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知识锦囊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water_bruddy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知识锦囊(共含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ater_brudd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知识锦囊

篇1: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知识锦囊

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知识锦囊

宝宝夏季护理八大注意:

1、母乳喂养的宝宝不要在夏季断奶。最好等秋凉后再断奶。

因为高温季节断奶易引起宝宝消化不良,如食物保管不善,易引起宝宝腹泻。

2、注意补钙。因为夏季宝宝进食少,摄取的钙质也少,

再加上宝宝出汗多,易引起钙的流失而发生佝偻病。

3、不要给宝宝吃太多的甜食和甜味的'饮料。糖分摄入太多宝宝易发生疖、痱子等皮肤疾病。

4、选择安全卫生的游泳池。不清洁的游泳池中可能有许多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菌,易引起宝宝腹泻等疾病。

如果要带宝宝去游泳或戏水的话,最好在饭后一小时以后,

以免发生抽筋和消化不良,出水后要及时给宝宝滴眼药水。

5、宝宝住在空调房间要注意通风,每天至少测一次体温。

6、室内保持清洁,消灭各种害虫,但慎用杀虫剂。

7、让宝宝经常洗手,至少在水下冲洗二分钟。

尽量不要购买路边摊上的食物与饮料,也不要让宝宝饮用加进冰块的饮品或已榨好的果汁。

篇2: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知识

关于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知识汇总

儿童护理的“十不宜”

(1)不宜喝酒: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生的细胞占优势,如果染上了喝酒的习惯,正在分裂的细胞就会因受酒精的侵害而种下病变的祸根。据报道,凡自幼喝酒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的发病率。经常喝酒的儿童还会患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2)不宜烫发:儿童头发细密娇嫩,烫发受热会损伤角质层,以致头发皮脂减少,弹性强度下降而被损伤。

(3)不宜涂口红:口红是用羊毛脂、蜡质和染料制成的。羊毛脂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而灰尘会沾有各种病菌。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内,可引起疾病。

(4)不宜睡弹簧床:儿童的骨骼较松软,可塑性大。如果长期睡弹簧床,会妨碍脊柱的正常生长,破坏脊柱的正常生理性弯曲,易引起驼背、脊柱畸形或腰肌劳损。

(5)不宜穿皮鞋:儿童足骨发育的可塑性大,如过早穿皮鞋,易导致脚的畸形。皮鞋弹力差,伸缩性小,硬度大,易压迫脚部神经和血管,影响脚掌和脚趾的生长和发育。若皮鞋过大,还会使脚部韧带过于伸展,影响足弓的稳定,造成足弓下陷乃至形成扁平足。当然,女孩更不宜穿高跟皮鞋。

(6)不宜戴有色眼镜:市场上出售的儿童太阳镜的镜片大多是有机玻璃或透明彩色塑料片,工艺粗糙,厚薄不均,屈光不正,透明度差,着色不匀。戴上这种眼镜,会加重眼睛的调节负担,引起视神经疲劳,促使视力减退,久而久之,会造成近视。

(7)不宜戴立体声耳机:儿童的听力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鼓膜中内耳及听觉细胞都比成年人娇嫩,对声音的敏感度较强,而辨别声音的能力却比较差,易引起听觉疲劳。给儿童戴上立体声耳机,外耳道口被封闭,声音直接传到鼓膜,声压没有缓冲和回旋的余地直接刺激听觉,时间长了,就会使儿童的听觉不敏感。

(8)不宜跳“迪斯科”舞:医学专家认为,迪斯科舞节奏强烈,儿童自控能力差,容易扭伤摔倒;儿童(特别是幼儿)骨骼尚未成熟,跳迪斯科舞,对生长发育也不利。加之,跳迪斯科舞须频繁扭颈、摆臀,很易出现脑缺血和晕厥;严重的会拉伤脊髓神经,造成所谓“迪斯科舞蹈病”。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老师,都不宜诱导、怂恿儿童跳迪斯科舞。

(9)晚餐不宜过少:“晚餐要少”,是对成年人和老年人讲的,但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儿童来讲,则是不适宜的`。儿童晚餐的热能,应占全日摄入总热能的40%以上。要让孩子吃饱,多吃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如鸡蛋、瘦肉等,但不宜吃高脂肪食物。肥胖的儿童,明显超重或父母有肥胖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者,可贯彻“晚餐要少”的原则,但不宜过少。

