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招让一个真正的业务员没有攻不了的客户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半罐闲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八招让一个真正的业务员没有攻不了的客户(共含7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半罐闲”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八招让一个真正的业务员没有攻不了的客户

篇1:八招让一个真正的业务员没有攻不了的客户

这段时间,经常接到网友给我打来的电话,告诉我说,客户跟了一年了,还不下单,怎么办?作为一线的业务员的我也深有体会,是放弃还是坚持呢?在这里我还是要告诉大家6个字:坚持就是胜利!

在此也教大家八招,怎么去和客户接近,然后又怎么去打动客户,

第一招,我们第一次拜访客户,业务员在和客户做产品技术交流的时候,不能一次性全部介绍完 (适当留住几个品种不介绍),介绍完产品技术后,产品资料书也不要一次性发完,每次只给他一到两个品种的资料本,你可以对客户说,今天去的客户比较多,发完了,要不这样,下次我再给你送过来,为第下次的拜访留个空间和余地。

第二招,以送资料为名,进行再次拜访(针对不同的业务员,有的业务员也可以告诉客户公司最近新开发了一个品种,把资料带过来和你一起交流下)。

第三招,以刚刚跑XX公司或XX部门为名,路过,来看看你,找个时机,可以和客户随便聊聊。

第四招,家庭拜访,当多次拜访后,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拜访客户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客户下班后,跟踪并打听到他的家庭住址,选个周未或恰当时机,在他住宅院里,以自己看朋友或亲友为由,正好碰到他,此时感觉必然与在工厂不一样,感情一升华,打探清楚他家的具体楼层,以便下次提着礼物登门拜访,并和他的家人成为朋友(特别是他的父母),

第五招,带着同事或者技术工程师,以为别的客户做售后服务为名,路过他们公司,顺便上来看有没有为他们效劳的地方,请他尽管开口,让客户为你的服务感动。

第六招,多次拜访,和客户混个脸熟后,自然而然,对客户及家人的生日,打探的一清二楚,如遇到客户或家人有个什么伤风感冒的,要及时电话问候,或者提着水果上门问候,有打听到客户家人有结婚或丧事,自然离不开送礼喝酒.

第七招,春节,中秋节,元旦节,用贺卡给客户以写信的方式发出祝福和问候(千万不能用公司电脑打上去的毫无意义的祝福问候贺卡)。

第八招,周未选个好天气,陪客户带三两个朋友或同事,租车或自己开车到郊外钓鱼,自钓自吃,当然,离走时,自然少不了给客户带上三到四条又长又新鲜的大鱼。

朋友们,如果你能做到上面八招的话,我相信,没有你攻克不了的客户!

篇2:业务员--让你的客户喜欢你!

经常想起自己初入销售行业的幼稚行为!

1、 把“教条式”的销售套路当金科玉律,

2、 用“自欺其人”的销售话术在客户面前背书。

3、 为“知已知彼”把客户当成犯人审问。

4、 为“获取信任”而相信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

5、 为“拉进距离”谈判中东拉西扯。

6、 为“抬高身价”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中伤竞争对手。

7、 为“牟取暴利”不择手段。

8、 为“赢得订单”投其所好,送礼、拉关系。

……。

结果呢?许多讨好客户的行为反而让客户更厌烦!

客户――作为一个“专业买手”每天都与许多不同的业务员打交道,天天都在谈论同样的话题,业务员说什么想什么对方心知肚明。

1、对于所谓的销售技巧在精明客户眼里只不过是“小把戏”――不要跟我绕圈子,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2、所谓经过高手千锤百炼的“销售话术”在很多客户眼里只不过是“老生常谈”、“老歌新唱”而已。

市场――现在的市场是买方市场,竞争对手多如牛毛。

1、 客户为什么非要选择你?

2、 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聊天上、或者听你枯燥无味的“背天书”?

3、 哪个客户天天没事喜欢“接受记者采访”?

