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小词典编纂中的问题初探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要肉肉不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汉英小词典编纂中的问题初探(共含10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要肉肉不啦”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汉英小词典编纂中的问题初探

篇1:汉英小词典编纂中的问题初探

汉英小词典编纂中的问题初探

随着我国英语学习的进一步普及,市场上作为辅助英语学习的小型工具书越来越多,但有相当一部分产品不合格,尤其是针对广大中小学生学习英语需要编写的.汉英小词典.

作 者:贺伟华  作者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00029 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G625.1 关键词:汉英小词典   收词   立项   释文  

篇2:常见用语汉英对照小词典

常见用语汉英对照小词典

A.

AA制 Dutch treatment; go Dutch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 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爱丽舍宫 Elysée Palace

安居工程 Housing Project for low-income families

按成本要素计算的'国民经济总值 GNP at factor cost

按揭贷款 mortgage loan

按劳分配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one's performance

暗恋 unrequited love; fall in love with someone secretly

暗亏 hidden loss

澳门大三巴牌坊 Ruins of St. Paul

奥姆真理教 Japanese Aum Doomsday Cult

B.

巴黎证券交易所 Paris Bourse

把握大局 grasp the overall situation

白马王子 Prince Charming

白色行情表 white sheet

白色农业 white agriculture (also called “white engineering agriculture”; It refers to microbi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biological cell agriculture.)

白手起家 starting from scratch

白条 IOU note, IOU:债款、债务,由I owe you 的读音缩略转义而来

白雪公主 Snow White

摆架子 put on airs

摆谱儿 put on airs; show off; keep up appearances

拜把兄弟 sworn brothers

拜年 pay New Year call

搬迁户 relocated families

半拉子工程 uncompleted project

棒球运动记者 scribe

傍大款 (of a girl) find a sugar daddy; be a mistress for a rich man; lean on a moneybags

包干到户 work contracted to households

包干制 overall rationing system; scheme of payment partly in kind and partly in cash

包工包料 contract for labor and materials

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maintain a good momentum of growth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保持国有股 keep the State-held shares

保健食品 health-care food

保理业务 factoring business

保护性关税 protective tariffs

保税区 the low-tax, tariff-free zone; bonded area

保证重点支出 ensure funding for priority areas

保值储蓄 inflation-proof bank savings

报国计划的实施 implementation of Dedicator's Project

北欧投资银行 Nordic Investment Bank

本本主义 bookishness

《本草纲目》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本垒打 circuit clout, four-master, round trip

本命年 one's year of birth considered in relation to the 12 Terrestrial Branches

奔小康 strive for a relatively comfortable life

笨鸟先飞 A slow sparrow should make an early start.

蹦极 bungee, bungee jumping

避免“大而全”的重复建设 avoid duplicate (duplicated, overlapping)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all inclusive projects”

逼上梁山 be driven to drastic alternatives

比较经济学 comparative economics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worse off than some, better off than many; to fall short of the best, but be better than the worst

闭门羹 given cold-shoulder

边际报酬 marginal return

边缘科学 boundary science

变相涨价 disguised inflation

便携式电脑 portable computer; lap常见用语汉英对照小词典; notebook computer

标书 bidding documents

表演赛 demonstration match

剥夺冠军 strip the gold medal of somebody

博彩(业) lottery industry

博士生 Ph.D candidate

补缺选举 by-election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

布达拉宫 Potala Palace

布雷顿森林体系 Bretton Woods system

不败记录 clean record, spotless record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器 not undertake to renounce the use of force

不打不成交 No discord, no concord.

不到长城非好汉 He who has n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不分上下的总统选举结果 the neck-and-neck presidential election result

《不见不散》 Be there or be square.

