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运行性能:Win XP中硬盘的优化窍门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Kapteynia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提高运行性能:Win XP中硬盘的优化窍门(共含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apteyni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提高运行性能:Win XP中硬盘的优化窍门

篇1:提高运行性能:Win XP中硬盘的优化窍门

引:对于一台电脑,硬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尽量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不仅仅是节约一点银两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数据安全的大问题。

现在的硬盘容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高,就是说盘片的密度越来越高,转速越来越快了,这使本来就十分娇贵的硬盘更加脆弱了。

一般情况下,对于诸如防震和散热等硬盘的外部使用环境问题,我们都会很注意的,但是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现在的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宽带已经走进家庭,上网变得异常方便,大多数人都喜欢一边下载一个大文件(如音乐、电影、软件等),一边干其他工作,这样硬盘就需要同时进行多项读写操作,大大加重了硬盘的负担。如果,又是使用BT之类的下载工具来下载大文件,那对硬盘的损伤就更大了。所以,我们还要从硬盘盘片的转速和磁头在盘片滑动等内部读写操作方面进行优化。从而使我们的硬盘能够健康长寿。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硬盘的优化方法。通过系统对硬盘进行一些优化,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硬盘的性能,而且对于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的效果。

1.打开硬盘的DMA传输模式

打开硬盘的DMA(直接存储器存取)传输模式不仅能提高传输速率(读写硬盘时一般不会先响上一阵子了),而且还会降低硬盘读写时对CPU时间的占用。整个系统的效率也就得以提高了。

一般情况下,DMA传输模式是自动打开的。但对于DIY族来说,自己攒的机器也有可能没有把DMA传输模式打开。所以不妨看看自己机器的DMA传输模式是否打开了,如果没有打开,就在“设备管理器”中手动地将其打开。操作方法是:

(1)从“我的电脑”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

(2)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选择“硬件”选项卡;

(3)单击“设备管理”按钮(打开了“设备管理器”窗口);

(4)在“设备管理器”窗口中展开“IDE ATA/ATAPI 控制器”项

(5)从“IDE通道”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

(6)在“高级设置”选项卡中进行设置。

消硬盘的自动关闭功能

WINDOWS系统为了防止电脑“空转”(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对硬盘进行任何读、写操作)过久而损坏显示器和硬盘,就规定“空转”一定的时间后会自动关闭显示器和硬盘。

硬盘的自动关闭功能对于小内存的电脑确实是有好处的,但对于拥有128MB、256MB或者更大内存的电脑而言,不但没有什么益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比如,您在内存为256MB的电脑做某件事情,软件启动以后就不会再读、写硬盘了,这样到了规定的时间系统就会认为硬盘在“空转”而将硬盘关闭,等您把工作做完再回到桌面时就可能会因为硬盘处于关闭状态而死机。这无论是对于系统还是对于硬盘都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应该取消硬盘的自动关闭功能。操作方法是:

(1)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电源选项”对话框;

(2)在“电源使用方案”选项卡中将“关闭硬盘”的时间设置为“从不”。

3.定期清理垃圾文件

大多数软件软件(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在运行期间都会建立一些临时文件,如果软件正常结束,则它会清除那些临时文件,如果异常结束,则那些临时文件就会留在硬盘上成文垃圾文件。听说某个软件很好,下载下来安装了,但运行一段时间感觉不合自己的口味就又卸了,这又会在硬盘上留下一堆垃圾文件。所以,任何系统,只要在使用,硬盘上就会有垃圾文件,使用的愈久,垃圾文件就愈多。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可能会积累成百上千个垃圾文件。

硬盘上的垃圾文件通常不会占用太大的存储空间,但如果数量庞大,就会产生大量的磁盘碎片,这不仅会使文件读写的速度变慢(在硬盘上寻找文件所花的时间变长了),也会影响硬盘的使用寿命(硬盘的读写次数增多了)。所以我们对硬盘的各种垃圾文件应该定期进行清理。

清理垃圾文件可以手工进行。比如,卸载了一个软件之后,立即将该软件残留的文件夹删除掉,并且查一查注册表,把系统文件夹中那些不再有软件使用的垃圾DLL文件也删除掉;一个软件运行时死机了,重新启动后将其文件夹中残留的临时文件删除掉;……。虽然手工也能清除垃圾文件,但效率太低,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经验,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办到的。所以最好使用工具软件进行这项工作。

