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瘟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国家反诈中心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兔瘟的诊断及防治措施(共含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国家反诈中心”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兔瘟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篇1:兔瘟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兔瘟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摘要:发生疫病流行,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在众多疾病中,兔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发病迅速,传播猛烈,发病率及病死率很高,对养兔业危害甚大,如果防治不当会给广大兔业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案例,对兔瘟的诊断及防治进行分析,希望对于兔业养殖有所帮助。

关键词:兔瘟;防治;诊断

一、具体发病案例

某养殖场,存栏成年兔800余只,70天左右的青年兔500余只,幼兔600余只。2月中旬,发现有个别青年兔精神萎靡,不吃不喝,缩着不动,绒毛蓬乱,继而发现个别成年兔也出现类似症状。一天后,1只青年兔突然尖叫、挣扎,在笼子内乱撞,短时间后倒地并呼吸急促继而死亡。养殖户给全群兔投放了抗生素,但不见好转,且有蔓延趋势。笔者来到兔舍,做全群观察,并对重症兔只和死亡兔进行细致查验和剖检鉴定。发现患兔精神沉郁、被毛粗乱、趴卧不动、病兔体温升高,个别达到41℃,眼结膜发红。对病死兔进行剖检可见各脏器均有出血或肿大。气管、胃、肠粘膜均有小点状出血点。据发病症状分析及死亡兔的剖检变化可判断是兔出血症。遂交待场主按照笔者开具的治疗办法进行治疗,5天后,对养殖户进行回访得知病情得到了控制,继发感染基本停止。其中青年兔死亡15只,成年兔死亡8只,其他发病轻的病情逐渐好转,可以少量进食。幼兔基本没有死亡,略有症状经过治疗已经痊愈。

二、兔瘟的发病分析

2.1 流行特点

兔瘟也叫兔出血症,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以呼吸系统出血、脏器肿大、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养殖户可根据此类症状做出初步判断,及时用药。

兔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兔、隐性感染兔及病后康复兔。健康兔通过与病兔等传染源直接接触而感染,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剪毛、医疗器械或人体的往来而间接感染。各种品的家兔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以长毛兔最为易感。2月龄左右的青年兔发病率较高,幼兔一般少有感染。

本病发病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的报道,但北方冬季与春季发病几率更高,这与气候寒冷、饲料单一、兔舍潮湿、通风不良等造成兔的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有关。一般情况下该病表现为发病急、传播快,控制不好,会在几日内全群感染。病初死亡不多,可一旦病情蔓延就难以控制,会在6天左右出现死亡高峰期,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提早预防、及时报诊、对症治疗对控制本病尤为关键。

2.2 临床症状

根据发病兔病程的长短,本病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最急性型一般发生在非疫区或流行初期。表现为兔只没发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只是在死前可见短时间的兴奋,在舍内乱撞、跳跃,然后倒地挣扎,尖叫后随即死亡。凡是死亡兔均可见鼻孔有血样液体流出。

急性型病兔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1℃,食欲减少或拒食,精神萎靡,蜷缩不动,兔毛杂乱,结膜潮红,病程1~2天。死前病兔体温急剧下降,呼吸非常急促,抽搐,临死前病兔瘫软、不能站立,但也短时间内表现为兴奋,撞击笼架,挣扎,高声尖叫,迅速死亡。死后尸体四肢僵直躯体后弯,鼻孔流出带泡沫的血样液体。

慢性型多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潜伏期和病程较长,兔只精神不振,饮水和进食减少,体重迅速减轻,瘦弱、萎靡,衰竭而死。有的经过用药病程超过5天或者更长,耐过并慢慢好转,但生长缓慢,发育不良。

2.3 病理变化

取2只病死兔进行剖检,病理变化基本一致,主要呼吸系统病变显著。鼻腔,喉头和气管粘膜弥漫性充血、出血,气管内充满大量血染泡沫,肺部一侧或两侧有数量不等及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并有水肿,肺膨大呈多边形,边缘可见多个小病灶萎缩凹陷区。心脏扩张,瘀血,心包积液,心包膜点状出血。肝脏稍微肿大,比正常略显发黄,有的肝脏表面有灰白色,偶见坏死病灶。脾脏、肾脏稍见肿大,粘膜易剥落,有少量出血点。整个消化道病变不太明显,可见十二指肠和空肠粘膜有小点状出血,胃粘膜易剥离。淋巴结肿大,有针尖大小出血点。