不可再生资源 no

篇3:谈旅游汉英翻译中伪对应问题

谈旅游汉英翻译中伪对应问题

该文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指导,对旅游汉英翻译的`三元关系进行了阐释,通过举例分析“伪对应”问题,即译文表面形式与原文一致而实际意义却完全不同的对应,提出译者要采用语言双层处理方法,即从语境宏观把握、从词义微观入手,避免“伪对应”以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作 者:徐燕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 英文刊名:NEW WEST 年,卷(期):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旅游   汉英翻译   伪对应  

篇4:英汉、汉英口译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口译考试未合格者普遍反映出听力理解差,口语表达弱的问题。两篇英汉译一上来就给了不少考生一个“下马威”。大部分考生不知文章所云,有些考生则只能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语。的确,英语听力具有强烈的瞬间性,理解和把握有一定长度的英语听力材料需要有极其丰厚的英语功底作后盾。否则,译不出则罢,闹出笑话来可不光彩。比如今年的高级口译里有一篇英译汉涉及我国西藏自治区的发展情况,但是由于很多考生误把Tibet听成tobacco,于是译出的内容与原语的意思相去甚远。

在汉译英当中,考生摄入的信息基本不会出现偏差,然而有些考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流利地作译,主要原因还在于他们未能养成良好的语感和正确的英语思维,所以即使选用的是口译教材里的内容,仍然会出现表达不畅、咬文嚼字的情况。有的考生词汇贫乏、犹豫不决、思路不清,还有的考生则明显是在堆砌英语单词,所用的句式中不中、洋不洋,十分可笑。

篇5:论五大英语学习词典中的不足及其对英汉学习词典的编纂启示

论五大英语学习词典中的不足及其对英汉学习词典的编纂启示

影响广泛的五大英语学习词典虽然在英语学习与推广中功不可没,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缺乏足够的语法信息,语用方面的信息明显不足,词汇信息缺乏,英美音标标注不全等.这些不足对英汉学习词典的编纂很有启示:一是应当对英英学习词典进行全面、系统、多角度的分析;二是取长补短的同时要侧重解决国人学用英语的'重点、难点、疑点与盲点.

作 者:朱惠芳 曾东京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外语学院,上海,44 刊 名: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年,卷(期): 19(3) 分类号:H316 关键词:英语学习词典   英汉学习词典   编纂   不足   启示  

篇6:国内英语科技词典中词缀不当问题分析

国内英语科技词典中词缀不当问题分析

通过对比否定前缀不同的同义词在国内外词典中的.收录情况和在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类文摘中的使用次数,并从词源学、形态学和语音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国内英语科技词典中存在否定前缀不当的词条;否定前缀un-,尤其是non-被滥用.以英美词典为参照,发现国内英语科技词典中后缀-ce与-cy相混淆;后缀-ness被滥用.分析了否定前缀不同的同义词单元化的趋势.建议清理词缀“不当”的词条:删除否定前缀“不当”的词条,正确区分后缀不同的同根词在不同学科中的形式和词义.

作 者:何瑞清 HE Rui-qing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外语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刊 名: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NJIANG OCEAN UNIVERSITY 年,卷(期): 26(5) 分类号:H313 关键词:词缀“不当”   词条收录   词条使用   变体词   单元化  

篇7:辩论赛中设置问题的小

辩论赛如何设置问题

1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你考试挂课了,你怎么办?人是否应该有顽强的意志呢?一个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去勇敢的面对,还是选择去逃避呢?那作为一个英雄的项羽是否应该有比常人更有勇气去面对失败和挫折呢?

2真正的英雄是否需要能屈能伸吗?越王勾践当年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请问对方辩友,勾践在兵败,处于绝境时没有选择自杀,对吧!谢谢对方辩友,他刚才告诉我勾践没有在兵败之时选择自杀!

3请问对方辩友项羽与刘邦的楚汉之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呢!对方知道吗?我可以告诉你:他们的战争是诸侯之间争霸的战争!那还有正义性可言吗?。请问对方辩友项羽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是江东子弟的利益,请问对方辩友他这样死了,他还能代表吗?好!

4请问对方辩友项羽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呢,他是个英雄,还是个十恶不赦的恶人呢?到底是个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呢?那一个正面人物该死吗?那一个性格有缺陷的人就应该死了阿!

5请问对方辩友贝多芬是个自强不息的人吗?如果回答是,那就让我告诉你他之所以能够被我们说成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失聪之后依然能创作出那么多伟大的作品来。

如果回答不是,哦一个在自己失聪之后依然能创作出那么多伟大作品的人还不能称上是自强不息的人啊!我不知道对方的自强不息的定义到底是什么!那你觉得项羽是个自强不息的人吗?

是,他在乌江边上选择自杀还叫自强不息阿。

不是,恩 那你觉得一个人应该有顽强的意志,自强不息吗?

