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孩子的这些“坏习惯”,别急着改(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做一个好女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学校里,孩子们之间玩耍,组成自己的小团体,那么有小团体就一定有个领头的孩子了。
这些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眼里都是典型的坏学生,好好学习不见他,惹事打架总有他。
其实,喜欢发号施令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而是有主见、有胆量的表现。在带头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孩子的管理能力。
爸妈们只要制止他不合适的行为,鼓励他把这种带头作用发挥到学习上,以后肯定大有作为!
在我们的印象中,“厚脸皮”不是一句好话,但对于孩子来说,这其实是个优点。
孩子如果自卑、胆小,连上课回答问题都不敢大声,生活上更是经受不住任何挫折,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怎么能取得成功呢?
脸皮厚的孩子通常更加乐观、自信,即使失败,也不缺少从头再来的勇气,这样的孩子,想不成功都难。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孩子,遇到什么事都会好奇的问爸爸妈妈:“这是什么呀?”“这是为什么呢?”
爱问“为什么”的孩子,好奇心重,善于发现问题,有想象力。遇到这样的孩子,爸妈要多给孩子点耐心,细心解释,不知道如何回答,也不妨带着孩子一起去探索真相。
有些孩子天生调皮捣蛋,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时不时整个恶作剧,在家也坐不住,总想着往外跑。
家里有这样的孩子,想必爸妈也是头疼的不行,脾气不好的家长可能还经常为此打孩子。
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为孩子的不听话而感到烦恼,无数事实证明,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长大往往更有出息。
这类孩子思维活跃,鬼点子多,学习能力很强,动手能力也强,只要好好引导和培养,肯定能成为一个人才。
在学校经常有一些话很多的孩子,好像有说不完的话,甚至上课也会说悄悄话。
可就是这个“坏习惯”,其实是好事。孩子话多,说明他性格外向,语言表达能力强。因为爱说话,人际关系肯定也很好。
当然,家长们也要告诉孩子,说话要注重场合,该说的说,不该说的`话不要说,说话的礼仪也很重要哦!
你可能有这样的孩子,每次吃饭的时候,他(她)总不喜欢用筷子或勺子去喂饭,而是用手去抓。他(她)也可能有这样的习惯,那就是见什么摸什么,摸完后还时不时地把手指伸进嘴里去吮吸,甚至他(她)吸吮完手指后又直接改为咬指甲了……对于宝宝们的这些“坏习惯”,有的家长可能想过各种办法,甚至有时还会粗暴地对待他们,可是总不见效,这时家长们就急了。其实专家说,家长们可以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这些“坏习惯”,有的习惯是宝宝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家长只需引导就行。
“坏习惯”一:吮手指
许多婴儿、刚学走路的孩子,甚至是儿童都喜欢吸吮大拇指或其他手指。不要担心,这是孩子惯有的一种行为。当宝宝断奶之后,他会觉得一下子无法适应,他必须经历一个心理与生理双重的断乳期。吸吮手指有时就会成为这个时期的一个常见行为,也就是说,孩子在疲劳、沮丧、烦躁的时候吮手指能够进行自我安慰。
有的放矢:对大多数孩子来说,通常到五岁时这个习惯就会逐渐消退。所以现在强硬地制止孩子吮手,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长大后容易焦虑、发脾气。但家长们也不能放纵,如果恒牙长出来时还有这个习惯就会引起其他的问题。对此呢,妈妈们可尽可能多地通过拥抱或亲吻来安抚宝宝,或者给他听音乐,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然后在他们熟睡后将手指拿出来的,也可以给他戴手套。
“坏习惯”二:破坏东西
宝宝随着能力的提高,将越来越喜欢破坏东西了。如对所有的物品(包括大人喜欢的物品)都很感兴趣,喜欢东摸摸、西看看,但难免会破坏一些东西。还有可能是,当孩子手中的事他做不了,多次尝试后还是失败的挫折感往往会激怒年幼的孩子,为了发泄自身的沮丧感,孩子就会做出一些破坏性的行为。
有的放矢:家长千万不要训斥孩子,应该先弄清破坏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安抚他的情绪,再告诉孩子不管什么原因,破坏东西是不好的行为。然后叫他与你一起修复被破坏的东西。另外,平时可以多陪宝宝做游戏,提高他的动手能力。
“坏习惯”三:用手抓饭
1岁宝宝吃饭时往往喜欢用手抓饭,家长总会觉得那样不卫生而进行制止。其实这也是他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方式,用手拿、用手抓,就可以掌握食物的形状和特性,他们对食物越来越熟悉了,将来就不太可能挑食。
有的放矢: 家长此时要做的就是把宝宝的手洗干净,甚至创造条件来让宝宝“玩”食物,如将小块的香蕉、蛋黄派、面包等放到他的旁边,让他自己抓着吃。但应避免让他抓到圆而硬的食品,如爆米花、花生粒、糖块及葡萄等,防止食物卡在喉咙里,等宝宝再长大一些了,再逐步教宝宝用工具吃饭。
总之,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坏习惯”如喜欢藏东西、撞头、挖鼻孔等,家长们都要科学理性地去对待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哦。因为有些习惯于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根据需求自然形成;有的呢,是模仿父母所得。所以呀,父母以身作则也很重要哦。
孩子咳嗽别急着用镇咳药
最近,各大医院儿科接治的少儿感冒咳嗽病例增多,咳嗽是少儿冬季里多种呼吸道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少儿咳嗽治疗过程长期存在诸多误区,许多宝宝一直没有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说,在我国呼吸专业门诊,每天就诊的儿童中有70%至80%是以发热伴咳嗽或单纯咳嗽为主。针对小儿咳嗽,各种治疗方法常常难以奏效,最终导致12%的小儿会发生并发症,24%的小儿需要复诊。在小儿严重并发症中,70%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尽管会有40%至70%的.小儿咳嗽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但近来的数据显示,抗生素并未减少并发症。儿童合理及安全用药问题需要高度重视。盲目镇咳可能会导致孩子肺部感染
