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知识要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nxdjfn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园安全知识要点(共含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nxdjf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校园安全知识要点

篇1:校园安全知识要点

校园安全知识要点

一、校园安全意识——疾病防疫篇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是许多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常见的如流感(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SARS(非典型性肺炎)、乙肝、细菌性痢疾、流脑、结核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

传染病的特点

1.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江堰市有它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原虫、蠕虫。

2.有传染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从一个人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每种传染病都有比较固定的传染期,期间病人会排出病原体,污染环境传染他人。

3.有免疫性。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痊愈后,都会产生不同的免疫力。

4.可以预防。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增强人的抵抗力等措施,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发病周期与症状

潜伏期,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发症状的时间。

前驱期,一般有乏力、头痛、微热、皮疹等表现,但多数人没有前驱期。

发病期,即症状明显期,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逐渐或迅速达到高峰。

恢复期,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多为痊愈,少数疾病留有后遗症。

预防措施

对病人和疑似病人要早发现、量报告、量隔离、量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注意隔离、消毒、杀虫、灭鼠,要消除带菌媒介,搞好食品及环境卫生。

个人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在传染病流行期,要接种预防疫苗,加强个人防护。只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般不肢得传染病:

注意日常用品的消毒灭菌,经常保持室内和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至少两次。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用过的纸巾应放在有盖的垃圾桶内并及时清理。

如果自己患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疾病,最好在家休息,这样做有利于自身恢复,也避免传染他人。

不要共用餐具、毛巾等日常用品,以防接触传染。

注意日常体质锻炼,增强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

传播途径

1.接触传染:这是指健康人和病人或是带原者经过接触而引起的传染。接触传染的例子,如:与病人的血液、黏膜和皮肤等接触而感染,像B型肝炎、性传染病等。另外,接触病人或带原者使用过的洗用具而感染,像沙眼就是。

2.飞沫传染:病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所出的口水w沫含有大量的病原体,散布在空气中,能进入健康人的口、鼻而致病。例如:呼吸系统传染病。

3.食物和水的传染:经由食物或水而传染的疾病,例如:急性胃肠传染病。食物或水受到病人或带原者的排泄物所感染。此外,被感染的手或带菌的苍蝇和蟑螂,也会污染食物或水,而引起疾病。

4.昆虫或动物的传染:是指被带有病原体的昆虫或动物叮咬而传染的疾病,例如蚊虫可传染 、登革岬龋鼠蚤传染鼠疫,由动物传染的则有狂犬病。

校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勤洗手。研究结果表明,有些传染病病毒在手上能存活几十个小时。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若是与患者握手或是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病毒,所以要勤洗手,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手上携带的病毒。

2.勤换牙刷人们每天都要使用牙刷,若上面带有病毒,很容易反复感染;此外,牙刷常常是潮湿的,病原极易在上面滋生海繁殖,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3.饮食要清淡饮食过咸,会使唾液分泌及口腔内的溶菌酶减少,并使干扰素等抗病因子的分泌量减少,从而使病毒容易进入呼吸道黏膜而诱发各种疾病。

4.注意脚部保暖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到传染病病毒的侵扰。

5.保证充足的睡眠人在睡眠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质,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6.加强锻炼在平时加强锻炼,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更容易适应外界环境。

7.保持精神愉快医学研究表明,精神紧张、忧郁的人,体内抗病毒物质会明显减少,并进而导致局部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患病。

在一年的四个季节中,冬天尤其是暖冬特别适合病毒、细菌生长、繁殖、传播,更容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在这一时期,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脑、支原体肺炎、麻疹、风疹、百日咳、甲肝等的发病率都会有所增加。医学专家建议我们在这个季节更要提高警惕,预防传染病。要随着天气的冷暖,及时增减衣服。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室内多开窗换气。体质不好的人尽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注射疫苗,提高机体抵抗力。饮食均衡,保证睡眠,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小摊贩销售的食品,熟食加热后再吃。在传染病高发期,如果感觉自己不适应就要立刻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引发各种并发症。

登革热的预防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和宿主。登革热在我国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人类对登革热不分种族、年龄、性别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同型病毒有较巩固的免疫力,可持续数年,但对异型登革病毒免疫力只能维持很短时间。意见建议:

1.晚上睡觉时需要点上蚊香或者挂好蚊帐,避免夜间熟睡时候,被外面飞进来的'蚊虫叮咬,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

2.如果被蚊虫叮咬之后,发觉有些头晕、发热症状,应该马上到医院或者诊所进行就诊,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导致并发症。

3.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均衡,工作学习之余,更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从本质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4.室内室外必须清理积水,勤倒垃圾,搞好周围生活环境,保持卫生干净,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减少蚊虫的数量。

5.在户外走动休息的时候,应该在身上、特别是裸露的地方喷上驱蚊水,或者穿上长袖、长裤,避免蚊虫的趁机叮咬而导致发炎。

6.宿舍、公寓或者周围,特别是一些容易滋生蚊虫或者躲藏蚊虫的地方,应该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喷洒,也是一个源头上很好的杜绝蚊虫滋生的方法。