(10)不宜做倒立运动:一些天真活泼的儿童,喜欢做翻跟头、倒立运动,有的父母还会饶有兴趣地协助孩子做倒立。但倒立活动对儿童是有害的。因为儿童倒立时,可造成颅压升高,其视网膜的动脉压也随之上升,结果可能引起一时性视野缺损,严重的可导致眼睑出血。虽然儿童眼压调节能力较好,但若经常倒立或每次倒立时间过长,将损害其调节能力,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篇3: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知识

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知识

早产儿护理常见问题|要点:

(1)体温过低

与体温调节功能差有关。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吸吮、医吞咽、消化功能差有关。

(3)自主呼吸障碍

与呼吸中枢不成熟、肺发育不良、呼吸肌无力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功能不足及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护理措施要点】

(1)维持体温恒定:

①体重小于g者,尽早置婴儿暖箱保暖。

②室温24-26℃、相对湿度55%-65%。

(2)合理喂养:

①早产儿配方乳。

②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间歇/持续鼻饲喂养。

③能量不足者以静脉高营养补充并合理安排、详细记录。

④及时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篇4: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知识口袋

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知识口袋

小儿能量代射特点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1.小儿能量的需要分以下五个方面:

⑴基础代谢:比成人高,按每日每公斤体重计算,1岁以内约需230.2KJ(55KCal),12岁184.2KJ(44KCal),7岁以后与成人相近104.6~125.6KJ(25~30KCal)。

⑵活动所需:新生儿只能啼哭、吮奶,这项需要较少,婴儿约为62.8~83.7KJ(15~20KCal/kg.d),需要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2岁时约为125.6KJ/kg.d(30KCal/kg.d)。

⑶生长所需:这一部分热能消耗为小儿所特有。所需热量与生长速度成正比,若饮食所供给的.热量不足,生长发育即会停顿或迟缓。婴儿此项热量约占总热量之25~30%.初生数月的婴儿达167.4~209.3KJ(40~50KCal/kg.d),1岁时为62.8KJ(15KCal)。每增加1kg体重需要摄入18410~23849KJ的能量。

⑷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婴儿饮食中虽然蛋白质所占比例较成人高,但小儿食物特殊运力作用低,平均为占总热量6%与成人相仿。

⑸排泄的消耗:每天摄入的食物不能完全吸收,一部分食物未经消化吸收即排泄于体外,此项热量损失不超过10%,但腹泻时,此项热量丢失大增。

综上所述,婴儿用于维持安静状态所需热量(包括基础代谢与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约占总热量50%,用于生长发育所需热量约占25%,用于活动所需约占25%,按单位体表面积计算,能量需要量以婴儿为最高。如总热量长期供给不足可致消瘦、发育迟缓、体重不增、抵抗力降低易患疾病。而总热量长期供给过多时,又可发生肥胖。

实际应用时,主要依据年龄、体重来估计总热量的需要。每公斤体重每日所需热量:新生儿第一周约为60KCal,第2~3周为100KCal,第2~6个月约需110~120KCal.简单计算法:<1岁110KCal/kg.d,以后每3岁减去10KCal,至15岁时为60KCal左右,成人为30KCal左右。

2.营养素的需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

⑴水: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热量需要多,但肾脏浓缩功能差,因此所需水分相对地较多。摄入蛋白质和无机盐多者,水的需要量增加,牛乳中含蛋白质及盐类较多,婴儿需水100~150ml/kg/d,3~7岁90~110ml,10岁70~85ml,14岁时约40~60ml.婴幼儿每日摄入量少于60ml/kg,即可发生脱水症状。

⑵蛋白质:由于小儿生长发育需要正氮平衡,故蛋白质按体重计算需要量比成人高。婴儿饮食中蛋白质含量约占总热量的15%,母乳喂养每日需蛋白质2g/kg,牛乳喂养为每日3.5g/kg,混合喂养为每日3.0g/kg。

⑶脂肪:是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主要来源于乳类、肉类、植物油。婴幼儿饮食中脂肪供给占总热量的35%,每日约需4~6g/kg,6岁以上约为每日2~3g/kg。

篇5:护士儿科护理学资格考试资料

护士儿科护理学资格考试资料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及内外因素所致的病理现象,并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小儿进行整体护理,以下是“20护士儿科护理学资格考试资料”,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正常新生儿特点

