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政治经济学考研备考提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pza314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苏大政治经济学考研备考提点(共含6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pza314”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苏大政治经济学考研备考提点

篇1:[]苏大政治经济学考研备考提点

现在坐在苏大的教学楼里,想为报考苏州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的考生留下一点经验,在我看来,考研备考中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重复、抓重点、总结。

1、课本那么厚是不需要完整地每字每字的抠一遍的。我从没有完整的看过一遍,但我至少不完整的看了十几遍。重复是学习之母,要善于抓住记忆的规律,就是越短的时间内重复的遍数越多越好。开始复习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看了一遍两遍了,可是,到了后来,我觉得我掌握的东西却比那些人多。差别的原因,我想是,他们是花一个月,每天一章的看,也不重复的回头看,两个月搞完两本书,结果最后往往会觉得复习的东西没掌握多少,会乱。我看的时候,往往是今天好几章一起看,搞清楚里的重点、联系。第二天看下一章,顺带把昨天看的重点再看一遍。第三天看再下一章,用一整块的时间,要顺带把前面知识点都过一遍。顾建平、陈瑛《宏观经济学》和徐春秀,顾建平《微观经济学》都适合这种复习方式。

2、要善于抓住重点。有的同学看书时一定要看懂每一个字的意思。但是,我认为,有些东西是永远不必看的,

我有个经验,我把微观和宏观的课本前面的详细目录都撕下来,上面的标题就是课本每段每段的标题。(我觉得案例是用来帮你理解的,不是用来考的。苏大不会出很偏很怪的东西的。帮助不了的话,很可能是它太难了,没关系,你可以在其他书上找到帮你理解的案例)。我买过凤凰苏大考研网的《苏州大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考研复习精编》,里面包含有苏州大学历年的真题试卷,并且做很多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出,微观宏观考察的内容很多经济名校是的重点,仔细研读复习精编里的核心考点解析,抓住课本中的这几个章节,应该是个不会错的方向。

3、要懂得总结。课本翻了三四遍,能够和同学吹牛说点经济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总结题目,就是把自己当做出题人来出卷子,(前提是看过很多经济学卷子是怎么出题的,我看过金圣才的,看过一本红色,看过高鸿业的题目,只看其中和课本有关的内容) ,我总结的时候,依然以课本为纲,重点是课后的复习题。然后是整理计算题,期间我还整理了一份图象,所有的图象我都分类归纳了。有的人看了我的笔记问我G-G图象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我分类整理的时候把所有横轴是good (商品),纵轴也是good(商品)的所有图象进行的总结和比较。比如,无差异曲线就是G-G曲线。我还总结了P-G曲线(价格-商品曲线),K-L曲线(资本-劳动曲线)等等。总结在一张在复印店买的大白纸上,翻几遍就可以记住了。我记图象的时候还顺带把课本里关于图象的说明都记住了。我想,每遇到可以画图象的,我就会画上去,顺便把说明也写上去,说不定就是得分点。证明题,我也有总结,都是课本里面可以看到的可能出证明题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多准备,且尽量全面,是没错的。

另外,结合笔记进行复习是我的一大秘诀。我所说的笔记其实就是《苏州大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考研复习精编》,其内容图表文字重难点突出。结合这些笔记重复看、重点看相关知识点,从中借鉴学长的复习方法,使自己的复习更加牢靠。

篇2:暨大政治经济学考研备考方略

暨大政治经济学考研备考方略

回首去年,几乎天天早出晚归地念书,与现在的日子相比真可谓地狱和天堂的差别,但是“不疯魔不成活”,正是因为考研的经历才让我现在更能专心致志地做学术研究,我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都是跨学校、跨专业的考生。我的基础可能更加差,在考研之前,我都没有看过经济学的任何一本书,这比起本科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很大的差距。在决定报考之后,我就在网上搜索暨大所用的教材以及考研大纲。在偶然的情况下,也找到了暨大的经济学院的师兄,在他的引领下,找到了许多有用的资料以及信息,避免了走弯路。毕竟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复习专业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将我们的效率最大化。

经过对比大纲和教材,我发现,其实高鸿业的第四版更符合大纲的要求,所以我买了第四版和第五版,相互结合,以第四版为主,第五版为辅。考研嘛,总得要花费一些资金。为了保证咱们复习到位啊。我给自己每天2个小时的时间看专业课,大概从五月开始我的考研复习。因为没有基础,我结合大纲看高鸿业的书,看第一遍的时候,花了2个月的时间。当然这2个月,我看的十分仔细,而且对应大纲各点的要求,做了详细的笔记,让我受益匪浅。从7月开始,我又开始看第2遍的书,

