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国自然灾害研究进展与减灾思路调整(共含9篇),欢迎阅读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樱子娘”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国自然灾害研究进展与减灾思路调整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影响和损失,政府、科学家和人民群众进行了大量的减灾研究和实践,在致灾因子、灾害监测预报、灾害评估、自然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防灾减灾综合化等研究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减灾思路逐渐从以致灾因子研究和工程预防措施为主调整为全面降低灾害系统脆弱性方面.
作 者:商彦蕊 SHANG Yan-rui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16 刊 名:地域研究与开发 PKU CSSCI英文刊名: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 24(2) 分类号:X43 关键词:自然灾害 致灾因子 减灾思路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概念: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2.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①全球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月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网形成。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2.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信息集成与分析: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2.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RS在信息获取方面的优势与GIS在空间分析的优势在空间分析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1.非工程性防御(软件建设):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
2.工程性防御(硬件建设):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
“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二者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
减灾效益的“十分之一法则”。防灾投入是受灾损失的十分之一。说明了自然灾害的不可避免性与可减轻性。
五、灾前准备(未雨绸缪)、灾中应急(雪中送炭)和灾后恢复(亡羊补牢)是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一、灾前准备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
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救灾人员。
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及专业救援队(如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二)灾中应急
1.概念:灾中应急是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
2.主要目的: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3.“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硬件)
4.救灾应急预案:政府应灾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软件),关系到各部门能否快速高效地投入救灾,使灾情最小化。
目的:①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②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灾后恢复
1.目的: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到最低;增强威力灾害发生的抵抗能力。
2.救济灾民的形式: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商业保险)和国际救济等
3.防灾抗灾工作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救灾工作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管理体系:我国减灾以民政部为主要管理部门,形成了政府无偿救济、军队与民众合作救灾,以及全国与地区救灾调配的管理体系。
通过今天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实际演练,我明白了如何防震和如何防火等一些措施,更主要的是懂得了,当地震和火灾发生时如何带领学生安全的逃离。现把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火灾来了怎么办
1、沉着冷静: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乱。凡火灾幸存者大多方寸,不大呼大叫,而是根据火势、房型冷静而又迅速地选择最佳自救方案,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
2、防烟堵火:这是非常关键的,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其除烟率达60%~100%,可滤去10%~40%一氧化碳。另外,应低首俯身,贴近地面,设法离开火场,以避开处于空气上方的毒烟。
3、设法脱离险境:底层的居民自然应夺门而出。楼上的住户若楼道火势不大或没有坍塌危险时,可裹上浸湿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冲下楼梯。若楼道被大火封住而无法通过,可顺墙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绳子缘阳台逐层跳下。
4、尽快显示求救信号:发生火灾,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不断摇晃,红色最好,黄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电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等。
5、切不可因贪恋钱财而贻误脱险时机。
总之,虽然这次培训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感觉收获很是很多。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是跑是躲不要犹豫
一次地震,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经验告诉我们:震是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的好办法,这处办法尤其适合处在楼房内或人多场所的人。如果你住在平房,迅速跑到室外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遇。
2、采取正确的姿势
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会下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条件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条件允许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寻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楼房中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内承重墙角;教室的讲台、书桌下;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室内立柱附近;影剧院的排椅下;工厂车间内的机床、大型设备附近等。
4、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之后,受损的房屋是最危险的场所,一旦震动停止,要马上撤离。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防止火灾发生。
5、要点:
(1)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2)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3)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4)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5)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6)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7)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的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8)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9)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等。
我国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非点源污染是我国重要的污染源.本文简要介绍了非点源污染模型,我国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非点源污染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作 者:贺瑞敏 张建云 陆桂华 HE Rui-min ZHANG Jian-yun LU Gui-hua 作者单位:贺瑞敏,陆桂华,HE Rui-min,LU Gui-hua(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张建云,ZHANG Jian-yun(水利部水文局,北京,100053)
