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学英语期末复习要点知识(共含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糖堆儿”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知识要点归纳
中国近代史(1840.6—1949.4.23)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0.6—1919.5.4前)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鸦片战争(1840.6道 光1842.8)
(一)历史背景
1、国外:欧美资本主义发展处在上升阶段,尤以英国最为强大
2、国内:①清王朝由盛转衰,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②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泛滥成灾。
列强鸦片输入的直接目的:牟取暴利/改变贸易不利地位
列强鸦片输入的根本目的: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鸦片输入的危害:A、白银大量外流,物价上涨,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B、加重了人民的负担。C、使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D、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E、严重摧残国民的身体健康。
(二)导火线/发动战争借口: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1、道光帝为维护清朝统治,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起,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英美商人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全部当众销毁。
历史意义:①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②林则徐出色地领导了禁烟运动,是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目的)
1、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注:这也是根本原因和主要目的)
2、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四)爆发及结果:
爆发:1840.6 英军封锁珠江口
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
1、中国战败的原因:①清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②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③英国国力强盛,武器先进。(其中“清朝政治腐败”是主要原因,也可以说为:腐朽的封建制度阻挡不了新兴的资本注意的进攻)(说明了:落后必然挨打。)
▲2、中英《南京条约》(1842. 8;南京长江江面英舰“皋华丽”)
(1)历史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主要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允许英国派驻领事。⑤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由两国协商。www.xkb1.com
3、《南京条约》的附件:(1843)
英国获三特权:①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③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即“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
(五)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①政治上: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②经济上: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③社会性质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大影响)④地位上: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咸 丰1860.11)
(一)原因(目的):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二)过程:
1、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
2、1857,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直逼天津,威胁北京。
▲3、1860.1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抢劫、破坏、烧毁;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残本质),攻占北京。(注:这是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一次被外国侵略者攻占。)
(三)结果:中国战败
签订《北京条约》(1860)
主要危害: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加深。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1858—1881,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注:《瑷珲条约》是近代割地最多的条约)
2、复习:P10表格、P11地图《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五)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运动/起义)爆发:洪秀全 1851年 都城:天京(今:南京)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2、洋枪队:为对抗太平军,盘踞在上海的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组建了由美国人华尔任领队的洋枪队。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①1860.8,李秀成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伤华尔。
②1862.9,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再败洋枪队,死华尔。
③1864,太平军在金坛大败洋枪队,伤戈登。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光 绪1895.4)
(一)爆发:1894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该年是旧历甲午年,史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二)过程:新课标第一网
1、1894.9.17,中国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迎战
▲2、黄海海战:1894.9.17 邓世昌(率致远舰全舰官兵英勇奋战,冲撞日“吉野”舰,舰中鱼雷而沉,壮烈牺牲)(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悼邓世昌)
3、威海卫战役:1895初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1、时间、人物:1895.4 李鸿章 日 本 马 关 伊藤博文
▲ 2、内容: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②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表明:外国势力深入到内地/长江中上游/西部)③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表明:日本最早获得投资办厂合法权)
▲3、危害: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背景:
1、1865,阿古柏(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率军入侵新疆。
2、英、俄承认阿古柏政权,在新疆获得许多侵略权益。
3、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二)过程:
1、1876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率大军讨伐阿古柏。
2、在新疆人民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三)意义:
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俄、英企图肢解中国的阴谋,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6光 绪1901.9)
(一)背景:19世纪末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引起帝国主义的恐慌。
(二)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
1、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2、主要目的:保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三)过程
1、1900.6,俄日英法、美德意奥八国组成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2、义和团和清军的抵抗:
①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杨村车站围歼侵略军。
②在天津:A、义和团同清军激战老龙头车站;
B、张德成率领义和团一度攻打紫竹林租界;清军将领聂士成腹破肠出仍不下战场,最后壮烈牺牲。
3、1900.8,攻入北京(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残本质)
注意: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是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二次被外国侵略者攻陷。②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四)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1、时间、地点:1901.9 北京
2、签订双方:清政府与俄日英法、美德意奥、比西荷11国
▲3、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39年付清,本息共9.8亿两。(注:这是赔款最多的条约——4.5亿两;称为:庚子赔款)
②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危害最大的一款)xkb1.com
③拆毁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各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④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4、危害:①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③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危害
☆归纳:1、外国列强的历次侵华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内因: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主要原因)
外因:西方资本主义力量强大,超过了陈旧落后的封建制度。
☆归纳:2、李鸿章签订的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
一、洋务运动:(19C60Y——19C90Y)
(一)背景: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②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焦头烂额
(二)目的:解除内忧外患(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反动统治(根本目的)(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曾文正公全集》)
(三)口号:“自强”、“求富” 救国方案:(地主阶级)军事救国
(四)主要内容: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创办军事、民用工业。③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④筹建新式海军和陆军。
(五)洋务派的形成
代表人物:①中央:奕訢
②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六)洋务运动的阶段和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
第一阶段 19世纪60~70年代 自强 军事 安庆内军械所(曾、最早)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曾李、最大)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最精)(记)
第二阶段 19世纪70~90年代 求富 民用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李)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
(不记)
注:19世纪80年代创办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水师
(七)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局限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进步性: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最大影响)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二、戊戌变法(1898.6.11光 绪9.21)维新变法(1895光 绪1898)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公车上书”:1895年,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虽未成功,但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规定的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的标志,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维新派的宣传、组织活动:(康有为、梁启超)
①刊物:《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
②团体:强学会(第一个维新派政治团体)
(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6.11——1898.9.21)
救国方案:(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救国)君主立宪
1、起因:1897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康有为第5次上书的背景)
2、开始:1898.6.11,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3、内容:①经济上: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②政治上:广开言路,裁撤冗员,精简机构;③教育上: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④军事上: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
(三)戊戌六君子
1、慈禧太后逼光绪帝免去支持变法的翁同龢职务,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
2、1898.9.21,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史称: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人士,变法失败。
3、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记法:两支羊和一头牛在树林里慷慨地谈话)
(四)影响:▲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③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④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归纳: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失败原因:(1)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自身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未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不敢反对旧势力及帝国主义势力;不能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2)客观原因: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列强阻挠变法。/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和破坏。
它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只有通过革命。/资产阶级无法救中国。
三、辛亥革命:(1911.10.10——1912.3)
救国方案:(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救国)民主共和
概念:1911.10.10由武昌起义引起的推翻清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称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 (▲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兴中会的成立:1894 孙中山 美国檀香山
(1)地位: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其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2)目标:以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同盟会的成立:1905.8 孙中山 日本东京
(1)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2)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
注: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 意为:推翻封建清王朝 是前提
“创立民国”: 即“民权主义” 意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是核心
“平均地权”: 即“民生主义” 意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是补充
②孙中山在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阐述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地位: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其成立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到新阶段。
(二)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起点)
1、指挥机构:湖北的文学社和共进会
2、准备工作:①成立了领导起义的总部由蒋翊武任总指挥,孙武任参谋长。②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做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
3、主力军:湖北新军
4、过程:(1)1911.10.10,湖北武昌新军工程营的熊秉坤打响第一枪,冲向楚望台军械库。
(2)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5、结果: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1912.1.1 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南京 注意:民国﹟年+1911=公元﹟年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 参议院制定 孙中山颁布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②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大历史作用/意义),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功之处)③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失败之处及为什么失败)
☆归纳:1、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①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长期武装斗争的推动作用,有同盟会领导机构和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及影响。②革命党人准备较充分。③广大革命英勇奋战。④各地革命者的响应配合。
☆归纳:2、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有哪些异同
(1)相同:①背景: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都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③过程:都颁布了有利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
④失败原因:都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或者破坏,根源都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2)不同:①方法: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变法;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
②建国思想:戊戌变法是依靠清王朝,建立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是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
③结果:戊戌变法是彻底的失败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归纳:3、比较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
(1)根本区别: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的,其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推动的,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2)相同之处:都不改变封建的君主专制政体,都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社会的面貌。
☆归纳:4、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应是什么?
