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约仙寓山散文(共含8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水深自有船渡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相约仙寓山散文
久居闹市,总感觉身心被莫名束缚。当春风唤醒大地,亦唤醒心中一种久违的驿动——走出喧闹,走进宁静,去寻一片绿,去访一泓泉,好让身、心、灵得到彻底地舒展放松,洗涤净化……
恰逢双休日,有了难得的仙寓山之旅,心中甚是欢悦。车行三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中国富硒第一村——大山村。普通的名字,听上去似乎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没有导游的介绍,我们一行只是随着山路前行。踏入悠长而狭窄山道,山泉潺潺欢歌,一路迎送。两旁群山连绵,古木参天,遮天蔽日,鸟鸣阵阵,山花烂漫,竞相开放。浓浓绿意夹着淡淡清香拂面而来。抬眼望,湛蓝的天空悠闲地飘着朵朵白云,让人感觉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那种久违的喜悦,令旅途的劳顿和心中的烦恼顷刻间烟消云散,只愿卸下一切杂念,敞开胸怀,忘情地拥抱那山,拥抱那水,拥抱那树,拥抱那风,尽情收藏满怀的愉悦,满心的怡然……
重峦翠绿掩映下,大山村粉墙黛瓦的小楼婉然林立,尽显无尽的闲适和优雅,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幅恬静的水墨画。小院古亭中,耄耋老人悠然静坐,慈眉善目,慢声低语,含笑点头,目光中透着大山一样的宁静,大山一样的淡定……让匆忙的我们不禁也放慢了脚步,试着去感悟生命的本真,人生的真谛。
走出大山村,我们来到仙寓山第二个景点——七彩玉谷。只见一条山谷在两山之间蜿蜒,谷中潺潺流水,时而湍急,时而舒缓,两侧苍翠的树木,倒影水底,碧潭如玉。流泉之下的各色顽石,光滑润泽,充满灵性。漫步期间,不由想起杨万里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曼妙意境。
仙寓山最后一个景点是榉根岭千年古徽道。全长约十五公里,最早记载于公元884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一条跨越省际的“古国道”。漫步由2.1万块青石板铺就的崎岖的古徽道上,望两边青山绵延,茶林环绕,山顶雾霭旖旎,空中白云悠悠,飞鸟盘旋,不得不感叹风雨时空的变幻万千,穿行古道的徽商的智慧和坚强!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徽商挑着货物行走在古道上的艰难前行的身影,耳边仿佛听见了徽商们牵着马匹的阵阵吆喝。我想起我那早已记不清容颜的爷爷。听父亲不止一次地说起,爷爷当年经常去徽州做买卖。一次外出往往少则半月才能回归故里。我望着脚下的石板路,不知道哪一块有爷爷留下的足迹,又感觉每一块都是那么亲切,那么熟悉。
神奇的仙寓山,脚踏石台、东至、祁门三县,传说是檀氏女悟道成仙的地方。香气怡人的富硒生态茶滋养着她,她守护着千年古徽道,孕育着期颐寿村——大山村。随着一个现代版的长寿神话,仙寓山越来越受到四面八方游客的向往和青睐。