刊 名:水文 ISTIC PKU英文刊名:HYDROLOGY 年,卷(期): 25(4) 分类号:X832 关键词:非点源 污染 淋溶 冲刷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市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一、产业结构现状 ****市是一个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包括能源重化工、新材料、煤炭深加工、矿山机械和高载能工业为主的经济格局,其产业构成表现为典型的资源依托型和出口依赖型特征。近年来,全市按照巩固和稳定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积极提升第三产业的要求,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预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亿元,第二产业40亿元,第三产业23亿元。人均GDP达到9836元,人均财政收入62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2元。 “九五”期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由16.3:56.8:26.9调整为13:59:28,到调整为10:57:33。 第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市农业属于土地依赖型,得益于黄河灌区的有利条件,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和层次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种植结构、养殖结构,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林牧渔业产值构成为63.4:2.6:31.1:2.9,特别是畜牧业比重比1995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比提高了5.4个百分点;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6.5万亩,其中:脱水菜种植面积6.4万亩,饲草种植面积12万亩,粮经饲种植比例由 20的73.0:24.5:2.5调整为67.2:24.7:8.1。 第二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市第二产业以工业占绝对优势,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以煤炭、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重型工业经济体系。20,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户,工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 占全市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65%。工业不仅是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是安置就业的主渠道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涌现出了诸如东方钽业集团、恒力集团、奔牛集团、英化股份、大荣化工等一批在区内外甚至在国外享有盛名的骨干企业,以及沙湖纸业、惠冶镁业、兴平公司、丰本公司等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创出了宝山牌钽粉、钽丝、恒力牌密封钢丝绳、太西无烟煤、宁河牌石灰氮、双氰胺、石鑫牌硅铁、沙湖牌面巾纸等一批荣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名牌产品。稀有金属新材料工业、煤炭工业、高载能原材料工业、电石化工工业、冶金及金属制品工业、电力工业等产业均在全区占有较大比重,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年各产业实现产值分别为:稀有金属新材料工业实现产值4.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2%;煤炭采选业实现产值13.25亿元,占18.3%;电石及深加工10.26亿元,占14.2%;电力工业8.33亿元,占11.5%;煤炭深加工2.5亿元,占3.5%;以铁合金、碳化硅、金属镁为主的高载能工业实现产值7.4亿元,占10.2%。 第三产业保持较快的发展。 “九五”期间,我市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6% ,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幅3.1个百分点。2002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年提高了 6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8.0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24.3%。 其中: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实现增加值4.3亿元, 占第三产业的30%;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88亿元,占20.1%;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38亿元,占16.6%;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0.78亿元, 占5.5%; 社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99亿元,占7%。近年来,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和交通邮电通讯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投资不断增加,每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保持在30%以上。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缓解了因第一产业就业减少和第二产业就业增量有限的压力,已成为我市安排就业和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虽然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但是我市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由此引发出诸多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空间和产业结构布局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矛盾。目前形成了****、石炭井、汝箕沟、白芨沟、大峰矿等城镇和矿区,各点相距较远,最远达100多公里,造成产业区小而分散,城市资源浪费,运行成本过高。二是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与经济协调发展及就业压力大的矛盾。我市轻重工业的比例一直在5:95上下波动,从而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受到严重制约。三是工业结构单一、产品结构趋同与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的矛盾。煤炭产品和耗煤产品成为主要行业和产品,产品深加工不够,承受市场波动的能力十分脆弱。同时造成职工技能单一,观念封闭。四是高耗能、高污染工业比重较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我市工业主要表现为“一挖二烧”的低层次、低加工度、高污染的落后状况,“三废”排放增加,采煤区出现强度沉陷,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和对外吸引力。五是企业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矛盾。长期以来,地方和主要大中型企业实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政府与企业职能错位,多数骨干企业实际上至今仍承担着生产与社会服务的双重职能,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六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与农民增收的矛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在以需求为导向的买方市场条件下,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步伐缓慢。 问题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原因,也是矿业城市的客观条件所造成的,我们将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解决。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曾经创造了辉煌,也为自治区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而现在却面临自治区煤炭开发由北向南转移和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启动后全区重点产业由北向南转移的双重压力,同时也处于银川、吴忠与乌海优势经济发展区域的南北“夹击”之下,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我市和全区一样都处在最佳的发展机遇期,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和以银川市为中心、以****和吴忠市为两翼的“大银川”战略的实施,对我市来讲,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充分利用新的发展机遇,创造条件,认真研究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努力实现我市经济与全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一)基本思路 “十五”后两年是我市围绕煤炭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我市要按照实现经济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要求,围绕提前五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大银川”战略部署,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走产业多元化的发展路子,立足于现有基础条件的充分利用和潜在优势的.