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义创新与方言的亲缘关系(共含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puerm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语义创新与方言的亲缘关系
本文提出语义创新可以作为衡量亲缘关系(genetic relationship)的特征.根据基本词的`语义创新,我们尝试以汉语方言为例探讨语言的亲缘关系,运用一个俭省(parsimonious)程序--PENNY,来进行汉语方言亲缘关系的量化分析.本文主要希望在研究方法上作一个新的探索.
作 者:汪锋 王士元 Feng WANG William S.-Y. WANG 作者单位:汪锋,Feng WANG(北京大学,北京,100871)王士元,William S.-Y. WANG(香港中文大学)
刊 名:方言 PKU CSSCI英文刊名:DIALECT 年,卷(期): “”(2) 分类号:H1 关键词:语义创新 亲缘关系 俭省 量化上官圣郭丹(吉林电视台,长春,130021)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12―0131―01
一、何为方言类节目
方言是一种以社会文化或地域文化为标志的某个语言的变体,它由特殊类型的句子结构、语汇及发音所组成。
使用某种方言而非另一种方言,主要取决于说话者的籍贯和语言传承。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象征和载体。
方言节目指各地媒体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方言这一独特语言表达形式推出的一些节目。
在各地方言节目的发展过程中,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和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是比较著名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栏目。《雾都夜话》是重庆人马及人于1994年9月创办的方言短剧栏目,十一年来,创重庆电视台文艺类栏目收视率之最,是重庆地区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唯一进入全国栏目总排名前十名的栏目。紧随其后,12月3日,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方言节目《说实在的》全新上马,自开播后收视率屡创新高,受众反响巨大。
二、方言节目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性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象征和载体,一种文化存在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独特的或具有特异性的语言的使用。
方言节目从受众反映来看,它提倡的更多的是一种“地域认同”。人们对方言节目的追捧,实质上是对家乡和自我的一种认同,一种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方言节目之所以受到当地观众喜爱,不仅仅因为它贴近百姓生活,更因为它体现了人们对当地区域文化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方言类电视节目,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经调查,在方言类电视文艺节目开办较早,并长期保持稳定收视率的地域,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方言类电视文艺节目的产生,在心理上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它们的精髓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范畴走向全国,在对外传播地域文化中,揭示了人性更深层次上的共性,使得具有地域文化个性的方言类电视文艺节目备受全国各地有着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普遍喜爱。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方言节目
著名的媒介经济学家Picard曾经说过,受众最欢迎的节目是本土化的节目,其次是临近地域文化的节目,排在第三位的才是好莱坞之类的以世界娱乐为舞台的节目。这一点,其实在新闻学理论中早就解决了,本土化的节目因为切合了受众的接近性要求,而必须受到青睐。方言节目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
早在《阿六头说新闻》这一方言节目出现之前,杭州市区的新闻节目的收视平均只有2%左右,而“阿六头”自元旦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从最初的3%提升到后来平均11.3个百分点,热播杭州。在同事段杭州地区播出的省市频道节目中位列榜首,获得了“全国百佳栏目”的'殊荣。
从那后,杭宁温、绍嘉婺都有电视方言节目,电视方言节目火爆浙江各地。他们操着自己的方言,原汁原味地和当地观众聊家常、聊新闻、发牢骚、说笑话,使得观众们突然发觉,那些自己从小就说着、听着的一口土话,从屏幕里说出来,是那样不可思议地亲切、实在、温暖。也许,这就是方言的魅力吧――因为,乡音永远是最亲切的。
宁波《来发讲啥西》,“来发”的闲话透骨新鲜。从2月1日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上升。在通往宁波电视台二楼职工食堂的走廊上,有一排宣传栏,贴着台里自制节目和电视剧的收视率。原先,收视率表格最高的统计数据是8,但到了去年7月份,电视台的人不得不将表格重新做了一张,因为当月《来发讲啥西》的收视率突破了8个点。此后,“来发”的收视率基本上都维持在10个点上下。
随之,台州推出了它的方言节目《阿福讲白搭》。影视文化频道自推出《阿福讲白搭》后,收视率大增,约为16%左右,这个数字可与央视《焦点访谈》等王牌栏目相抗衡。
广告收入日进斗金,一年下来几千万。与此,又推出另外一n方言节目《台州百晓》。山东的《拉呱》,吉林的《说实在的》及诸多模仿者的出现都体现了这一点。
四、方言类节目与地域文化的排斥性一方面是方言节目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另一方面是外地观众“听不懂”的抱怨。我国的方言种类极其繁多,一种地方话的覆盖能力极其有限,用一种方言进行新闻报道,结果很可能是一部分“本地人”也无法顺利接受信息。