能够清除硬盘上垃圾文件的软件有许多,比如,“完美卸载”(www.wjfsoft.com)以及其中附带的“硬盘垃圾清理工具”(各大软件下载网站中都能找到),

该软件不仅操作方法简单、扫描速度快,而且扫描垃圾文件的类型也非常多(垃圾文件基本上不会漏网)。

4.将虚拟内存设置为固定值

如前所述,磁盘碎片的增多会影响硬盘的使用寿命。将虚拟内存设置为固定值,也可以减少系统所在盘上磁盘碎片的产生。

在默认状态下,系统是根据磁盘剩余空间的大小来动态设定虚拟内存的大小的,这样就会造成虚拟内存的大小经常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会产生磁盘碎片。系统默认是将虚拟内存放在系统盘上的,为了防止系统盘产生大量磁盘碎片,可以将虚拟内存设置固定值(该值在物理内存的1.5到3倍之间为宜),而且如果硬盘有两个以上分区,最好将虚拟内存改放到非系统盘(分区)上。操作方法是:

(1)从“我的电脑”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

(2)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选择“高级”选项卡;

(3)单击“性能”框中的“设置”按钮(打开“性能选项”对话框);

(4)在“性能选项”对话框中选择“高级”选项卡;

(5)单击“虚拟内存”框中的“更改”按钮(打开“虚拟内存”对话框);

(6)在“虚拟内存”对话框中,选定作为虚拟内存的驱动器,选中“自定义大小”单选按钮,在“初始大小”和“最大值”编辑框中输入相同的值(比如500),并单击“设置”按钮;

(7)在“虚拟内存”对话框中,选定系统所在的驱动器,选中“无分页文件”单选按钮,并单击“设置”按钮;

(8)单击“确定”按钮,按系统要求重新启动系统即;

(9)系统重启后,将系统文件夹(比如C:\WINDOWS)中的“Win386.swp”文件删除(此时它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

如果在设置虚拟内存之前将磁盘碎片整理一下,对硬盘的加速效果会更佳。

5.设置适当的磁盘缓存

磁盘缓存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几乎所有软件(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的运行速度和性能。在默认状态下,是由WINDOWS自己管理的,它通常很保守,不启用磁盘缓存,因此硬盘性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我们可以自己动手来设置磁盘缓存,以提高硬盘性能。操作方法是:

(1)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单击“开始”菜单中的“运行”,输入regedit并单击“确定”按钮)

(2)寻找“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项下的“IoPageLimit”值,如果没有,就建立该值。操作方如下:

①展开各项直到Memory Management项;

②在Memory Management项上单击鼠标右键,从快捷菜单选择“新建/DWORD值”(此时,在Memory Management项中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值 #1”的DWORD类型的值),将“新值 #1”改为“IoPageLimit”;

(3)打开“IoPageLimit”的快捷菜单,并从中选择“修改”(打开“编辑DWORD值”对话框);

(4)在“编辑DWORD值”对话框中,选中“十进制”单选按钮,并在“数值数据”输入框中输入磁盘缓存的大小(单位为KB),为推荐设置值为16384(即16M)或者32768(即32MB),如下图:

(5)单击“确定”按钮。

设置完成后重新启动电脑。经过这样的设置,再进行磁盘读写比较频繁的操作时,您可以感到硬盘灯的闪动频率比以前明显下降了(即硬盘读写的频率降低),比如,使用BT下载的时候大文件时,会有较为明显的感觉。

6.定期检查硬盘的“健康”状况

随着硬盘盘片转速的不断提高和存储密度的不断增大,硬盘也越来越脆弱了。因此,硬盘上存储的资料也越来越让人提心吊胆了,所以有专家警告说,要经常地把磁盘上的重要资料(比如数字照片)刻到光盘上,以免在硬盘寿终正寝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有一款名为磁盘健康医生(Drive Health)的软件(各大软件下载网站中都能找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硬盘的健康状况。该软件能很直观的告诉我们:硬盘很健康(没有衰老迹象),或者硬盘已经开始衰老了,或者硬盘已经垂垂老矣,或者硬盘的生命之火快要熄灭了。于是,我们能在硬盘寿终正寝之前将数据安全转移,从而避免损失。

另外,多说一句,该程序还可以显示硬盘的加电时间,这一功能对于买新硬盘时很有用,它可以使我们避免购买到返修货!

