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易经白话版第十三卦《同人》(共含8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心”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易经白话版第十三卦《同人》
第十三卦:《同人》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白话】《同人卦》象征与人和睦相处:和别人亲密地走在宽广的原野上,亨通,有利于渡过大河急流,有利于君子坚守正道。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白话】《象辞》说:《同人卦》的卦象是离(为)下乾(天)上,为天下有火之表象。天在高处,火势熊熊而上,天与火亲和相处,君子要明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明辨事物,求同存异,团 结众人以治理天下。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白话】初九,一出门便能与人和睦相处,不会有什么灾祸。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白话】《象辞》说:一出门便能与人和睦相处,又有谁会来危害你呢?
六二,同人于宗,吝。
【白话】六二,只和本宗本派的人和睦相处,必然会惹来一些麻烦。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白话】《象辞》说“只和本宗本派的人和睦相处”,不能团 结各个阶层的.人,这是引起麻烦的根源。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白话】九三,把军队埋伏在密林草莽之中,占据附近的制高点频频瞭望,三年都不敢出兵打仗。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白话】《象辞》说:“埋伏军队在密林草莽中”,说明敌人力量强大,我方力量弱小,只能潜伏下来。“三年都不敢兴兵打仗”,表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怎么敢冒险轻进呢?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白话】九四,准备登城向敌人进攻,但终于没有进攻,是吉祥的。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白话】《象辞》说:“准备登城向敌人进攻”,但终于没有进攻,是因为发现这种进攻是不仁义的,这样做能获得吉祥,是因为在困惑时能及时醒悟,反过来能按正确的办法行事。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白话】九五,与人和睦相处,开始大声痛哭,后来破涕为笑,大军作战告捷,志同道合者相会在一起。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天罔极上遇,言相克也。
【白话】《象辞》说:与人和睦相处,开始大声痛哭,说明这时内心中正诚信,因不知战事的胜败而焦急痛哭;大军遇到了志同道合者,终于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于是欢笑起来。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白话】上九,在荒郊也愿与人和睦相处,未遇到志同道合者,也不后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白话】《象辞》说:“在荒郊也愿与人和睦相处,未遇到志同道合者”,说明此时团 结众人,而希望天下大同的愿望没有实现。
《易经》第十三卦·同人卦
《周易》,又称《易经》,简称《易》。易经分两部分,一为“经”为伏羲氏和周文王,只有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和爻辞;二是“传”,原意是为易经做注释的,称为“十翼”,为孔子及其后学的合作结果。
《易经》第十三卦 同人卦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同人卦,象征大家同心同德之意。离为火,乾为天,火光上升,即天、火相互亲和,为同人。象征和同于人。天下为公,有和睦、和平之义。促成世界大同,必须有广阔无私、光明磊落的.境界,方顺利畅通,而这也是君子的正道。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主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易经白话版第一卦:《乾卦》
第一卦:《乾卦》
乾:元,亨,利,贞。
【白话】《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白话】《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潜龙勿用。
【白话】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陽在下也。
【白话】《象辞》说:龙象征陽。“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陽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白话】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白话】《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陽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白话】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白话】《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白话】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白话】《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白话】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上九,亢龙有悔。
【白话】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白话】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白话】《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易经白话版第二卦:《坤卦》
第二卦:《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白话】《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如果像雌马那样柔顺,则是吉利的。君子从事某项事业,虽然开始时不知所从,但结果会是有利的。如往西南方,则会得到朋友的帮助。如往东南方,则会失去朋友的帮助。如果保持现状,也是吉利的。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白话】<<象辞>>说: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白话】初六,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