4、 如果谎话被拆穿客户还会不会信任你?

5、 请客?送礼?也许更气的客户暴跳如雷:“这不是侮辱我/害我嘛!”

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客户认可并喜欢呢?

1、坚持不懈的追求和执着勤奋的态度获取客户的青睐

2、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赢得客户的好感

3、与客户沟通要选对话题和切入点――与伯乐谈马、伯虎论画,寻找双方的共同语言,切忌以自己为中心喋喋不休,

4、交谈中注意观察对方感受,及时调整沟通策略。

5、“利”字当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说明产品或服务能给客户带来的利益或节省的成本。

6、突出优势。重点说明产品或服务的独特卖点并与客户需求相契合。

7、以诚肯正直的品格、丰富的专业知识及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赢得客户信任。

刘连喜 多年国内知名IT、快消品、日化企业一线销售实战经验,中国营销传播网、全球品牌网、业务员门户、博锐管理在线等门户网站专栏作者。关注基层销售成长、专注于提高终端市场竞争力、精耕市场、业务团队培训及经销商管理等基层营销实务研究。深信实践出真知!近期准备编写《全方位打造优秀业务员》欢迎广大朋友一起交流。电话:13333075330 信箱/msn:llx1018@126.com QQ: 531704081

篇3:外贸业务员让客户高兴的谈判技巧

Whether or not we know it or like it, customer service is a great part of everyone’s life. Even if one does not own a business or provide services to others, we are constantly selling ourselves into whatever it is that we want to pursue.

不管我们知不知道,喜不喜欢,客户服务是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即使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事业或根本不用给别人提供服务,我们也不断地把自己卖给自己的追求,不管那追求是什么。

Truly successful people are master manipulators in their field; at least that’s what most people would attest to. They sit and strategize for hours, plotting their way to their clients’ satisfaction. If success is a function of manipulation, then what is manipulation, anyway? A warm smile? An occasional joke? Making a client feel that his or her needs are important? That may be manipulation in its own right, but we may just as easily conclude that those are all merely attempts to create lasting and fulfilling relationships with clients.

真正成功的人在自己的领域都是个操盘手,至少大部分人都证明是如此。他们坐在那里策划数小时,只为谋划如何让顾客满意的方法。如果成功是可操纵的,那操作方法是什么样的呢,到底?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应景的笑话?又或许是让客户感到他或她的需求受到重视?可能就在于操纵过程本身,但我们或许能轻松地归结出:那些仅仅是希望与客户建立持久和实质性关系的尝试而已。

Unfortunately, we tend to embrace the bad manipulation as much as we do the good. This can mean twisting the truth, delivering below reasonable expectations, and selling out to something outside of our personal values. Fortunately, many people can see through this.

可惜,我们对于坏的策略和好的策略一概接受,这就导致了歪曲事实、达不到顾客合理预期的夸海口和违背个人价值观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幸好,许多人是能够分辨是非的。

What are you left with when you remove the white lies, evil tactics, and unethical behavior? The answer is — real tactics that work. If you manipulate without performance, you will not only loose the clients that you already have, but you will relieve yourself of those potential clients that supportive and satisfied clients refer.

不利用那些无恶意的小谎言,鬼伎俩和不道德的行为,我们还剩什么呢?答案就是--- 真正管用的战术。如果你只会操纵阴谋诡计,而没有实际成就,你不仅会疏远已有的客户,而且会失掉那些潜在的客户和忠实客户的参考。

“The goal as a company is to have customer service that is not just the best, but legendary.”---Sam Walton

“作为一个公司,其客服目标不止要做到最好,而且要成为典范。”---山姆•沃尔顿

篇4:读书,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教育人作文

读书,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教育人作文

会昌县委县政府倡导全县上下融入到“岚山读书”活动当中,我觉得很有必要,也恰逢其时。教了几十年的书,好久没有这样好好的读书了。

以前的读书,就是找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看到那里算那里。也许,一本书读上个一年半载,或有头无尾的读书现象时有出现。 而现在,自从加入“岚山读书”活动之后,与书为伴、与孤灯为伴的时间大大增加。

通过与古人相伴,我们正在逐步进入到他们的内心深处,了解着他们当时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处世哲学,学习他们对国家社会所作的贡献,用他们的思想感染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明理、增智! 读书,的确是一种乐事!

