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患者饮食应该怎么护理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眼药水LL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骨质增生患者饮食应该怎么护理(共含8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眼药水LL”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骨质增生患者饮食应该怎么护理

篇1:骨质增生患者饮食应该怎么护理

客观地说, 骨质增生的康复与饮食的关系不像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与饮食的关系那样密切, 但也应在饮食上有所注意。

患有骨质增生的老年人要注意均衡饮食, 适当多摄取富含抗氧化的食物, 以预防自由基的破坏, 减缓发炎反应, 强化骨胶质的形成。公认的抗氧化较好的食物有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凤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马铃薯等。

众所周知, 老年人缺钙常表现为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肩周炎等, 但常常忽视了骨质增生也是缺钙的表现。因此,患骨质增生的老年人也应积极补钙。喝牛奶是一种简易有效的补钙方法, 同时常吃含钙较多的食物, 如猪骨头、乳制品、豆制品、虾皮、蛋类、鱼类等可增加钙质, 绿叶蔬菜也能补钙。同时要多晒太阳, 以促进钙的吸收。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肾精足, 则骨骼生化有源”, 即骨骼得到髓的充分滋养而紧固有力, 所以老年人要补肾治本才能达到健骨的目的。胡桃、生地、黑芝麻、驴肉、牡蛎、鹌鹑、海虾、动物肾脏、淡菜、泥鳅、黑豆等有较强的补肾作用, 骨质增生患者可常食。

篇2:骨质增生患者饮食应该怎么护理

骨质增生患者应均衡饮食,多摄取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凤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马铃薯等含有丰富的维他命 ,而生物类黄酮可以预防自由基的破坏,减缓发炎反应,加速运动伤害的复原及强化胶质的形成。

骨质增生患者应节制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临床发现肥胖患者一般骨质增生发生在膝关节,比相似病情而体重标准者的治疗时间要长,恢复要慢。原因很简单,就是肥胖患者自身的体重加重了膝关节的负担,关节的磨损与伤害也就更大。所以均衡饮食、保持体重是防止骨质增生的重要环节。

食疗即通过饮食营养影响机体使其获得健康或预疾防病的一种方法,中医很重视食物在“养”和“治”方面的特性。因此给大家推荐一道美味的佐餐佳肴--韭菜炒鲜虾。

材料:韭菜150克、鲜虾240克、菜籽油、鸡精、食盐适量。

做法:将韭菜洗净,切成寸段;鲜虾去壳备用。锅热后倒入菜籽油,先放入鲜虾爆炒,快熟时放入韭菜,反复翻炒,最后放入食盐、鸡精调味即可。

功效:韭菜味甘、辛、性温,鲜虾味甘、性微温,两物同食,可有温中开胃、行气活血、补肾助阳、散瘀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肾虚型骨质增生。

通过上述骨质增生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事项,相信您对骨质增生患者饮食怎么护理有了了解吧,提示大家,患者要注意修养调理,患病要及时的接受正规医疗机构的治疗。

骨质增生的原因

1.病理学:

不规则的软骨损害,在负重区域的软骨下骨硬化、囊肿,边缘骨赘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这是骨质增生的原因。

2.生物力学:

关节软骨的可伸张性、抗压力、抗剪切力及软骨通透性降低。软骨水分增加,过度肿胀,软骨下骨硬化,这也是骨质增生的原因。

3.组织学:

早期软骨表面碎裂、软骨细胞增生、软骨面纵向裂开、结晶沉积,同时存在着软骨修复、骨赘增生;晚期出现软骨的彻底破坏,表现为软骨硬化、软骨消失及软骨下局灶性骨坏死。

4.生化改变:

骨质增生的原因是蛋白聚糖的含量(浓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变,胶原纤维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质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现异常改变,这也是骨质增生的原因。

5.营养学:

根本的骨质增生的原因是缺钙,是应力反应的结果。

以上就是专家对于骨质增生的原因为大家作出的解释,希望能够帮助您解答问题。专家提醒大家,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患了什么疾病,一定不要拖延时间,这样都是非常危险的,有些疾病是会恶化或者引发其它疾病的。