①农民阶级发动了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掀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四、新文化运动(1915.9—— )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北洋军阀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标志:1915.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3、两大阵地:1、北京大学 2、《新青年》
▲4、代表人物/五大主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
5、旗帜/两“先生“: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
(二)主要内容:
前期:三提倡三反对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8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三)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4—1949.4.23)
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1919.5—1924.1)
一、“五四运动”:(1919.5.4——6.5—)
(一)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说明:弱国无外交
(二)过程:
1、第一阶段:1919.5.4—6月初 北京 青年学生
爆发:1919.5.4 北京大学等3000多学生 天安门示威游行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山东”、“拒绝和约签字”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应了反帝反封要求,为近代中国最完整的口号;只有“拒绝和约签字”实现)
2、第二个阶段:1919.6月初起 上海 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六三”前后的变化:1919.6.5,上海工人罢工,为五四运动的转折点 中心:北京 上海 主力:青年学生 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出现了“三罢”斗争:学生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三)结果: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释放被捕学生;2、撤消三个卖国贼(曹、陆、章)职务;3、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直接目的达到)
(四)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群众)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7.23—7.31)
(一)历史条件
1、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
2、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3、干部、组织条件: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0.8陈独秀在上海建立最早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来北京、武汉、长沙、日本、法国等都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7.23—7.31
▲1、19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2、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决议:①通过了中共的第一个党纲(党名;奋斗目标)。②大会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③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历史意义:中共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1927.7)
三、国民大革命:1924.1—1927.7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
1、1924.6在共产党建议下孙文在广州黄埔创建“陆军军官学校”
2、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3、作用: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二)北伐战争:1926.7—1927初▲
1、目的:推翻北洋军阀,实现全国的统一
2、组织:国共两党联合推动
3、主力:以黄埔军校学生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
4、革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5、战场:①两湖地区(主战场);②江西;③福建和浙江
6、北伐军胜利进军:①北伐军先后夺取汀泗桥、贺胜桥、武昌;②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③1926.9冯玉祥率部参加国民革命军,挥师南下,同北伐军遥相呼应;④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说明:国民政府于1925.7在广州成立)
原因:国共合的实现;国民革命军将士尤其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浴血奋战;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冯玉祥的配合;战争的正义性
7、北伐的主要成就:打跨了吴佩孚、孙传芳;不到半年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阶段性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三)国民革命失败
1、失败:①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1927年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国民革命失败
失败原因:主观:陈独秀犯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根本原因);党成立不久,力量弱小,斗争经验不足;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经验教训: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②要坚持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927.4.18 蒋介石 ▲
1、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1927.4.18 22年1949.4.22)
土地革命时期/十年内战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四、人民军队的建立
(一)▲南昌起义:1927.8.1
1、背景、目的:国民革命失败后,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2、领导机构:前敌委员会
3、领导人:周恩来(书记)、贺龙(起义总指挥)、叶挺朱德、刘伯承
4、意义: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共独立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②8月1日成为人民军队诞生的纪念日。
(二)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1927.8.7 汉口 中共中央紧急会议
内容: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注:会后,毛泽东受党的派遣,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8年,毛泽东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会师
(1)概况:1928.4,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在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两军的全体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2)意义: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
五、▲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一)原因和开始
1、原因:“左”倾冒险主义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出发:1934.10,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如:江西瑞金)。
(二)遵义会议:1935.1 贵州遵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召开原因:“左”倾冒险主义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初期,继续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红军损失惨重
2、内容/决议/成就:①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其为政治局常委。
2、意义:①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②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长征的经过(主要指红一方面军)(联系教材上的图片和长征路线图)
1934.10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1935.1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标志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人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
记忆方法:乌江天险重飞渡 四渡赤水出奇兵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四)长征的胜利
1、1935.10,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历时一年)
2、1936.10,红一方面军分别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历时两年)
(五)意义:
①长征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②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红军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归纳:▲1、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①1894年领导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1905.8,推动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十六字纲领,担任同盟会总理。
③1911—19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④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⑤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⑥1924年创建黄埔军校,兼任总理。
☆归纳:2、中共领导的三次会师
①1928.4井冈山会师:南昌起义部队和秋收起义部队。
②1935.10吴起镇会师: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
③1936.10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红一方面军分别与红二方面、红四方面军。
☆ 归纳: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起止时间 1840年—19 1919年—1949年
革命任务 反侵略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归纳:4、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①遵义会议拨正了航向,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②遵义会议后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策略。③广大红军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④各族人民的支持。(⑤长征途中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
八年抗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937.7.7—1945.9.2)
第四学习主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抗日救亡运动
(一)“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1931.9.18 南满铁路沈阳柳条湖
1、原因/目的:日本转移29—33年经济危机打击
▲2事情经过:1931.9.18,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接着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境沦陷。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3、结果:由于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境沦陷。1932年,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以长春为“都城”,溥仪任“执政”。
(二)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背景:①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使国民党内部进一步分化。③经过中共的大力争取,张、杨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④蒋介石拒绝抗日。
▲概况: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西安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通电全国,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史称“西安事变”。
3、性质:逼蒋抗日的军事行动。(注:不是以推翻蒋介石统治为目的的兵变)
4、中共态度: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解决的依据: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抗日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5、结果/西安谈判: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
▲6、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注:不可理解为 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归纳:中共主张和平西安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①日本大举入侵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②西安事变后,国内外出现错综复杂的形势。③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
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1937.7.7—1945.9.2
(一)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7.7
▲1、概况:1937.7.7,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西南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影响: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二)▲南京大屠杀:(1937.12.13起 六 个 星 期 )
1、1937.12.13起持续6个星期的针对和平居民的大屠杀,杀害我国同胞30多万。其中19万人被集体屠杀。
2、其中,日寇把关在幕府山的5.7万人驱至下关草鞋峡,集体枪杀。(这是日寇制造的最大的一次集体屠杀)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联系:日本右翼分子制造教科书问题,至今仍否定南京大屠杀等史实的目的是什么?
