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考研高分经验 成功没有模式(共含6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鸡腿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考研高分经验分享 成功没有模式
企业要发展就需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赢利模式。同样对于考研,每个考研人应该找到适合的自己的方法才能通往成功彼岸。那么,怎样才是成功模式呢?专家认为,由于每个人的基础和所处环境等情况不同,所以对于考研没有一个单一的特定成功模式。
刘同学(总分444分):考研不只是努力,更是一种抉择
专家认为,考研最重要的不只是努力,而是搜集信息。为此,他利用一个学期旁听北大的专业课,因此才有了相对轻松且并不盲目的复习过程。在搜集足够的信息之后就必须努力复习了。所谓复习,就是不断重复的学习。在他看来,考研没有绝对的技巧可言,这是一次与自己的博弈。
韩同学(数学一145分):多做题、做基础题、认真做完每道题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韩同学,数学一取得了接近满分的145分。谈到经验,他认为,暑假的考研复习十分关键。去年暑假期间,韩同学参加了考研数学强化班的学习,对考研数学的内容和方法有了较好的掌握,在大四开学前完成了《高等数学(同济六版)习题全解与考研指导》的学习。9月和10月是强化复习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何英凯《考研数学阅卷人点拨600题》。
从近年考研数学的趋势来看,重点在于考查考生做题的熟练程度、计算能力。因此,在数学复习中多做题、做基础题、认真做完每道题十分重要。1月份起,重点应放在近年考研真题,同时根据考研数学重点题精讲、冲刺等课程中老师的指导查漏补缺。
贾同学(数学满分):制定复习计划,以及每科特点合理分配时间
去年研究生考试中,贾同学终于了我南开梦(他报考的是南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而且数学得到了满分,总分也在410以上。贾同学说他的复习经验是制定计划,针对每一科的特点复习,合理安排时间,模拟之类的。但是几乎每个参加考试的同学都是按照这个套路来的',为什么效果差距比较大呢?按照我的亲身经验来说,同学们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旦犯了这两个错误往往就注定了失败。
一是制定了计划完成不了,对自己的懒惰太“宽容”。日积月累,落下的时间和没有完成的计划就是最后考试的分数差异。二是过于严格执行计划不会灵 活变通。“计划不如变化快”,这是大家都知道。所以计划都是前瞻性的,如果在复习过程中的速度和效率是在不停的变的,所以计划也要灵活变通。例如根据已 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大纲的修改而及时修订计划等。放到细节就会落到公共课、专业课的复习时间、精力分配,阶段性复习时间的提前或者滞后等等。
马同学(跨校跨专业):专业课是头等难题,搜罗专业课笔记和历年试题
马同学本科学校是上海师范大学,专业是电子商务,报考的是复旦大学金融专业。可以说是 跨学校跨专业这样考试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对于跨校考研族来说,最大的苦恼是信息不对称,所以建议考研族,对于专业课复习要提前下手,搜罗专业课笔记和历年试题。
对于专业课笔记就和历年真题的搜集。同学们可以求助网络,一些考研网站上会贴出历年真题及笔记,但一般都不太完整;最好的方法是求助于已考取相同学校的师兄师姐,复印他们的试卷或借阅他们的专业课笔记是最方便快捷的。因为,每个学校的专业课命题特点有很大的不同,有的比较注重基本概念,有的喜欢追踪学术热点,有的比较灵活,有的每隔几年会有重复出现的试题……只有看了历年真题,你才可以衡量自己到底适合不适合这个学校的考试风格。发现不适合,这时候重新选学校还来得及。
总之,成功的模式必须彰显出“适合”,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才是快捷的通行成功。所以建议2014的考研学子能够从以上成功经验中学习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复习不能间断
