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会考易错知识(共含5篇),供大家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racl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人民与公民不能等同,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2.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宪法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5.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6.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错的,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
7.公民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相对应存在的)
8.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
9.中国共产党能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政党不能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10.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政府不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宏观调控,间接引导经济活动)
11.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都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有联系,但两者不能混淆)
12.在政府民主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少数人的意见不予考虑。(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的原则都是在民主决策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13.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1.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关键是 用于交换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 价值尺度:某商品值 钱或者某商品标价 钱
流通手段:买某商品支付 钱
支付手段:支付债务、利息、工资、租金等
4.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是有使用价值
纸币的使用价值就是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
5.商品价格上涨与下跌的根本原因是
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或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6.价格由价值与供求关系共同决定?
错!价格只能由价值决定,供求只能是影响价格
7.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商品价值量?
错!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8.按照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
9.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10.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
11.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 主导 作用。
1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体现在 公有资产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 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3. 公司制 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14.劳动者维权重要依据是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维权的基础是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
15.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 各商业银行
16.计算利息的公式是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17.存款储蓄的风险表现: 在通货膨胀下纸币贬值和提前支取损失利息
18.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 存款业务 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是贷款业务
19.股票与债券的共同点: 都是筹集资金的方式 ;
最大区别:股票是股份凭证,代表公司的所有权;债券是债务凭证 。
20.保险分 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这里“保险”是指 商业保险
1、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实质
文化作用
1、文化与社会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起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怎么办)
2、文化与个人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1.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
(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不包括民族乡的人大和人民政府,不包括司法机关)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 (应该是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①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②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③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4.怎样才能继续把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府要积极履行各项职能。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认真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⑤每个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5.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只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是一项全面的政策,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也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在我国,任何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6.我国的宗教性质已发生了根本转变,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我国宗教状况已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宗教的性质仍是唯心主义,宗教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7.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8.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最主要的参加者。(×) (应该是主权国家。)
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是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的表现。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是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的表现。(×) (前者是独立权的表现,后者是平等权的表现。)
高中政治生活易混知识
1、公民的权利是党和政府赋予的。
(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的)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法律制定和法律实施上的平等。
(公民不能制定法律)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享有同样的权利。
(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履行义务、适用法律)
4、只有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
(人民当家作主不仅体现在依法享有权利上,还体现在履行义务上)
5、选举权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18周岁公民除去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6、选举权是选举国家领导人、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权利。
(选举权是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人员的权力)
7、公民行使监督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政治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8、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9、我国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不相同)
10、公民可以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人大代表)
11、要保障人民民主就要强化专制职能。
(专制不等于专政)
12、只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就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只有……才)
13、村委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
(不是政权,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4、监督听证会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方式。
(监督听证会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方式)
1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所以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16、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是乡镇政府和街道办。
(最基层政权:乡、镇政权)
(1)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最主要的参加者。(注意:应该是主权国家。)
(2)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是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的表现。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是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的表现。(注意:前者是独立权的表现,后者是平等权的表现。)
(3)解决国际摩擦与纠纷只能依靠国际组织。(注意: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是国际事务的重要参加者,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际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但是国际组织内部成员利益关系复杂,当内部矛盾激化时起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具有局限性。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最主要的参加者,面对国际摩擦和纠纷,应该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和理解,解决国际摩擦与纠纷,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发展。)
(4)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注意:一贯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项活动。)
(5)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各国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出发点。(注意: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际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要素(国家利益是决定因素)
(6)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7)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8)恐怖主义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注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9)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注意:应该是经济和科技实力。)
(10)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越多,贡献也越大,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注意:是因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1)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1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基本目标,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宗旨是维护是基本目标,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3)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基本目标,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宗旨是维护应该是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 易错成语
★ 英语语法易错点
★ 中考化学易错点
★ 重庆中考易错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