对方辩友是不是认为项羽的死会给天下带来和平,所以他应该为了天下的利益一死以谢天下,对吗?

那如果是刘邦被围垓下,那他是不是也应该为了天下的利益和和平而选择自杀呢?(如果对方狡辩说他不会这样做,就直接问他是“应该不应该为了天下的利益这样做呢“),无论是项羽,还是刘邦,只要是谁失败了,他们都应该为了天下的利益而选择自杀,而是谁先挑起战争也无所谓了.

对方辩友现实的刘邦胜利了做了皇帝,对吧?而假设的刘邦失败了应该选择自杀对吧?好的.对方辩友先是告诉我谁失败了谁就应该自刎.而刚才又告诉我胜利者就可以做他的皇帝,我们认为这显然是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观点来评论人啊。

(如果他说刘邦不应该这样做,那对方辩友就是认为一个人也可以不顾天下的利益了,那项羽也可以完全不顾天下的利益阿,那对方的观点(项羽应该为了天下的利益而自杀)不是自相矛盾吗?

篇8:辩论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小技巧

辩论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小技巧

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正方一辩的发言时间控制: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第一个发言者,他没有驳斥的对象,要做的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认认真真地念好,不过,如果能在念出最后一个字时,恰恰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可收到先声夺人之效。这一点极难,所以不必强求。 正方一辩还有一些战术,如在发言结尾向对方提出好几个问题,以图扰乱对方一辩发言,但对方如稍有经验,一般是避而不答,于是反而容易暴露本方的进攻点。一辩还常在结尾时说:“关于***将由我方二辩、三辩作进一步的阐述。”这种做法优点是在配合上显得连贯,缺点是可能会破坏一辩的整体气势。如果时间已到而稿子还未念完,可以把论点重复一遍,然后坐下。

2. 控制驳论的的比例:除正方一辩外,其余辩论队员都面临着如何在发言中处理驳论与立论的关系,初学者易犯的毛病:一是明明听到对方漏洞百出,却不知从何下手,好象武学中的全是空门,竟然成了没有空门;二是知道应该驳斥哪一点,一站起来就面红耳赤,恨不得一棍子把对方打死,但是由于无法有效地组织语言,说起来吞吞吐吐,观众看了都替他着急。 驳论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①事先有所准备,对方可能从哪点进攻,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把想到的驳论分点写在卡片上,对方谈到哪一点,就抽出哪张卡片放在稿子开头; ②首先驳斥对方的常识性错误及口误,如对方背错了某句诗词或在某句话中漏掉了一些关键字而导致意思截然相反,都应该抓住机会予以痛击;临场驳斥要注意对方发言中的开头一段,因为时间有限,如果驳斥其结尾,往往来不及组织语言; ③反驳的对象不要太过分散,不超过3点; ④最好是针对前一个发言者进行驳斥,如果中间已经隔了几轮发言,驳斥的效果会减弱。当然,对方的重大漏洞或关键的论点、论据例外; ⑤确实觉得反驳有困难可以只立论。

3.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初看辩论的人可能会觉得那些辩论稿满篇都是听不懂的新名词的辩手才是高手,其实恰恰相反。前面已经说过,辩手经过准备之后,对辩题的理解往往比评委深刻,这时,既要深得入,又要浅得出,发言时要避免使用专用术语,即使用也要作说明,此外,要多使用比喻、举例、排比等手法。如果能在发言中以幽默的语言或大义凛然的陈词引起观众的笑声和掌声,对评委会产生较大影响,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自由辩论。

4. 概念的模糊和清晰:其实不光是概念,很多场合都需要模糊的语言让对方找不到靶子,这似乎和第3点有点矛盾,但第3点指的是一般情况,而这里指的却是特殊情况。 举个例子:在“法治能消除腐败”的训练赛中,我持正方立场,这时我方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怎样给消除下一个定义,消除的权威定义是使不存在,如果同意这个定义,显然不利;如果不同意,这个定义又实在太难驳倒,甚至很难防守。最后我方采用了这样的定义:法治能消除腐败,指的是法治的惩治、防范、监督、教育几种功能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实战效果颇佳,对方没有什么好办法指出我方这个定义错在何处,结果在枝节问题上作了大量的纠缠。 可以看出,概念模糊化目的是为了防守,这种概念的本意对已方是不利的又或者无法定义精确。相反,概念的清晰是为了进攻,如上例中反方当然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消除就是使不存在,使腐败现象为零,这样才能加强进攻的力度。