三、兔瘟的治疗

对病兔用抗兔出血症高免血清进行治疗,肌肉注射,成年兔每公斤体重3毫升,60天的`仔兔每公斤体重2毫升。待发病情况得到控制,病兔基本好转后再用灭活疫苗进行全群免疫。该病发病急,所以及时就医、及时对症用药极为关键。一旦延误治疗,会出现大批死亡,治疗难度加大,耐过兔只养殖价值将大打折扣,所以做好提前预防是防止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四、兔瘟的预防

平时要加强兔群的饲养管理,按阶段做好饲料配比,做到营养均衡,特别要做好2月龄青年兔的过渡期饲料调配。做好兔舍卫生防疫,冬春季保持兔舍温度适宜、通风良好,避免潮湿闷热。同时一定要按规定做好免疫,及时注射兔出血症组织灭活苗。断奶后的家兔,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7天左右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

如若发生疫情,必须及时上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由监督机构划定疫区,对病兔隔离治疗饲养。严禁私自出售家兔及兔毛等,病死兔一律做深埋或销毁等无害化处理,兔笼、饮水喂食槽、拌食用具以及被污染的饲料等用2%火碱或3%过氧乙酸消毒,彻底清除垫草和粪便并消毒。饮水一定用凉开水,将青饲料用0.5%高锰酸钾水洗涤晾干后喂给病兔。对未发病的兔子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篇2:绥滨县小鹅瘟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及防治措施

绥滨县小鹅瘟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及防治措施

试验采用流行病学实地调查法,调查绥滨县-小鹅瘟的'不同品种、饲养方式、年龄、发病情况及剖检变化等,应用血清学实验、琼脂扩散实验以及免疫程序实验,对小鹩群体进行诊断和治疗.对发病的218例小鹅群采用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治疗结果发现,治愈率达50%~60%,能够基本控制本病的感染,是控制小鹅瘟的较好方法.

作 者:关静 GUAN Jing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绥滨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绥滨,156200 刊 名:饲料博览 英文刊名:FEED REVIEW 年,卷(期): “”(10) 分类号:S835 S858.33 关键词:小鹅   小鹅瘟   流行病学调查   综合防治  

篇3:一起獭兔兔瘟的诊断与治疗

一起獭兔兔瘟的诊断与治疗

作 者:贺祥 徐明举 徐彤  作者单位:贺祥(河北省滦平县虎什哈镇动检站,滦平,068250)

徐明举,徐彤(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张家口,075000)

刊 名:中国养兔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RABBIT FARMING 年,卷(期):2009 “”(1) 分类号:S858.291 关键词: 

篇4: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种日龄均可发生的传染病.有的表现为急性败血性经过,有的则以慢性感染为主.鸡白痢不仅威胁着每批鸡,而且造成的危害贯穿整个养鸡周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造成的`损失与种鸡场本病的净化程度、鸡群的饲养管理水平以及防治措施是否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 者:马学俭  作者单位:山西省汾阳市峪道河畜牧兽医中心站,032200 刊 名:养殖技术顾问 英文刊名:TECHNICAL ADVISOR FOR ANIMAL HUSBANDRY 年,卷(期): “”(10) 分类号:S8 关键词: 

篇5:鹅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鹅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鹅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鹅的急性败血症及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并常伴有严重的'下痢,故又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摇头瘟等.各种年龄的鹅均能感染,但雏鹅和青年鹅多发,成年鹅发病较少.该病流行范围广,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作 者:孙红军 王春香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畜牧水产科,158413 刊 名:养殖技术顾问 英文刊名:TECHNICAL ADVISOR FOR ANIMAL HUSBANDRY 年,卷(期):2009 “”(10) 分类号:S8 关键词: 

篇6:仔猪副伤寒的诊断要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要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副伤寒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亚急性和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有时在肺有卡他性或干酪性炎症.本病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特别是饲养卫生条件不好的猪场,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述,以供同行参考.

