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编纂更好的词典》评介(共含9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诚诚”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如何编纂更好的词典》评介
欧洲词典学会第一任会长、海德堡大学英语教授斯坦因(Stein)撰写的'、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如何编纂更好的词典》(Better Words: Evaluating EFL Dictionaries)是一部词典学论文集,收录了她过去25年里,在世界各地所做学术报告的讲稿和论文共11篇,涉及6个议题.该文集所阐述的诸多问题和对词典学所做的深入研究,将成为我们今后词典编撰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作 者:齐振海 郎建国 Qi Zhenhai Lang Jianguo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 刊 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 “”(12) 分类号:H164 关键词:斯坦因 词典学论文集 评介《惠州方言词典》评介
《惠州方言词典》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积淀的成果,是惠州方言乃至汉语方言研究的重要语料,文本主要阐述其编撰成果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并提出一些不同意见以与方家商榷.
作 者:陈淑环 CHEN Shu-huan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中文系,广东,惠州,516007 刊 名:惠州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 年,卷(期): 28(1) 分类号:H07 关键词:《惠州方言词典》学术价值 文化价值汉英小词典编纂中的问题初探
随着我国英语学习的进一步普及,市场上作为辅助英语学习的小型工具书越来越多,但有相当一部分产品不合格,尤其是针对广大中小学生学习英语需要编写的.汉英小词典.
作 者:贺伟华 作者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00029 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G625.1 关键词:汉英小词典 收词 立项 释文语料选择在词典编纂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语料中有关新词时间的'界定 葛本仪先生在<现代汉语词汇学>中指出,所谓新词就是指刚产生的词,或者是产生后使用时间不长久的词.我们判断新词,首先应该有一个时间概念,也就是说,必须立足于某一个时段上来认识新词.
作 者:姚娟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刊 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CHINESE 年,卷(期): “”(12) 分类号:H1 关键词:从双语词典的编纂原则看《新英汉词典》的修订
从双语词典的评价标准看,<新英汉词典>历时25年的.再版与修订过程体现了词典编篡原则,即双语词典编篡的科学性、信息性与实用性原则.
作 者:汤丹青 Tang Danqing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刊 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COMMERCIAL COLLEGE 年,卷(期): “”(3)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新英汉词典》 词典编篡原则 科学性 信息性 实用性从《英汉大词典》修订看我国双语词典编纂的现状
即将与读者见面的'《英汉大词典》(第二版)增收新词8000余条,在释义、举例、学科标签、附录等方面都有较多的修改,反映了英语的最新变化和语言研究的最新成果.另外新版本在编纂工艺方面也比第一版有较大改进.
作 者:于海江 陆谷孙 YU Hai-jiang LU Gu-sun 作者单位:于海江,YU Hai-jiang(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100)陆谷孙,LU Gu-sun(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33)
刊 名:山东外语教学 PKU英文刊名: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JOURNAL 年,卷(期): “”(5) 分类号:H316 关键词:英汉词典 修订双语词典编纂的新文化理念--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
本文作者通过抽样研究<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的同义词辨析、惯用法说明和译例的翻译等7个方面,说明该双语词典体现了编者以读者为中心的新文化理念,符合中国人学英语的语言认知规律,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宝贵学习资料.
作 者:陈宏薇 Chen Hongwei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年,卷(期): “”(2) 分类号:H06 关键词:<新时代英汉大词典> 的知识脉络' > 双语词典编纂 新文化理念浅谈如何处理词典编纂周期长和语言变化快这一对矛盾论文
【摘要】词典编纂周期长和语言变化快这一对矛盾一直困扰着词典编者,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词典编者、词典学家以及词典使用者关注的热点。本文旨在解释这一矛盾的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试图探讨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些方法策略,借此探讨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关键词】词典编纂 语料库 因特网
一、造成词典编纂周期长的相关因素
采用传统手工方式写一本大型词典,短则五六载,长则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方可告成。若再想对其进行修订、缩简或是在它的基础上编纂各类派生词典,则又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程,一切需从头开始,而前期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便成为一次性耗费,无法重新利用,造成大型词典的修订本、增补本的出版周期长,大型词典的内容滞后无法与时代同步。