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首先就应该带头读书。

因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知识已远远落后于时代。我们就用当时所读的几年书,几本书,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很多的'新知识、新问题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假如我们不学习,我们的水平有可能比不上我们所教的学生,那我们怎么能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神圣使命?

我们都不读书,我们如何来引导我们的学生热爱读书?青少年时期所读的书,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现在的青少年,要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更多的阅读方法,更积极的学习态度,而这一切,要我们的教师的言传身教,用教师的读书之风倡导整个校园的学习之风。

静下心来读读书,才能让我们的内心不再烦躁。当今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而教师这个职业却是一个注定清贫而又崇高的。我们要不与世俗为伍,那只有与书香为伴。静心读书,沉下心去思考,耐下性子教书,这不也是一种乐趣吗?

讲读书与人生,其实说的就是一种思考,一种豁达的心态。 讲读书与气质,其实说是就是一种熏陶,一种沉醉的心态; 讲读书与进步,其实说的就是一种激励,一种上进的心态! 努力读书,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教育人!

篇5:《阅读,让教育变好》读后感:没有阅读,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读《阅读,让教育变好》

陈贤娟

暑期,看了《阅读,让教育变好》,我深深觉得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至关重要的。但是学校教育如果离开了阅读,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就是训练。我们绝大多数的学校不是在从事教育,是在从事训练,因为它根本没有阅读生活,根本没有人心灵成长的舞台。学校教育就像母亲的乳汁,对人的最初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的第一年,母亲的乳汁是最好的营养,最天然的,营养结构最丰富的。但是到如果到30岁时还吃母亲的乳汁,你一定是一个身体发育不良的孩子。你需要自主进食,需要咀嚼的能力,需要自己不断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阅读也是如此,学校教育相当于母亲的乳汁,如果没有阅读,如果没有大量的和人类最伟大的著作,最伟大的经典去交流沟通,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精神成长的个体。

更重要的是,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只有在中小学阶段才能形成,当然不是说今后不可能形成了。《礼记学记》里面曾经讲过: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时机过去以后,你再勤苦,还是可以成的,只不过是难成。人的'精神饥饿感, 是在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对于世界的好奇,人类的很多问号,只有在小学阶段才能提出,过了这个村,永远没这个店,所以小学阶段的阅读,我认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在小学的最后一年,我决定围绕阅读做好以下工作,中化经典诵读,班级阅读节,感动接力,亲子共读,读写绘的研究等等。我们的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拯救阅读,特别是儿童阅读。我认为人的阅读的票根,人的精神的饥饿感,只有在中小学阶段才能形成。

我同时还呼吁我们的孩子们的远离电视,推广晨诵、午读、幕省为核心的生活方式。每一天是以晨诵开始的,我们高年级用经典散文、唐诗宋词等开始一天的生活。每天中午我们有20分钟的午读时间,我们和孩子一起读《草房子》,读《夏洛的网》,读《一百条裙子》,读《爷爷一定有办法》等。

总而言之,我觉得真正的阅读应该从儿童开始,应该从教育着手,这才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同时它也是中国素质教育突破口的一个最重要的选择。只有通过阅读让孩子成长了,才是最好素质。

篇6:让客户说出自己真正需求的提问技巧

一、状况询问法

日常生活中,状况询问用到的次数最多。例如,“你打高尔夫球吗?”“你在哪里上班?”“你有哪些嗜好?”等等,这些提问都是为了了解对方目前的状况。这种提问方法称为状况询问法。销售人员对客户进行状况询问,当然询问的是和自己要销售的产品有关的主题。例如,“您办公室的打印机用了几了?…‘您目前投保了哪些保险?”等。

