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物理量诊断分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雷人龙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川北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物理量诊断分析(共含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雷人龙”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川北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物理量诊断分析

篇1:川北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物理量诊断分析

川北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物理量诊断分析

利用7月16日至19日的高空地面资料,对当年7月18日至19日发生在川北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分析和物理量诊断分析,得出了产生此次大暴雨过程的环流特点,并利用假相当位温、水汽通量散度和改进的'湿Q矢量散度场分析了暴雨的落区、强度和持续时间.

作 者:刘运成 LIU Yun-cheng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气象局,四川,广元,628017 刊 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 23(6) 分类号:P458.1+21.1 关键词:暴雨   湿Q矢量   散度   诊断分析  

篇2:初夏孝感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与诊断

初夏孝感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与诊断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气象卫星、自动站、加密雨量站资料等,对205月3日湖北省孝感市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中尺度辐合是造成此次过程第一段强降水的主要原因,西风槽、西南涡和低空西南急流是其第二段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温度露点差<4 ℃、K指数≥36 ℃、△θse700-850<0 ℃与两段暴雨过程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整个过程主要是3个中尺度对流云团活动所致,云团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强度变化及其移动,与两段强降水的强度及落时、落区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作 者:李明 张涛 魏杰平LI Ming ZHANG Tao WEI Jie-ping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气象局,孝感,43 刊 名:暴雨灾害 英文刊名:TORRENTIAL RAIN AND DISASTERS 年,卷(期): 28(1) 分类号:P458.1+21.1 关键词:大暴雨   西风槽   切变线   西南涡   中尺度辐合线  

篇3:巴彦淖尔市8.16局地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巴彦淖尔市8.16局地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和700hPa切变线叠加后,与200hPa高空急流出口处左侧辐散槽区在巴彦淖尔市上空叠置,是形成暴雨的动力抬升条件,也是产生本次暴雨的触发机制.高、中、低层中、小尺度切变、辐散、辐合流场垂直叠置.高能、高湿、强辐合、强上升区同时具备,是本次暴雨的预报着眼点.

作 者:王永清 张连霞 梁凤娟 李晓东 Wang Yongqing Zhang Lianxia Liang Fengjuan Li Xiaodong  作者单位: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内蒙古,巴彦淖尔,ot5000 刊 名:内蒙古气象 英文刊名:METEOROLOGY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P458.1+21.1 关键词:高空急流   切变线   诊断分析  

篇4:焦作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焦作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对7月2-3日发生在焦作市的大暴雨过程进行热力、水汽、动力方面分析表明:低层强辐合、高层辐散层,强烈的`上升运动,能量的积累和充沛的水汽输送是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原因,中尺度云团合并加强形成MCC是本次大暴雨直接缔造者.

作 者:李秋元 宋自福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气象局,河南焦作,454003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4) 分类号:P45 关键词:大暴雨   诊断分析   对流云团   MCC  

篇5:兴宁市一次大暴雨降水过程的分析

兴宁市一次大暴雨降水过程的分析

该文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和物理量等方面,对6月7日~10日兴宁市一次大暴雨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气流的不断加强,低涡东移,切变线南压为这次暴雨过程创造了良好的动力条件;高层辐散,中低层气流辐合上升,低空急流加强了低层水汽和能量的输送;低涡的出现和西南气流的不断加强等是这次强降水过程的`重要原因;K指数的特征变化对暴雨的预报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作 者:姚建春 张华江 罗伟华 YAO Jian-chun ZHANG Hua-jiang LUO Wei-hua  作者单位:兴宁市气象局,广东,兴宁,514500 刊 名:广东水利水电 英文刊名:GUANGDONG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P333.2 关键词:大暴雨   环流形势   影响系统   物理量  

篇6: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水汽收支分析

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水汽收支分析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站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对7月18-19日潍坊大暴雨天气的水汽来源与收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汽主要在中低层附近聚集,500hPa以上没有水汽幅合,强降水发生前为低层强蛊的西南风急流建立起水汽通道,强降水阶段主要是925hPa超低空东南风急流的建立加快了水汽从东海及黄海向暴雨区的`输送,暴雨落区与925hPa及700hPa水汽通量的大值区相对应;同时计算了暴雨落区的最大可能降水量.

