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春柳的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cow888

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又看春柳的散文(共含9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ow88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又看春柳的散文

篇1:又看春柳的散文

又看春柳的散文

品读南山醉桥的日记《闲看春柳》,我确实有点嫉妒了。作者把他心目中的春柳刻画得微妙微肖,语言简短却很精致,那姿态,那神采,让人陶醉。真可谓是,“柳醉春烟,人迷柳浪”。

“闲看柳浪,滚动的是心潮”。借此春风,也好把自己心中的柳潮抒发出来,久了怕会山洪暴发。

一直以来,春柳就是春的象征,是绿的天使,也是活泼青春的代言人之一。倘佯在一片片柳浪声中,神情也会遽然高涨起来。

我对春柳的一往情深,与南山醉桥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打自小,就喜欢欣赏它的秀色 。

家乡的小溪边柳帘下,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之一。小学的时候,有空经常放牛,靠在柳旁,一边看书,一边呼吸着春柳散发出来的新鲜空气,时不时还有柳叶骚扰着我。那时的`我就与春柳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中的时候,学校的操坪四周也有几株细柳,每每闲时或有心事的时候,就会在她的裙下挑逗或倾吐。

高中更是着了迷,只要有空,都是我们约会的时间。河畔的春柳成荫,姿态各异,是我与春柳产生极深情愫的时候,也是我对春柳端详得最为透切的时候。

清早,喜欢看她俯下头洗发的形态。那秀发,垂落得落落大方,仿佛都能闻到一股沁人的芳香。是刚沐浴过的洗发水的味道,还是她那与生俱来诱人的体香?或许两者皆有。直到现在,我还能感触得到那时春柳弥漫的香味。

中午,我去看她的时候,又是另一副模样。秀发翩翩,霓裳飞舞,简直就是一场时装秀,模特们轮番上台表演,展示她那迷人的身姿和她靓丽的着装。

傍晚,静静地等我一起漫步。一阵清风袭来 ,她那飘逸的秀发时时触及着我的前额。好像就是偎依在我身旁的女子,一副小鸟依人的媚态。

有时坐下来,看她放下的三五条线勾垂钓。虽然只是姜太公钓鱼,只见下勾,未见鱼来,却也独赏她的闲情逸致。

那时的高中生涯,就是在与柳的浪漫中度过了极为快乐的时光。虽然后来没有及第,但有过那段美好的回忆,心也就释然。

打工生活,切断了我对春柳的抚摸。但在我心中,无时无刻不思念着她。又是一个春柳骄傲的季节,沿着南山醉桥的脚步,我一步一步地把她寻觅,为的是,让爱延续,让绿倘佯。

篇2:春柳赋经典散文

春柳赋经典散文

二月和风,三春新露。始发鹅黄,渐生鸭绿。睡眼初开,纤腰乍舞。修眉陡展,似点青螺;丝绦低垂,如垂碧玉。绿绸似锦,指生意于前村;翠鬓如云,绾柔条于别浦。江头放眼,烟景宜人;陌上牵情,春风作主。

春风似剪,裁出片片嫩叶;酥雨如丝,织成缕缕芳春。暖雨轻含,雨姿欲滴;疏烟薄锁,烟态初成。傍长桥而袅袅,临碧水而盈盈。绿云盖汉苑,翠幕蔽楚津。浓荫遮灞岸,碧条舞江滨。晴天鹭舞,平添一番风情;暖日莺簧,送来满林幽韵。溪南溪北,皆为画境;湖东湖西,尽是春情。

渺尔清姿,如西施之浣纱;天然丽质,似太真之出浴。当空荫浓,犹翠盖之蔽野;拖地丝长,若天仙之起舞。曾喜汁弹一指,轻沾李固之衣;伫看眷入五柳,浓荫陶潜之屋。春郊荡漾,赋就白傅之词;客舍萦回,谱出阳关之曲。

树方成荫,柳又飞絮。观随风之逸态,上下颠狂;望逐水之轻姿,高低飘飞。行踪不定,形影相随。忽南忽北,时东时西。池头洒落,亭角摇曳。珠帘误扑,绣阁低垂。轻态骄风,柔情恨雨。

徘徊柳荫,眺望前途。绿满山河,霞染花树。三春正是游乐之天,万里皆为锦绣之途。长城内外,喜艳阳高照;大江南北,愿青春永驻!

