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发展对我国亚太FTA战略的影响及对策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不要困在梦里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TPP发展对我国亚太FTA战略的影响及对策(共含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不要困在梦里”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TPP发展对我国亚太FTA战略的影响及对策

篇1:TPP发展对我国亚太FTA战略的影响及对策

TPP发展对我国亚太FTA战略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TPP 已成为美国主导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战略,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袖”地位。TPP 的发展必将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带来重大的影响。中国在与亚太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合作中,面对TPP谈判等现实问题,必须从战略层面推动与亚太主要成员的FTA合作,拓展我国外贸发展空间。文章从TPP的发展及特点出发,分析TPP谈判对我国亚太FTA战略的影响,提出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及东亚主要经济体的深入合作,不断完善我国的FTA战略。

关键词:TPP;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亚太经济合作

近年来,由于多哈回合谈判停滞不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正通过新的全球自由贸易谈判来扩大自己全球贸易的影响力。以美国为主导的TPP谈判在亚太地区的影响日渐加深,作为一个倡导高标准自由贸易规则的协定,未来极可能成为我国对外区域合作的重要挑战。在亚太地区,我国参与区域合作的模式主要是双边及多边的FTA方式。面对TPP发展的新动向,亚太地区一些国家对我国的经贸合作态度和预期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将很可能影响与我国已经缔结了FTA和正与我国谈判FTA合作的国家和地区。10月初,TPP谈判历时五年,各方终于达成了基本协议,因而梳理TPP发展的动向和特点,有助于我国更好的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一、TPP发展的动向及特点

自美国宣布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谈判后,TPP的谈判议题和进程就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关于TPP讨论已经成为亚太区域合作的热点问题。TPP成立之初就宣称将达成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FTA。特别是美国加入后主导谈判进程后,美国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服务贸易、清除各种贸易壁垒、农业补贴、国有企业、环境与劳工标准等方面的主张很可能成为亚太地区通行的贸易规则。

1.1 TPP谈判进程

TPP谈判现共有12国参与,包括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日本、文莱、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秘鲁和越南。如果TPP协议达成,将涵盖全球经济总量近四成、全球贸易额的1/3。不过因其议题广泛且深入,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谈判过程也非常艰难。TPP各方谈判进展缓慢,美国原打算能在20年底前完成与日本的谈判计划落空。关键原因在于日美两国存在市场准入的分歧,日本政府将大米、小麦、猪牛肉、乳制品和甘蔗等5类农产品视为“禁区”,坚持维持关税方针。美国则是在汽车领域不接受日本尽早取消关税的要求。日美两国原本争取在203月中旬召开参与谈判的12个国家的部长会议并大致达成协议,但原由各方的利益的不能平衡,谈判未能有预期如果。年以来TPP成员国的谈判进程见表1。

1.2 达成的TPP协议具有的主要特点

TPP成员国一旦达成协议,一个由美国主导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即将建立,特别是美国将受益匪浅,最直接的是TPP能使美国制造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到世界上最有活力和增长最快的市场。并对美国本土就业和经济增长带来强大动力。尽管TPP谈判是闭门磋商,相关谈判细节和条款还未对外正式公布,但从现在研究及谈判消息来看,TPP协议谈判包括了所有重要的贸易内容和与贸易相关的领域,突破了传统FTA的例外原则,为全球贸易树立了面向21世纪的新的自由贸易框架。预计达成的协议具有如下的特点。

1.2.1 全面的市场准入,无例外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

传统的FTA谈判都涉及很多例外原则,包括产品和服务的例外,而TPP协议创新了FTA模式,将全面消除关税和其他阻碍商品和服务贸易与投资的壁垒,这种高标准的贸易协议,将成为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典范。由于全球经济体之间规则和标准的差异为贸易和投资带来了很大障碍,TPP强调增加规则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能够确保贸易商、投资者和消费者获得TPP协议带来的潜在好处。

1.2.2 更加关注劳动者保障和环境保护

根据TPP谈判美国主导的要求,在成员国的劳工标准上要求各成员承诺采用国际劳工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及其后续文件规定的五大劳工标准(允许劳工自由集会结社以及集体谈判;取消一切形式的强迫或强制劳动;废除童工;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不得以减损或降低劳工权利影响贸易和投资);并且美国要求所有谈判方承诺履行多边环境协定(MEAs)等7项公约的义务,主张将环境问题与贸易制裁进行联系。

1.2.3 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产品与服务贸易与投资。其要求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远高于WTO《与贸易知识产权协定》,确保 TPP 成员国有一个公平贸易的商务环境。

