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茶马古道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文子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诗意茶马古道散文(共含10篇),希望能帮助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文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诗意茶马古道散文

篇1: 诗意茶马古道散文

诗意茶马古道散文

生活是一场盛大的远行,感谢上天给了我一段空白的时光,让我有机会邂逅这古老的风韵茶马古道。第一次与它相遇,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第一次吗?怎么感觉有种亲切,熟悉的感觉。曾经多次在梦中与它相遇。今天终于可以一睹它的风采了,可以走进它,见到它清晰的容颜,古朴,淡雅。早晨的它特别迷人,它悄悄的沉寂在隐秘中,日出东方,天地融为一体。几缕朝霞携着金色的云彩,在蓝天幕布下飘游。

看着红日一点点地向上升起,优美的弧度,似一场无言的浪漫漫过柔软的心灵,古老的石阶长满了墨绿的青苔。有些干枯,估计是好久没下雨的缘故吧,远远看上去像极了通往隐士住处的小道。慢慢地,慢慢地,霞光万丈,整个古道都沐浴在温馨的金黄之中,柔和,舒适,惬意。

随着步子的移动,一个个古典的亭子出现在你眼前,它的整个构造都是用黄色的木板造成。在加上茅草,诗意十足。它的身上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凝发着浓浓的人文情怀。书香的韵味弥漫在它的周围,散发着光芒。你走近它就像穿越回到了过去,找回了丢失已久的文化气息和底蕴。

闲步信游,树缝隙间的阳光轻轻敲打着尘埃,把周围的尘埃都沉淀在山里。厚厚的落叶,在阳光下,风干了记忆,闪闪发光,像顽皮的孩子,期待你给她讲有趣的故事。沉睡的蝴蝶,经不起春光的诱惑,展开翅膀,感受醉人的芬芳,一路上有玉蝶相伴,热闹了不少。生活中总有一些精彩在你不经意间向你袭来,淡淡的花香还掺杂着泥土的气息,一呼气,把心里的`不快呼出,一吸,把幸福饱饱地吸进去。满满的绿意都是自然的赏赐。一眼望去,一幅幅美丽的春天锦绣图展现你的眼前,万亩茶园,不仅点缀了这条古道,也点亮了这条古道前行的道路。

金黄的松毛铺盖了石板,一不小心就会滑到,这些凋零的树叶都是季节更迭留下来的痕迹,一边承载着过去,一边开创着未来。古道的中央是一片花海,洁白的野花,落了一地的繁华,有种无从收拾的荒芜,又有一种世无争的淡然,对这些动人心弦的美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沉醉。因为过度的清醒会让人觉得淡漠薄凉,过度沉醉有失去了下次再来观赏的兴致。路旁修长的竹子别有一番韵味。它用清新将尘埃洗净。将禅意凝聚。诗意悠悠。

心意阑珊,情意绵延,风景只为懂得人而生,但古道的风景是为每一个来看它的人而生的。无论你是否懂得它的诗意,古道都以它丰富的内涵和阅历展示了它的风采,给你带来一次美妙的享受。这次旅行带着些许温暖,些许朦胧,些许恬淡。带不走的是它古韵和它从骨子里透露出的诗意,带走的是关于它的美好记忆。

篇2:茶马古道守望人散文

茶马古道守望人散文

仲春三月,大理古城内外花事正酣、繁丽如梦。古街老屋、石路溪畔飘来的缕缕清香,让你猜不透来自哪种花类。是静洁的梨花?还是热烈的杜鹃?是娇羞的桃花?还是矜持的玫瑰?蔓藤上攀援的蔷薇花、老院里伸出的木瓜花,更像是春姑娘婚礼的伴娘――随风摇曳、不争不竞,也就避开游人“花开堪折”的念头。

大理的街巷,仍保留悠悠古韵。偶尔进入耳畔的白族民歌,偶尔看到的老号银器店……让你淡化新景、深怀过往。由此想到金庸笔下大理段氏的聚集地,想到令人肝肠寸断的断情谷……由此萌发寻访金大侠小说中的名景胜地。于是,以采风名义,辗转找到当地文化学者。谁知,藏书室一隅,那位戴着厚瓶底般眼镜教授笑了,说金庸在内陆游览之地屈指可数,直到如今,还没有来过大理,又何谈段氏旧地、黑木崖、思过崖、烟雨楼……

一片茫然感向我扑来。于是,如痴如醉地、毫无定向地走入巍山县。

在边陲山城的宾馆入眠,静夜如止水。原本该沉眠到晓,然而,耳畔总隐约听到渐行渐近、随后又渐行渐远的马铃声,致使多次梦回千里。是幻听?还是真的有马帮经过?

