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谢谢“总复习”(共含8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华丽的路过”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谢谢总复习小学生作文
谢谢“总复习”正文:
广东省广州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 三年级(5)班 曹炜嘉
本周各门功课都进入总复习阶段,谢谢“总复习”。我自己也投身于总复习,上好每节复习课。由于我能重视复习课,认真听讲,把一些原来遗漏的问题在复习时补回来。
这周,语文着重词语和句子的复习,小学三年级作文《谢谢“总复习”》。有一些好词语、好句子过去没弄懂,现在弄懂了;过去没发现的.,现在知道了;过去略知的,现在印象加深了。
以前,我总以为好词好句在课外书上才有,所以老爱从课外书上摘抄好词句运用在自己的作文里。通过本周的语文复习,我发现了,其实在我们的课本上也有很多好词句,足可以让我们用在作文里,使我们的文章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现在,我终于明白,我们上课是为了学知识,而知识的源泉就在我们的课本里。我们应该好好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不能遗漏,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总复习”,你让我收获良多,谢谢你
总复习
教学要求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内容:教材第57―59页整数、小数的意义、数位顺序和读写方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自然数、小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整数、小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2、使学生巩固整数、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在以后近两个月的数学课里,我们将进行数学总复习。通过总复习,使我们进一步牢固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为到初中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总复习分七节内容安排,第一节是整数和小数。今天这节课,首先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求大家进一步明确整数、小数的相关概念,提高整数、小数的读写能力。
二、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
1、整理整数的概念。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里包括哪些数?(板书)谁来说一说,怎样的数是自然数?(板书:0,1,2,3……)你能举几个自然数的例子吗?(板书学生举例的数)数物体时什么情况下要用。表示?提问:你还看出按顺序排列的自然数里有哪些特点?(让学生自己自由地说一说)小结自然数在数物体时表示的意义,说明自然数是整数,并说明以后还要学习比0小的整数。
2、学生练习。
做“练―练”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整数,圈出自然数,然后指名学生口答。第2题指名学生口答。
3、整理小数的概念。
(1)提问:第1题里3.26和0.4是什么数?
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第3题里小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2)自学教材。
什么是小数呢,小数可以怎样分类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第57页上小数的意义和分类这一部分内容。提问:什么样的数是小数?(板书:小数)它与整数有什么联系?(把整数“1”平均分后得到的)小数可以分成哪几类?(板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什么区别?你能举出循环小数的例子吗?它是哪一类小数?(板书:循环小数)你知道无限小数还包括怎样的小数吗?(板书:无限不循环小数)你能举一个认识过的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例子吗?(板书:π=3.1415926……)
追问:循环小数是什么小数?
三、复习数位顺序和读写方法
1、复习计数单位和数位概念。
出示小数2034.518。指名学生说一说小数点左边和右边依次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提问:计数单位“一”所占的位置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十”和“十分之一”呢?说明: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提问:谁再说一说上面这个数里小数点左边和右边依次各是哪些数位?
2、整理数位顺序表。
请同学们按照数位顺序,填写教材第58页上的数位顺序表,并分清整数部分的数级。同时用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集体订正,顺次看一看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几?我们学习的整数和小数都是几进制的数?整数部分的数每几位一级,每一级上有哪些数级?小数点开始从左往右有哪些数级?说明:整数可以从高位起,按数级一级一级地读数、写数。
3、复习读写方法。
提问:整数要怎样读数?怎样写数?小数要怎样读怎样写?