状况询问的目的是经由询问了解客户的事实状况及可能的心理状况。

二、问题询问法

问题询问法就是,在你得到客户状况询问的回答后,为了探求客户的不平、不满、焦虑及抱怨而提出的问题,也就是探求客户潜在需求的询

问。例如:

“你现在在哪里居住?”(状况询问)

“火车站附近。”

“是不是自己的房子”(状况询问)

“是的,买了十来年了,为了工作方便。”

“现在住的怎么样?是不是发现了不舒服的地方?”(问题询问)

“恩,现在那地方太喧哗了,马路上到处都挤满了人,走都走不动,实在不适合我们这种年龄的人居住。”通过上面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经由问题询问,能使销售人员探求出客户不满意的地方,知道客户有不满之处,销售人员就有机会发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了。

三、暗示询问法

你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后,可以用暗示的询问方法,提出对客户不平不满的解决方法。这种询问方法就叫暗示询问法。例如:“火车站附近的地铁马上就要通车了,靠近森林公园,有绿地而空气又好的地方居住,您认为怎么样?”(暗示询问法)

“早就想在这里居住了,只是一时下不了决心。”成功的销售人员必定能熟练地驾驭“状况询问法”、“问题询问法”、“暗示询问法”的技巧。销售人员若能熟练地交互使用以上三种询问方法,客户经过合理的引导和提醒,潜在需求将会不知不觉地从其口中流出。等客户说出潜在需求后,销售人员就可以自信坚定地展示自己的产品说明技巧,来证明自己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了。

建议:

一般来说,客户并不是为了提高销售人员的业绩而购买产品,客户是因自身需要,为了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而购买产品。销售人员当然要想尽办法卖出产品,但是客户若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不会购买。因此,推介产品前,销售人员必须搞清楚客户的需求。但搞清楚客户需求后也不要马上贸然地提出解决方案,必须先让客户自己对你敞开心扉,明确他的需求。运用这种技巧和策略你可以帮助客户通过深入有效的销售会谈满足自己的需求。

篇7:现实是,没有一个真正的高手,是突然NB起来的

没有一个真正的高手,是突然NB起来的

1

由于互联网的深度传播,我们不仅知道了历史上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原来是真的如此NB,也发现了即便是在当代人中间,也有不少人牛到了令我们仰望都看不到的高度。

突然发现,牛人越来越多。而且不断冒出来一些NB的人,都让我们感觉到从精神到智力上的被碾压!

当然,也有一些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牛人,在微博微信和各类社会化媒体上被我们发现真想:这些人原来不过如此。之前我们认为声名赫赫的人,当真正了解后可能感觉不过尔尔;甚至之前被包装很好的人现在却被揭露的体无完肤,让人生出“哦,原来是个渣!”的感叹!

互联网让骗子被发现的几率极大提高,也让真正NB的人被了解、认可的渠道增加很多。

2

这次不说那些骗子,说说真正NB的人。

相信在屠呦呦获若贝尔奖之前,真正知道屠并了解她的贡献的人寥寥无几。这可以归于科学或者她研究的领域与大家较远。文学应该算大众的艺术,但莫言在获若贝尔文学奖之前,也是大部分人不知道、不了解甚而没听说过!

除了这样的牛人,在各个领域都有类似的人物。由于某个机缘,这些人被人熟知,普通人的感觉是这个人怎么“突然”就横空出世,一出来就很牛B的样子。

真正突然横空出世的牛B人物,八成是骗子。你看看那些机场的经济学家和培训大师们,他们大都是横空出世的,但这些人的背景和经历大都语焉不详。

而如果你深入了解一下,那些真正称得上牛的人物,真正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专家和大师们,没有一个是突然开始NB起来的!