否定、掩盖侵华史实(如南京大屠杀),复活军国主义/为军国主义招魂,为侵华战争涂脂抹粉。
三、国共合作抗日
(一)台儿庄战役(1938.3——1938.4)
1、抗战之初,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会战。
2、徐州会战
①为保卫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军队在临沂与日军备战七天;
②在保卫滕县的战斗中,122师师长王铭章牺牲。
③1938.3—1938.4,国民党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自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但是这一战役没有能够扭转国民党正面战场被动的局面)
(二)百团大战(1940.8—1940.12)
1、抗战开始后,中共坚持实行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
2、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重心。
敌后抗日根据主要有:①聂荣臻—晋察冀(最早的抗日根据地);②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晋冀鲁冀;③贺龙、关向应—晋绥;④陈毅—苏南;⑤张云逸—江北;⑥陕甘宁边区—全国的抗战中心
3、百团大战:
(1)目的:粉碎日军对华北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
(2)概况:1940年8—12月,八路军105个团20万人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进行了一场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史称“百团大战”。
(3)结果:歼敌2.5万多人,摧毁了大量的敌碉堡和据点。
(4)意义:沉重地打击了日寇,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次重大的军事胜利。
(▲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共七大:1945.4—6 陕西北部延安 (5—1=4;5+1=6;5+4+6/3=5)
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2、目的: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在抗战胜利后,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族、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①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②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
▲3、内容/决议: 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
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党的七大政治路线
③通过了新的党章,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选举了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党中央委员会。
4、意义:这次大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
1、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8.15
2、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日本正式向反法西斯同盟国投降:1945.9.2 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二战结束)(中国的一个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更名的)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团结抗战、浴血奋战。(主要原因)②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③苏联、美国等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④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正义的战争必胜。⑤爱国华侨和世界友好人士的支持援助。
注: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4、抗战胜利的意义:①中华民族100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归纳:为什么说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①中共发起、领导和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迫使蒋介石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②中共提出了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军事战略策略,为抗战的胜利指明了道路,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③中共领导军队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全部伪军,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所以说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三年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5.10—1949.4.23)
第五学习主题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重庆谈判(1945.8.28 43天 1945.10.10— )
1、背景: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积极准备内战
2、中共参加谈判的原因: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
3、中共参加谈判的代表:周恩来、毛泽东、王若飞
4、成果: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坚决避免内战(停战);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族、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受自由、民主等权利。
☆归纳:国共历史上的两次谈判
1936.12 西安谈判 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与张学良、杨虎城
1945.8.28 43天 1945.10.10— 重庆谈判 中共代表(周恩来、毛泽东、王若飞)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6 国民党22万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开始。
三、解放战争的过程
(一)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6.6 ——1947.5) 任务:战略防御
1、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6 8月 1947.2 歼敌71万
2、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1947.3 4月 1947.5)
(1)国民党重点进攻的两个方向:陕甘宁边区、山东解放区
(2)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开始时间:1947.3 5个月时间完成
指挥人员:彭德怀 参战部队:西北人民解放军
战术:“蘑菇”战术
主要战斗:延安、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
结果:歼敌2万多人,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二)战略进攻(1947.6 ——1948.8)
1、1947年中共内战的任务: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
依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
2、挺进中原
1947.6底 刘佰承、邓小平率晋冀鲁冀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根据地,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战略决战(1948.9 ——1949.1)
1、1948年中共内战的任务:战略决战
依据:敌我力量对比进一步变化
2、战略决战时期我党发动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注:按照发动的先后顺序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按照从北到南的地理顺序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按照歼敌数量从少到多的地理顺序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三大战役都发生在长江以北
3、辽沈战役(1948.9—1948.11)
指挥人员:林彪、罗荣桓 参战部队:东北解放军
结果:歼敌47万
意义/影响:解放东北全境;革命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基
4、淮海战役(1948.11初—1949.1)
指挥人员:粟裕、陈毅、刘佰承、邓小平、谭震林 (注意:记忆顺序与照片对应)
邓小平为前敌委书记
参战部队: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
结果:歼敌55万
意义/影响: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基
5、平津战役(1948.11底—1949.1)
指挥人员: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参战部队: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战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各个歼灭敌人
主要作战地点: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从西北到东南)(顺序为: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塘沽—北平)(注:北平是和平解放的,1949.1)
结果:歼敌52万
意义/影响: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基本消灭了其精锐部队,使解放战争的胜利成为定局。(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军事上的准备)
(四)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解放全中国(1949.4 —1949.4.23— )
1、渡江战役(1949.4.21—1949.4.23)
百万人民解放军 (西 起点)江西湖口——江苏江阴(止点 东)