篇3:癫痫患者日常应该如何饮食

癫痫患者日常饮食方法

1、多进酸食少食盐

酸性食物提供给人体丰富的维生素C 、维生素B_6等,有利于神经递质的合成,从而弥补癫痫 患者,特别是原发性癫痫患者的一些神经递质的缺乏,减少癫痫的发作。

传统食物中酸性食物大致有:花生、核桃、猪肉、牛肉、鸡、鸭、鹅、鱼、虾、蛋类等等。另外有研究表明:癫痫的发作是由于神经过度放电所致,而当人体短时间内 过量地摄入食盐后,高浓度的钠盐可致神经元过度放电,从而诱发癫痫,故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少盐多醋”的养生之道,对癫痫患者依然适用。

2、多进食豆类、谷类食物

有研究表明,豆类食物和谷类食物 如黄豆、扁豆、小麦等 富含微量元素锰,多食可补充癫痫患者锰的摄取不足。另据研究表明:正常大脑细胞存在一定量的磷酸酶物质,但癫痫患者的大脑中严重缺乏这种酶,而豆芽中富含硝基磷酸酶物质,故进食豆芽能补充磷酸酶不足而缓解病情。

3、控制饮水

有学者认为:“间脑是人体体液调节中枢,大量液体进入体内,会增加间脑的负担,从而诱发癫痫。”而且有些癫痫患者往往在憋尿的过程中,突然发病,大概也因为过量饮水后造成膀胱过度充盈,从而产生较强的电冲动,诱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

巧治癫痫病的偏方

1、羊脑杞子方

羊脑1只,枸杞子30克,酱油、味精适量。加清水与调料,以文火炖煮。1次服食。具有补肾益精、养血祛风之效,用于肝肾不足和气血两虚证者。

2、山药青黛粉

山药2克,青黛0.3克,硼砂1克。将山药晒干,与青黛、硼砂共研成末,每次服3克,日服3次。具有清热化痰之功,用于痰热证者。

3、红蓖麻根煮鸡蛋

红蓖麻根60克,鸡蛋2枚,醋10毫升。将蓖麻根煮汁去渣,约毫升。趁沸时打荷包鸡蛋,加入醋。每日1次,连服10日为1疗程。

4、青果白金膏

鲜青果500克(打碎),郁金250克,明矾100克,蜂蜜适量。上药放砂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1小时滤出;再加水500毫升,如前法水煎滤汁。两次药汁混合,文火浓缩至500毫升,加入明矾末,蜂蜜收膏。每日早晚各服10毫升,开水送下。

5、丹参龙眼汤

丹参、龙眼肉、炒枣仁各15克。水煎取汁,加入适量白蜜调服。每日分2次服。

癫痫的认识误区

1、抽搐就是癫痫

抽搐是癫痫的主要症状之一,但不是癫痫病的独有症状,其他疾病也可引起抽搐,如低钙抽搐、低血糖、小儿高热惊厥等均不属于癫痫病范畴。而有些类型的癫痫病人没有抽搐症状,如失神发作,颞叶癫痫的精神运动性发作等。因此,不能把抽搐与癫痫等同。

2、癫痫发作都会丧失神智

绝大部分病人发病时伴有意识丧失,但有些类型的癫痫,如简单部分性发作、肌阵挛癫痫等病人发作时意识清楚。因此,不能因为病人无神志丧失就否认癫痫的诊断而贻误治疗。

3、抽搐的大小决定癫痫的类型

抽搐动作大是大发作,动作小是小发作:癫痫的大发作和小发作不是按抽搐动作幅度大小区分的。大发作表现为全身四肢的抽搐,而典型的小发作指失神发作,即短暂的意识丧失、动作停顿,而无抽搐动作。有些病人或其家属把全身大发作以外的其他发作形式都指认为小发作,显然是不确切的。医师要根据病人的病史、发病症状准确分型,合理选药,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对于不能准确分型的,可采用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

4、癫痫具有遗传性,癫痫患者不能生育

多数癫痫是非遗传性的。癫痫病人对下代的影响不是百分百的。但从优生学角度,癫痫病人*避免与惊厥阈值低的人(包括癫痫病人和有高热惊厥史者)结婚;此外,癫痫病人应在病情稳定,基本控制发作后生育。