5. 煽情:煽情是辩论中的常用战术,自由辩论中也应用颇多,但由于自由辩论中个人发言时间很短,使这种战术的应用受到限制。大规模煽情一般出现的规范发言中。 煽情时首先要投入感情,可谓慷慨激昂之时,声嘶力竭;沉痛哀伤之处,气若游丝。但也要注意不可过火,以不影响自己发言为度,切不可泣不成声,拍桌子等等,煽情内容也要注意有逻辑性,比如“法治能消除腐败”中,反方在对腐败问题痛心疾首之后,说“腐败如此严重,单靠法治独木难支”是有效的。而在“应该鼓励购买私人小汽车”中,反方大谈农村失学严重,去煽希望工程的情,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

6. 豹尾:以往发言稿结尾都比较平淡,往往是把本方论点重复一遍,自从《狮城舌战》出版之后,很多辩手模仿复旦四辩在结尾以一句气势宏大的名言、俗语、诗词来结尾,这值得一试,但要注意这句话必须和论点密切相关,而且一般由一辩和四辩来说。

自由辩论的战术:自由辩论是整场辩论赛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大多数评委是根据自由辩论的胜负来决定比赛的胜负的。正因为有了自由辩论,辩论和演讲也才有着质的区别,这么说是毫不过份的。在两支势均力敌的辩论队之间,自由辩论的随机应变成分很高,常常会让人觉得事先准备的东西全用不上,而且,由于气氛紧张激烈,即使是高手有时也难免气急败坏,于是打到哪里算哪里,双方都死钻牛角尖,过多纠缠细节问题,把战略战术忘个精光。因此,一方面要注重平时的自我训练;一方面要尽力在赛场上保持冷静,以求成功地运用战术。

辩论战术

1.划分战场 基本的做法是把一系列关系紧密的问题作为一个战场,并由场上的一名队员提出其中的第一问题,其他队员立即跟上,直到问完这一系列问题,取得了满意战果后,转入下一战场。 这种战术的优点是:火力集中,进攻显得有章法,有层次。缺点是:有时过于死板,为了贯彻连续提问,对对手临场暴露的弱点只能作简单攻击,而对对手的有力反驳又不能由最恰当的队员来防守,这和自由辩论随机应变的特点是相背离的。 结论:仍然可以适当决定几个战场,但不用强求连续提问,让队员自己控制提问的时机。

2. 两次发言 在自由辨论中,一个队员发言后,不要立即把话筒传给其他队员,而在对方发言后,由其自己决定是否作第二次发言。 这种战术的目的是保持发言的连贯性,在队员相互之间很不了解,配合很生疏时应用。

3. 相互保护 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某个队员口误,或者偏离立论等等对本方不利的情况,这时候,别的队员应该弥补其错误。弥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 抵赖。如果本方犯错误,对方隔了相当长时间后才攻击,又或者犯错误的这句话本身含意就很模糊,可以死不认帐地说:“我方没有这样说过。”但是,这种战术如果被评委识破,会非常不利,一般不要采用。 ②别解。对本方犯错误的话作另外一种解释。 例:正:大家听到没有,对方同学竟然说共产主义不能实现,看来 我之心不死,和平演变真是越来越严重了。

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条件不具备,共产主义当然不能马上实现„„ 这里反方就运用了别解这种战术,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不利局面。这种战术运用得比较多,常用的句式是“我方的意思是说:„„” ③调整底线。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作法,所犯的错误既不是口误,又明显背离本方原来的立论,只好将错就错。④对于明显的口误,可以大胆承认“我方刚才出现了口误。”

4. 连续进攻 场上要保持头脑冷静,当注意到对方对本方某个问题避而不答或回答不力时,应连续攻击,哪怕把问题再重复一遍也好。往往易犯的毛病的是自己急于说出某句“精妙”的话,根本不去注意队友问了什么问题以及对方是如何回答的,这种个人主义应该避免。

5. 破除双难境地 辩论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选择疑问句,对方逼着问你“是A还是B?”不管是A是B对本方都是不利的,对这类问题有两种回答的方法:①(既不是A,也不是