1949.4.23晚 占领南京总统府
☆衔接: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近代史的结束:
1949.4.23 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总统府,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结束
本次复习我们本着立足教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巩固基础、发展能力为目的,根据年段特点,把握教材的目标、任务,对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及要点进行梳理归类,将采用综合性复习与专题性复习、自主性复习与指导性复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有重点的复习。
首先,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一起定向自读,梳理全册知识要点,建立单册知识结构框架。
定向,即揭示复习目标或重点;自读,即学生按照提示的目标或重点独立浏览全册教材,梳理语文园地、课后及文中小泡泡提示的知识要点,并小组合作进行分类整理(这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让学生在复习的开始阶段,便处于主体地位,以发挥他们在整个复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本册知识要点主要是:
一、汉字:
1.要求会认会写会用生字表(一)中的200个生字,能辨别它们的形近字并分别组词;能认识生字表(二)中的200个生字。
2.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二、词语:
1.要求掌握“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了解“读读记记”的词语。
2.积累下列词语:带“信”的词语、与战争有关的成语、形容人的精神与意志的成语、“成语故事”。
3.找反义词。
4.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三、句子:
1.积累佳句:
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包括课文中形象、生动的语句、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的语句。
名言警句,分这样几类: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关于诚信、友爱、尊老爱幼的名句;农业谚语;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名句;歇后语。
2.理解句子意思。
(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仔细想)
(1)想画面理解诗句意思。
(2)抓住重点词体会句子的意思。
(3)联系实际(或现实)体会句子的意思。
(4)结合课文和具体事例的方法理解句子意思。
(5)联系实际、结合上下文体会句子的意思
(6)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3.体会句子的修辞手法。
(1)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2)体会比喻句中带点部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拟人句在描写动植物特点时所起的作用
4.体会标点符号引号的作用。(直接引用、着重论述、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四、阅读:
本册阅读方法导引,有阅读训练与拓展,有课内背诵积累和课外阅读等。
1.其中方法导引有以下要点:
(1)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抓住联系进行思考、由果追因地进行思考、顺着文章思路进行思考。
(2)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体会思想感情、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思想感情、通过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体会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从句子中体会人物的想法或心情、通过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体会思想感情。
(3)概括主要内容的主要方法(段意连接法)。
(4)领悟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方法。
2.阅读积累:
积累优美段落:如第2课“课后思考题”第三题。
背诵课文:全文背诵第1课、第2课、19课、23课,选段背诵第3课、17课、21课。
默写课文:《独坐敬庭山》《望洞庭》《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五、口语交际(有八个主题):
(1)语文园地一:我们去春游 (2)语文园地二:以诚待人
(3)语文园地三:大自然的启示((4)语文园地四:小小新闻发布会
(5)语文园地五:热爱生命( (6)语文园地六:田园生活
(7)语文园地七:我敬佩的一个人(8)语文园地八:向你推荐一本书
六、习作:
(1)小练笔:
①车开走后,我们全家当时的心情怎样;
②我想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③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
(2)导写: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留心观察、勤动笔。
(3)习作训练:
①语文园地一:可爱的校园 ②语文园地二:△△,我想对你说
③语文园地三:大自然的启示 ④语文园地四: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⑤语文园地五:热爱生命的故事 ⑥语文园地六:田园生活
⑦语文园地七:我敬佩的一个人 ⑧语文园地八:自由表达
七、综合性学习:
(1)综合性学习:①走进大自然 ,②走进田园;
(2)展示台:①语文园地三 ,②语文园地六。
梳理好知识要点之后,还要进一步提炼重组,将全册知识分成四个板块,接下来就按这四个板块分类复习。
语言基础部分,包括字、词、句。由于字词句的题量大,为提高复习效率,避免机械重复,这一板块的复习,以学生自主复习为主,老师只规定范围,让学生自主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自己总结复习的方法。教师“宏观调控”,把握复习的方向和进度,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复习时,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反复练,可以同桌合作听写,也可以出一份自测题。每复习一类知识或一个单元,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新收获和成功的复习方法。复习完整册后,让学生每人出一份测试题,在全班内互相检测。
在积累运用部分的复习中,除了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外,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设计一些学习活动,让学生正确地运用积累。例如: ⑴ 给学校的花草树木上挂上“古诗牌”。⑵ 给学校功能室设计标语或挂名人名言(书上的、自己创作的都可)。(3)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成语接龙、歇后语填空、描写自然田园风光古诗朗诵会、名人名言读后感等。
我们还可以模拟幸运52,甚至将游戏引进课堂,或采用“摆阵”—“攻阵”的复习方法,先由教师划定复习范围或复习项目,学生依据课文、平时作业及相关学习资料,确定重点,自行复习,然后拟出模拟试题,生生之间通过“摆阵”和“攻阵”,或全班同学竞答,或指人作答,学生在玩乐中复习运用语言,教师只做相应提示和评价。
阅读理解。本册阅读理解包括以下训练点: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重点的词语、句段,体会含义深刻句子,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的表达特点、表达效果,留心观察,注意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引号的用法、作用。阅读理解部分的复习宜采用综合复习的方法,在阅读复习中,应注意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表达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一般以复习课文段落的阅读为载体,把基础知识和写作的复习融入其中,三者兼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就一定要深钻教材,发掘文本中蕴含的训练因素,让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阅读为核心,融“双基”于一体,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
八、习作:
习作——本册习作训练要求:有顺序,写真实,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继续学习修改作文。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写不具体,针对学生作文只有干的问题,习作复习采用专题性复习的方法,每次一个专题,通过修改自己的作文,让学生明白如何给作文添枝加叶,让文章内容丰富;如何在叙述上加进描写,使文章生动具体;如何改错字、加标点,修改不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让文章通顺连贯。总之,习作复习不能头发胡子一把抓,一次一个修改的重点,一次关注一个专题,同时通过修改自己的作文,达到一个回顾、总结的目的。另外,每训练一个专题,都离不开优秀的课例作范本,要先读后写,读写结合,不断总结方法。
习作复习建议:
1、提供一些习作题目,指导学生审题和选材,激活学生的习作素材,引导学生准确地调用习作素材。
2、提供一些学生优秀习作,指导学生欣赏,让学生从“伙伴语言”中汲取营养。
3、提供一些学生习作例文,指导学生修改,同时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4、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习作。
5、继续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和有创意的表达。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汇总
《文言文两则》
1、背诵课文,默写。
2、知识点:《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 汤问》,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3、注释:字、词:弈:下棋。 通国:全国。 诲:教导。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俱:一起。 弗:不。 矣:了。 为: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辩斗:辩论,争论。 以:认为。 去:离。 日中:正午。 及:到。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 汤:热水。 决:判断。 孰:谁。 汝:你。
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孰为汝多知乎?