只不过他们被普通人认识之前的事情,你不晓得而已。

3

看过《西游记》的小孩基本上都想成为孙悟空,尤其是大闹天宫的时候,上天入地好不痛快,让各路神仙都一筹莫展。但孙悟空怎么这么厉害呢?只有一集里面提到了师傅上课时翘头三下,聪明的孙悟空半夜去找老师就教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这当然是艺术的表达。

你要是看《西游记》原文就发现,孙悟空其实也有一段不短的学艺过程。“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在南瞻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余。”,从东胜神州的花果山水帘洞,到南瞻部洲,花了八九年的时间,又漂流了西洋大海才到了西牛贺洲,遇见贵人樵夫,经樵夫指路,才拜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为师。在师须菩提祖师哪里,刚开始他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学徒,跟着师兄弟们参禅打坐外加上课下课,这个过程有七八年。只到有一天因在课堂不遵守纪律,被老师问到想学什么,才说出自己的志向,被秘密教授筋斗云和七十二般变化,到他最后被赶出师门,又是三年,合计起来大约十一二年的时间。

从现在观点来看,孙悟空的天赋远超常人,即便这样好的基础,也得从学徒工干起,历经超过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4

在任何领域,如果想要有所成就,都需要超越极限的学习,都需要孜孜矻矻的探索,都需要殚精竭虑的思考,都需要无数次失败和成功的实践,没有人可以超越学习、实践和思考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手。只不过我们只看到了高手的结果,而这个过程不被人所见而已。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人们需要学习的范围是确定的,内容有教科书和参考资料,也有明确的教师,教育机构也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但学校是培养不出专家的,无论任何层级的教育都是仅仅提供了入门的、基础的知识和训练,所以你不能说博士就是专家,最多是他们离专家更近一些。

从学校出来后,学习范围没有人告诉你、内容也没有人替你明确、教师没有,当然更没有培养的目标。这个时候去确定这些内容的职责落到你自己的头上,可悲的是有的人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该干什么、如何去干。

幸运的人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或者使命后,全神贯注的去储备自己的能力、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技能和思维,经过多年的积累终于在自己的领域内占到了高峰。这个能量储备的过程,类似于传统时代的学徒工:任何一个牛B的人,都有一个学徒工的阶段。你追求的目标越高,这个阶段的苦难越大过程越长,但没有人能摆脱这样的阶段。

那些没有经历这个阶段而“突然”牛B的人(更多的是炒作或者包装)就是骗子,那些有了这个阶段而又被大众熟知的人就是我们看到的各个领域的大师和专家。

5

在学徒阶段,需要大量的学习,也需要更多的实践。但我们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都太低太低了!

六神磊磊考证的鲁迅“平均每月要用25块八角钱买书,至少相当于我们现在人民币2500元。而他一个月的收入里八分之一都用来买书了。”而这些书都是什么样的书呢?

“有《全唐诗话》八册,《水经注汇校》十六册,《寒山诗集》一册,《樊南文集补编》四册,《功顺堂丛书》二十四册,另外还有贯休画十六应真象石刻十六枚。

他还从兄弟那里搞书。这个月,他搞到了《卢那画传》一册,《有形美术要义》,《茶店闲话》,还有日语的《小供画册》等等。

这还不包括他只看不买的书。比如正月18号,他还跑到琉璃厂去蹭书看,看到一套从清朝学部偷出来的书,每卷要五十金,觉得太贵了,鲁迅爷爷很鸡贼,“看毕还之”。”

看到鲁迅读书的节奏,让有才的六神都产出了幻灭感“1913年他32岁,和我今年一样。32岁时候,我的学问固然远远不如他,但更可怕的是,翻翻他的书账,我就知道自己越往后学问会越不如他。本已很渺小的自己将越来越渺小。”

6

再看看王小波!