B)是C②既是A,又是B 。

6. 破类比 类比手法是辩论中经常运用的,但类比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精确,类比物与被类比物总是会有一些区别,这就为反驳提供了突破口。事先找出一些重要概念的特征后,可以用来攻击对方不准确的类比。

7. 循环论证及对待办法 循环论证常常是在立论中就已准备好的,这种论辩手法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当不管从哪个角度进攻,对方总是能自圆其说时,很可能就是在运用这种手法。

8. 归谬及对付方法 所谓归谬就是先假设对方的逻辑是正确的,然后推导出荒谬的结论,以此证明对方的错误。这是辩论中常用的有力武器,很多看来难以攻击的诡辩,一经归谬,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例:“外资是推动广东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反:马B克B思早已指出:劳动决定价值,所以,廉价的劳动力才是推动广东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正:劳动决定价值适用于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如果按照对方这种逻辑,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都是廉价劳动力喽? 对反方看似吓人的论据,正方以归谬给予有力一击。

再看一个比较高级的归谬。 例:“法治能消除腐B败” 反:请对方举个例子,哪怕是一个例子,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用法治消除了腐败? 正:过去没有消除,现在没有消除,就等于将来一定不能消除吗?那我们还谈什么共B产B主B义必然实现,共B产B主B义以前也从来没实现过嘛! 正方对反方的这个要害问题如果避而不答,那就要丢分了,而以归谬驳斥对方提问中隐含的逻辑,却化险为夷,

使用归谬是不容易的,但防守也很难,大概有以下两种防守方式:

① 正本清源 例:“法治能消除腐B败” 反:腐B败有减少的趋势就能说明腐B败能消除吗?一个人小时候一天能吃一斤饭,成人后一天能吃二斤米饭,这也是饭量不断增长的趋势啊?是不是说到了老年他就能吃100斤大米饭呢?那不成了饭桶了吗? 正:吃饭是饭量不断增长,消除腐B败却是腐B败在不断减少,这两者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正方用这种反驳方式指出反方所“按照的”根本不是正方的“逻辑”,所以导出的荒谬结论是无效的。

② 顺水推舟 例:正方“人性本善”,反方“人性本恶” 正:我想先请问对方同学,您的教育能够使你一辈子不流露本性吗?如果您不小心流露本性,那我们大家可要遭殃了。(前面反方说过教育使本恶的人性向善) 反:所以我要不断地注意修身自己呀!曾子为什么说:“吾日三省吾身”呢?„„ 这种反驳方式是指出对方所导出的结论与本方观点并不矛盾,在①例中,如果用顺水推舟法,似乎可以这样说: 正:所以我们才要考察法治是否有消除腐B败的内在能力啊!而腐B败不断减少的趋势恰恰提供了一个证明。 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好呢?我个人认为后一种方法更能体现“避其锋芒,击其惰归”之兵家要义。

9. 各执一词 在同一个论据上,双方各自强调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例:“当前妨碍大学生走向社会主要是自身素质问题,还是社会环境问题” 反:现在是“孔雀东南飞,飞到广东来”,不就是因为广东水草丰美,环境优雅吗? 正:可也要是孔雀才能东南飞啊! 反:东南有梧桐,方有孔雀来。现在的问题是梧桐太少。 临场利用对方的论据时,会用到这种战术。

10. 特殊情况 先举一个例子:“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 正:„„对方同学怎么能把色情业、赌博业的弊端强加到旅游业的`头上呢?这不是张三犯罪,李四坐牢吗? 反:如果李四是帮凶,当然也要坐牢。旅游业不是对色情业、赌博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吗? 本来张三犯罪,不该李四坐牢,可在李四是帮凶的特殊情况下,就不奇怪了。又例: 正:„„这不等于是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推到水里去吗? 反:如果不下水又怎么能学会游泳呢? 能否成功地运用这种战术,关键是辩手自身的素质。在这种战术中,常用的句式是“如果„„,那么„„”

11.攻击小前提 例:正:毛驴没有污染,可是能走上高速公路吗? 反:毛驴就真的没有污染吗? 当对方第一句话是判断句,第二句话是反问句时,本方应该先注意这句判断句是否成立,这在辩论中属于“盲点”,容易忽略。 这种战术在许多情况下属于诡辩,就象对方指着一个正方形说正方形与圆形是不同的,而本方攻击说他指的根本不是一个标准的正方形。所以上一例中正方可以这样反驳。 正: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不造成污染的东西,但毛驴难道是因为有污染才不能走上高速公路吗? 这种战术要慎用。