1.2.4 公平的竞争政策与国有企业保护

TPP的竞争政策谈判涉及竞争法及反竞争商业行为、指定垄断、定价差异、透明度、跨境消费者保护、磋商、争端解决机制等内容。其中,美国要求成员国清除对国有企业的各种隐性补贴、消除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所给予的优惠融资措施、政府采购上给予国内外企业公平的待遇。

1.2.5 建成全面的区域合作和争端解决机制

TPP的相关协议让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更加一体化发展,通过发展地区生产与供应链一体化,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通过协议提供成员国公平合理的争端解决机制。

二、TPP发展对我国亚太FTA战略的影响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使得以世界领导者自居的美国越来越感到不安,随着亚太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冲击着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力量架构。美国介入TPP谈判,按目前的发展趋势,它将对亚太地区其他形式的多边贸易体系构成冲击,并有可能改变亚太地区现有区域经济合作关系,而受影响最大的必将是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TPP一旦达成协议,对我国的TFA战略必将有深刻影响。

2.1 我国与亚太主要国家和地区FTA合作的主要特点

在亚太地区,无论是APEC合作,还是中国期待的亚太自贸区FTAPP短期内难以形成有价值的合作成果。东盟2月提出RCEP合作框架,中国已成为RECP合作的积极推动者,但进度缓慢。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22个,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中国与亚太地区主要国家FTA合作特点见表2。

2.2 TPP对我国亚太地区的FTA战略产生的影响

TPP作为全球最高标准的FTA,对我国参与亚太经济一体化合作,实施“中国+”形式的自贸区战略必然造成客观的影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TPP的主要谈判成员国与我国的贸易关系相对比较密切。201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26.43万亿元,亚太地区的贸易额高达16.72万亿元,占到了63.23%。与东盟的贸易额也达到了2.95万亿元,占到了贸易额的11.17%。与美国的贸易达到了3.41万亿元,占比12.9%。与日本的贸易额为1.92万亿元,占比7.27%,与韩国的贸易额为1.78亿元,占比6.75%。可见如果东盟、日本和韩国纷纷加入TPP,将会导致中国的贸易空间受到一定的挤压。另一方面如果TPP协议得到实施,亚太地区势必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真正零关税的贸易区,这将不利于我国与其他主要贸易国进行多边或双边的自贸区谈判进程。

2.2.1 改变我国与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原有的区域合作架构

当前我国的FTA战略主要以APEC的成员国和东盟为主,由于美国TPP战略强势的推进以及中国参与亚太区域合作的客观需求,我国不得不面对因TPP带来的区域合作架构的重构。学界认为TPP一方面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显示出美国着力于解决亚太地区的“意大利面条碗效应”(多重、复杂的原产地规则,导致企业不易利用优惠税率,自贸区利用率低下),减少贸易交易成本。从长期来看,将有助于提高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贸易影响力和增加美国的商业机会。如果TPP近期达成协议并进一步扩容,特别是韩国等国一并加入,我国与亚太区域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合作必将进一步受到影响。TPP目前并没有显示出吸纳中国这一亚洲最重要经济体的任何迹象,所以未来的东亚,如果我国不能掌握区域合作与发展的主导权,其势必落在美国或日本手中。

2.2.2 TPP 将延缓我国在亚太范围内FTA 合作进程

由表2可知,目前我国FTA战略体系中与TPP谈判成员国出现重叠的有: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秘鲁。其中已与我国有自贸协定的是新西兰、新加坡、智利、秘鲁,已完成实质性谈判的是澳大利亚。但是我国与日本的自贸协定谈判还未签订。现在美日在TPP谈判中正进入胶着状态,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展缓慢。TPP提出后,亚太成员国对其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国家对与我国建立FTA的愿望下降,如果这些国家政府从与中国的合作转向TPP成员国,将延缓与我国与其建立FTA的进程。同时TPP高标准协议,也为日后中国与亚太国家的FTA谈判造成障碍。尽管东盟提出RCEP后,中国也在积极推进RCEP的建设,但参与RCEP“10+6”合作方的谈判成员国与TPP仍存在重叠,共同的成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日本、文莱、马来西亚和越南。这些国家中有的既参与TPP又参加RCEP。有的还在徘徊观望。所以美国主导TPP,介入东亚合作对我国参与的双边和多边的自贸体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2.3 为我国与亚太地区双边FTA谈判提供了新的示范和样本