有人认为王小波去世后就突然红了,在知乎上甚至有一个帖子是在讨论王小波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的。但王小波是突然红的吗?之前王的兴趣很广,但当他的兴趣聚焦到文学上时,他也并非依赖天赋上来就写出锦绣文章,也并非突然某天就牛B起来的。

王小波写过一篇文章叫《我的师承》,里面写到“现在我明白,后一位先生准是东北人,他的译诗带有二人转的调子,和查先生的译诗相比,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岁,就懂得了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做好。”

“到了将近四十岁时,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文字境界。道乾先生曾是诗人,后来做了翻译家,文字功夫炉火纯青。他一生坎坷,晚年的译笔沉痛之极。请听听《情人》开头的一段”

可悲的是,我也将近四十岁,也看过《情人》,但却没看出“文字功夫炉火纯青”,我们连什么是好什么事坏都分不出来!

还有好事者总结了王小波提到的他阅读过的外国文学的书籍,卡尔维诺《未来千年备忘录》、《我们的祖先》、《看不见的城市》、缪塞《提香的儿子》、君特·格拉斯《铁皮鼓》等等数百本,而且不是为装B的人那样仅仅“读过书名”,而是每一本他都边看边思考,既看表达上的巧妙,也研究构思上的得失,有借鉴也有批判。

7

写出《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等作品的知名作者余华原来是一名牙医,20世纪80年代的牙医没有现在的牙医这么多金,他就想找一份舒服的工作,于是就到文化馆去写小说。

“一开始时,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根本不知道如何写,所以就先从短篇小说学习,那个过程很艰难。”

这样基础的余华能成为知名作家,当然离不开他那个时代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的黄金年代,许多文学杂志的版面填不满,所以他有机会发表自己的小说。但也离不开他的努力:

“坐在书桌前,我脑子里什么内容都没有,但一直逼着自己往下写。我发现写作会让一个人变得自信,我第一部作品写得很差,但有几句话写得很好。第二部好像开始有故事了,然后再写第三部,就发表了。”

他认为要成为作家“要让你的屁股和椅子建立起深刻的友谊来,要坚持坐下来。”这句话其实类似于今天大家常说的:妓女不能等有了性欲才接客,作家不能等有了灵感才写作。

用对话推动情节,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等都是一名小说作家的基本功,但余华却发现自己不会这些基本的技能,怎么办?为了练习这些技能,他也是很拼的:

看了威廉·福克纳一篇小说,故事是一个穷人把富人杀了,作家用了近一页纸去描写他刚杀完人后,他的女儿如何看他。作家用杀人者的眼睛去看,把杀人者的心态表现得非常到位。

我后来又翻出了《罪与罚》,重读了小说中的人物拉斯科尔尼科夫把老太太杀死后那种惊恐的状态。文中没有一句心理描写,全是他惊恐不安的动作。刚躺下突然跳起来,感觉袖口有血迹。没有,又躺下,又跳起来……

8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卡尼格尔(R.Kanigel)1991年写过一本《知无涯者:拉马努金传》,记录的是被誉为“印度之子”的数学天才拉马努金(SrinivasaRamanujan)。这位出生于1887年的数学天才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全靠自学成才,家乡是穷乡僻壤,而且他出身的家庭穷的叮当响。

这位从未接受过正规数学训练的人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数学天才,具有惊人的数学直觉,在他短短的一生中(32岁)却独立发现了几千个数学公式和命题。近些年还有专家认为,他临终前发现的一个函数可以被用来解释宇宙黑洞的部分奥秘。但令人吃惊的是,当他首次提出这种函数时,人们还不知道黑洞是什么。

在印度,他和圣雄甘地(M.Gandhi)、诗人泰戈尔(R.Tagore)等人一道,称作“印度之子”。在1962年拉马努金诞辰75周年之际,印度发行了一套纪念他的邮票。1975年印度成立了“拉马努金学会”,1986年开始出版会刊。到1987年即拉马努金诞辰100周年之际,印度已拍摄了3部有关他生平的电影。2000年,《时代》周刊选出了100位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其中就有拉马努金,并称赞他是一千年来印度最伟大的数学家。