12. 回避 在水平相当的辩论赛中,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能回避: a) 对方的问题无法回答; b) 对方的问题回答后对本方很不利; c) 对方的问题与辩题无关。回避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 就好象没有听到对方的问题,直接提出本方问题。这种回避可以用,但痕迹过于明显。 ② 以一句话作为过渡。当评委和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这句话中,就容易忘记本方已在脚底抹油了。 ③ 暗含讽刺的回避 当对方的提问不甚合理时,用这种战术效果较好。这类回答在特殊的语境下才有效,不要生搬硬套。

13.回答问题后再提问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应该回答问题,回答后提出本方问题。但是,如果回击很有力,可以不再提问,以免削弱攻击的威力。如果感觉对方依据很模糊,就继续攻击。

小技巧

14. 运用假材料 无论在规范发言还是在自由辩论中,都需要运用大量材料,可是合适的材料不容易找到,往往只能编一些假材料,包括数据、实例等。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材料要尽可能编得合情合理;二是不可心虚,要理直气壮地用。另外,在校际比赛中,应禁用假材料。

15. 妙语脱困 如果时间充裕,应事先准备好一些在很多情况下都能使用的妙语。在自由辩论中,不要急急忙忙把这些妙语抛出去,而应该用在本方最困难的时候。 例:“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正:对方一直回避这样的问题,超道德行为到底是不是道德行为?请对方回答。 反:超道德当然不是道德。但如果按照对方的逻辑,那么裴多斐的《自由与爱情》诗大概就得改成:“爱情诚可爱,自由价更高,若为温饱故,二者皆可抛”了。(笑声、掌声) 正方前面已充分论述了超道德不是道德,反方在回应一句以后,如果转入其他问题,总是有气弱之感,这时抛出事先准备的妙语(这句妙语几乎在自由辩论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占了上风。 这里还有另一个战术,超道德本来是一个伪概念,但反方并不去论述超道德其实也是道德,而是大胆承认了对方的观点,这是因为承认后对反方的论点并没有什么影响,相反,如果硬着头皮去说清楚,就要费太多的口舌了。再举一个大胆承认的例子。 例:“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 反:对方老是说烟草业能上缴多少利税,能创造多少经济利益,难道要等到我国经济发达后,才来取缔烟草业吗? 正:当然如此。 (停顿)反:那你们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生命置于何地。 正:我再提醒对方,吸烟只是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而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在这个例子中,正方成功地运用大胆承认的战术,打乱了反方的阵脚,相当得分。

16. 连续提问 第4个战术叫连续进攻,主要是指临场与队友的配合。而这里的连续提问可以在事先准备好。 例:“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 反:对方同学承不承认,烟草业是社会失灵的产物? (停顿)正:对方还没有告诉我们,你们的利弊标准是什么? 反:这一点我方早已论述,我再请问对方,你们究竟承不承认烟草业是市场失灵的产物? 正:事实胜于雄辩,如果烟草业对社会是弊大于利的话,那为什么我国还要嘉奖云南玉溪卷烟厂,难道是表扬他们多杀人吗? 反:看来对方同学没办法回答我方的问题,那我再问一个更简单的问题,烟草业是不是一个外部不经济的行业? 明知对方不太了解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有意提出这类问题,连提两次后,对方仍然回避,如果重复第三次,好象显得本方只有这么一个问题,这时候转向一个类似的问题,巧妙。要注意两点,不能提问过多别人听不懂的问题,偶尔一次是战术,多了会被人误认为在破坏辩论。对关键性的,不能由别的问题代替的提问,可以重复多次。(这种情况不多,一般总能找到几个类似的问题)

17. 攻击对方过激行为 在辩论中对对手要保持一种尊重客气的态度,不可出现人身攻击的语言,也不能与队友大声谈笑,拍桌子,踢腿等等。如果对方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可以这样说:“对对方同学刚才的措词,我方表示遗憾„„”,如果对方有很不礼貌的行为,可以这样说:“在严肃的辩论场上,对方**同学刚才却很不严肃地(拍桌子„„),我方对此表示遗憾”。切不可针尖对麦芒,把辩论场变成吵架场。

