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过来人经验(共含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遛狗小市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过来人经验分享
2月17日下午三点,看完上午的NBA全明星正赛午休后,在纠结紧张和期待的心情下,打开了等待已久的成绩单界面,用几近颤抖的手输入了早已烂熟于心的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与汗水残酷的将时间凝结在这一秒中,只要点击“提交”,一切将成为定局,无任何缓和的余地。此时紧张已经将手指麻木,用力的点了一下鼠标,一秒以后,成绩界面出现,第一眼锁定专业排名,1!是专业排名第一!此时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想过无数考上的结构,真没奢求第一,顿时感觉一块压了很久的重担卸了下来,没有庆祝,只想休息!我知道战斗没有结束,随后请教热心的东财的学长学姐,查看论坛往年的经验贴,认真准备复试,204月1号下午,复试成绩出炉,最终保持住了第一的位置,正式成为东财的一名成员。
无数次在考研压力大的时候,以膜拜者的身份来到论坛,汲取前辈的养分,今年终于带着自己些许不成熟的经验来回馈论坛,希望爱心之火永恒。
现附上我的复习资料:
数学:《李永乐复习全书》《660题》《李永乐历年真题》非常重要
《400题》《合工大五套题(超越)》重要
802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教材》微观宏观两本非常重要
《梦想成真东财考研直通车》非常重要
《东财802历年真题》非常重要
《高鸿业第四版教材》(第五版没有的.内容)一般重要
政治:《肖秀荣最后四套题》非常重要
《蒋中挺客观题应试宝典》重要
《真题预测百分百》一般重要
英语不好,故不误人
宏观复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稳定的后勤保障是考研成功的关键要素。硬件:由于个人只有在自习室和图书馆复习效率最高,所以一个稳定的自习位置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宿舍和食堂以及运动场,都是我们必备的生活环境,进自己最大的努力将环境营造成最有利于自己的状况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运动,饮食,心态,是硬件中的重中之重。往往很多同学忽略了软件:我们战斗的堡垒是数学、专业课、英语和政治四门功课。前辈们的经验是我们最好的指南,我复习的一年时间中,打开电脑的时间几乎都在看论坛,在论坛中认识很多的热心的学长学姐,要到了他们的联系方式,在自己学习困惑和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找他们在QQ上针对具体问题请教,在此郑重的向这些帮助过我的学长学姐说一声:谢谢你们!同时特别向同学们推荐《东财考研直通车》,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这是一本为东财考研学子量身定做的书,在亚马逊邮购回来后便成为我的枕边读物了。
由于书中的内容全部是考上东财的学长学姐撰写的,所以对我们来说非常有针对性,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其它科目的复习方法和学习内容,非常有指导性。回想起来考研的日子,无数个夜晚在这本书的陪伴下与成功的学长学姐在心中神往交流,那段时间成了最难忘的记忆。自己从去年十月份一直到考前,晚上回到寝室累了就看几页,特别是复习过程中,实践后再认识,通过《直通车》再修正自己的计划,后来立志:一定考研成功后拿着书到东财与书中的作者们合影,成为他们的一员,现在等九月份开学就真的梦想成真了。对于宏观复习,大家千万忽略不得,特别是懂得四门功课的特点和配置,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类考研经验
时间飞快,转眼间距离考研还有整整50天的时间。经历了网上报名和11月10号的现场确认,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只剩下一月份的准考证打印和参加考试了。当然,还有五十天的复习。因为这是我的第二次考研,也是我为了以后的人生开始的第二次拼搏,所以我对这次考试看得很重很重,因为我知道这一次的考试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相比上次考研,我去掉了许多的稚嫩、轻狂和懒惰,开始强迫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中去,做到心无杂念。从暑假回家然后回到学校真正投入到复习开始,一直到现在,历经两个月的超强度的复习已经结束,剩下的时间开始查漏补缺,做模拟题。因为已经参加了一次考研,知道自己身上有着哪些不足,所以在复习中我主要应对的是那些最薄弱的知识点,我把这些知识点当作我必须攻克的地方。