《象》曰:“履霜坚冰”,陰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白话】《象辞》说:“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说明陰气开始凝聚;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必然迎来冰雪的季节。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白话】六二,正直,端正,广大,具备这样的品质,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白话】《象辞》说:六二爻若是出现变化的话,总是表现出正直、端正的性质。“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是因为地德广大,包容万物的缘故。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白话】六三,胸怀才华而不显露,如果辅佐君主,能克尽职守,功成不居。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白话】《象辞》说:“胸怀才华而不显露”,是要把握时机才发挥,“如果辅佐君主”,必能大显身手,一展抱负。
括囊,无咎无誉。
【白话】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这样虽得不到称赞,但也免遭祸患。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白话】《象辞》说:“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可以免遭祸患”,说明小心谨慎从事,是不会有害的。
六五,黄裳,元吉。
【白话】六五,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白话】《象辞》说:“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是因为黄色代表中,行事以中道为准则,当然是吉祥的。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白话】上六,陰气盛极,与陽气相战郊外,天地混杂,乾坤莫辨,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白话】《象辞》说:“陰气盛极,与陽气相战于郊外”,说明陰气已经发展到尽头了。
用六,利永贞。
【白话】“用六”这一爻,利于永远保持中正。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白话】《象辞》说:用六的爻辞说“利于永远保持中正”,即是指陰盛到了极点就会向陽转化。
易经白话版第三卦:《屯卦》
第三卦:《屯卦》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白话】《屯卦》象征初生:元始,亨通,和谐,贞正。不要急于发展,首先要立君建国。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白话】《象辞》说:《屯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坎(水)上,为雷上有水之表象,水在上表示雨尚未落,故释为云。云雷大作,是即将下雨的征兆,故《屯卦》象征初生。这里表示天地初创,国家始建,正人君子应以全部才智投入到创建国家的事业中去。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白话】初九,万事开头难,在初创时期困难特别大,难免徘徊不前,但只要能守正不阿,仍然可建功立业。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卑微,大得民也。
白话:《象辞》说:“虽然徘徊不前,但志向和行为纯正。只要能下定决心,深入基层,仍然会大得民心的。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后才生育。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白话】《象辞》说:六二爻之所以出现困难,是由于陽刚一方所造成的。”婚后十年才生育“,是很反常的现象。
六三,即主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白话】六三,追逐鹿时,由于缺少管山林之人的引导,致使鹿逃入树林中去。君子此时如仍不愿舍弃,轻率地继续追踪,则必然会发生祸事。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白话】《象辞》说:”追逐鹿缺少管山林之人引导“,是因为获鹿之心过于急切。君子应及时放弃,否则必有祸事或导致穷困。
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白话】四马前进,步调不一,但如坚定不移地去求婚,则结果必然是吉祥顺利的。
《象》曰:求而往,明也。
【白话】《象辞》说:”坚定不移地去追求,是明智之举。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白话】九五,只顾自己囤积财富而不注意帮助别人,是很危险的,那样做,办小事虽有成功的可能,但办大事则必然会出现凶险。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白话】《象辞》说:“只顾自己囤积财富而不注意帮助别人”,这样的人即使想有所作为,其前景也不大光明。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白话】上六,然后四马前进,步调不一,进退两难,悲伤哭泣,泣血不止。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白话】《象辞》说:“悲伤哭泣,泣血不止”,这种状况怎能维持长久呢?
易经白话版第四卦:《蒙卦》
第四卦:《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白话】《蒙卦》象征启蒙:亨通。不是我有求于幼童,而是幼童有求于我,第一次向我请教,我有问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利于守正道。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白话】《象辞》说:“《蒙卦》的卦象是坎(水)下艮(山)上,为山下有泉水之表象,但要想发现甘泉,必须设法准确地找出泉水的位置,即意味着先必须进行启蒙教育。君子必须行动果断,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白话】初六,要进行启蒙教育,贵在树立典型,以便防止罪恶发生;如不专心求学,而是急功冒进,将来必然会后悔。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白话】《象辞》说:用树立典型的办法来进行启蒙教育,是为了确立正确的法度,以便遵循。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白话】九二,周围都是上进心很强的蒙童,希望获得知识,这是很吉利的。如果迎娶新媳妇,也是吉祥的。由于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连孩子们已经能够治家了。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白话】《象辞》说:”由于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连孩子们都已经能够治家了“,这是因为刚柔相济,孩子们受到了很好的启蒙教育的结果。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白话】六三,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她的心目中只有美貌的郎君,不能守礼仪,也难以保住自己的.节操,娶这样的女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白话】《象辞》说:”不能娶这个女子“,主要是指这个女子的行为是不合乎礼仪的,即这个女子没有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
六五,童蒙,吉。