第二天清早,我在古城内的月华街饭馆吃早餐时,与古宅前闲坐的老人谈论夜间那神秘的声响。老人指着县城东山方向说,千百年来,古城周边一条古道,靠贩运为生的马帮不停过往。大小不一的马群驮着丝绸、茶叶、中药、工艺品等珍贵物件,从西北而来,向西南而去,在国与国之间持续着贸易往来。近年马帮少见了。

他看我失望的样子,向街心一指,笑着告知:水坝街上还留着一处经营了几百年的老马店,。当年,马帮的伙计和现代过往的游人,只要到巍山,都愿意在那里歇脚!

我踏着隐现着马蹄印的青石古路来到水坝街。几经打听,终于在众多古旧宅院之间,找到了李家老马店。

我拉开老店的两扇木门,一条避免走马滑蹄的鹅卵石甬道,向老园深处延伸。尽管我的脚步很轻,仍然惊动了老马店的主人。一位满头白发、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太太健步走来,招呼着远来的客人。那笑声、那语气、那动作、那表情,让我想到电视剧《新龙门客栈》中那位精明、泼辣的年轻女主人。我敢打赌,半个世纪前的她,无论就相貌、经营谋略而言,还是从待人接物的技巧来讲,都能“红透”整个水坝街。

老人家叫米德润,是云南边陲、巍山古城最后一家老马店的忠实守望者。老人尽管年过八旬,依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老人说,她婆家性李,所以这里叫李记世生客店。这家客店从清代就开始经营,已历经5代人掌店。老店主要接待南来北往的“马帮客”,故此也被人们呼作“老马店”。她从14岁嫁到李家,20岁独掌客店的“经营大权”,屈指算来,已有60余年了。

米老太太在我不断提问下,眯着双眼遥望天际,追忆起马帮往来的繁盛时期。她说,那段时日,络绎不绝的马帮不断进出他家的大门,院内有时聚集一、二百匹健马。年轻貌美、心灵手巧的米德润既要照顾客人的吃住起居,又要看护好马厩里的马匹。作为马店的当家人,首先要懂得识马。看一眼马的“头旋儿”和眼神,就能知道它是否能远行千里而不倒架。在老人娓娓道来之时,我恍然看到旧时光景――远行丝绸之路的马帮客人住店,想与短途客人换一匹千里良驹。于是,米家媳妇亮相在二人之间,笑声朗朗、论语香脆,在品鉴“龙驹”与“劣驹”之间秉持公正、议价精准。马客们纷纷拥戴老店的“商务代表”。由此,马店多年来总是笑语欢颜、一团和气。没有发生过马客以劣马换走好马的事。

米老太太的'老伴早已亡故,儿子在外打工,她独自坚守着这座李记世生客店。老人说,现在虽然很少见到马帮的老客户入住了,但当年许多“马客”还是陆续来这里追怀旧时岁月,把这里当作南诏故地的一景。每当见到当年的老客户,老人与他们会大笑一场、大醉一场,挥泪忆往事,谈笑到天明。按说,老人现今有儿子赡养,又早过了古稀之年,该享享清福了。但是米德润老人情系老马店,已经把这里的老屋、老井、老门楼以及过往的老客户当作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我扫视老店的院落,登上历经数百年风霜雪雨、构架明显老化却顽强支撑百余年的木楼客房,见下面是敞开的马厩,上面是阁楼,是马帮客人休息的地方。老人笑声不断,一把拉住我,走向更为破旧的阁楼。随着木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我随着老人爬了上去。但见一排排地铺占用了大半个房间,除了墙角有简单的洗漱用品外,没有任何摆设。老人站在地铺前,双手把被褥一扬,用力一抖、挥舞几下,一床被褥就整整齐齐地铺展在眼前。看到年逾八十的老人身手矫健、不减当年。我兴奋地为她鼓起掌来。

当我向“老马店的守望者”问起现今的客房价格,又是大吃一惊。老人说,不管是老客还是新客,住一天一律2元。当然,吃饭还是由客人自行解决。老人说,做饭的炊具、厨具以及热水一一免费提供,就像当年一样。

2元!在北京城买不了一根雪糕。可是,在李记世生客店就能踏踏实实、亲亲热热住上一天一夜!令人真的难以想象。老人见我诧异的样子,又是一阵大笑,她表示,2元是很多年前议定的房价。在物价上涨的时日,也曾想到过提价,但总怕老客户寒心。老客户都是冲着往日的情感来的,总不能让老熟人说老马店变味儿了吧?