在进入考研备考阶段,我的数学复习就没有间断过,基本每天都可以保证3个小时复习数学,数学靠的是日积月累,但考研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天天泡在数学里,所以温馨提示:靠每天的短暂时间来复习,这样日积月累,不仅时间不少,而且效果还更明显。在复习期间,我非常重视教材。数学复习的第一步就是读教材,我在复习过程中,也看到有的同学一上来就是辅导书,但坚持了一个多月,他们不得不再次会到教材上,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也容易让自己变得浮躁。教材是基础,是数学复习中必须重视的知识,所以一定要把握,并好好利用。当通过教材掌握了基础的定理、原理、公式,接下来就要认真做教材后面的题目,这是检验你对基础掌握的情况,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或做错的题一定要真正分析、总结。XX的老师让我们准备一个错题本,事实证明,它在后期复习中起的作用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选择辅导书和辅导班
当教材复习到一定程度后,大家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本辅导书。并且要做题,而且是猛做。这个时候做起来就比较顺手了,开始基本上70%的题会做,不会的不要只看一遍答案就过了,一定要自己“会”做,不要出现一看题目就说:“我见过,在书上,但是不会做”。考研资料都大同小异,过多的追求新资料,不仅在经济上是一种负担,而且还会大量的出现重复的题目和题型,而因为你见过,所以觉得不难,会给人一种“数学很简单”的错觉。可取的方法是对一两本书反复研究,总结规律。新的题目是用来检验你的研究成果的。这里我要说的是,大家一定要重视真题和辅导班。在考研数学整个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历年真题,而且最好能通过真题推断出将要考是题目或重点,这样做需要一定是水平和经验,如果考生只靠自己,很可能既浪费了时间,还把握不准,所以最好选个比较有名气的辅导班,像我报的XX就非常不错,而且最后的冲刺班和点睛班最好能够参加,非常有用。
复习不能间断
在进入考研备考阶段,我的数学复习就没有间断过,基本每天都可以保证3个小时复习数学,数学靠的是日积月累,但考研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天天泡在数学里,所以温馨提示:靠每天的短暂时间来复习,这样日积月累,不仅时间不少,而且效果还更明显。在复习期间,我非常重视教材。数学复习的第一步就是读教材,我在复习过程中,也看到有的同学一上来就是辅导书,但坚持了一个多月,他们不得不再次会到教材上,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也容易让自己变得浮躁。教材是基础,是数学复习中必须重视的知识,所以一定要把握,并好好利用。当通过教材掌握了基础的定理、原理、公式,接下来就要认真做教材后面的题目,这是检验你对基础掌握的情况,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或做错的题一定要真正分析、总结。XX的老师让我们准备一个错题本,事实证明,它在后期复习中起的作用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选择辅导书和辅导班
当教材复习到一定程度后,大家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本辅导书。并且要做题,而且是猛做。这个时候做起来就比较顺手了,开始基本上70%的题会做,不会的不要只看一遍答案就过了,一定要自己“会”做,不要出现一看题目就说:“我见过,在书上,但是不会做”。考研资料都大同小异,过多的追求新资料,不仅在经济上是一种负担,而且还会大量的出现重复的题目和题型,而因为你见过,所以觉得不难,会给人一种“数学很简单”的错觉。可取的方法是对一两本书反复研究,总结规律。新的题目是用来检验你的研究成果的。这里我要说的是,大家一定要重视真题和辅导班。在考研数学整个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历年真题,而且最好能通过真题推断出将要考是题目或重点,这样做需要一定是水平和经验,如果考生只靠自己,很可能既浪费了时间,还把握不准,所以最好选个比较有名气的辅导班,像我报的XX就非常不错,而且最后的冲刺班和点睛班最好能够参加,非常有用。
考研英语高分牛人成功复习经验分享
真心想来交流下初试英语的经验,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参考。首先说明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语法没有大问题,但是单词量很不咋滴。所以我先是背单词,用的是新东方的词汇50天突破,其实买这本是因为看着薄一些,没有别的原因。认真把每个单词看一遍,用铅笔把不认识的勾出来,然后系统地背。背单词挺痛苦的,但每天要坚持。过了暑假之后我就发现进步巨大啊,把会的擦掉发现擦了好多啊!我觉得背单词相当重要,阅读的基础吧,所以要坚持。至于说的一词多义什么的,我一直觉得能记下来最好,不能的话也不用太有压力,毕竟考的多的还是基本意思。