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层次来划分,第一层级划分为十大方言区,第二层级又可分为104个片,第三个层级又有各种各样的方言小片、方言点。而汉语方言分歧之大,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就拿杭州这个“语言孤岛”来说,除了老城区是真正的杭州话之外,其他城区都有自己的方言,其中富阳区就有20多种方言。目前杭州正在营造大杭州的城市形象和国际型的大都市,如果以杭州话进行新闻播报,显然是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的。
方言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新闻的受众群。以城市为例,电视节目的制作本来面向的是城市中的全体居民,不仅包括原住居民,还包括后进入者,甚至城市中的一些流动人口。城市中的居住者通过新闻节目提供的城市社会新闻、信息能够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进而对自身的生活、工作做出一定的调整。而方言新闻在一方面看,是用语言门槛将“非本地”群体隔离在传播范畴之外,方言新闻与不同地域的文化排斥不相融合。
在一个方言区内,使用本地强势语言的人会有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而媒介利用这种语言播报新闻的方式又大大强化了他的优势感;同样,使用另外一种语言的人群会感受到语言上的歧视,这种歧视也会转变成心理上的弱势感,进而产生对该地区的整个的排斥感,这将不利于来自不同区域的组群的交流与融合,更不利于各类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同时,也就阻碍了本地文化的发展进步。
因此,用方言来制作节目,虽然确定了该方言所代表的特定区域内的文化的地位,却也同时压低了其它方言所代表的文化的地位,正像一柄双刃剑一样,尽管其容易得到一个组群的支持,也必然在同时受到另一个组群的抵制。
潮汕人群HLA遗传多态性及与其他汉族人群亲缘关系比较
目的. 检测中国潮汕汉族人群HLA-A、HLA-B位点基因多态性,验证潮汕人群起源于中原汉族并与闽南人有共同祖先的假设.方法 应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specific primer, PCR-SSP)对505名潮汕汉族人进行HLA-A、-B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和单倍型频率,并与其他9个汉族人群相应位点的分布进行比较,进而计算遗传距离并绘制10个汉族群体相邻连接遗传树.结果 共检出12个HLA-A等位基因和30个HLA-B等位基因,其中频率较高的为A*11(0.3564),A*02(0.3178),B*60(0.2168),B*46(0.1446),B*58(0.1069).这些高频率的等位基因在其它9个汉族人群中频率也较高.结论 潮汕汉族与闽南汉族亲缘关系最近,与北方汉族亲缘关系则较远.
作 者:胡盛平许丽娜 李飚 蔡可莉 黄立群 徐小燕 陈景熙 作者单位:胡盛平,许丽娜,李飚(515031,汕头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中心,汕头大学司法鉴定中心DNA物证研究室)蔡可莉,黄立群,徐小燕(51503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陈景熙(515031,汕头大学文学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
刊 名: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年,卷(期): 23(6) 分类号:Q3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多态性 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潮汕汉族人群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列举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相关概念、定义,对这两个术语之间的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创新 知识创新 知识创造
一、创新
1.创新的定义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的过程。当今社会,有很多人误解了创新的含义,以为只有重新发明才叫创新,而执著地不断改进原有产品不叫创新。创新只有两层含义:一、从无到有;二、新的排列组合。从无到有是指原来不存在的东西,但是我们把它发明出来了,比如爱迪生发明出电灯,这就是创新。新的排列组合是指发明家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已有的两个或多个事物,组合在了一起,出现了新的使用价值。比如MP3手表,手表是已有的事物,MP3也是已有的事物,有心的发明家把两者通过一定的手段组合在了一起,产生新的使用价值,这也是创新。由此可见,虽然天才般的发明创造的确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意义非凡,但如果我们能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努力使之臻于完善,也是莫大功绩。
2.创新的意义
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价值的提升,要充分认识科学创新的时代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生活瞬息万变,市场竞争也逐步加剧,每一个企业都应该纵观全局衡量自己,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未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二、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指获得新知识后,再根据市场需求将新产生的知识传播,转化,成为一种市场化的商品与服务。知识创新的目的就是追求新的发现、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创造新的方法、积累新的知识。
从知识流的角度来说,可以将科技活动看成是简单的由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及技术创新中的技术开发三个阶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线性链接过程。“创新”的思路如果被纳入进科技活动,再将其引入经济的领域,赋予它经济的内涵,那么就能称之为“科技创新”了。国内外有不少学者都是通过这一角度提出科技创新的。