脚步向前,风景一路相随。虽不能长留于此,但愉快的游赏却洗去了身、心、灵的倦怠和乏味,短暂的相约却留下了永久的记忆和回味。仙寓山,这朵开在皖南的奇葩,亦将永远开在我的心上!带着她的清雅,带着她的美韵,带着她的悠闲,我期待着,期待着再次与她相约在梦里梦外……
仙寓山行记优美散文
初冬的早晨,寒气凛冽,侵人肌骨,我们几位驱车前行。村庄和大地都还在沉睡,白霜薄薄地铺撒在地下,昔日的喧嚣成为今日的宁静,农民没来得及收回的稻草在寒气中哆嗦。热闹和喜气的是公路两旁的枫叶,“一树凌霜叶,好似醉里红”。一簇簇火把似的红和满地的霜相互映衬。我们此行的方向是位于祁门和石台交界的仙寓山。
车行闪里、文堂,过箬坑、红旗,一晃而过,我没有停下,这些有我太熟悉的人和物。但是,当车停在里中村,我们步行上岗,朝阳初升,我陡然回首,阳光越过高高的山岭,星星点点地洒在山坡下几处人家,溪水从岭上逶迤而下,蜿蜒绕过村庄,淙淙前行。这时候,一种温柔的悸动在心底涌起。因为这条山溪流过的地方,是我世世代代的家园。红旗村是母亲的出生地,母亲二十多年的光阴洒在这里。四十年前,因为家庭成分而失去大学资格的父亲从祖居的文堂村,沿文闪河而上,来到这里,将母亲娶回了家,于是才有了我的家。今天山还是那山,河还是那河,但当年的父亲、母亲已垂垂老矣。
但今天的我还是悠闲和潇洒的,三五知己,相约而行,任何地方都是风景,何况眼前的七彩玉谷是如此深幽多姿呢?这是从里中村沿仙寓山往上的一个深谷,我们缘溪而行,深秋的山林,红黄橙紫,消散了夏日的葱绿和茂盛,少了旺盛的生命气息,而呈现出一种成熟的丰富和萧疏,正好切合我们的心境。近十里的道路几近无人,我们一行八人三五成群,前前后后地走着。此地所以被称七彩玉谷,是因为这山谷中奇石嶙峋,并且都有斑斓的颜色。溪水过处,水波粼粼,阳光照射之下,有宝石般奇幻的色泽。我们或迷恋山石的灿烂,或耽误于溪水的澄碧,一路说说笑笑,也不觉得累,在中午时分,我们抵达了石台。我们乘仙寓山林场开辟的油路下行,在仙寓岭头上,我们下车驻足四望,这里岗岭四合,隐约显现。正值日中,深秋的阳光为茫茫群山镀上一层金色,看得人胸胆开张,心旷神怡。极目之处隐隐有几处村庄,在这万山丛中,显得那么肃穆和静谧,那是几千年都不变的中国农家,当今山外世界人们熙来攘往,似乎停不下奔忙的脚步,而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的内心是不是也是那么稳定而知足呢?我不得而知。
下午一点半,我们从徽池古道返回。踏上古道,一时间,仿佛回到无有车马的时代。三年前,我们曾走过大洪岭古道,相形之下,今天的徽饶古道(徽州到江西上饶)保存完好,整齐有致的青石板有近一米的宽度。据介绍,这条古道被榉根岭一分两半,上七下八。途中有几处古亭,是古代人供行人歇脚、喝茶处,那时路上常有人家免费供应茶水。那是古代礼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呈现,是乐善好施德性的注脚。然而,从何时起,古中国文化的一些精华也随之丢失,现在的“官道”上没有茶亭,只有关卡。两相对照之下,可不悲乎?走在这条岭上,还有一个人是不可能忘记的.,他就是曾国藩。这位湖南湘乡的书生当年为抵御太平天国运动,投笔从戎,自办团练,后来成为清廷的中流砥柱。1861年,曾国藩将两江总督府设在当时的交战前线―――祁门,后来他指挥的湘军和太平军在榉根岭多次激战,在太平军重围之下,他也多次写好遗书,准备战死疆场。尽管现在人们对他有种种评价,1990年前后的五年时间里,我一直浸润在曾国藩的世界里,他的家书是我的床头书,我将其中的名句摘抄在本子上,私下里认他为自己的老师。一个精神上的导师就像一个坐标,可以匡正自己言行的得失。想到他曾经在这个岭上留下痕迹,我觉得我比其他的人多了一份亲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仙堂山在襄垣县城北25公里处的强计乡境内,因建于半山腰的仙堂寺而得名。该山原名“九龙山”,主峰海拔1700米,方圆20余平方公里。