多么纯朴的老人!多么深情的守望者!

临别,老人从院中的古井里提上一桶清水,请我品尝一下。她说,只要进老马店的人,都是与这里有缘的人。总不能连水都不让客人喝一口吧!

一股清凉、甜润的井水慢慢渗入我的喉咙。向老人挥手道别时,看着老人被风吹起的一缕缕白发,看着老人依依不舍的样子,我的眼角湿润了……

时光如梭、岁月无情,恍惚间与大理的巍山古城一别!每每介入有关丝路的话题,我总是仰望天际自问:世情渐薄、人情已淡。云之南、山城内、古街一隅,老马店守望者还在吗?

篇3:茶马古道普洱永远的血脉散文

4

滇藏古道,起点在普洱,具体地址则在那柯里。

那柯里,是一处千年古驿站,也是滇藏茶马古道起始的第一站。至今,这儿仍古楼高耸,飞檐如画,显示着那个岁月的繁华。荣发马店,如一个沧桑老者,阅尽历史,波澜不惊;风雨桥,仍在风雨中一派古朴,如大写意里的风景,淡出淡入。村里的水车、木楼,虽老,却给人一种田园牧歌的感觉。

村子的砖墁铺地上,有一巨石,上刻“那柯里茶马古道驿站”,旁边一石为“大茶马古道示意图”,图上,以普洱为起点,红色线头,如血脉四处流通,其终点东南西北都有,尼泊尔、缅甸、越南皆在其覆盖范围,北方直到北京。

这,是茶马古道创造的历史奇迹。

没有一种开拓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马队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走遍千山万水的;没有博大胸怀,马队也不可能踏遍四方的。

那时,马队来到那柯里,这儿一定铃声一片,货积如山吧;那时,那柯里的街道上一定客栈、马店林立,人来人往吧;那时,天刚亮,蹄声得得,一队队马队大概就踏过千年桥,急急上路了吧。

那柯里,是普洱的缩影。

这儿,千年之后,一派祥和之中仍不失包容,不失团结。

小小那柯里,六十六户人家二百六十余人里,就有汉、彝族、白族等六个民族。去河边洗菜洗衣的女子,有戴头巾,有围围裙的,也有汉人着装的。大家相视一笑,其乐融融。

站在那柯里,远处有歌声响起:“阿妹哟你等着,阿哥放马啰,等着太阳快快落,再把那情话说……”歌,是著名的《马帮情歌》,带着游人又一次走入历史,走向遥远的茶马古道。

篇4:茶马古道普洱永远的血脉散文

1

那柯里是一个村子。

在这儿,画梁雕栋,古桥横河,一切都如千年前的唐装女子,典雅高贵,稳重大方。阳光下,燕子来去,叽叽喳喳,谈着旧时岁月,声音压着平仄,清亮如露。

它们,可是在谈论着那柯里的千年往事。

千年那柯里,时光已老,可雍容依旧。

人,走到这儿,走在千年桥上,或走在小巷子中,面对亭廊木楼,面对客店牌匾,一时,又仿佛走入了千年前,走入那一段马铃叮当的岁月。

雨是新的。

阳光是新的。

可是,历史却一如当初,墨香习习,沁人肺腑。

2

那柯里在普洱市城郊二十五里,脚步一滑,就到了这儿。这儿,有点像普洱市的后花园。来普洱,不来这儿,是一种损失。

普洱,古称思茅。这儿的普洱茶是名物,当年是贡品,进过皇宫,供皇帝饮用的。古人言:“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

这么多人制茶,当地喝不完,得向外销。

我想,茶马古道,最开始是出于这个目的产生的。当时,为了销茶,有人用马驮了普洱茶,一路铃声叮当,走向远方,走向雪域高原,进入拉萨城。

拉萨,也仅仅是个中转站。

然后,他们翻越喜马拉雅山口,进入尼泊尔,甚至更远的地方。

开始,他们走的地方可能近一点儿,人也可以少一点儿。但是,随着越走路就越长,货物种类也越来越多,已不限于茶叶,还有其他货物。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起来。