可能大家会很想知道我第一次考研的成绩,好吧,我告诉大家:英语58,管理类联考99。呵呵,可能很多人都会笑话我怎么考得那么低啊?我只能微微一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说实话,当我查到成绩的那一刻,我的心里确实很不是滋味,脑子里总是很乱很乱,有的时候总是在想,这样的成绩就是我努力了半年换来的结果吗?在后来的一段时间中,我不敢和同学谈论有关考研的任何话题,因为它是我心中的一块痛处。
每当同学之间谈论到谁考得那么高,谁已经考上了的时候,我总是会一个人躲在某个角落里在心里把自己狠狠地骂一顿。后来,到了7月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时刻,一起学习和生活了四年的兄弟转眼间就各奔东西,不知到哪一年才能相聚。毕业的离别带给我的是无穷的伤感,我的心情也很糟糕,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领完了毕业证、学位证,送走了我的好兄弟,我就一个人回到了家中,想利用这个假期让自己冷静下来,好好的思考一下未来的打算。在一次晚饭时候,我的爸爸突然给我说了一句:“孩子,为了以后,再考一次吧!”我听完以后,眼圈不知怎么了开始红了起来。可能是由于爸爸很了解我,知道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想鼓励我,他相信我会成功的,相信我肯定会考上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我好好的思考了一下,我最终选择了二战。因为我是在西安的一所三本院校读的学校,工作不是很好找。为了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我也要在考一次。就这样,当了八月底,我又回到了西安,回到了学校,在学校周围的'村子里租了一间房子,然后在学校的自习室占了一个位子,就这样,开始了我的二战生涯。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优质的工作,为了妈妈和爸爸的微笑,为了以后能获得优质的生活条件,风雨无阻,只为考研。
写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想问我考什么学校?我在这一次网上报名中,选择的是东北财经大学,和大家一样,考得是会计硕士。因为我喜欢大连这个城市,喜欢东财这个学校,以后也很想在这里工作。虽然现在会计硕士已经改革了,初试只考两门,虽然不知道这次考试的难度会有多大,但是只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复习,为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理想,无论前面的路会有多难走,只要我们做到心静如水,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去做,我想结果终归是好的。
另外,我真心的要感谢景植版主和星硕版主,谢谢你们在我第一次考研时给予我的帮助,是你们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我的关心。今年是会计硕士改革的一年,也是考会计硕士的考生心里最不平静的一届,所以在论坛上不难看见众多考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很难抉择,每天都在讨论学校的事情,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大家的心情我真的很能理解,毕竟我也是过来人。但是已经到现在了,报名已经结束了,再讨论也已经于事无补了,希望大家利用接下来的时间好好的复习,查漏补缺,做好知识的巩固。,愿我和大家的梦想都能实现!愿大家都能够在复试结束时脸上流露出灿烂的笑容,然后回到版里写上一篇考研成功经历,供学弟学妹们参考。
最后送上一句祝福,再次祝愿大家!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经验
声明
初试分不高,所以以下文字仅供普通人参考,请大神直接忽略。此文谨代表个人观点,如与某君观点不同,望见谅。
第一次考研失败,主要是没看清形势,学习的时候也总是晒网,学习经历就不多说了。我一开始选择东财是因为我看到它招的多,又在东北,还是老五所,随之又想起我初中的时候,我同学和我说是谁的姐考上东财了,然后还介绍了下东财多好,太久远了,具体记不清了,反正自此东财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无比高大了。
一、择校
这个问题还是请各位考生能慎重对待。因为从12年cc就已经开始火爆了,调剂基本是个传说;而且和12年相比,有些学校复试线变化比较大,所以前一年的分数只能作为参考,千万不要以为今年的复试线或者复试人数一定会和上一年一样。当然,这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东西,而我们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分数,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还有就是希望同学们能静下心来考虑下为什么选择cc,如果仅仅因为初试科目少,那还是建议你再考虑考虑。如果你认定了cc,一定要在复习初试的同时简单看看专业课。因为今年东财专业课笔试难度已经有所提高,虽然我不是跨专业,但我认为一个月的时间三本书确实有点短。好像有点跑题了!