就TPP谈判议题看,所谓高标准的贸易规则,实质上是自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停滞不前的`情况下,美国推动制定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尝试,除了货物贸易的全面自由化外,还有面向“21世纪”议题,美国不仅要推动其他谈判方接受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投资、环境、劳工等条款,还将纳入国有企业、规制一致性、中小企业等横向议题,而这些新议题在传统的FTA谈判中基本从未出现。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议题对未来全球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将十分必要。具体来说,TPP在货物关税减让上涉及所有商品;在原产地规则上要求成员国统一标准;推动成员国家政府采购市场最大程度的开放。TPP这些议题的提出,也为我国与他国的自贸区谈判提供了合作样本。例如,在我国与韩国新近达成的FTA协议中,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同时,双方承诺在协定签署后将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并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可见,中韩自贸区市场开放度水平已接近TPP谈判的标准。

篇2: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经济影响与对策研究

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经济影响与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相关文献综述,并给出相应的评述。文末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综述进行了简单的对比。

【关键词】资产结构 管理层 企业绩效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这几年,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非常的迅速,交易额的增长已经非常的快速。在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当中电子商务在线销售平台、移动互联网平台和支付平台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整个电子商务行业进入爆发期的发展规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巨大的。

网络购物的增长势头是巨大的,我们可以从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得出我国网络购物才560亿元,从20到都保持着100%的超高速增长。而且在20达到13205亿元,证明我国电子商务已经突破万亿一关。也就是说在整个电子商务行业中光是零售行业的市场份额都已经突破万亿的大关,可见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是多么的迅速。

二、我国电子商务行业三大平台

(一)电子商务零售平台

电子商务在线销售平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商”。中国的电商在这十年的发展里是非常迅速的。从以阿里巴巴为主的电商发展到现在百家齐放各有千秋的境地。而电商销售平台是电子商务行业中最重要的,也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平台。

(二)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

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线上服务的一个过程,主要是提供金融服务。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在线零售的快速发展,支付平台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订单数的大大提高,这样使用在线支付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而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的发展,也为在线便捷支付提供可能性,进而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支持。

(三)移动互联平台

移动互联,主要是基于手机运用的平台,据统计,截至月31日,中国移动用户达到八亿五千九百万,移动通信普及率达到64.4%。而通过3G网的发展与普及,移动互联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时期。移动互联的发展也促使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手机购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频繁.

三、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网上购物,这样促进了人们的消费。而这种消费不单单是单纯的的购买商品,因为有这种消费会带动很多行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物流、交通和包装服务等行业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进而刺激我国经济发展。

(二)电子商务促进竞争机制的完善

电子商务使信息与技术更加的透明化与开放化,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进入壁垒,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机制。让市场有更多的竞争力量进行博弈。

(三)移动互联的发展促进我国行业发展

通过互联网的思维,借用移动互联的支持,其他行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移动互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同样也改变了很多行业的经营策略。这样移动互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与革新。

四、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行业不利于品牌发展

从电子商务销售平台行业内部中会有一些消极的影响,电商中各行各业鱼龙混杂,品质无法得到根本的保证,会出现非常多的小的信誉问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不是特别的好,虽然这是小的问题,但是因为这样问题的基数非常的庞大,因此会出现一个行业内的问题。企业不用心去经营自己的品牌,对品牌价值方面投入很少。

(二)电子商务给其他行业造成巨大压力

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对于这一部分行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是对于其他传统行业来讲,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大的减少了他们的生存空间,比如线下零售商城和传统的购物店,他们遇到了寒冬,市场份额大大的降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三)提高我国资金信用风险的发生

随着我国网上支付发展,这块蛋糕越来越大,利益也越来越大。但是我国对企业从事第三方支付没有明确的门槛标准。这样很多企业进入这个市场,但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具有这样的资质。这样一旦发生信用问题,政府与管理机构没有一个较好的方式进行监管,也就是说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我国资金信用风险的发生。

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完善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法律体系

我国电子商务虽然得到巨大的发展,但是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还非常的不完善。针对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样可以充分的保证消费者、企业和运营平台的权益。在出现纠纷的时候可以有法可依。

(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环境

电子商务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宏观环境,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协调企业、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完善电子商务企业的扶持政策,做好电子商务方面的基础建设。实现政府服务的信息化,促进政府与社会的沟通营造出市场对电子商务发展有利的氛围。

(三)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

电子商务的销售平台是建立在强大的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的。电子商务销售平台的发展依赖于网络传输、计算机技术、设备设施和信息科技的发展。这是电子商务销售平台的基石。只有建立好了这些基础建设,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完善平台的销售体系