好了,如果您想让您的硬盘更稳定、性能更高、速度更快、使用寿命更长,那就赶快动手,按照上述方法,把您的硬盘优化优化吧。

最后,请您注意,上述优化方法对于各种Windows都是适用的,但所给的操作方法都是针对Windows XP的。

篇2:硬盘问题及性能优化

现为无法读取数据,无法识别硬盘等故障,当发生故障的时候你如何处理,以及如何优化硬盘呢?

首先来说说硬盘的一些常见的问题。

1.硬盘误识别

当我们在使用笔记本电脑时,发现BIOS中检测到的笔记本电脑硬盘与实际硬盘有区别。这种情况是由于硬盘磁头偏移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硬盘固件出现了问题,造成硬盘误识别。在通常的情况下,硬盘在BIOS中默认为原生IDE模式以获得最好的兼容性。而在对配件要求较高的Windows7系统中,可以通过开启硬盘AHCI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硬盘的性能表现。如果在IDE模式下安装了Windows7,再在BIOS中更改硬盘为AHCI模式,就无法进入系统,需要重新安装系统才行。有没有办法不用重装系统,就打开硬盘的AHCI模式呢?

2.硬盘发出“哒哒”的声音

当笔记本电脑硬盘发出“哒哒”的声音或其他不正常的声音时,说明磁头出现了问题。这时候,我们应当立即关闭笔记本电脑,将笔记本电脑带到专业维修地点维修。否则,你的珍贵数据将一去不返。

3.无法访问数据和无法复制数据

当我们进入操作系统后,能够看到硬盘中的数据,但是,却无法访问这些数据,而且不能复制粘贴数据。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可以确定为硬盘上有坏道,也有可能是硬盘固件有问题。我们可以用查坏道的软件,测试硬盘是否出现了坏道。

4.加电后硬盘无反应

当我们接通电源,启动笔记本电脑后,发现硬盘没有任何反应,在BIOS中也不能找到硬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硬盘电机出现问题引起的,

这时候,我们应该找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5.硬盘运行正常,BIOS 无法检测

当我们启动笔记本电脑后,在BIOS中检测不到硬盘,但是,硬盘却能正常运行。这种情况基本上是由固件问题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硬盘初始化信息丢失。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数据基本上无法挽救。

下面来谈一谈怎么样来优化硬盘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1、在点击开始菜单后,选择菜单中的“运行”栏目。在运行栏目的输入框内键入“regedit”,回车即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2、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之后,进入“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sahci”键值。在右边窗口中双击名称为“Start”的项目,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将默认的参数由3更改为0。点击“确定”并且保存之后,重新启动电脑。

3、重启电脑之后,进入BIOS,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页面中,将“SATA RAID/AHCI Mode”更改“AHCI”(不同BIOS选项名称会有细微差别)。保存重启,进入系统后系统会自动安装AHCI的驱动程序。安装好后系统会要求再次重启,重启之后,硬盘的AHCI模式就打开了。硬盘在更改为AHCI模式之后,系统启动的速度变化不大。不过在进行大文件拷贝时,速度由原来的60MB/S提升到了71MB/S,性能提升约20%。硬盘在Windwos7中的系统评分中,也由开始的5.9分提升到了6.5分。由此可见硬盘开启AHCI之后,效果是不错的。

总之呢,硬盘作为笔记本配备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对于硬盘的保养和维护还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工作做好了对于电脑的运行时非常有利的。

篇3:教你提高硬盘性能

今天介绍利用软RAID提高硬盘性能,

教你提高硬盘性能

一、简单认识软RAID

软RAID不需要RAID控制卡,它通过软件进行控制。windows /XP支持该功能。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软RAID的基本知识。

在Windows2000/XP中,物理硬盘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磁盘,一种是动态磁盘。基本磁盘是包含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驱动器的物理硬盘,可以被其他操作性访问;动态磁盘可通过Windows 2000/XP中的“磁盘管理”升级得到,只包含由“磁盘管理”创建的动态卷,并由“磁盘管理”程序管理,所以不能被其他操作系统访问。

软RAID被Windows 2000/XP称为卷。要在Windows 2000上使用软件RAID,必须把基本磁盘升级到动态磁盘,才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我们所需的带区卷(RAID0)。卷有多种格式,下面是我们组建软RAID 0涉及的几种。