篇3:柳笛吹春散文

柳笛吹春散文

柳笛,我们小时候春天里常吹的“叫叫”。顾名思义,它是用柳树条子做的类似笛子的乐器了。大家都叫它柳笛。

我的老家在松花江边的平原地带,没有山,也没有高大的树木,“柳条通”是最大的林区了。

“柳条通”的柳条墩子长在低洼处的水坑子旁边涝地里,柳条的成活率高,头一年插柳,第二年就见绿,越长越密密麻麻的。每年,当“柳条通”长出“毛毛狗”的时候,柳叶一天天绿了,柳絮也飞舞了,孩子们到了玩耍最极致的日子。在“柳条通”里打鸟,挖野菜。那阵子的.鸟儿真多:红马料、蓝腚岗、车豁子、胡巴啦、三道子,还有很多很多叫不出来名字的,带上夹子和扣网,在长满柳条的坑沿水池边泛起一点新土,用苞米杆扒出来的虫子作诱饵,埋上夹子和扣网,不一会儿,鸟儿就来喝水,看见虫子就吃,鸟就逮住了。有的时候把黄泥做成的琉璃球大小的小泥蛋,在太阳底下晒干,用橡皮筋的弹弓打鸟。

在打鸟的间歇,小伙伴们还可以去挖野菜。农村春天里没有新鲜菜,靠挖菜做副食。挖菜的刀用的是旧镰刀头,刀裤缠上了几层旧布条子,不磨手,好使唤。这个季节挖野菜主要挖苣荬菜,小根蒜和婆婆丁。苣荬菜刚出土,叶儿刚刚抽出两三片,蓝中带紫,特别是埋在土里的根,白白嫩嫩的,十分好吃,如果挖晚了,这种菜割断根后会冒出白浆,粘在手上发黏,很难洗掉。初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苣荬菜蘸大酱就是一道很好的下饭好菜了。

春天里阳光和煦,宜人宜物。孩子们除了挖野菜,打鸟外,就是做柳笛吹。做柳笛用是那种生长在水边的灌木,业就是柳条子。这种从柳条墩子长出来的枝子,独一根,长长的。在春天泛青的时候,皮和木贴得还不紧。用刀削下一根筷子粗的,用手轻轻一拧,柳条的皮和里面木头就离开了。用小刀把柳条的另一端削去,从粗一点的一端抽一下,中间的木芯就从柳条中抽出来了,白白的,还泛着一层汁液,柳条就成一根空管了。在管的一头用刀轻轻地将老皮刮去半公分,露出一圈浅绿色的里层皮,放在嘴里一吹,便会发出呜呜的低沉的声音。若是截得短一点,声音就会亮一些,高一些。柳笛一般都在一两寸长,吹起来响得清脆、高亢,声音也不尖,也不闷。乡下不少的聪明的孩子,根据柳笛的粗细长短的不同,吹出不同的音调来。

春天里,柳笛伴着“柳条通”鸟叫,合奏着春天的序曲。它伴随着草长花开的声音,响彻在田野乡间,它吹笑了杏花、梨花、土豆花。它吹红了圆圆小脸蛋儿,吹甜了无忧的童年的梦。它吹走了农民们田间劳作中的疲劳,它吹散了老百姓心中的点点许许的尘垢,它更吹出了童年的纯真和美好憧憬。