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是基于网络的一个平台。因此一个完善的销售体系是极其重要的。从下单的便捷与快速到支付的安全再到别送的快速,都是整个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发展的关键,建立统一标准安全便捷的电子商务销售体系不仅仅有利于电子商务销售平台的长足发展,更加有利的促进与之有关的所有行业的一个发展与升级。

篇3:我国工业化道路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工业化道路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很不平衡.中国工业化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与生产力,真正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发展、保护、治理的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作 者:李亮  作者单位:嫩江县环境保护局 期 刊: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Journal: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年,卷(期):, “”(9) 分类号:X3 关键词:工业化    资源环境    可持续发展   

篇4:ISO14000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ISO14000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面对日益高涨的全球性环境保护运动,我国企业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政府应支持企业获得ISO14000认证,企业应树立绿色观念,实施绿色生产管理和绿色营销组合.

作 者:牛炳昆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河北,石家庄,050031 刊 名: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年,卷(期): 24(4) 分类号:F061.3 关键词:企业   ISO14000  

篇5: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客观地分析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一步确定未来新的引资政策,对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资,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规模巨大。特别是1993年后,连续9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吸收外资的国家,以来我国吸收外资更是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外资的大量流入,为我国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长期存在的“技术缺口”和“管理缺口”,促进了我国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然而,外资也存在加剧国内市场竞争、挤压民族企业和品牌等问题。从实际出发,正确评价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正确制定和实施应对外商投资的战略举措,才有利于我国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一、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从总体看,外资对我国经济既有积极作用,也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我国的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短缺,外商直接投资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对资金的大量需求。据统计,1978年至,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已达6224.01亿美元,外资资本存量相当于同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129.43亿美元)的8.85%,它对于我国20多年连续保持年均9.6%的经济增长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而且间接推动了我国企业扩大投资规模,从而明显增大整个社会的资本规模。同时,也促进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我国涉外税收总额由1992年的122.26亿元猛增到的5355亿元。特别是来自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税收总额占我国涉外税收总额的98%以上。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起到了一定作用。据资料显示,外资中的近70%投向第二产业,近30%投向第三产业,投向第一产业的比重尚不足2%。这大体符合我国现阶段调整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从而促进了我国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的发展。

3.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在外资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飞速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的11545.6亿美元,增长56倍,年均增长率为16.74%。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的排名也由1978年的第34位上升到年的第三位,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确立。

4.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给我国带来不少较为先进和适用的技术,促进了我国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通过与外商的合资与合作,我国许多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升。从间接效应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示范作用,促使我国企业或通过技术贸易的形式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或通过自主创新来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

5.增加就业总量。在外资对我国就业数量增加方面,1992年至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职工人数由221万人猛增到1033万人,占我国职工人数的比重由1.49%升至9.77%。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前后向的产业联系也间接地创造了就业机会。

6.推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通过吸收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借鉴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制度,推动了我国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二)消极影响

1.形成对某些行业和市场的垄断,造成大量民族品牌流失。一是外商在我国幼稚产业抢先建立大企业。二是外商在我国某些盈利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实行垄断。外商凭借其品牌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优势,加之我国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与我国内资企业进行激烈竞争,将我国一些民族品牌产品淘汰出局,或是通过合资收购中方的名牌商标,导致中方的名牌产品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2.削弱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我国企业明显处于劣势。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企业R&D费用只占销售收入的0.39%,即使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经费也只占销售收入的0.6%。我国许多企业还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通过实施本地化战略,低价竞销,打垮内资企业;遏制合资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新技术,与内资企业争夺人才,导致内资企业和国内相关单位自主研发力量受到削弱。

3.通过不正当经营或转移定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外商在与国有企业进行合资或对国有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往往低估国有资产,特别是漏估国有企业的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从而使国有资产蒙受损失。而且许多外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偷、漏、逃、骗税问题。特别是不少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在跨国公司内部转移价格方式偷逃税款,给我国每年造成大量税收损失。

4.加剧资源短缺,恶化生态环境。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有一部分是属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这给我国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外商在华设立这些高物耗、高能耗和高污染企业,实际上是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某些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不仅加剧我国资源短缺状况,恶化我国的生态和社会环境,而且也严重危害企业职工和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加剧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均衡特征。截止2004年,我国东部地区累计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和、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和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分别为全国的82.43%、86.78%和86.25%;中部地区分别为11.04%、7.69%和9.16%;西部地区分别为6.53%、5.53%和4.59%。这种非均衡格局的出现,加剧了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且也促使西部、中部地区的一些人才和资金向东部地区“倒流”。