1. 简单卷:构成单个物理磁盘空间的卷。它可以由磁盘上的单个区域或同一磁盘上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区域组成,可以在同一磁盘内扩展简单卷。安装操作系统的简单卷成为引导卷。

2. 跨区卷:简单卷也可以扩展到其他的物理磁盘,这样由多个物理磁盘的空间组成的卷就称为跨区卷。简单卷和跨区卷都不属于RAID范畴。

3. 带区卷:以带区形式在两个或多个物理磁盘上存储数据的卷。带区卷上的数据被交替、平均(以带区形式)地分配给这些磁盘,带区卷是所有 Windows 2000/XP可用的卷中性能最佳的,但它不提供容错。如果带区卷上的任何一个磁盘数据损坏或磁盘故障,则整个卷上的数据都将丢失。带区卷可以看做硬件RAID中的RAID0。

二、建立带区卷(RAID0)

了解了有关知识后,让我们看看如何建立一个高性能的带区卷。下面已Windows 2000为例,给大家介绍。建立带区卷必须对硬盘重新格式化,数据将会丢失,所以建议将硬盘数据备份后,删除Windows 2000所在分区以外的所有分区。

接着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windows 2000,然后依次打开“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存储→磁盘管理(本地)”(如图1)。在屏幕的上半部分显示的是分区或卷的详细情况,下半部分显示物理磁盘的状态,在这一部分的左边显示物理磁盘的两种类型。图中的磁盘0、1都是物理磁盘,并且现在都是基本磁盘,我们要把它们升级到动态磁盘并创建一个带区卷。

接着就是升级到动态磁盘。在磁盘0或磁盘1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升级到动态磁盘(U)”,出现对话框后在磁盘0和磁盘1前面打勾并确定,几秒钟后升级就完成了,此时在“磁盘管理”中磁盘0和磁盘1已经变成动态磁盘了,并且Windows 2000所在分区变成包含引导信息的简单卷,也就是引导卷,而其他空间则变成未指派空间。

然后创建带区卷。未指派空间可以创建简单卷或者带区卷,在磁盘0未指派空间上点右键并选择“创建卷”;点击“下一步”后选择“带区卷”,将磁盘0和磁盘1添加到右边的“选定的动态磁盘(S)”一栏中,按下一步后,Windows提示指派驱动器号(可以由Windows指定也可手动分配,一般以系统默认即可),然后需要进行格式化.可以选择FAT32和NTFS作为带区卷的文件系统,然后选择簇的大小和卷标,簇越大磁盘性能越高但造成的空间浪费也越大。我选择了“默认”由Windows自动设定,在“执行快速格式化”上打勾并确定,经过几秒钟的格式化后,屏幕上半部分就出现了一个驱动器号为“D”,容量为磁盘0原未指派容量两倍的带区卷,也就是我们要的RAID0阵列。

在使用硬件级的RAID0时,如果两个物理硬盘容量不相等,那么创建的RAID0阵列的总容量为较小一个容量的两倍,比如一个10GB和一个20GB硬盘创建硬件级RAID0,那么得到的总容量就是10G×2=20GB,较大硬盘上多出的10G空间无法使用,就白白浪费掉了。而使用Windows 2000的软件RAID,虽然最多也只能创建较小硬盘容量两倍的带区卷,但较大硬盘上多出的空间还能利用。利用的方法就是用较大硬盘上剩余的空间再创建一个简单卷,简单卷会被另外分配一个驱动器号,使用起来跟基本磁盘上的逻辑驱动器一样。创建简单卷的步骤与创建带区卷大体相同,只是在选择卷类型是选择“简单卷”就行了。一个动态磁盘上允许多种类型的卷共存,创建带区卷后,磁盘1还有1.1GB的未指派空间,我们又用它创建了一个驱动器号为E的简单卷。这时候,磁盘0和1都存在带区卷和简单卷,并且所有空间都被使用,没有任何浪费。

注意事项:

1. 创建了一种卷之后,要想改变卷类型必须先删除卷,删除卷时所有的数据都会丢失,所以要先备份数据。删除的方法很简单,在卷上点右键,选择“删除卷(D)”然后按提示进行。

2. 创建卷必须使用动态磁盘上的未指派空间,两块动态磁盘可以创建多个带区卷,而且可以同时和多个磁盘创建带区卷,每个带区卷的大小可以随心所欲的设定(当然要在磁盘容量允许范围内),这种灵活性是硬件RAID无法比拟的。