备考资料

这时候我就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点、拓宽知识点,正好看到了《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精编》(还有同系列的《冲刺宝典》、《模拟五套卷》),觉得里面核心考点解析、备考方略、最重要的是真题解析还不错,就买回来进行辅助研读。同时,我尝试去做课后的习题。其实大家在对比真题的时候,可以发现,许多真题的计算题跟课后习题类似,因此高鸿业的课后习题要认真做,起码要每道题都知道如何取解,如何取回答。我当时就是把每道题,详细的解出来,抄到本子上。熟能生巧,这样也大大提高了我的解题速度。

关于真题,这个是我复习专业课的关键,也是考上暨大的关键。复习的同学都知道,暨大的真题重复率比较高,考点的重复率高。如果把02-的真题大体看过一遍,就知道暨大西方经济学的出题重点了。我是从8月开始,一边看教材一边看真题的。这些真题年代久的,我是从师兄那里复印过来的,近几年的复习精编里都有。我觉得真题也要至少做5遍以上,是做,而不是看!到了12月,我不用专心去背诵,就已经可以写出大体的答案了。

考研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这是一种人生的宝贵经验,对于日后的学习与工作都是个很好的借鉴。考研的日子是相当枯燥的,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不敢有娱乐活动,在乎每一秒的得失。大三,大四的生活是充满诱惑的,尤其是大四上学期。当一些同学已经找到了工作,找到了依靠,他们可以悠然地睡觉,开心地喝酒。而我们必须为着自己的目标奋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与目标,既然我们已经选定了自己的目标,就不要动摇,努力一直走下去。不管未来的路是怎么样,都要坚定地走下去。就算是失败,也总比后悔好。

篇3:暨大政治经济学考研备考方略

回首去年,几乎天天早出晚归地念书,与现在的日子相比真可谓地狱和天堂的差别,但是“不疯魔不成活”,正是因为暨大考研的经历才让我现在更能专心致志地做学术研究,我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都是跨学校、跨专业的考生。我的基础可能更加差,在考研之前,我都没有看过经济学的任何一本书,这比起本科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很大的差距。在决定报考之后,我就在网上搜索暨大所用的教材以及考研大纲。在偶然的情况下,也找到了暨大的经济学院的师兄,在他的引领下,找到了许多有用的资料以及信息,避免了走弯路。毕竟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复习专业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将我们的效率最大化。

经过对比大纲和教材,我发现,其实高鸿业的第四版更符合大纲的要求,所以我买了第四版和第五版,相互结合,以第四版为主,第五版为辅。考研嘛,总得要花费一些资金。为了保证咱们复习到位啊。我给自己每天2个小时的时间看专业课,大概从五月开始我的考研复习。因为没有基础,我结合大纲看高鸿业的书,看第一遍的时候,花了2个月的时间。当然这2个月,我看的十分仔细,而且对应大纲各点的要求,做了详细的笔记,让我受益匪浅。从7月开始,我又开始看第2遍的书。这时候我就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点、拓宽知识点,正好看到了《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精编》(还有同系列的《冲刺宝典》、《模拟五套卷》),觉得里面核心考点解析、备考方略、最重要的是真题解析还不错,就买回来进行辅助研读,

备考资料

同时,我尝试去做课后的习题。其实大家在对比真题的时候,可以发现,许多真题的计算题跟课后习题类似,因此高鸿业的课后习题要认真做,起码要每道题都知道如何取解,如何取回答。我当时就是把每道题,详细的解出来,抄到本子上。熟能生巧,这样也大大提高了我的解题速度。

关于真题,这个是我复习专业课的关键,也是考上暨大的关键。复习的同学都知道,暨大的真题重复率比较高,考点的重复率高。如果把02-13年的真题大体看过一遍,就知道暨大西方经济学的出题重点了。我是从8月开始,一边看教材一边看真题的。这些真题年代久的,我是从师兄那里复印过来的,近几年的复习精编里都有。我觉得真题也要至少做5遍以上,是做,而不是看!到了12月,我不用专心去背诵,就已经可以写出大体的答案了。