二、初试
(一)数学
我个人认为数学对于联考来说是最重要的(卷子完整答完的情况下),一个三分,很可能因为两个数学题就与梦想的学校失之交臂,所以一定要重视。我是先做的机工的数学分册,挺简单的;然后就是看了陈剑的高分指南,第一遍把综合提高空下了(因为有点打击人),第二遍才把综合提高的题做了,感觉有点难,但至少能做出来;最后用人大的数学600题练练手(也不难,但一开始马虎,所以分不高)。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总结技巧,并将其熟练掌握,错题最好记下来或者在书上用不同颜色笔画出来,做题尽量用铅笔,再做的时候错了再画(用更大的圈)。答题的时候一定仔细,因为考试的时候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是说你会,你就一定能做对。我就是不够仔细,所以导致数学分数没达到期望值。今年什么0.81 0.8那样的题直接秒杀我的辛苦复习。
(二)逻辑
我只做了逻辑分册,感觉此书挺不错的,虽然今年的题变化较大,但打打基础还是不错的。不过明年的题是什么样,哪本书更贴近于真题,这个真说不好,所以不多说了,以免误导大家。
(三)作文
这个主要是靠多练,一篇没写过,除非底子好有慧根,否则上考场基本都写不完或分数较低。小作文基本是自己总结模版往里套,网上很多,就不多说了。主要说说大作文。很多人可能对联考的大作文存在一些误会,认为它和高考作文写的一样就可以了,不能说完全不对,因为高考的高分作文都是逻辑思路清晰,语言优美,而联考大作文是逻辑思路大于语言功底的。我的大作文的行文逻辑是:
第一段引子(可少量引用材料,再写上点自己的'话);
第二段提出主题,也就是总论点(这样便于阅卷老师找,文章的宗旨就是在符合标准基础上,方便阅卷老师,让他喜欢或至少不反感你的文章);
第三段是分论点(这个是要练的,不然到考场上是分不来的);
第四段转折(eg:但是,自信要有度,否则就是自大了);
第五段总结全文,最后再弄上些标志性的口号就结束全文了。平时多积累点例子,要是考场上想出了论点没有太多话说,就多整点例子。当然,比较好的是分论点下面说点道理,然后排比几个例子。我感觉陈君华的课简单听听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英语
我用的书是黄皮书、老蒋英语二真题和精读80篇,我感觉上面的方法挺不错的,至少比较适合我。建议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听听老蒋的长难句,对于我来说讲的挺好的。至于对于老蒋褒贬不一,我认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的教学方法和做题技巧是否适合自己。我先做的黄皮书,每篇文章都要精读(词句篇要面面俱到),具体怎样精读老蒋英语二真题那本书后面有光碟,不想买书的话,身边同学有买的可以看看。反正我是听了他的长难句班、强化班重点听了作文和完形、模考班,还有上一年的十一特训,个人感觉非常有用,因为认为老蒋的课和书对我帮助较大,所以扯的有点远了。之后一天一篇英语二真题,积累书上的做题方法,并精读文章,弄清篇章结构,了解行文逻辑,做的多了,就会积累许多技巧,比如But之后一般比之前重要的多、行文一般是前果后因之类的。为了说明我不是做广告的,我只能不好意思的说课程我是淘来的,正版太贵,我太穷。
三、复试
(一)专业课
这次给的参考书目是刘永泽的中财(第三版)、审计、刘淑莲的财务管理。这个复习的时候要引起重视,笔试加面试占复试总成绩0.7,其中笔试0.5。中财整本书都要看,千万不要遇到不理解的,就想当然认为不会考这么难,今年的笔试难度就有所攀升,大题是非货币资产交换的分录题,要是不理解的话,很容易做错,比如用库存商品交换后,是要同时确认成本的等等;财管那本书,虽然我是学会计的,但还是感觉难;审计需要自己在学的时候总结一些重点,然后背诵。面试一共两道题,其中财管一道题必答,再抽签,有可能是审计,也可能是财会。
(二)英语
口语面试还可以,不是很难,也没用自我介绍,直接回答问题。听力平时多听听就可以了。
(三)政治
今年突然改成卷子了,不及格不予录取,但不计入总分。
年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前言
相信很多人是为了研究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也有人重属就混个学历;还有一部分是为了学习更多的东西,即所谓的深造;剩余的一部分就是随大流,看到人家考,自己也就跟着准备了。不管出于何种理由,既然决定了,就做好心理准备坚持到最后,不要半途而废。
一、考研规划
