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液固悬浮液中气泡生成的数值模拟(共含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柰柰”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液固悬浮液中气泡生成的数值模拟
将Level Set方法与硬球离散颗粒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三相流混合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液固悬浮液中气泡从单孔及多孔中的'形成过程进行了三维模拟,并与文献中已有的结果进行了定性比较.数值试验主要比较了在悬浮液与纯液体中的气泡生成与上升行为.模拟结果表明,颗粒的存在对气泡的形成与上升有重要影响;气泡诱导的流体流动对气泡与颗粒的运动均有显著地影响.
作 者:李彦鹏 张乾隆 LI Yan-peng ZHANG Qian-long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64 刊 名: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ER.A 年,卷(期): 22(4) 分类号:O359 TQ021.1 关键词:液固悬浮液 气泡生成 数值模拟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和喷管流动数值模拟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是采用液体作为氧化剂,固体作为燃料的一种典型的`混合火箭发动机.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中的燃烧和流动问题是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对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和喷管进行一体化计算很有必要.利用二维轴对称N-S方程和组分方程对选用液氧/端羟基聚丁二烯推进剂的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和喷管进行了一体化计算.计算采用LU时间隐式格式、MUSCL空间离散和Van Leer矢通量分裂方法,采用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对化学源相进行了点隐式处理.计算中分别采用了一步化学反应模型和两步化学反应模型方案,计算了多个氧化剂流速和燃烧室压强下的燃烧室和喷管流场分布,对化学模型进行了选择,为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作 者:田辉 蔡国飙 王慧玉 张振鹏 TIAN Hui CAI Guo-biao WANG Hui-yu ZHANG Zhen-peng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083 刊 名:宇航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STRONAUTICS 年,卷(期): 27(2) 分类号:V436 关键词: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 燃烧室 喷管 液氧 端羟基聚丁二烯激冷室内气体穿越液池过程气液固三相的数值模拟
水煤浆气化炉激冷室内合成气穿越液池过程是复杂的气液固三相的流动过程,该过程起到合成气的进一步冷却及其所含凝渣捕集的'作用.将欧拉和拉格朗日方法相结合,用VOF模型跟踪气液界面,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DSMC)计算颗粒碰撞.对含渣气体穿越液池的气液固三相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不同粒径、气流速度以及下降管出口淹没深度对气液流场以及对固体颗粒分离的影响.研究表明:气体出下降管后做流动方向急剧突变的流动,穿越过程气液形成具有一定周期的波状流动;含尘气体穿越液池过程对颗粒具有较高的捕集效率;颗粒的捕集效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提高;随着气流出流速度以及下降管出口淹没深度的增加,液体的扰动加强,产生更多的液滴,有助于颗粒捕集效率的提高,但气流速度及淹没深度对颗粒捕获效率的影响逐渐减弱.
作 者:吴t 谢海燕 李铁 袁竹林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6 刊 名:热能动力工程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年,卷(期): 22(4) 分类号:O359 关键词:气化炉 激冷室 气液固三相 捕集效率 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液固两相槽道流中柱状粒子取向的数值研究
对柱状粒子在槽道流场内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然后用统计方法得出大量柱状粒子的取向分布;给出了粒子长径比、粒子密度和流场区域对粒子取向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柱状粒子长径比的'变化对粒子取向分布的影响不明显,粒子密度对粒子取向分布有一定影响,而流场区域所造成的流场横向速度梯度对粒子取向分布有重要影响.随着流场横向速度梯度增大,粒子取向趋势愈加明显,且当流场横向速度梯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粒子取向都趋向于流动方向.文中部分结果与相关实验进行了比较,两者定性吻合较好.
作 者:周强 林建忠 王叶龙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力学系流体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 刊 名:科技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4 20(5) 分类号:O359 关键词:流体力学 柱状粒子悬浮流 取向分布 数值模拟 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