考研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这是一种人生的宝贵经验,对于日后的学习与工作都是个很好的借鉴。考研的日子是相当枯燥的,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不敢有娱乐活动,在乎每一秒的得失。大三,大四的生活是充满诱惑的,尤其是大四上学期。当一些同学已经找到了工作,找到了依靠,他们可以悠然地睡觉,开心地喝酒。而我们必须为着自己的目标奋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与目标,既然我们已经选定了自己的目标,就不要动摇,努力一直走下去。不管未来的路是怎么样,都要坚定地走下去。就算是失败,也总比后悔好。

篇4:GRE数学备考细节提点

GRE数学备考细节提点 少用计算器多心算有助提速提分

过度依赖计算器会降低解题速度

计算器虽然能够帮助考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但却并不一定能提升解题速度。如果考生过度依赖计算器,无论多么简单的计算工作都使用计算器,那么不仅无法提升速度,反而会因此花费更多时间,降低解题速度。诸如14.这样简单的计算,心算一秒可得的答案用计算器反而更久。因此,心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面对简单计算,考生还应以心算为主。

使用计算器容易出现输入错误

有些考生使用计算器更多的是为了避免心算过程中的错误。但殊不知使用计算器同样存在犯错的可能性,在巨大的考试时间的压力之下,考生很容易在使用计算器的时候因为输入了错误的数据而出错。特别是对于不习惯使用键盘,不熟悉数字按键的考生来说,因为输错数字而算错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心算,虽然也存在算错的可能性,但在面对巨大的考试压力时,还是更为可靠的计算方法。

粗略计算更省时

GRE数学中,并不是所有题目都需要仔细计算出数据才能解题,有些题目,求取的是数据的范围,往往只要做一些大致的粗略计算再加上一点预估能力,就能得到正确结果。面对这类题目,使用计算器的效果远不如心算。比如:50200的15%是多少?如果使用计算器,考生往往需要花费至少5-10秒的时间才能得出答案,而这个准确的数据也不是解题必须的要求。而通过粗略计算,50000.5%=7500,那么结果应该是稍多于7500一点,这样心算的过程,往往只需要不到5秒的时间,无形中就能节省许多时间。

备考GRE数学的基本考点

备考GRE数学一、高中知识

各种三角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与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平面解析几何。

备考GRE数学二、数学分析

极限,连续的概念,单变量微积分(求导法则,积分法则,微商),多边量微积分及其应用,曲线及曲面积分,场论初步。

备考GRE数学三、微分方程

基本概念,各种方程的基本解法。

备考GRE数学四、线性代数

普通代数,艾森斯坦因法则,行列式,向量空间,多变量方程组解法,特征多项式及特征向量,线形变换及正交变换,度量空间。

备考GRE数学五、初等数论

欧几里得算法,同余式的相关公式,欧拉-费马定理。

备考GRE数学六、抽象代数

群论及环域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法则。

说明:抽象代数的内容最近几年越来越多,今年考试中考到了极大理想。还好我在做REA的题目的时候碰到了高斯整环的题目,所以回去好。大家要认真准备这一部分的内容。

备考GRE数学七、离散数学

命题逻辑,图论初步(基本概念,表示法,邻接and关联距阵,基本运算定理如V+F-E=2),集合论(注意了解一下偏序的概念)。

说明:逻辑的题目比较简单,也就是命题逻辑的基本运算,最多再加上真值表,随便找一本离散数学的书看看基本概念就行了。集合论的题目也比较简单。不过由于系里面没有开图论的课,所以大家还是好好看书。

备考GRE数学八、数值分析

高斯迭代法,插值法等基本运算法则。

说明:内容很少,我考试的时候没见过。

备考GRE数学九、实变函数

可数性概念,可测,可积的概念,度量空间,内积等概念。

备考GRE数学十、拓扑学

邻域系,可数性公理,紧集的概念,基本拓扑性质。

说明:重点,近几年的分量越来越大。不过据说考过foundamental group,大家还是好好看看书。

备考GRE数学十一、复变函数

基本概念,解析性(共厄调和的概念),柯西积分定理,Taylor&Laurent展式(重点),保角变换(非重点),留数定理(重点)。

说明:学过复变就行了,一定要记住基本公式。

备考GRE数学十二、概率论与统计

古典概型,单变量概率分布模型,二项式分布的正态近似。

说明:一般来说很简单。统计方面不用担心,不会有难题,所以不用专门找书看。

GRE数学怎么复习拿高分

首先,应当把数学的基本词汇掌握住,否则做题没有用处。数学真正比较难的地方就是一些专业词汇。

其次,要用摸考的规格来复习数学,不应当词汇题是用摸考的考法,到了数学就很无所谓的样子。记住,尽管数学比较简单,但是它的要求有高。

再者,注意总结,数学里边有很多小的陷阱,我做题的时候有一个感觉,就是数学考试和我们平时的考试不一样,更像一个智力测验,有时候需要转弯,这样的地方不多,总结一下,刻意的避开。

