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wyj8273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共含4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yj827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

篇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 主持单位:国务院信息办推广应用组 承办单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完成时间: 2月 (本文图均略) 目 录 第一部分 调查背景 1 第二部分 调查说明 2 一、调查对象 2 二、调查内容 2 三、调查时间 3 四、有关概念 3 五、调查方法 4 六、调查问卷 7 七、组织单位 7 第三部分 调查结果 9 第一章 域名、网站数及地区分布 9 一、域名数 9 二、网站数 10 第二章 网站性质及服务内容 12 一、网站按性质分类 12 二、网站的基本情况 13 三、各类型网站信息服务内容及信息更新情况 29 第三章 网页数量及性质特征 60 一、全国网站的网页情况 60 二、国内前100家大型网站的网页情况 63 三、全国网站的网页与国内前100家大型网站的网页情况比较 65 第四章 在线数据库数量及性质 67 一、在线数据库数量及各类网站拥有在线数据库情况 67 二、在线数据库按内容和记录数分类情况 70 第五章 总结 79 一、域名统计 79 二、网站统计 79 三、网页统计 85 四、在线数据库统计 86 图目录 图 1 地区域名数量分布 10 图 2 www站点性质分类 10 图 3 地区网站数量分布 11 图 4 不同性质类型网站分布图-饼状图 12 图 5 不同性质类型网站分布图-柱状图(%) 13 图 6平均每个网站每天的页面访问数 13 图 7 网站每天的页面访问数-按类型分布 14 图 8 企业网站每天的页面访问数-按行业分布(%) 15 图 9 制造业企业网站每天的页面访问数(%) 16 图 10 IT业企业网站每天的页面访问数(%) 16 图 11 各类网站的网站链接情况 17 图 12 各网站链接数的网站比例 18 图 13 各类网站的信息主要来源情况 19 图 14 各类网站提供的语种/文字阅读情况 20 图 15 各类网站提供全站信息搜索的情况 21 图 16 各类网站的网页上提供网站地图的情况 21 图 17 各类网站的网页上提供联系方式的情况 22 图 18 各类网站服务器拥有情况 22 图 19 拥有服务器的网站比例 23 图 20 各类网站拥有服务器情况 24 图 21 拥有服务器的各类网站所采用的操作系统情况 25 图 22 负责网站运营的全职员工人数情况 26 图 23 各类网站负责运营的平均全职员工人数 26 图 24 各类网站负责运营的全职员工人数拥有情况 27 图 25 网站的成立时间-饼图 28 图 26 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 的比例 30 图 27 交互性服务 31 图 28 政府新闻更新周期 32 图 29 政府职能/业务介绍更新周期 32 图 30 统计数据/资料查询更新周期 33 图 31 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更新周期 33 图 32 办事指南/说明更新周期 34 图 33 办公/业务咨询信息更新周期 34 图 34 政府通知/公告更新周期 35 图 35 办事进程状态查询更新周期 35 图 36 企业/行业经济信息更新周期 36 图 37 便民生活/住行信息更新周期 36 图 38 表格下载更新周期 37 图 39 政府公告、新闻、政策等信息通过网站发布情况 37 图 40 政府日常办公事务与网站相关服务的结合程度 38 图 41 提供以下信息服务的企业网站的比例 39 图 42 提供以下交互服务的企业网站的比例 40 图 43 企业网站信息总体更新情况 41 图 44 企业介绍更新周期 41 图 45 产品/服务介绍更新周期 42 图 46 行业新闻更新周期 42 图 47 企业动态更新周期 43 图 48 售后服务/技术支持更新周期 43 图 49 行业解决方案更新周期 44 图 50 行业报告更新周期 44 图 51 电子期刊更新周期 45 图 52 招聘信息更新周期 45 图 53 企业网站的行业分布 46 图 54 制造业中各类网站的分布 47 图 55 IT业中各类网站的分布 47 图 56 企业产品、服务、企业新闻等信息通过网站发布情况 48 图 57 企业业务与网站的结合程度 48 图 58 提供各类服务的商业网站的比例 50 图 59 提供各类信息的商业网站的比例 51 图 60 商业网站总体信息更新情况 52 图 61 商业网站新闻更新周期 52 图 62 商业网站产品信息更新周期 53 图 63 商业网站贸易信息更新周期 53 图 64 商业网站企业信息更新周期 54 图 65 商业网站科技信息更新周期 54 图 66 商业网站教育信息更新周期 55 图 67 商业网站招聘信息更新周期 55 图 68 商业网站金融财经信息更新周期 56 图 69 商业网站房地产信息更新周期 56 图 70 商业网站汽车信息更新周期 57 图 71 商业网站休闲娱乐信息更新周期 57 图 72 商业网站生活服务信息更新周期 58 图 73 商业网站体育信息更新周期 58 图 74 商业网站医疗健康/保健信息更新周期 59 图 75 商业网站文学艺术信息更新周期 59 图 76 商业网站旅游交通信息更新周期 60 图 77 商业网站交友征婚信息更新周期 60 图 78 全国网站的静动态网页数 61 图 79 网页的更新周期 62 图 80 全国前100家大型网站的动静态网页数 63 图 81 全国前100家网站的网页更新周期 64 图 82 前100家大型网站与全国网站的网页更新周期 66 图 83 各类网站拥有的在线数据库数和占全部在线数据库的比例 67 图 84 各类网站拥有在线数据库的比例 68 图 85 各类网站/平均每个网站拥有数据库数量情况 69 图 86 各类网站平均拥有在线数据库数量情况 69 图 87 拥有不同在线数据库数的网站比例 70 图 88 拥有各类在线数据库的网站比例情况 71 图 89 各类在线数据库平均拥有的记录数 72 图 90 各类在线数据库的更新周期情况 73 图 91 各类在线数据库的每次更新比率情况 75 图 92 各类网站在线数据库具有其它载体情况 76 图 93 各类网站在线数据库具体载体形式 76 图 94 在线数据库收费情况 77 图 95 在线数据库面向对象情况 78 表目录 表 1 调查内容和指标 2 表 2 地区域名数量分布 9 表 3 www站点性质分类 10 表 4 地区网站数量分布 11 表 5 各类网站的网站链接情况 17 表 6 各类网站的信息主要来源情况 18 表 7 各类网站提供的语种/文字阅读情况 20 表 8 各类网站拥有服务器情况 23 表 9 拥有服务器的各类网站所采用的操作系统情况 25 表 10 各类网站负责运营的平均全职员工人数拥有情况 27 表 11 网页数及网页字节数情况 61 表 12 网页的编码情况 62 表 13 网页的内容分类情况(按多媒体形式) 62 表 14 网页的更新周期情况 62 表 15 前100家网站的网页数及网页字节数情况 63 表 16 前100家网站的网页编码情况 63 表 17 前100家网站的网页内容分类情况(按多媒体形式) 64 表 18 前100家网站的网页更新周期 64 表 19 在线数据库数量及分布情况 67 表 20 各类网站拥有在线数据库情况 68 表 21 拥有各类在线数据库的网站比例情况 70 表 22 各类在线数据库平均拥有的记录数 71 表 23 各类在线数据库的更新周期情况 73 表 24 在线数据库的每次更新记录比率情况 74 表 25 在线数据库的载体情况 75 表 26 各类网站在线数据库具体载体形式 76 表 27 在线数据库收费情况 77 表 28 在线数据库面向对象情况 78 第一部分 调查背景 信息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它在国民经济信息化中位于核心的地位。正确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对促进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导正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拉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社会进步和繁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网上中文信息资源快速增长,到12月31日,全国在线数据库达到82929个,共15709万个网页,2744G数据量。网上政府信息、行业和企业信息、科技教育信息、文化娱乐信息、新闻信息、旅游信息、区域特色信息等均已形成一定规模。 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我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不断进展的同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视。例如,网络和数据库存在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难以实现互联共享;信息资源的开发滞后应用,存在大量信息孤岛现象等。因此,加大对我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引导力度,迫在眉睫。 