3. 要将动态磁盘还原为基本磁盘必须先删除动态磁盘上所有的卷,然后在磁盘上点击右键,选择“还原到基本磁盘”,然后按提示进行操作。如果要卸载Windows 2000/XP并安装其它操作系统,千万记得先备份数据再把动态磁盘还原为基本磁盘,否则其它操作系统将无法识别动态磁盘,磁盘将无法使用。如果不慎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把硬盘挂到装有Windows 2000/XP的机器识别。

三、性能测试

软RAID的性能和硬RAID的性能相差无几,而且非常适合两块硬盘容量差异较大但速度接近的朋友。看到这里你已经心动了吧,快动手体验一下!

篇4:提高性能:XP中硬盘的优化技巧Windows安全

引:对于一台电脑,硬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尽量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不仅仅是节约一点银两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数据安全的大问题。

现在的硬盘容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高,就是说盘片的密度越来越高,转速越来越快了,这使本来就十分娇贵的硬盘更加脆弱了。

一般情况下,对于诸如防震和散热等硬盘的外部使用环境问题,我们都会很注意的,但是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现在的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宽带已经走进家庭,上网变得异常方便,大多数人都喜欢一边下载一个大文件(如音乐、电影、软件等),一边干其他工作,这样硬盘就需要同时进行多项读写操作,大大加重了硬盘的负担。如果,又是使用BT之类的下载工具来下载大文件,那对硬盘的损伤就更大了。所以,我们还要从硬盘盘片的转速和磁头在盘片滑动等内部读写操作方面进行优化。从而使我们的硬盘能够健康长寿。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硬盘的优化方法。通过系统对硬盘进行一些优化,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硬盘的性能,而且对于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的效果。

1.打开硬盘的DMA传输模式

打开硬盘的DMA(直接存储器存取)传输模式不仅能提高传输速率(读写硬盘时一般不会先响上一阵子了),而且还会降低硬盘读写时对CPU时间的占用。整个系统的效率也就得以提高了。

一般情况下,DMA传输模式是自动打开的。但对于DIY族来说,自己攒的机器也有可能没有把DMA传输模式打开。所以不妨看看自己机器的DMA传输模式是否打开了,如果没有打开,就在“设备管理器”中手动地将其打开。操作方法是:

(1)从“我的电脑”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

(2)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选择“硬件”选项卡;

(3)单击“设备管理”按钮(打开了“设备管理器”窗口);

(4)在“设备管理器”窗口中展开“IDE ATA/ATAPI 控制器”项

(5)从“IDE通道”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

(6)在“高级设置”选项卡中进行设置。

2.取消硬盘的自动关闭功能

WINDOWS系统为了防止电脑“空转”(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对硬盘进行任何读、写操作)过久而损坏显示器和硬盘,就规定“空转”一定的时间后会自动关闭显示器和硬盘。

硬盘的自动关闭功能对于小内存的电脑确实是有好处的,但对于拥有128MB、256MB或者更大内存的电脑而言,不但没有什么益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比如,您在内存为256MB的电脑做某件事情,软件启动以后就不会再读、写硬盘了,这样到了规定的时间系统就会认为硬盘在“空转”而将硬盘关闭,等您把工作做完再回到桌面时就可能会因为硬盘处于关闭状态而死机。这无论是对于系统还是对于硬盘都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应该取消硬盘的自动关闭功能。操作方法是:

(1)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电源选项”对话框;

(2)在“电源使用方案”选项卡中将“关闭硬盘”的时间设置为“从不”。

3.定期清理垃圾文件

大多数软件软件(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在运行期间都会建立一些临时文件,如果软件正常结束,则它会清除那些临时文件,如果异常结束,则那些临时文件就会留在硬盘上成文垃圾文件。听说某个软件很好,下载下来安装了,但运行一段时间感觉不合自己的口味就又卸了,这又会在硬盘上留下一堆垃圾文件。所以,任何系统,只要在使用,硬盘上就会有垃圾文件,使用的愈久,垃圾文件就愈多。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可能会积累成百上千个垃圾文件。