另外、要注意在做数学的时候,不要想错几个能得满分,要想怎么样才能全都做对,取法呼上仅得其中。

最后、有人总结了一些难题,有的是超难的题,有时间就看,没时间就不看,看了看不懂,不要慌,这种题处了根本就是小概率时间。

GRE数学详解单位转化问题

首先,如果考到不同度量衡之间的转换,题目往往会告诉我们转换的比例。比如说《GRE官方指南 – 第十二版》中第156页的第28题,题目中使用的单位是inches, 而在问题中使用的单位是kilometers,涉及到了不同度量衡之间的转换。

这道题目的末尾处就明确写出了 (1 kilometer is approximately 3.9×104 inches.) 所以对于这类转换大家无需担心,只需根据题目数据细心转换即可。

其次,要想GRE数量掌握单位转换相关题目,必须掌握的就是同一度量衡内单位的转换,比如说最常考到的就是hour – minute – second之间的转换,此时尤其要注意的就是1 hour = 60 minutes,而不是 = 100 minutes,经常有同学做题时一时大意就会转换错误。

另外一个常考的就是km – m – cm之间的转换,1km = 1,000m, 1m = 100cm,以及kg – g – mg之间的转换,1kg = 1,000g, 1g = 1,000mg。比如说2月份就考到了kg与mg之间的转换,题目告诉了我们一种东西1kg的价钱,让我们求这种东西600mg的价钱是多少。

此时我们就需要知道1kg = 1,000g = 1,000,000mg。另外由于GRE是美国考试,所以题目中时常也会遇到美制度量衡的单位,比如说英尺 (feet)和英寸 (inch),1 feet = 12 inches,1 feet2 = 12×12 inch2 = 144 inch2,这些转换都是我们需要知道的。

GRE数学复习计划的制定方法

要说到GRE数学,说难不难,说简单也并不简单。虽然很多时候,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新GRE数学基础知识,但是在做题的时候,但是复习到什么程度却没有计划。

先是看了把相关书籍里介绍数学考试中用到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特别是术语的中英翻译部分弄清楚。其实中国考生在做数学时的很大障碍就是题目看不懂,术语不明白。比如,有一道题目提到了reciprocal(倒数),看不懂题就就是最大的问题。

有了基本概念和了解了一些难题以后,就可以开始做题目了。数学题目不用做很多,看个人情况,有的基础好的做一、二套题目后就找到感觉了,有的人稍微慢一点。笔者是在水平测试前大概做了5,6套数学题,然后从开始水平测试后,每套题目的数学都做了一下。

篇5:厦大政治经济学考研攻略

厦大政治经济学考研攻略

厦大的经济学院考研一直是难度不小,因此敢于选择,就证明你是有理想、有勇气的,我们所欠缺的,只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一小步,作为一名过来人,我现在就读于厦大经院的政治经济学专业,因此略提点一二,希望能帮助学弟学妹们迈好这一步。

1、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从4月看到6月,很慢很慢。但是同时我把每一道课后题包括附录还有15章都认真做了一次。最开始,不理解是很正常的,我连机会成本这个名解都背好几次才能记住,更别说垄断定价的计算题了。第一遍看书不用记笔记,就认真的把书和课后题仔细看了,按照学长的方法把课后题自己想想做一遍,其实书上都能找到答案的,自己联系一下。毕竟厦大还是很爱从课后题里出题的。如果实在没有把握,那么建议去思睿厦大考研网上面买一套《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复习精编》(包括同系列的《冲刺宝典》、《模拟五套卷》),不仅仅《微观经济学》,里面所有教材的分析解释都非常深入清楚,只要你肯花时间看最终都会理解的。我当时在第二遍看书时,就根据复习精编里面的核心考点解析将重点划在课本上,瞬间觉得清晰多了。