充分发挥,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集中精力推动整个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到,全市一、二、三产业构成由“九五”末的13:59:28调整到10:59:31。 (二)主要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市情出发,立足现有基础,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整合、发挥现有的潜能和优势,把有望发展的传统产业进一步做深、做精、做大,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地方特色。 2、市场导向原则。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打破立足资源搞开发、求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着眼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需求变化,敢于运用最新技术和工艺设备,利用增量投入带动存量优化,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3、联合发展的原则。打破自我封闭、自成体系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观念,大力推进资产重组和东西部合作,积极采取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形式,联合起来共同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减轻新上项目的资金压力,加快建设步伐,分散投资风险。 4、扶优限劣原则。集中力量重点扶持有强劲发展势头和产业带动能力、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社会有贡献的骨干企业及其企业集团。扶持具有一定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空间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限期淘汰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工艺落后、效益较差的企业。 5、循序渐进原则。立足长远,制定规划,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避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6、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竞争主体作用,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政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规划、引导、协调和服务上,实现政府和企业积极性的有机结合。 三、措施及建议 1、第一产业在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适度降低其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利用特有的土地优势,改造传统分散的小农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以工业的理念筹划农业,推进农业工业化,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效产品,增加农业品种。以优质粮油、蔬菜、清真牛羊肉和枸杞四大产业为主导,以清真牛羊肉和脱水蔬菜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重点建设十个基地,即优质粮油、脱水蔬菜、设施蔬菜、地膜马铃薯、牛羊饲养、生猪饲养、家禽养殖、枸杞种植、饲草种植和良种繁育十个高标准产业化基地。不断拓宽“清真”和“绿色”两大品牌市场领域,重点发展以脱水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和以养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同时要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到20,农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可保持在5%左右,达到7.8亿元。粮经饲比例调整到50:40:1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以上。 2、第二产业在扩张总量的同时,以煤炭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托上市公司和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新材料、煤炭深加工、能源重化工、特色冶金及其制品、电子元器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六大产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1)、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基础原材料、重化工、特色冶金、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高水平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升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换代。(2)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重点在煤炭精深加工、陶瓷、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培育一批骨干企业群体,使其尽快形成具有市场潜力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3)、充分利用国家关于资源依托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认真研究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接续和替代问题,学习和借鉴国外和内地的经验,培育发展以电子工业、电石化工和轻工业等为主的替代产业,加快实现经济转型。(4)、抓住国家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拓展合作合资方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重点培育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市场的民营龙头企业,发展一批民营科技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5)、按照“政府组织推动、财政扶持启动,内资外资联动”的模式,积极为企业发展搭建载体,加快工业园建设步伐,重点扩大提升新材料、大武口、河滨、红果子和太沙工业园区。(6)、加快实施“5811”发展规划。加快****二电厂、恒力集团60万吨钢冶轧、****碌碱厂50万吨PVC、东方集团钽铌铍新材料开发和10万支片式钽电容器、奔牛集团综采设备技改等项目的建设步伐,积极争取****电厂、大武口电厂发电机组改造、大荣公司和兴平公司等企业氰胺下游产品开发、新煤炭采掘矿区建设、沙湖纸业集团林纸一体化和夏绿公司脱水蔬菜加工等项目早日实施。到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占GDP总量的51.3%。 3、第三产业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内部结构,形成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相结合,劳动密集型行业与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相结合,为生产服务的行业与为生活服务的行业相结合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推进第三产业向高层次、高水平、宽领域发展。按照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品位,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置业环境,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产业流,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突出发展以沙湖为龙头,以星海湖和北武当为依托的特色旅游业,建立和完善全市旅游区域网络,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能力;积极改造提升商贸流通、宾馆餐饮、文教卫生、交通运输、社区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邮电通讯、信息咨询、房地产、金融保险及资本市场等高新科技和知识型服务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服务业;鼓励发展保健、家教、休闲等新型服务业;全面启动农村服务业。到2005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达到24亿元,占全市GDP的31%,旅游业收入占第三产业10%以上。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一、产业结构现状