作 者:张雨林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步凤镇动物防疫站,220405 刊 名:中国畜禽种业 英文刊名:THE CHINES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年,卷(期): 5(5) 分类号:S8 关键词: 

篇7:猪衣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衣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衣原体病是一种以高热、咳嗽、孕猪流产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染快,哺乳仔猪死亡率极高.

作 者:李雪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集贤县动物卫生监督所,155900 刊 名:养殖技术顾问 英文刊名:TECHNICAL ADVISOR FOR ANIMAL HUSBANDRY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8 关键词: 

篇8:牛、羊多头蚴病诊断及防治措施

牛、羊多头蚴病诊断及防治措施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牛、羊脑(偶尔也寄生于延脑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主要侵害2岁以内的绵羊和犊牛.多头蚴是一个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囊膜半透明,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长出如同菜花状的很多白色头节.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及临床实践总结,对多头蚴病发病调查结果及诊断和防治方法进行阐述.

作 者:初颖 马志强 杨国强  作者单位:初颖(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兽医工作站,162650)

马志强(内蒙古赤峰市动物防疫监督检验所,024000)

杨国强(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农牧业局,025150)

刊 名:中国畜禽种业 英文刊名:THE CHINES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年,卷(期): 5(2) 分类号:S8 关键词:多头蚴病   诊断   防治  

篇9:病虫害防治措施

可分为采用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改变作物品种,栽培时间或环境以减少为害的耕作防治;以利用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以有机合成药剂为主的农药的发展,杀灭病虫害已比较容易,但同时,由于抗药性的增加和天敌的减少而使害虫再度增加以及原来并无危害的潜在害虫造成危害,同时由于这些农药直接危害人畜,或农药的残留及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浓缩而造成危害等,对这些问题已意识到,要进行综合防治或病虫害的控制,即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应以不互相冲突的形式协调地使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手段,一般应在经济的容许范围内,维持病原或害虫的种群控制体系。以有效地利用病原和害虫种群的天然控制机制为基础,再辅以各种防治手段,这要以降低病原和害虫密度,并使其变动幅度维持在小范围内为目标,只有在病虫害密度超过容许水平时,才可使用喷洒药剂等临时性措施。

同时,除非是新侵染的病虫害或者是人类传染病的媒介,最好勿使其绝灭。根据这一主张,重要问题是确定合适的病原与害虫的密度,使它和作物可容许的受害临界值相适应。V.M.Stern等(1959称此为经济的为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FIL)但这个词常会和作物的被危害程度本身相混淆,所谓“经济的为害水平”一词也易被误解,俊一和桐谷圭治(1973)建议把着眼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规定的作物被危害程度称作“为害限制量(tol- erable injury level)”、把与此相对应的病原或害虫密度称为“危害限制密度”(tolerable pestdensity)。此外,病虫害防治一词从广义上说,还包括有害鸟兽或杂草在内的有害生物的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分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目前常规生产中多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打农药是常用的方法。物理防治比如黄板篮板,黑光灯、糖醋液引诱等农业防治:主要轮作、有机肥料的科学使用,科学管理,适合的栽培方法等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敌,如赤眼蜂、丽蚜小蜂、一些生物菌类的应用技术等。

篇10: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杨树食叶害虫

主要是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每年发生5-6代,两虫同时发生,同时危害,世代重叠,从5月上旬开始至10月上旬结束。杨扇舟蛾幼虫身体前后各有一个大枣红色瘤,叶丝卷叶,夜晚出来取食。杨小舟蛾幼虫体侧各具一条黄色纵带并身体前后肉瘤呈灰色,上生短的细毛,蚕食叶片,仅剩粗的叶脉和叶柄。受害轻时,叶片呈网状,有缺刻,杨树生长受阻,受害重时,叶片吃光,形成“光秆”,杨树生长量下降。其防治方法:(要掌握在幼虫3龄前进行,时间在5月底6月初)

1、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

2、用3%高渗苯氧威1000倍液、吡虫啉100倍液、敌杀死1000倍液进行防治。

3、用白僵菌高孢粉,森得保可湿性粉剂每亩15-20克喷雾或喷粉。

4、在郁闭度0.7以上,林内用1.2%苦、烟乳油每亩35-40克,药剂配比为1份药剂配9份柴油,早上或傍晚防治。

二、胡柚树脂病

也称流胶病,该病主要为害枝、干,也为害叶、果,是胡柚冻害后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呈灰褐色,病部可产生流胶并有酒糟气味,导致枝、干枯死,甚至使整株树死亡。其防治方法:

1、小枝条发病,剪除烧毁。

2、主干、主枝发病,用刀刮除干净,用托布津涂刷。

3、50%多菌灵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喷雾。

三、梨树锈病

又名赤星病,病害通常危害叶片、新梢,引起早期落叶,病斑在叶片反面形成黄褐色凸起,并着生5-7根刺状物,严重时引起叶片枯死,甚至幼苗枯死,果实受侵害后不但造成畸形,而且不能食用,每年5月中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结束。其防治方法:

1、梨园周围5公里范围内不能栽植柏树,因为梨胶锈菌是一种转主寄生菌。

2、加强水肥管理,增加树木抵抗力,幼树每株施尿素、硫酸钾复合肥1-3两,结果树0.5斤,沟施、穴施即可。

3、选育或栽植抗病品种。

4、20%三唑酮乳油-2500倍液或15%粉锈宁1500-2000倍液,发病期可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即可。

四、梨蚜

危害叶片,每年发生10多代,新梢顶端的叶片受害较重,被害叶片向正面卷成角状,皱缩,蚜虫潜伏其中为害。影响光合作用,梨树生长受阻。

防治方法:梨树萌芽期,用10%吡虫啉3000倍,50%抗蚜威2000倍防治。五、胡柚防冻处理及树势恢复

剪除枯死枝条,摘除枯萎叶片,对剪口进行处理,用油漆、凡士林等涂抹伤口,整株用等量式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或1000倍多菌灵喷雾,防治病害感染。冻害轻的树,用0.3%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根外追肥2-3次。冻害重的树,施足腐熟有机肥,追肥宜薄肥多施,特别要注意控制施肥时期,以促进春、夏稍而控秋稍,有利于树势恢复。

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我国植物种类占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虫的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害虫的多样性、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病虫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即使是一种害虫或病害,但长期防治而不能控制,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劳力,但仍有大面积的林木被吃光致死。究其原因是:

(1)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

(2)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

(3)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

(4)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

(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1970年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79万亩,1981年上升到675万亩,1991年高达1165万亩。面对这一严重态势,1992年我省开始实行森防目标管理,发生面积逐年减少,到降低到453万亩。但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70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省,由于我省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我省是国际性检疫害虫松材线虫病和国内检疫对象日本松干蚧的适生区。这两种害虫随时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省大面积的油松林在短期内毁灭。

(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尺蛾、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篇11:病虫害防治措施

(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害虫的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2)加强营林防治为基础环节。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病虫发生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虫口密度增大,则在局部范围内、暂时地辅以其他防治措施。

(3)协调化防与生防的矛盾。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如泡桐根颈打孔注药内吸防治大袋蛾;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篇1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市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

市地质灾害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山体滑坡、岩体崩塌和地面沉降;另外湖、河坡边存在小规模的崩岸。威胁人口计700余人、财产近三千万元,其中山体滑坡分布最多,范围最广,雨期和汛期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一)山体滑坡。已查明的山体滑坡隐患共计34处。其中办事处2处已经排除,剩下32处。规模最大的镇村下遥坡土体滑坡,达240万方,直接威胁人口63人;分布最多的镇,共计14处,且大多处于不稳定状态。

(三)地面塌陷。已查明的地面塌陷共计15处。其余均在镇,多为煤炭采空区。

(四)全市近40家采石、水泥企业矿山塘口存在不同程度的滑坡、崩塌隐患;另外。

二、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市国土资源局、交通局、水利局等部门和各乡镇(办、场)要继续加大对《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全民防灾科普知识教育。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和“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出资”原则。

(二)市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发挥“组织、协调、监督、指导”职能作用。各相关部门和乡镇(办、场)进一步健全相应机构,积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接受国土资源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向国土资源部门反应本辖区、本部门地质灾害及防治情况。

(三)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体系网络。交通部门负责对全市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工作;水利部门负责对全市江河湖泊沿岸地质灾害的监测工作;各乡镇(办、场)及相关部门要把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层层落实下去。设置警示牌,指定监测人员,定期进行监测,并向受到威胁的居民和相关单位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如发现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及时向国土资源部门报告。

