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知识: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志和意义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Quoideneuf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基础护理知识: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志和意义(共含6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Quoideneuf”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基础护理知识: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志和意义

篇1:基础护理知识: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心理健康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客观的标准,就是说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从心理现象的自身规律来分析,并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l 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人的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

1.2 情绪健康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健康心理的人,能经常保持乐观、自信的心境,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同时,善于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保持相对稳定。

1.3 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的标准是:行动得到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心理健康的人总是有目的地进行各项活动;在遇到问题时能经过考虑而采取果断决定;善于克制自己的激情。

1.4 人格完整

人格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的主要标志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信念、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1.5 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心理健康的人,能用尊重、平等、信任、友爱、宽容、谅解的积极态度与别人相处,既有广泛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又有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

1.6 必与社会协调一致

具有健康心理的人,能有效地处理与周围现实的关系,能对社会现状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观念、动机、行为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言行符合社会规范和要求,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自己的愿望与社会的要求相矛盾时,能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

1.7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角色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其独特的心理行为特征。心理健康者应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一致表现。否则可能要考虑是否有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另外,心理健康的人,其心理行为还应与角色、身份相符合。

2、区分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精神活动

如何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心理学的原则,从心理活动本身的特点来理解正常和异常问题,有以下3个标准:

2.1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2 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2.3 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3、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的程度分类

除精神科外,精神(心理)不正常的病人并不多见,但负性心理活动时有出现。在进行心理护理时,我们需要对他的心理状态有一个了解、认识和评估。第29届世界卫生会议通过的精神障碍分类法(icd-9),把精神病的心理障碍和非精神病性精神紊乱做了严格区分。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类(1984)和美国精神病学会的分类(dsm-3)中对两类精神紊乱也做了区分。无疑,精神病性的精神紊乱属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而非精神病性精神紊乱则是临床心理工作者(包括护士)的研究对象。

为了适应学科发展和临床实际的需要,我们将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按其严重程度分为以下3种类型。

3.1 心理紊乱的第一种类型——心理问题

所谓“心理问题”是指那些在时间性质方面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问题的内容尚未泛化而只局限在引发事件自身;其反应强度不甚剧烈并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的心理紊乱。属于这类精神(心理)紊乱者在临床上是较多的。对被负性心理困扰的病人,护士应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咨询指导。

3.2 心理紊乱的第二种类型——心理障碍

所谓“心理障碍”是指那些初始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和自身有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的心理紊乱。有时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有人伴有人格缺陷。此时多由心理医师介人给予特殊的心理治疗,辅以药物治疗。

3.3 心理紊乱的第三种类型——心理疾病的边缘

这类精神紊乱的特点是:早期蒙受的精神刺激和相对应做出的反应比较强烈,由于时间较久,内容一以泛化,所以,紊乱内容与原始精神刺激的内容相距较大。其强度严重干扰了正常思维逻辑,所以往往呈现偏执或人格与行为的偏离。有时,病人伴有不典型的妄想或偶尔出现幻觉。此时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

4、精神(心理)记康的水平差异

在实际生活中,精神正常的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有差异的。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精神活动的强度水平、精神活动的耐受力、精神活动的自控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状况、精神活动蒙受创伤后的康复能力等方面可以区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其目的在于更具体、更有效地对病人的行为加以指导,以及在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时能够有针对性地给予更科学的建议。

篇2:基础护理知识:心理健康的培养和自我管理

心理健康的培养

首先,应从胎儿期的心理健康开始,孕妇应保持情绪稳定,保证给胎儿的良好影响。孕期母亲严重焦虑、高度紧张、情绪波动等心理困扰,均会导致孩子成长后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或多动。其次是婴幼儿期的心理卫生。能获得母爱及有依赖感的婴幼儿,对其情绪及智能有利健康发展;培养开朗、进取的性格和适应能力十分重要。第三,是童年期的心理卫生,发展心理学称此期为“第一反抗期。由于童年期兴奋过程占的势、好奇心强、自由活动能力增强,表现反抗心理。父母和老师应理解童年期孩子的正常心理状态,通过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增强儿童分辩是非的能力。第四,青春期及青年期心理卫生。青年人随着生活领域战和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同社会接触交往更加频繁密切。父母、老师应引导他们,青年人自己也应学会正确看待自己、人生和社会,锻炼克服困难和充满信心的顽强性格。第五,中年期心理卫生,应经常调整心理平衡,避免因各种矛盾引起心理上的较大波动,怪善厂控制自己的情绪,办事不操之过急坚持实事求是,适应社会、第六,老年期心理卫生。应积极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脑力劳动或体力活动,保持较广泛的兴趣,与亲朋故友保持社交联系并交结新朋友。为老人准备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以利于保持乐观情绪和安度晚年。