这条商道,就是滇藏茶马古道。

它的起点,就是思茅。

3

茶马古道上,一群汉子在走着,带着他们长长的马队,还有他们的影子。一路上,马铃叮当,在高山陡崖间回荡,在寒风野谷中回荡,在雪域高崖间回荡。他们感到孤单了,会扯着嗓子吼几句民歌:“赶马的小阿哥,阿妹来等着,阿哥你要快快来,妹妹把情话说……”

这声音,康定山水听见过。

这声音,拉萨经幡听见过。

这声音,喜马拉雅山雪坡的崖鹰听到过。

马队的人走过这样的险山恶水,一定要千人同心,相互帮衬,不然,是难以走向目的地的。他们一路走去,过驿路,经小镇,入庐帐,眼界也一天天阔大起来。

他们能和任何人拉得上关系。

他们能和任何人做生意。

他们也能和任何人交朋友。

茶马古道,本就是一条商道。商人,必须和气,因为和气才能生财。

他们到了遥远的地方,卸下驮子,卖掉货物,购买了需要的东西,再一次结队返回,一直回到思茅。他们带回来的,一定是思茅没有的稀罕货物,甚至是云南左近没有的东西。当然,还带回一些外地的习俗。

甚至,还有尼泊尔、老挝、越南的商人,跟着马队一块儿来此做生意。

久而久之,思茅,也就接受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思茅人,将这些文化习俗融入自己的生活中,甚至一言一行中。思茅文化,本就是一种混合文化。

这种文化,有本地的,有中原的,有藏族,还有印度的`。

这,是毋庸置疑的。

思茅,有点与当时丝绸之路上的三十六国相似。当年的西域诸国,有中原丝绸,有欧洲葡萄,有本地的龟兹舞。

篇5: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北方有丝绸之路,南方有茶马古道。暑假,我们来到了云南丽江的茶马古道,了解古道文化,感受村庄美景,体验骑马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绝美景色。

茶马古道经过拉市海旁边的一个小村庄,是古时候马帮运送茶叶的主要通道,所以称为茶马古道。马夫牵来了当地特有的矮脚马,我挑了一匹身披棕色皮毛的小马。小马那黑色的鬃毛和尾巴把它衬托得威风凛凛,一双黑宝石般的眼睛又显得格外可爱,跑起来如同一阵风。

上马咯!出发了!

起初,身边只有几座小房子,只听见马蹄啪啪作响。越往里走越清凉,景色也更美了:那啪啪声哗哗飞泻的瀑布声格外和谐;桂花的清香沁人心脾,引来了一大群蜜蜂和蝴蝶翩翩起舞;林间的鸟儿唱唱啼蹄; 茂密的叶子挡住了几缕阳光,但还有几缕小心翼翼拨开叶子透过缝隙映在地上;清风拂面送来丝丝清凉;小溪潺潺流淌,把清泉带向远方……但与这美景形成对照的是绵延崎岖而泥泞的土路,弯弯曲曲,时而上坡,时而下坡。上坡时,马儿需伸长脖子,挺起肩膀,小心翼翼地往上走,寻找落脚的地方;下坡时,马儿需减慢速度,小心翼翼地往下走,生怕一不小心滚下坡去。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我们才走过了一小段路,不禁感叹马帮的辛劳。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走出了小树林,见一轮夕阳染红山头,几抹红霞染红了天。马儿们为此陶醉,对着夕阳放声一啼。红霞下是映着美丽宝石蓝的拉市海。海后是一座又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山上还有几户人家。那又是那个深居山顶的民族呢?海的前方,是一个个小村庄,人们陆续牵着马回家了。我们也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时间啊,请停留片刻,让我们再看看这些可爱的小马,让我们再瞧瞧这片美丽的'土地!望着古桥上陆陆续续回家的马队,以及山头欲坠的夕阳,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但我体会到的不是浪子人在他乡、远走天涯、牵肠挂肚的乡愁,而是劳动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可贵品质!

