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弘扬传统礼仪重塑礼仪之邦形像(共含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猪咪喂养大师”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弘扬传统礼仪重塑礼仪之邦形像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但现在,这个具有50历史的诚信大国,却至今找不到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支点。过去经常被我们称为“尔虞我诈、利欲熏心”的西方世界,现在看来,却要远比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更有诚信。
当我们谨慎地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时,看到的除了市场的活力,还有假冒产品、虚假广告、坑蒙拐骗、骗税逃税、伪造假账、恶意拖欠等现象的泛滥。不讲诚信、欺骗欺诈已成为人人痛恨的一大公害,也成为严重制约中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我们生活中,从小学生雇“工”代父母参加家长会,到大学生公开雇人撰写毕业论文,到学者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而不脸红,到各类学校巧立名目收取费用,此类现象竟然无遮无掩,大行其道。我们真的应该担心,中国的传统“礼仪”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仍然能有活力。
很多人把这些不讲诚信的社会现象,都归结为西方资产阶级特有的、唯利是图的市场本性在侵蚀我们的肌体。可是,早在中国引入市场经济之前,西方学者就已经对中国的“诚信”伦理产生怀疑,作出了中国“诚信不良”的评价。比如,马克斯·韦伯在其19出版的《儒教与道德》一书中写道:“正如人们一再断言的那样,中国人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不诚实,与同样经历过封建社会的日本相比,日本人在零售交易中讲诚信,中国人在零售交易中也不讲诚信。一个商品的‘定价’,即使对中国自己人而言,也显然是虚假的。中国人彼此之间典型的不信任,为所有的观察家所证实。”
当前中国社会的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要从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儒家伦理中去寻找。简单地把它归罪于市场经济,归罪于个人的逐利本性,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主观臆断。有人还提出要把中国的传统诚信体系移植到市场经济之中,构建起儒家礼仪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社会信用体系,更是一厢情愿。
儒家的“诚信”伦理思想以家庭和个人为中心,强调血缘共同体,强调由这种血缘关系组成的一种亲疏远近的人际关系秩序。在这种关系中,人们只对自己的亲朋好友讲诚信,对所谓的“外人”则要有所保留。这种关系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同样是深刻的。比如,中国的家长从小就对自己的孩子说,“陌生人给的东西千万不能吃”,言外之意是,陌生之人,不可信也!
儒家的“礼”是要确立“君、臣、父、子”的差序格局,所谓“爱有等差”,就是在不同的等级中,爱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封闭的熟人社会中,诚信没有平等和公平的含义。
西方当然也有欺诈,但从本质上来说,西方文化中的`道德诚信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生活准则,它是对承诺和协议的遵守和兑现。西方社会形成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与合作,诚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上所有互不认识的陌生人,而不仅仅是熟人。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这两种不同的道德诚信演变出不同的社会形态。西方人的诚信理念是每一个人对任何其他人都有基本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责任的手段是社会契约,它从规定陌生人之间的行为准则,演变为维系市场经济的首要条件。
对中国传统诚信来说,五伦之外的一般社会成员之间应遵循何种伦理准则,几乎是一个空白。尽管我们也从文化上对传统礼仪进行再造,但取而代之的是阶级标准和政治标准,“爱有级差”的道德标准最终演化为现代版的诚信等级。
其实,市场本起源于西方,它的一套运作方式,包括在市场经济下建立诚信,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文化本来就不是最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土壤,现在要把儒家传统的诚信体系移植到市场经济中来,当然会面临很多重建的问题了。因此,在当前的中国社会重建诚信,关键是要破除儒家传统诚信伦理中的等级观念。现在中国社会的一个问题,就是一部分人或者觉得另一部分人不可信,或者觉得他们太讲诚信了因而可轻易欺骗之。诚信应该是所有人之间的诚信,而不只限于某个群体或阶层。
弘扬中华传统礼仪高三议论文
从所周知,中华民族是数千年的礼仪之邦。“礼”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展示给世界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可是如今的社会已经无法让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以礼仪为荣,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丢失了最本质的东西——礼。
2016年“十一”长假期间,尽管北京动物园北极熊展馆的玻璃上贴着“请勿拍打玻璃”“请勿使用闪关灯”的告示牌。但仍有游客拍打玻璃,使用相机手机闪光灯,只为叫醒正在冬眠休息的北极熊。
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有损礼仪的事,在现在的`中国层出不穷。走进电影院,你会发现在你观看电影时,有些人会拿出自己的手机进行拍摄,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也有提醒,可是还是有人做了。在公交车上,你会发现有些人为了图方便把垃圾直接扔向窗外,车上的小电视有播放禁止向窗外扔垃圾。于旅游胜地,被刻上“XX到此一游”等字句。对于这些提醒与告示人们熟视无睹,连基本的礼仪都达不到。
告示牌没什么用,得印在心中。
想要重拾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光辉,就得先弘扬中华礼仪,把礼仪从人们心中唤醒。
对于于作家野夫收徒,行跪拜礼,我认为尊重师长,注重礼仪这是必要的,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礼仪。
礼仪,每一个国家都看得很重。对于礼仪之邦的我们,就应该更加注重,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是我们的重担。
若再发生拍打玻璃只为叫醒动物,在电影院喧哗,旅游胜地乱刻等行为。我们应该出面阻止。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弘扬中华传统礼仪,重振礼仪之邦的光辉。
★ 礼仪之邦的作文
★ 传统礼仪不能淡忘
★ 传统礼仪书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