但这样的天才是不是就生下来就这么牛B?有一天一个老朋友遇到他,就对他说:“人们称赞你有数学的天才!”拉马努金听了笑道:“天才?你看看我的臂肘吧!”他的臂肘的皮肤显得又黑又厚。他解释他日夜在石板上计算,用破布来擦掉石板上的字太花时间了,他每几分钟就用肘直接擦石板的字。朋友问他既然要作这么多计算为什么不用纸来写。拉马努金说他连吃饭都成问题,哪里有钱去买纸来算题呢!

被誉为数学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要求获奖者必须是40岁以下的青年才俊,但研究者发现一个趋势:近些年大部分获奖者都快40岁了。

为啥?

原因无他,即便是数学领域的天才们,要想真正的做出创新性的成果,面对数学这种很长历史积淀的学科,前人积累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即便是天才,要达到他的细分领域的前沿的话,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吸收都需要很长时间,他们也要一个较长的积蓄能量的过程。

9

无论多高的学历,当你从学校走到实践中的时候,都有一个重新开始的过程。学校更多是单纯的获取知识,而实践则是将知识与现实的需求和问题结合起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学的知识其实不包括场景的知识,即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知识的知识,你也会发现你还欠缺许多领域的在实践中需要的知识内容。换句话说,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学徒期,要有一个积蓄能量的过程。这个时间长短不一,但谁都无法超越,譬如孙悟空就花费了十一二年的时间。

没有人能超越这个过程,你需要静下心来去基于需求、实践和问题进行大量的学习和练习,从理论的知识到实践的知识是再一次的飞跃,你需要经过数年时间(一万小时理论说是十年,实践中可能要远远长于这个时间)的实践、积累、观察、思考,这个过程中亦需要真正的高手指点,还有就是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机会历练,才能真正将一个领域做到得心应手!

但我们许多人太着急了,可能刚刚入门就认为自己已然是高手的感觉。这也符合心理学里面说的,高级新手最容易自满,因为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前面有多长的路要走,而后面却已经走了很多。

大部分人都希望有所成就,而且希望有大的成就,都羡慕那些牛B的人,希望自己在某一天能够突然牛N起来。但这个世界上哪有突然牛B的事情啊?

只想要结果而不愿意承受过程:希望在看美剧、见同学、泡咖啡馆和吹牛的同时,就能积蓄大量的能量,这基本上不可能。同样是星期六,你可以读书,也可以聚会扯淡,到周一的时候也没有人能开出这两者的区别,你的老板也不会为你读的哪些书给你涨工资。甚至没有人知道你读过哪些书,但长期来看,你的付出和努力的回报惊人。

在“如何成为专家”的讲座中我分享了一个“遍历”的图片,就是建议将你领域的内容全部看一遍,这个遍历包括了时间维度上该领域的过去和将来发生的事情,还包括本领域内的基础理论、案例、各种代表性专家及他们的观点,也包括了相关领域的情况。要真正能做到遍历,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根本是不可能的。

有因才有果,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回报前一定有付出。在你积蓄能量的时候,在你的学徒期内,静下心来,将一个点一个点的事情搞清楚,将需要的技能练到不需思考游刃有余。这个根系越发达,你将来的高度越高。

在外人眼里,某一天你也会“突然”牛B起来!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生活随笔

业务员给客户的感谢信

安逸中没有真正的成功

未来没有真正的快乐作文600字

一个真正的猎人作文650字

回不了过去让人心痛的说说

如何成一个真正的DBA?数据库

给客户一个购买的理由

个性化教学让孩子真正成长教学论文

幼儿区域活动:让幼儿真正地游戏

八招让一个真正的业务员没有攻不了的客户(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八招让一个真正的业务员没有攻不了的客户,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