知识创新,即横向拓展“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是知识领域与经济领域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知识创新为知识和经济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知识经济也就随之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知识创新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不仅涉及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等知识内容,而且在内容外延上也覆盖了知识领域和经济学领域。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技术创新也将在知识经济化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三、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1.两者紧密联系
创新是基于较大范围的市场及非市场的知识流,创新贯穿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运用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需要各个环节及参与主体目前所掌握的知识,也可能会需要他们再继续创造相对应的新知识。每个参与主体都在释放和获取知识,与此同时还在进行着知识的配置,最后会形成一种结构化的知识,体现在各种产品、产业、市场和制度当中。这也就是广泛被学术界称之为“组织的学习过程”。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创造,它贯穿在整个的创新过程中并且是创新的最终目的。因此,把知识创造从创新的过程当中单独分离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把知识创新和其他各类创新活动分离开来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这不仅是缺乏基本的科学基础,而且也阻碍了人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创新的科学含义,不利于掌握和了解创新的.根本内在规律,也不利于创新活动正常、健康的发展。
知识创造即新知识的获取,因此创新过程其本质就是学习。当然,这里所指的学习绝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吸收外界知识的认识过程,而是指一个能动地可以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不论对组织还是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建构全新知识的过程。而在创新的过程当中,最关键的是组织的学习。所谓组织的学习,是指把分散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单独个体上的个人的,分散的,并且可能会因为个人的流动随时流失的,以及相当数量模糊的知识(也可以称为缄默的知识)逐渐组织化、群体化、明晰化、结构化,最终形成结构化知识的过程。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创新绝对是个高度集体性的活动,“任何单个的企业和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地创新”。可见,创新就必须开放,不开放就无法创新。创新则是多种知识集成在一起的结果,没有集成也很难有创新。
2.两者相互区别
创新与知识创新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创新是指在经济系统中引入某种“新组合”,比如可以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一些概念都理解成某种经济行为,但是知识创新却是知识在市场上的实现过程。它们之间也并不是单纯的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而是有着严格的区分:从内涵上来讲,创新指的是运用旧的知识创造出一种新的知识,而知识创新指的则是将所有形态的知识全部经济化;从目的上来讲,创新是为了追求新的发现,探索出新的规律,积累到更多的知识,而知识创新则是为了在市场上能够实现新思想、新知识的价值;从主体上来讲,创新的主体既可以是单独的个体,也可以是组织;而知识创新的主体却是“产”、“学”、“研”等,在这当中,“产”又是“核心的主体”,“学”、“研”则是“协同的主体”,因而体现出的是主导多维性;从形态上来讲,创新仅仅是指创造知识自身的活动,而知识创新却是一种经济行为,它具有某种经济学上的意义;从最终目的来看,创新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理论和方法,而知识创新的成果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生产力,是成为现实的产品或服务,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15381.htm
[2]刘劲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概念的再界定[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5).
[3]王东武.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互动模式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4]陈文化.关于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的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6).
[5]蔡翔,严宗光.论知识创新与知识的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11).
论义素与语义场的关系论文
摘 要:义素是构成词语的最小意义学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而语义场则是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两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本文旨在阐述两者内涵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四个方面的思考探讨。
关键词:义素;语义场;关系;分析比较
一、义素与语义场内涵阐述
(一)什么是义素?