为加深政府对我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把握,包括信息资源的存量、增量以及地区和行业分类特征等,为加快制定有关信息资源发展政策和措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促进政府对信息资源开发的有力引导,促进我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决定对我国各行、各业、各地区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本次调查是我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的第三次数量调查,开始于月,结束于202月,历时3个月。在保持与前二次调查有一定连续性、借鉴前二次调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调查方法、调查深度、结果分析等方面有所创新。本次调查初步探索了我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发展中的问题和规律,为我国政府进一步正确引导互联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二部分 调查说明 一、调查对象 所有域名注册单位属于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网站总和,包括.COM,.NET,.ORG和.CN域名(含ORG.CN,GOV.CN,EDU.CN等)下的所有网站。 二、调查内容 表 1 调查内容和指标 指标 数据来源 备注 域名数量 CNNIC数据 注册商上报 网站数量 CNNIC数据 注册商上报 网页数量 计算机自动搜索 在线数据库数量 问卷调查 域名 各地区域名分布状况 CNNIC数据 注册商上报 网站 各地区网站分布状况 CNNIC数据 注册商上报 按照省级行政区域划分 各种性质的网站分布状况 按照网站的域名特征划分 主要类型网站提供的服务 问卷调查 政府、商业、企业 各行业网站分布状况 按照标准行业分类法 网站相关特征 每天页面访问数 服务器拥有情况 网站的链接数 网站的员工数 网站成立时间 频道数 网站版本 网站的可访问性 网站地图等 安全性 防火墙、操作系统等 网站效果指标 信息发布 可用性度量 业务结合 网页 网页按内容形式分类比例 计算机搜索 包括图像、音频和视频 网页按性质分类比例 政府、企业、商业等 网页按地域分布比例 省域及七大区分布 网页长度 以字节数计算 网页的更新周期 网页编码状况 简、繁体中文、英文等 在线数据库 按性质分类比例 问卷调查 政府、企业、商业网站等 按地域分布比例 华北、华南等七大区分布 按内容分类比例 产品、科技信息数据库等 按形式分类比例 图形文字数据综合等 按使用情况分类比例 分自用和公用 公用下分免费和收费 收费下分收费方式 按服务方式分类比例 面向终端用户或中介 在线数据库更新状况 - 数据库容量 物理存储量(G) 是否同时具有其它载体 否、是(光盘、纸质等) 三、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年12月-年2月;数据截至时间:2003年12月31日。 四、有关概念 1. 在本次调查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定义为:中国互联网络上公开发布的网页和在线数据库的总和。 2. 中国互联网络是指所有域名注册单位属于中国大陆的`网站总和。 3. 在线数据库是指以Web为界面,提供公共检索的收费或免费的数据库。 4. 网站是指有独立域名的web站点,其中包括CN和通用顶级域名(gTLD)下的web站点。此处的独立域名指的是每个域名最多只对应一个网站WWW. 域名,如:对域名sina.com.cn来说,它只有一个网站 www.sina.com.cn ,并非它有news.sina.com.cn、mail.sina.com.cn……等多个网站。 5. 商业网站指业务主要在网上进行的电子商业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企业网站是相对于商业网站而言,指业务主要在网下进行的企业所建立的网站,如联想集团的网站 www.lenovo.com.cn 。 6. 网页搜索是指对抽取的网站从其首页(WWW 域名)开始搜索,通过网页上的层层链接,抓取所有属于该网站的网页的特征及其文本内容。 7. 静态网页是指URL中不含?和输入参数的网页,包括:*.htm、*.html、*.shtml、*.txt、*.xml等。 8. 动态网页是指URL中含?或输入参数的网页,包括:ASP,PHP,PERL,CGI等在Server方进行处理的网页。 9. 网页的编码形式:是根据网页本身的信息通过分析得到的,不是通过一篇网页在HTML中的声明来判断的。因为大量国内的英文网页在其HTML声明中都是简体中文。 10. 网页的内容形式:是通过文件后缀获得的。关于图像、音频、视频的文件后缀定义标准参考MIME标准。 11. 网页的更新情况:网页的更新时间是指搜索到该网页的当日日期与该网页的最后更新日期之间的时间段。 五、调查方法 (一)数据获取方式和渠道 域名和网站的总量数据通过国内各国际域名注册商和CNNIC联合获得。 网页的特征数据由百度公司利用搜索技术对全国网站进行搜索获得。搜索时通过URL判断同一网页是否有多个链接指向,避免了对这类网页的重复计算,通过判断不同网站的IP地址和首页字节数是否相同,排除了不同域名指向同一网站的情况。 网站的特征数据及在线数据库的特征数据通过Call Center电话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 (二)调查问卷的抽样方法 1.总体界定 按照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的定义(中国互联网络上公开发布的网页、在线数据库的总和),同时考虑到未注册域名而提供服务的网站数量较少以及调查的难度,本次调查中所指的总体为: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所有已注册域名的网站,包括.COM,.NET,.ORG和.CN域名(含ORG.CN,GOV.CN等)下的所有网站。 2.抽样框 关于抽样框,最直接的作法是选择抽样框为全国有域名的网站名录。由于保密性的原因,抽样过程需要委托各域名注册/代理商完成,从方便实施并提高数据精度的角度考虑选择抽样框为全国(不含港、澳、台)范围内的域名名录。 由于一个网站可能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域名,而有的域名没有建立网站。这样对于总体而言,就出现了抽样框单位没有对应的抽样单位、抽样框单位和抽样单位不一一对应等问题。对此,考虑采用排除、事后加权等方法来解决。 3.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的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按比例抽样:考虑到各域名类别下网站特征的差别,首先按域名类别分层;之后在每个类别内采用定距抽样的方法来抽取样本,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事后加权处理以估计全国范围的估计量。下面分阶段叙述抽样方法: 第一阶段:将样本量分到各层 因为到目前(2003年11月)为止只有截止2003年6月30日的全国范围的域名数的情况;同时考虑到我们主要是利用各类别域名数之间的比例关系来确定样本量在各层的分配,而这种关系应该不会有较大的变化。因此本方案按照截止2003年6月30日的各类别域名数占全国域名总数的比例将样本总量分配到各域名类别。 第二阶段:将样本量分配到各域名注册/代理商 抽样过程由域名注册/代理商按照抽样办法(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抽取指定数量的域名作为样本。样本按照各域名注册/代理商所注册拥有的域名数的比例进行分配。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M ij =Mj×(Nij /Nj) 其中:M ij表示第i家域名注册/代理商所应抽取第j类的域名数,M j表示第j类应抽取的域名样本数,Nij表示第i家域名注册/代理商所拥有第j类的域名总数,Nj表示第j类的域名总数。 第三阶段:各家域名注册/代理商抽取域名样本 考虑到尽可能简化各域名注册/代理商抽取样本的工作量和保证抽样的精度,要求各域名注册/代理商在整理了域名名录(抽样框)后采用等距抽样,抽取样本步骤如下: 步骤1:分组 以域名的类别为单位对域名名录进行分组。 步骤2:排序 由域名注册/代理商对其抽样框(域名名录及相关信息)内各组域名首先按照域名注册单位所属省份排序,进而在域名注册单位所属省份下按域名注册先后时间进行排序。 步骤3:编号 对各组内完成排序的域名进行编号。域名注册单位所属省份排序和编号规则规定如下: 序号 省市区 序号 省市区 序号 省市区 序号 省市区 1 北京 9 上海 17 湖北 25 云南 2 天津 10 江苏 18 湖南 26 西藏 3 河北 11 浙江 19 广东 27 陕西 4 山西 12 安徽 20 广西 28 甘肃 5 内蒙古 13 福建 21 海南 29 青海 6 辽宁 14 江西 22 重庆 30 宁夏 7 吉林 15 山东 23 四川 31 新疆 8 黑龙江 16 河南 24 贵州 步骤4:抽取样本 以第i个域名注册/代理商、抽取第j类样本的过程为例叙述如下。第i个域名注册/代理商在第j组域名列表中抽取出指定数量的Mij个域名作为其提供的第j类域名的样本,抽取的规则如下:首先计算一个抽样距离XIJ(XIJ=Round(nij/Mij)),XIJ为第i个域名注册/代理商在第j类样本中的抽样间距,然后随机从1到nij中选出一个数S,那么编号为P=S k*Xij(k=0、1、2、3 M ij-1)的域名即为被抽取的样本域名(当P>nij时,取P=P-nij)。 其他组的样本抽取过程类似,将各组中抽取到的样本综合到一起可组成第i个注册/代理商应抽取的样本。 步骤5:获取样本相关资料 将以上步骤所抽取的样本域名及其相关信息(包括:域名、域名类型、域名注册时间、域名所属单位、域名单位所在地、域名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存为Excel工作表文件。格式如下: 序号 域名 域名类型 域名注册时间 域名所属单位 域名单位所在地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 cnnic.net.cn Net 北京

