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税精英谈注税考试经验(共含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裂分乐快”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考试经历:
参加并通过会计师考试,同年通过注会之《经济法》,通过注会《税法》,《审计》,通过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参加并通过注税考试,至此我的考证之路暂告一段落。
我觉得参加会计类考试,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有能坚持下来的决心,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使会计师考试,也须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有些朋友是三分钟热血,忙着报名,忙着买资料,忙到最后,或觉得考试尚早,将一切束之高阁,或匆匆看几页后,很是难懂,亦将一切束之高阁(这不是看小说,一遍就能有个大概)。我想,如果能将报名时的热情坚持到考试,成功离你也就不远了。学累了是需要适当休息,闲得久了,便不要以效率低为借口拒绝学习,哪怕一晚上只能看一段,也要坚持,习惯了,效率也就高了。
二、保持良好的心态,“夫学须静也,才能学也”,不能急,也别总想着考出证来怎样怎样(这是在你下决心考证之前要考虑的)。常有朋友问是否应辞职专门为考试,这主要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辞职以后不能达到你希望的考试结果而你又能接受的话,可以考虑(谨慎性原则),就我个人认为,没决心考证之前这份工作你还能接受,便不要辞。如果不辞职,工作一定要少有毛病,换句话说别因考试而太影响工作,受到批评或其他处分,会大大影响你的心态。
三、如何报考?这也是许多朋友常关注的问题,这要结合自己的基础、每天可以用来复习的时间及报考科目组合三要素综合考虑,前两项因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至于科目组合,如果不报全科,一是尽量别安排一天考两科,二是注税的《税法一》、《税法二》、《税务代理实务》(这三科可作一科复习)注会的《会计》、《审计》一起考,效果不错。
四、这是顺便说的,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起码应有高度适中的书桌、比较舒适的椅子、光线柔和的台灯、书写流利的笔及按键灵敏的多功能计算器,我在看书时桌上常备有热荼、香烟、铅笔、直尺,伸一伸腰,点燃一支烟,喝一口热荼,对我来说,非常有助于缓解和思考,但在做题时后四样统统撤掉,能看出结果的不按计算器,能按出结果的不在纸上写,看书的目的是学会,做题是把学会的考出来,两者有时是不一样的。
下面谈一谈我是如何复习税法的
报名后一段时间内没书,注税教材又很难得到,因此我便去书店购买了年注会税法(我建议准备参加考试的朋友别介意买书的几个钱,教材年年都有变动,不要因小失大),这样在新教材到来之前,我已经将注会税法看完了。
我的学习因新春佳节而暂告一段落,春节过后,因单位更换核算系统,各种培训及准备工作让人焦头烂额,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少的可怜,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不得不把《税法1》、《税法2》、《税务代理实务》合三为一,即学习完税法的相关税种,接着便看实务中的纳税申报代理实务和纳税审查代理实务,这样,当我学习完《税1》、《税2》后,《代理》也看得差不多了,现在想来,这种方法应该不错,大家可以一试。
一定要有坚持的决心
——财税精英谈注税考试经验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考试经历:
02年参加并通过会计师考试,同年通过注会之《经济法》,03年通过注会《税法》,《审计》,04年通过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05年参加并通过注税考试,至此我的考证之路暂告一段落。
我觉得参加会计类考试,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有能坚持下来的决心,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使会计师考试,也须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有些朋友是三分钟热血,忙着报名,忙着买资料,忙到最后,或觉得考试尚早,将一切束之高阁,或匆匆看几页后,很是难懂,亦将一切束之高阁(这不是看小说,一遍就能有个大概)。我想,如果能将报名时的热情坚持到考试,成功离你也就不远了。学累了是需要适当休息,闲得久了,便不要以效率低为借口拒绝学习,哪怕一晚上只能看一段,也要坚持,习惯了,效率也就高了。