2 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

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是指个人为维持心理健康的需要自己所进行的健康活动。包括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处理为改进个人生活环境和维持个人心理稳态而采取的一切行为与措施。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比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范围更大,更突出心理健康的促进和自觉性。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是健康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人需要健康,健康需要自我管理。社会心理卫生实践应教育服务对象加强自我心理健康管理,增强自我心理健康意识和提高自我心理健康能力。鼓励服务对象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心理健康活动。

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包括:

(l)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医学知识:这是自我心理健康管理的基础,如世洛修养、处理人际关系等。

(2)引培养良好的性格,提高心理素质:主要指个人应付、承受及调节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如情绪是否稳定、愉快,意志是否顽强、果断,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反应是否适度。

(3)改变不良行为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是免除一些疾病的根本方法,如生活规律、经常运动、不吸烟、少饮酒、戒毒、戒赌,胸怀坦荡,工作生活有张有弛等。

(4)创造良好的小环境;主要指家庭的物质、心理环境,如生活、学习。休息和娱乐条件,家庭成员问和睦相处、关心照料等,这对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5)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制定心理健康计划(目标、措施),并做好定期自查,以大存栏。

篇3:基础护理知识:护士怎样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所处环境中各种情况的高效而快乐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一位心理健康的护士只有能热情温和微笑地面对复杂多变的病人及其不断变化的病情和适应所处环境的能力,工作积极认真负责,能正确面对各种不良刺激,能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紧张、焦虑而产生的病态症状,能关爱病人、关爱同事,并与之和睦相处,能在护理专业方面锐意进取并有所建树……,总之,只有心理健康的护士才有足够充沛的精力、细心精心耐心热心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的护理,才能从事辛苦的护理工作。

3.乐于与人交往,保持和谐的入际关系。护土应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以尊敬、信任、友爱、宽容、谅解等积极的态度对待病人、同事,创造团结友爱和谐的工作氛围。与亲友密切接触、和睦相处,可使自己的苦和乐得到宣泄、分享,取得他们对自己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保持心理平衡、健康。

4.学会休闲。合理安排自己的休闲时间,经常改变休闲方式,如玩牌、跳舞、聚会、访友、体有运动、听轻松愉快的音乐等,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外出旅游,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以此陶冶性情,也可参加一些职业性的活动或社会性的活动。总之,护士要培养多种兴趣,让自己的业余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真正成为恢复体力、调剂脑力、增长知1只、获得健康的好时光。

篇4:房地产基础概念知识详解

房地产:房产和地产的总称,也叫“不动产”。

房地产的形态:1、单纯的土地;2、单纯的房屋;3、土地和房屋的综合体。

房产是房屋及其权利的总称,地产是土地及其权利的总称;

房地产是土地附在土地上不可分割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不可分离的物质及其权利构成的财产。(构筑物是指不能进入的建筑,如:烟筒、树、路等)

房地产按类型分为:1、住宅用(70年);2、生产用(50年);3、经营用(门头等,50年);4、行政用(市政府、法院等,50年);5、其他用(学校,博物馆等)。

房地产业: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服务性企业的总称。

房地产产业的主要内容:

1、 土地的开发和再开发;

2、 房屋的开发和建设;

3、 地产的经营(包括土地权的出让、转让、租赁、抵押等);

4、 房地产经营(包括房屋的买卖、租赁、抵押);

5、 房地产中介服务(包括信息、测量、律师、经纪、公证等);

6、 房地产物业管理;

7、 房地产金融(包括信息、保险、金融投资等)。

房地产的特性

1、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土地是自然生成物,位置不可移动,房屋是建筑在土地上的,因此决定房屋不可移动、固定性,使房地产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2、地域差别性:每一个地区或者同一地区不同位置的房地产价值也不相同;