(一)选学校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既然考研,当然要选择名校,既所谓的985和211高校。这些学校确实很好,报考这些学校的学生自然也多,所谓的高手自然也多,这些学校的复试分数线通常也就比较高。查看以往的历年复试分数线你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估量一下自己能否有考上的可能。我觉得毕竟准备了那么久,不要因为因为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到头来两手空空。选学校的时候,最好关注几所实力差不多的符合你要求的学校,因为你后期或许会因为某些原因进行调整,以便自己进行选择。
(二)选专业的问题
很多同学大多开始就做出了选择,不过可以根据后期的情况作出调整,毕竟专业也分热门和稍偏冷的。因为一所学校的很多专业的考试试卷是一样的,比如经济类的,一般都是同样的一张卷子,参考书也是一样的。
(三)专业课的问题
专业课是自己所报考的学校自己命题,但是很多学校的参考书都是一样的,比如经济类的高鸿业的《宏微观经济学》,很多高校都是用这两本的。各个学校的招生目录一般在9月份才出,有的列出了专业课参考书,有的则没有,(这种情况需要自己在学校论坛里询问)。专业课的复习一般是在9月份左右开始,但是我是跨专业考研,所以我3月份就开始看了,一般学校的参考书不会变,就是去年列出来的。复习专业课时,很多同学就只锁定了一所学校,结果到了9月份,学校专业课参考书突然变了。我那会是这么选的,自己决定考某个专业,看一下参考书,然后在百度里查询用这本参考书的高校,然后在里面找出和自己目前选的学校实力相近的几所学校,根据你自己个人喜好决定。这样做的情况就是防止你先选好的学校9月份招生目录里面你所报考的专业参考书变动了,你已经准备了这么久了,就可以考虑换成你上面选好的那几个备胎学校里。
(四)考研报班的问题
网上查过相关信息,有人说说报班没用,有的说有用,其实这事因人而异。绝大多数的观点是没用,最多是个心理安慰。大多同学也就报个政治辅导班,我自己没报,我这人最不喜欢上课听老师在那里讲背诵的东西,早上也没那么勤奋起床去上课。我政治考了66,因为我觉得考试就那些内容,90%全在书上。多翻几遍,复习的时候自己总结一下就行了。那些辅导班可能就是有些密卷和猜题资料等,这些东西看了自然没坏处,但是考过研的估计心里清楚,作用不大,最多也就能猜对那么几分,还花费了大量时间。
(五)心态问题
考研不是玩游戏,自然有时候会觉得苦,其实当你把学习当成了一种乐趣,也就那样。中途可能会出现烦躁,失落。都是正常现象,调整一下,继续前进。当然考研不是努力了就一定能考上,毕竟每年当了炮灰的也不少,所以早做好心理准备。给自己带上一颗轻松的心去准备考研,努力了,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但是不会留下遗憾。算是人生成长的一个过程,总得学会去面对。
二、复习规划
下面就开始考研的复习规划,这是我那会的准备过程,所以只能作参考,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部分调整,因人而异。
(一)考研参考书(考研复习全程资料)
1.政治
考研政治大纲解析(红宝书)+命题人1000题+肖秀荣最后四套题。
也有人用任汝芬的`任一+任二,其实不管怎样,都是一本教材加一本练习册的基本形式就差不多了。最后的那个是用来做临考试前的模拟的。
红宝书是人们对《考研政治大纲解析》的称呼,9月底教育部出的。书的本身并不写红宝书三个字,网上其他的有写红宝书,是不靠谱的。
大纲解析和任一的区别就是,前者字体比较小,但是那是教育部出的,算是权威教材,考试就以那本书为标准。任一出的比较早,一般3月份就好像出版了,而大纲解析9月底月左右才出。等不及的可以买上一年的大纲解析,内容几乎是没变化的。
政治资料很多,但是看多了作用不大,还浪费时间,教材多看几遍也就差不多了。
2.英语
一本单词书+阅读理解150篇(黄宝书)+一本真题+一本写作。
英语的复习资料自己选择,我那会单词和真题都是用红宝书的,西北大学出版的,感觉还行。阅读和写作都是用黄宝书的(张剑编著)。
3.数学
教材+李永乐复习全书+真题+经典400题。
因为我考的是数三,数一的很多人复习全书是选陈文灯的。这个也是因人而异。李永乐的算是经典吧,编的确实很好。习题答案是分册的,陈文灯的是在书的后面,就看你个人爱好了。
教材就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最好用同济大学出版的。
4.专业课
学校规定参考书+你报考的专业的历年真题+名校考研真题解析。
教材多看几遍,一定要熟记于心,我是看了三遍。当然看几遍只是手段,只要你一遍就能烂熟于心,那倒也行。真题很重要,可以到各种论坛里面下载,也可以托人买。后面的那个名校真题有时间可以翻翻,没时间就算了。
二、考研全程规划
(一)第一个阶段:3月份―6月份
这个阶段只需要复习数学和英语,专业课和政治留在以后。
1.数学
数学有四本教材,复习时的顺序自己决定。先看教材,再配套复习全书,到6月底要把教材看完看懂,全书完成第一遍(由于第一遍比较难,可以直接看解答过程,找一下感觉,可以不做每章后面的练习)。
2.英语
每天抽出一段固定时间写单词,英语词汇很重要,多写几遍方能能记的住。