目录简介堪比蓬莱独特景观五泉寺收缩展开简介仙堂山在襄垣县城北25公里处的强计乡境内,因建于半山腰的仙堂寺而得名。该山原名“九龙山”,主峰海拔1700米,方圆20余平方公里。登高眺望,重峦叠嶂,云雾弥漫,如九龙汇集。仙堂寺古朴庄重,雄伟壮观,镶嵌在半山腰上,寺侧独秀峰(翠微峰)突兀于群山之中。仙堂山十分秀美,秀美得像是一位躲藏在大山深闺中娇媚怕羞的少妇。黎城的广志山,使人感到一种男性的阳刚气概,仙堂山则使人觉得犹如投进母性的怀抱。许多人认为仙堂山曾是和尚的天地,据说东晋时此地已有寺院;然而女娲应是仙堂山最早的主人,山中北崖上的娲皇阁即可作证。
堪比蓬莱历史上的仙堂山,草木花卉繁盛,多洞而又多泉,加上山间殿堂林立,流光溢彩,所以,人们就拿她与山东的蓬莱仙境去相比,仙堂山五泉寺山门上有古人留下的砖雕对联,联中写得真确,上联写“无地不蓬莱尘寰有几”,下联写“重峦饶风趣世俗全非”。此联不粗不俗,名副其实,堪称联中佳作。
独特景观简介
仙堂山,既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佛教圣地,更是一个迷人醉客的.风景区。“谁说襄垣无胜景,东行五十有奇峰,山中林隐仙堂寺,绝顶空悬娲皇宫”。这四句诗,概括地道破了旅游胜地仙堂山的独特之处:
独
谓之独,是因为这里不仅奇峰峥嵘,青山叠翠,且自然岩洞的数量之多殊为罕见,诸如朱砂洞、黑龙洞、滴谷洞、纺花洞、铙钹铜、狐仙洞、蜜蜂洞、观音洞、白龙洞、讲经堂等等。这些岩洞,有的深邃莫测,有的钟乳嶙峋,有的子母相连,有的赤如朱砂,云雾山中,隐隐现现,形态各异,神奇壮观。尤其是别有洞天的黑龙洞,岩顶怪石形如彩云,洞底钟乳状若游龙,喷泉四射,叮当有声,游者无不流连忘返。据考,黑龙洞也叫九龙洞,开发中出土的九条铜龙已得到证实,关于九龙台水的神话故事在民间久传不衰。 除幻绰多姿的岩洞之外,仙堂山还有许多独具一格的自然景观,犹如传说中刘龙骑虎跨涧到仙堂寺就读留下的虎掌石和栩栩如生的石虎,一棵树干上分别长着疏密两种迥然不同枝叶的仙堂奇松,“百步九折”、萦绕山峦的取月梯,以及牛心石、金灯岩、人面石、回音壁、迎客松等等。 其次是花草、药材种类之多也负盛名,春繁桃花,夏盖野菊,秋满红叶,冬有青松翠柏,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更有那鲜为人识的“礼花树”,簇簇红花,招蜂惹蝶,令游人叹为观止。
特
谓之特,是因为这里的古建筑确很特别,仙堂寺寺中有泉,娲皇阁中有洞;寺因泉得名(仙堂寺又名五泉寺),宫依洞而立。整个仙堂寺古建群,规模虽不甚宏大,但玲珑辉煌,错落有致,座地神秀,工艺不凡。修复中兴建的寺门前的石阶工程,雄伟壮观,使人瞠目,人称“三晋第一梯”,拾阶而上,似有“高路入云端”之感。蜗皇宫的建筑亦堪一绝,空悬绝顶,危立险峰,登高远望,可及县城。且右有朱砂洞,左有蜜蜂洞,静中有动,气象万千。 谓之特,次当反映在寺区的建年悠久上,初步考证,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约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据石门口古碑载,由于当时山上无路可攀,建寺所用之青砖碧瓦,全部是用羊群驮上山来的,这在世界的运输史上也恐是罕有的奇迹。 还有,就是这里的气候特别温和,夏可避暑,冬可御寒,祥云缭绕,惠风和畅,素有避暑胜地之称。概言之,小巧玲珑的建筑风格与优美秀丽的自然景色浑然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天造地设的风景区。正如明永乐进士李浚云:“此是蓬莱真境界,更于何处觅仙堂”。