4、学生练习。
(1)读出下面的数。
4003 40034003 3043000000
指出:读整数时,每四位一级,每级按个级上的数读,并读出级名“万”或“亿”。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五百 三千五百万三千五百 十二亿三千五百万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后指出:写整数也是每四位一级,每一级都按个级上的写法写,注意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3)做“练―练”第4、5题。
第4题指名学生读数。第5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集体订正。
四、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
2、做练习十一第2、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一第4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说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和知识要点。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5题。
第六册总复习
总复习复习提要,
1.语言基础知识
2.阅读
3..写作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
1)复习学过的语文基础知识:汉语拼音、汉字、词汇、句子、修辞。
标点符号及常见的文学常识等。
2)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特点和阅读方法。
3)朗读背诵古诗文,归纳整理学过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
课文的内容。
4)话题作文的.写作。
2,难点
1)语基的开放性.试题。
2)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阅读方法。
3)文言文的翻译。
4)话题作文的.写作。
3.关键
1)熟悉教材。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段都要默写一遍,以免考试时
出现错别字。
2)熟练掌握生字生词的音、义、形,不写错别字。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分析。
4)掌握各种学习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5)掌握好话题作文的写法。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语文基础知识
第二课时:阅读
第三课时:.写作
・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课文基础知识
复习目的
1.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L做到会读、会写。
2.扩大识字量,识记学过的常用字的音、义、形。
3.理解词义,熟练运用学过的生词。
4.理解句义,掌握句子中词语的搭配,修改常见的病句。理解复句
的结构,不用错关联词语。会模仿句式造句。
5.复习学过的常见文学常识。
复习过程
一、复习要点
1.复习汉语拼音,要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详见第一册
P220)巩固小学学过的汉语拼音,能够熟练运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
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熟练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3500字)(详见第一册P224)扩大识
字量,识记学过的常用字的音、义、形。初中六册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
词,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用。会改正常见的错别字。
改正常见的错别字,主要方法有:
1)辨识同音字,不写别字。同学们经常不注意用同音字代替要写
的字,叫做别字。如“我们必须刻服困难”。“刻”应改为“克”。这是因
同音字而误用。对于常用的同音字,必须辨别它们的字形和字义,它们
经常与什么字组词,避免误用别字。
2)辨别形似字,不加减笔画。汉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提等笔
划构成的,一个字一个样子,有些字,形体相近,差别很细微。如“折”
“拆”“析”“拆”形体十分相似,不注意辨别,很容易出错。
3)辨别形声字,不写错字。通过形声字的声旁来辨认字形。如
“琴”的声旁是“今”,不要写成“令”。还可以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辨认
字形。如“干燥”易着火,所以用“火”做形旁;“急躁”用脚跺地,所以用
“足”做形旁。
4)通过比较字形,改正错别字。如将“戊”“戍”“戌”“戎”四个字加
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运用时,不乱替代。
5)通过字义分辨字形。如“必须”和“必需”,“必须”表示事理上和
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这么做。“必需”指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
3.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能根据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或选用恰
当的词语。能熟练掌握六册课文中生现的生词,积累和运用常见的成
语。俗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等。
4.要理解句子的含义,掌握句子中词语的搭配。词语的搭配一般
有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产生语感。学会辨别和
改正常见的病句。
常见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分残缺。主要有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如“在他跑过来
时,抱着一个球。”缺主语,应删去“在”“时”。
2)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动宾、定语与中心语、状语与中心语等
搭配不当,如“这个公司的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质量”“提
高”搭配正确,但“数量”与“提高”不能搭配。应改为“数量”“增加”。
3)分类不当。如“商店里摆满香蕉、梨、苹果、萝卜等许多水果。”
“萝卜’属于蔬菜,不属于水果类,应删去。
4)前后矛盾。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
成绩的条件之一/’肯定的前提推出不肯定的结论。应删去“否”字。
5)否定误用。如“难道能否认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
吗?否定的反问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应删去“不”字。
6)语序不当。如“我们要学会研究问题和调整问题/’“调查问题”
应放在“研究问题”之前。
7)重复累赘。如“学校里出现了空前的前所未有的植树热潮/’这
类语病是由于语意重复造成的,修改时将同义的词语删去一个。
8)用词不当。如“仿生学”这个词可能对我们较生疏。“对”弄错
了对象,应改为“我们对仿生学这个词……”。
9)句式杂揉。把两句话的意思合在一句里说。如“他的家乡是福建省
福州市人。”应改为“他的家乡在福建省福州市。或‘他是福建省福州市人。”
10)关联词误用。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如果错用、滥用、配对不
当、省略不当等都会造成病句。如“只要你说得对,我们才改正/’“只
要”应对“就”。所以应把“才”改为“就”。
11)不合事理。即现实生活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如“深蓝的夜
空明月高照,繁星密布”当明月高照时不可能出现“繁星密布”的情形,
应是“明朗星稀”。
5.要学会运用常见的标点符号,一要牢固准确地记住并理解有关
标点符号的形状、位置、作用的知识;二要进行多种方式的练习,在反复
使用中巩固;三要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6.学会常见的修辞方法并会运用、理解修辞方法的使用效果,会摹
仿常见的修辞方法造句。如“仿照例句:仍以‘天上的明星’为本体造一
个比喻句”。
7.识记常见的文学常识,记住名作家名作品。
二、小结
复习语文基础知识应淡化名词术语的识记辨别,重在积累和运用。
