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专业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共含4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l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专业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追求的'目标,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之一.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行动研究是他们的主要方式,是他们实现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必须在行动研究中提高自己的反思实践能力,应该与大学教师建立合作关系,同时还要扩大研究视域.
作 者:蓝汝英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当代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行动研究 问题 对策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众所周知,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要想使教学效果迈入新的天地,不仅需要对学生提出全新的要求,同时也要强调对教师教学上的管理。本文以初中教师教学管理为例,从初中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现存的问题和提高教师教学管理对策两个方面简进行了简要的探析,提出了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师教学管理能力对策
传统的初中教育总是停留在对学生进行单向管理的层面,仿佛一个班级整体学习水平和思想素质的高低全部集中在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管理,而校方领导对初中各年级教师的教学管理却尚有所忽视,不排除校方领导忽视了对教师在教学上的管理也能使学生间接性受益的可能性。总之,无论校方实行任何管理措施,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在日后能收获光明的未来,学校只有把握了各个教育层级管理上的环环相扣,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能最大程度的得到发挥。
一、初中教师在教学能力上尚存的问题
(一)教师个人研究意识淡薄
很多初中教师对于教学的理解都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认为教师只要是满足“传道授业解惑”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对自己所教学的领域却乏研究。当然造成这个现象也不排除其中绝大多数教师将个人教学研究视作为教学上额外的、不必要的负担,以及将个人教学研究的行为视作晋升的砝码,于是教师在安于现状的状态下,便没有了展开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二)缺乏教师师资培训机制
即便日复一日的对学生展开同样内容的教学,也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能一直维持在巅峰状态,能力的退化是众多领域的工作者都绕不开的瓶颈。如一个笔力超群的作家,也会在写作过程中时常出现皓首穷经的`窘况,因此需要以接触新知识、阅读书籍的方式为自己充电,初中教师自然也是一样。如果只是一味的开展教学工作,却在自己教学能力的锻造上有所怠慢,同样会出现教学研究能力下降的状况。因此校方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师资培训。而纵观当今的中学校园,虽然有对教师的培训,但次数较少不说,内容也缺乏系统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显而易见,校方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培训机制。
(三)学校针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够
校方一般会以学生整体的成绩以及升入重点高中的升学率作为教师工资的考量标准,无论是对教师的精神激励还是物质激励其考量标准有很多。即便如此,这也并不能肯定初中各年级的各科教师因为这些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激励能将其作为自己在教研工作上的“助力”,校方的激励由于总是停留在笼统的层面上,比方说各科教师在各年级组的会议上对教学问题的提出、对教学研究新型教学方法的积极表现并不给予任何激励。长此以往,教师的教研热情也跟着冷却下来,因此有必要制定出较之于过去更偏重于细节的激励机制。
二、提高初中教师教学管理能力上的对策
针对提高初中教师教学管理能力对策这一问题,可以从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管理意识、把握创新理念两个层面入手。
(一)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管理意识
教师应该承担着教授者和管理者两个角色的任务。所谓教学管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仅需要科学完善的向学生讲授课程内容、组织考察学生水平的测验、检查学生作业等。还需要承担管理学生、教学设备、积极开展个人教学研究等更偏向管理的工作。老师能在教授之余还不忘承担管理者的工作,这无疑是一种精神素养上的升华,是衡量一个优秀教师必不可少的标准,对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而言也至关重要。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组织和调动老师参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使各年级教师加入针对教学管理改革提供意见的队伍中,都是校方领导需要多加注意的地方。
(二)把握创新理念
1、人性化管理是指教师的教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将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不放弃学生作为自己展开管理工作的信念,构建以人文关怀管理为基础的有效管理组织体系。只有在以上条件都满足了的情况下,才能为学生塑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教师与学生应该在朋友和师生两种关系之间适时转换。
2、民主管理。传统的课堂基本上都是老师发挥带头管理的作用,然而大部分学生受教师管理的影响都停留在表象,老师一旦离开或疏忽管理,学生便依然延续着不端的行为。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只是教师握住管理一个班级的命脉,根本不能改善学生缺乏自觉性的现状。民主化管理则是指老师在班级里创建一支展开班级管理的队伍,发挥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相比于不能时时刻刻顾及每个班级的教师,这些由学生创建起来的管理队伍更容易察觉到班级里还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教师报告。不仅分担了老师的工作,还能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3、过程化管理。改变过去疏忽过程,仅仅以结果为重的教学管理思想。在过去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对由于管理不善所发生的问题很少评价。不仅如此,评价的方式也比较偏向被动式,通常都采取的是自上而下、以他评为主的管理方式。教育改革下的初中教师教学管理要求教师强调学生成长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成绩和道德素养应该双重并重。
4、多元化管理。教师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是沿用同样的管理手段,根据学生不同的特征,在软性管理和刚性管理之间切换自如。一般来说带给教师印象最为深刻的学生一般停留在两个极端,要不就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要不就是成绩排名倒数的学生,成绩属于中间阶段的学生却常常被老师忽视。但这类学生往往发展潜力最大,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加耐心开导、私底下找时间谈心等。总之,教师针对学习水平处于不同层级的水平应运用不同的管理手段。
结束语
为提升教学效果,针对初中教师教学管理上的现状,校方领导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从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管理意识、把握创新理念两个层面入手,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管理的有效开展,促进学生发展。
⒖嘉南
[1]郑晶晶.初中教师课堂管理方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从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新课程改革主力军的'一线教师,在新课程面前面临着很多迷茫、困惑,他们在改变着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努力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着自己的教育教学,他们在振奋、憧憬中艰难地跋涉着,同时也无助地徘徊着,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有效的专业指导和专业引领.但是目前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飨读者.