6.产业同构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地方政府在引资中出现重复引资问题。以长三角为例,据统计资料显示,在长三角区域内15个城市的“十五”计划中,12个城市把电子通信业列为支柱产业,11个城市把汽车零配件制造业列为支柱产业,8个城市把石化工业列为支柱产业。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体系,重复建设、“产业趋同”现象比较严重。这样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难以发挥整体竞争优势。

二、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

我国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和利用较长时期内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的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外资战略、方针和政策。

(一)积极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充分发挥外资在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紧张和弥补外汇缺口方面的作用,发挥外资并购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应加大外资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力度,推动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对接,以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二)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充分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更应通过自主开发和科技创新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提高国际分工地位,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把技术进步的主要立足点由依赖国外技术逐步转移到自主创新上来。

(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增强服务企业的竞争力。随着我国电信、金融保险、商业贸易、零售业等服务行业进一步向外资开放,大量外资进入这些行业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所以,应加快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打破政府对金融、电信、供电、交通运输业等行业高度垄断的格局,积极把服务业向民营化和地方化方向拓展,形成充分竞争的格局;对其它竞争性行业要积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推动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通过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保险金融服务业和旅游业,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四)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推动西部地区引资的步伐。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而言,以资源换资金、换技术是重要的选择。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对国外资本有很强的吸引力。美国宝洁、微软等近40家跨国公司已在四川投资设厂,世界500强中已有32家在西安设立分公司、合资公司或代表机构等。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速度将不断加快,成为新一轮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因此,要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机遇,放宽西部地区在一些领域对外商投资的限制,积极吸引外商参与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业和生态工程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通过引资,开发优势资源,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五)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应合理调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将外资规模控制在经济建设需要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合理区间。实施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重视考核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含量、就业贡献、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项指标,克服片面追求引资数量的倾向;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法制以及国际惯例,进一步修订《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可制定《反垄断法》和《并购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在投资流向、企业股权比重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控制,通过法律措施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六)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应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正确选择国际投资进入方式,在国际竞争中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公司和民族工业的“航母”。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建立跨国战略联盟,培养国际化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制定支持企业跨国经营的优惠政策,为企业跨国经营争取比较好的待遇和条件。应积极推进国家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搭建良好的国际关系平台,为企业跨国经营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从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篇6:浅析SA8000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SA8000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的自由化趋势,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的作用日渐削弱,使技术贸易壁垒的'使用不断盛行,如今一种新的贸易壁垒--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也走近中国,并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当引起重视,尽快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我国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作 者:白静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6 刊 名:北方经贸 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年,卷(期):2004 “”(11) 分类号:F753 关键词:SA8000   外贸   影响   对策  

篇7:我国高铁发展及对经济影响

我国高铁发展及对经济影响

摘要:高速铁路标志着一个国家铁路现代化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象征.既然说到高速铁路,我们就首先来看看何谓高速铁路!根据UIC(国际铁路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透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作 者:孙璐艳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期 刊:魅力中国   Journal:CHARMING CHINA 年,卷(期):, (19) 分类号:X731 关键词:高速铁路    区域经济    客运新干线   

篇8:台风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台风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由于所处的独特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其中台风灾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从台风对我国农业生产利弊的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弊端方面,分析了从1950年至今台风造成的农作物受灾情况、引发的病虫害和导致的农田耕地污染;在有利方面,分析了台风带来的降水对旱情的缓解作用.最后,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台风自身的规律和特征,提出了“防御先行,防抗结合”的农业防台风策略.

作 者:李瑞英 李茂松 王小兵 蒋相梅 王秀芬 LI Rui-ying LI Mao-song WANG Xiao-bing JIANG Xiang-mei WANG Xiu-fen  作者单位:李瑞英,李茂松,王秀芬,LI Rui-ying,LI Mao-song,WANG Xiu-fen(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王小兵,蒋相梅,WANG Xiao-bing,JIANG Xiang-mei(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北京,100026)

刊 名:自然灾害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年,卷(期): 15(6) 分类号:S424 关键词:台风   灾害   损失   防御对策  

篇9:农业经济国际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农业经济国际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经济将遇到国际化的'严峻挑战,为迎接挑战,应在保证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和非农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作 者:王鹏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卫辉市支行,卫辉市,453100 刊 名:金融教学与研究 英文刊名:FINA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年,卷(期):2001 “”(1) 分类号:F3 关键词:农业经济国际化   影响   对策  

全球性通货紧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

台风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有机食品市场及发展对策

加入WTO对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影响论文

我国现阶段村镇银行发展对策

焦虑情绪对英语听力的影响及对策

知识经济对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TPP发展对我国亚太FTA战略的影响及对策(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TPP发展对我国亚太FTA战略的影响及对策,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