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政治易错易混淆知识点(共含3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松鼠的上辈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权属性。(×)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主权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应该是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4.人民当家作主表明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5.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应该是真实性)
6.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应该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政治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应该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8.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9.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
10.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表明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11.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说明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
12.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13.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14.等额选举在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应该是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15.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
(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但是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直接选举)
16.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17.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应该是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的途径是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18.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基层政府)。(×)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个人收入的分配
1、在公有制范围内只有按劳分配。( × )
点拨:在公有制范围内,存在按劳分配和非按劳分配两种方式。 公有制下非按劳分配有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等。
2、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 )
点拨: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收入,但不是劳动收入,而是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劳动报酬,包括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劳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按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3、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 )
点拨:我国农村的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因此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但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
4、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 )
点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需要合理的分配政策、宏观调控。
5、工人的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 )
点拨: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6、收入分配公平是指收入分配没有差距。( × )
点拨: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收入分配没有差距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7、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重要举措。( × )
点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的内容,不属于再分配。
8、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 )
点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9、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 )
点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财政与税收
1、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 )
点拨:财政收入受分配政策的影响,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利影响。
2、国家光伏产业补贴政策属于货币政策。( × )
点拨:国家光伏产业补贴政策属于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属于财政政策。
3、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大幅度提高税率。( × )
点拨: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还可以调整分配政策。 “大幅度提高税率”的说法不科学,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适当地调整税率。
4、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 )
点拨: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5、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 × )
点拨: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当然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6、财政收入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财政支出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 )
点拨:财政收入代表着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增加社会总供给;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增加财政支出会扩大社会总需求。
7、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 )
点拨: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提高企业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8、营业机构不给消费者发票属于一种骗税行为。( × )
点拨:营业机构不给消费者发票属于偷税行为。 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9、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 × )
点拨: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减少偷税行为和税收流失,增加财政收入。
10、税收具有固定性,税率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 )
点拨:税收具有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不是不能改变,国家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修改税法调整税率。
11、我们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都包含了税,因此每个人都是纳税人。( × )
点拨: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一个人能否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以及单位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 我们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不一定包含税,即使我们购买的商品中包含税,我们也是负税人而不是纳税人。
12、树立纳税人意识就是要自觉履行依法诚信纳税义务。( × )
点拨:树立纳税人意识,既包括自觉履行依法诚信纳税义务,也包括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 易错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