篇4: 绿柳知春散文

绿柳知春散文

时节是万物的依归,草探春,柳绿枝,雀鸟欢歌,不知名的小虫也飞了起来。看远天,白云在和煦的风中轻盈的变化,常常在眼前的一流运河水,水波也缓缓起来,径流微荡向前。这是早春三月,一个含苞待放的春天就在眼前。

早春娇而不柔,如果把早春的性格拿一个美女相比,这大概应该是探春之属了。《红楼梦》中的探春素喜阔朗,高堂大屋,行事品格也是大气非常。春早三月携冬寒,骨子里却是温暖的底子,无花相衬,却又柔如柳芽,一枝枝春寒料峭中,别具风景,殊为探春品同。柳枝是香的,如古代仕女图上发辫样儿的柳绦,拂来微香扑面,抚来荡心绕肠。

古人折枝惜别,想来绝非只取了柳枝的依依之态,更多的是离别心境的.一种微寒。春早寒凉,人事如此。“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时节因时因地,大概唯有精灵般的人类能够臆想时节的错位,玉门关外想是春来晚,而人对于春的期盼与万物又是相同的,春之未至,人却苦远塞外,对春的等待已经不负耐心,唯有抱怨了。

渤海之滨的狮城,土地是贫瘠的,想这是造物主的公平,倚海博物,那就地出物狭,一方水土一方人。春的顾念当是不会厚此薄彼,该来来,该去去,它只负责一个天暖日和的好节气,一切全凭人们的精气神,地理蕴含的天时地利。好在海风塑造了硬朗的一方人,好在运河一流垫下了人文气,狮城的早春含绿凝神,只待万物竟发,不辜负春华,以丰秋实。

狮城的春天是花的世界,桃红柳绿处,梨花当是胜景。渤海早春的风吹过大大小小成片的梨园,一夜芳华吐翠,千枝万枝吐蕊凝红,花自不语,下自成蹊。梨花成了这沧海之地的文化佳话,每每落在文人雅士的笔端,墨客骚人的词赋里。附文化之雅本是文人的份内事,况见花发情,闻春动心,也是人之长情。一夜雪发梨园景,自是春风抚卿心。

柳绿沧海发春华。人们含着笑脸,醉着情意,于新绿处流连,恋花发处情动。纸鸢一剪上青云,悬丝垂水钓闲心。广袤的沧州大地上,春犁开旧土,种下希望,果树去旧枝,望秋累实。春是希望,冬的藏蕴在这一刻从人们的心中破土,从土地萌发,从精神中延续,只待夏的热烈后,把希望化成果实,装进岁月的行囊,往前进发。

篇5: 春来话柳散文

春来话柳散文

我独步在乡间小路,迎着和煦的阳光,迎面拂来春风,暖融融的。我的心豁然开朗,万物都在复苏,都在生长,广阔的大地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最让人心动的,是小河边一排排垂柳。垂柳最入画,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实在是诗中有画的佳句。几天间,似乎只眨个眼,小河边的垂柳那暗褐色的枝条,耍魔术似的变得浅黄鲜嫩起来。轻手扶起看时,胭脂色的叶苞里露出一点点毛茸茸、浅绿色的新芽来,含苞欲放,极似待揭盖头的新娘子欲遮还掩、羞怯怯露出的半脸儿;那似如新娘发丝般婀娜的枝条在微风中招摇。

“闻儿闻儿”的笛声悠扬而动听,一群孩子们奔跑着,甩着几只嫩柳条,是他们吹响了柳笛。啊,柳笛,你这春天的号角!