关 键 字:Windows安全

篇5:优化你的硬盘,提高系统运行速度

1.打开硬盘的DMA传输模式

打开硬盘的DMA(直接存储器存取)传输模式不仅能提高传输速率(读写硬盘时一般不会先响上一阵子了),而且还会降低硬盘读写时对CPU时间的占用,整个系统的效率也就得以提高了。

一般情况下,DMA传输模式是自动打开的。但对于DIY族来说,自己攒的机器也有可能没有把DMA传输模式打开。所以不妨看看自己机器的DMA传输模式是否打开了,如果没有打开,就在“设备管理器”中手动地将其打开,

操作方法是:

(1)从“我的电脑”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

(2)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选择“硬件”选项卡;

(3)单击“设备管理”按钮(打开了“设备管理器”窗口);

(4)在“设备管理器”窗口中展开“IDE ATA/ATAPI 控制器”项

(5)从“IDE通道”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

(6)在“高级设置”选项卡中进行设置。

篇6:六个窍门助你提高Python运行效率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六个窍门助你提高Python运行效率,本文讲解了关键代码使用外部功能包、在排序时使用键、针对循环的优化、使用较新的Python版本等优化窍门,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不喜欢Python的人经常会吐嘈Python运行太慢,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尝试以下六个窍门,来为你的Python应用提速。

窍门一:关键代码使用外部功能包

Python简化了许多编程任务,但是对于一些时间敏感的任务,它的表现经常不尽人意。使用C/C++或机器语言的外部功能包处理时间敏感任务,可以有效提高应用的运行效率。这些功能包往往依附于特定的平台,因此你要根据自己所用的平台选择合适的功能包。简而言之,这个窍门要你牺牲应用的可移植性以换取只有通过对底层主机的直接编程才能获得的运行效率。以下是一些你可以选择用来提升效率的功能包:

Cython

Pylnlne

PyPy

Pyrex

这些功能包的用处各有不同。比如说,使用C语言的数据类型,可以使涉及内存操作的任务更高效或者更直观。Pyrex就能帮助Python延展出这样的功能。Pylnline能使你在Python应用中直接使用C代码。内联代码是独立编译的,但是它把所有编译文件都保存在某处,并能充分利用C语言提供的高效率。

窍门二:在排序时使用键

Python含有许多古老的排序规则,这些规则在你创建定制的排序方法时会占用很多时间,而这些排序方法运行时也会拖延程序实际的运行速度。最佳的排序方法其实是尽可能多地使用键和内置的sort()方法。譬如,拿下面的代码来说:

代码如下:

import operator

somelist = [(1, 5, 8), (6, 2, 4), (9, 7, 5)]

somelist.sort(key=operator.itemgetter(0))

somelist

#Output = [(1, 5, 8), (6, 2, 4), (9, 7, 5)]

somelist.sort(key=operator.itemgetter(1))

somelist

#Output = [(6, 2, 4), (1, 5, 8), (9, 7, 5)]

somelist.sort(key=operator.itemgetter(2))

somelist

#Output = [(6, 2, 4), (9, 7, 5), (1, 5, 8)],

在每段例子里,list都是根据你选择的用作关键参数的索引进行排序的。这个方法不仅对数值类型有效,还同样适用于字符串类型。

窍门三:针对循环的优化

每一种编程语言都强调最优化的循环方案。当使用Python时,你可以借助丰富的技巧让循环程序跑得更快。然而,开发者们经常遗忘的一个技巧是:尽量避免在循环中访问变量的属性。譬如,拿下面的代码来说:

代码如下:

lowerlist = [‘this‘, ‘is‘, ‘lowercase‘]

upper = str.upper

upperlist = []

append = upperlist.append

for word in lowerlist:

append(upper(word))

print(upperlist)

#Output = [‘THIS‘, ‘IS‘, ‘LOWERCASE‘]

每次你调用str.upper, Python都会计算这个式子的值。然而,如果你把这个求值赋值给一个变量,那么求值的结果就能提前知道,Python程序就能运行得更快。因此,关键就是尽可能减小Python在循环中的工作量。因为Python解释执行的特性,在上面的例子中会大大减慢它的速度。

(注意:优化循环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之一。比如,很多程序员会认为,列表推导式是提高循环速度的最佳方法。关键在于,优化循环方案是提高应用程序运行速度的上佳选择。)

窍门四:使用较新的Python版本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Python,你会发现数不尽的信息都是关于如何升级Python版本。通常,每个版本的Python都会包含优化内容,使其运行速度优于之前的版本,