译: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译文:学弈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 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进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匆匆》(散文)
1、背诵课文。
2、知识点:《匆匆》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他的散文名篇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本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理解句子:(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枯荣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比喻句。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时间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排比句。作者从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比喻独特,联想新奇。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
4、背诵《明日歌》。
5、有关珍惜时间的句子:(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桃花心木》(借物喻人)
1、背诵第4、13、14自然段。
2、句子的理解:(1)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这句话写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来的时间不确定,隔三差五,或十几天来一次;二是浇水的量不确定,时多时少。作者桔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这里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3)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因为种树人来的目的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如种树人所愿,现在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说明他种树成功了。
《回顾. 拓展一》
1、 日积月累:人生哲理的格言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传习录》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
2、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北京的春节》
1、背诵第7、11、12自然段。
2、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老舍的语言风格: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3、《北京的春节》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腊月初旬到年底 1——6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吃糖;大扫除;购置年货 略写
除夕 7 家家灯火通宵,炮声不绝,吃团圆饭,守岁 详写
初一 8——9 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 详写
初六 10 店铺开张;伙计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略写
正月十五,元宵节 11——12 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详写
正月十九 13 春节结束,小孩上学,大人忙活 略写
像这样有详有略地介绍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使北京的春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顾. 拓展二》
1、日积月累
(1)《元日》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3、《元日》写的是除夕时的情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写的是中秋时的情景。我国的传统佳节还有清明、端午、乞巧节等。描写我国传统佳节的诗句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
《十六年前的回忆》(回忆录)
1、背诵第5、7、17、19、22自然段。
2、《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的回忆,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式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
文章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3、理解句子:(1)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问父亲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从这句话看出父亲平常非常慈祥,有耐心;而这一次却是不耐烦地,含糊地回答我,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这件事并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对待亲人慈爱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
(2)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李大钊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的精神。
(3)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4、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联系是: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使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
《为人民服务》(议论文)
1、背诵全文。
2、《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一般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本文的作者是毛泽东,是为纪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理解句子:(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文章开篇就点明主题。 整段话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我们的队伍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百分之百地为人民服务。完全的意思:除了为人民服务,没有别的目的;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
(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4、共几句?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共3句话。第一句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再抓住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语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回顾. 拓展三
1、《囚歌》,作者: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2、《红岩》中的人物有: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
革命题材的小说:
《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红日》,作者吴强;《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小游击队员》,作者王愿坚;《赤色小子》,作者张品成。
《卖火柴的小女孩》
1、背诵1、2、3、5、6、7、9、10、11、12自然段。
2、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特点: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也是安徒生的作品。
3、《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现了四次幻景。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大火炉,因为小女孩非常寒冷,她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因为小女孩非常饥饿,她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因为小女孩非常痛苦,她渴望得到欢乐。第四次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因为小女孩非常孤独,她渴望得到疼爱。
4、理解句子:(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再也不用忍受寒冷、饥饿和痛苦了。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的含义? )
前一个“幸福”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凡卡》
1、背诵第6、8、21自然段。
2、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二是过圣诞节的情景。
本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第一,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第二, 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回顾. 拓展四
1、《日积月累》。
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
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英国)戈尔丁《蝇王》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苏联)《静静的顿河》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课就是打不败他。——(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2、知识点: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凡卡》,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的《汤姆. 索亚历险记》。
《跨越百年的美丽》
1、题目中的“百年”指的是永恒,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恒。
2、背诵2、4、5、6自然段。
3、理解句子:(1)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玛丽. 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做出贡献。
(2)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里的“变”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 背诵1、2、6、7、8自然段。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课文举了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代表性事例:一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二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三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是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3、理解句子:(1)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样写的好处: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沙锅问到底”形象表达 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 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的意思: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回顾. 拓展五
1、《日积月累》
百炼成钢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迎难而上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革故鼎新 标新立异
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 实事求是 各抒己见
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精益求精 古为今用
2、“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1、带有数字的成语
四面八方 成千上万 百发百中
千变万化 五光十色 五花八门
七上八下 千山万水
2、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大惊小怪 南辕北辙
异口同声 左顾右盼
大材小用 死去活来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3、是一对反义词的词语
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爱憎 真假、黑白、对错、善恶、美丑 好坏
4、AABC式的成语
栩栩如生 闪闪发光 翩翩起舞
恋恋不舍 历历在目 面面俱到
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 彬彬有礼
息息相关 津津有味 滔滔不绝
斤斤计较 心心相印
5、AABB式成语
日日夜夜 形形色色 高高兴兴
零零星星 结结实实 郁郁葱葱
6、ABCC式成语
喜气洋洋 逃之夭夭 白发苍苍
得意洋洋 风尘仆仆 两手空空
7、AAB的重叠词语
团团转 哈哈笑 汪汪叫
冰冰凉 晶晶亮 欣欣然
点点头 飘飘然 拍拍手
8、ABAC式词语
自言自语 一五一十 百发百中
人山人海 诚心诚意 惟妙惟肖
9、ABB式词语
乱哄哄 孤零零 亮晶晶
水灵灵 冷冰冰 黑洞洞
笑呵呵 阴森森
10、关于成语故事的:
买椟还珠 画龙点睛 一鸣惊人
名落孙山 井底之蛙
11、关于寓言故事的:
刻舟求剑 亡羊补牢 对牛弹琴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12、关于神话故事的:
女娲补天 夸父追日 开天辟地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13、喜欢读书:
博览群书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过目成诵
14、做事有恒心:
废寝忘食 锲而不舍 脚踏实地
竭尽全力 坚持不懈
15、注意力集中: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全神贯注
16、描写鲜花:
光彩夺目 群芳吐艳
万紫千红 芬芳迷人
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过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该诗描写了山村风光,以及朋友的欢聚场面,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在农村生活的情趣。)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该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该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该诗借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19岁作)
八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要点归纳
一.重点短语:
1.on weekends 2.on weekdays 3.as for 4.my eating habits 5.have a healthy lifestyle 6.the same as 7.the result of 8.junk food 9.get good grades 10.see a dentist 11.have a healthy habit 12.be stressed out 3.a balanced diet 14.for example
15.at the moment 16.be sorry to do sth 17.go bike riding 18.take walks=go for walk 19.take a vacation 20.plan to do sth 21.western country 22.take sth with sb
23.depend on 24.host family 25.hardly ever 6.ask sb about sth 27.get back to school 8.a balance of 29.kind of
二.考点归纳:
考点1.want sb to do sth 想要某人干某事
His father wants him_____(become )an actor.
考点2.try 的用法:
1).try to do sth 尽力干某事
He tries ______(eat) lots of vegetables and fruit every day .
2).try not to do sth 尽力不干某事
We try______(not let) my teacher down.
3).try one’s best to do sth 尽某人最大努力干某事
We should try our best ______ (study) all subjects.
4)词组: try on 试穿 have a try 试一试
考点3.although 的用法:
although /though 引导让步状语从句,“即使,虽然”,不能与but 连用,但可与yet, still 连用。
考点4.finish doing sth 结束干某事
I will finish______ (work )out the problem in another two minutes .
考点5.can’t wait to do sth 迫不及待地干某事
I can’t wait _____(open)the TV when I get home .
考点6.decide 的用法:
1).decide to do sth 决定干某事
2).decide not do sth 决定不干某事
3).decide on doing sth 决定干某事
4).同义词组:
make a decision to do sth = 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 = decide to do sth
He has decided to leave for Wuhan .=
He has ______ a _____ to leave for Wuhan.=
He has ____up his_____ to leave for Wuhan.
考点7.plan to do sth 计划干某事
She is planning ______(take )a vacation in Shanghai next month .
考点8.think about doing sth 考虑干某事
He thought about ______(go ) to Beijing on vacation .
考点9.go + v-ing 的用法:
go fishing go boating go skating go shopping go hiking go skateboarding
考点10.句型: It’s + adj +for /of sb to do sth
同义句:
1).It’s +adj +for sb +to do sth = To do sth + be +adj
2).It’s +adj +of sb +to do sth = Sb +be +adj + to do sth
It is very friendly of you to help me .=_____ _____ friendly to help me .
