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物流信息化警惕六大陷阱审慎而行(共含3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气球小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物流业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同步运用、同步发展,
发展呈日新月异趋势的各种信息技术,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把把利器”。利器在手,方能披荆斩棘。同时,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六个陷阱”,物流企业必须审慎行之。规避陷阱,方能顺利前行。
陷阱一:信息化建设不切实际
部分物流企业往往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来处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即片面地解决某一物流作业环节或局部的问题而不是从整个物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开发出来的软件模块之间互不兼容,无法实现系统的统一和衔接。
避免在决策准备阶段盲目立项的有效方法是聘请物流信息化专家对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进行专门指导,严格按照企业自身的需要合理地选择系统平台,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全局性和整体性。
陷阱二:盲目相信“熟人”
许多企业在选择软件开发商时,往往倾向于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由熟人推荐的开发商。但如果开发商只是开发过一些小规模的应用程序,根本没有从事主干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那么这种选择所造成的最终结果也许不会令企业感到满意。
因此,企业在将物流信息化建设外包给软件开发商时,要对开发商进行细致地考察、分析和比较,要依据多项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如综合考察开发商在物流业内的知名度、开发商的技术研发能力等等,并最终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与合适的软件开发商的合作关系。
陷阱三:信息化建设没有持久性
好的系统软件一般都有很好的延续性和扩展性。那种把所购买的物流软件系统当做冰箱彩电一样旧了就扔、扔了再买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物流软件系统的规划开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可以升级或者改造的系统简单地弃之不用,会造成企业资金、人力、时间等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时应当首先做好总体规划,把那些需要紧急开发或者是购买的软件模块提前执行签约开发或者购买,对于可以迟一步考虑的需求放在以后再进行处理,从而做到规划合理,分布运行,
[next]
陷阱四:由不懂信息化的人员领导
由于物流信息化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因而需要组织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具体包括良好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育与实践背景,较好的管理与组织能力,同时他还要十分熟悉所在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并且能够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系统有正确、全面的认识。
陷阱五:不接受合理的服务支出
许多企业经常把“软件就是服务”片面理解为:我一旦买了你的软件系统,你就应该为我提供免费的技术服务,任何服务性收费都是不合理的。事实上,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软件系统都有其一定的生命周期,在使用期限内,对于已经开发好并投入到实际生产运营的物流系统软件来说,服务工作尤为重要。当企业的软件系统出现问题,企业的系统维护人员无法解决问题时,最后的办法是让最初的软件开发商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服务。另外,现有的软件系统需要改造、升级时,由最初的软件开发商来提供这种服务自然也是首选。
在软件系统应用方面,软件开发商一般是在软件系统投入使用一年以后,对用户提供的常规技术服务才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对于正常维护的服务费用,一般会以年度为时间单位进行结算,费用也会视软件开发规模、开发商的技术实力和开发商品牌等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陷阱六:软件交付使用就万事大吉
一些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时认为物流软件系统交付使用后,建设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其实,系统在交付使用时,仅仅意味着建设工作的开始。