儿时,我和几个“死党”,在小河边爬柳树,一个个就像一只只矫捷猴子,从这棵树荡到那棵树,彼此嬉笑打闹着,“来呀来呀”地挑逗玩耍;我们把嫩嫩的柳絮儿从枝条捋下,带回家,让娘给做“糕”,娘的双手真是神奇,略带苦味的“糕”是难得的美食。用新鲜的柳絮儿和上棒子面,在笼上一蒸,鲜嫩的柳絮儿味飘到院子里,让人垂涎欲滴。我们几个馋猫儿,只有这时是最安静的,围坐在饭桌旁等着娘的.招待。

最让我留恋的是那悦耳动听的柳笛声。做柳笛儿要有技巧的。要选柔软的柳枝儿,用小刀儿截一段儿,然后用左手捏着柳枝儿,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慢慢的顺着一拧,会听到轻轻的“咯”声,这是柳枝的外皮和里面木枝分离的动静,就这样一下一下地拧下去――拧得要恰到好处,拧的劲儿过了,皮会裂掉;劲儿小了,皮儿和木枝分离不开――整个拧完之后,先把粗的一端的外皮剥掉一点儿,用牙叼住粗的一头的木枝,用手拽住另一端,轻轻地一捋,柳管就下来了。然后就是制作笛嘴儿了,用小刀在柳管头上小心地去掉一小截最外层的皮,留下黄绿色的一层;这一刀的尺寸力道直接关系到柳笛能不能发声和声音的粗细、音质的优劣。柳笛短细,笛嘴儿恰到好处,笛子的声音就清越悠扬,否则沉闷压抑。

吹柳笛,不需要什么音乐才能,其中的享受全在孩提的烂漫和春姑娘的美丽。那你唱我和的柳笛声啊,世间有什么音乐能和你媲美呢?

我想起《红楼梦》里有一个美丽的丫头叫“入画”,还有一个叫“抱琴”,春天的柳儿堪当此二了。我作为农家子弟,还记挂着柳絮做成的美食;还有柳条做成的农具呢,“柳条盖”用来压实犁过耙过的耕地,盖过后,地面上现出细密优美的曲线……

又是一个柳絮飘飘,柳丝飞扬的时节。那长长的柳丝牵动着我的缕缕乡土情,也给家乡的人们又一年的数不清的希望。

篇6:春来柳绿散文

春来柳绿散文

春天到了,家乡的柳树一定又绿了。

清明前后,拂面的风变得温柔,陕北的旱柳就发绿了。一棵棵伞状旱柳成了黄土地上独特的美景,它们独一无二的样子胜得过从外引进来的垂柳。生活在这块热土的人,把垂柳当成一种风景欣赏而已,但对旱柳就截然不同了,没有人不知道旱柳的作用、外貌、习性。即使生活在县城的孩子,不认识椿树、桑树的孩子倒是有的,不认识旱柳的绝对没有。这里人一般不叫旱柳,通常说一句柳树怎么怎么的,听者会明白柳树指的就是旱柳。

陕北多黄土、多柳树。柳树是陕北这块土地上最为普遍的树种,沟壑渠道,山峁沟川,随处可见柳树的身影。在城市街道或绿化地块看到倒垂的柳树非本地长,大多是为了美化城市,辛勤的园林工人辛辛苦苦栽植起来的。也怪,浇水施肥养护的垂柳成活率不是很高,野生在外的旱柳却长得旺盛,真乃“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可称得上是陕北人的宝树。春天的柳树不仅给枯燥的陕北大地增添了几分绿意,也为不少孩子提供了自制乐器的好材料;夏天的柳树,枝叶繁茂,不知道喂养了多少牛羊,遮起无数天然阴凉的帐篷;秋天的柳树,叶肥叶美,黄澄澄的.叶子是牛儿、羊儿最美的佳肴,还有那些摄影师,咔咔咔地拍下一张张难得的风景照;冬天柳树暖了炕头,暖了人心,落满雪花的柳树,也是独一无二的风景。