(四)国土资源部门对新增建设用地。实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备用金制度。矿山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有资质单位编制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方案”治理矿山环境。

(五)如发生地质灾害。

篇1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二)雨季和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加大隐患点的监测密度。如发现隐患体发生明显变形,务必及时疏散群众并上报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三)国土资源局组织矶头终验工作。切实保护好国家文物和我市旅游品牌。国土资源局的指导下,相关乡镇和部门要组织制订规模大、不稳定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具体防治方案,并有步骤地对其治理。安监部门切实抓好矿山安全工作,继续推广科学、安全的开采工艺,杜绝发生矿山地质灾害。

篇14:浅谈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浅谈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环境要素,也是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各种污染物的稀释场所.本文分析了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物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作 者:高启芳 郭晓燕 薛芳  作者单位:榆林市环境监测总站,陕西榆林,718001 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AU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 14(11) 分类号:X51 关键词:大气污染   防治措施  

篇15:小鹅瘟的防治要点

小鹅瘟的防治要点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亚急性败血症,以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本病传播快,病死率高,主要侵害出壳后4~20天的雏鹅.在自然条件下,该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病毒可经卵垂直传播,成年鹅感染无症状.随着养鹅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饲养方式也逐渐向集约化方向转变,小鹅瘟的危害作用也越来越大,广大养殖者也逐渐认识到做好小鹅瘟的防治工作是保证养鹅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现就小鹅瘟的防治要点介绍如下.

作 者:李卫兵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卧牛吐镇畜牧站,161027 刊 名:中国畜禽种业 英文刊名:THE CHINES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年,卷(期): 5(5) 分类号:S8 关键词: 

篇16:姜瘟的综合防治技术

姜瘟的综合防治技术

随着我镇砂蕉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生姜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全村种植面积16.7hm2.近年来,由于生姜价格高(好的年份4元/kg以上),667m2产值高达7000元,极大地调动了姜农的.积极性.但由于姜瘟的发生,制约了生姜的发展.如该村一农户种植生姜0.4hm2,因姜瘟危害减产60%,损失惨重.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探索与研究,在姜瘟的防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村一示范户种植0.2hm2生姜,严格按照我站指导进行生姜种植,发病率只有0.1%,667m2产量高达2500kg.现将我们多年来防治姜瘟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 者:戴春明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陈大镇农技站,365009 刊 名:上海蔬菜 英文刊名:SHANGHAI VEGETABLES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4 关键词: 

篇17:鸡常见眼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

鸡常见眼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鸡眼病的发生越来越多,而且情况越来越复杂.眼病作为一系列疾病的症候群,其病因较为复杂,正确认识各种眼病,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现将各种眼病的诊断要点与治疗措施简述如下:

作 者:高维宇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畜牧水产局,河北玉田,064100 刊 名:养殖与饲料 英文刊名:ANIMALS BREEDING AND FEED 年,卷(期): “”(10) 分类号:S8 关键词: 

篇18:小鹅瘟的防治方法都有什么

小鹅瘟的防治方法

一、小鹅瘟预防

1、消毒:全场定期(建议每周一次)消毒,针对垫草、料槽、场地,应用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对病死鹅要作深埋,加入消毒粉(如三氯异氰尿酸钠、生石灰等)处理。

2、引种:把好引种关,引进健康鹅。防止带回疫病,已引进的要隔离饲养观察。

3、免疫:种鹅应于开产前一个月进行首次免疫,也就是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疫苗作2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间隔7-10天后进行二次免疫,将疫苗作1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使种鹅产生免疫抗体,孵出的鹅雏才可以产生免疫力。

4、分蛋:炕坊内的孵化设备、一切用具以及屋内及地面应定期消毒,尤其是在有小鹅瘟流行的区域炕坊应注重消毒。免疫种鹅群和非免疫种鹅群的种蛋应分开孵化,避免“混蛋”,使孵出的雏鹅有不同母源抗体,从而影响雏鹅群的免疫效果。来自疫区种蛋在入炕孵化之前应先清理蛋壳表面污物,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再入炕孵化。