5、电脑图正常就不是癫痫

脑电图检查对于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诊断癫痫病必不可少的辅助检查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癫痫病人的脑电图均有异常。据统计,60~70%癫痫病人的脑电图异常,5~30%左右的癫痫病人发作间期脑电图检查正常,还有一些脑电图异常的人始终没有癫痫发作.而且,脑电地形图、动态脑电图、视频脑电图的检出率是不同的。因此,临床上不能因脑电图正常就排除癫痫的诊断,亦不能因脑电图异常就诊断癫痫。必须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综合分析。

篇4:火灾烧伤患者饮食护理

火灾烧伤饮食护理:

1、重度烧伤72小时内病人因大量体液丢失,病人口渴明显,此时要限制病人的饮水量,以免大量饮水造成胃扩张,影响胃功能。如果病人有饥饿感,且有食欲,给少量米汤、豆汁,可满足病人对饮食的需要,也可中和胃酸,并通过饮食调节病人的情绪。对疑有胃肠出血、休克未纠正、胃肠反应重者禁食水。

2、鼓励进食:烧伤后病人需要营养饮食补充全身的极大消耗。但烧伤病人由于创伤、疼痛及由此造成的心理负担,往往食欲不好。在确定病人胃肠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鼓励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汁等。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在不影响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不强求按比例饮食。少量多餐,一次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影响消化与吸收。

3、对面部烧伤导致张口、咀嚼困难的病人给予软食。对生活不能自理者,要亲自喂饭,喂饭时要有足够耐心,掌握好适当的温度和速度,不可强迫进食,随时了解病人对饮食的要求,保护病人的食欲。

4、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进食前30分钟尽量停止一切影响病人食欲的操作,如可引起疼痛的创面喷药、换药,不谈论影响病人情绪的话题,开窗通风,保持病室内空气清鲜,多与病人交谈,增加互相了解,解除病人的焦虑与恐惧。

篇5:中风患者的饮食护理

3.1肝阳暴亢者,饮食宜清淡甘塞,如绿豆、芹菜、菠菜、冬瓜、黄瓜、徐瓜、桔、梨等。

忌食羊肉、鸡肉、狗肉、韭菜、大蒜、葱等辛香支窜之品。

3.2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者,饮食以清热,化痰,润燥为主,如萝卜、绿豆、徐瓜、冬瓜、梨、香蕉、芹菜,忌食羊肉、鸡肉、对虾、韭菜、辣椒、大蒜等。

3.3风火上扰者,饮食宜予白菜汤、绿豆汤、萝卜汤、芹菜汤、小米粥面汤,西瓜汁,油菜汤,忌食油腻肥甘厚味等生温助火之品。

4预防中风食疗方

4.1黑木耳6g,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

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4.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

4.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

它能扩张血管,具有降压和促 进胆固醇排泄的作用。

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4.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g,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4.5中风患者饭后饮食醋5~10ml,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4.6香蕉花饮 香蕉花5g,水煎代茶饮。

可预防中风及脑血管意外。

4.7芹菜汁 芹菜适量。

将芹菜洗净去根,捣烂取汁。

服3次/d,3汤匙/次,7d为一疗程。

清理内热,降压安眠。

主治中风、高血压对血管硬化亦有较好疗效[2]。

4.8小米麻子粥:冬麻子、薄荷叶、荆芥穗各50g,小米150g。

将冬麻子炒熟去皮研细;砂锅内放水先煮薄荷叶、荆芥穗,而后去渣取汁,再将麻子仁、小米同放汁内,加水煮成粥即可。

1次/d,空腹食。

滋养肾气,润肠,清虚热。

可辅治中风以及大肠滞涩。

参考文献:

[1]杨雄杰.中风患者的饮食疗法及注意事项. -03-11 10:51 .

[2]张素秋,孟昕,李莉.中医护理常规[M].人民军医出版社42-46.