篇2: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本文图均略) 第一部分  调查背景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上的内容日趋丰富,用户对互联网的应用逐渐从传统的浏览新闻、查询信息、收发邮件等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网络短信等互联网增值服务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并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 网站短信息服务作为最近一、两年兴起的一种互联网增值服务,其发展引人瞩目。网站所提供的丰富精彩的短信内容,吸引了大批的移动电话用户,通讯与网络的结合不仅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时尚多彩,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休闲娱乐方式,同时也为网站经营商和移动运营商带来了利润。另外,随着互联网上各种内容、服务的增加,宽带接入服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截至2003年6月,我国的宽带上网用户数已经达到了980万,占6800万网民的14.4%,比半年前增加48.5%,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90%。 鉴于此,我们在每半年一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本次热点调查,期望通过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和宽带服务的用户特征、用户对服务的使用状况及用户对服务的相关看法、意见等进行调查,为政府和相关单位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数据、信息,从而促进网站短信息服务、宽带服务乃至我国的互联网产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第二部分  调查内容 本次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网站短信息服务和宽带服务。具体包括: 一、网站短信息服务 (一)用户基本特征 (二)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使用情况 (三)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满意度与建议 (四)非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 二、宽带服务  (一)用户基本特征 (二)用户对宽带服务的使用情况 ¢ 全体用户 ¢ 家庭用户 (三)用户对宽带服务的满意度与建议 (四)非宽带服务用户不使用宽带服务的原因与未来一年内的使用意愿   第三部分  调查说明 一、 调查总体 调查总体界定为全国有住宅电话的6岁以上人群(不包含住校大学生)。 二、 调查方法 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本次调查对总体按省进行分层后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 ¢抽样指标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各省的城市住宅电话与乡村住宅电话的比例差异很大,由于城市与农村家庭的平均人口数差异很大,所以在确定各省样本量时,考虑的指标是拥有住宅电话的人数(或称住宅电话覆盖的人数);采用地市的住宅电话数目作为抽样指标。为了得到地市住宅电话数目的近似估计,借助省一级的住宅电话数目与有关的经济、人口指标建立的回归预测模型,再利用地市一级的有关经济、人口指标的值来计算。 ¢样本量 根据成本与精度的结合,在95%的置信度下,取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2%。考虑设计效应和发生率等,本次调查设计样本量为15500。样本分布全国31个省,并按各省电话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分配各省的样本量。 ¢省内各地市的抽样方法 采用PPS抽样方法。 第一步:用PPS法每省抽取7个地市(此处的地市包括地级市和地区行署,每个地市下都包含城镇和乡村,为不引起歧义,以下简称为地市),其中广东省和四川省由于地市较多,对其抽取8个地市进行调查。在地市多于七个的省中,各省的样本量在抽中各地市中按抽中的次数平均分配,在地市少于或等于七个的省中,各省的样本量在各地市中的分配与各地市的住宅电话成比例。 抽取地市的方法:在各省中抽取地市,根据所确定的入样指标住宅电话的数目,按照PPS抽样法,使每个地市被抽中的概率,等于该地市住宅电话的数目与该省住宅电话的数目之比。利用EXCEL软件产生0-1之间的均匀分布的随机数,根据随机数落在各地市对应累计百分比的范围,抽取7个地市。如果一个地市被抽到两次以上,则该地市样本量相应加倍。例如:假设某地市被抽中一次时,样本量为200个,如果该地市被抽中两次,则样本量为400个。 第二步:获得抽中地市的所有电话局号,根据该地市的局号数和样本数确定平均每个局号下需抽取的电话号码数。电话号码中除局号外的后四位或后三位数字,由计算机随机产生。 第三步:确定抽取调查对象。在电话拨通后,把接听电话的人作为被访对象,先询问其家庭中是否有人使用过互联网。如果没有则终止访问;如果有则随机抽取家庭中一名使用过互联网的成员询问其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和宽带服务的使用情况,以及个人基本资料。 三、 调查实施 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访问。问卷以封闭式题目为主,辅以个别开放式问题。在正式调查之前对问卷进行了试访,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调查从2003年9月19日开始,至2003年10月10日结束。由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采用CATI(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系统进行访问。所有访问员均受过正规专业训练并参加过项目培训。在实施过程中配备专职督导和质检人员,对每份问卷进行100%的审核,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调查问卷回收后,抽取了一定比例的问卷进行电话复核,以检验调查结果,并将不合格的问卷全部废除。 四、 抽样调查成功率 按美国舆论研究协会(AAPOR)的成功率公式三计算,本次抽样调查的成功率为32%。 五、 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数据处理之前,对数据中变量的取值、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配额等进行检查,对其中的不合格样本进行了核对、删除和补充,并对部分变量进行了事后编码。 在SPSS中,利用频数分析、分组、交叉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手段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 六、 相关说明 1、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本次调查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定义为:拥有手机并且使用过网站提供的短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用户。 2、 宽带服务用户:本次调查对宽带服务用户的定义为:使用宽带(包括ADSL、以太网、CABLE MODEM等)上网的互联网用户。 3、 非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本次调查对非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定义为:拥有手机但没有使用过网站提供的短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用户。 4、 非宽带服务用户:本次调查对非宽带服务用户的定义为:不使用宽带(包括ADSL、以太网、CABLE MODEM等)上网的互联网用户。 5、 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03年10月10日。   第四部分  调查结果 内容摘要 通过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调查发现: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主要以男性、18-30岁、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下的年轻人占据相对主要地位,已婚者与未婚者所占比例基本持平。   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和学生是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主体;公共管理/社会组织、IT业、制造业以及教育业是用户相对比较集中的行业。   个人月收入在1001-1500元的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所占比例最多,占到22%。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平均每周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10.9条。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使用这一服务主要看重的是其方便性、娱乐性以及网上信息的丰富性;网站提供的文字短信是用户最常使用的网站短信息服务类型;绝大多数用户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给朋友。   58.4%的用户每月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花费不超过10元。   在选择短信息服务网站时,用户最看重的因素是经常使用该网站,对该网站较熟悉,占46.2%。   总的来讲,用户对目前网站短信息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均值为3.6(五分制),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   内容再丰富一些、费用要合理、速度要快、稳定是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提出的主要建议。   非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不使用这一服务的主要原因是不需要,比例为34.6%。 通过对宽带服务的调查发现:   宽带服务用户中,男性、30岁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下的用户占据相对主要地位,已婚者与未婚者所占比例大致相等。   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公共管理/社会组织、教育业、制造业、IT业和批发零售业是用户相对比较集中的行业。   个人月收入在1001-1500元的用户所占比例最多,占20.7%。   用户使用宽带上网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家里、网吧/网校/网络咖啡厅和单位。   ADSL是用户使用最多的宽带上网方式,所占比例为70.8%。   用户在使用宽带上网时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信息查询,占70.7%,其次是网上游戏和网上聊天。   速度快是家庭宽带用户接入宽带最主要的原因;在用户可以选择的条件下,技术水平、速度和服务是家庭宽带用户在选择宽带接入服务商时相对比较看重的因素。   绝大多数家庭宽带用户采用包月或者包年的方式支付宽带上网费用;使用计时付费的家庭宽带用户大部分每月宽带上网花费不超过100元,采用包月或者包年制的家庭宽带用户每月所支付的包月费用平均为92.3元。   超过四分之三的用户认为网上现有的内容、服务等能够满足个人需求。   针对目前的宽带服务,用户希望提高速度、费用要合理以及内容要丰富,减少不健康内容。   非宽带服务用户不使用宽带服务主要是因为没有条件和暂时还不需要。   有一半的非宽带服务用户未来一年内肯定会或可能会使用宽带服务,因此我国宽带服务的前景比较乐观。   一、网站短信息服务 (一)用户基本特征 1、性别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男性占60.9%,女性占39.1%(如图1-1所示)。男性占据用户主体。 图1-1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性别分布 2、婚姻状况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已婚者占50.7%,未婚者占49.3%(如图1-2所示)。已婚者与未婚者所占比例基本持平。 图1-2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婚姻状况分布 3、年龄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18-24岁的用户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2.8%;其次是25-30岁的用户,为29.1%;31-35岁的用户占15.8%;35岁以上的用户占16.6%;18岁以下的用户较少,只有5.7%(如图1-3所示)。可以看出,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大部分集中在18-30岁的年轻人,他们追求时尚,喜爱与朋友沟通,是网站短信息服务的主要用户群。 图1-3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年龄分布   4、受教育程度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用户最多,为32.6%;其次是本科和高中/中专/技校,分别为30.7%和28.3%;高中以下和本科以上的用户相对较少,分别只有5%和3.4%(如图1-4所示)。 图1-4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受教育程度分布 5、职业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所占比例最多,为17.2%;专业技术人员位居第二,为14.5%;排在第三、第四的依次是商业/服务业人员和学生,分别占13.7%和1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工作人员以及教师也占据较多比例,分别为8.9%和8.1%(如图1-5所示)。 图1-5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职业分布 6、行业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从事公共管理/社会组织的人最多,占到12.9%;位居第二的是IT业和制造业,各占10.6%;紧随其后的是教育业,占到10.1%;批发零售业的用户也较多,占7.6%(如图1-6所示)。 