冬季如何预防流感

1.及时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对人体的保护可达70%~80%,即使在接种后换上流感,也能减轻其症状并降低并发症的几率。

2.避免触摸公共物品

避免触摸公共物品,可以降低感染病菌的几率。如商场的扶梯、公用电话、门把手等。

3.常备洗手液,多洗手

洗手液有抑菌作用,但使用方法要正确。专家提醒,抹上洗手液并揉搓10~15秒后,两手仍然是湿润的,这才说明所用洗手液的量足够,然后再冲掉。

4.多参加户外运动

每天能积极活动2小时的人,比活动量少的人患流感的几率低。

5.室内常通风

室内每天至少通风三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但雾天不宜开窗。

6.保证充足的睡眠

每天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

二、校园安全意识—校园防火篇

在学校注意防火的方法

在学校里也有防火安全问题,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的物品进入校园。

2.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3.不随意焚烧废纸等。

4.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对轻微的火情怎样紧急应付

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同学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4.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5.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6.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7.有条件的,还可以学习一些简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浸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阻止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进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9.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10.火灾发生时,常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该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用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和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三、校园安全意识——饮食安全篇

日常生活中怎样注意饮食卫生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就会传染疾病,危害健康,“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2.生吃瓜果要洗净。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6.不喝生水。

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不买不吃不新鲜和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被卫生部门禁止上市的海产品。

2.买回来的蔬菜要在清水里浸泡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并多换几次水,要洗得干净,以防农药对身体危害。

3.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限等商标不符合规范的罐头食品和其他包装食品。

4.生熟食品要分开,工具(刀、砧板、揩布等)要生熟分开,做到专用,餐具要及时洗擦干净,有消毒条件的要经常消毒。

5.不吃有毒食品,如河豚鱼。

6.如需放置有毒性药物或喷雾等,至少要使有毒物品远离厨房和食品柜。

7.服药要遵医嘱,要按说明书服用。服药前要仔细辨认,还要注意有关药物的禁忌事项。

篇2:燃气安全知识要点

1.燃气设施设备切勿私自拆移改,设备漏气请速报查。

2.燃气器具在工作时,应紧闭门窗以防止燃气泄漏。

3.使用燃气时,务必注意远离明火。

4.胶管老化、漏气,立即更换,定期检测。

5.燃气泄漏,请保持冷静,迅速关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不要触碰任何电器开关。

6.燃气设施设备切勿私自拆移改,设备漏气请速报查。

7.燃气具使用时,应远离易燃物品,避免明火。

8.使用燃气时,务必注意远离明火。

9.定期检测燃气设施设备,以预防燃气泄漏。

10.燃气泄漏时,请保持冷静,迅速关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不要触碰任何电器开关。

11.燃气泄漏应急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关闭气源、通风、报警、稀释燃气浓度、撤离、疏散人员等。

12.燃气泄漏应急处理时,应遵循“救人优先,疏散人员”的原则。

13.燃气泄漏应急处理时,严禁一切明火,避免爆炸。

14.燃气泄漏应急处理时,应注意自身安全,佩戴个人防毒面具或呼吸器。

15.燃气泄漏应急处理时,应立即切断气源,关闭燃气管道阀门。

16.燃气泄漏应急处理时,应立即向当地燃气管理部门或公安消防部门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和救援。

17.燃气泄漏应急处理时,应遵循“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冒险行为。

篇3:燃气安全知识要点

燃气安全知识要点归纳如下:

1.燃气的种类及组成:燃气主要包括人工燃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人工燃气又包括煤制气、油制气、天然气等;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液化石油气是石油的炼制产品,价格较为低廉。

2.燃气设施的安全使用:燃气设施包括气瓶、减压阀、胶管等,这些燃气设施的使用安全要点为:安装燃气设施需由专业人员安装,用户应保持燃气设施周边通风;使用燃气时要做到“火等气”,不能在燃气设施周边堆放杂物;胶管长度不能超过2米,使用胶管不能有硬折,不能有龟裂,建议使用“燃气泄漏报警器”,且安装要防爆、防雷、防晒。

3.燃气泄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燃气泄漏的原因主要有燃气设施损坏、燃气胶管破裂、燃气软管折扁处漏气、燃气具漏气等。燃气泄漏的处理方法为用毛巾沾上肥皂水,在燃气泄漏的地方进行擦拭,并关上总阀门;关阀、通风,不可触动任何电器开关;到户外拨打当地燃气公司抢修电话报修。

4.燃气泄漏报警器的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应安装在离地面0.5米-0.6米,且能避免高温、电磁波等影响的位置,且周围不能有大量的油烟和杂气。

篇4:燃气安全知识要点

燃气安全知识要点大全如下:

1.燃气管路避免纽结。

2.避免食用燃气管路、气瓶、连接软管。

3.燃气泄漏时不使用任何明火检查。

4.燃气管路连接必须使用专用管卡,丝扣连接应缠绕麻丝,并紧固。

5.燃气管路敷设后,不应有影响燃气安全使用的凹陷、松动,不应有硬物磨擦。

6.定期对燃气管路、设施检查保养,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7.燃气管路、设施应定期检查,发现漏气时,要立即采取措施,禁止明火。

