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总复习资料有哪些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zhang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总复习资料有哪些(共含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hang”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人教版高中化学总复习资料有哪些

篇1:人教版高中化学总复习资料有哪些

一、概念: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二、特点: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与还原同时并存缺一不可,而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三、有关概念关系:

(1)氧化、被氧化。同一概念。指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的反应,指反应过程,均指元素而言。化合价升高。

(2)还原、被还原。同一概念。指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的反应,指反应过程,均指元素而言,化合价降低。

(3)氧化性、氧化能力、氧化剂:同一概念。指得电子的物质。本身被还原,使对方被氧化指反应物。

(4)还原性、还原能力、还原剂:同一概念。指失电子的物质。本身被氧化,使对方被还原指反应物。

(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成的生成物。

(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成的生成物。

四、价态与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

(1)元素为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I-,S2-等。

(2)元素为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Fe3+,H+,S+6等。

(3)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五、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关系:

(1)是化学反应的两种不同的分类法。即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2)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分解反应:部份是氧化还原反应,部分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六、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方法:

(1)单线桥式:

特点:明确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双线桥式:

特点:明确表示氧化或还原时元素本身得失电子变化情况。箭头不表示电子转移方向。而且箭头都是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所以在线桥上一定要注明“得”或“失”。

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判断:

(1)可依据若干反应条件的差异判断:

条件越容易,反应速率越快,氧化性(还原性)越强,而不是以得失电子数多少。

例:判断反应中氧化剂的强弱。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能力:KMnO4>MnO2>O2

(2)可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排位越后的金属,其原子的还原性越弱;而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但是氧化性Fe3+>Cu2+)

※(3)可依据元素在同期表的位置判断:

同周期(适用于二、三周期):

从左到右:金属单位的还原性依次减弱,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加强。

从上到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4)可依据具体反应进行判断:

理论根据:氧化剂1+还原剂1=氧化剂2(氧化产物)+还原剂2(还原产物)。

氧化能力:氧化剂1>氧化剂2(氧化产物)。

还原能力:还原剂1>还原剂2(还原产物)。

例:判断下列反应中氧化性强弱。

①I2+SO2+2H2O=2HI+H2SO4;

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2HCl+I2。

氧化性:D

※(5)依据电极反应判断:

在电解池中阴极上哪种金属的阳离子先析出(被还原)则氧化性越强,而由这种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其金属活泼性越弱。

※例: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实验确定它们还原性强弱顺序:①将A与B浸在稀H2SO4中用导线连接,A上有气体逸出,B逐渐溶解;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

A.A>B>C; B.B>A>C;

C.B>C>A; D.C>A>B

选:B

(6)依据元素化合价判断:

对同一元素而言,化合价越高,氧化性越强。如:Fe3+>Fe2+;Cu2+>Cu+,(但有例外如氧化性:HClO>HClO3>HClO4)。

篇2:人教版高中化学总复习资料有哪些

一、找准切入点

解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切入点是分析化合价的升降。能找准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问题便解决了一半。

二、抓住概念间的联系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有两条线,他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要抓住一组概念间的联系,另一组也就掌握了。记住下面两句话并理解他的含义很有用:

升、失、氧、氧(身上湿了,感到痒痒),被氧化了的物质是还原剂。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是因为该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电子,该元素在反应中被氧化,也可以说含该元素的物质被氧化,化合价升高的变化,即失去电子的变化叫氧化反应,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转化到哪种产物中去了,哪种产物就叫做氧化产物。被氧化的物质在反应中的作用是作还原剂。

三、掌握几条规律

1、并存规律

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中总是同时进行,有物质被氧化必有物质被还原,有物质得电子必有物质失电子,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有氧化剂就有还原剂,有氧化产物就有还原产物。

2、守恒规律

化合价升高的总价数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价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电子转移总数,即电子守恒。

3、价态规律

同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一定是高价态被还原,低价态被氧化,生成中间价态产物,且只能邻位转化,不会交叉,或者中间价态的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

4、强者优先规律

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优先被还原,还原性较强的还原剂优先被氧化。

四、熟悉几个技巧

1、配平技巧

2、守恒技巧

3、关系式法

篇3:人教版初中英语总复习资料

一、

1. on time 准时,按时

2. listen to… 听……

3. in class 在课上

4. be late for 做……迟到

5. have to 不得不

6. be quiet 安静

7. go out 外出

8. do the dishes 清洗餐具

9. make breakfast 做早饭

10. make (one’s) bed 铺床

11. be noisy 吵闹

12. keep one’s hair short 留短发

13. play with sb. 和某人一起玩

14. play the piano 弹钢琴

15. have fun 玩得高兴

16. make rules 制订规则

二、

1. kind of 有几分,有点儿

2. be from/come from 来自于

3. South Africa 南非

4. all day 整天

5. for a long time 很长时间

6. get lost 迷路

7. places with food and water 有食物和水的地方

8. cut down 砍倒

9. in (great) danger 处于(极大)危险之中

10. twelve years old 十二岁

11. things made of ivory 由象牙制成的东西

篇4:人教版初中英语总复习资料

一、

1. Don’t arrive late for class. 上课不要迟到。

2. Can we bring music players to school? 我们可以带音乐播放器到学校吗?

3. And we always have to wear the school uniform. 并且我们总是不得不穿校服。

4. There are too many rules! 有太多的规则!

5. Don’t leave the dirty dishes in the kitchen! 不要把脏盘子留在厨房里!

6. I have to keep my hair short. 我不得不留短发。

二、

1. —Why do you like pandas? 你为什么喜欢熊猫?

—Because they’re kind of interesting. 因为它们有点儿有趣。

2. —Why does John like koalas? 约翰为什么喜欢树袋熊?

—Because they’re very cute. 因为它们非常可爱。

3. —Why don’t you like tigers? 你为什么不喜欢老虎?

—Because they’re really scary. 因为它们真的吓人。

4. —Where are lions from? 狮子来自哪里?

—They’re from South Africa. 它们来自南非。

5. Elephants can walk for a long time and never get lost. 大象能走很长时间并且从不迷路。

6. They can also remember places with food and water. 它们也能记住有食物和水的地方。

7. But elephants are in great danger. 但是,大象处于极大危险之中。

8. People cut down many trees so elephants are losing their homes.

人们砍倒了许多树,因此,大象渐渐失去它们的家园。

9. Today there are only about 3,000 elephants (over 100,000 before)

现在仅有大约3000头大象(之前超过10万头大象)。

10.Isn’t she beautiful? 她难道不美丽吗?

篇5:人教版初中化学总复习资料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宏观: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2化学变化:宏观: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

3区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

4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注意: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或放热,发光等。

(3)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现象。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常见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

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例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区别

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初中化学总复习资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实验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实验数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2 、◆检验燃烧后是否有H2O生成的方法:将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有水珠产生,则有水生成。

◆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H2O 的方法:将混合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白色粉末变成蓝色,则证明有水。

◆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H2O通常放在第一步;除去水蒸气,通常放在最后一步。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的方法: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或通过盛有固体干燥剂(如: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等)的干燥管。

3 、检验物质燃烧后是否有CO2生成的方法: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CO2生成。

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的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的方法:将混合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

4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石蜡+ O2 H2O + CO2

由蜡烛燃烧生成物可确定蜡烛的组成中有氢元素和碳元素,但不能确定氧元素。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

新课标七年级总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小升初作文总复习资料

初中地理总复习资料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提纲

人教版初中生物地理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英语下册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总复习资料有哪些(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总复习资料有哪些,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