要进行各种单项训练,提高学生对各类题型熟悉的程度。
三、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下列各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蓝 难 南 男B.唯 违 围 维
C.寻 巡 旋 循D.亲 青 卿 钦
二、从每组中找出错别字,并改在后面的括号里。
1相提并论 俗不可奈 张冠李戴()
2.信口雌黄 袖手旁观 契而不舍()
3.适逢其会 残绝人宽 砥柱中流()
4.慷慨无私 旁逸邪出 义愤填膺()
三、依次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一知半解的人,并无数学知识,而根据(圣经)的这一段
或那一段妄肆批评或者驳斥我的著作,我()不预备答复他们,
()还要轻视这样的无知和见解。
A或者 如果 而且B.如果 因为 所以
C.既然 或者 也D.假使 不但 而且
四、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我和小田走进教室时,看到李刚的滑稽相,都忍不住笑了。
B.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D.最近,他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提高。
五、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件物品(例如“镜子”、
“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例句1.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2.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阅读
复习目的
1.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的文体特点。
2.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复习过程
一、复习要点
1.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
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记叙文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传
记、回忆录、速写、日记、故事、童话、寓言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小说、散文
等。
阅读记叙文应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寓于文章中感情。要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理解记叙的)IM序,理解文章的材料的详略处理,理
出记叙的线索,理解记叙的人称。要通过记叙的线索,理解文章的思
路.正确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事情发展
过程、或按作者感情的发展,或按场面,或按文章特有的标志(空行或小
标题)分层次。理解层次大意可按“两突出”“三排除”的方法进行概括。
两突出:一突出主要人物,二突出主要情节;三排除:一排除次要人物,
二排除次要情节,三排除各种描写。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首先要从整
体上了解文章或语段的大致内容,然后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
析各结构层次的内容,再将各部分内容分析的结果加以综合、概括、提
炼。阅读记叙文,要能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一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可
能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一般只分析它突出的几点。如何理解文章的写
作特色呢?(1)从文章结构来分析,如用插叙、倒叙、首尾呼应、
《总复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2. 在组织总复习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合理的评价。
〖教材分析
本节总复习课是把散落的知识点串“线”连“片”,形成一个网络清晰的整体知识结构。让学生想一想“本学期学到了什么知识,获得了什么学习方法,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哪些内容最有趣,哪些内容最有用,哪些内容还感到困难”,然后把收获写在书后面的“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这一页上,把问题写在书后面的“问题银行”这一页上,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 整理本册知识。
复习课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首先给学生“说的自由”,让学生说说本学期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得最好的是什么,使每个学生都能大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2. 复习乘除法知识,掌握计算方法,形成技能。
这一环节许多练习题都是学生自编自答的,在练习内容上自由,同时,学生在练习的方式上也自由,可以单独练习,可以同桌练习,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通过游戏、对抗赛等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综合练习。
3. 圣诞数学园。
首先把班级中学生出现的计算错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纠正,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大树治病,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将6个算式组成一个首尾相联的题链;最后让学生通过猜一猜、填一填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乘、除法算式中各个数之间的关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师资队伍强大、办学条件优秀的现代化城镇小学,本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市,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很重视。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都以“成功从这里开始”为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主动学习的愿望也随之增强了,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堂实录
(一)整理本册知识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特殊的数学课,我们不学新知识,而是把整本书上的知识来理一理、练一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总复习。(板书课题:总复习)想一想,本学期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1:我会口算乘法和除法。
生2:我会用竖式做乘法和除法。
(师板书:乘法和除法)
生3:我学会了观察物体。
(师板书:观察物体)
生4:我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和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师板书:千克、克、吨;年、月、日)
生5:我还会计算图形的周长。
师:哪些图形的周长?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生:我还学会了可能性。(师板书:可能性)
师:下面请你们把本学期的收获写在书后面的“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这一页上,把问题写在书后面的“问题银行”这一页上,然后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口算乘除法和用竖式做乘除法,这些知识都属于计算,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计算的知识,对于这些内容,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哪方面学得还不够好?