春天来了,柳树就绿了,似乎整个春天就有了生机。起初柳树吐出一小片一小片嫩芽,像可爱的小孩子卷起的舌头,一个紧卷着,另一个藏在一个灰褐色的小壳里。站在远远的地方,看不来什么,走近才能发现这些可爱的小东西。人们不由得庆幸――柳树发芽了!没几日,柳树便舒坦了,像一个个满月的孩子,脸蛋啊、眼睛鼻子啊、额头啊全部裸露出来,对陕北年年刮起的黄风一点都不害怕,似乎就等着漫天黄风把它们一个个吹打得坚韧不拔。吐出了柳叶,你站在远处和近处都能欣赏到柳叶柳枝的魅力,黄黄的、嫩嫩的,格外引人注目。随之,一个类似毛毛虫的花朵长了出来。这些毛毛虫,是柳树上最别致的、独一无二的。这时,陕北绿意少,有时候折一枝回去,放在事先装了半瓶水的玻璃瓶里,摆在显眼的位置,成了一株特别的插花,插上半个多月,依然绿意盎然,虽然不像盛开的桃花枝与杏花枝好看,但是能为空荡荡的屋子增添不少生机。

飞舞的柳絮一下把柳树送进了另外一个世界。这时,一群孩子追着柳絮到处跑,直至汗流浃背。柳絮在风的干扰下,天女散花一般,一会儿飘在屋顶,一会儿藏在角落里,满地洁白洁白的,像毛茸茸的棉花落了一地。随着柳絮的纷飞,柳树日渐显得精神多了,全身绿油油的,一夜间,柳树的树枝树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显示出了它独特的魅力。柳叶由淡黄逐渐变成浅绿色,一棵棵伞状的柳树绿油油的,格外好看。孩子们跑去折几枝柳枝下来,做一个柳筒,接着稍微把一头咬一咬,成倾斜样子,就是一个柳笛了,用气一吹发出了咿咿呀呀的声音。“五音”好一些的孩子,一个柳笛能吹好几首动听的曲子。我是一个音乐盲,折回的柳枝三下五除二就能做出漂亮的柳笛,但只能吹出声音来,没有一点曲调。大我的孩子王们,折一枝粗且光滑的柳枝,小心翼翼地转,扭出一米多长的柳筒,然后裁剪成一尺多长,照着笛子的样子用小刀雕刻几个孔,一个漂亮的柳笛就诞生了,隔屋听曲的人还以为是有人在聚精会神地吹笛子呢!这时,陕北大地一片绿色,柳树带来的绿占了三分之二还多,其它树种和草零零星星地占了一些。站在沟壑或者山丘,春天的气息弥漫身躯,陶醉了山山洼洼的农人,还有唱着信天游的牧羊人。

我们村里栽植的经济林不多,柳树特别多,山沟沟里、河槽两岸、院前院后,处处有柳树。每年春天,都会有人把长了几年的粗椽砍掉,将粗细均匀的木椽立在融冰水中,过一段时间挖坑栽出去。我也参与过栽柳树。母亲带着我,母亲说,栽柳树的坑挖好,将事先育好的木椽放进去,不能用脚乱踩、用锄头用力捣,柳树的成活率高。柳树的生命力强,容易成活,栽植以后并不需要怎样额外关心,没几年,主人就能享受到柳树带来的好处。柳树的木材质量不是很好,但人们的利用率极高。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柳木工具耙子,什么铁锨把子、锄头把子。春天砍下的粗柳枝,陕北人称它为椽。茶杯口粗细的椽用刀子将皮削掉,打磨得光滑一些,以便用起来顺手。砖窑的、土窑洞的窗格子、门、篱笆院墙等都是柳木。村里枝繁叶茂、个高干粗的柳树是不轻易砍伐的,等到机会成熟了,做成一副棺材,也是柳树给自己主人做的最后一次贡献。每当村里有人砍伐粗柳树,我就不由得打冷颤,心里想村里年纪大的人是不是快不行了,有时候也担心年轻人突然遭遇不幸。