图1-6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行业分布 7、个人月收入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个人月收入在1501-元的用户最多,占到22%,月收入在501-1000元的用户占15%,还有15%的用户月收入在500元及以下(含无收入),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用户随着收入的增加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如图1-7所示)。 图1-7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个人月收入分布 (二)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使用情况 1、用户平均每周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的条数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平均每周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10.9条。其中30.3%的用户每周发送不超过1条,24.8%的用户每周发送2-5条,每周发送6-10条的用户为14.2%,15.1%的用户每周发送11-20条,还有15.6%的用户每周发送20条以上(如图1-8所示)。 图1-8 用户平均每周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数量的分布   2、用户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因为方便而使用这一服务的用户占到33.7%;23.2%的用户是为了享受娱乐;21.8%的用户是为了获取相关信息,例如天气预报、时事新闻等;因为网上提供的内容丰富而使用这一服务的用户占到16.9%;还有8.5%的用户是因为追求时尚、好奇;可以群发、便宜、速度快等也是用户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分别有4.2%、4%和3%的用户提及(如图1-9所示)。可以看出,用户使用这一服务主要看重的是其方便性、娱乐性以及网上信息的丰富性。 图1-9 用户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 3、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站短信息服务类型 网站提供的文字短信以46.5%的比例高居榜首,成为用户最常使用的网站短信息服务类型;位居第二的`为订阅短信,经常使用这一服务的人为26.1%;分别有20.8%和16.9%的用户经常使用铃声下载和图片下载;使用自写短信这一服务类型的用户也较多,为15.2%;使用短信游戏、交友、移动QQ、点歌、彩信下载等服务的用户则相对较少,分别只有5.6%、3.9%、1.6%、1.2%、1.2%的用户经常使用(如图1-10所示)。 图1-10 用户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 4、用户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 绝大多数用户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给朋友,这一比例达到74.8%,22.4%的用户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发送的主要对象为同事/商业伙伴,21.2%的用户发送给同学,16.1%的用户发送给家人/亲戚,12.8%的用户发送给自己(如图1-11所示)。 图1-11 用户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 5、用户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所花的费用 58.4%的用户最近一个月内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所花的费用不超过10元,其中20.4%的用户最近一个月内并没有在网站短信息服务上有任何支出,21.3%的用户花费不超过5元,16.7%的用户花费在6-10元;21.3%的用户花费在11-30元;20.3%的用户花费在30元以上(如图1-12所示)。 图1-12 用户最近一个月内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所花的费用 6、用户选择短信息服务网站时最看重的因素 46.2%的用户经常使用某一网站的短信息服务是因为经常使用该网站,对该网站较熟悉,选择这一原因的用户最多;其他依次为:内容丰富(11.3%)、操作方便(7.7%)、发送/下载速度快(7.5%)、他人推荐(4.1%)、收费低(3.1%)、服务质量好(1.9%)、规模大、知名度高(1.5%)、有特定服务(1.4%)、邮箱在该网站(1.2%);还有6.4%的用户在选择短信息服务网站时比较随意,没有固定常去的网站,也没有特定原因(如图1-13所示)。 图1-13 用户选择短信息服务网站时最看重的因素 (三)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满意度与建议 1、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操作方面的看法 55.1%的用户认为网站短信息服务在操作上是非常简便或者比较简便,35.2%的用户认为一般,9.7%的用户认为非常繁琐或者比较繁琐(如图1-14所示)。 图1-14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操作方面的看法 2、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内容方面的看法 61.1%的用户认为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内容上是非常丰富或者比较丰富,30.2%的用户认为一般,有8.7%的用户认为不太丰富或者很不丰富(如图1-15所示)。   图1-15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内容方面的看法 3、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娱乐性方面的看法 46.9%的用户认为目前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娱乐性上是娱乐性很强或者娱乐性比较强,44.4%的用户认为一般,8.7%的用户认为娱乐性不强或者基本没有娱乐性(如图1-16所示)。   图1-16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娱乐性方面的看法 4、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发送速度方面的看法 69.8%的用户认为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发送速度上是非常及时或者比较及时,23.5%的用户认为一般,有6.7%的用户认为比较滞后或者非常滞后(如图1-17所示)。 图1-17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发送速度方面的看法 5、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收费方面的看法 36.3%的用户认为网站短信息服务的收费非常合理或者比较合理,36.7%的用户认为一般,27%的用户认为不太合理或者很不合理(如图1-18所示)。 图1-18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收费方面的看法 6、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总体满意度 58.2%的用户对目前网站短信息服务在总体上是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34.9%的用户认为一般,6.9%的用户认为不太满意或者很不满意(如图1-19所示)。如果以5分代表非常满意、1分代表很不满意,则总体满意度均值为3.6,用户对目前网站短信息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 图1-19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总体满意度 7、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建议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内容、费用、速度以及操作等几个方面。其中关于内容的建议较多,包括内容再丰富一些、内容要健康、内容更新要快、增强娱乐性、内容要有一定的专业性、个性化、内容要精致、有内涵、有深度、增强内容的实用性、减少广告等;关于速度,用户希望速度要快、稳定;在费用方面,用户希望费用要合理、收费要明确;在操作方面,用户提出操作要简便、订阅、取消订阅要简便。此外,用户还希望加强功能、放宽自写短信的字数限制、减少对机型的要求、提高安全性等(如表1-1所示)。   建议 百分比 内容再丰富一些 35.3% 费用要合理 27.9% 速度要快、稳定 16.0% 内容要健康 11.6% 操作要简便 7.4% 增强娱乐性 5.3% 内容要有一定的专业性、个性化 5.3% 内容要精致、有内涵、有深度 5.0% 收费要明确 4.5% 内容更新要快 4.2% 订阅、取消订阅要简便 3.3% 加强功能 3.3% 放宽自写短信的字数限制 2.1% 增强内容的实用性 1.8% 减少对机型的要求 1.8% 提高安全性 1.2% 减少广告 0.9% 表1-1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建议 (四)非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 拥有手机但是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用户中,因为不需要而不使用的人最多,达到34.6%;其次是没有感兴趣的内容、不知道怎么使用以及收费太贵,分别有13%、12.2%和11.6%的用户选择;因为工作太忙,顾不上、操作繁琐、不了解该服务、上网不方便等原因而不使用的用户各占5%左右;3.7%的用户担心不安全/不可靠;没想过、不习惯/不喜欢、内容太乱/不真实、担心网络病毒、手机无此功能等也是用户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各有1%多的用户因为这些原因而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如图1-20所示)。 图1-20 非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   二、宽带服务 (一)用户基本特征 1、性别 宽带服务用户中,男性占60.7%,女性占39.3%(如图2-1所示)。男性占据用户主体。 图2-1 宽带服务用户的性别分布 2、婚姻状况 宽带服务用户中,已婚者占48.7%,未婚者占51.3%(如图2-2所示)。已婚者与未婚者所占比例大致相等。 图2-2 宽带服务用户的婚姻状况分布   3、年龄 宽带服务用户中,18-24岁的用户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8%;其次是25-30岁的用户,所占比例为21%;18岁以下的用户占17.9%;31-35岁的用户占14.5%;还有18.6%的用户在35岁以上(如图2-3所示)。30岁以下的用户占据大多数。 图2-3 宽带服务用户的年龄分布 4、受教育程度 宽带服务用户中,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技校的用户最多,为32.3%;其次是大专和本科,分别占27.5%和25.1%;高中以下的用户占12%;本科以上的用户相对偏少,只有3.1%(如图2-4所示)。 图2-4 宽带服务用户的受教育程度分布   5、职业 宽带服务用户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24.6%;专业技术人员位居第二,比例为13.7%;排在第三的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所占比例为11.5%;紧随其后的是商业/服务业人员,占10.5%;教师以及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工作人员也占据一定比例,分别为8%和7%(如图2-5所示)。 图2-5 宽带服务用户的职业分布 6、行业 宽带服务用户中,从事公共管理/社会组织的人最多,占到12.6%;教育业紧随其后,从事这一行业的用户占11.7%;位居第三的是制造业,占9.3%;从事IT业和批发零售业的用户所占比例也较多,分别为8.9%和7.6%(如图2-6所示)。 图2-6 宽带服务用户的行业分布 7、个人月收入 宽带服务用户中,个人月收入在1001-1500元的用户所占比例最多,为20.7%,其次是无收入和月收入在501-1000元的用户,分别占16.8%和16.5%,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用户占12.5%,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用户随着月收入的增加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如图2-7所示)。 图2-7 宽带服务用户的个人月收入分布 (二)用户对宽带服务的使用情况 ¢全体用户 1、用户使用宽带上网的地点 用户使用宽带上网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家里、网吧/网校/网络咖啡厅和单位。在家里上网的用户最多,达到56.3%;在网吧/网校/网络咖啡厅和单位使用宽带上网的用户各占36.6%和32.1%;还有6.4%的用户在学校使用宽带上网(如图2-8所示)。 图2-8 用户使用宽带上网的地点   2、用户使用宽带上网的方式 ADSL是用户使用最多的宽带上网方式,有70.8%的用户使用;24.6%的用户使用以太网;使用Cable Modem方式的用户最少,只有7.8%(如图2-9所示)。可以看出,ADSL是目前宽带接入市场的主流方式。 图2-9 用户使用宽带上网的方式 3、用户使用宽带上网时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 信息查询是用户在使用宽带上网时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其比例高达70.7%;网上游戏和网上聊天也是用户在使用宽带上网时使用较多的网络服务,分别有39.5%和35.6%的用户经常使用;使用电子邮箱、搜索引擎和多媒体娱乐的用户各占18.2%、16.5%和16%;还有一定数量的用户在使用宽带上网时经常使用软件上传或下载和VOD点播,其比例分别为8.9%和8.5%(如图2-10所示)。 图2-10 用户使用宽带上网时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 ¢家庭用户 1、用户接入宽带的主要原因 速度快是家庭宽带用户接入宽带最主要的原因,33.7%的用户因为这一原因而接入宽带;享受多媒体服务、网络游戏等也是用户提及较多的原因,所占比例为28.3%;18.5%的用户是因为使用方便而接入宽带;6.3%的用户是为了节约费用;因为赶时髦/好奇、稳定可靠和24小时在线而接入宽带的家庭用户分别为2.5%、1.8%和1%(如图2-11所示)。与窄带相比,速度快是宽带最大的优势,这一优势应该是促使家庭用户接入宽带的最主要原因。 图2-11 家庭宽带用户接入宽带的主要原因 2、用户选择宽带接入服务商时最看重的因素 当问及家庭宽带用户在选择宽带接入服