暑假之前看了新东方的常难句,一本小书,有点厚。刚看的时候觉得有些难,但是觉得挺有用的,建议语法不太好的看一看,也当作阅读的基础吧。其他的什么必备XX句、词汇精讲、语法精讲什么的我没有看过。
最重要的还是真题。我用的是张剑的小黄,个人觉得阅读翻译很不错,完形因为我本来就不咋滴所以也没感觉,但作文我不推荐,因为太难了,我是写不出来的。真题的做法主要还是掐着时间做,但可以不写作文,看看做完前面的要多长时间,然后对答案。开始做结果可能很惨,那么就一题题地分析,不管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的,阅读要逐字地口头翻译,精读,把不认识的词注释着,把觉得语法难的句子勾出来。其他题型也一样。这时候你会发现书上全是你写的东西,当然这些东西要自己总结着写,别抄答案书上面的分析。从的开始做,分析完一套(除去作文)最快也要三天吧。这样做个6、7年的卷子,慢慢感觉出来了就停下来把做过的再看一看,做到阅读读的时候每个句子都能很快翻译。然后继续剩下的卷子,建议留两套最后模拟。然后就是不断地看做过的题,每次看都要发现新的东西,总结新的经验。这个还是慢慢体会吧。
作文我准备的比较晚,基础不好的可以早点。我用的是新东方的高分写作。认真读每篇高分作文,挑出好的句子,你会觉得自己也能写的差不多的。然后就背你画的句子,总结个模板。比如我发现大作文180左右的字数,写12个句子就够了,所以每句话要长一点。背了一定的句子之后就拿几年的大作文练一下,主要是看能不能写长句子,一边写一边总结,隔两天写一篇完全可以,总的篇数根据自己能力定。大作文写好了小作文不会差到哪里去,把每个类型练几篇就行了。
完形我觉得是浮云,因为我觉得单词背好了分数就不会太差,再怎么训练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这里我就不说完形了。新题型全看真题就行,但这个是靠自己分析体会的,我觉得除的排序确实有点难之外,其他的都是通过规律就能做出来的。
关于阅读的练习用书,不太推荐张剑的,难了点。除了新东方的.几本我没看过其他的。就觉得新东方的高分进阶那本文章还可以,题目也不太好,其他的书非常不好。一句话,看看文章就行,做题还是要研究真题。
个人觉得英语辅导书不在于多,而在于要精读。至于很多人提到的开始复习时背新概念,我觉得背点议论性的也可以,也别背多了,反正到了11月份就忘了。我只背了6篇,最后也没用到。看美剧什么的有时间也可以,感觉短时间提高不大,除非你的基础还不错。
我的英语83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的作文和阅读的分数高,作文可能需要点基础,基础不好的就要肯花时间积累。但是阅读是一定能通过自己慢慢体会拿到高分的。我想来看我帖子的各位中大多是基础不大好的,我建议静下心来背单词,研究真题,背背作文里面好的句子,踏踏实实,会成功的。
如果你现在只有40分的水平,提高到60分以上我觉得不是难事;如果你已经有70分的水平,要想提高到80分花的功夫要更多。写到这里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唉,还是得靠自己的。加油了各位。
考过的都明白,英语别人再怎么说都没用,要自己体会,我的解题思路难道就一定适合所有人吗?虚心者看完一定会有收获。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t3647917p1
大家都知道考南开大学行政管理的都不是国家统考的专业,因此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招生简章一般都会在9月份出台,故对于有些考生想早点时间复习专业的来说,更觉得无从下手。
考研的岁月对我来说是一段很值得怀念的时光,在这段时光中,我收获了梦想、收获了友情同时也收获了爱情。就整个过程而言我都是幸运的,在此我应该感恩,也必须感恩。感恩研友们的一路陪伴,感恩自己一路的努力,在此我写下一些自己的文章,希望我的幸运也能给你带去好运。
我觉得我的总分能超过四百全靠我的专业课的成绩,本文我主要就讲讲我的专业课复习。我本科是市场营销专业的,算是跨专业了,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的专业课总分是二百八十多分,专业课的要考两科,一是管理学,二是公共管理综合(包括行政法学和管理心理学),专业课我分为三个复习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看书