村里人的经济好了以后,柳木就用得少了。在老家,每年飘落的叶子和砍伐的枝干是牛羊的最美佳肴。我们家养过几十只羊,树叶飘落的时候,我拿着扫把和几个大筐,把落地的干净树叶装回,藏在干燥的土窑洞里,等到深冬和初春之间,柳树叶就成了羊子最好的储备粮食。大概在我十五六岁的那些年,村里柳树做棺材的重担被其他木种代替了。村口山坡上再高再粗的柳树,没人砍倒做棺材了,杜梨木和柏木代替了它。秋天一到,金黄的柳叶漫天飞舞,落了一地,河岸上、草丛中、屋前屋后,成了柳叶天地,早晨出圈、晚归的牛羊啃着。大冬天里,一群滑冰的孩子将无人打理的干燥柳叶攒成一大堆点着,烘烤裤子,落在坪沟地块上,农人扫起来,把燃烧的灰摊在地里当肥料。没几年,柳树反倒显得孤独寂寞了。

封山禁牧后,羊群少了,山山洼洼的柳树成了一个个头发蓬乱的孩子,没人顾得上修剪,满山满洼的柳树成了自由树种。有一年,村里人来城里对我说,我当年栽植的柳树粗了,修剪得少,变了样子,不像我在的时候有直穿云霄之势。听了老家人的诉说,我不由得为柳树的失落感到伤心,几次打算回家修剪,都未能动身。我想柳树不会因为主人的漠不关心而变朽,一定会自由地成长。又一年春天来了,我带着儿子在文化长廊散步,望着垂柳吐出的嫩芽,不由得拽回来一枝闻闻柳香。春天到了,家乡的柳树一定又绿了。

篇7:春去春又回散文

春去春又回散文

春意融融的二月天,北国的早春仍然带着一丝冬的气息,送走飞雪飘零的季节,留下了一串串暖暖的回忆……

在青春的岁月里,对四季的变换、时光的流逝毫不在乎,很少去感受春夏秋冬的嬗变。总认为年轻是一种骄傲,一种享受,那种自以为是使我们轻慢万物,凡经历过的美景都如过眼烟云,随风飘散。在体验自然和生命的深广神秘时,我们只看到它们欢愉、简单、天真的一面,却没有体验到它们的澄静、丰美、深刻。

当我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的'房门,看见那株矮小的迎春花。淡雅的馨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我,春天来了,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春去春又回的日子,我大约走了好久,所以这个春天着实让我感动: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那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势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

当我静下心来倾听大自然母亲的心跳时,我感到从那迷蒙的遥远天宇走过来的大自然,飘起墨绿色烟云,斜风细雨。铺开广阔草原,撒下五彩鲜花。衣裙带起南风,芬芳了干涸的荒郊,快活地在浓阴的枝头唱歌。麦田尽头的果园,漫着粉红色的雾。山涧撩拨着石壁下潺潺流水。你的激情奔流着波涛滚滚的江河。你的胸怀荡出无边的莽原。你的神思浮起连绵起伏的山峦,又耸出云中的峰巅。

明净的露水,滴绿了路边的小草。山川、荒原、悬崖石缝中幽独的野藤,恬静的醉入落日的云气。湖畔最初开放的紫丁香唤出几枝蔷薇,几只杜鹃羞怯地半露在山石上。一片尖尖的竹笋,悄悄探出嫩绿的草丛,惊喜地瞧着湖中的天鹅,扑闪着翅膀,抖出闪亮的珍珠。青山抱回一轮红日,又撒出满天繁星,送下甜蜜的梦。古人说得好:“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陶醉在春天的世界中,享受到春去春又回的欣喜,忘掉世俗的烦恼。

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来到我们身边,静静地等待我们去把它种植,等待我们用善良做土壤,用爱心去浇灌,把冰凌万丈的冰峰变为繁花似锦的绿地。也许,这样静静等着我们的不仅仅是春天,还有生活。生活也需要播种、施肥、耕耘和护理,只要我们善待生活,珍惜生命,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那么春天就会永远属于我们,幸福也期待着我们去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多么晚。