另外,一部质量好的词典都有其必须遵循的标准,原则和方法。许多著名的词典学家均对一部词典做了很详细的评价标准,例如:从词典本身的质量来说,陈楚祥提出了双语词典的十项评价标准:宗旨是否明确;收词是否全面;立目是否合理;义项是否分明;释义是否精确;注释是否完备;术语是否标准;参见是否严密;例证是否典型;检索是否便捷。Al—Kasimi也在他的双语词典专著《语言学和双语词典》(Lingustics and Bilingual Dictionaries)里提出了一个“核对清单”(checklist)。他从目的、内容和版式三方面分门别类地提出多达44个问题,包括是否收入了最新词汇,是否体现了语言学的最新进展,直至各方面内容是否妥帖,版式是否完善等等。所以依据以上所说,词典编纂的过程是一个反复修改、增删、求新、求确、求实的漫长过程。
二、词典编纂周期长与语言变化快之间的矛盾对词典质量的影响
词典编纂周期长与语言变化快之间的矛盾直接反映在词典质量上:由于词典编纂历时长,可能在收词、例证、用法等各个方面都有影响。这里仅以词典例证为例加以说明。《汉英词典》(修订版)(危东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是我国汉英词典中的典范,以其例证丰富见称。然而,由于该词典是在1978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许多例证反映的`仍然是六七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与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相悖甚远,因此这些例证不能很好的反映时代特色,也不具有典型性,显得陈旧甚至有不恰当之处。例如:
(1)变色: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江山永不变色。Ensure that socialist China will never change her political color 、
(2)慈悲:对敌人的慈悲就是对人民的残忍。Kindness to the enemy means cruelty to the people、
要想解决词典编纂周期长和语言变化快这一对矛盾,毫无疑问,只有想办法缩短词典编纂的周期,因为任何人是无法阻止语言变化的。
三、解决方法
1、语料库对词语编纂的巨大作用。通过传统手工方式写一本大型词典,这种编纂方式与信息激增、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显然格格不入。计算机的介入,免去词典过程中反复抄写以及手工排字制版等工序,提高了文本的正确率,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利用计算机将大量的语料分门别类地管理起来,同时给每个编辑人员配置一个编辑平台,语料库随时提供所需的各种释义和例句,提供各种交叉参见和每个词的运用范围、运用频度等方面的各种可靠的最新统计数据,还可随时增补某方面的语言信息资料。这样,编纂工作者几乎全在计算机上进行,大大加快了编纂速度,缩短了最新语言信息的反馈周期。
语料库对现代词典编纂的巨大作用不容质疑,但建一个稍有规模的语料库都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才力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语料库的发展。尽管语料库在国外词典界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普及使用似乎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把思路转向现存的网络世界,利用网络资源来弥补由于没有现存语料库所造成的一部分缺憾。
2、因特网与词典编纂。网络信息的特点是信息量巨大、内容新颖、更换及时、查询快捷方便。搜索引擎不但能提供词典编纂者有关某方面的大量最新信息,也具有其他工具难以比拟的查询和验证功能,更能为编纂者提供大量真实、可靠、实用的例证。很明显,词典编纂者如能认识到因特网的以上功能并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词典包含的信息量就会剧增,词典的实用性也会大大加强。
但是利用因特网辅助词典编纂,对网络的稳定性和高速度有较高的要求,一些网络的不稳定,网速过慢,有些网站有时会无法登录都会影响词典编纂的进度。尽管网络存在弱点,但与其提供的巨大便利相比,毕竟是“功”大于“过”。因特网对词典编纂的影响是巨大和不可逆转的。
3、词典编纂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虽然无法完全弥补词典编纂周期长与语言变化快这一对矛盾,但是词典编纂者应时刻努力,不断改进编纂手段,不断寻求缩小词典与现实语言差距的新方法,新途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创新精神。
4、词典编纂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正确地决定词典的收词量和收词范围。虽然语言变化快,但是每一种语言都有一些稳定的词汇,即核心词汇。词典中如涵盖这一部分核心词汇,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缩短了词典编纂周期长与现实语言变化之间的落差。
5、词典编纂者需时刻注意及时记录,不断更新。著名的英国词典学家,罗伯特伯奇菲尔德提醒我们在编写双语词典时不但要及时记录,而且要不断更新,因为任何新的社会、政治和技术的进取都会在它们身后留下一堆词汇,这就要求词典编纂者判断、记录、更新以保证语言的现实性。
参考文献:
[1]Al—Kasimi, Ali M、 Linguistics and Bilingual Dictionaries [M]、 Leiden: the Netherlands, 1983、109、
[2]葛校琴、编纂理念的变化——从《汉英词典》到《新时代汉英大词典》[J]、辞书研究,,(3):46—54、
[3]李明,周敬华、双语词典编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孟传良、略谈汉外词典的修订[J]、中国图书商报,2005,(3):1—2、
[5]吴景荣、编写《汉英词典》的经验与教训[J]、辞书研究,1980,(2):32—41、
[6]张柏然、语言资料库与双语词典编纂[J]、辞书研究,1995,(1):2—10、
[7]曾东京、双语词典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论五大英语学习词典中的不足及其对英汉学习词典的编纂启示
影响广泛的五大英语学习词典虽然在英语学习与推广中功不可没,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缺乏足够的语法信息,语用方面的信息明显不足,词汇信息缺乏,英美音标标注不全等.这些不足对英汉学习词典的编纂很有启示:一是应当对英英学习词典进行全面、系统、多角度的分析;二是取长补短的同时要侧重解决国人学用英语的'重点、难点、疑点与盲点.
作 者:朱惠芳 曾东京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444 刊 名: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19(3) 分类号:H316 关键词:英语学习词典 英汉学习词典 编纂 不足 启示★ 同义词典
★ 反义词词典
★ 同义词词典
★ 魔术词典作文
★ 在线同义词词典
★ 【食品词典】F5
★ 查词典比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