提到义素的概念,不能不谈到布拉格学派的音位学。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系研究著称,这一学派认为音位是语音切分的基本单位,即最小的声音意义载体。音位的对立关系是音位学理论中的最基本概念。而且最关键的是音位可以分解为两种声音的区别性特征,同样,受这一启发,语义领域也可分解为区别性特征。一个意义分解成的最小的语义特征就是义素。做为语义的微观层次,义素在语言体系中直接察觉不到,是没有特定声音形式的语义成分。但义素最关键的作用是能从一组相关的词中抽象出来,并发挥区别性语义特征,是构成义位的语义成分。传统的语言学对词义的分析就只到词语的义位为止,而我们经常在汉语辞典里面看到的词的每一项解释就是以义位为单位的,但义素就比义位为小,义位下还可以分为义素。如“男人”这个义位可以分析为:[+男性+成年+人],“男孩”这个义位则可分析为:[+男孩-成年+人],“男性”就是义素标记,同样,“伯父”的意义本来是“父亲的哥哥”,就可以用[父亲][哥哥]的义素结构式来划分。
当然,最早受到音位学理论启发,将这一分类方法运用到词语的意义分析中提出了义素分析法的语言学家是美国人类语言学家。法国结构语义学创始人之一格雷马斯又将义素分析法运用于话语的语义分析,此后,义素分析开始逐渐被世界各国语言学界普遍接受,并且迅速将其运用到语言及言语的语义研究中。多种义素的组合才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项语义,即词典学中所叫的义项。除此之外,义素的学习有利于我们去真正学懂一种语言,尤其是外语,初学外语的人,往往竭力逐词再现他听到的话,忘记了一个词,便难以表达思想,这说明在学习时我们只是将学习层面深入义项而不是义素,一般只能了解一个词的一个意思,而不能理解不同话语的相同语义,不能做到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思想,如果我们在学习中能够把语义分解为义素,然后把又把义素组合成语义,这样就能真正做到用自己的话复述思想,用不同话语表达同一思想,真正学活一门外语。
(二)什么是语义场?
那么什么是语义场呢?这一概念离不语言学中的义素概念。由于世间许多事物大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这些联系作用而形成一个个“场”的概念,如“磁场、电场”等,语义场的概念一般用于语言学领域,正是借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而来的,主要用于探讨语言学中语义的类聚问题。语义场强调的是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一个词跟全体词在语义上相互密切的联系作用。往往是只有通过比较、分析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才能确定这个词真正的内涵。一般来说,在共时条件下,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简单一点说,就是语言中的许多词汇,根据词义上的共同之处以及某种关联而形成的不同的的聚合。语义场这个概念是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J.Trien)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如同义聚合、反义聚合、类义聚合以及属种聚合就是语义场中的几中比较常用的类型。另外,同一语义场的词语由于经常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个词义范围的扩大或缩小都会受到周围词语的影响。
二、义素与语义场关系阐述
根据语义场的内涵了解得知,无论是现代汉语,还是以英语为代表的外语,义素与语义场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可分割。由于语义场就是将若干个意义上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词防在一起,分析词义之间的关系。不少词和词之间,在词义上有共同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据此把这些词分成大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所以,语义场与义素之间至少拥有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不同词语的共同义素做为同一语义场划分的重要依据
这就是说语义场的划分,一定是以共同义素为依据划分的,虽然每一个词语可能包含不同的义素,但既然划分在同一语义场里,这些语词肯定有一个共同的义素存在。同一语义场的词,词义有共同的义素,说明这些的联系,但这些词语之所以不同,正是他们还有不同的义素说明这些的区别。如“自行车、三轮车、马车、手推车、摩托车、汽车、电车、火车”等词语因为“交通工具”这一共同义素而在同一语义场,“姐姐、哥哥、妹妹、弟弟”等词语之所以可以归于同一语义场,正是由于其所至少具有一个共同义素:“同胞”。
(二)具有多个义素的同一词语,划分义素标准不同,语义场不同
如以“叔叔、伯伯”为例,因这两个词语均有不止一个义素,如根据“上一辈亲属”这一义素为划分依据,就可以与“父亲、舅舅”等词语归于同一语义场,而按照“两层关系的亲属”这一义素,又可以与“姐夫、女婿”等词语归于同一语义场。又如:“男人”根据自己“男性”与“成年人”这两个义素,就可以归入两个不同的.语义场。
(三)义素分析法是一种确定语义场和词语义位关系的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