篇8:江南又逢春散文

江南又逢春散文

江南的小城,又迎来了春天。

浔撑着绿色的油纸伞,低着头,穿过一条又一条青屋白瓦的小巷。一身墨绿的少女,在江南的春雨中,停在了河边。淅淅沥沥的春雨,随风飘扬的柳枝条,衬着少女温婉而恬静的面容,唯美又清丽。

浔对着桥下的乌蓬船轻唤一声:“船家,我要过河。”乌蓬船晃动了几下,一个头发已有了些斑白的中年大汉钻了出来,想必就是船夫了。

“哟,浔丫头啊,要过河是吧?哎呀,可真不巧呢,船上有客人啊。”那大汉挠挠头,“不好意思啊。”

手中的油纸伞悄然落地,溅起的水花,染湿了浔墨绿色的裙摆。“可是……今日是清明,夫人好不容易才肯让我休息一回,去给娘上柱香……”浔的'眉目间,尽是失望。

船夫亦是有些不忍,但无奈船上还坐着客人,也总不能扔着客人不管吧?船夫看看船里抱着几本书的书生,又看看一身墨绿的浔,两头为难。

“姑娘若不怕冒犯,可与小生共乘一船。”那书生走出船外,朝着浔的方向伸出手,温和地笑着。浔看着那书生的笑容,感到精神有些恍惚,一时间竟红了脸。

船夫不由得笑出声来:“哈哈哈,多亏了这位公子啊,浔丫头,你怎的红了脸啊,愣着干啥?上船嘛!”浔这才如梦初醒,忙收起雨伞,踏入船中。

“姑娘小心,莫碰了头。”书生忙举起手,护住浔的头。

雨的气息与桐油的味道顿时充满了整个船厢。浔红着脸,向书生道谢:“小女阿浔,在此谢过公子,公子叫……”书生一笑,浔自知失礼,忙又低下头去,却听得对面的声音响起,清晰而好听:“在下白司,浔姑娘尽管唤我阿司便是了。”

浔敛眉浅笑,勾起的嘴角,似乎带着一丝倾慕与爱恋:“那么……阿司,你拿着这么多书,可是刚买书而归?”“是啊,呵,不过是些诗词罢了。姑娘可会念诗?”“呃……我没读过书,大字也不识一个呢……”“那,我来教你念诗吧。”“真的?”“嗯,今夜你到桥边等我吧。”“好……”船夫从门外探进头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好了好了,快出来吧,到岸啦。”浔拿起伞,走出船外。雨已经停了,雨珠从一户户人家的瓦檐上落下来,滴到石板路上。浔回头一笑,然后跑开了。

是夜。雨后的天空中,没有月亮,只有水,滴滴嗒嗒地,敲打着水面,敲打着有情人的心弦。

“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夜空下的诵诗声,融入了黑夜,融入了江南的烟雨之中。

一个又一个夜,就这样,在诗声中过去,在有情人慢慢滋生的情愫中过去了。

他们在《关睢》中走过了四季;用《凤求凰》歌唱了一生的美好;用《相思》互诉衷肠……

数年以后,两个头发已斑白的老人,互相依靠着,坐在桥边,身后,是下着淅淅沥沥春雨的江南,莺歌燕舞。江南的春天里,他们紧紧相拥,背着那首多年前一起背过的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江南,又逢春。

篇9:春来忆娇柳散文

骑车走在路上,看着道路两旁新吐绿的细柳,心情不自觉的舒爽了许多!

一直很喜欢柳树:柳枝、柳叶、柳絮……柳的每一个部分都忍不住让人怜爱。柳,曼妙娇柔,常常一阵轻风就能拂动起她曼妙的舞步。

假如是在雨过天晴的午后,欣赏雨滴冲洗过的丝丝细柳,就更显清新夺目!想来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该是怎样一种情景?春天本已惹人喜爱,加之新柳依依,就更加让人陶醉生情。

所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就像:万条玉带垂在云间;珍珠挂帘呈现眼前;抑或如她额前的秀发风中翩跹……醉人心扉,沁人心脾!