生1:我计算速度不够快。
生2:我计算速度很快,但很粗心,经常算错……
师: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能有所进步,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哪方面你们学得特别好?
生1:我计算特别快。
生2:我算得很准确。
(二)复习知识,形成技能
师:请同学们把卡片拿出来(卡片上是0~9这几个一位数),我们可以用什么形式进行口算两位数乘除一位数的活动呢?
生1:以同桌为单位进行。
生2:以小组对抗赛进行。
师:现在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两位数分别去乘除每个一位数。
生:好。
师:你们算得这么开心,我也忍不住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好吗?
生:好。
师:下面请同学们写4道你最喜欢的乘除法算式,比较得数的大小。
生:420÷3,210÷3,102×7,150×6,……
师:请同桌当小老师帮你检查做得对不对。
(三)圣诞数学园
(出示圣诞老人的卡通像,同时放录音)圣诞节快乐,孩子们!欢迎你们参加游园活动,数学乐园一共有3个活动区,分别是“我是森林医生”“趣味接龙”“当个智慧家”。你想参加哪项活动?
活动方式:按所选题目将学生分为3组,自己寻找学习场所进行练习,每个活动区内的项目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集体完成。
1. 我是森林医生。
1 0 7 1 3 6 1 5 0 1
_______
× 6 × 5 × 2 4) 50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4_____
6042 136 60 1
2. 趣味接龙:连一连,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
56×3 84×6
252×3 168÷2
504÷2 756÷4
3. 当个智慧家:猜一猜,填一填。
□乘2得\ /□加上215得
526
□减去247得/ \□除以3得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计算的速度比原来快了。
生2:我会出题了。
生3:我不但能出题了,计算也比以前准确了。
生4: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
师:大家收获真多,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好!下课。
〖教学反思
1. 复习课要重视知识的梳理,串“点”成“线”,连“线”成“片”。
让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是总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总复习课就是要把这些散落的知识点串“线”连“片”,形成一个网络清晰的整体知识结构。可以说,上好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的有效途径,也是教给学生梳理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梳理知识的习惯的'有效途径。
2. 复习课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催化剂。这节课,我给学生的“自由”主要体现在“说的自由”“练的自由”和“问的自由”几个方面,让学生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得最好的是什么,使每个学生都能大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许多基本练习题都是学生自编自答通过自由方式练习的,这样就使学生练得既轻松又扎实,不仅复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提问的能力和自信的品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数学知识,同时兴趣、态度、习惯、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在进行“当个智慧家”这一环节时,我没有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树立自信心,使所有的学生通过复习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回顾和整理所学的内容,评价学习的收获和不足;充分给学生以学习的自由,比如,学生自己谈收获和不足,自己出题练习,自己采用喜欢的练习形式;使学生在充分自由的氛围中复习所学的知识,突出体现了自主学习这一课改理念。
点评人:徐丽(黑龙江省宁安市实验小学)
〖编者点评
本案例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教学过程中充满着趣味和挑战,使读者感受到生机盎然的课堂氛围,这都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如果教师能将时间放得更充裕一些,比如用一节课来组织学生自主归纳“本学期我学到了什么”,并在总结归纳的方式上鼓励多样化,可以说,可以文字,可以表格,也可以画图。在自主总结的基础上,经过小组合作达到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那么虽然没做一道题,但学生将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更有价值的体验。
文言文总复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适戍渔阳 通 意思:
2、为天下唱 通 意思:
3、固以怪之矣 通 意思:
4。 将军身被坚执 通 意思:
5、故不错意也 通 意思:
6、仓鹰击于殿上 通 意思:
7、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 意思:
8、自董卓已来 通 意思:
9、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通 意思:
二、解释以下多义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苟富贵 ( )
(2)故不为苟得也( )
(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
(5)道不通,度已失期 ( )
(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
(7)扶苏数谏故 ( )
(8)楚人怜之 ( )
(9)可怜白发生 ( )
(10)此人可就见 ( )
(1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12)陈涉者,阳城人也 ( )
(13)遂用猖獗 ( )
(14)贤能为之用 ( )
(15)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 )
(16)此诚不可与争锋 ( )
(17)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18)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
(19)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 )
(20)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21)上使外将兵 ( )