五泉寺仙堂寺为仙堂山主要古建筑之一,寺依山势而建,靠石岩,临深壑,四面环山,泉水萦绕,松柏苍翠,环境清静优美,寺址内外五泉涌出,故又名“五泉寺”,至今泉水仍婉蜒寺侧。据说原寺并非建于今址,后来某朝某日某夜,忽然风雨大作,树摇石动,至天亮时,寺中的所有建筑物已然挪至舍身崖后的山峰之上,更奇特的是,佛殿中竟陡然出现了三身不南质地的佛像,左为铁佛,中为石佛,右为木佛。三身佛像座下又各涌出一股清泉,大殿之外则另有二泉环旋于寺院中。这应该就是仙堂寺又被叫作“五泉寺”的缘故。
仙楼山,海拔333米,方圆600商,拔地而起,屏列于福建浦城县城东。西汉建元六年(前135),馀善被封为东越王,在这里依山筑城临浦,并建烽火台于山巅,又在山下筑有行宫,后人遂将此台称为越王台,其山亦称为越王山。相传宋时有东京道人李陶真自武夷山止止庵徙居于此,其后明末有张泽元、杜足元相继楼留,诗、书、画兼佳的柳霖、黄子顿接踵而至o他们在清乾隆十九年(1754)构筑迎仙楼,仙楼山之名由此而起。
目录主要景点主要景点浦城旧有人景,仙楼山占有仙林春色、越台晚照两景,山中古树参天,桃红树绿,处处有景,景景有典。曾有仙楼、讲堂、越王台、金鸡岭、炼丹井、铁笛岩、碧霞洞、一线天、八角亭、画竹石刻.、迎仙桥、丹台、棋抨石、挑李蹊、天香楼、芙蓉池、宜竹亭、读书廊、月华亭、洗笔泉、半月池、洗花塘、西灵沼、时术斋等24个景点。其后,因世事沧桑,破坏几尽。1982年春,县政府辟此山为森林公园,种下170多种共19万株苗木,如今佳卉异木,已是绿树成荫,满山苍翠。
小天堂
红花仗绿叶,游山喜有亭。游人沿石阶拾级而上,迎面而来的是迎仙楼,过迎仙楼而上,一座仿北京天坛的小亭进入眼帘。宋朝道人李陶真“挥手并俯止止庵,结庐仍在小天堂。”故此亭名“小天堂”。沿着山脊的`曲径,穿过葱笼林木,进入山巅,可见茹然的越王亭。虽然馀善霸迹人去台空,亭柱上“拒汉摩兵烽火难温霸业梦,筑城兴浦仙林犹幸越王亭”这对联,唤起游;人幽思难禁,供人凭吊。
唤鹤亭
沿山径顺势而下,可达唤鹤亭o唤鹤亭附近有铁笛岩,旧有亭已记。李陶真好依岩吹铁笛,宋人黄妹〈铁笛亭〉夸其笛声“一声苍壁裂,再奏蚊龙悲。”道人骑鹤而去,后人盼其转固,筑唤鹤亭。旧亭已妃,新建一亭,仍称唤鹤亭。
红十军解放浦城纪念碑
过唤鹤亭行二三百米,建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题字的“红十军解放浦城纪念碑”。1932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在方,志敏率领下,人闽作战,在闽北独立团协同下,攻克浦城,使浦城城区人民首次沐浴革命曙光。距叶飞题字碑200米,有一座高达21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每年清明时节,成群结队的人们到此追忆先辈的业绩,缅怀革命忠魂。 山中景物,使人陶醉,令人忘返。登临山顶,千年古邑尽收眼底,入夜万家灯火在脚下闪烁,朦朦胧胧,逗人暇思。晴日远跳,倚云耸翠的吴山,云蒸霞蔚的梦笔山,犹似巨屏的西岩山,一一在目,又别有一番风韵。