“柳枝裹挟着春风,和着悦耳的燕鸣”,组成这个季节最美的画卷。想来,所谓烟雨江南:除了有缠绵悱恻的细雨,让人陶醉,更多的是柔情万种的细柳依依,增添一份诗意,一种向往,一番韵味……

柳,似乎自古就得到许多人的娇宠!如“那堪傍杨柳,飞絮满邻家”、“草长莺飞二月天,坲堤杨柳醉春烟”、“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古代的诗词中不乏赞美柳的诗句,数不胜数。除此之外,也有“柳叶弯眉”、“细柳腰”比喻女子的美。由此可见,柳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而今,在泉城济南,只要有水的地方定会有柳树的身影,小桥流水、垂柳依依,柳树坚毅、随遇而安的性格醉了济南人,也正符济南人的秉性,济南人视她为这座城市的标志——市树,可见对她的喜爱!许多旅游城市的道路两侧,也会选择一些低矮的垂柳树来装饰,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行走在这样的道路,即使正准备上班,也会一路好心情。

柳,因为谐音“留”,所以历来被许多文人墨客所称道!李白《春夜洛城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送别》:“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睹物思情,在依依惜别的同时,也希望彼此的情谊也可以像手中的丝柳:绵绵不绝!

还清楚地记得:儿时我们与柳树的点滴往事!那时,我们还是顽皮的孩子,天生好动、爬高走低。那时,对于我们这些男孩子,最有趣,也最体现勇敢的就是爬树。在我们学校不远,就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垂柳,一到莺飞燕舞的初春时节,那里必是我们游玩的乐园!

活动一下筋骨,捋起袖管,我们常常一口气就能爬得老高,坐在上面:摇枝远视,春的景色一览无余,偶尔,还会有一阵微风掠过,有阵阵悦耳的鸟鸣传来,整个人手抓着树干、站直身子,乐享春风,整个人都醉了,想必,这就是我们记忆中最早的踏青。

我们在柳树上最常做的,往往是挑选一些柳树边缘的细枝嫩柳,借助柳枝本身的柔顺韧性小心的把它弯曲聚拢,做成帽子的'形状。与此同时,采摘几朵金灿灿的油菜花,插在“帽子”的四周,最后编织成一顶漂亮的“花帽”:这样的“帽子”戴在头上,时尚、美观!或者,我们会在柳树上折几根柔顺的细柳,用小刀削去前面的一小段表皮,再经过简单的加工,就制成了当时最流行的“哨子”,发出“嘟嘟”的响声:绵延悠长,像是春天发出的乐曲……当然,我们在树上玩闹也并不担心从上面摔落下来,因为:下面就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土质松软而湿润!

“清明佳节雨纷纷”!清明节,许多人都会扶老携幼祭拜先人:在焚香祈福的同时,也会亲手栽一些苍松翠柏,祈福故去的亲人生命得到永恒。当然,也会有人在坟头随手插植杨柳枝,等待来年枝繁叶茂,为故去的亲人带来一片绿荫,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柳树娇柔的身躯却常常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台湾作家张晓风曾经在她的散文《敬畏生命》中写到:“好几个小时,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的在飘送那些云朵……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荫,但造物主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其实,柳树这样的“壮举”或是“执着”很容易让许多人产生共鸣:“许多事情原本就不奢求付出与回报能成正比,只是心甘情愿的努力去做,然后享受这个过程,仅此而已……”

柳树,枝叶分明、清清爽爽,给人的感觉:做事情就应该简单明了、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不带一丝羁绊!有时候,真的很羡慕柳:无论经历风吹抑或雨打,总能悠然自得,惬意洒脱。

春那么近又那么远网络散文

春柳小学生四年级作文

折不断烟柳散文

声声柳笛散文

春去春又回,问君归不归散文

春来吟柳 教师随笔

爱又如何散文

又想起你散文

又逢雨季散文

春花语散文

又看春柳的散文(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又看春柳的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