(22)将军岂有意乎 ( )
(23)项燕为楚将 ( )
(2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2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
(26)在乎山水之间也 ( )
(27)吴广以为然 ( )
(28)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29)然足下卜之鬼乎 ( )
(30)屋舍俨然 ( )
(31)更有痴似相公者 ( )
(32)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33)陈涉者,阳城人也 ( )
三、分析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卒中往往语 古: 今: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 今:
3、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 今:
4、长跪而谢之 古: 今:
5、临表涕零 古: 今:
6、凡三往 古: 今:
7、诚宜开张圣听 古: 今:
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 今:
9、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 今:
10、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 今:
四、以下文言句子中加线的词都是有特殊的用法,请予以说明。
1、陈胜王 名词作 意思为
2、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词作 意思为
3、狐鸣呼日 名词作 意思为
4、皆指目陈胜 名词作 意思为
5、忿恚尉 用法: 意思:
6、尉果笞广 名词作 ,意思为 。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形容词作 意思为
8、轻寡人与? 形容词作 ,意思为
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名词作 意思为
10、此皆良实 形容词作 意思为
五、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陈涉世家》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的意思。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填在横线上。
(1)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2)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4、选段划线处细致地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自己的话回答。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他具备哪些才能?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二)《唐雎不辱使命》
1、用 “ ”标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义停顿,只标一处。
公 亦 尝 闻 天 子 之 怒 乎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1)以头抢地耳 ( )
(2)长跪而谢之 ( )
3,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
4、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5、文中描写秦王神态的词语有“佛然怒”“色挠”,表现了秦王 和 的特点。
(三)《隆中对》
亮答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A、此诚不可与争锋
B、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C、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D、总揽英雄
(2)翻译下面的句子。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4)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四)《出师表》
1、解释加线的词语。
(1) 咨臣以当世之事。( )
(2)攘除奸凶 ( )
(3) 夙夜忧叹 ( )
(4)斟酌损益 ( )
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用选文中的相关原文填空。
(1)最能体现诸葛亮一生经历的'一句话是:
(2)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
5、这段文字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简答。
六、按要求默写出相关的诗文句子。
1、《出师表》中劝刘禅要善于纳谏的句子是:
2、《陈涉世家》中有一句体现了农民追求平等,反对专制的名言,它是:
3、诸葛亮告诉刘禅要公正无私的句子是:
4、《出师表》中写汉朝盛衰的原因的句子是:
5、陈胜少年就胸怀大志的句子是: 。
6、《出师表》中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是:
相关阅读: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下载)
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
第六册总复习
总复习复习提要,
1.语言基础知识
2.阅读
3.写作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
1)复习学过的语文基础知识:汉语拼音、汉字、词汇、句子、修辞。
标点符号及常见的文学常识等。
2)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特点和阅读方法。
3)朗读背诵古诗文,归纳整理学过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
课文的内容。
4)话题作文的写作。
2,难点
1)语基的开放性试题。
2)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阅读方法。
3)文言文的翻译。
4)话题作文的写作。
3.关键
1)熟悉教材。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段都要默写一遍,以免考试时
出现错别字。
2)熟练掌握生字生词的音、义、形,不写错别字。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分析。
4)掌握各种学习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5)掌握好话题作文的写法。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语文基础知识
第二课时:阅读
第三课时:写作
・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课文基础知识
复习目的