篇6:中风患者的饮食护理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通俗点讲,脑中风就是包括我们日常说的脑梗塞和脑出血。

一、中风患者的饮食原则

1.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尽量采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及转化为胆汁酸,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推迟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2.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基酸。

一般每日饮脱脂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以降低血脂及胆固醇的含量。

豆类所含的固醇类物质,有促进胆固醇排出的作用。

优良的肉类、蛋类、乳制品等食品中含有必需氨基酸,易于消化吸收,只要数量充足,比例得当,是很适合中风患者食用的。

我国中老年人蛋白质需要量一般每人每天每公斤体重1~1.5克。

3.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

篇7:中风患者的饮食护理

摘要: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的一种病症。

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过度、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或外邪侵袭所致。

那么,通过具体分析疾病病因、症状和食物的性味,合理搭配膳食或在食物中添加适当的药物制成可口的菜肴,从而达到增进患者的食欲及营养的目的。

中风患者饮食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全身营养支持,保护脑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

运用正确的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食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康复患者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合理安排膳食,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

关键词:中医饮食;护理;中风

1 饮食护理在中医治疗与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饮食的合理与健康可使人们获得全面的营养结构,对于疾病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运用正确的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食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康复患者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合理安排膳食,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

中风患者饮食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全身营养支持,保护脑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

在急性期饮食治疗是让患者能度过危急阶段,为恢复创造条件。

恢复期应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纠正营养不足或营养失调,促进恢复和防止复发。

2 中风的分型及相应饮食护理

中风的证治分类包括:中经络、中脏腑、中风恢复期。

2.1中经络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

包括:风痰入络、风阳上扰、阴虚风动。

此类患者饮食宜清淡,少油腻、低糖、低胆固醇,易消化的新鲜米面、蔬菜水果为主,宜食香菇、木耳、冬瓜、梨、桃、山楂等活血化瘀之品,忌食风动之品,如公鸡肉、猪头肉。

同时忌肥甘、辛辣等刺激之品,禁烟酒;少食多餐,进食不宜过快、防止误吸,肥胖者应适当控制体重。

2.2中脏腑 痰热腑实(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斜等,伴有腹胀、便秘等症状)、痰火瘀闭(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噤不开等)、痰浊瘀闭(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等)。

其中重症或昏迷患者在起病的.2~3d之内如有呕吐、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从静脉补充营养。

3d后开始鼻饲,为适应消化道吸收功能,开始的几天内以米汤为主,200~250ml/次,4~5次/d。

在已经耐受的情况下,给予混合奶,以增加热能、蛋白质和脂肪,可用牛奶、米汤、蔗糖、鸡蛋、少量植物油。

对昏迷时间较长,又有并发症者,应供给高热能、高脂肪的混合奶,保证每天能有蛋白质90~110g,脂肪100g,碳水化物300g,总热能10.46MJ(2500kcal),总液体量 2500ml,300~400ml/次,6~7次/d。

鼻饲速度宜慢些,防止返流到气管内。

必要时可选用匀浆饮食或要素饮食。

2.3中风恢复期 风痰瘀阻(表现为口眼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气虚阻络(表现为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肝肾亏虚(表现为半身不遂、患肢僵硬、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

首先,此类患者应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可采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及转化为胆汁酸,从而达到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目的。

其次,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

一般饮牛奶及酸牛奶各1杯/d,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子和乳清酸,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胆固醇的含量。

饮牛奶时可将奶皮去掉。

豆类含豆固醇,也有促进胆固醇排出的作用。

食盐在 6g/d以下为宜,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对中风患者不利。

此外,少吃鸡汤、肉汤,且需忌暴食[1]。

篇8:基础护理知识:特殊肝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饮食对肝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当的饮食如雪上加霜会加重病情,影响疾病的预后;而合理的饮食则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所有肝病患者均应禁饮酒,因为95%以上的酒精在肝内分解、代谢,直接损坏肝脏,加重肝细胞的坏死。下面谈谈几种肝病的饮食护理。