作 者:安瑜荣 作者单位:武山县教师进修学校,甘肃,武山,7413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39) 分类号:G45 关键词: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农村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基于信息化环境下,针对农村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从个人层面以及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是数学教师加强自身的发展,即教师重视网络研修平台,多交流、多思考;加强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实践;多渠道搜寻数学教学资源。二是学校为其构建信息化的教师学习环境,即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拓宽信息化教学资源渠道。
目前农村所处的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将要成为必然趋势,面对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覆盖化面积逐渐扩大,既给农村教师带来的发展,也是极大地挑战。[1]
一、农村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目前最欠缺的已经不是没有网络教学环境,不是没有优质教学资源,而是缺乏熟悉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资源的教师”。
1.数学教师个人存在的问题
(1)网络研修平台形式化
如果网络研修平台能被重视并且很好的利用,会减少地域差别给教师带来的不便。但是农村教师没有充分使用这个平台,把它当做任务,把自己单独化,使得研修平台形式化。网络平台上,有很多专家、数学名家的视频,数学教师没有认真的看与交流,错过可以直接与专家“零距离”接触的机会。[2]
(2)教师缺乏计算机应用知识及其实践
数学教师没有把数学知识与网络衔接起来,尤其是复杂难懂的几何版块,农村的年轻教师较少,中年及以上年龄比列占得较多。他们大多缺乏计算机相关知识,实践较少,忽略了图文声茂,没有把数学的抽象知识应用到计算机网络上。很多农村教师不熟悉计算机使用软件,尤其是数学老师,电脑制作几何图形难度较大。
(3)教学资源忽视信息化来源
数学信息的搜集,大多来自教案或者课本配套书籍。在农村,不如在城市,网络资源,信息交流网络,交流信息都差很多。教师很少亲自动手去网上查找资料,只是凭借经验解决问题或者请教老教师。[3]
2.学校未构建信息化环境
(1)没有及时组建数学网络学习共同体
农村的学校一般是建立了简单的数学研究小组,特点是范围小,成本小,传播知识渠道狭窄,教师之间的交流范围有限,无法进行更好的交流。只限于学校内的同级部或者学校内同学科的交流,讨论学习的时间、地点都受到限制。学校没有为教师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实行真正的知识“走出去,融进来”,数学教师无法尽快的从外界获取关于数学知识的更新,只能“啃老本”,知识交流更新缓慢。
(2)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充足
他们仅靠学校为其开放的图书馆,查找的资源有限,甚至有些书本早已更换掉。对于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不方便,不能尽快查找自己所需的内容。学校忽视了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忽视这一渠道来源,错过了最新的知识更新。学校没有通过网络与其他学校联合,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其教师提供有效的知识信息。
二、促进农村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促进教师专业化,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发展。关注学生,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子的理念。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为其构建全方位的教师学习环境。
1.数学教师加强自身的发展
(1)重视网络研修平台,多交流、多反思
多听一下数学相关专家、名家的视频,和语录,模仿他们的授课方法,慢慢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授课方式,与其他教师多交流,总结经验,不断地反思自己,改进自己的方法,听取他人的意见,以及认真分析来自学生的不同反馈。充分利用数学教师博客群,积极地参与其交流,汲取新的知识,头脑中搭建逻辑框架。
(2)加强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实践
作为数学教师,更加熟练掌握基本的office操作软件,熟练地运用,多接触网络学习的平台。通过网络向自己的学生展示出图文声茂的知识。教师不应该把计算机的学习当做是负担,老师们应该积极报名进修计算机课程,不应该害怕又要完成一些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教育指标。
(3)多渠道搜寻数学资源
网络博客,网络图书馆,各大论文库,研修平台,现存图书馆等资源渠道,教师应该多渠道搜寻,避免单一渠道搜索,多资源整合,整理出自己所需的知识。人们能根据不同的外部教育环境,不断地、自主有效地选取相应的学习资源,为教育社会化、终身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学校构建信息化的教师学习环境
(1)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
学校为其教师在网络上搭建一个学习共同体,例如数学教师博客群,微信群,公众号,有利于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想法,与其他教师交流。在信息交流的基础上,数学教师之间无形中会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和相互合作的关系,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
(2)拓宽信息化教学资源渠道
学校多提供一些数学教师可以学习的网络,可以免费下载相关的数学知识。学校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保障网络运行更加畅通、稳定和安全。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海量存储及共建共享,为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促进教师个体发展。
三、总结
通过该论文分析了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环境下,农村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从教师个人和学校两方面进行阐述,针对目前农村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提出的策略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不断地提升教师个体各方面的素质,使其从成熟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或者研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