[1] [2] 下一页

篇3: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本文图均略) 第一部分 调查背景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上的内容日趋丰富,用户对互联网的应用逐渐从传统的浏览新闻、查询信息、收发邮件等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网络短信等互联网增值服务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并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 网站短信息服务作为最近一、两年兴起的一种互联网增值服务,其发展引人瞩目。网站所提供的丰富精彩的短信内容,吸引了大批的移动电话用户,通讯与网络的结合不仅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时尚多彩,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休闲娱乐方式,同时也为网站经营商和移动运营商带来了利润。另外,随着互联网上各种内容、服务的增加,宽带接入服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截至6月,我国的宽带上网用户数已经达到了980万,占6800万网民的14.4%,比半年前增加48.5%,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90%。 鉴于此,我们在每半年一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本次热点调查,期望通过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和宽带服务的用户特征、用户对服务的使用状况及用户对服务的相关看法、意见等进行调查,为政府和相关单位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数据、信息,从而促进网站短信息服务、宽带服务乃至我国的互联网产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第二部分 调查内容 本次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网站短信息服务和宽带服务。具体包括: 一、网站短信息服务 (一)用户基本特征 (二)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使用情况 (三)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满意度与建议 (四)非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 二、宽带服务 (一)用户基本特征 (二)用户对宽带服务的使用情况 ¢ 全体用户 ¢ 家庭用户 (三)用户对宽带服务的满意度与建议 (四)非宽带服务用户不使用宽带服务的原因与未来一年内的使用意愿 第三部分 调查说明 一、调查总体 调查总体界定为全国有住宅电话的6岁以上人群(不包含住校大学生)。 二、调查方法 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本次调查对总体按省进行分层后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 ¢抽样指标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各省的城市住宅电话与乡村住宅电话的比例差异很大,由于城市与农村家庭的平均人口数差异很大,所以在确定各省样本量时,考虑的指标是拥有住宅电话的人数(或称住宅电话覆盖的人数);采用地市的住宅电话数目作为抽样指标。为了得到地市住宅电话数目的近似估计,借助省一级的住宅电话数目与有关的经济、人口指标建立的回归预测模型,再利用地市一级的有关经济、人口指标的值来计算。 ¢样本量 根据成本与精度的结合,在95%的置信度下,取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2%。考虑设计效应和发生率等,本次调查设计样本量为15500。样本分布全国31个省,并按各省电话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分配各省的样本量。 ¢省内各地市的抽样方法 采用PPS抽样方法。 第一步:用PPS法每省抽取7个地市(此处的地市包括地级市和地区行署,每个地市下都包含城镇和乡村,为不引起歧义,以下简称为地市),其中广东省和四川省由于地市较多,对其抽取8个地市进行调查。在地市多于七个的省中,各省的样本量在抽中各地市中按抽中的次数平均分配,在地市少于或等于七个的省中,各省的样本量在各地市中的分配与各地市的住宅电话成比例。 抽取地市的方法:在各省中抽取地市,根据所确定的入样指标住宅电话的数目,按照PPS抽样法,使每个地市被抽中的概率,等于该地市住宅电话的数目与该省住宅电话的数目之比。利用EXCEL软件产生0-1之间的均匀分布的随机数,根据随机数落在各地市对应累计百分比的范围,抽取7个地市。如果一个地市被抽到两次以上,则该地市样本量相应加倍。例如:假设某地市被抽中一次时,样本量为200个,如果该地市被抽中两次,则样本量为400个。 第二步:获得抽中地市的所有电话局号,根据该地市的局号数和样本数确定平均每个局号下需抽取的电话号码数。电话号码中除局号外的后四位或后三位数字,由计算机随机产生。 第三步:确定抽取调查对象。在电话拨通后,把接听电话的人作为被访对象,先询问其家庭中是否有人使用过互联网。如果没有则终止访问;如果有则随机抽取家庭中一名使用过互联网的成员询问其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和宽带服务的使用情况,以及个人基本资料。 三、调查实施 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访问。问卷以封闭式题目为主,辅以个别开放式问题。在正式调查之前对问卷进行了试访,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调查从209月19日开始,至年10月10日结束。由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采用CATI(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系统进行访问。所有访问员均受过正规专业训练并参加过项目培训。在实施过程中配备专职督导和质检人员,对每份问卷进行100%的审核,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调查问卷回收后,抽取了一定比例的问卷进行电话复核,以检验调查结果,并将不合格的问卷全部废除。 四、抽样调查成功率 按美国舆论研究协会(AAPOR)的成功率公式三计算,本次抽样调查的成功率为32%。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数据处理之前,对数据中变量的取值、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配额等进行检查,对其中的不合格样本进行了核对、删除和补充,并对部分变量进行了事后编码。 在SPSS中,利用频数分析、分组、交叉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手段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 六、相关说明 1、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本次调查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定义为:拥有手机并且使用过网站提供的短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用户。 2、宽带服务用户:本次调查对宽带服务用户的定义为:使用宽带(包括ADSL、以太网、CABLE MODEM等)上网的互联网用户。 3、非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本次调查对非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定义为:拥有手机但没有使用过网站提供的短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用户。 4、非宽带服务用户:本次调查对非宽带服务用户的定义为:不使用宽带(包括ADSL、以太网、CABLE MODEM等)上网的互联网用户。 5、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03年10月10日。 第四部分 调查结果 内容摘要 通过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调查发现: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主要以男性、18-30岁、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下的年轻人占据相对主要地位,已婚者与未婚者所占比例基本持平。 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和学生是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主体;公共管理/社会组织、IT业、制造业以及教育业是用户相对比较集中的行业。 个人月收入在1001-1500元的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所占比例最多,占到22%。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平均每周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10.9条。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使用这一服务主要看重的是其方便性、娱乐性以及网上信息的丰富性;网站提供的文字短信是用户最常使用的网站短信息服务类型;绝大多数用户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给朋友。 58.4%的用户每月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花费不超过10元。 在选择短信息服务网站时,用户最看重的因素是经常使用该网站,对该网站较熟悉,占46.2%。 总的来讲,用户对目前网站短信息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均值为3.6(五分制),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 内容再丰富一些、费用要合理、速度要快、稳定是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提出的主要建议。 非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不使用这一服务的主要原因是不需要,比例为34.6%。 通过对宽带服务的调查发现: 宽带服务用户中,男性、30岁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下的用户占据相对主要地位,已婚者与未婚者所占比例大致相等。 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公共管理/社会组织、教育业、制造业、IT业和批发零售业是用户相对比较集中的行业。 个人月收入在1001-1500元的用户所占比例最多,占20.7%。 用户使用宽带上网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家里、网吧/网校/网络咖啡厅和单位。 ADSL是用户使用最多的宽带上网方式,所占比例为70.8%。 用户在使用宽带上网时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信息查询,占70.7%,其次是网上游戏和网上聊天。 速度快是家庭宽带用户接入宽带最主要的原因;在用户可以选择的条件下,技术水平、速度和服务是家庭宽带用户在选择宽带接入服务商时相对比较看重的因素。 绝大多数家庭宽带用户采用包月或者包年的方式支付宽带上网费用;使用计时付费的家庭宽带用户大部分每月宽带上网花费不超过100元,采用包月或者包年制的家庭宽带用户每月所支付的包月费用平均为92.3元。 超过四分之三的用户认为网上现有的内容、服务等能够满足个人需求。 针对目前的宽带服务,用户希望提高速度、费用要合理以及内容要丰富,减少不健康内容。 非宽带服务用户不使用宽带服务主要是因为没有条件和暂时还不需要。 有一半的非宽带服务用户未来一年内肯定会或可能会使用宽带服务,因此我国宽带服务的前景比较乐观。 一、网站短信息服务 (一)用户基本特征 1、性别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男性占60.9%,女性占39.1%(如图1-1所示)。男性占据用户主体。 图1-1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性别分布 2、婚姻状况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已婚者占50.7%,未婚者占49.3%(如图1-2所示)。已婚者与未婚者所占比例基本持平。 图1-2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婚姻状况分布 3、年龄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18-24岁的用户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2.8%;其次是25-30岁的用户,为29.1%;31-35岁的用户占15.8%;35岁以上的用户占16.6%;18岁以下的用户较少,只有5.7%(如图1-3所示)。可以看出,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大部分集中在18-30岁的年轻人,他们追求时尚,喜爱与朋友沟通,是网站短信息服务的主要用户群。 图1-3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年龄分布 4、受教育程度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用户最多,为32.6%;其次是本科和高中/中专/技校,分别为30.7%和28.3%;高中以下和本科以上的用户相对较少,分别只有5%和3.4%(如图1-4所示)。 