但是,限制因素在于,你最喜欢的函数库有没有同步更新支持新的Python版本。与其争论函数库是否应该更新,关键在于新的Python版本是否足够高效来支持这一更新。

你要保证自己的代码在新版本里还能运行。你需要使用新的函数库才能体验新的Python版本,然后你需要在做出关键性的改动时检查自己的应用。只有当你完成必要的修正之后,你才能体会新版本的不同。

然而,如果你只是确保自己的应用在新版本中可以运行,你很可能会错过新版本提供的新特性。一旦你决定更新,请分析你的应用在新版本下的表现,并检查可能出问题的部分,然后优先针对这些部分应用新版本的特性。只有这样,用户才能在更新之初就觉察到应用性能的改观。

窍门五:尝试多种编码方法

每次创建应用时都使用同一种编码方法几乎无一例外会导致应用的运行效率不尽人意。可以在程序分析时尝试一些试验性的办法。譬如说,在处理字典中的数据项时,你既可以使用安全的方法,先确保数据项已经存在再进行更新,也可以直接对数据项进行更新,把不存在的数据项作为特例分开处理。请看下面第一段代码:

代码如下:

n = 16

myDict = {}

for i in range(0, n):

char = ‘abcd‘[i%4]

if char not in myDict:

myDict[char] = 0

myDict[char] += 1

print(myDict)

当一开始myDict为空时,这段代码会跑得比较快。然而,通常情况下,myDict填满了数据,至少填有大部分数据,这时换另一种方法会更有效率。

代码如下:

n = 16

myDict = {}

for i in range(0, n):

char = ‘abcd‘[i%4]

try:

myDict[char] += 1

except KeyError:

myDict[char] = 1

print(myDict)

在两种方法中输出结果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输出是如何获得的。跳出常规的思维模式,创建新的编程技巧能使你的应用更有效率。

窍门六:交叉编译你的应用

开发者有时会忘记计算机其实并不理解用来创建现代应用程序的编程语言。计算机理解的是机器语言。为了运行你的应用,你借助一个应用将你所编的人类可读的代码转换成机器可读的代码。有时,你用一种诸如Python这样的语言编写应用,再以C++这样的语言运行你的应用,这在运行的角度来说,是可行的。关键在于,你想你的应用完成什么事情,而你的主机系统能提供什么样的资源。

Nuitka是一款有趣的交叉编译器,能将你的Python代码转化成C++代码。这样,你就可以在native模式下执行自己的应用,而无需依赖于解释器程序。你会发现自己的应用运行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这会因平台和任务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注意:Nuitka现在还处在测试阶段,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请多加注意。实际上,当下最好还是把它用于实验。此外,关于交叉编译是否为提高运行效率的最佳方法还存在讨论的空间。开发者已经使用交叉编译多年,用来提高应用的速度。记住,每一种解决办法都有利有弊,在把它用于生产环境之前请仔细权衡。)

在使用交叉编译器时,记得确保它支持你所用的Python版本。Nuitka支持Python2.6, 2.7, 3.2和3.3。为了让解决方案生效,你需要一个Python解释器和一个C++编译器。Nuitka支持许多C++编译器,其中包括Microsoft Visual Studio, MinGW 和 Clang/LLVM。

交叉编译可能造成一些严重问题。比如,在使用Nuitka时,你会发现即便是一个小程序也会消耗巨大的驱动空间。因为Nuitka借助一系列的动态链接库(DDLs)来执行Python的功能。因此,如果你用的是一个资源很有限的系统,这种方法或许不太可行。

结论

前文所述的六个窍门都能帮助你创建运行更有效率的Python应用。但是银弹是不存在的。上述的这些窍门不一定每次都能奏效。在特定的Python的版本下,有的窍门或许比其他的表现更好,但这有时候甚至取决于平台的差异。你需要总结分析你的应用,找到它效率低下的部分,然后尝试这些窍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有窍门

如何提高电脑显卡性能

SQL Server数据库性能优化数据库教程

如何提高SQL Server数据仓库性能

实施机组运行优化管理的经验

生活中的窍门作文400字

详谈不对称交换机怎样提高网络性能

分类优化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论文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优化反馈形式 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提高运行性能:Win XP中硬盘的优化窍门(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提高运行性能:Win XP中硬盘的优化窍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