18. 听不清楚对方发言的对策 对策有二: 一是客气地请对方重复一遍。这种做法优点是显得有风度,缺点是如果再听不清楚就不好办了,重复后如果听清楚了又很难回避对方的问题。 二是攻击说:“对方说得不清不楚,我实在听不懂。”优点是掌握主动,缺点是显得不留情面。

19. 合理用时 自由辩论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每次发言都应该简短有力,不允许象规范发言一样“一、二、三”点的展开。在《狮城舌战》中,自由辩论双方各用时4分钟,台大发言33次,复旦发言32次,平均每次发言7秒多。一般说来,每次发言在十五秒以内,绝不能超过半分钟。一定要半分钟以上才能说清楚的,不如让队友来回答,或者干脆回避。如果本方发言完了,对方却还剩下一、二分钟,那比赛等于是输了一半。

20.利用多余时间 对方发言时间用完后,如果本方还有多余,可以让4名队员挨次站起发言,这样显得颇有气势。一般情况下,每个队员发言都是完整的一句话。华东师大有所创新,4名队员的话加起来才是一句完整的话,而且他们常主动要求结束自由辩论,以显示气度。这种创新我没有实践过,不敢妄评,可能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时间。 终于写完了,真是辛苦,本来还想修改一下,但太长了,就这样吧。希望以后有人修正并补充。

篇9:语法调查与研究中的从属小句问题

语法调查与研究中的从属小句问题

从属小句(简称从句)是当代语言学不同学派都采用的基本句法概念,许多重要语法规律的揭示都与从属小句有密切关系,如形式语法的孤岛条件、类型学的名词关系化的可及性系列等.而目前在中国内地,从句的概念主要只在外语教学界讲外语时用到,在汉语语法(包括方言语法)研究领域和深受其影响的民族语言语法学领域,从句的概念近乎空白,采用者寥寥无几.有关的成分被分别归入主谓短语、动宾短语、某些复句的偏句等.从句概念的缺乏除了有碍中外语法学术的.交流、不利于国内的研究成果走向世界之外,更实质性的影响是可能制约语法调查研究的深化,不利于国内各种语言方言语法事实的调查研究和很多语法规律的揭示与解释.本文以说明、例示Comrie和Smith(1977)的<语言描写问卷>有关从属小句的细目的形式,从理论和事实两方面沟通从句概念与国内通行的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便于国内学界有选择地在句法研究中借鉴吸收从句概念的合理成分,以利于国内的语法学框架体系更好地涵盖和发掘语言事实、促进中国境内语言方言的语法调查和研究.

作 者:刘丹青 Liu,Danqing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 刊 名:当代语言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年,卷(期): 7(3) 分类号:H0 关键词:从属小句   名词从句(补足语从句)   限定从句   非限定从句   形容词从句(关系从句)   状语从句  

篇10:水文序列小波周期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式

水文序列小波周期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式

应用小波理论与方法对降水、径流等水文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一值得关注的热点领域,但是在这些周期分析的研究中常常忽略了如下几个方面,如有关小波函数容许性条件和随机因素(噪声)对周期检测的干扰作用、水文过程时间序列长度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范围、是否基于距平值进行小波分析等.文中对如上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以兰州降水站为例作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水文过程时间序列的小波分析中,应采取消噪等措施来避免噪声的影响,使用Morlet小波分析周期会受到噪声的'较大影响,而MexHat小波满足容许性条件,能够较准确的表达水文过程的周期性质,文中给出了水文过程时序的舍取区域,并建议采用距平值分析尽量凸显水文过程序列的实际波动等.

作 者:王红瑞 叶乐天 刘昌明 刘来福  作者单位:王红瑞,刘昌明(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叶乐天(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刘来福(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自然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6 16(8) 分类号:P3 关键词:小波分析   水文过程   容许条件   噪声   周期  

《如何编纂更好的词典》评介

论五大英语学习词典中的不足及其对英汉学习词典的编纂启示

北京自考小词典:实践环节考核

同义词典

反义词词典

同义词词典

药物分析化学汉英词汇

魔术词典作文

在线同义词词典

【食品词典】F5

汉英小词典编纂中的问题初探(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汉英小词典编纂中的问题初探,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