图1-4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受教育程度分布 5、职业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所占比例最多,为17.2%;专业技术人员位居第二,为14.5%;排在第三、第四的依次是商业/服务业人员和学生,分别占13.7%和1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工作人员以及教师也占据较多比例,分别为8.9%和8.1%(如图1-5所示)。 图1-5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职业分布 6、行业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从事公共管理/社会组织的人最多,占到12.9%;位居第二的.是IT业和制造业,各占10.6%;紧随其后的是教育业,占到10.1%;批发零售业的用户也较多,占7.6%(如图1-6所示)。 图1-6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行业分布 7、个人月收入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个人月收入在1501-2000元的用户最多,占到22%,月收入在501-1000元的用户占15%,还有15%的用户月收入在500元及以下(含无收入),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用户随着收入的增加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如图1-7所示)。 图1-7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的个人月收入分布 (二)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使用情况 1、用户平均每周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的条数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平均每周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10.9条。其中30.3%的用户每周发送不超过1条,24.8%的用户每周发送2-5条,每周发送6-10条的用户为14.2%,15.1%的用户每周发送11-20条,还有15.6%的用户每周发送20条以上(如图1-8所示)。 图1-8 用户平均每周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数量的分布 2、用户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 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中,因为方便而使用这一服务的用户占到33.7%;23.2%的用户是为了享受娱乐;21.8%的用户是为了获取相关信息,例如天气预报、时事新闻等;因为网上提供的内容丰富而使用这一服务的用户占到16.9%;还有8.5%的用户是因为追求时尚、好奇;可以群发、便宜、速度快等也是用户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分别有4.2%、4%和3%的用户提及(如图1-9所示)。可以看出,用户使用这一服务主要看重的是其方便性、娱乐性以及网上信息的丰富性。 图1-9 用户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 3、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站短信息服务类型 网站提供的文字短信以46.5%的比例高居榜首,成为用户最常使用的网站短信息服务类型;位居第二的为订阅短信,经常使用这一服务的人为26.1%;分别有20.8%和16.9%的用户经常使用铃声下载和图片下载;使用自写短信这一服务类型的用户也较多,为15.2%;使用短信游戏、交友、移动QQ、点歌、彩信下载等服务的用户则相对较少,分别只有5.6%、3.9%、1.6%、1.2%、1.2%的用户经常使用(如图1-10所示)。 图1-10 用户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 4、用户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 绝大多数用户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给朋友,这一比例达到74.8%,22.4%的用户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发送的主要对象为同事/商业伙伴,21.2%的用户发送给同学,16.1%的用户发送给家人/亲戚,12.8%的用户发送给自己(如图1-11所示)。 图1-11 用户使用网站发送短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 5、用户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所花的费用 58.4%的用户最近一个月内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所花的费用不超过10元,其中20.4%的用户最近一个月内并没有在网站短信息服务上有任何支出,21.3%的用户花费不超过5元,16.7%的用户花费在6-10元;21.3%的用户花费在11-30元;20.3%的用户花费在30元以上(如图1-12所示)。 图1-12 用户最近一个月内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所花的费用 6、用户选择短信息服务网站时最看重的因素 46.2%的用户经常使用某一网站的短信息服务是因为经常使用该网站,对该网站较熟悉,选择这一原因的用户最多;其他依次为:内容丰富(11.3%)、操作方便(7.7%)、发送/下载速度快(7.5%)、他人推荐(4.1%)、收费低(3.1%)、服务质量好(1.9%)、规模大、知名度高(1.5%)、有特定服务(1.4%)、邮箱在该网站(1.2%);还有6.4%的用户在选择短信息服务网站时比较随意,没有固定常去的网站,也没有特定原因(如图1-13所示)。 图1-13 用户选择短信息服务网站时最看重的因素 (三)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满意度与建议 1、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操作方面的看法 55.1%的用户认为网站短信息服务在操作上是非常简便或者比较简便,35.2%的用户认为一般,9.7%的用户认为非常繁琐或者比较繁琐(如图1-14所示)。 图1-14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操作方面的看法 2、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内容方面的看法 61.1%的用户认为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内容上是非常丰富或者比较丰富,30.2%的用户认为一般,有8.7%的用户认为不太丰富或者很不丰富(如图1-15所示)。 图1-15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内容方面的看法 3、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娱乐性方面的看法 46.9%的用户认为目前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娱乐性上是娱乐性很强或者娱乐性比较强,44.4%的用户认为一般,8.7%的用户认为娱乐性不强或者基本没有娱乐性(如图1-16所示)。 图1-16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娱乐性方面的看法 4、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发送速度方面的看法 69.8%的用户认为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发送速度上是非常及时或者比较及时,23.5%的用户认为一般,有6.7%的用户认为比较滞后或者非常滞后(如图1-17所示)。 图1-17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发送速度方面的看法 5、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收费方面的看法 36.3%的用户认为网站短信息服务的收费非常合理或者比较合理,36.7%的用户认为一般,27%的用户认为不太合理或者很不合理(如图1-18所示)。 图1-18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在收费方面的看法 6、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总体满意度 58.2%的用户对目前网站短信息服务在总体上是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34.9%的用户认为一般,6.9%的用户认为不太满意或者很不满意(如图1-19所示)。如果以5分代表非常满意、1分代表很不满意,则总体满意度均值为3.6,用户对目前网站短信息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 图1-19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总体满意度 7、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建议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内容、费用、速度以及操作等几个方面。其中关于内容的建议较多,包括内容再丰富一些、内容要健康、内容更新要快、增强娱乐性、内容要有一定的专业性、个性化、内容要精致、有内涵、有深度、增强内容的实用性、减少广告等;关于速度,用户希望速度要快、稳定;在费用方面,用户希望费用要合理、收费要明确;在操作方面,用户提出操作要简便、订阅、取消订阅要简便。此外,用户还希望加强功能、放宽自写短信的字数限制、减少对机型的要求、提高安全性等(如表1-1所示)。 建议 百分比 内容再丰富一些 35.3% 费用要合理 27.9% 速度要快、稳定 16.0% 内容要健康 11.6% 操作要简便 7.4% 增强娱乐性 5.3% 内容要有一定的专业性、个性化 5.3% 内容要精致、有内涵、有深度 5.0% 收费要明确 4.5% 内容更新要快 4.2% 订阅、取消订阅要简便 3.3% 加强功能 3.3% 放宽自写短信的字数限制 2.1% 增强内容的实用性 1.8% 减少对机型的要求 1.8% 提高安全性 1.2% 减少广告 0.9% 表1-1 用户对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建议 (四)非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 拥有手机但是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用户中,因为不需要而不使用的人最多,达到34.6%;其次是没有感兴趣的内容、不知道怎么使用以及收费太贵,分别有13%、12.2%和11.6%的用户选择;因为工作太忙,顾不上、操作繁琐、不了解该服务、上网不方便等原因而不使用的用户各占5%左右;3.7%的用户担心不安全/不可靠;没想过、不习惯/不喜欢、内容太乱/不真实、担心网络病毒、手机无此功能等也是用户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各有1%多的用户因为这些原因而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如图1-20所示)。 图1-20 非网站短信息服务用户不使用网站短信息服务的原因 二、宽带服务 (一)用户基本特征 1、性别 宽带服务用户中,男性占60.7%,女性占39.3%(如图2-1所示)。男性占据用户主体。 图2-1 宽带服务用户的性别分布 2、婚姻状况 宽带服务用户中,已婚者占48.7%,未婚者占51.3%(如图2-2所示)。已婚者与未婚者所占比例大致相等。 图2-2 宽带服务用户的婚姻状况分布 3、年龄 宽带服务用户中,18-24岁的用户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8%;其次是25-30岁的用户,所占比例为21%;18岁以下的用户占17.9%;31-35岁的用户占14.5%;还有18.6%的用户在35岁以上(如图2-3所示)。30岁以下的用户占据大多数。 图2-3 宽带服务用户的年龄分布 4、受教育程度 宽带服务用户中,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技校的用户最多,为32.3%;其次是大专和本科,分别占27.5%和25.1%;高中以下的用户占12%;本科以上的用户相对偏少,只有3.1%(如图2-4所示)。 图2-4 宽带服务用户的受教育程度分布 5、职业 宽带服务用户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24.6%;专业技术人员位居第二,比例为13.7%;排在第三的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所占比例为11.5%;紧随其后的是商业/服务业人员,占10.5%;教师以及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工作人员也占据一定比例,分别为8%和7%(如图2-5所示)。 图2-5 宽带服务用户的职业分布 6、行业 宽带服务用户中,从事公共管理/社会组织的人最多,占到12.6%;教育业紧随其后,从事这一行业的用户占11.7%;位居第三的是制造业,占9.3%;从事IT业和批发零售业的用户所占比例也较多,分别为8.9%和7.6%(如图2-6所示)。 图2-6 宽带服务用户的行业分布 7、个人月收入 宽带服务用户中,个人月收入在1001-1500元的用户所占比例最多,为20.7%,其次是无收入和月收入在501-1000元的用户,分别占16.8%和16.5%,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用户占12.5%,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用户随着月收入的增加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如图2-7所示)。 图2-7 宽带服务用户的个人月收入分布 (二)用户对宽带服务的使用情况 ¢全体用户 1、用户使用宽带上网的地点 用户使用宽带上网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家里、网吧/网校/