作 者:周树华 秦增良 刘洋 袁静 张芹 鲁丹  作者单位:周树华,秦增良,袁静,张芹,鲁丹(潍坊市气象局,山东,潍坊,261011)

刘洋(寒亭气象局,山东,寒亭,261100)

刊 名:山东气象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METEOROLOGY 年,卷(期): 29(3) 分类号:P458.1 关键词:大暴雨   水汽输送   超低空急流  

篇7: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的能量分析

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的能量分析

利用逐小时的地面观测资料和欧洲中心客观分析场资料,分析了7月18日山东省区域性暴雨的能量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的不稳定能量主要集中于900hPa以下,槽后系统性冷空气与能量较高的西南气流的结合触发了此次强对流的`发展;前期南风气流的维持和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急流的发展为降水提供了充分的水汽辐合和动能的积累;大暴雨落区与等压面上能量场配置以及剖面图上能量的波动相联系;并且利用micaps3.0对气象资料的新增分析功能,对地面雨量和单站对流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对流条件对大暴雨落区的影响.

作 者:韩国泳 Han Guoyong  作者单位:淄博市气象局,山东,淄博,255048 刊 名:山东气象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METEOROLOGY 年,卷(期):2009 29(1) 分类号:P458.1 关键词:冷锋暴雨   能量蓄积   不稳定能量  

篇8:梅汛期中的暴雨和大暴雨环流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

梅汛期中的暴雨和大暴雨环流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

江苏省梅雨期暴雨频繁,大部分地区的总降水量多于历史平均.本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抓住典型个例,将其与梅雨期12个暴雨日的平均环流场、物理量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日暴雨量的'增强与物理量参数的增大密切相关.

作 者:尹东屏 胡洛林 曾明剑 陶玫 徐惠茹 Yin Dongping Hu Luolin Zeng Mingjian Tao Mei Xu Huiru  作者单位:江苏省气象台,南京,210008 刊 名:气象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TIA METEOR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7(1) 分类号:P458 关键词:梅汛期   暴雨   物理量   诊断分析  

篇9:6月湖南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

6月湖南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

利用NCEP分析资料和实测资料,对206月初湖南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区中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均大于周围区域,中低层为对流不稳定层结.暴雨区位于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强迫的次级环流上升支中,其南北两侧为非地转下沉气流,下沉气流的补偿有利于暴雨系统的维持.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区对6小时暴雨落区预报有指示意义.暴雨区位于700hPa湿位涡和850hPa湿相对位涡负值中心附近偏暖湿气流一侧.低层暖湿平流和强上升运动致使低层湿空气辐合补偿、热量上传,利于高层辐散增强,抽吸作用加强低空辐合,促使暴雨发展.

作 者:张芳华 杨克明 毛冬艳 罗金秀 郭文华 Zhang Fanghua Yang Keming Mao Dongyan Luo Jinxiu Guo Wenhua  作者单位:张芳华,杨克明,毛冬艳,郭文华,Zhang Fanghua,Yang Keming,Mao Dongyan,Guo Wenhua(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罗金秀,Luo Jinxiu(西藏自治区气象台)

刊 名: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MONTHLY 年,卷(期): 32(3) 分类号:P4 关键词:大暴雨   非地转湿Q矢量   湿位涡   非绝热加热  

篇10:陕西南部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陕西南部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根据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和美国NCEP/NCAR 发布的1°×1°逐6 h分析资料,分析2007年7月4-5日陕西南部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动力特征.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退、500 hPa西风槽和700 hPa低涡、低空西南风急流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诱发系统;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气流和低空西南风急流的引导下为暴雨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散度的辐合辐散的加强和垂直速度系统性的加强,导致了短时强降水的出现.暴雨强盛期,在暴雨区上空有一个明显的垂直反环流存在.

作 者:韩宁 HAN Ning  作者单位: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4 刊 名:陕西气象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P458.121.1 关键词:区域性大暴雨   环流动力结构   反环流   低空急流  

兴宁市一次大暴雨降水过程的分析

淮河流域大暴雨特征分析

教学质量诊断分析报告

岚县春季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初步分析

物流论文仓储管理诊断分析

智商测试题包含分析过程

物理过程的分析方法

初夏云南严重干旱的诊断分析

7月广东大范围持续高温诊断分析

桂林市低温冰冻过程特征分析

川北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物理量诊断分析(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川北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物理量诊断分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