我爱仙洞山散文
都说山路十八弯,区区羊肠小道,蜿蜒崎岖到山环,老道庙处进山口、大山包登高望远、火烧山最南端的风景线,三线榛蘑产地、马场在群山中间、群山归一仙洞山。
这是我对家乡仙洞山的描述,虽然离家很久,但对白山黑水的依恋是那样割舍不断,美丽的家乡,美丽的仙洞山此时已经映入我的眼睑。
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小兴安岭余脉,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国富镇清洁村境内的国富林场,面积大约在23000亩左右,流经境内的川流不息的通肯河中间而过,人工修建的世纪大坝形成了巨大的湖泊。人工林和自然林纵横交错,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秉承了大自然的杰作。
仲夏季节,信步林中,野花散着芳香跑出来迎客,山鸡翩翩起舞,松鸭放开沙哑的咽喉为你唱歌。松鼠随着歌声枝头上穿蹦跳跃,山鸽子时不时咕咕叫上几声应和。山坡下,黄牛撒欢吃草,白鹅引颈高歌,羊儿戏耍鸣叫,梅花鹿终于忍耐不住,纷至沓来、成群结队欣然接受检阅。
湿地上绿油油的水草泛着碧浪,潺潺溪流中间流过,野鸭子一会儿上岸衔草,一会儿下河把小鱼小虾捕捉,真的好不快活!世纪大坝增添了几分迷人的景色,大雁在这里定居,这里是水鸟的乐园,还有它的邻居丹顶鹤。它们在水中飘来飘去,就像一片片云朵,丹顶鹤一会儿水中轻盈漫舞,一会儿跃上蓝天,鸣叫的声音真的可以惊醒天界。纷纷扰扰就是这样热闹着,它们的不经意的举动打扰了鸳鸯,一对对从芦苇中游出,面带羞涩,喃喃私语,是谁这样无理冲淡了我们的二人世界。
青山绿水,溪流、湖泊。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也是人类珍惜自然、爱护自然的杰作。
珍爱生命,热爱绿色,善待地球。这是拜泉人民和政府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结果,这里是世界仅有的百万亩人工林之乡,森林氧吧,被联合国誉为国际绿色产品示范园区,这里也是中国唯一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地球奖获得者!
秋季到来,大山给人类送来了无尽的宝藏,药材、猴头、蘑菇,还有那红松籽,林蛙。山丁子、山梨蛋子、山里红等特有的地道山产品。
天还没亮,采蘑菇的人就已经登场,有人借着月光,拿着手电筒,潜入林中借着一束束手电的光芒,弯下腰去,蹲下身子仔细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看见了一簇簇带着没有打开伞帽的蘑菇,好不惬意,麻利地把它装入筐中,蘑菇有时候碰上就是一大片,这样大约一个小时筐就采满了,筐满了,天亮了。如果天亮了再来采蘑菇就会白跑一趟,莫道行人早,更有早行人。要想吃蘑菇,三更要起身。
蘑菇分毒蘑和无毒磨两种,毒蘑颜色鲜艳,表面多光滑,用鼻子闻有一股辛辣味,而且很少有蛆虫光顾。无毒蘑有很多种,随着采摘时间不同,都有相应季节的蘑菇生出,身材修长,粗壮的松茸,娇小低矮的灰蘑,樟子松下的伞蘑,柳树下的柳蘑,杨树下的杨树蘑,自然林里的榛蘑,猴头。依次采摘循环再生。
这时候的山,五颜六色,蔚为壮观。落叶松绿叶枯黄渐渐脱落,樟子松虽有脱落仍不改绿色戎装,红松修长的针叶浓浓绿色依然漂亮。山里红叶子粉红似火,柞树叶子泛着金光,层林尽染,道不尽的景色,写不尽的金秋景象!