二、保持良好的心态,“夫学须静也,才能学也”,不能急,也别总想着考出证来怎样怎样(这是在你下决心考证之前要考虑的)。常有朋友问是否应辞职专门为考试,这主要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辞职以后不能达到你希望的考试结果而你又能接受的话,可以考虑(谨慎性原则),就我个人认为,没决心考证之前这份工作你还能接受,便不要辞。如果不辞职,工作一定要少有毛病,换句话说别因考试而太影响工作,受到批评或其他处分,会大大影响你的心态。
三、如何报考?这也是许多朋友常关注的问题,这要结合自己的基础、每天可以用来复习的时间及报考科目组合三要素综合考虑,前两项因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至于科目组合,如果不报全科,一是尽量别安排一天考两科,二是注税的《税法一》、《税法二》、《税务代理实务》(这三科可作一科复习)注会的《会计》、《审计》一起考,效果不错。
四、这是顺便说的,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起码应有高度适中的书桌、比较舒适的椅子、光线柔和的台灯、书写流利的笔及按键灵敏的多功能计算器,我在看书时桌上常备有热荼、香烟、铅笔、直尺,伸一伸腰,点燃一支烟,喝一口热荼,对我来说,非常有助于缓解和思考,但在做题时后四样统统撤掉,能看出结果的不按计算器,能按出结果的不在纸上写,看书的目的是学会,做题是把学会的考出来,两者有时是不一样的。
下面谈一谈我是如何复习税法的:
报名后一段时间内没书,2004年注税教材又很难得到,因此我便去书店购买了2004年注会税法(我建议准备参加考试的朋友别介意买书的几个钱,教材年年都有变动,不要因小失大),这样在新教材到来之前,我已经将注会税法看完了。 我的学习因新春佳节而暂告一段落,春节过后,因单位更换核算系统,各种培训及准备工作让人焦头烂额,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少的可怜,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不得不把《税法1》、《税法2》、《税务代理实务》合三为一,即学习完税法的相关税种,接着便看实务中的纳税申报代理实务和纳税审查代理实务,这样,当我学习完《税1》、《税2》后,《代理》也看得差不多了,现在想来,这种方法应该不错,大家可以一试。
税法1、2在税法考试中相对简单,因为税法1中肯定不会涉及到所得税类内容,税法2中及便涉及到流转税内容,其难度也会大打折扣,而代理则不然,考的可以说是税1和税2的综合,更要命的是代理教材编的实在是烂,因此我认为,复习税1、2应以基础为主,准备代理考试应将税1、2有机结合,应重点掌握如何计算税,如何发现单位纳税申报中的错误并加以纠正,绝不能只看书,即使你把书背下来了,代理还是考不过的。
一、有能坚持下来的决心,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使会计师考试,也须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有些朋友是三分钟热血,忙着报名,忙着买资料,忙到最后,或觉得考试尚早,将一切束之高阁,或匆匆看几页后,很是难懂,亦将一切束之高阁(这不是看小说,一遍就能有个大概)。我想,如果能将报名时的热情坚持到考试,成功离你也就不远了。学累了是需要适当休息,闲得久了,便不要以效率低为借口拒绝学习,哪怕一晚上只能看一段,也要坚持,习惯了,效率也就高了。
二、保持良好的心态,“夫学须静也,才能学也”,不能急,也别总想着考出证来怎样怎样(这是在你下决心考证之前要考虑的)。常有朋友问是否应辞职专门为考试,这主要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辞职以后不能达到你希望的考试结果而你又能接受的话,可以考虑(谨慎性原则),就我个人认为,没决心考证之前这份工作你还能接受,便不要辞。如果不辞职,工作一定要少有毛病,换句话说别因考试而太影响工作,受到批评或其他处分,会大大影响你的心态。
三、如何报考?这也是许多朋友常关注的问题,这要结合自己的基础、每天可以用来复习的时间及报考科目组合三要素综合考虑,前两项因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至于科目组合,如果不报全科,一是尽量别安排一天考两科,二是注税的《税法一》、《税法二》、《税务代理实务》(这三科可作一科复习)注会的《会计》、《审计》一起考,效果不错。
四、这是顺便说的,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起码应有高度适中的书桌、比较舒适的椅子、光线柔和的台灯、书写流利的笔及按键灵敏的多功能计算器,我在看书时桌上常备有热荼、香烟、铅笔、直尺,伸一伸腰,点燃一支烟,喝一口热荼,对我来说,非常有助于缓解和思考,但在做题时后四样统统撤掉,能看出结果的不按计算器,能按出结果的不在纸上写,看书的目的是学会,做题是把学会的考出来,两者有时是不一样的。
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税务系统的,对注税考试是从开始接触的,一次五科全部通过。就目前,在版面上,我看了许多帖子,一些新报考注税网友的讨论,注税一次报几科合适,就我的看法,因人,因环境,因时间,不可看别人报几科,你也报几科,否则的话,你也对不起一科60元的报名费,这年头,挣钱可不易呀!