二、小鹅瘟治疗

1、发现本病,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扑杀病鹅和同群鹅,并深埋或焚烧。受威胁区的雏鹅可注射抗血清预防。污染的场地,用具等应彻底消毒。发病地区的雏鹅,禁止外调或出售。

2、对于发病鹅群也可以用小鹅瘟免疫血清防治。用患小鹅瘟康复鹅的新鲜血液加10%的2.5~5%柠檬酸钠溶液,小鹅颈皮下注射,1.5~2.5毫升/羽,24小时后再注射一次,有好的防治效果。患病鹅若感染其它细菌病,每羽小鹅应肌注混入1000~单位庆大霉素,早晚各1次,2d后再连用庆大霉素2~3天。

3、对雏鹅注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免疫是防治此病的一项关键措施。出壳1~2天的雏鹅,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达95%左右,已发病的雏鹅每只注射0.5~1毫升,治愈率为85%,对病雏作紧急预防时,每只注射0.5毫升,保护率达90%。购回的小鹅瘟高免血清应放在2~15℃冷暗处保存,有效期一般为一年。对已发生小鹅瘟的病鹅群,可试用病毒灵口服,每日1~2次,每次1片,会有一定的疗效。

小鹅瘟病原

小鹅瘟的病原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鹅细小病毒。病毒为球形、无囊膜、单股DNA,大小为20~22纳米,病毒存在于患病雏鹅的内脏器官及肠管和肠内物中,抗酸碱、温度和外界环境有很强抵抗力。通过血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证明全国各地分离的毒株之间具有相同的抗原性。1961年分离研制的疫苗株与分离株的VP3编码茎因序列进行比较,两毒株核苷酸有96%同源性,推断的氨基酸有98%同源性,表明1961年分离株制备的疫苗具有长期应用价值。

小鹅瘟症状

1、最急性型:最急性型多发生于3-10日龄的雏鹅,通常是不见有任何前驱症状,发生败血症而突然死亡,或在发生精神呆滞后数小时即呈现衰弱,倒地划腿,挣扎几下就死亡,病势传播迅速,数日内即可传播会群。

2、急性型:急性型多发生于15日龄左右的雏鹅,患病雏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松乱,头颈缩起,闭眼呆立,离群独处,不愿走动,行动缓慢,虽能随群采食,但所采得的草并不吞下,随采随丢,病雏鹅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沾污鼻孔周围,病鹅频频摇头,进而饮水量增加,逐渐出现拉稀,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常为米浆样浑浊且带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肛门周围绒毛被沾污,喙端和蹼色变暗(发绀),有个别患病雏鹅临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据临床所见,大多数雏鹅发生于急性型,病程一般为2-3天,随患病雏鹅日龄增大,病程渐而转为亚急性型。

3、亚急性型:亚急性型通常发生于流行的末期或20日龄以上的雏鹅,其症状轻微,主要以行动迟缓,走动摇摆,拉稀,采食量减少,精神状态略差为特征。病程一般4-7天,间或有更长,有极少数病鹅可以自愈,但雏鹅吃料不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成为“僵鹅”。

篇19:黄瓜霜霉病的诊断及防治

黄瓜霜霉病的诊断及防治

霜霉病是危害黄瓜最重的`病害之一.黄瓜感病后蔓延迅速,甚至提前拉秧,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给黄瓜生产带来威胁.此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危害南瓜、甜瓜、冬瓜、丝瓜等葫芦科植物.

作 者:赵丽梅  作者单位:喀左县平房子镇农业站 刊 名:新农业 英文刊名:MODERN AGRICULTURE 年,卷(期): “”(11) 分类号:S4 关键词: 

篇20: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

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

犬瘟热主要危害幼犬,其病原体是犬瘟热病毒.病犬以呈现双相热型、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为特征,少数病例可发生脑炎,部分病例在末期出现神经症状.

作 者:周瑞芬  作者单位:栖霞市杨础镇畜牧兽医站,265312 刊 名:山东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SHANDONG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2009 30(5) 分类号:S828.292 关键词: 

冠心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沥青路面病害类型、原因及防治措施

牛泰勒虫病的诊断及防治办法

浅淡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防治措施

小议港口的污染因素及防治措施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精河县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换热站噪声及其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

闽北畜牧业生产出现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兔瘟的诊断及防治措施(推荐2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兔瘟的诊断及防治措施,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