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难点三大突破方法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poco456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二数学难点三大突破方法(共含3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poco456”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二数学难点三大突破方法

篇1:高二数学难点三大突破方法

一、定位整体

新课程标准对“常用逻辑用语”的定位为:“正确使用逻辑用语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的运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本模块中,同学们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学习常用逻辑用语,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更好地进行交流。” 因此,学习逻辑用语,不仅要了解数理逻辑的有关知识,还要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或论证中的作用,使以后的论证和表述更加准确、清晰和简洁。

二、明确重点

“常用逻辑用语”分成三大节,分别为:命题及其关系,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命题及其关系”分两小节:一、“四种命题”,此节重点在于四种命题形式及其关系,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二、“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此节重点在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准确理解以及正确判断。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重点在于“且”、“或”、”非”这三个逻辑联结词的理解和应用。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重点在于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以及正确做出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三、突破难点

1. “四种命题”的难点在于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以及判断命题的真假

例1 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 m>时,方程mx2-x+1=0无实根;

解析 (1) 条件为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为它们的面积相等。因此,原命题即为“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的面积相等”,逆命题为“若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则它们全等”,否命题为“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它们的面积不相等”,逆否命题为“若两个三角形面积不相等,则它们不全等”。根据平面几何知识,易得原命题和逆否命题为真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为假命题。

(2) 原命题即为“若m>,则方程mx2-x+1=0无实根”,逆命题为“若方程mx2-x+1=0无实根,则m>”,否命题为“若m≤,则方程mx2-x+1=0有实根”,逆否命题为“若方程mx2-x+1=0有实根,则m≤”。根据判别式Δ=1-4m的正负可知,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均为真命题。

突破 对于判断命题的真假,我们需要先弄清何为条件、何为结论,然后根据相应的知识进行判断,当原命题不容易直接判断时,可以先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性,从而得到原命题的真假性。

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难点在于充要性的判断

例2 在下列命题中,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

(1) p:|p|≥2,p∈R;q:方程x2+px+p+3=0有实根。

(2) p:圆x2+y2=r2与直线ax+by+c=0相切;q:c2=(a2+b2)r2,其中a2+b2≠0,r≠0.

(3) 设集合M={x|x>2},N={x|x<3},p:x∈M∩N;q:x∈M∪N.

解析 (1) 当|p|≥2时,例如p=3,此时方程x2+px+p+3=0无实根,因此“若p则q”为假命题;当方程x2+px+p+3=0有实根时,根据判别式有p≤-2或p≥6,此时|p|≥2成立,因此“若q则p”为真命题。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 若圆x2+y2=r2与直线ax+by+c=0相切,则圆心(0,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等于r,即r=,化简可得c2=(a2+b2)r2,因此“若p则q”为真命题;反过来,由c2=(a2+b2)r2,可得r=,即圆心(0,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等于r,由解析几何知识得圆与直线相切,因此“若q则p”为真命题。故p是q的充要条件。

(3) M∩N=(2,3),M∪N=R,若x∈(2,3),此时显然有x∈R,因此“若p则q”为真命题;反过来,若x∈R,例如x=5,此时x?埸(2,3),因此“若q则p”为假命题。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突破 ①从逻辑的观点理解:判断充分性、必要性的前提是判断给定命题的真假性,若“若p则q”为真命题,则p是q的充分条件;若“若q则p”为真命题,则p是q的必要条件;若两者都是真命题,则p是q的充要条件;若两者都是假命题,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②从集合的观点理解:建立命题p,q相应的集合。 p:A={x|p(x)成立},q:B={x|q(x)成立}。那么:若A?哿B,则p是q的充分条件;若B?哿A,则p是q的必要条件;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若A?芫B且B?芫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以上是部分突破高二数学命题难点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做起题来就会容易很多了,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加钻研,多加思考。

篇2:高二数学单元复习难点突破

高二数学单元复习难点突破

一、周期函数

1、周期函数的定义:

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周期函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2、最小正周期:

如果在周期函数f(x)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f(x)的最小正周期.

1、求三角函数定义域实际上是解简单的三角不等式,常借助三角函数线或三角函数图象来求解.

2、求解涉及三角函数的值域(最值)的题目一般常用以下方法:

(1)、利用sin x、cos x的值域;

(2)、形式复杂的函数应化为y=Asin(ωx+φ)+k的形式逐步分析ωx+φ的范围,根据正弦函数单调性写出函数的值域(如本例以题试法(2));

(3)换元法:把sin x或cos x看作一个整体,可化为求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值域(最值)问题(如例1(2)).

二、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求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时,应先把函数式化成y=Asin(ωx+φ)(ω>0)的形式,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出x所在的区间.应特别注意,考虑问题应在函数的定义域内.

2、周期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要求对于函数整个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值都满足f(x+T)=f(x),其中T是不为零的常数.如果只有个别的x值满足f(x+T)=f(x),或找到哪怕只有一个x值不满足f(x+T)=f(x),都不能说T是函数f(x)的周期.

三角函数的奇偶性

1、三角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技巧

首先要对函数的解析式进行恒等变换,再根据定义、诱导公式去判断所求三角函数的奇偶性;也可以根据图象做判断.

2、求三角函数周期的方法

(1)、利用周期函数的定义;

(2)、利用公式:y=Asin(ωx+φ)和y=Acos(ωx+φ)的最小正周期为|ω|(2π),y=tan(ωx+φ)的最小正周期为|ω|(π);

(3)、利用图象.

三角恒等变换

(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① 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② 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③ 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

篇3:高二数学必修5三大难点

第一章:解三角形。

掌握正弦余弦公式及其变式和推论和三角面积公式即可。

第二章:数列。

考试必考。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及一些性质。这一章属于学起来很容易,但做题却不会做的类型。考试题中,一般都是要求通项公式、前n项和,所以拿到题目之后要带有目的的去推导。

第三章:不等式。

这一章一般用线性规划的形式来考察。这种题一般是和实际问题联系的,所以要会读题,从题中找不等式,画出线性规划图。然后再根据实际问题的限制要求求最值。

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做题难点突破方法

《杜甫诗》重难点突破

如何突破托福阅读的难点

六大方法突破英语听力

高中化学学习难点与突破对策论文

化学高二选修4重难点《化学平衡》

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上

车刀角度教学难点的巧妙突破教育论文

数学笔记方法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难点梳理总结

高二数学难点三大突破方法(锦集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二数学难点三大突破方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