月中旬,注税开始报名后,自己也想过报几门合适的问题,我的工作是税务稽查外勤,相对来说,税1、税2、代理实务(我认为和稽查有类似的地方)合在一起考较好,财务会计和相关法律比较独立,日常工作中会计知识和涉税法律用的比较多,学的时候可能不会太费劲,就报了五科,订了全套的教材和辅导书。
有的网友肯定会想,你是不是上了什么辅导班或者网校吧?我的回答是,没有,因为当时单位上不能上外网,家里的条件也不允许,孩子一岁多,只能从网上多找些习题做。
在报名后到注税教材来之前,我看的是04年的税1、税2、财务会计,02、的注税试题,以及一些相关涉税法律知识,相关法律因为没有 找到书,也就没有看,代理实务,我认为是前面4科的综合,就把它放在了最后,实践证明我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的注税教材是2月中旬到的,从那里开始,我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第一是精读税1、税2、财务会计,每看完一个章节,就把辅导书看一遍,做上面的习题,做错了的地方再看书,在书上做出重点标记。看完这三科,再加上习题集上的相关部分,这耗费了我两个月的时间。工作不能丢,只能挤晚上的时间,家里太乱,每天晚上在单位上一直学到9点。5点半-9点,再刨去吃的时间,3个小时,只要你认上劲,学习效率很高。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可怕的是,知识的遗忘,譬如,你今天看了税1的增值税、消费税,明天看营业税,后天,当你再看前一天复习的内容时,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就遗忘了,我后来找到了一个好的办法,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把你当天所学的内容简单回忆一下,用笔在纸上写出来,直到想睡为止,第二天再和教材上对照一下,把遗忘的部分补上,把这些纸保存下来,每个周看一次,大体浏览一下,能很快唤起你对知识的记忆。
4月中旬的时候,我还有两门没有看,当时有点就有点蒙了,认为自己是否要放弃一门,最后想了想,抓紧时间看相关法律吧,代理实务就直接做题,以练代学吧。五一节的时候,我又碰到了一件最头疼的事,耽误了十天,等到精读了一遍相关法律(同时看辅导书和做习题)后,已经到了5月 20号左右的时间,而财务会计、税1、税2又丢的差不许多了,代理实务我看了历年的考题后,认为简答题,我根本就没戏,真是感天谢地,05年的简答题,全都是实务型的,主要就是考查你对税法和会计知识的理解运用。今天静下心来,好好梳理一下近140天的注税奋斗历程。一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二来,也是为了以后取得更大的成功积累一些经验。总结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总结失败,才能减少失败。如果其他人也能从中获得一点收获,那也算是我的一件最大的幸事。
第一年的注税考试,我就知道了,但一直没报。03年是第一次报考,原因有点可笑:考了多年的注会,一直没过,信心都快没有了,尽管曾经以较高的分数通过了中级职称考试。想想,还是换换考注税,换换运气,于是03年12月下旬就报了名。也许真的换出了运气,月底30日,预定的手机短信竟然告之注会的会计过了,而且还是69分,哈哈,有点可笑!。不过通过了会计的考试,对于我以后的信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自认为。
顺便先提一下03年的注会。一场sars,将注会的会计考试延至了11月1日下午,似乎也改变了我的注会的命。利用国庆节的六天假期(公司只放了六天),开始了认认真真的看书,国庆节以后,看书也还算认真,就这样认真了一个月,进入了考场。考前信心还是很足的,考后的感觉却特别不好,原因是最一道合并报表的大题目,竟然不要求填制会计分录,只要求按表填答案,印象中24空,24分,题型新颖,却做得每一个人都晕乎。也许正是此题,我做的比较对,才得以通过考试。要知道,我是从开始就考会计的。唉,苦呀?此前最高的是第一次,56分。此次考试的最大体会,就是要多看书,多做习题,考前要做模拟试卷。就是我现在总结的:教材为根,辅材为干,模卷为叶。
回过头来谈注税,我报了税一、税二和财务会计。04年2月11日拿到书开始进入学习。我的学习目标非常简单,每天坚持看书一个小时以上,每周看书时间不少于五个小时。能够将学习视作一种习惯,视作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先谈我的学习时间。书桌前放了一本台历,将所有的学习时间都记在了上面,并简单的记一下学习的进展。如果在其他地方学习的,先记在书上,回来再转移一下。这一点我认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从中,你可以清楚的了解你具体学习时间;从中,你可以掌握学习进度;从中,你可以掌握学习的效率,比如我就总结出第一遍看书的速度是每小时20页至25页之间。总之,学习时间的记录,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所有的学习原始记录。到考试前一天,我合计看书时间共计是11853分钟,平均每门功课约66小时,期间基本上是在家里完成学习的。每周约624分钟。超过1000分钟的共有三周,五一劳动节,1620分钟,考前的一周1096分钟,最的四天1347分钟(最后一周,我是从周三开始请假的)。最少的有两周,一周是63分钟,一周是121分钟。其他的大多数在五六百分钟之间,相对而言,后期的学习时间略多。
