)这些。黑金刚(悍将版)的内存也很能超,那是采用D9GMH颗粒的内存条,耐压度强比较适合超频用,不过D9颗粒的内存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兼容性比较差,现在的D9超频条也普遍存在较早夭折的问题。所以不建议普通用户使用,大型游戏时DDR667和DDR800的性能差异也只在2%-3%的差距,可以感觉出实际差别吗?我让你超到DDR1000以上,性能明显不?而且这对散热,内存颗粒,主板支持度有很大关系,搞不好的话使硬件过早老化,系统不稳定等问题。
我自己的机子也只是小超玩一把,要记住:性能和寿命往往成反比,看看那些超频发烧友的机子用了多久?有连续3年保持极限超频的机子去用?我也并不是说叫大家绝对不要超频,但超频是必须建立在系统稳定和散热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往往会增加不少额外的预算,所以说只要内存能兼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追求过高带宽,反而会为自己的金钱和正常使用带来麻烦。
误区四、显卡篇
不少商家卖显卡都说什么512M的独立显卡,那显卡算高性能吗?显存再高也是忽悠人的,你究竟买张什么样的显卡你知道吗?8500GT512M(DDR2显存)在游戏上的性能连7300GT256M(DDR3显存)也比不上,就连8800GT这级别的显卡512M与256M性能差异也只在数个百分点之间,其它的低端显卡还比得出性能差别?显卡性能取决于芯片性能,芯片频率,显存频率,至于其稳定性和耐用度也得看显卡布局设计,用料,散热装置。
有些主板商说xx主板集成显卡相当于独立显卡的性能,那简直是一派胡言。现在的显卡都得上散热片+风冷,难道你比得上独立显卡性能的就可以不上风冷?如果有这样的技术早就在独立显卡上应用了,显卡厂商就早用来降低散热系统的成本了。就算同样的显示芯片,也永远不可能达到同等芯片频率和显存频率,而且共享内存的延迟远远大于独立显存的延迟,所以指望集成显卡能比得上独立显卡的人,你想都别想,除非是比N年前的MX440这些还可以。
职业规划应避免常见四大误区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最怕没规划,只有尽早地明确自己最适合、希望从事什么工作,找到适合的行业和职位,职业生涯发展才能少走弯路。而今,职业规划越来越火,但有的人规划后效果很好,有的人却只是纸上谈兵,效果欠佳。向阳生涯专家团队认为,很多职场人在职业规划上存在以下几个误区,导致规划成“浮云”。
具体来说,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在大量的个人职业咨询案例中发现,职场人在职业规划中最容易陷入四种常见的误区:
1)盲目设定的规划,无操作性、不切实际
雪儿刚上大一的时候,就从学长学姐那儿体会到求职的艰难,时常感到前途迷茫的她,喜欢上乐职网与职业咨询顾问聊天、互动,可每次职业咨询顾问建议让专家帮她做职业规划,她就说:“我自己最了解自己,自己可以做。”可真正要做,她又总是心里没底。这样一拖再拖,直到今年毕业前夕,雪儿终于给自己定出一个求职目标——进大中型规模的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师,上班地址与住处不超过半小时车程,工资不低于2500元,最好能交五金。
几个月过去了,简历投出去无数份,却始终杳无回音。家人的催促和同学们陆续拿到offer的消息让雪儿越来越焦虑。该找怎样的工作?自己的职业定位到底是什么?眼见着班上那些做过职业规划咨询的同学们一个个成了“上班族”,自己毕业快半年了还在跑招聘会,雪儿这才意识到,当初自己设定的求职目标有些异想天开。
职业规划师点评: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们唯有早日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让个人职业发展走向正确的通道,并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认为。正如案例中的雪儿一样,缺乏根据、凭空设定的职业规划,不仅会让自己在求职路上走弯路,赔上时间和机会成本,更会令自己陷入求职的被动中,同时自信心也大受打击。“大学生们普通缺乏自我认知,对个人的职业兴趣、个性气质、能力特长等缺乏全面、客观的了解,在未深入了解自我之前,所谓的职业规划都是空想。”洪向阳表示,正因为此,很多应届毕业生在入职的表现也往往差强人意。
2)仅凭测评结果推测定位,未经专家指导
如今网上测评很流行,上海大学英语专业的婷婷也很喜欢做各种网上职业测评。
“毕业的时候我在网上做了一份职业测试,结果说我很适合当老师,后来我跑了不下10所中学,但没有一所学校对我感兴趣,有的连简历都不收。”处处碰壁的她如今仍然沉迷在测评的结果中,“测评软件一定有很高的科学性,我一定有当老师的潜质,只是还没被发现。”婷婷毕业已经一年多了,至今还未找到工作。
职业规划师点评:
有效的职业测评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特点、优势、不足、潜能以及职业发展倾向等,但一方面,部分网上职业测评本身的信度和效度就很成问题,测评的结果是否科学,本身就要打个问号;另外一方面,对于职业测评的作用也不能盲目夸大,更不能将其作为求职过程中唯一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
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导师闫岭认为:“只有将测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3)总想走捷径,没有按照规划的路径实施