3.专业课
可以考虑适当的看下参考书,在6月底要完成第一遍。(本来专业课大多同学9月才开始复习,介于这段时间总看数学和英语,看得人想吐,适当地换个口味)。
(二)第二阶段:7月份―8月份
放暑假了,学校同意留校的就安心在自习室复习。不让留校的就在外面租房子吧。
1.数学
全书完成第二遍(仔细做,注意细节,认真思考,掌握方法)。不懂的地方翻教材,教材一直要翻,没办法,内容多,容易忘记。
2.英语
阅读150篇,每天自己规定几篇,开学时完成,这个基本功很重要,正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因为阅读就40分,考好一些考个30左右,加上后面写作考个15分,然后随便在哪凑5分,基本就过国家线了。
(三)第三阶段:9月份―11月份
1.政治
关注政治大纲解析出版时间,能提前预定最好。买来后就认真看书,自己思考,寻找关键知识点,发现规律和政治语言措辞,配套1000题,具体方式自己决定。最好教材能过二遍。
2.数学
全书暂时放一下,可以看历年真题了。做真题的时候你会发现学了那么多,忘了很多,没关系。一边做真题,不懂的地方翻书,包括复习全书和教材。估计一个月搞定了,10月份到11月份再做一遍复习全书(基本上能达到看到题就知道怎么解),数学已经完成过三遍了。
3.英语
买一本历年真题,自己做一下,然后对照答案,你就会发现有时候一篇阅读里5个有全错的可能。英语就这样,需要仔细阅读,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和设的陷阱。要仔细研读选项,掌握答题实质,提高准确率。单词同时也要一直写,没办法,太容易忘记了。
4.专业课
这时候各学校的招生目录已经陆续公布了,查看自己选的学校的参考书是否有变动。
专业参考书第二遍(能扎实掌握和理解各个知识点),估计两个月搞定。剩余的11月就开始研究专业课历年真题。
剩余的12月份,就准备整理一下所有的知识了。把握规律,达到心中有数。
1.数学
再过一遍真题,12月份下半月可能出经典400题了,有时间的可以做一下,没时间就算了。如果你要考140+那你可以去做400题,如果就120左右,前面的准备已经足够了。
2.专业课
教材第三遍(达到看到题,就知道答案在书中的哪个位置,大脑里有清晰的显示),再看一遍历年真题。
3.政治
再过一遍教材,一遍1000题,注意自己做错的地方。同时好像那个时事与政策出版了,就考几分的的东西,内容还不少。到时候翻一下那本小书就行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出来了,模拟一下自己。选择题最低要考35+才保险。顺便说一句,政治我一句也没背过,最多看了下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的大题。但是我是理解记忆了,这种方法风险大,你们最好不要学。
4.英语:
买一本写作,这个我自己写作很差,我也不知道怎么复习,你自己看着办吧。
一月份就差不多要考研了,剩
2013考后谈:东北财经大学考研初试复习经验分享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但是也不要把战线拉的过长,否则到后期真的会感觉后劲不足,那时的感觉就会很痛苦,虽然觉得应该要高效看书,行动上却不行,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整体的复习思路,可以参照学长学姐的,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也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做适当的改变。
一、英语
前期一定要一遍一遍的背单词,现在时间还不那么紧张的时候就多打打基础,另外背新概念34真的很有用,虽然开始可能看不出效果而且还会占用很多的时间,但是提高在无形中,不要怕浪费者一点点时间,当然其实这真的不是浪费时间,另外就是做阅读,考研英语阅读是大头,前期只是做模拟题,感觉可能还没有上来,到后期开始做真题时就要注意总结出题思路,答题思路一定要自己总结,到最后熟悉了考研英语的出题点,自己都会形成条件反射。
二、数学
我觉数学的`课本是要理解看好的,可能各人的情况不同,对我来说如果一个定理不知道是怎么来的我就一直记不住,所以就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课本,还做了个简单的笔记(这个可做可不做,因为是挺浪费时间的,但查知识点的时候确实很方便),后面就是全书,全书刚开始第一遍时可能很痛苦,但是坚持下来再看第二遍第三遍时,你会发现好多东西都豁然开朗了,所以就是要坚持。
对于报班,我不建议,比较浪费时间,不如腾出时间来自己看。
最重要的是坚持!!
★ 过来人的高考经验
★ 北理工考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