1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弥漫性增生伴有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患者的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易消化食物为主。食物应新鲜可口,柔软易消化,无刺激性,并少量多餐。蛋白质以1.0~1.5g/(kg·d)为宜,最好是含有各种氨基酸的牛奶、蛋类、肉鱼类等高价动物蛋白为佳;当发生肝昏迷或血氨增高时,应减少蛋白质摄入。热量每日约3000kcal,以高糖饮食为基础,占总热量的60%~70%,即每日供糖300~500g,主要靠谷物来补充;但如有腹胀、消化不良或胰腺功能减退时,应适当控制糖分。谷物、豆类、新鲜蔬菜、水果、肉、蛋、乳类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c、d、e、a、k等。水限制在1000ml/d左右,钠限制在2g/d;腹水患者以低盐、高蛋白为主,以控制腹水的生成;伴有门静脉高压者,禁用生硬、粗糙、冷烫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发生消化道出血。

来源:

2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蛋白饮食是诱因之一,因此,发病初期数天内应禁食蛋白质,避免氨基酸在肠道内分解产生氨而加重肝性脑病。病情好转或清醒后,每隔2~3天增加10g蛋白质,逐渐增加至30~60g/d,以植物性蛋白为主,因其含支链氨基酸较多,甲硫氨酸、芳香氨基酸较少,且含有非吸收性纤维而被肠菌酵解产酸,有助于氨的排除和通便。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如蜂蜜、葡萄糖,既可以减少组织蛋白质分解产氨,又可促进氨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而降低血氨。保证热量在6300~8400kj/d,昏迷者可用鼻胃管供食,鼻饲液最好用25%的蔗糖或葡萄糖液,或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长期输液者可深静脉或锁骨下插管滴注25%葡萄糖溶液和维持营养。避免快速输注大量葡萄糖液,防止产生低钾血症、心力衰竭和脑水肿。脂肪每日供给50g左右,不宜过高,以免延缓胃的排空,增加肝脏的负担。无腹水者每日摄入钠量3~5g,显著腹水者,钠量应限制在0.25g/d,入水量一般为前1天的尿量加1000ml,防止血钠过低、血液稀释。低钾血症时,要补充氯化钾和含钾多的食物,如浓果汁、香蕉、香菇、黑木耳等;高血钾时,避免食用含钾多的食物。饮食应选用柔软的食物纤维,以利通便,因便秘可促进细菌分解产氨,使血氨浓度增高,因此保持大便通畅可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伴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避免刺激性、坚硬、粗糙食物,不宜食用多纤维、油炸、油腻食物,应摄入丰富的维生素,但不宜用维生素b 6 ,因其可使多巴在周围神经处转为多巴胺,影响多巴进入脑组织,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递质。

来源:

3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对少量出血无呕吐,或仅有黑便,或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者,可选用温凉、清淡无刺激性流食,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出血停止后1~2天改为半流质饮食,渐渐改为软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限制钠和蛋白质摄入,避免诱发和加重腹水与肝性脑病。不食生拌菜及粗纤维多酸蔬菜,不食酸辣、刺激性食物和饮料、硬食等,应细嚼慢咽,避免损伤食管黏膜而再次出血。来源:

4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正常人胆汁是铜排出的重要途径,而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体内铜代谢发生障碍,肠道吸收铜增加,胆汁排铜减少,尿铜增加。由于铜代谢紊乱,体内大量的铜首先沉积于肝脏,当肝脏内铜饱和后,铜又可在脑及肾脏等组织内沉积,从而引起一系列病变。因此,饮食应限制铜的摄入,每日食物中铜的含量应<1.5mg,避免用铜制炊具并少吃含铜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芝麻、荠菜、菠菜、芋头、肾、海产品、贝类、花生米、虾、蟹、豆类、硬果类、干蘑、可可、巧克力等,少食粗粮、蛋黄等;可食米、面(细面)、牛奶、鸡蛋清、蔬菜、水果、卷心菜、菠菜、芹菜、番茄、南瓜、黄瓜、洋葱、胡萝卜、杨梅、柠檬、柚等。

老年患者褥疮护理

肝癌患者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论文

内科危重患者护理体会

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论文

骨质增生的自我护理方法有哪些

浅谈中医护理与饮食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护理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该如何护理

咽喉炎的患者有哪些护理方法

骨质增生患者饮食应该怎么护理(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骨质增生患者饮食应该怎么护理,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