转眼冬季来临,万物凋零雪花纷纷,这漫天飞舞的雪花,凭添了几分景色,高低错落的群山银装素裹,阶梯式的布局,是那样的完美和谐,雾松、树挂更是鬼斧天工的杰作。这时你游历这里,仿佛踏入了林海雪原,厚厚的积雪,软绵绵的,走在上面一会就会满身是汗,别说去追赶什么动物,就是自己行走都很困难,大雪封山一般很少有人上山,但这里的人们即使再大的雪也得上山,把脱下来的大豆皮子送到指定的地方,也是多年以来的'习惯,去喂养那些栖息在山中的梅花鹿。这里的野生梅花鹿之所以有增无减,除了看护好之外,就是给了梅花鹿充分的,完全可以安全越冬的给养,可以这样不夸张地说,这里是梅花鹿之乡,更是梅花鹿的天堂。
候鸟已经离去,皑皑的白雪上,野兔在林下奔跑,山鸡鸡依旧歌唱。松鸭、松鼠拉网式的林中搜索食物,梅花鹿寻着旧路,追赶者同伙。猫头鹰耷拉着脑袋,还在树枝上懒散地过活。只有那展翅的雄鹰,不惧严寒、风雪,在高空中环视、搜索,但是它所涉猎的地方,兔子、山鸡等猎物早已逃之夭夭,否则就会变成了鹰的利爪和铁喙下灭亡。
时光在流逝,严冬很快过去。春天来了,冰雪初融,白山黑水是那样的分明,一切生命都在孕育重生,地表下的草芽萌动,冬眠的动物也已然清醒,蛙儿的初啼告诉了春天的开始,布谷鸟再一次叮嘱,不要把春天忘记。地气上升,大地渐渐的有了生命的足迹,几日间,春草发绿,树芽从小小的蕾包,渐渐扩大,整个青山,被绿色包围,嗅着绿色的芳香,看着勃勃生机的大地,你会感觉你在无限放大,已经蒸腾,和那青山、大地融为一体。
物候的候鸟回来了,盘旋在仙洞山的上空,它们在找它们栖息的巢穴,或是在寻找新的安居场所。这里山清水秀,物华天宝,这里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地方,是动物和鸟儿的天堂,如痴如醉迷人的景色,醉了山,醉了水。醉了我的心房……
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珍惜自然,爱护自然,你付出的是力量,它给予你的是给养!你还与它一片绿色,它给予你的是人间天堂!这样的地方谁不爱,仙洞山我爱你,我的家乡!这是一幅人类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美丽的画卷!谱写了人类与万物、大自然共生、共融、生生不息、休戚与共的不朽乐章!
相约晨曦散文
(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礼,火车都会鸣笛回应。)
你在清晨游荡,我在清晨畅想。一声亲切的问候,一阵爽朗的书声,一串熟悉的叫卖,一片急促的脚步……都成为这曙光初露的黎明最美的交响。
鸡鸣狗叫是乡间黎明的小调,俊美的媳妇、帅气的小伙,早早的起来,上地的上地,做教务的做家务,他们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白发的老爷爷,齿豁的老奶奶,也早早的起来了,喂鸡的喂鸡,看羊的看羊,新鲜的空气有利于他们长寿。蹒跚学步的小孩,添着十二分的可爱;机灵活泼的小学生,表率三十三分的认真。我们的鸟鸣,那叫真真正正的亲切,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一会爬在树梢,一会飞到天上,一会窜到地上,一会又迎面而起。群集的燕子,在蓝天上翱翔,盘旋成一串串生动的弧线,让静默的天空展现无限的生机。
此时此刻,你可以想见清彻的山涧,舒缓的激流在悠闲的唱歌,一只只水鸭在恣情的表演“水上芭蕾”;调皮的昆虫在水面驻足,一会儿忽的.不见,一会儿忽的又出现在你面前;胆怯的螃蟹,它在裂石背后探着脑袋张望,不待你定睛,它又却倏地不见;翠鸟披着一身鲜活的绿衣,贴在水面滑翔,长长的黄喙是天然的航标,使得这种鸟儿飞行神速;还有那黑白相间的鸟雀,飘举修长的身材,灵活的在你面前时起时落。
可有浣衣的村姑,迎着晨曦来到浩瀚的溪流边捣衣?可有驼背的糟夫,牵着持重脚步的黄牛,来到溪流边饮水?可又调皮的“学龄前”,跳着烂熳的步态,来到如镜的溪水边,撇起一连串跳跃的石子?