据钟南山介绍,小儿咳嗽治疗方法难以奏效的原因是治疗手段长期存在误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咳痰症状及鼻后滴流是儿童咳嗽的两大主要原因。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孩子一咳嗽家长马上就用镇咳药直接镇咳,这可能给小儿带来不良影响。小儿咳嗽中有70%至80%都是有痰咳嗽,而且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像成人那样将痰液有效咳出,容易滞留痰液,如果一咳嗽就给予镇咳药治疗,咳嗽暂时抑制了,但痰液更难排出,结果会堵塞呼吸道,不但使咳嗽加重,还容易导致肺部感染,造成肺炎等更严重的疾病。因此儿童有痰咳嗽早期应该先进行祛痰治疗,痰液排除后咳嗽自然会减轻。另外,止咳糖浆往往含可待因等成瘾性中枢镇咳成分,小孩长期服用会产生依赖。小儿咳嗽有多种原因,不要乱用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呼吸内科胡仪吉主任说,小儿咳嗽不单是由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刺激引起,过敏、烟尘、异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咳嗽。如果不能对症,服用消炎药对咳嗽的治疗无益,而且还常会产生胃肠道和肾脏的毒副作用。所以,小儿咳嗽时不要滥用消炎药,以防对小儿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还有一些家长以为,只要将成人药量减半或减少用量给孩子吃就行,此种做法也非常有害。因为小儿与成人有着体重及诸多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如一些小儿吞咽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就不能用口服制剂,而一些成人能用的药物成分用于小儿后,由于小儿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完全,对药物代谢能力差,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现在,有一些专门针对儿童的祛痰止咳药,比如艾舒,适合于早中期的小儿有痰咳嗽,在排痰的同时还有止咳作用,因此,父母需要先明确咳嗽的原因,选用专为儿童设计的药物,安全有效地排痰止咳。
这些坏习惯千万别让孩子模仿
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很多行为习惯都是跟家长模仿的。所以作为家长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能过于随意。需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下面笔者跟你分享一些容易被孩子模仿的坏习惯吧,希望家长们能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没有礼貌这是一个坏习惯,我们需要教导孩子做有礼貌的人。如果家长平时不检点自己的行为总是做一些没有礼貌的事情的话那么孩子也会有样学样,长期模仿这样的行为的话孩子也会成为没有礼貌的人。这对于孩子以后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
很多家长也许自己不会大手大脚,但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他们却会对孩子大手大脚了,这样其实并非对孩子好,长期以往会让孩子形成奢侈的心理,让他们不懂付出才会有回报。也会造成孩子缺乏理财的意识,更不用说让孩子学会节约了。可想而知对孩子大手大脚的坏处有多少了。
无论我们有多少不满我们都不能够在孩子的面前宣泄,当着孩子的抱怨,总说这个不好,那么不好的,也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情绪,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也学会了挑剔,学会找他人的毛病。从来不会从自己的身上找到问题,这样也是错误的教育方式!
说谎是错误的,家长说谎的话孩子也会看在眼里。如果家长都不觉得说谎是错误的话那么孩子当然也觉得也没有很大的问题了。他们也会学会说谎,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在交通规则面前家长需要教导孩子要遵守而不是在孩子面前破坏交通的规则,这样会让孩子形成了跟家长一样的侥幸心理。万一出事故了后果将不可设想。家长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要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家长做事情没有时间观念,喜欢拖拉的话会给孩子一个坏的榜样,也会引导孩子做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即使迟到,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也会觉得这样是没有大问题的,类似的情况也会反复发生。
运动能够让我们保持健康,但是很多家长自己不喜欢运动,不抽出时间陪孩子去运动。忽略了运动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这样会导致孩子的某些技能发展滞后,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乱发脾气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这也会让孩子的恐惧情绪增加,不利于孩子心理建设。长期这样下去会让孩子也成为一个暴躁的人,遇到事情不能够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以上的这些坏习惯希望家长们不要再有了,孩子需要由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好的榜样才会全面发展。作为家长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提供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