It’s very hard for you to work out the math problem .=
______ _____ out the math problem is very hard for you .
八年级上 Unit4---Unit6
一.重点短语:
1.take the subway 2.all over/around the world 3.be different from 4.on the school bus 5.study for a test 6.go to the doctor=see a doctor 7.have a piano lesson
8.the day after tomorrow 9.keep quiet /be quiet 10.come over to 11.be free=have time 12.in some ways 13.look the same 14.in common 15.do the same things as sb.
16.use sth to do sth 17.begin with 18.in one’s free time 19.another time
20.the bus /train /subway station 21.means of transportation 22.all kinds of
23.depend on 24.go to concert 25.keep quiet 26.primary school
二.考点归纳:
考点1.有关交通工具的同义句:
1).take the train to … =go to …by train
take the bus to …= go to …by bus
2).fly to … = go to … by plane /air
walk to …. = go to …on foot
ride a bike to … = go to …. by bike
My uncle went to New York last week .
My uncle _____ _____ New York last week .
考点2.有关花费时间的句型:
1).It +takes +sb.+时间+to do sth
2).sb. +spend +时间+on sth (in doing sth ).
It took me half an hour to work it out .
I_____ half an hour ______ it out .
考点3.表示两地相距有多远:
A +be +距离 +from +B = It’s +距离+from A+ to B.
It is five minutes’ walk from my home to school. = It ______ me five minutes to _____to school .
考点4.leave ,leave for , leave … for …
1).leave +地点 “离开某地”
2).leave for +地点 “前往某地”=go to +某地
3).leave +某地+for +某地 “离开某地前往某地”
Mr wang are going to Beijing tomorrow .=
Mr wang are _____ ______ Beijing tomorrow.
考点5.all …not = not all “并非都” 部分否定
注:not 与all /both /every ….. 连用构成部分否定。
Not all birds can fly . = _____ birds can fly , some can’t .www.xkb1.com
考点6.the number of / a number of
1).a number of 许多 = a lot of /many ,
number 前可用large /small 来修饰,a large /
small number of ….. 作主语时,谓语用复数。
2).the number of ….的数量, 作主语时,谓语用单数。
A large number of tourists ______(come )to
Mountain Tai every year .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____(be ) 60.
考点7.sick / ill
1).ill 用在系动词之后作表语。
2).sick 既可以放在系动词之后作表语也可放在名词之前作定语。
She was _______ because of hard work .
The _____ boy coughed terribly .
考点8.表示客气地请求某人干某事
1). Would you like to do sth ?
2).Could you please do sth ?
3).Will /Would you please do sth ?
4).Can you do sth ?
考点9.be busy
1). be busy with sth .忙于某事
2).be busy doing sth 忙于干某事
3).be busy 的反义词组 be free / have time
I am busy tomorrow .= I _____ _____ = I ______ ______ time .
考点10.whole / all
1).whole 一般置于冠词,物主代词或其他限定词之后, all 位于限定词之前。
2).一般不修饰不可数名词,all 既可修饰可数名词也可修饰不可数名词。
He stayed at home all the afternoon .=
He stayed at home ______ _____ afternoon.
考点11.however / but
however “然而,可是”用于句首或句中,须用逗号隔开。而but 不用逗号隔开。
He is very busy ,_____, he always helps me .
A. and B. / C. but D. however
考点12.most of / most
1).most of the +复数名词 “…..中的大多数”
2).most +复数名词 “大多数的…….”
_____ the students are clever .
______students are clever.
考点13.beat / win /lose
1).beat:打败 后面接打败的人或对象 beat sb
2).win:赢 后面接比赛的项目(race , game , match , prize …..)
3).lose:输 lose to sb 输给某人lose sth 输了某物
Their team beat ours = Their team ______ the match . = Our team ______ _____ theirs.
考点14.do you think 作为插入语
1).位置:放在疑问词之后
2).语序:后面的句子用陈述句语序。
Do you think ? Who is the man over there ?=
_____ do you think the man _____ over there ?
考点15.常见的不可数名词:
weather work food news advice information fun music paper
______ weather ! we are going to the park .
A. What a good B.What good C. How a good D. How good
考点16.afford
1).afford 常与情态动词can , can’t , could , couldn’t 连用
2).afford 后面接名词或代词不定时。
3).同义句:can’t afford to do sth = sb don’t /doesn’t have enough money to do sth .
The book is very expensive ,I can’t afford to buy it .= I don’t have _____ _____ to buy it .
考点17.listen to /hear /sound
1).listen to …仔细倾听 强调听的过程
2).hear … 听到、听见 强调听的结果
3).sound …. 系动词 “听起来…….” 后面接形容词 而sound like +名词
I _______ her but could ______ nothing .
It ______ interesting .
考点18.句型:not as ….as
1).not as… as 之间要用原级
2).同义句:A + not as/so…as +B=
A + 形容词的反义词的比较级 + than + B
= B + 形容词的比较级 + than +A
Tom is not as tall as I =
Tom is _____ ______ I.
I am ______ _____ Tom .
This book is not as expensive as that one .=
This book is ______ ______ than that one .
That book is ______ ______ than this book .
八年级(上) Unit7---Unit9
一.重点短语:
1.turn on/ off /up/ down 2.cut up 3.mix up4.pour…into… 5.add… to… 6.hang out 7.watch a dolphin show 8.at the end of 9.take a class/ have a class 10.sleep late
11.go for a drive 12.on my next off 13.in my opinion 14.in the future 15.free time 16.be born 17.ice skating18.a piece of music 19.win first prize 20.major in
21.one teaspoon of 22.a slice of 23.take a photo/photos 24.get one’s autograph 25.have a yard sale26.get wet 27.have a party 28.at the age of 29.because of
30.at the same time
二.考点归纳:
考点1.finally 的同义词组:
finally = at last = in the end
Finally he came up with an idea .=
_____ _____ he came up with an idea .=
_____ ____ _____ he came up with an idea.
考点2.turn on / open 的区别:
1.turn on :指打开水流,煤气,电灯,电视,收音机等电器的开关。
2.open:指关着的门,窗,箱子打开。
Please _____ the door.
The boy _____ the computer to play games last night .
考点3.into/ in 的区别:
1.into表示 “到……里面去”,进入到……某空间里。属于动态介词。
2.in表示 “在……里面”,在某一空间或范围之内。属于静态介词。
There is nothing _____ the blender .
He put his books ______his backpack and left.
考点4.too…to…的同义句:
too…to…= not…enough to … = so…that…
He is so young that he can’t go to school .=
He isn’t _____ ____ to go school .=
He is _____ young _____ go to school .