1.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L做到会读、会写。
2.扩大识字量,识记学过的常用字的音、义、形。
3.理解词义,熟练运用学过的生词。
4.理解句义,掌握句子中词语的搭配,修改常见的'病句。理解复句
的结构,不用错关联词语。会模仿句式造句。
5.复习学过的常见文学常识。
复习过程
一、复习要点
1.复习汉语拼音,要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详见第一册
P220)巩固小学学过的汉语拼音,能够熟练运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
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熟练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3500字)(详见第一册P224)扩大识
字量,识记学过的常用字的音、义、形。初中六册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
词,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用。会改正常见的错别字。
改正常见的错别字,主要方法有:
1)辨识同音字,不写别字。同学们经常不注意用同音字代替要写
的字,叫做别字。如“我们必须刻服困难”。“刻”应改为“克”。这是因
同音字而误用。对于常用的同音字,必须辨别它们的字形和字义,它们
经常与什么字组词,避免误用别字。
2)辨别形似字,不加减笔画。汉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提等笔
划构成的,一个字一个样子,有些字,形体相近,差别很细微。如“折”
“拆”“析”“拆”形体十分相似,不注意辨别,很容易出错。
3)辨别形声字,不写错字。通过形声字的声旁来辨认字形。如
“琴”的声旁是“今”,不要写成“令”。还可以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辨认
字形。如“干燥”易着火,所以用“火”做形旁;“急躁”用脚跺地,所以用
“足”做形旁。
4)通过比较字形,改正错别字。如将“戊”“戍”“戌”“戎”四个字加
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运用时,不乱替代。
5)通过字义分辨字形。如“必须”和“必需”,“必须”表示事理上和
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这么做。“必需”指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
3.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能根据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或选用恰
当的词语。能熟练掌握六册课文中生现的生词,积累和运用常见的成
语。俗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等。
4.要理解句子的含义,掌握句子中词语的搭配。词语的搭配一般
有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产生语感。学会辨别和
改正常见的病句。
常见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分残缺。主要有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如“在他跑过来
时,抱着一个球。”缺主语,应删去“在”“时”。
2)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动宾、定语与中心语、状语与中心语等
搭配不当,如“这个公司的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质量”“提
高”搭配正确,但“数量”与“提高”不能搭配。应改为“数量”“增加”。
3)分类不当。如“商店里摆满香蕉、梨、苹果、萝卜等许多水果。”
“萝卜’属于蔬菜,不属于水果类,应删去。
4)前后矛盾。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
成绩的条件之一/’肯定的前提推出不肯定的结论。应删去“否”字。
5)否定误用。如“难道能否认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
吗?否定的反问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应删去“不”字。
6)语序不当。如“我们要学会研究问题和调整问题/’“调查问题”
应放在“研究问题”之前。
7)重复累赘。如“学校里出现了空前的前所未有的植树热潮/’这
类语病是由于语意重复造成的,修改时将同义的词语删去一个。
8)用词不当。如“仿生学”这个词可能对我们较生疏。“对”弄错
了对象,应改为“我们对仿生学这个词……”。
9)句式杂揉。把两句话的意思合在一句里说。如“他的家乡是福建省
[4] [5] [6] [7]
一、复习内容: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教材P121第9、10、题和P125第9、题
二、复习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三、复习过程;
1、复习克、千克
提问:(1)1克与1千克比较谁重谁轻。
(2)1000克与1千克比较谁重谁轻。
引出:1千克=1000克
2、说出生活中有那些物体的质量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先小组说一说然后汇报)
3、动手圈一圈(完成教材P121第9、10、题)
4、线(估一估再连一连,教材P125第9、题)
5、活动内容(每4人一组活动)
(1)估一估自己带来的物品各有多重
(2)再估一估老师带来的这些物品各有多重,看谁估的最接近实际重量。然后由学生掂一掂,感受一下。(老师把准备好的物品的'质量贴在物品上的暗处)
6、练习作业:(1)计算:3000克+5千克=千克
9千克—克=()千克
4千克×6=()千克
81克÷9=()克
7千克+500克=()克
(2)在括号里填上“>”、“<”、“=”:
4千克()4000克48克()2千克
5200克()6千克50千克()50克
900克()1千克600克()6克
7、思考:一只小鸡重500克,一只大鸡重2千克,几只小鸡的重量等于一只大鸡的重量?
教学反思:
毕业总复习
小学升学模拟试卷(一)
一、下面这些词语来自于你所学的课文,请你拼一拼,写一写。(10分)
piāo miǎo hé ǎi líng tīng shǔn xī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chuǎi mó yù hán xū yú chōng jǐng wǔ cǎi bān lán
二、带点的'字该怎样读?请在正确的读音下画“ ”。(6分)
玻璃框(kuāng kuàng)手擎利剑(qín qíng) 煞费苦心(shā shà )
债 务(zài zhài)左邻右舍(shě shè ) 如饥似渴(sì shì )
三、照样子换偏旁,再分别组词。(6分)
植(植物) 傅( ) 躁( ) 娇( ) 拱( )
值(值日) ( ) ( ) ( ) ( )
四、你记忆的宝库中一定已储存了很多成语,请按要求完成练习。(12分)
温文( )雅 海( )天空 形( )不离 神( )奕奕
理( )气壮 宾客( )门 相( )堂堂 无( )之谈
言简意( ) 得心( )手 浮想( )翩 一见( )心
描写人的精神外貌的:
形容说话或谈论的: &
★ 拼音总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