2、曼昆《宏观经济学》:暑假开始看曼昆的宏观,整个暑假把书看了两遍,课后题认真做了一遍。宏观和微观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看完了宏观再看微观,就感觉微观很简单了,因此提醒大家不要像我一样,要先看宏观的。看宏观第一遍时,因为宏观里的图很多,一定要搞清楚每一个图的意思。同时宏观要考附录,一定要把附录同时看好。九月开始,就可以做笔记了,我原先是看一遍书做一遍笔记,后来买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复习精编》,就直接在上面修改了,后一遍在前一遍的基础上有所修改,一遍遍的弥补漏洞,整本书都被写的密密麻麻,

备考资料

3、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在十一月初的时候我把之前做的题目做了一遍加认真订正,十一月末一周把尹伯成绿皮书上的计算题做了一遍,简答稍微看了一下。特别注明的是,我只好好看了微观的,尹伯成的宏观我感觉和曼昆的不太一样。而且宏观的计算向来比较按套路,做好课后题就应该没有问题了。

4、真题:真题在复习精编里有收录,而且还配有解析,因此我就没有去网上下那种回忆版的(那种错误也特别多)。真题,不用多说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好好研究下,特别是06,以后的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厦大出题已经有了一个很成熟的套路了。各种题目的分配,都不会再变了。根据我的总结,各题型有这样的规律:

名词解释,看课后附录名解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但答题的时候名解是4分你写一句话肯定不行。写完基本意思,可以举个例子,比如什么什么。画个图说明一下,联系一下课本上相应的别的知识点。答题纸写三四行左右吧。不必太多,没有那个时间。

简答,我自己的答题方法就是,先用一句话概括问题说明了什么,再分条答书上的定理并总结。内容一定要是咱们指定的书上的。能画图尽量画图,画得清晰一些,简答的字数要多一些,老师可能也会存在看你字数的问题。

计算,计算课后题还有尹伯成的绿皮书就够了。说是计算,其实还是考你对书上概念的理解了。像契约曲线那个题。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多工厂的计算,寡头定价的计算,特别是斯塔克博格的计算,还有福利经济学的计算,都是比较容易出的。像宏观的索洛,基本是每年必考。

分析,所谓分析,就是让你用课本上跨章节的知识综合分析一个题目,不仅要说出书上的定理,也要联系题目,这个还是具体看题目。只要基础打得扎实,不会难的。

总结下,专业课主要还是看课本,一遍一遍认真的看,别的名家写的书尽量还是别去看了。一是没时间,二是厦大试卷是考察我们对指定书目的理解,很多看了太多书的同学最后专业课考得不是很好。

篇6:考研政治经济学重要考点

劳动价值论是马原政治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考研政治选择题的重要命题考点,尤其是关于商品二因素的内容经常会命题,如2013年第3题,2012年第19题,对此考点就做了考查。2016考研命题的可能性依然非常大,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

从内容上来讲,商品二因素就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其中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对于商品以及两个因素的概念,考生不需要死记硬背,但需要注意各个含义中的关键词。商品的概念中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因此关键词要记住“交换”。在使用价值的含义中要注意“有用性”,即一切商品都具有有用性,而在价值的含义中要记住的关键词即“劳动”。

第二个需要考生注意的考点就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注意对立性并不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是同时存在的,而是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讲,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具有,商品的生产者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需要通过交换来获得价值,而消费者则通过交换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二者是不可兼得的。另一方面,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这个考点是比较好理解的。

通过上述知识点的讲解,分析2013年第3题,题干为“《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选项分别为“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上衣都骑着价值的作用”、“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题干说的是上衣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具有相同的意义,考查的是二因素的统一的方面,而非对立的方面,而这种统一就是无论是对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商品都是有用的,也就是使用价值是一样的,所以正确答案是第三个选项。同样2012年第19题也就很容易做出正确答案。

当然,商品二因素也会和劳动二重性结合起来考查,考生也需要重点掌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练习题中也经常会遇见这类考点,希望考生认真复习,以获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考研英语翻译备考技巧

寒假备考考研数学

考研农学备考指导

考研心理学备考指导

考研英语备考攻略

北京师范大学诉讼法考研备考

立足考研英语 备考考研英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

考研初试《测量学》备考经验

考研英语五六月如何备考

[]苏大政治经济学考研备考提点(集锦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苏大政治经济学考研备考提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