再谈谈学习的过程。学习基本上分了四个过程。第一阶段到3月28日结束,将三本书仔细看了一遍。差不多每周看书在200页左右。第二阶段,到5月23日,将对应的一套习题分章做完,其中是先将书看一遍,然后做对应的习题,对于其中的问题点,再翻翻书,重点强化一下。第三阶段差不多6月18日结束,将每一章书再看了一遍,对应的习题,再过了一遍,其中各做了一套模拟试题。第四阶段是最后的几天。将每本书最后复习一遍,重点是自己标五角星的地方(主要是三部分,一是当年知识更新的东西,二是考题中遇到的重点东西,三是认为可能出题的东西),同时将对应章节的习题错误部分再过了一遍。另外还各做一套模拟试卷,其中有的大题目没做。对于网校的串讲,听了一遍。考试之前,重点是将串讲内容看了一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让渡资产使用权产生的收入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让渡现金使用权而收取的利息收入。这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存、贷款形成的利息收入及同业之间发生往来形成的利息收入等。
②转让无形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专营权、软件、版权)等资产的使用权而形成的使用费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还应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因债权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及进行股权投资取得的股利收入等。有关这些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请参照有关租赁、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利息收入和使用费收入应按下列确认原则进行确认:
①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是任何交易均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企业应根据对方的信誉情况、当年的效益情况以及双方就结算方式、付款期限等达成的协议等方面进行判断。如果企业估计收入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就不应确认收入。
②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利息收入根据合同或协议规定的存、贷款利率确定;使用费收入按企业与其资产使用者签订的合同或协议确定。当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时,企业才能进行确认。
使用费收入应按有关合同协议规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确认。不同的使用费收入,其收费时间和收费方法各不相同,有一次收回一笔固定的金额,例如一次收取的场地使用费;有在协议规定的有效期内分期等额收回的,例如合同规定在使用期内每期收取一笔固定的金额;有分期不等额收回的,例如合同规定按资产使用方每期销售额的百分比收取使用费等。
如果合同、协议规定使用费一次支付,且不提供后期服务的,应视同该项资产的销售一次确认收入;如提供后期服务的,应在合同、协议规定的有效期内分期确认收入。如合同规定分期支付使用费的,应按合同规定的收款时间和金额或合同规定的收费方法计算的金额分期确认收入。
[案例155]
[案情说明] 纽迪希亚(海丰)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向奥西(惠东)计算机有限公司转让“lsg106软件”的使用权,一次性收费400000元,不提供后续服务。
要求解答] 纽迪希亚(海丰)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财税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收入》。
[会计处理] 纽迪希亚(海丰)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实质上是出售软件,应视同销售进行处理:
借:银行存款 4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0
[案例156]
[案情说明] 百莱玛(益阳)资讯技术有限公司向英特拉福(常德)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转让某项专利权的使用权,转让期为5年,每年收取使用费600000元。
[要求解答] 百莱玛(益阳)资讯技术有限公司财税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收入》。
[会计处理] 百莱玛(益阳)资讯技术有限公司每年应确认收入600000元。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6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0000
[案例157]