因为企业的每一个物流作业环节都将被这个系统贯穿始终,每个环节都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使用人员的能力水平或者是软件系统设计开发的缺陷出现意外,要么计算结果有错误、数据传输有问题或者是出现无法正常执行的流程。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软件开发商对企业的作业人员进行软件操作培训和系统维护培训。另外,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系统还面临进一步的升级和改造。因此,软件系统交付使用后,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很多招商和高利合作项目都会打着“特许经营”的旗号,以显示其独一无二的商机和正规性,但是特许经营的加盟并不是店家口头承诺就可以兑现的。所以在这里提醒正在创业的各位要警惕创业中的六大加盟陷阱。
总部吹嘘夸大连锁店数
许多总部为了招募加盟店,往往会在店数上灌水,宣称自己的加盟店高达多少家,但其数量是否真的有如宣称的那么多,外界往往不得而知,如欲印证,最好的方式就是请总部提供一份所有加盟店的名单,加盟者可据此名单,实际去走访其加盟店,与加盟店主聊聊目前的经营现况如何,则可获得更真实的答案。
权利金一次收齐
由于权利金是持续性的收费,某些加盟总部会在签约时,要求加盟者一次开出合约期限内全额权利金的支票,例如合约期限为五年,权利金采取年缴方式,某些总部便要求加盟者将五年的权利金,一次开齐五张支票缴交总部。曾有这样的案例发生,某一加盟者开店二年,因为生意不佳而关门,但是却早在签约时,已开齐五年权利金的支票缴交给总部了。
自愿加盟式的毛利保证
能够实施毛利保证这套制度的总部,基本上都是规模比较大,而且总部能够精准了解加盟店的营收及销货金额,像便利商店一样一律强制打发票,而且建立起POS系统,每家加盟店卖了那些商品,毛利有多少都一清二楚,能够建立这样的机制,总部才有能力做毛利保证制度。
但坊间绝大多数的连锁加盟体系,都采行自愿加盟,总部对加盟店的控管力相对较弱,加盟店每天做多少营业额,总部通常都无法精准掌握,所以,一旦有宣传自愿加盟的总部宣称有毛利保证时,加盟者可得好好睁大眼睛,以免掉入陷阱了。
总部没有注册服务标章
加盟者为确保加盟权益,在签约时应要求加盟总部出示服务标章证书,因为所谓加盟,就是总部将品牌授权给加盟店使用。换句话说,总部必须要先拥有这个品牌,才能授权给加盟店。也就是说,总部必须先取得服务标章注册证才行。所以,加盟者在加盟前,务必要先确认总部的确拥有此品牌,才能放心地加盟。
要求加盟者当场签约加盟
有的总部为了快速拓展加盟店,对加盟者不仅是来者不拒、毫无筛选,甚至在与加盟者第一次面谈时,就会怂恿加盟者当场签约,加盟者如果一时不察,在还没搞清楚实际情况的状况下,很容易就稀里糊涂地签约而落入陷阱。
有的加盟总部,对加盟者是毫无筛选,只要加盟者缴交加盟金就可签约加盟,加盟者加盟之后,总部的支持辅导自然相对较少。
安排特定加盟店供参观
加盟者在加盟前,往往会先去观察已开业的加盟店经营状况,而总部通常也会安排一些店面供加盟者参观,而总部既然要安排,当然都会安排一些业绩特别好的店供加盟者参观,不仅参观哪一家店要挑选,连参观的时段也要挑选,挑选尖峰时刻店面人多时让加盟者参观,这种情况很容易迷惑住加盟者。
ERP一度成为中国管理软件的代名词,然而,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ERP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现在,物流供应链成为软件领域的又一热门词,近期,国内最大的物流软件供应商――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这个领域市场将出现上百亿的市场空间。然而,ERP的遭遇在这一希望之上似乎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从‘不上ERP等死’的调侃中不难看出,ERP在中国市场还是有需求的,这是我们对‘上ERP找死’的分析与反思的前提条件,也是ERP经验有借鉴价值的必要条件。”博科资讯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冷静的看待这句行业内的“经典语录”。
“与其说ERP的尴尬是软件厂商向市场交出的第一笔学费,还不如说ERP是中国管理软件行业走向成熟的‘巨人。’”博科资讯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客观并宽容的看待当年的ERP遭遇。
从财务软件到ERP,中国管理软件行业走过辉煌走过萧条,也试图走向成熟,
正如沈国康所言,市场需求是论证“上ERP找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当我们讨论物流软件的未来时,该行业的市场预期也将成为我们讨论的基础。从博科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未来物流软件的空间可以和ERP相媲美,在对企业管理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有望与ERP同日而语,这是ERP作为物流软件成长道路上参照物的前提条件。
有专家指出,ERP曾是中国管理软件的代名词,未来是否会有一类软件产品可以代表行业的整体水平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市场需求越来越精细。物流软件尽管有着与ERP相当的市场空间,但如果说代表整个行业那有些言过其辞。尽管如此,物流软件还是被寄予厚望,期待的不仅是上百亿的市场,更重要的是,从一类软件的普及面、对企业管理的拉力、对软件行业整体的锤炼等因素来考量的话,物流软件将有望通过产品、市场、厂商和客户等多方的成熟来带动中国管理软件整个行业走向成熟,物流软件承载着中国管理软件的光荣与梦想。
然而,软件厂商似乎没有欣喜若狂,经历了ERP洗礼的他们更加冷静的看待摆在面前的机会,在看好物流软件的同时,开始思考ERP带给物流软件的启示,这可以看作是软件厂商走向成熟的第一步,也可以看作ERP之于整个行业的“贡献”。物流软件需要警惕的也许不仅仅是ERP式的尴尬,但能够站在ERP的肩上去思考足以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 警惕试用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