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us to carry .
The box isn’t _____ _____ to carry =
The box is ____ heavy ____ we ____ carry it .
考点5.called 的同义句:
called = named = with the name (of)
Do you know the girl called Kate ?=
Do you know the girl ______Kate ?=
Do you know the girl _____ _____ _____ (of)Kate ?
考点6.see sb do sth 、see sb doing sth的区别
1.see sb do sth :看见某人做了某事
2.see sb doing sth .看见某人正在做某事
The teacher saw the students _______(read) English when he came in .
Look!Can you see the girl _____(dance) under the tree ?
注:类似的动词有:hear ,watch ,notice 等。省to的不定式变被动语态时,需带上to
I often notice him go home alone .------
He is noticed _____ _____ home alone.
考点7.at the age of 的同义句:
at the age of = when sb was/ were ….
He began to learn English when he was four.=
He began to learn English ____ ____ ____ ______ four.
考点8.take part in / join 的区别:
1.take part in 表示参加某项活动,运动,事件等。着重强调以主人翁的姿态或在活动中负有责任而参加。
2.join表示加入组织,团体,党派而成为其中一员。
注:join sb in …. 表示“参与某人的活动之中”
He ______ the Party in 1987.
Can you come and _____us in the game ?
Twenty students from our class _________
the sports meeting last week.
考点9.句型:
Sb +be the first /last one (person) +to do sth
某人是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干某事
Women and children are the first _______(take)to safety .
考点10.because / because of 的区别:
1.because 后面接从句(除what 从句之外)。
2.because of 后面接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what从句。
He didn’t go to the party because he was ill.
He didn’t go to the party ____ _____ his ____.
She was very angry ______what you said .
A. because B. because of C./ D. with
考点11.keep的用法:
1.keep +adj 表示保持某种状态
Keep ______ , The baby is sleeping .
2.keep +sb/sth +adj 表示使某人保持某种状态
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______ .
3.keep doing sth . 表示不间断地持续做某事或一直做某事。
It kept _______(rain) all night .
4.keep on doing sth 表示反复做某事。
He kept on _______(make)the same mistakes.
5.keep +sb +doing sth 表示让某人一直做某事。
He kept us _______ (wait )for an hour .
6.keep +sb from +doing sth 表示阻止某人干某事。= stop sb (from )doing sth = prevend sb (from )doing sth .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 we could go to school.= The heavy rain ______ us from ____to school.
考点12.visit 的用法:
1.词性转换:visit -------visitor
There are many _______(visit )in the park on May’s Day .
2.词组1).be on a visit to +某地 = visit +某地
2).one’s first visit to +某地 表示某人第一次参观某地
He is visiting China .= He is _____ _____ ______ to China.
This is my first visit to Beijing .
注:travel to +某地
Have you traveled to Shanghai ?
考点13.alive / living 的区别:
1.alive指活的、现存的、有活力的。常作表语,也可放在名词或代词之后作后置定语。
2.living指活着的、现行的、现存的。可作表语,也可放在名词前作定语。
He thinks he is the happiest man ______.
The ______people must remember the dead.
八年级上 Unit10---Unit12
一.重点短语:
1.grow up 2.somewhere interesting 3.a year or two / one or two years
4.make money 5.save money 6.more than = over 7.play sports 8.keep fit
9.communicate with … 10.take out 11.do the dishes 12.do chores 13.do the laundry 14.make the bed 15.living room 16.get a ride = get sb a ride 17. work on
18.go to a meeting = have a meeting 19.take sb for a walk 20.close to / near to 21.in town /in the country /in the city 22.do a survey of 23.the price of
24.computer programmer25.take acting lesson 26.a part-time job
27.play an instrument28.make the soccer ream29.New Year’s resolution
30.sweep the froor31.fold your clothes 32.have a good quality clothes
二.考点归纳:
考点1.exercise 的用法:
1.作名词讲:1).作“运动、训练、锻炼”讲,为不可数名词。
2).作“练习、习题、体操(常用复数形式)”讲,为可数名词。
You should take more ______ and drink more water.
We do morning ______ every day ,but we don’t do eye ______ .
2.作动词讲:锻炼、运动
The old man always ________(exercise )every day.
考点2.borrow/ lend /keep 的区别:
1.borrow :对主语而言,表示“借进”
词组:borrow sb sth = borrow sth from sb
2.lend: 对主语而言,表示“借出”
词组:lend sb sth = lend sth to sb
3.keep: 借多长时间
词组:keep +sth +for +一段时间
注:borrow / lend 的延续性动词是:keep
May I _____ them _____ you ?=
Could you ______ them ______ me ?
How long can I ______ the book ?
A.lend B.borrow C.keep
考点3.ask的用法:
1.ask sb for sth :向某人要某物
I often ask my teacher for help .
2.ask sb about sth . 向某人询问某事。
May I ask you about the accident ?
3.ask sb sth . 问某人某物
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
4.ask sb to do sth .叫某人干某事
-----ask sb not do sth
My father often asks me ______(not play)
computer games.
考点4.price的用法:
1.price的修饰词为high/ low.
注:价格有高低,物品有贵贱,花费有多少。
The trousers are expensive .= The price of the trousers ______ ______ .= The trousers ______me ______.
2.询问价格的句型:
What’s the price of …..?
How much is /are …..?
How much does it cost ?
考点5.enough的用法:
enough修饰名词时,可置于名词前面或后面。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时,只可放在形容词或副词的后面。
I have enough money /money enough to buy the book.= I _____ ____ to buy the book.
He is so tall that he can reach the apple .
He is _____ _____ to reach the apple .
考点6.英语中的惯用法:
在英语中,时间、距离、钱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Three years _____(be)not a long time .
Three hundred yuan a night _____(be) expen- -sive.
考点7.invite的用法:
1.词性转换:invite----- 名词 invitation
Thanks for your _______(invite )
2.invite sb to…. 邀请某人参加…..
3.invite sb to do sth 邀请某人干某事
Can I invite you ______(play )basketball with me?
考点8.feed的用法:
1.feed +sb /sth . 喂某人/某东西
Can you feed my cat while I am away ?
2.feed sth to sb/ sth 把某东西喂给某人或某物
I feed a bottle of milk to the baby every day.
3.feed on … 以……为主食。
People feed on rice .
4.be fed up with …… 厌倦……. .
I am fed up with the life of the city .
考点9.send 的用法:
1.send sb sth = send sth to sb 把某物送给某人
He sent me a postcard yesterday. =
He sent a postcard _____ _____ yesterday.
2.词组:
1).send for sb 派人去请某人来 = ask sb to come
His mother was badly ill .please send for a doctor .=
His mother was badly ill .please _____ a doctor _____ _____ .