篇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20xx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截至20xx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互联网普及率较20xx年提升4个百分点,相比2007年以来平均每年6个百分点的提升,增长速度有所回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网站数在20xx年下半年实现止跌,并快速回升。

一、整体互联网应用情况

第一,20xx年2月的人均单日访问总次数高于20xx年1月,这反映了春节放假期间,虽然人们的私人时间更多,但这些时间更多地用于回家、走亲访友,用于个人上网的时间反而是减少的。

第二,这两个月排名前十的网站中,有7类网站相同,分别是网上购物、资讯门户、搜索引擎、婚恋交友、电子支付、主流媒体、网络视频,且这7类网站一直占据前7名(只有主流媒体和网络视频的名次在前7名内小幅变化),各类网站的人均单日访问次数也都随人均单日访问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这既说明这7类网站是主流的网站类型,也说明这7类网站发展态势与整体网站相同。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7类网站可以代表整体网站,在不具备研究全部网站的情况下,可以研究这7类网站,近似地判断得出全部网站的状况。当然,如果有更多月份的数据支撑,该结论将更加可靠。

第三,导航网站列入了2月份的前十名榜中,说明随着人均单日访问总次数的增多,网民更多地依赖导航网站来上网,而不愿意通过输入网址、点击收藏夹等方式来上网。导航网站的市场前景还是很可观的。

第四,博客空间列入了2月份的前十名榜中,可能的原因如下:网民春节回家、旅游期间的感悟、所拍摄的照片终于在2月份回到日常生活轨道后有时间整理上传到博客里;众多名人春节也给自己放了假,不再更新博客了,2月份开始正常更新。博客文章的更新,自然带动了网民访问博客空间网站的热情。