所谓义素分析法就是指把每一个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更好地分清每个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由于义素分析法可以将词语义位分解为最小语义单位,这样就方便正确地将具有共同语义成分的词语置入同一个语义场,并且能够有效地分析词语义位之间的关系,还能够较为准确地区分词语的意义,最重要地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在言语活动中选择恰当的词语,从而完成快速有效地交际活动。
(四)语义场可以作为确定词语义素的重要依据
传统语义学对词义的考察往往是孤立的零碎的,没有引入语义场的概念,就是词语的划分也只是关注到义项这一层次。而语义场概论的出现,则是将词义进行系统性的具体表现与研究。对语义场的研究与认识,既打破了传统语义学对词义孤立、零碎的考察方法,也为我们对词义系统而宏观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全面的语言知识。
具体来说,语义场理论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用作确定词语义素的依据。义素由于不是自然语言的单位,而是我们今天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它既没有外部形式标志,也不能独立与语音结合,有时候单纯划分起来有些难度但是有了语义场,对确定词语义素义相对容易一些,义素分析是语义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处于同一语义场的不同词语肯定至少有一个共同的义素,如果知道这个语义场的共同义素,则里面的词语肯定具有这一义素。处于不同语义场中的同一词语的义素也会有所不同,这是受同一语义场中其他词制约的结果。如下例子:“教一学”这一语义场,学指学习;“工农商学兵”这一语义场,学指整个从事教学活动基本包括一切文化工作的行业。
总之,义素、语义场的相关理论比较深奥,本文对义素与语义场关系的探索也比较浅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深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蔡永清.??《汉语语义学》读书笔记[J]. 北方文学(下半月). (:05)
[2]王德春. 论义素和语义场?[J]. 外语教学.(1983,04)
[3]郭沈青. 语义场和义素的性质及其研究价值??[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6)
路在何方……-造型创新与情感的关系
在继承传统、创新造型之路的探讨中,有必要继承情感、借鉴造型.但是这里的`继承与借鉴并非是锢囿于传统,而是作为一种螺旋式的高层次需要将其完善和丰富,从而将绘画艺术造型的发展引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高度.
作 者:李琪曼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0 关键词:情感 造型 传统 创新关于创新与哲学关系问题的思考
创新是人类思维和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类突破传统、寻求新的'发展时空的存在方法.创新的本质在于它的革命性和发展性.创新是解决一切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创新需要科学方法论作指导,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方向.
作 者:李德才 曹威麟 作者单位:李德才(中国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26)曹威麟(中国科技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30026)
刊 名: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0(4) 分类号:B0-05 关键词:创新 哲学 方法论 社会功能中国人姓氏群体遗传Ⅱ. 姓氏传递的稳定性与地域人群的亲缘关系
分析和比较了宋朝、明朝和当代姓氏的分布曲线、同姓率(isonymy)和地域人群间的亲缘关系。3个历史时期的姓氏分布反映了2个重要的现象:第一,中国人姓氏在历史上传递是连续的和稳定的。它揭示了姓氏所表现的血缘文化的痕迹与生命遗传物质,尤其是Y染色体的进化具有基本相同的和平行的`表现。第二,中国人的姓氏存在2种状态,常见姓氏和非常见姓氏。仅占总姓氏量不足5%的100个常见姓氏集中了85%以上的人口:而占总姓氏量95%以上的非常见姓氏仅代表不足15%的人口。常见姓氏的分布是反映各地人群遗传组成的主要因素,它们决定着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和地域人群间亲缘关系的程度。而非常见姓氏人群更表现其地域特色和相对隔离的现象。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可能成为研究中国人父系遗传和Y染色体进化的一条新途径,为探索与遗传病有关的高发易感人群的分布规律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作 者:袁义达 张诚 杨焕明 YUAN Yi-Da ZHANG Cheng YANG Huan-mi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 100101 刊 名:遗传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ACTA GENETICA SINICA 年,卷(期):2000 27(7) 分类号:Q347 关键词:姓氏频率 群体遗传学 Y染色体 the frequency of surname the population of genetics Y chromosome★ 轻音与语义和语法
★ 大话方言读后感
★ 河南方言绕口令
★ 方言调研报告
★ 恋爱与婚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