3、房地产的高质耐久性;

4、房地产具有保值、增值性,前提是国家的政局稳定,由土地性质决定,土地有限、不可再生,但人们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大、增加,物以稀为贵,房地产作为龙头产业,税收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

房地产的前景

1、城市化水平走势稳步提高,形成对房屋越来越高的需求。城市人口达6.1亿,每年需新建住宅3.27亿㎡;

2、人口流动增加形成对住宅的需求;

3、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4、城市的旧城改造,增加居民对住宅的要求;

5、深化改革与市场发展的促进对住宅的需求。

政府改革深化内需

1、 取消福利分房,实行住宅货币化;

2、 开发二手房市场;

3、 下调存款利率,吸引大批投资性客户;

4、 下调税费,出台法律法规,激励住房需求。

篇5:房地产基础概念知识详解

海外房产基础知识之房屋类型

海外的别墅房屋类型有4种:

1、 独立屋(Singlehouse或Detachedhouse):只有一户人家居住的房子,类似国内的独栋别墅,一般有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地下室);

2、平房(Bungalow):与独立屋类似,但只有一层,通常包括前院和后院;

3、 半独立屋(Semi—detachedhouse):指两户人家连在一起,仅有一墙之隔;

4、 联排别墅(Rowhouse):指多户人家连在一起的房子,与国内的联体别墅(Townhouse)类似,有一、二、三层三种类型,最常见的是二层结构。

国外的公寓也有两大类,一种是出租公寓(Apartment),另一种是产权分售公寓(Condominium)。两者的区别是,出租公寓只出租,而不出售;而产权分售公寓只出售而不出租。因此,通常出租公寓的建筑设计标准要比产权分售公寓的要低一点。

海外房产基础知识之产权

与国内一般购房拥有70年产权不同,在海外购房获得的是永久产权。一般,国外房产将土地所有权和房屋所有权捆绑,买房时得到房屋,亦永久拥有了土地所有权。譬如,如果你买的是house,那么,你将永久拥有所在地的土地所有权。

海外房产基础知识之装修

在国内买房后,我们通常还得为新房装修而烦恼。而海外房产通常没有毛胚房的概念,基本所有房子都已经装修完毕。交房时,通常都已配齐地板、家具、电器,收楼后即可入住,省去了不少装修的烦恼。

其实,海外的房子在建造、装修成本上的费用通常比国内的要高出不少,因此大可不必担心海外房产的装修问题。或许,这就是永久产权和国内有限产权的区别。

海外房产基础知识之房产经纪人

与国内房产经纪市场混乱的局面不同,海外的房产经纪相当规范、成熟。众多的与房产经纪相关的法规都异常严厉,一旦违规,就无法再从事本行业。由于进行海外房产投资所涉及到的相关事项众多,所以为保证房产交易的顺利进行,最好还是找一个专业的房产经纪人还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是房屋类型、产权、房产经纪人等最为基础的海外房产基础知识,在海外投资买房时,还会涉及购房贷款、购房利率等更为热门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期的海外房产基础知识里为大家介绍,也欢迎大家登陆专业的国外房产网站——居外网了解更多海外房产投资的最新资讯

篇6:基础护理知识:输血管理制度

(1) 申请输血前由职业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实行谈话签字制度。病人签定《输血同意书》,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 发放血液时,取血者应与发血者一起进行查对,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血型无误,标签卡无无损不清,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并与受血者的血液做配合试验无配合禁忌。

(3) 在病人输血前,负责输血的护士必须再查对一遍后才能进行输血,并保留部分袋内血液,以备必要时检查。

(4) 血液出库原则上不可退还,如出库时间短(半小时以内),血液未经开动或做其他处理(如加温、摇动),经血库医师鉴定同意,方可考虑重新储存。

(5) 值班医师应随时检查病人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反应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指导处理。

妇幼保健院基础护理知识考试

会计基础会计知识

心理健康知识的名言

心理健康知识小报内容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倡议书

基础护理知识: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预案

基础护理知识:应用保护性约束具的告知程序

概念隐喻与英语习语意义探究

基础护理教学论文年制

产业和产业结构的概念

基础护理知识: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志和意义(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基础护理知识: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志和意义,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