[案情说明] 斯科曼(延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向希悦乐(怀柔)电机有限公司转让其商品的商标使用权,合同规定希悦乐(怀柔)电机有限公司每年年末按年销售收入的10%支付斯科曼(延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使用费,使用期10年。假定第一年希悦乐(怀柔)电机有限公司销售收入100000元,第二年销售收入150000元,这两年的使用费按期支付。
[要求解答] 斯科曼(延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财税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收入》。
[会计处理] 斯科曼(延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应按下列方法确认收入:
第一年年末而确认使用费收入 =100000×10%=10000元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
第二年年末应确认使用费收入 =150000×10%=15000o元
借:银行存款 15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5000
2005年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已经落幕,但社会各界,特别是考生关于注税考试门槛是否太高、考试难度是否太大等问题的争论并没有平息。此外,2006年注税考试的准备工作已经启动,考试教材、考试大纲的修订也备受关注。日前,记者就以上热点问题采访了国家税务总局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的有关负责人。
考试门槛能否降低
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的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考试选拔合格人才是壮大注册税务师队伍的惟一途径。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降低考试门槛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考试门槛太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目前考务工作中规定的报考条件过高,二是成绩有效期偏短。这两个问题已成为制约注册税务师队伍发展的“瓶颈”。
据了解,在注册税务师考试报考条件方面,按现行规定,具有经济类、法学类本科学历人员必须工作4年才能报考;或者具有非经济类、法学类本科学历人员,以及具有经济类、法学类大专学历人员必须工作6年才能报考;至于非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生需要工作8年才具备报考资格。
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的有关负责人介绍,《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之所以对报考条件提出了较高要求,是因为当时把注册税务师资格与中级职称挂钩,规定注册税务师资格等同于中级职称。当时这样的规定具有积极意义,提高了人们参加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的积极性。但从《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发布到现在,时间已过去近10年,我国人事制度已发生很大变化,再按照与职称挂钩和过分强调工作经历来设置报考条件,已经不适应注册税务师队伍发展的要求,导致目前考试报名人数下降和严重萎缩。
目前,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与我国注册税务师资格相当的税务代理人考试的资格条件,包括税务代理业发达的韩国和日本,设置的报考条件比较宽松。比如部分国家对报考条件没有任何限制;即使有学历和工作经历方面的要求,报考者只要满足学历或工作经历一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同时具备,而且对工作经历的要求一般不超过5年。在国内,与注册税务师业务性质最接近的注册会计师,规定只需要有大专学历就可以报考,报考条件比注册税务师要低很多。
在成绩有效期方面,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的有关负责人认为,目前规定考试成绩实行连续3年滚动,考生必须在连续的3个考试年度内(即第一年至第三年为一个周期,第二年至第四年为一个周期,依次类推)通过全部5个科目的考试才行,成绩有效期偏短,客观上也提高了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的门槛。有部分考生,虽然报考的第一年即通过3科甚至4科的考试,但最后两年没有通过剩余科目的考试,导致前面的成绩全部作废。
在国外,与我国注册税务师资格相当的税务代理人资格考试,无论是分次考试还是滚动考试,单科成绩是终身有效的;在国内,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有效期为5年,比注册税务师考试有效期几乎长一倍。
★ 谈考试作文
★ 梁实秋谈考试
★ 驾照考试经验
★ RHCE考试经验
★ 虫虫妈谈把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