Rudy是一个销售主管,28岁的她,正在遭遇职业发展中的瓶颈。于是,她来到了向阳职业规划咨询中心寻求专家的帮助。经过一系列的职业问卷及测评分析后,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与其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入沟通。最后,双方确定了Rudy的职业目标是职业咨询师。而其未来5-的职业发展路径是:进入猎头公司做客户服务—猎头公司业务经理—中小型公司HRD—大中型公司HRD—咨询公司职业咨询师。
对于这个职业发展通道设计,Rudy十分认可,但她觉得,按照这样来发展,速度太慢。是否有捷径可循?Rudy认为,作为销售主管,自己完全可以直接向人力资源经理转型。然而,在接下来的半年里,简历投出许多,Rudy还是没能得到心仪的Offer,甚至连降低标准应聘人力资源专员都没戏。后悔不已的 Rudy意识到,脚踏实地是多么重要。
职业规划师点评:
有些人在做好职业规划后,在执行上自作主张或急功近利。比如肠胃病人看中医、开了药方回来,他嫌熬中药麻烦也怕药苦不想吃,于是自己上药房买了几颗药丸吃,结果病看了,方子开了,可他的病一点不见好。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杨奕敏认为:“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平台,需要你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地循序渐进,逐步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
4)有规划没行动,光空谈不作为
Tony是北京一家教育咨询公司的课程顾问,因为种种原因在国庆前辞了职,两个月了一直都没找到适合的工作,于是来向阳职业规划咨询中心寻求帮助。
经过前期测评和专家团队的综合分析发现,外向且善于表达的Tony非常适合做培训类职位,而他自己也希望能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培训师。确定了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后,CCDM职业规划师和他共同制定出周详的求职行动方案——列出几个目标企业,有针对性地制作简历,搜集目标职务的任职要求,与此同时列出成为培训师的目标行动计划,如何把握当前求职的切入点,如何提高自己的演讲与培训的技能,制定对于学习充电的详细计划,以及完成的时间节点等。Tony对此相当满意。
一个月过去了,向阳生涯客服专员在进行后续跟进时遗憾地了解到,由于顾虑充电成本等问题,Tony仍在犹豫不决,当初制定的一系列计划束之高阁,而Tony也继续躲在失业的阴影里踟蹰不前。
职业规划师点评:
目标决定着你的方向,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也别想成功。然而,没有行动,目标只能是遥不可及的空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勇敢地去落实。在实施职业规划的过程中,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困难、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毅力,没有耐心,又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向阳生涯专家团队始终强调,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人们对自身职业规划的理解是最复杂和多变的,往往有了职业规划后,还要经过不断地实践确认、不断地调整,才能趋于清晰、明确、可行。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提醒职场人,要想成为成功的职业人,除了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外,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做出切实有效的行动,这样,你的职业规划才不会沦为“纸上谈兵”,精彩的人生才会真正属于你!
误区之一:锻炼的最佳时间是清晨
专家指出,傍晚时分锻炼最有益。人的各种活动都受“生物钟”的影响,一般而言,无论是身体的适应能力,还是体力的发挥,均以下午和接近傍晚时分最佳。而在清晨,运动时的血压与心率都较傍晚时明显升高,因此不是锻炼的最佳时间。
误区之二:男性只练器械
专家指出,两种锻炼其实各有偏重:跳操更多的是提高心肺功能、柔韧性和协调性;器械训练则主要训练耐力、速度以及改善体形、增强活力。由于男性的柔韧性是天然缺憾,因此,男性应跳操、练瑜伽,这样更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
误区之三:必须坚持常规健身时间
不少人认为必须坚持常规健身时间,健身效果才会好。实际上每天只抽出10到15分钟来运动,坚持下来就有助于强化您的健身习惯。若您有更多的零散时间,比如拿出两个或3个10到15分钟来锻炼,更有助于减掉多余的脂肪。研究发现,一般而言,每天见缝插针进行健身比坚持常规30到45分钟健身效果更好。
误区之四:反复刺激同一部位能增强力量、改善体形
有不少男性为了改善身体某一部位的肌肉力量与形态,往往一连几天反复锻炼该部位,希望能“立竿见影”。对此,专家指出,这种方法往往容易造成该部位的损伤。增强力量正确的方法是让肌肉训练到感觉疲劳之后,给这些肌肉一些时间恢复和休息,在肌肉恢复活力后,再对它进行下一次的训练。比如:今天练习了胸大肌,明天就改练肱二头肌,而不要再练胸大肌、
★ 个人简历常见误区
★ 写作文的四大误区
★ 励志的四大误区
★ 简历的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