篇6:茶马古道作文

这几天的云南之旅在依依不舍中就要结束了。不过在最后时刻,我还是过了一把我梦寐以求的瘾——骑马。

那天虽然天公不作美,下着蒙蒙细雨,我们还是坐车赶到了马场。一番讨价还价后,我们拿着马票兴冲冲的向栓马的马场奔去。

因为下着雨,所以我们要准备雨衣和防水靴,一切准备就绪后,就排队等待上马了。在等待的这段时间,工作人员就给我们讲解骑马要领,介绍马的一些知识。原来,马分两种;一种是驮马,一种是战马。驮马就是古代专门用于运输的,如运送茶叶、盐等货物和人。而战马,顾名思义就是战场上用于打仗和送情报的马了。今天我们要骑的当然是驮马了,驮马虽然没有战马那么威武,但它一样非常听从主人的指挥。

马上就轮到我们上马了,今天我们骑马走的路线就是闻名于天下的茶马古道中的一小段。刚上马时,觉得很威风,很兴奋,但当马儿一走时,我被吓呆了,有一种向前倾,要摔下马的感觉,我立刻用双手紧紧的拉住马栓,一刻也不敢大意。骑马走了一段路后,我才慢慢的适应过来。

在茶马古道上,我们边骑行边欣赏沿途风光:有著名的七仙湖,传说七仙湖是七仙女们下凡沐浴的地方。有大瀑布,有原始森林,有千年老妖树等等。途中还经过了几个驿站,那些驿站据说是以前专门供驮马主人歇脚的地方,不过有部分驿站现在经过旅游开发已另作他用了。

我们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走完了那段茶马古道,这时不但我感觉累了,马儿也累了,牵马的马夫更是累了。

经过这次骑马之旅,我体会到了古代那些常年奔波在茶马古道上的商人们,马夫们,驮马们是多么的辛苦和不易啊!所以,不管是什么东西,平凡也好,高贵也罢,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都要好好的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篇7:茶马古道作文

我们一家三口在丽江旅游,听说茶马古道骑马很有趣,便来到茶马古道售票处。

我们下了车,妈妈买了亲子票。一个人领着我们来到马厩,我们分别骑上一匹马,骑小马,爸爸知道妈妈,其中,那马膘肥体壮,英姿飒爽,气宇轩昂。领头人:“ 走喽!”哪儿,便乖乖迈出步子,跟着头马走了起来,妈妈的马皮发出清脆而又响亮的声音,很有节奏。叮叮叮,头马清脆的脖铃声,打破了山的寂静,马帮走进了大山之中。茶马古道两旁,长着茂密的树林,因刚才下雨,还有水滴顺着青翠欲滴的叶子滑落。阳光透着密密匝匝的树叶 ,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那茶马古道可窄了,只有五六十厘米宽,不仅窄,还十分陡峭,左边是高山,右边是山涧,我怕一不小心,马儿一脚落空,我便掉入深涧,我把自己的猜想,对领头人说,领头人回答道:“如果马儿不跑,就不会掉下去”,领头人这样一说,我反而更加害怕了。上坡时,领头人叫我向前靠,下坡时,领头人叫我向坐直,这茶马古道真是艰险呀!再想想古代人,他们就是,通过茶马古道,到外面送货的。过了一会儿,马儿走到养马场了,我买了一碗豆子喂马,还拍了几张照片。接着一位姐姐带我们去认识丽江的特色茶,一个是红茶,功效是养胃,护胃,抗癌等,还有一种便是玉龙雪山上的古藤茶,当地人称为“雪茶”,可清热解毒,那位姐姐还试验了一次,在泡过古藤茶的杯子里,倒上白开水,白开水就变得甘润香甜。

这次旅游真开心。再见了马儿。再见了茶马古道。

篇8:茶马古道作文

夏天,我和妈妈去丽江旅游。

这天,我们去拉时海骑马,走一走古时候的茶马古道。在古时候,没有汽车,人们用马队驮茶叶,运到各各城市。

我们等了一会儿,一个叔叔骑着一匹大马,手里还牵着4匹马跑来。我们4个游客每人一匹马,组成一个马队。我想:以前的马帮就是这样吧。当我看到分给我的小马,我很害怕,它比我高多了,而我才到它的一半,我正犹豫,叔叔把我抱上马背,小马一动,我原来的兴奋心情变成了恐惧,大叫:“叔叔牵着我的马!”