这是二月到暑假之前,这个时期我主要是以看书为主,刚把三本书买回来我就计划轮流看,看书时先把目录看看,这样对本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再边看书遍勾画,尤其是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就这样我在暑假前者几个月的时间里把书看了四五遍,基本上对三本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二阶段:基础总结
暑假我继续看书,同时我开始整理每章节的框架,以及开始整理每本书课后的思考题,这样我既熟悉了书本结构又通过思考题了解了一些章节重点,这三本书花了我基本上一个多月时间,把这些东西整理完后暑假也快结束了。到了八九月份我才明白,原来整理这些框架是有捷径的,那就是借助课外参考书。就拿666管理学来说好了。在九月份的时候我发现了南开大学行政管理学考研冲刺宝,将其买回来后顿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之前我花了大力气去整理的知识框架图,在这本书中全都有,并且章节重难点也很突出,真是后悔死我了。由此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考研复习不仅要有复习好的决心,同时还要学会用好一切资源帮助自己更好的复习。
第三阶段:提升强化
九月份至考前,这一阶段我一直在循环看书,这很重要,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自己在做其他方面的而放弃看书,不能舍本逐末啊。同时我开始了真题的研究,真题对我帮助很大,南开大学行政管理学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这本书还不错,通过真题研究我知道了那些是可以看那些不用看,因此真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啊,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研究啊,真题我开始是先认认真真按时间模拟一次,然后再根据模拟情况总结,在书上做记号勾画重点,第一遍模拟完后我开始将真题归类,并研究每一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同时我也开始用专门的本子总结书上的大题(尤其是行政法学),然后又继续看书,看了几篇后有开始重新做真题,每一次做真题自己的答案都有些出入,因为自己看的更深入了,而且理解也会不同,就这样我的真题做了大概三至四遍。很有效果,做了真题后看书的效率也很高啊。
最后一个月基本上两个小时一本书,每天三本书都能看一遍。同时提醒大家注意,行政法学复习一定要全面,那本书比较薄,基本都是重点,所以要全面一些,从今年的考题可以看得出啊,还有建议大家买一本行政法学的案例书,对案例题很有用的;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要有重点地看,最后几个月根据真题来判断重点。最后再次强调一定要重视看书啊,上面什么方法什么的都要在你把书看熟的基础上才有明显的效果。
在这里我祝福考研的你相遇幸运,相遇美好,实现梦想!加油!
[行政管理考研高分强化经验]
考研高分经验 历史学高分锦囊
考研成功有幸进入梦中魂牵梦绕的学校――中国海洋大学。一所我两次高考为之奋斗的学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麻雀华丽的转身变成了凤凰。本人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收益于论坛的实在大多但是贡献确实太少,今晚决定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专业课的复习经验,希望对大家特别是13年的研友们有所帮助。
第一章 自我情况介绍篇
本人有幸和汉朝皇帝一个姓一直以来都是以刘邦之后自居但是论才智却愧对先祖。一连两次栽倒在高考上,其中第二次与海大只差一道选择题的分数真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来在一个盛夏我来到了一所介于一本和二本之间的学校(就是在有的省招一本有的省招二本)读了一个相当烂的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看似名字好听其实学的很杂没有一样学精的就业更是差的不行。由于对这个专业根本不感兴趣,我四年来的几乎所有课程都没有认真学过,只是到临考试之前才来突击的,幸运的是本人只挂过一门课。一转眼混到了大三考研也被我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来我一开始是准备考情报学或者是档案学图书馆学什么的。但是大三下学期就当我准备购买某校档案学真题和辅导书时我突然发现自己对于这些学科也是不怎么感冒的,后来我大胆的做了一个改变我人生轨迹的重大决定――跨专业考历史。说到历史我是特别喜欢的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被公认为班上历史最好的人,但是高考没有选择文科,就这样和心爱的历史失之交臂。怀着对前途及其忐忑的心情我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第二章 历史学专业课经验篇