****市是一个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包括能源重化工、新材料、煤炭深加工、矿山机械和高载能工业为主的经济格局,其产业构成表现为典型的资源依托型和出口依赖型特征。近年来,全市按照巩固和稳定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积极提升第三产业的要求,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003预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亿元,第二产业40亿元,第三产业23亿元。人均GDP达到9836元,人均财政收入62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2元。“九五”期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由16.3:56.8:26.9调整为13:59:28,到20调整为10:57:33。第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市农业属于土地依赖型,得益于黄河灌区的有利条件,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和层次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种植结构、养殖结构,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2002年农林牧渔业产值构成为63.4:2.6:31.1:2.9,特别是畜牧业比重比1995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6.5万亩,其中:脱水菜种植面积6.4万亩,饲草种植面积12万亩,粮经饲种植比例由2000年的73.0:24.5:2.5调整为67.2:24.7:8.1。第二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市第二产业以工业占绝对优势,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以煤炭、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重型工业经济体系。2002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户,工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占全市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65%。工业不仅是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是安置就业的主渠道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涌现出了诸如东方钽业集团、恒力集团、奔牛集团、英化股份、大荣化工等一批在区内外甚至在国外享有盛名的骨干企业,以及沙湖纸业、惠冶镁业、兴平公司、丰本公司等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创出了宝山牌钽粉、钽丝、恒力牌密封钢丝绳、太西无烟煤、宁河牌石灰氮、双氰胺、石鑫牌硅铁、沙湖牌面巾纸等一批荣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名牌产品。稀有金属新材料工业、煤炭工业、高载能原材料工业、电石化工工业、冶金及金属制品工业、电力工业等产业均在全区占有较大比重,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2002年各产业实现产值分别为:稀有金属新材料工业实现产值4.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2%;煤炭采选业实现产值13.25亿元,占18.3%;电石及深加工10.26亿元,占14.2%;电力工业8.33亿元,占11.5%;煤炭深加工2.5亿元,占3.5%;以铁合金、碳化硅、金属镁为主的高载能工业实现产值7.4亿元,占10.2%。第三产业保持较快的发展。“九五”期间,我市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6%,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幅3.1个百分点。200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8.0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24.3%。其中: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实现增加值4.3亿元,占第三产业的30%;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88亿元,占20.1%;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38亿元,占16.6%;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0.78亿元,占5.5%;社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99亿元,占7%。近年来,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和交通邮电通讯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投资不断增加,每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保持在30%以上。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缓解了因第一产业就业减少和第二产业就业增量有限的压力,已成为我市安排就业和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虽然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但是我市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由此引发出诸多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空间和产业结构布局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矛盾。目前形成了****、石炭井、汝箕沟、白芨沟、大峰矿等城镇和矿区,各点相距较远,最远达100多公里,造成产业区小而分散,城市资源浪费,运行成本过高。二是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与经济协调发展及就业压力大的矛盾。我市轻重工业的比例一直在5:95上下波动,从而使资源的合
电镀厂管理模式调整思路
一、前言二、调整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细化考核责任单位,深入细致的开展基础管理工作,激发各级员工的积极性,确保完成当期的进度、质量、成本任务,确保实现控亏经营目标,最终将我厂发展成为西南地区同行业中质量最优、成本更廉、综合竞争实力最强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经公司领导和办公会研究决定,对现行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以电镀工段为核心,引入竞争上岗、绩效考核承包的管理模式,电镀工段长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操作员工实行优化组合,不良淘汰的制度,将经济责任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位员工。
三、调整的基本思路
㈠.生产组织机构调整
1、将镀后环节和机电维修从现有电镀工段中剥离出来。将电镀三条生产线分别设置为电镀一工段(包括一线和三线),电镀二工段(包括电镀二线)。独立进行内部经济指标的核算。
2、打砂环节仍采取外协加工模式,即维持现行外协模式不变。
3、前处理、退镀、磨床仍维持现行管理模式不变,即以生产组的形式由总调室直接管理,进度、质量、成本等主要经济指标独立考核。
4、将烘漆、抹件、抛光、装箱等镀后环节与现有的装配组合并设为镀后工段。镀后工段按工艺环节下设四个组,进度、质量、成本等主要经济指标独立考核。
5、以上各生产单位仍归口总调室进行统一的生产调管理。
6、机电、挂具与锅炉从电镀工段剥离后成立维修组,直属厂部管理。
㈡.人员聘用制度
电镀一工段工段长和电镀二工段工段长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制,其余工段长及部门负责人实行行政聘用制;工段长以下岗位自2月25日起全员就地下岗,由工段长择优录用,报厂部批准后重新上岗,2月26日,在新的机构中未能被聘任上岗者,就地下岗,于2月28日前到厂人事部门办理相关离厂手续。新机构的人员编制情况由工段长报厂部备案后执行。工段长需在厂外新招聘人员上岗,应按规定完成审批手续。(具体的定岗定员情况见《定岗定员表》)
㈢.工资分配与考核
1、电镀工段
电镀工段设岗位工资总额,其管理人员的聘用及人数由工段长进行确定。厂部按现行的计件工资标准对电镀工段结算计件工资总额。计件工人工资分配办法由工段长制定,报厂部批准后由工段长组织实施。厂部以工段的计件工资总额的15%和工段的岗位工资总额为考核对象按百分制考核办法执行考核。
2、其余工段
其余管理人员实行岗位工资制,并分别按各岗位业绩考核指标实施考核,镀后工段,前处理、退镀、磨床计件工资总额的15%与各工段工作业绩考核指标挂钩考核,维修组实行包干工资,与全厂设备故障率及维修材料费等指标挂钩考核。
3、具体的分配考核办法见《20分配考核方案》(在原基础上有修订完善)
我国湿地水环境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综述了湿地的水资源量、水质评价、水环境功能、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并从加强湿地水环境的多学科协同研究,倡导多样化、个性化的研究,采取“问题取向”进行整合性研究等方面提出湿地水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作 者:杜华明 Du Hua-ming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化学与化工系,四川宜宾,644007 刊 名: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年,卷(期): 26(6) 分类号:P64 关键词:湿地水环境 进展 问题 展望我国高原湿地研究进展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惜物种资源等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作 者:彭涛 作者单位: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刊 名:陕西教育(高教) 英文刊名:SHAANXI JIAOYU(GAOJIAO) 年,卷(期):2008 “”(3) 分类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