8.定期更换胶管,使用燃气管路连接处松动时,应关闭角阀,停止供气,检修后方可使用。

9.发现燃气设施漏气,应立即关闭角阀,停止供气,撤离泄漏区域,到安全场地打电话请专业人员修理。

10.每次用完,务必确认燃气具关闭。

篇5:燃气安全知识要点

1.连接灶具的燃气导管耐压强度不得小于0.15MPa,燃气引入管垂直管段上、下游水平管段水平净距应大于0.15m。

2.连接燃气管道、燃气器具的金属软管应定期更换,不得使用塑料软管。

3.定期对连接燃气管道和燃气器具的管材、管件进行气密性试验,确保燃气管道连接质量。

4.用户在使用燃气时必须保持室内通风,防止出现燃气泄漏、燃气着火、一氧化碳中毒而发生事故。

5.经常检查燃气管道、燃气器具是否漏气,发现漏气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6.燃气器具在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安全使用。

7.不得私自拆卸、安装、改装燃气管道、燃气器具等设备,如有需要应请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安装。

8.燃气泄漏时,切勿使用明火,应该迅速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及时通知燃气公司进行处理。

以上就是燃气安全知识要点,请您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因燃气泄漏而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篇6:燃气安全知识要点

燃气安全知识要点包括以下内容:

1.燃气的种类及特性:燃气一般分为人工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每种燃气的成分及其特性是不同的。

2.燃气设施的安全使用:包括燃气器具的安装要求,安全使用燃气钢瓶,燃气管道的维护等。

3.燃气安全意识:包括预防燃气泄漏、燃气火灾和爆炸事故,以及燃气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报告程序。

4.燃气安全法律法规:包括燃气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燃气设施的安全监管和管理要求。

以上燃气安全知识要点需要燃气企业、燃气用户和相关部门认真学习和贯彻,以确保燃气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篇7:校园安全知识

校园安全知识

十条注意事项

1.在校时间不得无故离开学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请假。

2.上课要遵守纪律,要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等,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体育器材。

3.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玩耍,严禁从楼梯扶手上滑下。

5.不喝生水,不买无证小摊的食品,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

6.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7.午间用膳要服从教师的要求,不在用膳时讲话、嬉戏或做其他事情。

8.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等。

9.放学后要按时离开学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游逛。

10.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要走人行横道。学生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如摩托车、三轮车等),不乘坐超载车辆。

上、放学时应注意些什么?

1.按规定时间到校,到校后立即到教室做好课前准备。

2.放学时要以班为单位站队下楼,不得私自提前或拖后。

3.放学时要随队离校,不得私自提前出校门或在校园停留。

4.出校门后直接回家,不得在路上停留、打闹、游戏或做其它事情。

5.需要家长接送的`学生,如果放学时家长未到,不要独自回家,在电话通知家长后在校园内静静等候。

上体育课应注意什么?

1.衣服上不要别胸针、校徽、证章等。

2.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3.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装饰物。

4.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5.患有近视眼的学生,尽量不戴眼镜上体育课。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要小心谨慎。

6.不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7.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的服装。有条件的应穿着运动服。

参加运动会要注意些什么?

1.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调度指挥。

2.没有比赛项目的不要在赛场中穿行、玩耍,在指定地点观看比赛,以免被投掷的铅球、标枪等击伤,也避免与参赛选手相撞。

3.赛前做好准备活动,要注意身体保暖,春秋季节应当在轻便的运动服外再穿上防寒外衣。

4.赛前不可吃得过饱或过多饮水。赛前半小时内,可以吃些巧克力,增加热量。

5.比赛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例如慢跑等,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同时勿马上大量饮水、吃冷饮,或立即洗冷水澡。

篇8: 校园安全知识

一、在教室内活动应怎样注意安全?

在教室内活动,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事情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同样容易发生危险。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磕碰。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滑、防摔。教室地板比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留意,要轻轻地开关门窗,还先留意会不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6.防意外伤害。不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使用时务必有老师指导,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二、课间活动应注意什么?

在每一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绳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上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体育课在中小学阶段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体育课上的训练资料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资料、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区别。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这不仅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个性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产生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务必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这不仅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手榴弹、铅球、铁饼、标枪等,必须要按老师的口令行动,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坚硬沉重,有的前端有尖利的金属头,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材下面务必准备好厚度贴合要求的垫子。如果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伤及腿部关节和后脑。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做双手提杠时不打滑,避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

5.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跃训练时,器材前要有跳板,器材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老师和同学在器材旁站立保护。

6.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7.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在这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四、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务必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群众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状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在一些城市中,小学生外出均头戴小黄帽,群众活动时还手持“让”字牌,也是为了使机动车及时发现、避让,这种做法应当提倡。

小学生校园安全知识

冬季校园安全知识

小学生校园安全知识演讲稿

校园安全知识教育广播稿

初一英语必考知识要点

中学生校园安全知识主题班会

校园安全知识教育教案范文

小学生校园安全知识演讲比赛稿

大暑节气养生知识要点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要点总结

校园安全知识要点(通用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校园安全知识要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