2).send up 发射、往上送
3).send away 开除、撵走
考点10.save的用法:
1.储存、储蓄
We are saving money for a car.
2.挽救、援救
The doctor saved the patient’s life.
3.节约、节省
They saved much time in their work .
4.词组:save one’s life save time
考点11.cloth / clothes / clothing 的区别:
1.cloth作不可数名词,指布料、织物。作可数名词,指一块布,尤指一块抹布。
2.clothes只有复数形式,泛指穿着的衣服。
3.clothing为集合名词,指服装。比clothes 意思更广泛,包括鞋子、帽子等。
I need an old _____ to wash the car .
The woman wears fashionable _______.
China’s ______ industry(工业)is famous around the world.
基本句型:
1. 询问生活规律:
---- When do you ……?你什么时候……?
---- I usually… at … Sometimes I….我通常在…(点钟)…(做什么事)。有时…
E.g. --- 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 你每天几点去上学?
--- I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7:00. Sometimes I go to school at 7:10.
2. 询问生活习惯:
---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你周末做什么?
--- I usually / often ….. Sometimes I …..
E.g. ---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
--- I often play football. Sometimes I go shopping with my mom.
3. 介绍自己的生活习惯:
Every weekend I go hiking. 我每个周末远足。
Every day I do my homework at 8:00 in the evening. 我每天晚上8点做作业。
4. 询问职业:
--- What do you do? 你是干什么的?
--- I am a doctor / nurse / policeman….
5. Thank you for telling me about your day! 谢谢你告诉我你的一天。
6. Let’s …. 让我们….(let’s = let us )
Let’s go hiking together next Sunday. 下周我们一起去远足吧。
句型转换:
1.肯定句↔一般疑问句:I usually get up at 6:00. ↔ Doyou usually get up at 6:00?
肯定回答:Yes, I do. 否定回答:No, I don’t.
(第三人称时) He eats dinner at 6:00p.m.↔ Does he eat dinner at 6:00p.m.?
2.肯定句↔否定句:I like playing the piano.↔ I don’t like playing the piano.
I canplay the piano. ↔ I can’t play the piano.
3.划线提问:
⑴ I often go shopping on the weekend. → When do you go shopping ?
⑵ I often go shopping on the weekend. →What do you do onthe weekend?
⑶ I am a student. → What do you do?
⑷ I go to school at 7:00. →When do you go toschool?
知识延伸:
⑴同义词:play sports = do sports
eat breakfast/ lunch/ dinner = havebreakfast/ lunch/ dinner
⑵同义句: What do you do? = What are you? 你是干什么的?
⑶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
The weather report says it is going to rain tomorrow. 天气预报说明天将要下雨。
基本句型:
1. 询问喜欢哪个季节:
⑴---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I like +季节+ best. (例:I likespring∕summer∕fall∕winter best)
---或:I like summer, because I can swim in the sea.
⑵--- Whatis your favourite season? 你最喜爱的季节是什么?
--- Spring∕summer∕fall∕winter is my favourite season.
2. 询问天气:
---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fall inBeijing? 北京秋天的天气是怎么样的?
--- It is sunny and cool.
3. 询问理由:
--- Why do you like winter best? 为什么你最喜欢冬天?
--- Because I can play with snow and make asnowman.
4. 询问想要做什么
---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 I’d like to climb∕play sports…… ( I’d = I would )
5. 询问具体季节
--- What season is it in March in Beijing? 北京的三月份是什么季节?
--- It is spring.
6. 询问能做什么
--- What can I do there? 我在那里能做什么?
--- You can go to the Great Wall. 你可以去长城。
7. 询问接下来打算去哪里?( be going to一般将来时)
--- Where are you going on vacation? 假期你打算去哪里?
--- I am going toCanada. 我将要去加拿大。
8. Summer is fromJune to August. 六月至八月是夏天。
9. How do Ilook? 我看起来怎么样?
10. Send me apostcard. 寄明信片给我。
11. How did THAThappen? 那是怎么发生的!
12. When is the best time to go to Beijing? Fall. 什么时候最适合去北京?秋天。
知识延伸:
1. 特殊疑问句:
⑴which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喜欢哪个季节: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⑵why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喜欢某个季节的原因:Why do you like summer?
⑶when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什么时候:When is the best time to go to Beijing?
2. 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say—says (说) ask—asks (问) come—comes (来)
3. 单复数:tree—trees (树) leaf—leaves (叶子)
4. 同义词:fall—autumn 秋天
5. 同义句: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What’s yourfavourite season?
6. snowy 下雪的 cloudy多云的 rainy下雨的
一、 知识点归纳
经典对话 (一)
A: When do you get up ?你什么时候起床啊?
B:I usually get up at 6:30.我通常在6:30起床。
A: What about you? / And you? 你呢?
B: I usually get up at 7:00.我通常在7:00起床。
这个对话的重要句型是:
问句:when do you usually +动词(短语)
答句:I usually +动词(短语)+at + 时间.
可以替换(划线)的短语为:do morning exercises(晨练) eat breakfast(吃早饭) have English class(上英语课) play sports(进行体育运动) eat dinner(吃晚饭)climb mountains(爬山)go shopping(购物;买东西)play the piano(弹钢琴)
visit grandparents(看望祖父母) go hiking(去远足)
>>>下一页更多精彩“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要点”
be动词的种类:
be动词包括“am”, “is”, “are”三种形式。
第一人称单数(I)配合am来用。
句型解析析:Iam+…
I am ten years old.
I am a student.
I am a boy.
第二人称(You)配合are使用。
句型解析:Youare+…
You are my good friend.
You are a student .
第三人称单数(Heor She or It)配合is使用。
句型解析:She(He,It) is +……
She is a good girl.
She is a teacher.
Be的用法口诀
我(I)是am ,你(you)是are;
is连着他(he),她(she),它(it);
单数is,复数are,不要混淆记牢它;
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莫丢弃;
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莫忘记;
疑问否定任你变,句首大写莫迟疑。
用be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Amy __is__ hersister.
2. His name __is___ Kate.
3. --What __is__ your phone number?
--It __is___284-2942.
4. -- ___Are___ youCara?
-- No, I __am___Gina.
5. Herbrother’s name ___is__ John.
6. His familyname __is___ Li.
7.This _____is_____ my teacher.
8. How _____are_____ you?
9. ____Is______ she your mother?
10. _____Is_____ your mother fine?
11. — How _____is_____ he?
— He ____is______ fine.
12. — _____Are_____ you Jane?
— No, I _____am_____not. I _____am_____ Maria.
13. My name_____is_____ Kangkang.
What _____is_____your name?
★ 桃花源记复习要点
★ 校园安全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