第五,求职招聘列入了2月份的前十名榜中,这倒是比较显然的,历来,春节过

后都是跳槽的高峰期。

二、市场调查分析与结论

(一)商务交易

1.网上购物

20xx年,我国团购用户数达到6465万,年增长高达244.8%。团购用户热情不减,但团购网站数量却在下半年开始下滑。《报告》分析指出,由于团购服务本身存在低门槛、弱约束等问题,加之团购网站前期投入资金较大,遭遇资本市场整体转冷,市场负面因素显现,导致团购网站数量大幅下降。

流量虽大,人气虽足,但是仍面临盈利难的尴尬局面。《报告》认为,网络团购经过20xx年的行业“洗礼”后,行业将寻找新的均衡和稳定。以购物网站、旅行预订为代表的其他互联网服务商的进入将挤压小型团购网站的生存空间,而有定位清晰、有核心竞争力的团购网站仍将受到市场的青睐。

2.电子支付

从20xx年开始,网上交易愈来愈普及。为了交易的安全性,大多数的网民不再采用传统的支付方式,而是采用电子支付或第三方支付。

(二)交流沟通

1.即时通信

截至20xx年12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3.53亿人,比2009年增长8025万,增幅达29.5%。即时通信使用率从2007年开始下滑,但在今年有所回升,达到77.1%,比2009年增长6.2个百分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手机网民规模继续扩大,手机即时通信的使用率获得较大提升,继续位列手机互联网应用的首位,从而拉动了即时通信用户规模的增长。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基于应用的垂直类即时通讯工具发展加速,垂直类即时通信工具用户规模的增长成为推动整体即时通信用户增长的又一动力

2.博客

截至20xx年12月,博客在网民中的使用率提升了6.7个百分点,达到64.4%,用户规模达2.95亿人,年增用户7310万人,年增长率33%。

3.微博

20xx年,国内微博客用户规模约6311万人,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为13.8%。手机网民中手机微博客的使用率达15.5%,手机微博客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手机端信息生产和消费行为快速拓展。 20xx年是微博客快速兴起的一年。微博客凭借平台的开放性、终端扩展性、内容简洁性和低门槛等特性,在网民中快速渗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媒体。具体体现在:其一,微博客成为网民获取新闻时事、人际交往、自我表达、社会分享以及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其二,微博客成为社会公共舆论、企业品牌和产品推广、传统媒体传播的重要平台。 微博客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网络应用,对互联网产业将产生深远影响。第一,微博客正在发展成为重要的新闻源,使新闻媒体的传播形态发生变化;第二,微博客与即时通信、博客、社交网站用户的高度重合,将对其他社交网络应用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将加快社交网络的平台化发展;第三,微博客信息的即时性、碎片化等特征,将加快实时搜索等网络服务的技术开发和应用

(三)信息搜索

截至20xx年第三季度,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到3.96亿,用户增长放缓。

1.网民网页搜索使用惯性已经养成。

百度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线,仍旧占据极为领先的市场地位,20xx年市场集中化趋势更为明显。百度对六大群体——少年用户群、大学生用户群、白领用户群、蓝领用户群、老年用户群、农村用户群的渗透率都很高,没有明显的用户渗透短板。与此同时,其他搜索引擎公司正在崛起,但是在传统网页搜索上,超过百度较为不易。

2.垂直搜索引擎正在兴起

随着中国网民的日益成熟,网民在仍旧是综合搜索引擎用户的同时,更多细分化的需求开始通过垂直搜索引擎满足,20xx年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在争夺垂直产品搜索用户上,三股力量在角力:综合搜索引擎、垂直搜索引擎、提供产品服务的网站站内搜索。目前综合搜索引擎的用户量非常大,但另外垂直搜索引擎以及网络应用站内搜索用户量增长迅速。

从产品搜索看,各有15%左右的用户使用专业垂直搜索引擎和使用购物网站站内搜索;从视频搜索看,则是视频网站站内搜索较强,比例达到23.2%,使用专业垂直搜索引擎和视频网站站内搜索的比例分别是9.9%和23.2%;音乐搜索亦是如此,在音乐网站站内搜索的比例达到28.3%,已超过通过综合搜索引擎提供的音乐搜索功能搜索的21.7%。

3.新搜索入口正在形成

网民使用较多的仍旧是直接上专业搜索网站的首页搜索,有81%的用户有这一习惯。其次是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关键词搜索,用户比例达39.6%。网民进入搜索引擎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以上这两种外,导航网站、浏览器搜索框、聊天工具等都是网民进入搜索引擎的重要入口,使用比例分别达到34.2%、31.4%、28.1%。

分用户群看,老年用户更习惯使用直接登录首页,使用网站首页的比例在六大群体中最高,达到84.8%。活跃度较高的大学生用户和少年用户更喜欢浏览器搜索框和聊天工具提供的搜索引擎入口,大学生用户使用浏览器搜索框的比例为42.4%,少年用户使用聊天工具提供搜索框的比例是39.1%。这预示着搜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4.新闻、视频和音乐是用户最常搜索的三大内容

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的前三大类内容是:新闻、视频和音乐,用户比例分别是47.7%、45.2%、41.6%。大部分综合搜索引擎都已经提供这三种内容的垂直搜索功能。小说等文学作品的用户搜索率为23.7%,用户量已经达到9400万,搜索引擎仍旧是文学网站的重要流量导入口。分用户群看,老年用户对搜索引擎新闻的依赖度较高,有60%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新闻;大学生和少年用户搜索视频和音乐比例更高。

(四)网络娱乐

1.网络视频

截至20xx年12月,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2.84亿人,在网民中的渗透率约为62.1%。与2009年12月底相比,网络视频用户人数年增长4354万人,年增长率18.1%。

随着国内网络视频服务水平的提高,网络视频已经发展成为人们获取电影、电视、视频等数字内容的重要媒体。与网络视频的媒体影响力和行业地位相比,网络视频的商业价值仍有待于挖掘。从网络视频营销来看,虽然国内网络视频广告营收快速增长,但网络视频广告单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网络视频的盈利模式来看,高额的版权交易和带宽成本给国内网络视频厂商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压

力。因此,根据国内网络视频用户的市场需求,探索新的运营模式成为国内视频产业走向成熟的关键。

20xx年,在大部分网络娱乐类应用的使用率继续下滑的同时,网络视频的使用率呈逆势上扬的态势,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势头相对良好。《报告》显示,20xx年,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等娱乐应用的用户规模有小幅增长,但使用率均有下滑。相比之下,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则较上一年增加14.6%,达到3.25亿人,使用率提升至63.4%。

2.网络文学

截至20xx年12月,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2.6%,用户规模达1.95亿,较2009年底增长19.9%,是互联网娱乐类应用中,用户渗透率唯一增长的应用。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降低了文学写作和发表的门槛,让大众获得了更多参与文学创作和阅读的机会,从而带动了网络文学的繁荣。更多传统文学作家借助互联网发表和传播作品;传统文学奖项把网络文学纳入评选;线下出版社与文学网站积极合作出版书籍;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热播。网络文学在创作主体、流通渠道、用户参与等方面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有力推动了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的增长

3.网络游戏

截止20xx年12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3.04亿,较2009年底增长3956万,增长率为15%。与此同时,网民使用率也出现了下降,从2009年底的68.9%降至66.5%,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已经进入平台期。 从网络游戏行业的发展趋势看,在用户增长减缓的情况下,产品的细分需求进一步提升,游戏年龄偏长以及丰富的产品促使用户选择更为理智,提升产品的对于不同用户的针对性已经成为产品竞争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CNNIC互联网研究,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 CNNIC互联网研究,李长江:20xx年的前两个月,互联网发生了哪些变化?20xx-03-21

3. CNNIC互联网研究,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xx年1月)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北京职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招聘实习生

中国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中学生零花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报告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计算机互联网络实习报告

中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

中国牛奶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ERP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