【白话】六五,蒙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白话】《象辞》说:“蒙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这是因为蒙童对老师采取了谦逊的态度。蒙童谦逊,则老师乐教,其教育结果自然是比较有效的,当然也是吉祥的。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白话】上九,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治人。不要等到蒙童的问题彻底暴露再去教育,而要防患于未然,事先进行启蒙教育。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白话】《象辞》说:“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治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师和蒙童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治病救人、上下一心的目的。
易经白话版第十卦《履卦》
第十卦:《履卦》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白话】《履卦》象征小心行动: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走路,老虎却没有回头咬人,当然亨通顺利。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
【白话】《象辞》说:《履卦》的卦象是兑(泽)下乾(天)上,为天下有泽之表象。上有天,下有泽,说明要处处小心行动,如行在沼泽之上,一不注意就会陷下去;君子要深明大义,分清上下尊卑名分,坚定百姓的意志,遵循礼仪而行,必然秩序井然。
初九,素履,往无咎。
【白话】初九,心地纯朴,品行端正,处处小心行事,那么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没有灾祸。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白话】《象辞》说:“心地纯朴,品行端正,处处小心行事”,表明要专心致志,遵循礼仪实现自己的意愿。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白话】九二,小心行走在平坦宽广的大道上,幽居的人安于闲逸恬静的.生活,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白话】《象辞》说:“幽居的人可获吉祥”,说明自己内心平静自然毫不紊乱,循礼仪而行的信念坚固。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白话】六三,眼睛快要瞎了,但勉强能看到一点点;腿跛了,但勉强能走几步。不小心踩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回头就咬人,凶险;勇敢的武士要竭力为君主效劳。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白话】《象辞》说:“眼睛快瞎了,但勉强能看到一点点”,不足以分辩事物;“腿跛了,但勉强能走几步”,不能出外远行;“老虎咬人是凶险的”,表明这时处的位置很不妥当,竟然踩在老虎尾巴上。“武士要竭力为君主效劳”,表明武士的志向刚强。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白话】九四,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走路,感到恐惧害怕,但谨慎小心,终于得到吉祥。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感到恐惧害怕,但谨慎小心,终久获得吉祥”,说明小心遵循礼仪而行就能实现自己的志愿。
九五,夬履,贞厉。
【白话】九五,刚毅善于作出决断,小心行动,要提防危险。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白话】《象辞》说:“刚毅果断,小心行动,要提防危险”,说明此时虽处于正当的位置,但也不能疏忽大意。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白话】上九,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详细察看一下吉凶祸福,转身来顺应陰柔自然之道,这样是吉祥的。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白话】《象辞》说:极为吉祥,高居尊上之位,表明有大的福分值得庆祝。
易经白话版第十二卦《否卦》
第十二卦:《否卦》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白话】《否卦》象征闭塞:一个卦闭的社会,人们之间的来往是不通畅的,天下没有便利之处,君子必须坚守正道;这时强大者离去,弱小者到来。
《象》曰:天地不交 ,“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白话】《象辞》说:《否卦》的卦象为坤(地)下乾(天)上,为天在地上之表象。天在极高之处,地在极低之处,天地陰陽之间因而不能互相交 合,所以时世闭塞不通,这时候君子必须坚持勤俭节约的`美德,以避开危险与灾难不能谋取高官及丰厚的俸禄,去追求荣华富贵。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白话】初六,拔起一把茅草,只见它们的根连在一起,物以类聚,找它们时要以其种类来识别;结果是吉祥的,亨通。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白话】《象辞》说:“拔起茅草,其根相连,结果吉祥”,说明忠心耿耿,有为君主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白话】六二,阿谀奉承有权势的人,小人因此获得吉祥;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否定了阿谀奉承,则是吉利的。
《象》曰:“大人否享”,不乱群也。
【白话】《象辞》说:“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否定了阿谀奉承,则是吉利的”,因为德高望重的大人物是不能与小人为伍的。
六三,包羞。
【白话】六三,由于受纵容而胡 作非为,终于召致羞辱。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由于受纵容而胡 作非为,终于召致羞辱”,说明此时处的位置不正。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白话】九四,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大家互相依附都可以获得福分。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说明要实现济困扶危替天行道的志向。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白话】九五,时世闭塞不通的局面将要停止,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可以获得吉祥;居安思危,常常以“不久将要灭亡,不久将要灭亡”,这样的警句来提醒自己,才能像系结在一大片丛生的桑树上那样牢固,安然无事。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白话】《象辞》说:“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可以获得吉祥”,说明此时处于居中位置,合适得当。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白话】上九,时世闭塞不通的局面将要改变,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起初闭塞不通,后来顺畅通达,大家欢喜高兴。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白话】《象辞》说:闭塞到了极点必然要发生倾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一种局面不会长久持续不发生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