正常新生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体重>2500g,身长47cm,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

1.外表特征——出生时哭声响亮,四肢屈肌张力高,皮肤红润,胎毛少,覆盖有胎脂,耳廓发育好,乳晕明显,可摸到结节,指甲长过指端,足底皮纹多,男婴睾丸已降入阴囊,女婴大****完全遮蔽小****。

2.皮肤黏膜及脐——皮肤薄嫩,血管丰富,易感染,脐带生后1~7天后脱落。

3.体温——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调节功能差,易随外界温度变化。

4.呼吸——呼吸中枢不成熟,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节律不规律,40~45次/分。

5.循环——心率快,约l20~140次/分。且波动较大,范围在90~160次/分之间。

6.消化——胃呈水平位,贲门松弛,幽门紧张,易发生溢乳,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墨绿色胎粪,3~4天后转为黄色粪便。

7.泌尿——肾功能差,易发生水肿或脱水。一般在24小时内排尿。

8.神经——新生儿脑相对较大,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常出现无意识、不协调的活动。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新生儿有神经系统疾病时,这些反射才能消失;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

9.免疫——可由胎盘从母体获得IgG,数月后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特别是分泌型IgA缺乏,故新生儿易患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二、护理

1.护理诊断/问题

(1)有体温改变的危险: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完善有关。

(3)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有关喂养及护理知识。

2.护理措施

(1)预防体温改变的护理:保暖,将刚娩出新生儿皮肤擦干并用温暖毛巾、小棉被包裹,外置热水袋。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对维持体温非常重要,应将新生儿置于中性温度下,即穿衣、包裹棉被、室温维持在22℃~24℃,在这种适宜的`环境温度下,机体耗氧量少,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亦少,又能保持正常体温,此温度又称适中温度。此外新生儿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清新。相对湿度在55%~65%。

(2)预防感染的护理:环境清洁,卫生应湿式清扫,每日紫外线照射30分钟,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衣服应柔软,体温稳定后可沐浴,水温在38℃~40℃,每日一次,注意头颈、腋窝、手掌等皮肤皱褶处的清洗,脐部保持干燥,注意日常观察。

(3)健康指导:宣传母乳喂养优点,鼓励父亲参与日常护理,采用多种方式教会家长新生儿日常护理方法,强调新生儿出院后继续照顾的重要性。

篇6: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学》预习资料参考

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学》预习资料参考

约束法

一、目的

便于治疗护理操作能顺利进行;保证患儿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二、物品准备

根据患儿约束的部位准备物品

(1)全身约束:凡能包裹患儿全身的物品皆可使用,如大单、大毛巾、童毯等。

(2)手或足约束:手足约束带或用棉垫与绷带。

(3)肘部约束:肘部约束带,压舌板4~5支。

(4)手指约束:布质并指手套。

三、护士准备

了解患儿的'诊断、约束目的及家长的心理,作好解释说服工作,尽量取得理解和配合避免引起患儿情绪不安。评估常见的护理问题。

四、操作步骤

全身及身体各个不同部位的约束方法不同。

五、注意事项

(1)约束时向家长解释约束的目的,安抚患儿,减少患儿的恐惧不安。

(2)约束带捆扎松紧要适宜,定时松解并经常改变姿势。

(3)定时观察局部皮肤血液循环状况。避免皮肤损伤,必要时局部按摩。

(4)局部约束时仍需满足其他部位肢体的活动。

篇7:护士资格考试备考要点:儿科护理学

护士资格考试备考要点:儿科护理学

小儿肺炎常见问题护理: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

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

肺炎患儿常见护理问题:

①体温升高;

②低效性呼吸型态;

③心输出量减少(合并心衰患儿);

④潜在并发症——窒息。

新生儿黄疸识别法: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肝脏发育不完善,处理胆红素的酶还不足,故当血液中胆红素过量时,大量未被处理的胆红素便积聚起来,出现了黄疸。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护士资格考试涉及的知识

儿科护士护理工作自我评价

儿科护理规章制度

儿科护理工作总结

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考点:护理程序概述

儿科护士工作总结

护士儿科实习

儿科护士工作总结

儿科护士辞职报告

儿科护士辞职信

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知识锦囊(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知识锦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