此时此刻,你可以想见正午的阳光有多烈,麦田里的干劲有多火。隆隆的联合收割机在田间道路上奔忙,农人们撵着机器和司机们讨价还价,撵着机器到自家的麦田里收割,撵着机器把收回的麦粒倾倒在场院路边,撵着机器把晒干的麦子贮藏或者卖掉。
此时此刻,你可以想见专注的学子在勤奋的读书,殷殷的师长在悉心地看护辅导,他们都为这一年一度的升学与大考努力。有人会说,考就是烤,不把你烤糊就把你烤焦,把矿石烤成金块,把朽木烧成灰,人生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煅烧……惹得你直发笑。
此时此刻,你可以想见辛苦的农人,无闻的教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自己的田园里起早贪黑的、辛勤耕耘。他们昨天是这样勤苦,今天是这样勤苦,明天还是这样勤苦。这是一种职业,这是一种责任,这更是一种趣味;尽管简单繁琐,尽管看起来啰嗦而无创造,但他们所做的是对社会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一个供着衣食,一个供着思想,因而不可或缺。
我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感到神圣而骄傲。我不再厌弃自己的卑贱,我不再恼恨自己的无能。我决心在寂寞中开出花来,让世人听。
第一次相约散文
想像个小孩子,永远跟在你们身边,任何烦恼都没有,想一直这样,不要成长,安心享受你们的好,付诸我全部的情绪,只为,那些纯粹的光阴,纯粹的喜欢。
我们共同参与的时间,努力想了想,还是只有这一次,我踌躇着起了头,你亦完美的收了尾。然后,下一次的乐凯撒之约,我还在等你。
我们交流的次数那么寡淡,我们互动的频率那么稀烂,我以为我们之间会有一个距离,我以为我们的时光只会是短暂的问候。
我不能忘记在那晚夜色笼罩下的自己,那时,我们一同相约时间和地点,那时,整个屏幕都充满了我无限的期待与想象,那时,是专属于我们的时光。
我激动到无以复加,因为这是五年来我们第一次正面相约,因为这是五年来我们第一次近距离相处,因为这是五年来我们第一次长时间的交涉,心里面的那若有似无的晕眩感依然在欢乐的旋转不停,我偶尔还分不清这是自己的幻想还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现实。
然而,这样的时光,很值得被铭记。我人生看电影的经历,一次是嫂子、姐姐和我一起,一次是学校组织观看教育片,当然很兴奋这第三次是和你。让我发现连影院旁边的爆米花盒子都变得那样文艺,文艺到文字里还带有你的名字。这里的爆米花很好吃,茶饮也很好喝,旁边坐了一个你,让人美好到赏心悦目。
我突然就好喜欢当年的自己,好喜欢当年去认识你的自己,好喜欢好喜欢和你一起,在这短暂的人生里,缔造属于彼此的回忆,哪怕不言不语,也悠然自在。这是第一次,关于我们,关于我们沉默的时光。
跟着你,真心不用怕没东西吃,这是我的感受,你很懂吃,而且我也发现,你并没有很会吃,要是一般人,我就生气了,因为那样就反衬出我太会吃,可是,谁让你不一般呢,能让我主动结交的,是绝对不会出现在我的气闷名单内的。
就这样,你中午带着我吃了外婆家,下午又带着我吃了寿司,当然,我也都吃的心安理得,心里面更加是欢呼雀跃,这过程我没有感到自己是小心翼翼的,嘴角上扬的`弧度也没有欺瞒我,我这天的时光,确是很开心的。特别是,末了你的一句:下次我们去吃乐凯撒。