4月份但我拿到崭新的11本教材时候我顿时傻眼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和高中历史课本图文并茂相比简直是有天壤之别。记得那是个下着小雨的下午我又后悔了,但是,对于历史的爱却驱使着我一直向前永不言败。按照着论坛上的主流观点我准备以课本为主在辅以其他的一些参考书。事实证明这是最好的学校方法我受益匪浅。我复习计划大概是分了四步走。
第一步:通读十一本教材并在重要的地方划线。我在学校的自习室占了个座平时没课的时候就去自习,算是去上课也是总是带着考研书去看从没听过哪怕是一节课。但是对于跨考的来说过十一本教材的第一遍实在是太痛苦了特别是世界史感觉到哪里都是重点。但是我终于还是挺过来了看完十一本我真的有些佩服我自己由于还要兼顾复习英语和政治,我感觉到很吃力,出于各种原因考虑我报了辅导班,在课程的辅导下进行学习。当我过完最后一本时已经是8月份了。9月份简直是一年中最可怕的时候骄阳似火赤日炎炎,学校自习室里的风扇压根就没有任何作用。在这样的鬼天气中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我没有直接上辅导书而是教材和山东大本联合起来看。先看课本上的一章或几章再看山东大本上与之对应的内容,这样课本和山东大本都兼顾到了,正所谓一石二鸟也。我逐渐发现我的.思路渐渐清晰了起来世界史也没原先的那么可怕了。看完山东大本的每一章我都会把选择题做完,虽然价值不大但是可以用来练习练习手感。另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学基础2000题是目前习题集里面最好的一本了虽然这本书是错误百出。第二轮复习为我历史学专业课高分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不知不觉到了11月份了我才姗姗来迟的背起了长孙博的名词解释,长孙的名词解释内容精辟完全是高分的标准今年压中了5题,但是长孙的名词解释还在于告诉大家一个做题的方法。另外在推荐一本仝晰纲的历史学考研词典,这本名词解释内容虽然大如长孙兄的但是内容却比长孙兄得多了不少,考研嘛多花点钱是值得的,建议2本都买。第三轮复习开始时候时间已经是很紧迫了我采取了把山东大本上没有的内容补充到山东大本空白的地方以至于山东大本被我画得体无完肤。后来发现这是目前做笔记最好的办法了,这期间我又算是过了第三遍课本。具体的方法请见我以前的一个精华帖子bbs.kaoyan.com/t3466036p1。三遍复习下来(包括背诵2本名词解释)我觉得历史的十一本教材就是纸老虎,纸老虎再怎么可怕都是纸做的。12月底的第四轮复习我最后过了一遍山东大本包括上面的笔记,黑人法典在我这样严密的复习下没有成为漏网之鱼。
历史学考研没有捷径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
第三章 对研友的忠告篇
第一,要以课本为主课本至少要过三遍。论坛里面的名人例如 87后版主课本就过了七遍,syaki更是记不得自己过了多少遍课本了,放弃课本也许可以勉强对付07、09、11年的试题但是也绝对得不了高分。遇到08、10年的题目就必死无疑了。那些山东大本决定论者请不要再来论坛坑人了。
第二,不要第一次看到课本就被吓到。十一本内容再多也是可以克服的,我一个差生都过了三遍,天道酬勤,三千越甲可吞吴。那些以为历史分数低想来混文凭的就不要考历史了。
第三,不要因为过去而鄙视自己。不管自己本科是什么学校,也不管自己学习多么差,挂过多少科。本人大学三年几乎没获得过任何奖励连三等奖学金也没有。但是考研我却一鸣惊人,相反有的平时学习好的人却大意失荆州。
第四,要掌握好时间,历史学基础综合考试时间是三个小时,一定要分配好时间。我考试前没有做过模拟题来测算时间,结果导致最后一题差点时间不够吓得我差点尿裤子。
第五,说说我今年答题的情况。专业课总分254.选择题30分,加句读一分没得,我古文基础不好加之以为去年考过今年不会再考,这个是教训啊。其它题目基本上都会都答道点子上了。
。★ 考研英语高分经验
★ 北理工考研经验
★ 成功扣篮经验
★ 考研英语高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