叔叔的马是领头马,领着我们走过田边小路,走过石拱桥,走过果园,慢慢地,我觉得我的小马是很听话的,我不再怕它了,不用叔叔牵它,我自个驾着它。小马带着我有时走在最后,有时走在中间,有时走在前面成了领头马。之后我们上了山,上山的路很陡,很窄,一次只能过一个人,那我也不怕了,我相信我的小马,也相信我能驾好它。

在山顶上,我给小马买了一包豆子喂它。“下山了!”叔叔大喊一声,我们驾着小马下山去了。

在平平的道路上,我象别人那样夹紧马肚子,小马象明白我意思似的,哒哒哒地跑起来。风呼呼地吹着我,凉爽极了,我心情非常激动。

到站了,我下来后,腿麻痛得都走不了路了。但是我非常高兴,我会骑马了。我觉得以前的人们太辛苦了,马也辛苦,每天要走那么多泥巴路。

篇9:茶马古道作文

茶马古道离丽江市区大约几十里地远,绵延在大山中,以前就是靠这条路人们把云南的盐巴和茶运到遥远的西藏去的。我们到达马场后,一人选了一匹马,我选的是一匹枣红色的三岁小马,看上去很精神。(这里没有高头大马,大马不擅长在高山上长途跋涉)。

纳西族牵马人一人牵一匹马,一匹接着一匹,古道上有时上坡有时下坡,道路很崎岖,但马在牵马人的吆喝命令下都走得沉而稳,但我想我这么重一定把我的小马累坏了。

由于我们这一行都是初次骑马,都有些神经兮兮,马掌稍一打滑,就会想到我们是否会摔到地上来个狗啃泥巴;马儿顺着古道走,有地方有大水塘,它离水塘特近贴边走,就会想到是否会被马儿一下甩到水塘里......所以刚开始我是动不动就惊恐地闭上了双眼,所以刚开始即使不用走路骑在马上也不是很享受,看到有的村民熟练地操纵着马缰绳,指挥着马在潇洒地飞驰,羡慕得很。

当我们适应后,就会觉得骑马也不是那么难,要配合马的上坡下坡,下坡时人在马上重心要向后,上坡时则相反,这样就得劲多了。走着走着,腰也敢挺起来了,也敢用腿夹马用缰绳轻拽马给它指令了,飒爽英姿,威风凛凛,我感觉找到了!

走了茶马古道好长一段,到达了一山泉处,有好大一片开阔地,导游介绍说是马匹休息处,补给饲料补充体能,我们也下马活动一下紧张的身体,我顺着山溪往上走,一路上水波汹涌,清澈见底,一会儿就找到了水的源头,它发源于山上,有尽头的原始森林保护着,奔腾不息地流下,我又到一泉眼处,掬一口水喝下,真正的矿泉水呀,很甘甜。

走茶马古道,马到成功!

篇10:茶马古道作文

来丽江旅游之前,爸爸就曾告诉我,茶马古道在古代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我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到丽江的第二天,导游就带领我们来到了茶马古道,接下去就可以边骑马边看风景喽。我挑选了一匹白马。这里的马,腿特别矮,导游说这叫滇马,善于驮着笨重的物资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在马夫的帮助下,我骑上马就上路了。

起先,路还是平坦的。我们看见了灰瓦屋顶、红墙屋身的丽江乡村民居,有的门外还有一个用干草搭成的墙门,非常古朴。再往上走,路就变得高低不平了,慢慢进入了森林。一路上,我听见了山间淙淙的流水声;看见了茂密的、让人感觉有些阴森的树丛;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前面不高的.小山上居然出现了罕见的湖蓝色的小型瀑布,虽然它没有庐山瀑布那么壮观,但却淡雅、素美。

在森林深处,山路变得更加崎岖了,因为下雨的关系,某些路段泥泞不堪。马夫牵着马儿,在这古道上留下了一个个深深浅浅的脚印。我不得不佩服马儿的聪明,在这么陡的山路上,驮着我还走得这么稳当。由此,我想到了古代那些马帮,为运送物资是多么辛苦。

下山路上,马夫牵着马儿小跑起来,我的屁股被震得隐隐作痛,但是却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我看到了梯田,看到了成片的果园,美味的“屁股”(“苹果”的纳西语发音)……在那里,我感受到了马帮后代们的勤劳、朴实。

茶马古道,不仅仅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商道,更是一条自然景观壮观、有着神秘文化的旅游线。

茶马古道作文500字

难忘的茶马古道骑行作文

益阳茶马古道之旅五年级作文600字

古道茶趣作文

陇南茶马文明简述散文

诗意散文

茶香飘散文

鸡蛋茶散文

茶宠散文

晚茶散文

诗意茶马古道散文(锦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诗意茶马古道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