我元气满满的坐车回去,路上,眉眼弯弯的我看到的每一张面孔都是无比可爱的,就连站台偶遇到的朋友罗先生也更帅了,身旁的女友也更美了。
我想我一定是前世对你的执念太深了,所以今生缘分才让我们相遇,我想今生的我也一定是有进步的,所以才抓住了时间认识了你。
我想像个小孩子,在相聚的时间里,只负责吃只负责玩只负责发呆就好,想像个小孩子,永远跟在你们身边,任何烦恼都没有,想一直这样,不要成长,安心享受你们的好,付诸我全部的情绪,只为,那些纯粹的光阴,纯粹的喜欢。
十年相约散文
人生会有多少个十年,最美丽最绚烂最精彩的了不过是二十到三十岁之间吧!
当我经过了这段岁月后,真得对人生别有一番感叹啊!
昨天是平安夜,就在这09年的平安夜,我居然能够与自己高中时的老同学相聚一桌共同度过,感觉一下子就回到了学生时代,单纯,简单,快乐。
说起我们能够相聚一起,还应该感谢这个网络。虽然大家毕业后,都生活在一个城市,居住的距离也是那样的近在咫尺,可是能够同坐一桌的吃饭的机会,重来都未曾有过。
谈起网络,它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交流的平台,叫我们可以畅所欲言,尽情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只需要一个Q一Q,就可以海阔天空任鸟飞,只因为一个游戏,就叫我们争高低,比上下。
我和高中同学是在Q一Q里的桌球游戏相遇的,对于我来说只有觉得这游戏好玩,因为真实的台球没有太多的'女孩子去玩,所以也就只能在网上玩些虚幻的,他们也是因为没有玩伴去玩,才到网上玩,就这样,你一杆我一杆的。玩游戏的同时我喜欢查看个人资料,当看到篇篇日记的写法每个故事是那样的熟悉,然后通过聊天知道了我们是老同学,感叹世界之小啊!
一来二去,相约平安夜相聚吃饭,为了使这顿饭更有意义,我们没有去饭店,而是在家里自己动手,我是负责掌厨的,他们打下手,说实话我没有做过菜,只是看过别人做或者是从书本上看过,当告诉他们拿他们练手,开始的时候他们好惊讶,觉得应该是非常的难吃,可我是得理不饶人的主,告诉他们,要不然自己做,我吃现成的,他们也不改再有议义,不愧是老同学,比此合做真得默契,摘菜的,切菜的,下手打得好利索,没有一会,一顿丰盛的晚餐就出现在了桌面上,举杯畅饮,好不快乐,菜的味道也是很美味的,大家一起回忆着学生时代的一幕幕。一起逃学,一起被罚站,一起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一起参加成*人宣誓,一起步入社会,每个人经历的有无耐,有磨练,上高中时我们都是内向性*格的人,不善表达,如今的我们已经懂得如何应变各种挫折,怎么圆滑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想法。
时间总匆匆,在我们不舍中结束了这次聚会,我们相约,只有以后有时间,就要聚一聚,给彼此相互放松与倾诉机会。
★ 散文-我们,相约
★ 相约春天优美散文
★ 游仙公山的作文
★ 访山散文
★ 山遇散文
★ 重上杨仙岭散文
★ 梦幻冰仙洞散文
★ 曹仙洞游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